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石油和石化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疆通览》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400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石油和石化工业
分类号: F426.22
页数: 4
页码: 156-159
摘要: 本节记述了新疆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现状、新疆的石油化工工业等。
关键词: 新疆 石油 石化工业

内容

一、新疆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现状
  新疆是我国石油及天然气最有开发前景的地区。石油预测储量为209.22亿吨,天然气储量为10.85万亿立方米,分别约占全国陆上石油、天然气资源预测总量的25.5%和27.9%。近年来,油气资源勘探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石油及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都有较大增加。石油保有储量和未动用天然气储量分别位居全国第三位和全国之首。
  1.石油勘探成果显著
  “九五”以来,新疆石油及天然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目前,3大盆地勘探发现的油气田数量达到60个。准噶尔盆地在中部发现并开发了彩南油田,西北缘开发了石西油田,建成了两个百万吨级的沙漠整装油田。塔里木盆地经过近10年的努力,相继探明了轮南、东河塘、吉拉克、解放渠东、塔中四、英买力7号、牙哈、羊塔克、大宛齐等12个油气田,发现了23个工业含油气构造和15个高产出油气井点。吐哈盆地已发现了鄯善、丘陵、温吉桑、米登、巴喀、葡北、温西、神泉、吐鲁番等14个油气田。中国新星石油公司西北分公司也在塔北的沙雅、轮台、巴楚等地进行勘探,共发现了轮台、桑塔木、艾协克11个油气田。1998年在塔河古区勘探有了重大突破,发现了亿吨级的塔河油田。此外,塔北隆起的天然气勘探也取得突破性进展,仅克拉2井探明储量已达到2506亿立方米。新疆成为我国继四川、陕甘宁后的第三大天然气富集区。
  2.三大石油生产基地的格局基本形成
  准噶尔盆地的新疆油田公司、塔里木盆地的塔里木油田公司、新星石油西北分公司和吐鲁番—哈密盆地的吐哈油田公司,已基本形成了三大石油生产基地。
  准噶尔盆地在稳定老油田的基础上,“九五”期间重点勘探准噶尔西北缘、腹部和南缘,在沙漠腹地和盆地南部获得重大突破,为原油产量突破1000万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准噶尔油田目前原油产量已占全疆的50%,是新疆的主力油田。塔里木盆地既是我国最大的含油气沉积盆地,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未进行大规模油气勘探开发的盆地,预测资源量191亿吨,是中国石油发展最有希望的战略接替区。“九五”期间,在原油产量稳步增长的同时,塔北地区的天然气勘探成效显著,为国家实施“西气东输”工程奠定了资源基础。今后,该盆地仍然是国家原油和天然气勘探重点区域。
  吐哈盆地从1991年开始进行勘探开发工作,“九五”期间克服了盆地自身地质条件的困难,着重在吐鲁番市及鄯善县境内开发了几个中型油气田,原油和天然气产量稳步增加,已成新疆石油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3.油气产量迅猛增长
  原油产量由1985年的499.0万吨增长到2004年的2253.02万吨,增长了3.5倍多。2004年生产天然气57.48亿立方米,比上一年增长近20%。
  二、新疆的石油化工工业
  50年来,石油化工行业各族职工,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坚定不移推进优势资源转换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石油化工已成为新疆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新疆已成为国家主要的石油生产省区之一。2004年全区石油、石化和化工行业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843.39亿元,工业增加值358.1亿元,实现利润212.84亿元。工业增加值约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50%,占GDP的16%。2004年,全区生产石油化工产品60多个,其中,原油加工量1220.18万吨,乙烯25.37万吨,烧碱17.44万吨,纯碱11.32万吨,硫酸11.40万吨,尿素77.62万吨。
  如今的石油石化行业技术力量雄厚、生产工艺先进、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企业内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基本建立,管理规范,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石油石化与地方经济及机械制造、钢铁、交通、纺织、建材、轻工等行业的联系已日趋紧密,石油石化产品的塑料加工、橡胶加工、化纤纺织、建材等下游相关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已全面展开。石油石化的发展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壮大了新疆的经济实力,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石油化工基地雏形显现。经预测,新疆石油资源量208.6亿吨,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25%;天然气资源量为10.7万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28%。自1990年以来,现已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0多亿吨,天然气6000亿立方米以上。全区已有新疆油田、吐哈油田、塔里木油田、塔河油田等4大油田公司,石油勘探开发投资连年增长,2004年投资达155亿元。原油开采量增势强劲,年均增长在5%以上,高于全国2%的平均增速,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居全国第三位和第二位。
  石油加工业已形成独山子、乌鲁木齐石化、克拉玛依、吐—哈、库尔勒、库车、泽普等各具特色石化产品生产区。2004年,全区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1745万吨。化学工业尤以离子膜烧碱、PVC优势明显,2004年两个产品的生产能力均达35万吨,居西部省区之首。纯碱、硫化碱等无机盐化工得到较快发展。全行业50%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部分化工产品进入中亚市场。全区石油化工行业产值占全国同行业的比重愈来愈大,增势位居全国第五。
  结构调整取得实效,资源优势转换战略步伐不断加快。50年来,面对市场需求,新疆成品油、化肥等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石油化工产品大幅度增长;烧碱、纯碱等基本化工原料增势强劲;甲乙酮等附加值高的精细石化产品成为市场的“宠儿”;而不符合国家政策的产品得以及时淘汰。各炼厂实现油化结合,加速向燃料化工型转化,提高了石油化工企业的效益。石油、石化产业链不断向下游延伸。石油化工与塑料加工、橡胶加工、化纤、纺织等相关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展开,形成了上下游一体化。化学工业内部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有机及合成材料在化工产值中的比重上升到60.5%,拓宽了行业发展的空间。
  2002年10月1日,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起点在新疆的“西气东输”工程正式投入运行,年输气120亿立方米,仅此一项新增产值54亿元。中哈石油管道一期工程于2005年投入运行,近期年输油1000万吨/年,远期达到3000万吨/年,使新疆可能成为第二个大庆,开辟了国家能源进口的新渠道,对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乌—兰成品油管道于2005年建成,使区内的成品油尽快进入国内主要消费区。独山子石化百万吨大乙烯、千万吨炼油项目也于2005年正式开工建设。与此同时,经过50多年的努力,充分发挥天然气资源优势,先后建成了乌鲁木齐石化、新化化肥和泽普、库车等氮肥生产基地,尿素生产能力达210万吨。一批重大石油化工项目的建设,全面提升全行业的整体实力,使资源优势得以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
  石化工业园区建设加快,集约化优势得到发挥。近年来,新疆依托4大油田、4大炼厂,建设了乌鲁木齐、独山子、克拉玛依、吐哈、库车4大工业园区。独山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新科奥公司的20万吨甲醇,华锦52万吨大化肥,塔河公司260万吨炼油等一批知名企业大项目入驻,工业园区建设开局良好,石油化工行业上下游联系密切、产品关联大、集约化的特点得到体现,优势得到发挥。

知识出处

新疆通览

《新疆通览》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为了更好地向人们介绍新疆、宣传新疆,新疆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编写了《新疆通览》一书,从生态地理、人文环境、历史演进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个层面向广大读者展示了一个现代化的新疆。新疆古称西域,即中国的西部疆域。从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起,就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阅读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