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安西兵入关勤王收复长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4340
颗粒名称: 二十一、安西兵入关勤王收复长安
分类号: K294.5
页数: 2
页码: 65-66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十一日,安禄山起兵叛唐。高仙芝、封常清退守潼关,坚壁不出。“安史之乱”使唐朝岌岌可危。唐军在镇(安)西军的奋战之下乘胜收复长安,进克东都洛阳。
关键词: 安西兵 勤王 收复长安

内容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十一日,安禄山起兵叛唐。高仙芝、封常清退守潼关,坚壁不出。监军边令诚多次促战未果,乃奏高、封二将怯敌。同年十二月十八日,诏下,即将高、封二将军中斩之。诏下之日,军中皆呼“枉”,声殷震地。玄宗杀二将后,颁诏哥舒翰代之。哥舒翰仍承高仙芝故策,固守潼关。唐玄宗又多次严诏促令出战,哥舒翰不得已。六月四日,哥舒翰抚膺恸哭,出关迎战。六月八日,唐军与叛军决战于灵宝西原,哥舒翰全军覆没,本人被俘。不久,安禄山派心腹暗地将哥舒翰杀死。
  “安史之乱”使唐朝岌岌可危。至德元年(756年)七月,唐朝勤王诏颁。次年(757年)正月,安西、北庭以及拔汗那、大食诸国兵至凉、鄯。龟兹王族白孝德、于阗王尉迟胜亲率龟兹、于阗兵入关赴难。同年,唐肃宗以“安”为叛首之名,改安西为镇西(避安禄山之姓)。第一批入关勤王的镇西兵五千“历汴、虢、凤翔”(今陕西凤翔)。同年九月,广平王李俶督各路大军东征平叛,以镇(安)西、北庭行营节度使李嗣业为主将的行营为前军,与安庆绪叛军主力决战于香积寺。《旧唐书》载:“嗣业乃脱衣徒搏,执长刀,立于阵前,大呼奋击,当嗣业刀者,人马俱碎..前军之士,尽执长刀而出,如墙而进,嗣业先登奋命,所向披靡。”唐军在镇(安)西军的奋战之下乘胜收复长安,进克东都洛阳。同年十月,镇西、北庭行营节度使率本部兵马屯河阳城外,筑栅拒敌,叛军填堑而进,坐视不动。叛军已过堑逼栅,主帅李光弼屡督其出战,皆不应。直至叛军攻栅势疲,突然下令全军鼓噪出栅门,大破叛军取胜。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介绍阿克苏地区的历史地名、地质演变及资源特点、龟兹的原始社会、忠诚的龟兹王丞德、延绵千年的龟兹诸王等。新疆阿克苏地区在历史上是西域古龟兹、姑墨国所在地,也是联结人类发祥地印度两河流域、古埃及、希腊、罗马和中国中原,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上的政治、经济、军事、贸易中心区。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阿克苏特有的古代西域宗教、文化、民俗、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历史积淀,也使这块神秘美丽的地方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情系魂萦的一片热土。

阅读

相关人物

高仙芝
相关人物
封常清
相关人物
哥舒翰
相关人物
安禄山
相关人物
白孝德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龟兹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