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冶炼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4345
颗粒名称: (一)冶炼业
分类号: F407.3
页数: 2
页码: 74-7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龟兹绿洲的地下矿藏,是西域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秦汉时,龟兹就能铸冶。西汉时中原冶铁技术传入西域,提高了龟兹冶炼技术后,使龟兹的铜铁产量和质量位居西域各国之首。
关键词: 龟兹 冶炼业 冶铁技术

内容

龟兹绿洲的地下矿藏,是西域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汉书·西域传》载明西汉时龟兹国“能铸冶,有铅”。《魏书·西域传》龟兹国称:“又出细毡,铙铜、铁、铅……铙沙、盐绿、雌黄……。其国西北大山中有如膏者流出成川,行数里入地,如?餬,甚臭,服之发齿已落者能令更生,病人服之皆愈。”玄奘《大唐西域记》称“屈支国土产黄金、铜、铁、铅、锡”。经过近代科学探测,在龟兹故地内查明和开发利用的矿产就有50余种,其中尤以煤、石油、天然气的储藏为甚。
  秦汉时,龟兹就能铸冶。西汉时中原冶铁技术传入西域,提高了龟兹冶炼技术后,使龟兹的铜铁产量和质量位居西域各国之首。元封二年(前109年),龟兹王献给汉武帝的澡罐就集中代表了龟兹的冶炼水平。
  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黄文弼教授在龟兹故地的考古发掘中,找到了不少炼铜、炼铁遗址。炼铜遗址有:克孜里亚炼铜遗址、康村铜厂遗址、巴西克鸡克铜矿遗址、苏甫玉炼铜炼铁遗址,还有在今拜城察尔齐南雀离塔格山西麓有绵延数公里的炼铜遗址。炼铁遗址有:克孜里亚别得里克炼铁遗址、可可沙炼铁遗址、阿艾炼铁遗址和提克迈克炼铁遗址。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介绍阿克苏地区的历史地名、地质演变及资源特点、龟兹的原始社会、忠诚的龟兹王丞德、延绵千年的龟兹诸王等。新疆阿克苏地区在历史上是西域古龟兹、姑墨国所在地,也是联结人类发祥地印度两河流域、古埃及、希腊、罗马和中国中原,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上的政治、经济、军事、贸易中心区。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阿克苏特有的古代西域宗教、文化、民俗、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历史积淀,也使这块神秘美丽的地方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情系魂萦的一片热土。

阅读

相关地名

龟兹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