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郭昕孤军守龟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4341
颗粒名称: 二十二、郭昕孤军守龟兹
分类号: K294.5
页数: 4
页码: 66-69
摘要: 本文记述了郭昕孤军守龟兹,“安史之乱”后,唐朝西陲的形势日益恶化。安西局势危险。
关键词: 郭昕 孤军 龟兹

内容

“安史之乱”后,唐朝西陲的形势日益恶化。吐蕃击败河西军主力,实现唐廷直辖本土与西陲正地之间的断裂切割以后,移师东向,在不断对唐局部进攻的同时,双方使节仍往来不辍,旨在迫使唐朝重新划分边界,不战而取龟兹、北庭等正地。龟兹等正地虽远离中原,却近倚强邻,恃以为奥援,得以短暂的苟安。吐蕃认准通过谈判无法实现政治目标,才开始自东而西的武力强攻,决策吞灭唐朝西陲的河西、北庭、安西(龟兹)等三块飞地。
  唐代宗当政时,本以结好回纥以拒吐蕃为基本国策。德宗临朝后,政策大变。建中四年正月十五日(783年2月20日),唐、蕃正式盟于清水,双方七大臣初步协定了界约。根据界约,灵、泾、陇、凤四州及剑南西山以西的被占领土,唐已全部放弃。至于安西、北庭、河西等尚为唐军坚守的西陲飞地,仅以模糊语言规定:“盟文有所不载者,蕃有兵马处蕃守,汉有兵马处汉守,并依见守,不得侵越。其先未有兵马处,不得新置,并筑城堡,耕种。”同年四月,德宗批准了上述界约,并敦促吐蕃盟会。吐蕃因为唐朝犹未许诺割让西陲飞地,贞元元年(785年)开始大举进攻,迫使唐朝于贞元三年(787年)与吐蕃重新议和。同年闰五月十九日,唐将浑瑊与吐蕃将尚结赞会盟平凉,蕃军发动突袭,唐军二万余人全部沦为蕃俘,仅浑瑊只身奔免。平凉劫盟事件标志着德宗和蕃政策的彻底破产。在唐、蕃关系破裂的同时,唐与回纥的关系却重新得到修复和发展,但回纥的力量已非昔比,日益衰落。建中二年(781年),德宗任命郭昕为安西大都护、四镇节度使,所辖将士全部超迁战功七等。郭昕主政的大都护府驻节龟兹,虽然距唐最远,距吐蕃最近,但汉兵尚众,于阗、疏勒、焉耆三镇守军环拱周围,又有回纥驰援,足以使强邻吐蕃未敢轻动。悟空东归至此,亦未见战乱景象,四镇建置完好,节度使坐镇安西,于阗镇守使郑据、疏勒镇守使鲁阳、焉耆镇守使杨日祐、威戎镇(龟兹镇)守使苏岑、据瑟得城使窦诠各统重兵,分守要隘。疏勒王裴冷冷、于阗王尉迟曜、龟兹王白环、焉耆王龙如林等安西所属诸王仍对唐矢忠不渝。安西的固守更全凭回纥的大支援。安西局势最危险的时候,回纥曾两次驰救,始胜而终败。第一次驰救,在汉文《九姓回鹘可汗圣文神武碑》有明确的记述。第二次驰救的失败却为碑文所讳书。对此,诗人元稹所赋《缚戎人》可为其坚证。诗中通过一名后来沦为蕃俘的安西戍卒之口,明确提到安西这座为唐军固守的碛西最后城堡陷于吐蕃的一次初冬夜袭:
  少小随父戍安西,河渭瓜沙眼看没。
  烟尘乱起无亭燧,主帅惊跳弃旄钺。
  半夜城摧鹅雁鸣,妻啼子叫曾不歇。
  阴森神庙未敢依,脆薄河冰安可越。
  荆棘深处共潜身,前因蒺藜后臲〓。
  平明蕃骑四面走,古墓深林尽株榾。
  少壮为俘头被髡,老翁居留足多刖。
  乌鸢满野尸狼藉,楼榭成灰墙突兀。
  暗水溅溅入旧池,平沙漫漫铺明月,
  戎王遣将来安慰,口不敢言心咄咄。
  ……
  五六十年消息绝,中间盟会又猖獗,
  眼穿东日望尧云,肠断正朝梳汉发,
  近来如此思许者,半为老病半埋骨。
  尚教孙子学乡音,犹话平时好城阙。
  这首诗乃元稹任谏官左拾遗时期亲加询访的一件真实的历史悲剧。诗中“阴森神庙”乃库木吐拉石窟,“脆薄河冰”即今渭干河,最后被俘地点似在胡杨林中..所叙一切皆与龟兹景物相符。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介绍阿克苏地区的历史地名、地质演变及资源特点、龟兹的原始社会、忠诚的龟兹王丞德、延绵千年的龟兹诸王等。新疆阿克苏地区在历史上是西域古龟兹、姑墨国所在地,也是联结人类发祥地印度两河流域、古埃及、希腊、罗马和中国中原,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上的政治、经济、军事、贸易中心区。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阿克苏特有的古代西域宗教、文化、民俗、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历史积淀,也使这块神秘美丽的地方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情系魂萦的一片热土。

阅读

相关人物

郭昕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龟兹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