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建筑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4348
颗粒名称: (四)建筑业
分类号: F407.9
页数: 1
页码: 78
摘要: 本文记述了龟兹建筑业的发展情况,古代龟兹在天山中游牧的一部分牧民则住以羊毛为毡及木架做成的毡房。而在绿洲地区居住的龟兹农民的原始住房形式,这是一种地窝子式的建筑。龟兹人所建城市,城墙都用土筑,或为夯土,即“干打垒”方式建造,而其形式均为三重,即内城、中城和外城。典型的当数龟兹古城。
关键词: 龟兹 建筑业 毡房

内容

古代龟兹在天山中游牧的一部分牧民则住以羊毛为毡及木架做成的毡房。而在绿洲地区居住的龟兹农民的原始住房形式,历史并无明确记载,惟在考古发掘中发现一处公元前955~680年间的墓葬。这是一种地窝子式的建筑。
  龟兹城市建筑很发达。《晋书·四夷传》称:“龟兹国……俗有城郭,其城三重,中有佛塔庙千所。……王宫壮丽,焕若神居。”《梁书·龟兹国传》载:“(吕)光入其城,城有三重,外城与长安等,室屋壮丽,饰以琅玕金玉。”
  龟兹人所建城市,城墙都用土筑,或为夯土,即“干打垒”方式建造,而其形式均为三重,即内城、中城和外城。典型的当数龟兹古城。古龟兹王城尚存有东、南、北三面,略呈方形。北城墙长约2075米,墙垣夯筑,厚6~8米,残高3.8米;东城墙长1608米,厚1.5米,残高7.6米,城墙为黄褐色土夯筑,夯层厚20~30厘米;南城墙长1809米,厚2.8米,残高3.5米,城墙夯筑层厚15厘米;西城墙已经湮没。此外,于什格提古城、羊达克沁古城,均为夯土建筑的三重城。
  汉、唐时期在龟兹境内的屯戍军甚多,所筑的屯田军城,都不是三重城。除城池以外,龟兹的建筑还有寺院、千佛洞、桥梁、楼台、庭院及道路等等。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介绍阿克苏地区的历史地名、地质演变及资源特点、龟兹的原始社会、忠诚的龟兹王丞德、延绵千年的龟兹诸王等。新疆阿克苏地区在历史上是西域古龟兹、姑墨国所在地,也是联结人类发祥地印度两河流域、古埃及、希腊、罗马和中国中原,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上的政治、经济、军事、贸易中心区。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阿克苏特有的古代西域宗教、文化、民俗、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历史积淀,也使这块神秘美丽的地方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情系魂萦的一片热土。

阅读

相关地名

龟兹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