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周边国家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疆通览》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405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周边国家概况
分类号: K921.45
页数: 18
页码: 201-218
摘要: 本节记述了新疆地处中国的西部边陲,与蒙古国、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土库曼斯坦共和国、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印度共和国毗邻或邻近,是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是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关键词: 新疆 周边国家 概况

内容

新疆地处中国的西部边陲,与蒙古国、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土库曼斯坦共和国、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印度共和国毗邻或邻近,是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是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现依次对周边国家的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一、蒙古国
  1.自然地理
  蒙古国位于亚洲中部,是内陆国家,北面与俄罗斯联邦接壤,东、南、西三面与中国接壤。国土面积156.5万平方公里,东西长2392公里,南北宽1259公里。中蒙边界线长4673公里,共有10个陆路口岸和3个空港口岸。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蒙古国的西部相毗邻,边境线长达1416公里,有4个季节性公路口岸。蒙古国气候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长年平均气温为1.56℃。冬季最低气温可至﹣50℃,夏季戈壁地区最高气温达40℃以上。
  蒙古国自然资源丰富,草原面积为1.234亿公顷,约为国土面积的80%,居世界第六位,其草原类型中,森林草原所占比重较小,大部分为荒漠与半荒漠草原。地下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有铜、钼、金、银、铀、铅、锌、稀土、铁、萤石、磷、煤、石油等80多种矿产。其中额尔登特铜钼矿已列入世界10大铜钼矿之一,位居亚洲之首。煤分布最广,蕴藏量大约为165亿多吨。蒙古国还有灰鼠、黑貂、羚羊、旱獭、野马、野驴、野骆驼等珍贵、稀有的野生动物,其中经济价值占首位的旱獭数量最多。旱獭皮是蒙古国主要的传统出口商品之一。
  2.人口与民族
  蒙古国全国人口250.4万(2004年9月),喀尔喀蒙古人是该国的主体民族,约占全国人口的80%,此外还有哈萨克人、杜尔伯特人、巴雅特人、布里亚特人等15个少数民族。主要语言为喀尔喀蒙古语。居民主要信奉喇嘛教。
  3.行政区划
  蒙古国下辖21个省:后杭爱省、巴彦乌勒盖省、巴彦洪格尔省、布尔干省、戈壁阿尔泰省、东戈壁省、东方省、中戈壁省、扎布汗省、前杭爱省、南戈壁省、苏赫巴托尔省、色楞格省、中央省、乌布苏省、科布多省、库苏古尔省、肯特省、鄂尔浑省、达尔汗乌勒省、戈壁苏木贝尔省。首都乌兰巴托,人口94.2万(2004年底)。
  1949年10月16日,中国与蒙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4.经济状况
  蒙古国曾长期实行计划经济,1991年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蒙古国虽已改变了原来单一的游牧业经济,但因还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种植业经营粗放,工业门类不全,日用消费品生产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交通运输主要以铁路和公路为主,近年来铁路、航空、水运有一定发展。
  近年来,蒙古国宏观经济整体运行平稳,保持恢复性低速增长态势。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约合12.67亿美元,经济增长率为5.6%,人均GDP为480美元。粮食产量为16.5万吨。财政收入继续增加,外国投资和外汇储备有所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率明显下降,汇率基本保持稳定,美元与图格里克(蒙古国货币名称)比价为1∶1169(2003年12月)。
  主要旅游点有哈尔和林古都、库苏古尔湖、特列尔吉旅游点、南戈壁、东戈壁和阿尔泰狩猎区等。
  5.对外贸易
  蒙古国实行经济开放政策。近年来,十分注意发展同西方发达国家和亚洲国家的经贸合作,同68个国家有贸易关系。2004年蒙古国对外贸易额达18.6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出口8.53亿美元,进口10.12亿美元,外贸逆差1.58亿美元。贸易伙伴有70多个,主要贸易伙伴有:中国、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中国是蒙古商品的第一大出口市场。蒙古国进口商品主要来自俄罗斯、中国、日本、韩国等。出口商品主要有铜钼精矿、羊毛、山羊绒、皮张、地毯和其他畜产品;进口商品主要有机器设备、燃料油和日用品等。
  截至2004年底,蒙古国累计吸引投资额逾11亿美元。主要投资国有中、韩、日、美、俄等。主要投资部门为矿山、轻工、畜产品加工、商业、建筑等。
  二、俄罗斯联邦
  1.自然地理
  俄罗斯联邦地跨欧、亚两大洲,以其自然地理而言,欧洲部分为俄罗斯平原,亚洲部分则分西西伯利亚平原、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山地部分。北临北冰洋,东濒太平洋,西接大西洋。东西最长为9000公里,南北最宽为4000公里。面积1707.54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地域最辽阔、面积最广大的国家。俄罗斯的边界线长度为世界第一,达6万公里,与16个邻国接壤,其边界线中海界为3.38万公里,河界7000公里,湖界475公里。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其阿尔泰、克麦罗沃、克拉斯诺亚尔斯克3个边疆区(州)毗邻,边界线约54公里。俄罗斯联邦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以大陆性气候为主。温差普遍较大,1月平均温度为﹣1℃~﹣37℃,7月平均温度为11℃~27℃。年降水量平均为150~1000毫米。
  俄罗斯联邦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储量大,尤以煤炭、石油、天然气、铁、铜、黄金、森林和水力资源为最。俄罗斯联邦亚洲部分被称为自然资源的宝库,面积约占俄罗斯总面积的36.4%。拥有各种能源总量21504亿吨,铁矿25亿吨;锡、汞、黄金、金刚石、云母、石墨、磷、黏土、花岗岩、石灰石等储量和产量也极为丰富。森林面积3.16亿公顷,占国土面积2/5。水域中盛产各种鱼类,还盛产珍贵的毛皮和各种药用动植物。
  2.人口与民族
  俄罗斯联邦全国有人口1.4亿(2004年11月),有120多个民族,其中主要的民族有俄罗斯人、鞑靼人、乌克兰人、楚瓦什人、达格斯坦人、巴什基尔人、摩尔多瓦人、涅涅兹人以及白俄罗斯人,主体民族是俄罗斯人,约占人口总数的82%。俄罗斯境内民族语言分为4大语系:即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高加索语系、乌拉尔语系。俄语为主要语言,属印欧语系的斯拉夫语族,是俄罗斯联邦各族人民进行民族交往和社会交际的最常用的语言。宗教主要有东正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萨满教、佛教(喇嘛教)和犹太教等,基督教与东正教流传最广,信教人数最多。
  3.行政区划
  俄罗斯联邦由89个联邦主体组成:包括21个自治共和国,1个自治州,2个联邦直辖市,10个民族自治区,6个边疆区,49个州。首都莫斯科,人口约850万(2002年12月)。
  1949年10月3日,中国与原苏联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苏联解体后,中国驻苏联首都莫斯科的大使馆随即改为驻俄罗斯的大使馆,而苏联驻华使馆也相应地改为俄驻华使馆。
  4.经济状况
  俄罗斯联邦经济实力强,工农业较为发达。1999年受国际市场油价上扬以及大幅调整经济政策、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俄罗斯经济开始呈现好转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出现增长。2000年普京总统上台后继续推行社会经济稳定政策,并积极致力于改善国内投资环境,大力吸引外资,俄经济好转势头进一步得到巩固。
  2004年,受国际高油价的带动,俄罗斯经济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国内生产总值为167788亿卢布(约599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100美元。
  主要旅游景点有:莫斯科红场、彼得堡、堪察加半岛、伏尔加河、乌拉尔山、贝加尔湖和叶尼塞河等。
  5.对外贸易
  2005年1~8月,俄罗斯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320亿美元,其中出口1566亿美元,进口754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812亿美元。俄罗斯外贸出口和顺差的大幅度增加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其石油出口和国际市场油价的高涨。
  俄罗斯主要贸易伙伴国为独联体国家、德国、意大利、中国、荷兰、美国、英国等国。俄罗斯主要出口的商品有石油、天然气、电力、煤、焦炭、机器设备、黑色及有色金属等;主要进口商品为机器设备、化工产品、食品、轻工业品等。到2005年3月,俄罗斯累计吸引外资达851亿美元。德国、美国、塞浦路斯、法国、英国、荷兰、意大利、瑞典、瑞士、卢森堡、日本等国是俄主要投资国。
  中俄经济贸易关系历史很长,近年来,中国与俄罗斯联邦的经贸关系日趋密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俄罗斯联邦的阿尔泰边疆区,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地区都利用相邻的地缘优势,大力发展双边贸易。黑龙江省、吉林省的对俄罗斯旅游也搞得红红火火。
  三、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1.自然地理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地处亚欧大陆腹地。自西向东长3000公里,由北向南宽1700公里。东部与中国新疆相连,两国边界线长1738公里;西至里海与乌拉尔山,南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3国接壤,北与俄罗斯联邦交界。国土面积271.73万平方公里。领土以平原和低地为主,一半为沙漠。地形由西向东逐渐升高。境内有8.5万条大小河流。气候以大陆性气候为特征,温差大,降水少。
  哈萨克斯坦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有90多种。钨的储量占世界第一位,铬和磷矿石占世界第二位,铜、铅、锌、钼和磷的储量占亚洲第一位。此外,铁、煤、石油、天然气的储量也较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达100亿吨,煤储量为39.4亿吨,天然气储量为11700亿立方米,锰储量4亿吨。森林和营造林2170万公顷。地表水资源共530亿立方米。
  2.人口与民族
  哈萨克斯坦人口1517.21万人(2005年9月)。全国有130多个民族,其中主要有:哈萨克人、俄罗斯人、德意志人、乌克兰人、乌兹别克人、鞑靼人、维吾尔人、白俄罗斯人、朝鲜人等。哈萨克语为国语,俄语在国家机关和地方自治机关与哈语同为正式使用的语言。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此外还有东正教、基督教、佛教等。
  3.行政区划
  共和国设有14个州,分别为:北哈萨克斯坦州、科斯塔奈州、巴甫洛达尔州、阿克莫拉州、西哈萨克斯坦州、东哈萨克斯坦州、阿特劳州、阿克纠宾斯克州、卡拉干达州、曼格斯套州、克孜勒奥尔达州、江布尔州、阿拉木图州、南哈萨克斯坦州。首都阿斯塔纳,人口52万(2005年4月)。
  1992年1月3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4.经济状况
  哈萨克斯坦经济以石油、采矿、煤炭和农牧业为主,加工工业、机器制造业和轻工业相对落后。大部分日用消费品依靠进口。
  哈萨克斯坦独立后开始实行自由经济改革,分阶段推行市场经济和私有化。目前,哈萨克斯坦经济已走出低谷,并进入快速增长期。哈萨克斯坦是中亚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近5年来国内生产总值总增长率近45%,在独联体国家中名列前茅。2005年是哈萨克斯坦经济连续第七个增长年。2005年上半年,哈萨克斯坦GDP为227.97亿美元,增长9.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近2700美元。
  主要旅游景点有:阿拉木图高山滑雪场、巴尔喀什湖、突厥斯坦古城等。
  5.对外贸易
  哈萨克斯坦2005年1~8月外贸总额287.42亿美元,同比增长45.2%,其中出口177.19亿美元,进口110.23亿美元,外贸顺差66.97亿美元。截至2005年上半年,哈萨克斯坦的外国直接投资额达374亿美元。其中美国投资占第一位,约为116.9亿美元,其次为英国、意大利、韩国、瑞士、荷兰和中国。
  自原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从1992年以来一直是新疆最大的边境贸易伙伴,对哈萨克斯坦进出口贸易已连续多年居新疆进出口市场前列。目前新疆的17个国家一类口岸中,对哈萨克斯坦的占7个。地缘和资源互补优势成为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发展贸易的原动力,1992~1995年出口额均占新疆出口市场第一;1996~1998年出口额居新疆出口市场第二名;1999~2005年对哈出口额继续位居第一位。1993年以来对哈进口贸易一直居新疆进口市场的第一名。
  四、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
  1.自然地理
  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位于中亚东部,南与塔吉克斯坦相邻,西与乌兹别克斯坦相连,北接哈萨克斯坦,中南部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接壤,其中与新疆有近1100公里的边境线,新疆有吐尔尕特、伊尔克什坦两个与吉陆路通商口岸。吉尔吉斯斯坦东西长900公里,南北宽410公里,面积19.85万平方公里。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是一个山地之国,地势高低悬殊,由东向西缓慢下降,大约90%的地区在海拔1500米以上。境内河流很多,拥有丰富的水利资源。气候为大陆性气候,温差较大,年降水量200~800毫米。
  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储量最大的矿产有:银、汞、锑、锡、钨、锌、铅等,其中汞和锑的储量和开采量在独联体名列前茅,煤矿的储量为300亿吨。水力资源丰富,水力发电量仅次于俄罗斯联邦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国而居独联体第三位。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黄金储量丰富,仅库姆多尔金矿的预计储量已超1000吨,此外还有丰富的战略资源——铀。动植物资源丰富,生长着1000多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有世界上最大的核桃林以及丰富的具有药用价值的甘草以及麻黄等。
  2.人口与民族
  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人口501.3万(2003年1月),有民族80多个。主体民族是吉尔吉斯人。还有俄罗斯人、乌兹别克人、乌克兰人、塔塔尔人、东干人(回)、维吾尔人、哈萨克人、塔吉克人、土耳其人等。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各民族大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吉尔吉斯语是该国的国语,俄语是族际通用语。
  3.行政区划
  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下辖6个州——奥什州、伊塞克湖州、纳伦州、塔拉斯州、楚河州、贾拉拉巴德州和1个直辖市——比什凯克市。首都比什凯克,人口79.77万人(2003年1月)。
  1992年1月5日,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4.经济状况
  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经济结构单一,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相对优势产业为电力工业,占独联体国家第三位。另外黄金、锑、汞矿开采很有优势。苏联解体使吉同独联体其他国家传统的经济联系受到破坏,加之吉全面推行私有化改革,原经济体制及其架构全面重组,引起经济滑坡。1996年,经济首次出现增长,国民经济开始走出低谷。2003年经济实现较高水平的增长,GDP达19亿美元,同比增长67%。2005年上半年,受“三·二四”事件及政权更迭影响,吉尔吉斯斯坦宏观经济多项指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GDP为9.25亿美元,同比增长2.4%。近年来国家为吸引外资采取了建立自由经济区、放开外汇管制、实行国民待遇等措施,吸引了许多国家在吉国直接投资办企业。吉尔吉斯斯坦东部以矿产和畜牧为主,西部和南部盛产粮食、棉花,是全国化工产品基地。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皮张、羊毛等畜产品及棉花为该国主要出口产品。现在吉尔吉斯斯坦有两个经济区,即北方工业区和西南工业区。北方工业区提供2/3的工业产值,拥有机器制造和金属加工工业、电力工业、建材工业、轻工业,主要以纺织业、缝纫业和制鞋业为主;西南工业区提供1/3的工业产值,拥有有色金属、燃料、纺织工业,以棉纺织业和丝纺业为主。吉尔吉斯斯坦的交通运输行业是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5大部分组成。
  著名的旅游胜地是伊塞克湖。
  5.对外贸易
  吉尔吉斯同世界90多个国家有着经济贸易关系。2005年1~5月,吉对外贸易总额为6.7亿美元,同比增长9.5%,其中进口额为4亿美元,同比增长16.2%;出口额为2.7亿美元,同比增长0.9%。主要出口国为阿联酋、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土耳其、塔吉克斯坦、瑞士、俄罗斯、拉脱维亚和法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有棉花、丝纺原料及药材等。进口商品以工业成套设备、日用品以及饮食、医疗卫生等行业的技术设备为主。新疆充分把握与吉国相邻的地缘优势,扩大双边经贸关系,近年来新疆与吉尔吉斯的边境贸易平稳增长,占了中吉两国贸易额的绝大部分。
  五、塔吉克斯坦共和国
  1.自然地理
  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位于中亚地区东南部,东西长700公里,南北宽350公里。西北与乌兹别克斯坦为邻,南与阿富汗接壤,东南与中国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和喀什地区接壤,北部与吉尔吉斯斯坦相连。边界线总长3000公里。共和国领土面积14.31万平方公里。新疆与塔吉克斯坦共和国边境线长450公里。
  塔吉克斯坦属典型的山地国家,境内多崇山峻岭,山地面积占共和国总面积的93%,而且全国差不多有二分之一的地方海拔高度在3000米以上。气候具有多样性,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动、植物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有70多种,主要有铝、锌、铅、金、钨、锑、汞等有色金属以及煤、食盐等。此外稀有金属和萤石储量也颇丰富。已被开采的有36种矿和100多个矿床。水力资源十分丰富,水的储量居独联体第二位。
  2.人口与民族
  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人口620万(2002年1月),有86个民族,主要有塔吉克人、乌兹别克人、俄罗斯人、鞑靼人、吉尔吉斯人、乌克兰人、德意志人和哈萨克人,主体民族是塔吉克人。伊斯兰教是共和国居民信仰的主要宗教。国语为塔吉克语,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俄语为族际交流语言。
  3.行政区划
  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下辖4个州:戈尔诺——巴达赫尚自治州、列宁纳巴德州、库利亚布州、库尔干秋别州和8个直辖区。首都杜尚别,人口60万(2002年8月)。
  1992年1月4日,中国和塔吉克斯坦共和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4.经济状况
  塔吉克斯坦在前苏联国民经济综合体中是一个以种植棉花、开采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经营轻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地区。由于全境93%是山地,交通不便,耕地面积很有限,自然资源贫乏,经济上对外依赖性很强。2001~2003年,塔吉克斯坦经济连年保持年均10%的增长速度,国内经济状况得到明显改善。2005年前三季度塔吉克斯坦国内生产总值为15.93亿美元,同比增长5.1%。
  化学工业是塔吉克斯坦主要工业部门之一,该国除了开发利用自然矿物资源外,还利用废料、废物进行生产,促进了化学工业内部各行业的生产联系。
  5.对外贸易
  2005年1~9月塔吉克斯坦对外贸易总额15.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出口6.43亿美元,进口9.46亿美元。贸易逆差为3.02亿美元。主要贸易伙伴国依次为俄罗斯、荷兰、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瑞士、土库曼斯坦、匈牙利、伊朗等。其出口的主要产品有棉花、棉纱、地毯类制品、羔皮、植物油、葡萄酒等;进口的主要产品有各种机器设备、汽车、生铁、钢材、木材、化纤、粮食、服装、纺织品、家电、药品、医疗设备及糖果点心等。塔吉克斯坦的戈尔诺——巴达赫尚自治州与新疆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和喀什地区接壤。2004年5月25日,中国与塔吉克斯坦第一个陆路边境口岸卡拉苏——阔勒买口岸开关。卡拉苏口岸地处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境内。穿过口岸的中塔公路,中方货车可以直达塔吉克斯坦的商业重镇霍洛格。近年来,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与我国新疆的经济贸易虽有所发展,但贸易额不大。卡拉苏口岸的开通将进一步促进中塔双边经贸合作的发展和人员的交流。
  六、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
  1.自然地理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位于中亚的中部,其北部和西北部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相邻、东北部与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接壤、东南部与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交界、西南部同土库曼斯坦共和国毗连,南部同阿富汗有一小段共同的边界。国土东西长1400公里,南北宽925公里,总面积44.74万平方公里,领土的4/5是平原。境内有大小600多条河流。气候炎热、干燥,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夏季地面温度可高达60℃,夜晚却较凉爽,气温降到20℃左右。年均降雨量为200毫米,降雨分布极不均匀,降雨季节主要在秋季和春季。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物达100多种,主要有天然气、石油、煤以及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其中铅、铜、锌、钨等矿产的储量在独联体国家占领先地位。
  2.人口与民族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人口2511万(2005年9月),共有129个民族,主体民族是乌兹别克人,此外还有俄罗斯人、塔吉克人、哈萨克人、卡拉卡尔帕克人、塔塔尔人、鞑靼人等。居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乌兹别克语为国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通用俄语。
  3.行政区划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下设1个共和国——卡拉卡尔帕克斯坦共和国和12个州——塔什干州、锡尔河州、纳曼干州、安集延州、费尔干纳州、吉扎克州、撒马尔罕州、苏尔汉河州、卡什卡达里亚州、布哈拉州、纳沃伊州、花拉子模州。首都塔什干,人口250万。
  1992年1月2日,中国与近邻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4.经济状况
  乌兹别克斯坦在中亚5国中经济基础较好,但前些年发展速度较慢。2005年1~9月GDP增长7.2%,达89.6亿美元,人均357美元。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号称“四金”:黄金、“白金”(棉花)、“乌金”(石油)、“蓝金”(天然气)。机械制造业是乌兹别克斯坦的重要工业,主要包括农机制造业,轧棉机械制造业、纺织机械制造业、建筑与路建机械制造业等体系。天然气储量高,开采条件好。化学工业较发达,化肥产量高。轻工业行业中,已形成轧棉、纺织、缫丝、针织、缝纫、制鞋、制革、毛皮等行业体系,其中轧棉行业占有重要地位。
  在乌兹别克斯坦农业经济中,棉花生产占有重要地位,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大麦、水稻、玉米。其他经济作物主要有:烟叶、甘蔗、葡萄、油料作物等。养蚕业也较发达。
  乌兹别克斯坦铁路网分布比较均匀,塔什干为中亚地区最大的枢纽站。乌兹别克斯坦有许多中亚著名的历史文化古迹,有布哈拉、撒马尔罕、花拉子模、江布尔等是中亚历史名城。
  5.对外贸易
  在原苏联时代,乌兹别克斯坦主要生产原料性产品和半成品,出口总值居15个加盟共和国的第三位,而在棉花与纺织设备出口中居首位。独立后的乌兹别克斯坦积极发展对外经济贸易,使国家逐步适应了独立贸易的局势。2005年1~9月实现外贸总额68.3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6%,其中出口38.70亿美元,进口29.69亿美元,外贸顺差9.0亿美元。
  近几年来,乌兹别克斯坦已成为新疆重要的贸易伙伴。每年有大批的乌兹别克斯坦购物团来新疆购物。
  七、土库曼斯坦共和国
  1.自然地理
  土库曼斯坦共和国位于中亚最南部,面积49.12万平方公里,西部濒临里海,有漫长的海岸线;北部与东北部分别与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相接;南部与东南部地区则与伊朗和阿富汗交界。土库曼斯坦共和国是中亚5国中地形最为平坦的国家,国土的4/5处在图兰低地。气候属典型大陆性气候,具有丰富的光热资源,夏季干旱而炎热,冬季寒冷,年平均气温为14℃~16℃,年降水量为75~100毫米。境内有中亚最大的沙漠——卡拉库姆沙漠。
  土库曼斯坦共和国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及矿产资源丰富,在陆地和海域都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另外境内还储藏着芒硝、硫磺、溴、碘、钾、镁、重晶石等矿种。
  2.人口与民族
  土库曼斯坦共和国人口有674.6万(2005年),有100多个民族,主要有土库曼人、俄罗斯人、乌兹别克人、哈萨克人、鞑靼人、乌克兰人、亚美尼亚人、阿塞拜疆人等。土库曼人是该国的主要民族。官方语言为土库曼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通用俄语。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俄罗斯人和亚美尼亚人信仰东正教。
  3.行政区划
  土库曼斯坦共和国行政区划分为5个州16个市,46个区。5个州是:阿哈尔州、巴尔坎州、列巴普州、马雷州和达沙古兹州。首都阿什哈巴德,人口68万(2000年)。
  1992年1月6日,中国同近邻土库曼斯坦共和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4.经济状况
  土库曼斯坦近几年经济增长速度很快。2005年,土库曼斯坦国内生产总值为23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7%,是中亚国家中增长最快的。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现已拥有石油、天然气、化工、建材、机械、电力、轻工、食品、皮革等行业。石油天然气工业为支柱产业,2005年石油产量达1000万吨,天然气年产600亿立方米。棉花种植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50%左右。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小麦、大麦。养蚕业是农业的一个传统部门。交通以铁路、公路、油气管道为主。
  主要旅游景点有库涅—乌尔根奇古迹区、巴哈尔琴湖等。
  5.对外贸易
  土库曼斯坦2005年实现对外贸易总额85.7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3%,其中出口49.39亿美元,进口36.38亿美元,贸易顺差达13亿美元。已同数十个国家建立了经济贸易关系。该国出口的产品主要有:棉花、棉织品、蚕茧、毛皮、地毯、天然气、原油、油品、水泵、硫酸钠、硫磺、碘。进口产品主要包括:粮食、服装、纺织品、食品、药品、家用电器、日用百货、机器设备、化工设备等。土库曼斯坦与中国新疆邻近,是新疆较大的贸易伙伴。双方正准备从土库曼阿姆河右岸地区铺设一条到中国新疆的天然气管道。
  八、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
  1.自然地理
  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是亚洲中南部的内陆国家,北邻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西接伊朗,南部和东部与巴基斯坦相接,东北部有一突出的狭长地带(即瓦罕走廊)和中国新疆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接壤,其边界线为92公里。阿富汗疆域东西长1300多公里,南北宽约900公里,全国面积65.23万平方公里。属大陆性气侯,降水少,干燥,冬夏和昼夜之间温差大,年平均降水量不到300毫米。
  阿富汗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探明的矿藏资源有天然气、石油、铜、铁、煤、大理石等,天然气储量约1600亿立方米,多分布在北部地区。因运输困难和资金缺乏,仅天然气、煤、盐、铬得到开采。
  2.人口与民族
  阿富汗人口约为2370万(2004年),主要民族有:普什图人、塔吉克人、乌兹别克人、哈扎拉人、土库曼人、俾路支人和努里斯坦人等。官方语言为达里语(即波斯语)和普什图语,其他地方语言有乌兹别克语、俾路支语、土耳其语等。98%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中84%属逊尼派,其余为什叶派。
  3.行政区划
  阿富汗全国划分为34个省:巴达赫尚、塔哈尔、昆都士、巴尔赫、朱兹詹、法利亚布、巴德吉斯、赫拉特、古尔、萨尔普勒、萨曼甘、巴格兰、巴米扬、帕尔旺、瓦尔达克、卡比萨、拉格曼、努尔斯坦、库纳尔、楠格哈尔、洛加尔、加兹尼、乌鲁兹甘、法拉、尼姆鲁兹、赫尔曼德、坎大哈、扎布尔、帕克蒂亚、帕克蒂卡、霍斯特、查布尔、潘杰希尔、戴孔迪。首都喀布尔,人口约400万(2004年)。
  1955年1月20日,中国与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4.经济状况
  20多年战乱,使阿富汗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交通、通讯系统、轻重工业、教育和农业基础设施遭到的破坏最为严重,生产生活物资短缺。工业主要有地毯、纺织、皮革、水泥、电力、采煤等行业。手工业约占工业产值的42%。农业是该国的经济命脉,农牧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左右,农牧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产值的50%以上。从2002年开始,在美国和国际社会提供的大量援助支持下,阿富汗国内经济连续3年呈现20%的恢复性快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国内市场逐渐复苏。2004年成功进行总统大选后,2005年9月又成功进行议会选举,政局总体趋于稳定。2003~2004年度阿富汗国内生产总值为43亿美元,人均180美元。
  主要旅游景点是崖壁石佛、班迪·阿米尔湖。
  5.对外贸易
  阿富汗同世界上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贸易关系。外贸连年逆差,2004~2005年度进出口总额为24.8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37亿美元,其中出口3.05亿美元,进口21.77亿美元。主要出口商品有天然气、地毯、干鲜果品、皮张、棉花、羊毛等。主要进口商品有车辆、食品、纺织品、石油产品、糖、植物油和橡胶制品。主要出口对象为巴基斯坦、印度、比利时、德国、俄罗斯等,主要进口国为中国、巴基斯坦、日本、德国、韩国、土库曼斯坦、印度等。阿富汗同中国新疆的贸易历史悠久。在20世纪初,阿富汗主要向新疆输出的商品有山羊、皮革、杏仁等,而从新疆输入的主要商品有:土布、羊毛毡、马、瓷器、绒毡、生丝等。
  九、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1.、自然地理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东连印度,东北部与中国新疆相接,两国边界线长599公里;西北部与阿富汗交界,西邻伊朗,南濒阿拉伯海。巴国土面积为79.6095万平方公里(不包括巴控克什米尔)。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海岸线长980公里,全境3/5为山区和丘陵地,南部沿海一带为不毛荒漠,向北伸展则是连绵的高原牧场和肥田沃土。喜玛拉雅山、喀喇昆仑山和兴都库什山这3条世界上有名的大山脉在巴西北部汇聚,形成了奇特的景观。地形呈西北部高、东南部低。境内最高峰为蒂里奇米尔峰,海拔7690米;最大河流——印度河纵贯全境,长约2300公里。气候除南部属热带气候外,其余属亚热带气候。
  巴基斯坦自然资源丰富,主要矿物有:铬铁矿、煤、石油、天然气、铀矿、铜矿、金矿、银矿、镁矿、石膏、石盐、硫磺、铝土、大理石和宝石等。
  2.人口与民族
  全国人口有1.4596亿(2002年)。主要民族有旁遮普人、信德人、帕坦人、俾路支人。乌尔都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96%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国教),少数信奉基督教和印度教。
  3.行政区划
  全国共分4个省,10个联邦管辖部落特区和联邦直属首都地区。首都伊斯兰堡,人口95万(2002年)。
  1951年5月21日,中国与巴基斯坦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4.经济状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3%,工业只占8%。粮食基本自给自足,大米、棉花还有出口。轻纺工业发展较快,最大的工业部门是棉纺织业。其他还有毛纺织、制糖、造纸、烟草、制革、机器制造、化肥、水泥、电力、天然气、石油等。电力短缺成为制约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2000年以来,巴基斯坦经济生机勃勃。2005年,巴基斯坦GDP增长率高达8.4%,仅次于中国居世界前列,2002~2003年连续两年增长6%。2002~2003年巴基斯坦通货膨胀率为1.8%,失业率为7.82%。2003年底,外债为350亿美元。截至2004年3月15日,外汇储备为125.26亿美元。2006年调查表明,巴全国贫困人口已由原先的三分之一减为四分之一。
  主要旅游景点有印度河、卡拉沙斯—沙拉西—莱沙姆谷地、喜马拉雅—兴都库什—喀喇昆仑冰川探险、吉尔吉特马球赛、巴哈尔普尔沙漠狩猎等。
  5.对外贸易
  巴基斯坦政府采取了许多鼓励措施,使得该国对外经济贸易不断发展,为本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外汇创造了条件。巴基斯坦出口商品主要以纺织品为主,占到出口总额的60%左右。由于出口商品品种比较单一,受国际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影响较大。多年来进口金额大于出口,贸易逆差已成惯例。中国新疆与巴基斯坦接壤,有红其拉甫口岸沟通双方。双边的边境贸易根据1968年正式签订的协议,于第二年正式展开,当时的贸易主要是在中国新疆与巴基斯坦北部的吉尔吉特地区间进行。吉尔吉特地区与新疆喀什地区和阿富汗相邻,这一地区经济落后,工业发展薄弱。当地居住着许多民族,从新疆迁去的侨眷也不少,这一地区的主要城市是洪扎,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十、印度共和国
  1.自然地理
  印度共和国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与巴基斯坦接壤,东北与中国、尼泊尔、不丹交界,东与缅甸、孟加拉国为邻,东南临孟加拉湾,西南濒阿拉伯海。国土面积约297.47万平方公里(不包括中印边境印占部分和克什米尔印度实际控制区)。海岸线长5560公里。印度共和国与中国的边界为2000公里,与中国新疆的边境线长约200多公里。印度地形分为西北部高山区,即喜马拉雅山南坡,海拔在7000米以上;中部是印度河—恒河平原区;南部是印度半岛德干高原区;西部是沙漠地带。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可分为冷季(1~2月),热季(3~6月),雨季(6月中旬~9月中旬),季风退缩季(10~12月)。气温因海拔高度不同而异,喜马拉雅山区年均气温12℃~14℃,东部地区26℃~29℃。
  印度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其储量约1760亿吨,铁约192亿吨,石油5.108亿吨,铜约5.66亿吨,铝钒土26.53亿吨左右,铀矿7万吨,铅锌约3.6亿吨,铬约1.35亿吨,锰约1.3亿吨,镍约1.65亿吨;另外还有单晶矿、绿柱石等。全国森林覆盖率为22.8%。植物资源约有3万种,动物资源7万多种。
  2.人口与民族
  印度全国人口有10.27亿(2001年3月1日),有民族几十个,“部落民”300多个。主要有印度斯坦人、泰鲁固人、孟加拉人、马拉地人、古吉拉特人、坎纳达人、泰米尔人等。全国约有180种语言,700多种方言。以印地语为国语,英语为官方语言,83%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其次为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佛教和耆那教等。
  3.行政区划
  印度的行政区划主要设邦和中央直辖区。首都新德里,人口1100万(2001年)。1950年4月,中国与印度正式建交。
  4.经济状况
  印度独立后,在经济上实行公私制并存的混合经济体制,运用计划控制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宏观经济调控机制,制定比较灵活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重视科技、教育的进步与发展,重视发展农业,努力建立工业基础,灵活发展对外贸易,成效显著。通过土地改革和“绿色革命”,农业由严重缺粮达到基本自给。主要粮食作物有稻米、小麦、豆类;经济作物有花生、油菜籽、甘蔗、皮棉、黄麻等。被称为“白色革命”的印度牛奶业发展也十分迅速。茶叶是印度最重要的出口货物,被称之为“上帝赐给人类的礼物”,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
  印度已建立起原子能、宇航、冶金、电子、电力、机器制造、能源、化学、轻纺和食品加工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石油、石化、煤炭、电力、水泥和钢铁是印度6大基础工业。近年来,印度软件行业发展迅速。
  2000~2001年财政年度,印度全国GDP总量为4598亿美元,人均GDP约450美元。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20世纪80年代以来,旅游业一直持上升势头。文化旅游、岛屿旅游、原始生活旅游、森林旅游及体育旅游等项目和形式十分丰富。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如红堡、泰姬陵和甘地陵;鹿野苑、菩提伽耶、王舍城、埃罗拉石窟、阿姆利则金庙等。
  5.对外贸易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政府为了发展对外贸易,首先调整了卢比对西方主要货币汇率。目前印度将发展经济贸易和工业合作的重点地区放在东南亚国家联盟、海湾地区、欧共体等国家。
  2001~2002财政年度,印度进出口总额为946.52亿美元,其中出口439.98亿美元,进口506.54亿美元,贸易赤字66.55亿美元,近来,印度农产品、钢铁以及珠宝首饰出口强劲,石油进口约占进口用汇的1/3左右。截至2004年3月5日,印度外汇储备达到1091亿美元。

知识出处

新疆通览

《新疆通览》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为了更好地向人们介绍新疆、宣传新疆,新疆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编写了《新疆通览》一书,从生态地理、人文环境、历史演进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个层面向广大读者展示了一个现代化的新疆。新疆古称西域,即中国的西部疆域。从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起,就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阅读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