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安西大都护府所辖四镇、都护府和都督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4333
颗粒名称: 十七、安西大都护府所辖四镇、都护府和都督府
分类号: K242
页数: 14
页码: 48-6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安西大都护府所辖四镇、都护府和都督府等情况。
关键词: 安西大都护府 四镇 都护府 都督府

内容

唐朝在西域汉人聚居区实行军政分离(如在高昌地区设州县),在其他地区推行军政合一、头人世袭、人丁不入编户的羁縻制度。凡归唐诸城郭诸国、诸部,保留其原来国王或部落首领的民政、军事处置权,且特许其职位世袭,形成同军政分离、编户齐民、岁纳租调的汉人聚居区迥然不同的军政合一、民不入户部、岁无常赋的另一体制。由前期的羁縻府州制度演变为后期的藩国册府制度。
  藩国册封制沿用汉、晋传统体制。受册封的藩属国保留自身国名,首领在国为君,对唐称臣,受唐保护,行唐号令,受唐征召,接受唐朝的册封、授官,对唐朝贡、贺正、朝觐、纳质、和亲。
  (一)安西四镇 龟兹镇守军显庆三年(658年)五月二日(6月7日),安西大都护府所建,与于阗、疏勒、焉耆三镇合为安西四镇。其长官称镇守使,驻拨换城。咸亨元年(670年)至调露元年(679年)废罢。调露元年至垂拱元年(679~685年)复置。垂拱元年至二年(685~686年)废罢。垂拱二年至天授二年(686~691年)复置。天授二年至长寿元年(691~692年)罢废。长寿二年至元和三年(693~808年)复置。
  焉耆镇守军 显庆三年(658年)与龟兹镇同置。咸亨元年(670年)罢废。调露元年(679年)复置安西四镇时为碎叶所代。驻地:今博格代沁古城。
  于阗镇守军 显庆三年(658年)与龟兹镇、焉耆镇同置。其后罢废和复置与龟兹镇同。驻地:古于阗东城,今洛浦境内的阿克斯比尔古城。
  疏勒镇守军 显庆三年(658年)与龟兹镇、焉耆镇、于阗镇同置,其后罢废和复置与龟兹镇同。驻地:今阿西克拦干附近的托卜沁古汉城。
  碎叶镇守军 调露元年(679年)安西四镇复置时,碎叶镇取代焉耆镇,为安西四镇之一。至开元七年(719年),其罢废、复置与龟兹镇同。开元七年,唐朝将碎叶割让突骑施,于是安西四镇改为焉耆、龟兹、于阗、疏勒。
  (二)都护府
  金山都护府其地为西州。贞观十四年(640年)置西州都督府。龙朔二年(663年)十二月,改西州都督府为金山都护府,隶安西大都护府,治所为北庭。调露元年至垂拱元年(679~685年),都护府兼管伊、西、庭三州。垂拱元年罢金山都护府。
  昆陵都护府 显庆三年(658年)二月一日(3月10日)置,治庭州,主西突厥厢咄陆诸部,隶安西大都护府。乾封二年(667年)罢,垂拱元年(685年)十一月复置。都护府下辖15个都督府。
  濛池都护府 显庆三年(657年)二月一日(3月10日)置,主西突厥右厢弩失毕诸部,治所碎叶。乾封二年(667年)罢。垂拱二年(686年)九月复置,隶安西大都护府。都护府下辖11个都督府。
  (三)都督府
  龟兹都督府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朝平定龟兹后置,领蕃州九,龟兹王叶护玷为都督。府界东接焉耆都督府,南接毗沙都督府,西南邻疏勒都督。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六月初(7月15日),龟兹王诃黎布失毕还国主政,罢废都督府,恢复龟兹国号,复封诃黎布失毕为龟兹王。显庆三年(658年),安西(大)都护移置龟兹后,重置都督府。龙朔二年末(662~663年),龟兹叛乱,都督府又废。上元二年(675年),龟兹王白素稽献贡,重置都督府,治伊逻贞城(汉之延城,今皮朗古城),以白素稽为龟兹都督。贾耽《道里记》载:龟兹都督府境内有姑墨州(今阿克苏市境)、温肃州(今乌什县境)、乌垒州(今轮台县境),各州设刺史。
  焉耆都督府 初建于贞观十八年(644年),是唐朝在西域创立的第一个羁縻都督府。焉耆王则颉鼻护栗婆准都督。不久,驻节龟兹的处般啜大举反攻,夺回焉耆,其都督被送至龟兹处决,都督府复废。府界东抵西州,南接属于沙州的罗布淖尔地区,西邻龟兹都督府。无蕃州。治所在今焉耆县西约61公里处的南哈拉毛坦古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复置都督府。
  疏勒都督府 上元中(674~675年),以疏勒国置。府界西达帕米尔高原,东北接龟兹都督府,西接休循州都督府,东南毗连毗沙都督府,其境相当于今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族自治州及喀什、叶尔羌地区。境内领州十五,史载有:郁头州、达满州、耀建州、金州、渲度(寅度)州、碛南州(郅支满城,又作朱俱波)。治所在今喀什市东25公里的汗诺依古城(史书中的伽师城)。
  毗沙都督府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初,于阗国改置毗沙都督府。府界西至碛南州,与疏勒都督府相接,东接沙州辖区。初置领五州。上元二年(675年)正月,以于阗王尉迟伏阇雄为毗沙都督,境内分为十州。唐代一直保留于阗王号,并由王室世袭都督。治所为于阗东城,即距今洛浦县城约20公里的阿克斯比尔古城。都督府属州,贾耽《四夷道里记》载有:皮山城、固城城、吉良镇、胡弩镇、坎城镇、兰城镇。
  休循都督府 显庆三年(658年),以治于药杀水呼问城的契苾阿了参为休循州刺史;以治于药杀水渴塞城之阿瑟那遏波之为休循都督府都督。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其王阿悉烂达干助平吐火仙有功,被册为奉化王,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又把拔汗那国各敕改为宁远国。天宝三载(744年)十二月,唐玄宗李隆基赐外家姓窦氏,以宗室女和义公主出嫁奉化王。府治渴塞城。
  大宛都督府 显庆三年(658年),以石国(柘支、柘析、赭时)瞰羯城大宛都督府,以其王职吐屯摄舍提于屈昭穆为都督。府界西、南及锡尔河(药杀水),东北接西突厥,西北连波斯,西南五百里康,南二百里所抵俱战提。此地自汉起就为大宛国的北部边缘,故所设都督府以大宛名之。咸亨元年(670年),都督府不存,复称拔汗那。
  康居都督府 显庆三年(658年)以康国(康居)置,授王拂呼缦为康居都督府都督。地处锡尔河、阿姆河两河间河中第一大城撒马尔罕地区,即两汉及魏晋时康居的属地。境内大城三十,小堡三百。咸亨元年(670年),都督府不存,复称康国。都督府领州五。
  西突厥阿史那贺鲁的叛乱平定后,唐即于阿姆河以南至波斯国(今伊朗)地区设府置州。《新唐书·地理志》载:“龙朔元年(661年),以陇州南由令王名远为吐火罗道置州县使,自于阗以西,波斯以东,凡十六国,以其王都为都督府,以其属部为州县,凡州八十八,县百一十,府百二十六。皆隶安西都护府,并于吐火罗国立碑以纪其事。”这一地区所设都督府州主要在阿姆河中上游之南,即今阿富汗及帕米尔高原地区。
  鸟飞州都督府 龙朔元年(661年)六月十七日(7月19日),以护密多国置,位于阿姆河上源,府境东西长约800公里,南北最狭处仅二三公里,为通向吐火罗国的丝绸大道。府治初于摸逵城,后迁至塞迦审城,北临阿姆河。显庆时以其地为鸟飞州,册其王沙钵罗颉利发为刺史。唐高宗至天宝年间历代王室由唐朝册封,天宝初赐给铁券。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其王至朝,被赐姓李。府领州一,即钵和州:以婆勒色诃城置,即今喷赤河上源瓦罕达里亚流域的萨尔哈德。
  至拔州都督府 龙朔元年(661年)六月十七日(7月19日)以俱蜜国置。俱蜜国即《大唐西域记·卷一》的拘谜陀国,位于吐火罗东北,南临黑河,即今塔吉克斯坦。府治褚瑟城。
  月氏都督府 龙朔元年(661年)六月十七日(7月19日)以吐火罗国置。其地相当于今阿富汗北部。著名的贵霜王朝故地,月氏人入居之地,故以月氏名之。府治阿缓城,授其王阿史那乌湿皮为都督,府内分设二十五州。
  大汗都督府 龙朔元年(661年)六月十七日(7月19日),以康居都督府属州名表哒部落置。府治活路城,其下分置十五州。
  条支都督府 龙朔元年(661年)六月十七日(7月19日)以谢?国置,位于今阿富汗中部(希腊史料中称阿拉霍西亚)。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所指“条支都督府所辖地即今苏联的哈萨克一带”不妥。府治优宝瑟颠城(鹤悉那城),领州九。
  写凤都督府 龙朔元年(661年)六月十七日(7月19日)以帆延国(望衍、梵衍那)置。位于今喀布尔西北的巴米羊地区。府治罗烂城(伏戾城),领州五,除罗烂城外,其余四州为:嶰谷州,治肩捺城;冷伦州,治俟麟城;悉万州,治缚时伏城;钳敦州,治末腊萨旦城。
  奇沙州都督府 龙朔元年(661年)六月十七日(7月19日)以护时犍国置,位于写凤都督府西北,今阿富汗西北的希巴尔甘一带。府治遏密城,领州二:沛隶州,治漫山城;大秦洲,治睿蜜城。
  昆墟州都督府 龙朔元年(661年)六月十七日(7月19日)以多勒建呾剌健)国置,位于胡实健国西北,今属土库曼斯坦木尔加布河地区。府治低宝那城。
  天马都督府 龙朔元年(661年)六月十七日(7月19日)以解苏国(愉漫国)即奚素突厥置,位于阿姆河北,今杜尚别地区。府治数瞒城,领州二:洛那州,治忽论城;东离州(东离州),治达利薄纥城。
  高附都督府 龙朔元年(661年)六月十七日(7月19日)以骨咄施国置,地处今阿富汗东北部及啧赤河与瓦赫什河间的山间盆地。府治沃沙城,领州二:五翕州,治葛逻犍城;休蜜州,治乌斯城。
  姑墨州都督府 龙朔元年(661年)六月十七日(7月19日)以怛没国置,位于今阿姆河北岸,苏尔汉河汇入阿姆河处的帖尔美兹地方。府治怛没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领州一:粟戈州,治弩羯城。
  王庭州都督府 龙朔元年(661年)六月十七日(7月19日)以久越得犍国置,地处卡非尔尼汉与瓦赫什河之间。府治步师城。
  旅獒州都督府 龙朔元年(661年)六月十七日(7月19日)以乌拉喝国置,地处今土库曼斯坦境内乌奇、阿治一带。府治摩喝城。
  悦般州都督府 龙朔元年(661年)六月十七日(7月19日)以石汗那国置,地处兴都库什山和俱罗河之间,约在今阿富汗西北部阿姆河以南的巴格兰一带。衬治艳城,领州一:双靡州,治俱兰城。
  修鲜都督府 龙朔元年(661年)六月十七日(7月19日)以罽宾国置,地处帕米尔高原之南,今阿富汗喀布尔以东,巴基斯坦北部白沙瓦、伊斯兰堡一带。府治遏纥城,领州十。
  波斯都督府 龙朔元年(661年)六月十七日(7月19日)置,以波斯(今伊朗)国置。以其王俾路斯为都督。府治疾陵城。领州一。
  瑶池都督府 龙朔元年(661年)六月十七日(7月19日)以降唐的西突厥部落置瑶池都督府,隶安西都护府。瑶池都督府地处中亚草原、巴尔喀什湖一带。同年二月十三日(3月31日),以左卫将军阿史那贺鲁为瑶池都督。其地即为后来濛地、昆陵都护府辖地。永徽四年(653年)三月十三日(4月15日),因阿史那贺鲁叛乱,唐高宗罢瑶池都督府。显庆三年(658年)二月,唐军苏定方等攻破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出走石国,唐朝即以原瑶池都督府置濛池、昆陵二都护府。圣历中,突骑施首领嗢鹿州都督乌质勒移衙碎叶,武则天授以瑶池都督。
  西州都督府 显庆三年(658年),以原安西都护府故地西州置西州都护府,拜左骁卫大将军兼安西都护麴智湛为都督,令统伊、西、庭三州之地。龙朔二年(663年)十二月,改西州都督府为金山都护府。永昌元年(689年),唐军于寅识迦河(今阿克苏河)大败迢后,安西副都护唐休璟收余众,保西州,复置西州都督府,唐休璟兼西州都督。长安二年(702年)十二月六日(703年1月7日),罢废西州都督府。
  坚昆都督府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二月七日(3月16日),戛斯主动降唐,唐以其部置,册拜其酋失钵屈阿栈为坚昆都督。
  此外,昆陵都护府辖有15个都督府。
  匐延都督府 以处修鲜都督府属州名表部置,地在今伊犁河东。
  嗢鹿州都督府 以突骑施索葛莫贺部置,地在今伊犁河东,与处木昆部为邻。
  絜山都督府 以突骑施阿利施部置,地在今伊犁河至楚河间。
  双河都督府 以摄舍提暾部置,地在今博尔塔拉。
  盐泊都督府 以胡禄屋阙部置,地在玛纳河西,“盐泊”似指艾比湖。
  鹰娑都督府 以鼠尼施处半部置,地在裕勒却斯河流域。
  阴山都督府 以葛逻禄谋落部落置,游牧于阿尔泰山西南。
  大漠州都督府 以葛逻禄炽俟部落置,地在阿尔泰山西南,濒戈壁一带。
  玄池州都督府 以葛逻禄踏实力部落置,地在今天的山麓西段。
  金附州都督府 以葛逻禄,炽俟部落置,地在阿尔泰山西南濒戈壁一带。
  金满州都督府 以处月部置,地在今吉木萨尔、奇台一带。
  沙陀州都督府 以射脾沙陀部置,地在今巴里坤、伊吾一带。
  凭洛州都督府 以处密部置,地在今阜康、米泉一带。
  轮台州都督府 以处密部置,地在今昌吉一带。
  蒲类州都督府 以处月部置,地在今奇台一带。
  濛池都护府辖有11个都督府。
  哥系州都督府 以哥舒部置,地在楚河西。
  孤舒州都督府 以哥舒部置,地在楚河西。
  千泉都督府 以阿悉吉泥孰俟斤部置,牙于碎叶。
  俱兰都督府 以阿悉吉阙俟斤部置,牙于俱
  兰。
  颉利都督府 以拔塞干部置,地跨楚河东西。
  叱勒州都督府 地在楚河西。
  迦瑟州都督府 地在楚河西。
  荅烂州都督府 地在楚河西。
  西盐州都督府 以咽面部置,地在伊塞克湖西。
  东盐州都督府 以咽面部置,地在伊塞克湖东。
  盐禄州都督府 以咽面部置,地在伊塞克湖一带。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介绍阿克苏地区的历史地名、地质演变及资源特点、龟兹的原始社会、忠诚的龟兹王丞德、延绵千年的龟兹诸王等。新疆阿克苏地区在历史上是西域古龟兹、姑墨国所在地,也是联结人类发祥地印度两河流域、古埃及、希腊、罗马和中国中原,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上的政治、经济、军事、贸易中心区。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阿克苏特有的古代西域宗教、文化、民俗、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历史积淀,也使这块神秘美丽的地方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情系魂萦的一片热土。

阅读

相关地名

龟兹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