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忠诚的龟兹王丞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4323
颗粒名称: 七、忠诚的龟兹王丞德
分类号: K820.845
页数: 3
页码: 25-27
摘要: 本文记述了绛宾之子丞德。登上王位后,继承父志,继续巩固和发展龟兹与汉王朝的关系。由于丞德的忠诚和努力,龟兹与西汉王朝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因此,王莽新朝的西域都护李崇才能以龟兹为地与匈奴对抗。
关键词: 龟兹王 丞德 西汉

内容

西域都护府初置后,西汉朝向西域派官吏、册封地方首领,颁发印绶。西域都护代表中央王朝直接行使对西域各地的行政组织(保留原来的“国”的称谓)诸王和官吏的任命、册封、升迁、降罢、奖励和处罚等权利。颁发给各地方政权的首领和官吏有两种印绶:高级官员佩带金印紫绶,级别较低的官员佩带铜印墨绶。考古工作者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于什格提汉代遗址内发现的“汉归义羌长印”就是汉朝颁发给西域羌族首领的印章。还发现三颗,铜印,是发给“当户”的官印。西域都护府建立以后,龟兹、姑墨、轮台等地都成为重要的屯田区。屯田士卒平时屯垦耕种,战时出征打仗。烽燧列亭和城垒关卡遍及各地。西域各国不断向汉朝派遣侍子和贡献方物。针对匈奴统治“税敛苛重,诸国不堪命”的情况,西汉王朝对西域地方实行安抚政策,对西域诸国减少赋税,赢得了西域各地的拥护。
  丞德为绛宾之子。他登上王位后,继承父志,继续巩固和发展龟兹与汉王朝的关系。《汉书》载:“绛宾死,其子丞德自谓汉外孙,成、哀帝时往来尤数,汉遇之亦甚亲密。”
  匈奴出现五单于的混乱后一分为二。北匈奴郅支单于自以为离汉较远,又怨恨汉王朝优待南匈奴呼韩邪单于,于是要求汉王朝送还质子。汉王朝遣谷吉送质子,郅支杀谷吉,公开打出反汉的旗帜。郅支至康居,康居王以女嫁郅支为妻,郅支也以女嫁康居王。郅支单于自以大国,不为康居王礼,且怒杀康居王女及贵人,又杀百姓数百,或支解投都赖水(塔拉斯河)中,这不仅引起康居人的强烈不满,而且在邻国也引起极大反感,纷纷要求西汉王朝出兵平灭郅支。建昭三年(前36年),西域副校尉陈汤矫制发诸国兵4万余人,远征郅支,龟兹王丞德顺应西域人民的愿望,发精锐随军而行。西域诸军直逼郅支城下,城破,俘郅支,斩首安民。郅支的灭亡,为西域带来了和平,康居与乌孙间的千里荒野,又有了人烟。由于丞德的忠诚和努力,龟兹与西汉王朝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因此,王莽新朝的西域都护李崇才能以龟兹为地与匈奴对抗。

知识出处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阿克苏史话 /《丝路龟兹行》》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介绍阿克苏地区的历史地名、地质演变及资源特点、龟兹的原始社会、忠诚的龟兹王丞德、延绵千年的龟兹诸王等。新疆阿克苏地区在历史上是西域古龟兹、姑墨国所在地,也是联结人类发祥地印度两河流域、古埃及、希腊、罗马和中国中原,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上的政治、经济、军事、贸易中心区。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阿克苏特有的古代西域宗教、文化、民俗、艺术和社会生活的历史积淀,也使这块神秘美丽的地方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情系魂萦的一片热土。

阅读

相关人物

丞德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龟兹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