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大陆桥与东联西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疆通览》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411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大陆桥与东联西出
分类号: F127.45
页数: 5
页码: 232-236
摘要: 本节记述了新疆大陆桥与东联西出的概况,其中包括了新亚欧大陆桥发展优势、中国段的西桥头堡:阿拉山口、新疆段的枢纽:乌鲁木齐等。
关键词: 新疆 大陆桥 东联西出

内容

新亚欧大陆桥正式开通于1992年。它东起中国东海以连云港为主的港口群,西至欧洲西海岸以荷兰鹿特丹为主的港口群,全长10870公里。在我国境内长达4131公里,横贯我国东、中、西部的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新疆等6省区,周边毗临山东、山西、湖北、四川、青海、宁夏和内蒙古等省区。它从我国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经中亚地区分两条线路通往欧洲:一是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到西欧;二是经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土耳其、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奥地利到西欧。西接以欧盟国家为核心的欧洲经济圈。向东向南与太平洋西岸经济圈相连。新亚欧大陆桥辐射40多个国家和地区,构成亚欧两大洲的重要国际商贸大通道。
  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为沿陆桥国家和亚欧两大洲经济贸易交流提供了一条便捷的大通道,对于促进陆桥经济走廊的形成,扩大亚太地区与欧洲的经贸合作,促进亚欧经济的发展与繁荣,进而开创世界经济的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我国中西部资源开发和经济振兴提供了新的契机。特别是当前中国政府在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以新亚欧大陆桥为纽带,可大幅度扩大西部与中东部地区,以及向东与亚太地区国家,向西与中亚国家直到欧洲国家的经济文化联系和全方位经济技术合作,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和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带动沿桥地区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人口的协调、快速、持续发展。
  一、新亚欧大陆桥发展优势
  与西伯利亚大陆桥相比,经过新疆的新亚欧大陆桥具有明显的优势:
  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优越 整个陆桥避开了高寒地区,港口无封冻期,自然条件好,吞吐能力大,可以常年作业。
  运输距离短 新亚欧大陆桥比西伯利亚大陆桥缩短陆上运距2000~5000公里,到中亚、西亚各国,优势更为突出。从远东到西欧的货物,经新亚欧大陆桥比绕过好望角的海上运输线缩短运距15000公里,比经苏伊士运河的海上运输线缩短运距8000公里,比经巴拿马运河的海上运输线缩短运距11000公里,比经北美大陆桥缩短运距9100公里。2002年12月13日,中国新疆喀什吐尔尕特口岸作为新亚欧大陆桥通向中亚地区的南线出口正式开通,更加缩短了新亚欧大陆桥至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和阿富汗、伊朗等国的运距,比经过阿拉山口口岸缩短运距2000多公里,过境货物可提早1个星期左右时间到达目的地,节省10%左右的运输费用。2004年11月8日,精伊霍铁路开工建设。精伊霍铁路北起北疆铁路精河车站,途经伊宁市,向西至霍尔果斯口岸,全长286公里。这条铁路计划2008年竣工。精伊霍铁路今后将是新亚欧大陆桥连接中亚地区的又一重要便捷通道。
  辐射面广新亚欧大陆桥辐射亚欧大陆4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面积达5071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36%;居住人口42亿,占世界总人口的75%;其中在我国境内长达4131公里,横贯我国东、中、西部,辐射地域近36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37%;区域内人口约4.3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33.46%。
  对亚太地区吸引力大新亚欧大陆桥吸引范围除我国大陆外,日本、韩国、东南亚各国、一些大洋洲国家和我国的台湾、港澳地区,均可利用此线开展集装箱运输。西欧国家对此也很热心。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乌克兰等独联体国家因直接受益,也始终对商贸运输持合作的态度。新亚欧大陆桥自开通以来,过境国际集装箱运量已近10万标准箱。目前,利用新亚欧大陆桥开展运输的国家除我国外,还有韩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泰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以及中国台湾、香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联运业务也由初期的纯过境箱运输,拓展到散货及超宽、超高大件运输。
  二、中国段的西桥头堡:阿拉山口
  阿拉山口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是中国西部唯一的铁路、公路并举的国家一类口岸。1990年9月12日,兰新铁路北疆段与原苏联的土西铁路在阿拉山口与对方德鲁日巴口岸间接轨,阿拉山口一夜之间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从此,这条连接亚洲与欧洲的钢铁大道,架起了一条横跨亚洲、欧洲新的经济陆桥。
  阿拉山口口岸辖区面积为155平方公里,城市建设规划面积为15平方公里。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新兴口岸城市正在蓬勃发展。口岸发展势头强劲,从1992年正式营运以来,过货量就雄踞新疆17个口岸之首,占全疆口岸过货量的88%以上,全国铁路口岸第二位。大陆桥涉及的贸易国别已达17个国家和地区,主要为哈萨克斯坦等中亚5国、俄罗斯、印度、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2005年,过货量达1100多万吨。
  口岸目前已突破单一的通关功能,向多功能方向发展,成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一块新的经济发展区域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木材为龙头的进口货物落地加工业已初具规模,来口岸投资的项目已近1亿元。
  同时,依托口岸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也是阿拉山口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步。成立了阿拉山口国际旅行社,通过招商引资、开发口岸旅游业和景点建设,以开展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双边口岸“一日游”为龙头,将口岸旅游与博州赛里木湖、温泉、怪石沟等丰富的旅游资源连为有机整体,使阿拉山口旅游业得到发展。
  2003年10月,海关总署、公安部、铁道部、交通部、商务部、质检总局和民航总局等7部委组建的口岸联络协调机制第五次联络员会议上,确定阿拉山口口岸成为全国重点建设和优先发展口岸。这对进一步巩固阿拉山口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向西开放桥头堡的重要地位,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新疆段的枢纽: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著名的亚洲地理中心就位于其南郊30公里处。是世界上离海洋最远的大城市,也是我国兰州以西唯一的大城市。漫长的亚欧大陆桥在我国的兰新线、北疆线、南疆线上,尚没有与乌鲁木齐规模相当、实力相当的大城市。它成为大陆桥新疆段的枢纽。乌鲁木齐辖7区1县,总面积12000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区面积1080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66.8平方公里。是我国多民族聚居的城市,2004年末总人口185.9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8.02万人,占总人口的25.8%;非农业人口146.25万人,占总人口的78.7%。维吾尔族、回族有相对集中居住的区域,其他少数民族则是分散杂居。
  乌鲁木齐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截至目前共发现各类矿产29种,129处矿产地,大、中型矿床30多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石油、铜、锰、铁、黄金、石材、砂石、黏土、盐、芒硝、矿泉水等。其中煤炭资源探明储量达100亿吨,约占全疆总储量的四分之一,且分布广,埋藏浅,煤层稳定,煤质优良,品种齐全,易于开采,故乌鲁木齐又被称为“煤海上的城市”。加之北有准东油田,西有克拉玛依油田,南有塔里木油田,东有吐哈油田,又被称为“油海上的煤船”。境内盐储量2.5亿吨;芒硝储量1.1亿吨;石灰岩储量1.2亿吨;锰矿储量2.2万吨。石膏、石灰石、磷、铁、金等矿产储量十分可观,待开发的光、热、风能资源也极为丰富。达坂城风力发电场装机容量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境内有高山冰川和永久性积雪164平方公里,皑皑白雪化为涓涓细流,浸润着98万亩耕地,963万亩天然草场,135万亩森林。域内盛产粮食、油料、蔬菜、瓜果、啤酒花等作物和各类牲畜。
  乌鲁木齐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有为数众多、历史意义深刻的丝路名胜古迹,以及别具异彩、文化内涵深厚的民族风情与边城异域风貌。这些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紧密融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乌鲁木齐中心旅游区包括了新疆自然、人文和民俗旅游资源绝大部分的精华,堪称新疆旅游的缩影。
  乌鲁木齐地缘和区位优势十分突出,历史地形成为联结天山南北交通的枢纽。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更使乌鲁木齐成为扼守大陆桥的咽喉,乌鲁木齐已成为我国扩大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窗口。全市建成1个一类口岸和5个二类口岸。乌鲁木齐机场为全国5大门户机场之一,开通国际国内航线69条。乌鲁木齐火车站是全疆铁路的总枢纽。兰新铁路复线的正式运营,大大加强了乌鲁木齐与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能力;国家沿边、沿(大陆)桥战略的实施,使乌鲁木齐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前哨;民航交通的发展以及亚欧光缆等现代通信技术的运用,更大大改变了乌鲁木齐的地缘面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更使得乌鲁木齐成为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现在,乌鲁木齐已经从原来边远封闭的地缘格局,演变成为沿边依桥、外引内联、东进西出、全方位开放的新型地缘格局。
  1992年,乌鲁木齐在国家统计局组织的全国城市综合实力评比中被评为第二十四强城市。1994年又被评为全国投资环境四十优城市之一。1996年,乌鲁木齐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了200亿元大关,成为在西北继西安、兰州之后第三个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00亿元大关的城市。200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4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58亿元。乌鲁木齐的对外贸易依托亚欧大陆桥这一独特的地缘优势,不断加大作为中心城市应有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散作用,使“路桥”变“商桥”,吸引更多的城市和地区联合起来走西口,共建西北“国际大通道”。
  四、新亚欧大陆桥的区域经济合作
  大陆桥不仅仅是一条运输通道,而且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轴线。新亚欧大陆桥的全线贯通,引起了国际社会和沿桥国家、地区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对策,以期利用这条国际经济走廊,加速经济发展。有专家学者断言,新亚欧大陆桥的诞生,预示着世界经济在江河经济、海岸经济的基础上,将逐步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时代——陆桥经济时代。
  新亚欧大陆桥铁路通道运输的发展,也推动了区域内经济合作的发展。但是,继续保持铁路通道的不断增长,最终取决于区域范围内的各国经济的发展。近几年,中国和中亚各国特别是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经贸发展迅速,带来了铁路通道运量的大幅增长,由1998年的200多万吨,发展到2001年的500万吨。而日本、韩国和中国每年与欧洲、中亚等国家有150多万标箱的贸易量,这些货物90%以上通过海运。随着铁路运输速度的加快、运输成本的降低,大陆桥运输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实力。根据预测,到2010年,亚欧间将有30%货物选择大陆桥运输。这样大的潜在市场对国际大陆桥运输企业有很大的吸引力。
  近几年来,亚欧主要国家根据国际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情况,加强了国家间的政府协调,如建立了亚欧25国政府首脑会议及其相应的合作协调机制,建立了“上海合作组织”等,陆续在一些领域内开展了有效的跨国合作,这就为推动新亚欧大陆桥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比较良好的政治基础和组织协调机制。另外,中国加入WTO,促进经济进一步向世界开放,促进世界其他国家更加便利地与中国发展经济贸易。
  新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已先后在中国北京、连云港、郑州等城市成功举办了6届。2005年12月5~7日,第七届新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在江苏省徐州市召开。会议围绕“新欧亚大陆桥沿桥城市竞争力提升与合作机制创新”,就加强协作,改善新亚欧大陆桥沿线投资环境,促进沿线社会经济发展,研究解决促进沿桥地区经济发展的共性问题等议题展开深入研究和探讨。会议形成共同文件——《徐州共识》。《徐州共识》说,和平与发展是相互依存的,减少贫困和促进公平发展,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挑战。我们还需继续寻求减少贫困、促进人类和谐发展的创新手段和战略方案;在此背景之下,我们全力支持联合国丝绸之路区域合作项目,为建立新的区域合作传统提出面向未来的动议;当前国际合作区域环境发展良好,大力发展地区间经济文化关系,应该成为地区发展的共同内容;我们同意加强各利益相关方的协调,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大力发掘潜在资源。为了增强沿线各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改善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亚欧大陆桥沿线的20个城市市长联合签署了《新丝绸之路沿线城市旅游合作徐州备忘录》。并达成4点共识:一是进一步加强旅游合作,共同打造新丝绸之路旅游品牌,为重振古丝绸之路的辉煌作出更大贡献;二是以后每年举办一次“新丝绸之路旅游市长论坛”,作为促进新丝绸之路旅游发展的公共平台;三是各方立即对成立“新丝绸之路城市旅游合作委员会”的相关研究工作提出具体建议,并委托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丝绸之路区域合作项目办公室根据各方的具体建议形成《关于成立新丝绸之路城市旅游合作委员会的计划书》,并于2006年正式讨论通过;四是为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旅游业的从业者、投资人和企业提供更加友好、透明和高效的合作和服务,为他们来城市旅游、工作或投资创造更加完善的条件。

知识出处

新疆通览

《新疆通览》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为了更好地向人们介绍新疆、宣传新疆,新疆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编写了《新疆通览》一书,从生态地理、人文环境、历史演进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个层面向广大读者展示了一个现代化的新疆。新疆古称西域,即中国的西部疆域。从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起,就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阅读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