(三)婚丧嫁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4366
颗粒名称: (三)婚丧嫁娶
分类号: K892.22
页数: 2
页码: 171-172
摘要: 本文记述了龟兹婚丧嫁娶习俗,分别记述了婚姻之礼盒丧葬礼仪。
关键词: 婚丧嫁娶 风俗 龟兹语

内容

婚姻,仅就汉文零星资料、王族家谱、壁画供养人资料看,龟兹古国流行一夫一妻制,统治阶级上层一夫多妻现象较多;从鸠摩罗炎、鸠摩罗什父子相继取婚于白氏王族看,龟兹境内流行家庭间的世婚,各民族之间可以通婚。
  婚姻之礼,《隋书·西域传·龟兹国》曰:“俗与焉耆同。”《周书·异域传·龟兹国》曰:“婚姻、丧葬、风俗、物产与焉支(耆)略同。”是知龟兹古国婚姻之礼同于焉耆国。据《隋书》等,焉耆国“婚姻之礼有同华夏”,是知龟兹国婚姻之礼略同中原,在婚姻形势上有提亲、下聘、定日、迎亲、送亲、拜堂、完婚、返回娘家等程序。
  丧葬,龟兹地区在汉唐间基本上实行火葬,死者家属收其骨灰,聚而悼之,并持服七日,最后再将骨灰下葬,上述诸点均同焉耆国。“持服七日”是佛教文化的规矩,据佛经记载,人生有六道流传,在人死此地而降生彼地之间,死者是“中阴生”,魂魄形体如童子形,只有举行祭奠,死者才能摆脱六道流传,往生彼地。佛教徒认为,一般人的死此生彼的周期为七日,故需持服七日。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介绍阿克苏地区的历史地名、地质演变及资源特点、龟兹的原始社会、忠诚的龟兹王丞德、延绵千年的龟兹诸王等。新疆阿克苏地区在历史上是西域古龟兹、姑墨国所在地,也是联结人类发祥地印度两河流域、古埃及、希腊、罗马和中国中原,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上的政治、经济、军事、贸易中心区。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阿克苏特有的古代西域宗教、文化、民俗、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历史积淀,也使这块神秘美丽的地方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情系魂萦的一片热土。

阅读

相关地名

龟兹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