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主要产业部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疆通览》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3986
颗粒名称: 第五章 主要产业部门
分类号: F426.1
页数: 37
页码: 143-179
摘要: 本章记述了新疆的主要产业部门,其中包括了产业的基本状况、农业和畜牧业、石油和石化工业、煤炭工业、建材工业、轻工行业、纺织工业等。
关键词: 新疆 产业部门

内容

第一节 产业的基本状况
  一、新疆产业的基本状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大规模展开,新疆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的同时,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确立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积极采取各项措施,鼓励和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加快了优势资源向产业优势的转换,使一大批特色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壮大,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大推动了新疆三次产业快速均衡发展,尤其是二三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近几年来,新疆抓紧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按照“优化第一产业,调强第二产业,做大第三产业”的思路,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到2004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新疆生产总值的比重已演变为20.2∶45.9∶33.9,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次序由原来的“一、二、三”型优化为现在的“二、三、一”型,现已基本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占重要地位的初具现代工业化水平的产业结构。新疆已经建成门类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合理的产业部门。农业结构日趋合理,特别是特色农产业发展迅速;以石油天然气为主的石油化学工业迅速崛起,使新疆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以食品工业、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得到长足发展。
  1996~2003年期间,新疆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4%,第一产业年均增长5.6%,第二产业年均增长9.2%,第三产业年均增长9.4%。1985~2003年期间新疆第一产业在生产总值所占的比重由38.2%调整至22.0%,下降了16.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由36.1%上升至42.4%,提高了9.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比重由25.7%调整至35.6%,提高了9.9百分点。由此清晰可见,新疆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进程。
  截至2005年,新疆生产总值为2680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长6.5%;第二产业增长15.2%;第三产业增长8.5%。新疆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475元,比上年增加23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00元,增长8%。
  二、新疆的重点行业
  为了对新疆的重点行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重点行业主要指标如下表所示:
  第二节 农业和畜牧业
  一、新疆农业的发展状况
  自治区成立50年来,农业生产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认真贯彻执行了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逐步深入农村改革,充分调动了各族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农村面貌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疆农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农村产业结构全面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现代农业模式逐渐形成,新疆农业正步入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农业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农业生产以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为主,以粮食生产作为基础产业。第二阶段是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发展重点开始转向不放松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生产;这一时期,以棉花为主导的经济作物异军突起,成为种植业的主导产业。第三阶段是进入21世纪以来,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在保证粮食安全、棉花稳定的基础上,南疆农业结构开始向以林果业为主导,围绕畜牧业的战略方向转移;北疆确立了以畜牧业为主导,围绕畜牧业调优种植业的新的发展思路。
  50年来,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新疆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电力、交通、通讯建设得到加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农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截至2003年底,全区地方共建成391座水库,干、支、斗、农4级渠道24.27万公里,其中防渗渠9万公里,各类渠系建筑物51.56万座,配套机电井3.41万眼,农田灌溉面积351.84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128.97万公顷。建成国家级粮食基地县12个,自治区级粮食基地县24个,国家优质棉生产基地38个,国家级甜菜基地5个。
  农业机械动力装备总量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2004年,农业机械总动力1046.47万千瓦,比1960年的12.33万千瓦增长83.9倍;拖拉机拥有量43.35万台,比1955年的327台增长1324.7倍。农机结构向大中型方向发展,农机化作业领域不断拓宽。全区机耕、机播、机收率分别达到92.5%、82.3%、28.9%。
  2004年,全区农牧渔业总产值750.68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农业产值515.00亿元,增长4.5%;畜牧业产值187.47亿元,增长12.0%;林业产值13.82亿元,增长0.7%;产值4.30亿元,增长8.2%。粮食播种面积137.86万公顷,比上渔业年增长5.5%;棉花播种面积112.76万公顷,增长8.7%,油料播种面积21.55万公顷,下降4.8%,总产量达到44.54万吨,比1955年增长5.5倍;甜菜播种面积5.99万公顷,下降11.0%,总产量344.21万吨,比1955年增长3441倍;蔬菜播种面积18.56万公顷,增长13.3%,总产量919.13万吨。水果面积(含果用瓜)45.82万公顷,增长12.5%,水果总产量264.22万吨,比1955年增长20.4倍;西甜瓜总产量达到186.06万吨;以大棚温室栽培蔬菜为主的设施农业从无到有,已发展到35万亩,生产反季节蔬菜108万吨,极大地丰富了淡季蔬菜市场,告别了冬季吃菜“老三样”的历史;工业番茄产量452万吨,加工番茄制品75万吨,占全国番茄制品产量的90%以上,约占世界番茄制品总量的21%,新疆已成为全国加工番茄种植、加工规模最大、出口最多的生产基地。特别是2005年,粮棉生产均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量876万吨,比2004年增长5.7%,棉花总产量189万吨,增长7.8%。
  二、新疆的农业结构(含林牧渔业)
  农业产值构成中,新疆农业始终以种植业为主,其次为牧业,林业和渔业所占比重较低。1997~2004年的8年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呈上升趋势,增长了近34%;农业产值增长约85.7%;林业产值增长近53%;牧业产值增长了50.6%;渔业产值增长18%。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业产值所占比重逐年下降,从1997年的79%下降到2004年的71%;牧业产值呈上升趋势,从1997年的19%增长为2004年的26%;林业和渔业的总产值有所提高,但所占比重未发生太大变化。
  作物结构、农产品结构、农业劳动力结构不合理。新疆的农业产值在2002年大农业中的比重为69.4%,全国为59.2%。新疆的种植业比重在全国各省区中名列第四位,属于种植业比重较高的省份之一。而林、牧、渔业产值合计新疆为30.7%,全国为40.8%,新疆与全国相差10多个百分点。特别是牧业产值比重,2002年全国平均水平已达25.6%,而作为5大牧区之一的新疆却只有28%,全国有11个省区畜牧业比重高于新疆,在5大牧区中新疆畜牧业比重最低,这与新疆的牧业大区身份极不相称。在作物种植结构中,粮棉种植比重高达80%,养地作物,饲草、饲料作物比重低。畜种结构中牲畜多以草食家畜为主,占95%以上,耗粮型家畜所占比重小,制约着粮食转化率的提高。农牧产品结构中,市场需要的优质产品少,深加工产品少。销往内地农产品中,80%以上为资源产品和原料性初级产品,附加值低,削弱了市场竞争力。在乡村劳动力构成中,农、林、牧、渔所占比重远高于全国。
  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4年,新疆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20.59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515.00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71%;林业产值13.82亿元,占1.8%;牧业产值187.47亿元,占26%;渔业产值4.30亿元,占0.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0.09亿元,占4.0%。与1985年相比,种植业产值所占比重下降7.33个百分点,畜牧业产值和渔业产值比重分别提高5.8个和0.31个百分点。种植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优质、专用、特色、绿色农产品比重明显上升,以棉花为代表的特色经济作物已占总播种面积的50%以上,实现了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草“三元结构”的转化。大力发展畜牧业,特别是近几年注重发展农区畜牧业,促进了农牧业良性发展和农民增收,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畜牧业生产由过去的“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在市场需求引导下,畜产品结构也得到一定调整,猪、禽饲养量加大。与1986年相比,2004年肉类生产结构中牛羊肉比重由76.3%下降到64.8%,猪肉比重由15.7%上升到19.2%,禽兔肉比重由8.0%上升到10.1%。另外,畜禽良种化水平提高,2004年良种及改良种乳牛占乳牛总数的41.7%,比1986提高32.2个百分点。
  畜牧业优势突出。新疆是我国第二大牧区,拥有新疆细毛羊、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和新疆军垦型)、新疆羔皮羊、阿勒泰大尾羊、卡拉库尔羊、新疆褐牛、伊犁马、焉耆马等优良的草食家畜品种。近几年来,新疆把加快发展畜牧业作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尤其是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农区养殖业已占畜牧业的57%以上。加快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进行了水、草、林配套的大面积草原建设和水、草、林、田、路、牧民定居点配套的畜产品基地建设,现代畜牧业稳步发展。畜牧业占大农业的比重由1997年的19.4%提高到2004年的26%,成为近两年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2004年,牲畜年末存栏5206.37万头(只),比1955年增长2.2倍;肉类总产量128.13万吨,增长18.2倍,其中羊肉产量52.65万吨,居全国第一位;牛奶产量133.32万吨,羊毛产量8.91万吨,其中细羊毛产量占全国同类产品总产量的1/3强。
  农业产业化进程稳步推进。现已形成了以棉毛纺、粮油加工、糖业、酒类、瓜果及番茄、果酱、红花、奶业等为支柱的农产品加工的产业化经营新格局,加快了由原料输出向商品输出的转变步伐。2004年,新疆农业产业化企业已有762家,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突破100家,资产在亿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0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4家,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占全区农户总数的60%,产业化基地种植面积约占耕地面积的55%。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465个,会员人数达到13万人左右。并涌现出香梨股份、纵横股份、彩棉股份、麦趣尔集团、阿尔曼实业、西域种业等一批具有相当实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广阔的发展前景和不断优化的投资环境,吸引了顶新集团(康师傅)、娃哈哈集团、农夫山泉、维维集团、草原兴发等众多内地知名企业在新疆投资办厂,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
  三、新疆的畜牧业
  自治区成立以来的50年,是新疆畜牧业大发展的50年。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区实行了“草畜双到户”为主的各种牧业生产责任制,极大调动了广大农牧民发展畜牧业生产的积极性。随着我国农业新阶段的到来,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作出了“新疆农村经济结构实现以种植业为主向以养殖业为主转变,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大战略决定。
  1.畜牧业成为农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
  经过50年的发展,新疆畜牧业基本上具备了由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向现代化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的条件,已稳步向市场经济迈进,畜牧业的生产指标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与1955年相比,2004年牲畜年末存栏由1640万头(只)增加到5206.37万头(只),增长2.2倍;肉类总产量由6.69万吨增加到128.13万吨,增长18.2倍;牛奶产量由4万吨增加到133.32万吨,增长32倍多;羊毛产量由0.7万吨增加到8.91万吨,增长近12倍;禽蛋总产量达24.99万吨,畜牧业总产值187.47亿元,畜牧业占大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6%,农牧民畜牧业人均增收102.3元,畜牧业已成为新疆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牧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2.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
  50年来,新疆畜牧业生产的各项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生产条件有了极大改善。特别是近年来,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政策机遇,积极向国家争取畜牧业建设项目和资金,为畜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支持。2000年以来,共实施各类畜牧业重点项目197个,落实资金10.9亿元,涉及草原生态建设、动物保护、良种繁育、信息体系建设、科技培训等多个方面。同时,积极争取外资项目,落实了世行贷款畜牧业综合发展项目、世行贷款雪灾援助项目、日本绿资源公团防止沙漠化项目、中加可持续畜牧业发展项目等,互换资金达5亿多元。这些项目的实施,使新疆畜牧业基础设施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3.畜牧业生产方式进一步转变
  2000年以来,国家退牧还草、天然草原植被恢复、草原围栏等重大措施的实施,新疆草原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04年,人工种草300万亩,退牧还草2060万亩,人工种草累计保留面积达945万亩,实现禁牧、休牧、轮牧还草面积达3225万亩。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根据牧区的实际情况,狠抓了牧区定居建设,逐步改变长期游牧的传统生产方式,促进牧区各项事业发展及牧业生产向现代化转变,到2004年,全区已定居牧民达15.43万户,占牧民总户数的78%。这些定居牧户,不仅有住房、棚圈等设施,而且有规模不同的饲草料基地,使相当一部分牲畜在冬春季节实现了舍饲和半舍饲。
  4.畜禽良种繁育工作成效显著
  50年来,在培育、繁育和推广良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继1954年育成我国第一个细毛羊品种——新疆毛肉兼用细毛羊之后,又相继育成了伊犁马、新疆褐牛、新疆羔皮羊、新疆军垦细毛羊、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新疆军垦型)、新疆南疆绒山羊、新疆博格达绒山羊、新疆白猪和伊犁白猪等优良畜种,并建立了呼图壁种牛场、巩乃斯种羊场、昭苏种马场、紫泥泉种羊场等国家级重点种畜场。在建立优良种畜繁育基地的同时,各级畜牧部门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力推广良种、改良原有品种,在20世纪70年代建立伊犁、塔城、博尔塔拉百万细毛羊样板后,相继完成了百万中国美利奴羊推广、百万肉羊推广、百万绒山羊培育推广等项目。近几年全面启动了良种繁育和推广工程,建立了21个品种改良示范县。自治区畜禽繁育改良总站扩建后冻精年生产能力达160万剂;呼图壁种牛场完成高产奶牛生产转型后年产胚胎达11000多枚;乌鲁木齐种牛场、巩乃斯种羊场、南山种羊场分别建立了新疆褐牛、超细型细毛羊核心群。2004年,全区黄牛冷配达90万头,胚胎移植达8000头,均居全国前列。全区牛的良种率达到54%,绵羊良种率达63%,猪禽良种率达到90%以上。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已初见成效。种畜质量标准和监督检测体系建设已有一定基础。
  5.牧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
  根据自治区产业经济发展规划,近年来加大了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2004年,新疆饲料玉米、豆类、青饲玉米、苜蓿种植面积达1100万亩,粮、经、草(料)播种面积之比为25∶51∶24,种植业“三元”结构初步形成;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按照自治区畜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牛奶、牛羊肉和细羊毛3个优势产业带正在形成,来自优势产业带的牛奶、牛羊肉、细羊毛占全区产量的81.6%、80.0%和76.6%。目前,全区牛的存栏数占9.5%,绵羊、山羊存栏占80%左右;可繁母畜比例达61.3%,畜群结构趋于合理。以鸽子、马鹿、牦牛、马、驴、珍禽为主的特色养殖成为结构调整的新亮点。天山北坡经济带和广大农区城郊奶牛的发展呈强劲之势。
  6.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势头迅猛
  一大批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的畜牧龙头企业在全区范围内崛起,带动了畜产品基地建设。以金牛、维维、西域春、麦趣尔、天山、天康、泰昆等企业为代表的十多家奶类、肉类、饲料龙头企业通过几年来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新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和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产业化进程。在新疆诸多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中,牛奶加工业发展最为迅速,到2004年底,全区牛奶日加工能力已达3000吨以上,乳品年加工能力达80万吨以上,已形成近10个地方名优品牌。几家大的乳制品企业已把产品打入北京、上海和甘肃等内地市场。
  7.饲料工业飞速发展
  饲料工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畜禽饲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新疆饲料工业在近年来有了很大发展。目前,全区配合饲料产品年产量达103万吨,商品化猪、禽、鱼生产基本实现了配合饲料喂养,良种奶牛配合饲料入户率达65%。秸秆的青贮技术得到了广泛推广,全年青贮突破500万吨,秸秆青贮达250万吨。
  四、新疆农民的收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80年的201元提高到2005年的2475元,增加2274元,增长12.3倍。收入的持续提高,为满足农牧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要求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农牧民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980年的152元,增加到2004年的1690元,增加1538元,增长10倍多;农村市场繁荣,主要农副产品商品率高达60%~90%,农牧民彻底摆脱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及消费模式;贫困户明显减少,富裕户、小康户不断增多,农牧民的生活消费水平在达到温饱以后,正向全面小康生活迈进;各族农牧民的文化素质、思想意识、经营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2004年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45.5%,较1980年下降15.3个百分点。根据中央的安排,自治区从2000年开始,选择在吉木萨尔县、岳普湖县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3年在全区全面试点,农业税确定为4%,低于全国3个百分点。2004年取消了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农业税再降一个百分点,2005年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宣布在全区范围内取消农牧业税,进一步减轻了农牧民的负担。
  五、做强做大四大产业,推动新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新疆地域辽阔,具有独特的水土资源优势,可供开发的水土资源潜力很大。同时,独特的光热资源优势,造就了一批具有独特品质优势和很强的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根据国家的产业发展布局及自治区提出的产业发展方向,新疆突出发展4大农业优势产业,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1.建成国家重要的粮食战略接替区
  温家宝总理曾明确指示:新疆不仅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棉基地,新疆还应该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应该成为全国的粮食战略接替区。自治区耕地后备资源充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进行开发,完全可以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战略接替区。
  成为国家粮食战略接替区具体发展步骤是:第一阶段,从“十五”后期到“十一五”期间。通过结构调整、大面积推广节水措施、收复弃耕地等增加1000万亩粮食面积。总产由800万吨增加到1150万吨以上(2005年粮食总产已达876万吨),届时区内粮食需求850万吨左右,可调出疆商品粮300万吨。第二阶段,从“十二五”起,到“十三五”末,用两个五年计划,通过节水工程、增水工程、调水工程等措施,再扩大耕地2000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在目前基础上扩大一倍,达到4000万亩,总产达到1600万吨以上,区内需求粮食1000万吨,可调出疆商品粮600万吨。
  2.建成中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
  新疆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棉花产区,2005年,新疆棉花总产量189万吨,占全国的比重达到三分之一以上。1994年以来,新疆棉花生产在总产、人均占有量、调出量等方面一直位居全国第一,已成为我国不可替代的最大的商品棉基地,对稳定我国棉花市场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新疆棉花生产具有自然生产条件好、单产水平高、种植规模大等比较优势。新疆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绿洲灌溉农业,非常适宜种植棉花。新疆棉花素以品种多、品质高、色泽好、纤维长而著称,并创新生产了彩色棉花。单产水平连续多年居全国前茅,平均每亩单产皮棉104公斤,比全国平均单产78.3公斤高出32.8%。亩成本纯收益率达到66.2%,比全国的50.6%高出15.6个百分点。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目前棉花总产量占世界产量的25%左右,而新疆的棉花产量就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占世界棉花总产量的8%强,新疆生产的原棉仅有五分之一用于新疆本区作为纺织工业原料,其余部分均进入国内国际棉花市场,直接影响着国内外棉花市场的供求关系。作为中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新疆棉花发展前景广阔。
  根据国家发展规划,新疆生产的原棉要由目前在全国“三分天下有其一”,发展到占据“半壁河山”。
  3.建成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新疆是全国5大牧区之一,畜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优势,有条件成为西部和国家最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新疆部分畜产品产量已位居全国各省区前列。新疆羊肉产量占全国羊肉产量的1/7,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位居首位。牛奶产量占全国牛奶总产量的8%,位居全国第四位。绵羊毛产量占全国绵羊毛产量的1/4,位居全国第一位。羊绒产量占全国羊绒总产量的9%左右,位居全国第四位。牛肉产量占全国牛肉总产量的5%左右,居全国第七位。
  在畜牧业发展布局上,重点规划建设3个畜牧业产业带:一是牛奶产业带,包括天山北坡、伊犁河谷、塔额盆地、焉耆盆地,以天山北坡经济带为重点,培植优质奶源基地,加快乳品加工业发展。二是优质牛、羊肉产业带,包括北疆各地、南疆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喀什、阿克苏地区。突出发展牛、羊肉生产,尽快建成自治区重要的商品肉生产基地。三是细毛羊产业带,包括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州直、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塔城、昌吉回族自治州、阿克苏和巴州等地州,以发展中国美利奴羊为主,增加羊毛产量,提高羊毛品质,提高养羊效益。同时,各地还要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积极发展绒山羊、猪、禽及特色畜产品生产。
  4.建成国家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
  新疆有十分丰富的独特的光热资源优势。借助于自然资源优势生产的农产品具有独到的品质优势,许多农产品由于其品质的唯一性在国内外市场独领风骚,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远大的发展前景。新疆是遐迩闻名的瓜果之乡,栽培瓜果的历史有2000多年,是中国的葡萄、甜瓜、西瓜等的发祥地之一,瓜果品质优良,含糖分高,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新疆是库尔勒香梨的故乡,其含水量高达80%以上,含糖量10%,富含维生素C,且皮薄肉厚,入口消融,有“世界梨后”之称。新疆具有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是全球最适合西红柿生长的地区之一。新疆工业西红柿红色素、谷维素含量高,霉菌少,黏度好,是加工西红柿制品的上等原料。特别是新疆干旱少雨,病虫害发生相对较少,有利于发展无公害西红柿产品。2003年,新疆工业西红柿产量361万吨,占全国产量的9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的14%。新疆是中国种植历史最悠久、种植面积与产量最大的红花产地,品种资源占国内的50%以上。新疆具有发展油葵生产的明显的气候优势,目前,新疆油葵产量名列全国第三。新疆是国内啤酒大麦的3大生产基地之一和啤酒花主产地,啤酒花产量占全国的80%。新疆是世界6大温带落叶果树优质产区之一,也是杏的起源中心之一和全国杏子的3大产区之一。新疆杏个体大,多为肉仁兼用杏,色泽美观,口感细腻,甜仁,维生素含量高,甜酸适中,风味好,在国内杏资源中独领风骚。近些年来,新疆核桃、石榴、红枣等果品发展速度快,品质也大大提高。
  新疆这些优势特色农产品具有发展快、效益高、在全国所占份额越来越大的特点。要使其发展成为国家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就要进一步提升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第三节 石油和石化工业
  一、新疆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发展现状
  新疆是我国石油及天然气最有开发前景的地区。石油预测储量为209.22亿吨,天然气储量为10.85万亿立方米,分别约占全国陆上石油、天然气资源预测总量的25.5%和27.9%。近年来,油气资源勘探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石油及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都有较大增加。石油保有储量和未动用天然气储量分别位居全国第三位和全国之首。
  1.石油勘探成果显著
  “九五”以来,新疆石油及天然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目前,3大盆地勘探发现的油气田数量达到60个。准噶尔盆地在中部发现并开发了彩南油田,西北缘开发了石西油田,建成了两个百万吨级的沙漠整装油田。塔里木盆地经过近10年的努力,相继探明了轮南、东河塘、吉拉克、解放渠东、塔中四、英买力7号、牙哈、羊塔克、大宛齐等12个油气田,发现了23个工业含油气构造和15个高产出油气井点。吐哈盆地已发现了鄯善、丘陵、温吉桑、米登、巴喀、葡北、温西、神泉、吐鲁番等14个油气田。中国新星石油公司西北分公司也在塔北的沙雅、轮台、巴楚等地进行勘探,共发现了轮台、桑塔木、艾协克11个油气田。1998年在塔河古区勘探有了重大突破,发现了亿吨级的塔河油田。此外,塔北隆起的天然气勘探也取得突破性进展,仅克拉2井探明储量已达到2506亿立方米。新疆成为我国继四川、陕甘宁后的第三大天然气富集区。
  2.三大石油生产基地的格局基本形成
  准噶尔盆地的新疆油田公司、塔里木盆地的塔里木油田公司、新星石油西北分公司和吐鲁番—哈密盆地的吐哈油田公司,已基本形成了三大石油生产基地。
  准噶尔盆地在稳定老油田的基础上,“九五”期间重点勘探准噶尔西北缘、腹部和南缘,在沙漠腹地和盆地南部获得重大突破,为原油产量突破1000万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准噶尔油田目前原油产量已占全疆的50%,是新疆的主力油田。塔里木盆地既是我国最大的含油气沉积盆地,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未进行大规模油气勘探开发的盆地,预测资源量191亿吨,是中国石油发展最有希望的战略接替区。“九五”期间,在原油产量稳步增长的同时,塔北地区的天然气勘探成效显著,为国家实施“西气东输”工程奠定了资源基础。今后,该盆地仍然是国家原油和天然气勘探重点区域。
  吐哈盆地从1991年开始进行勘探开发工作,“九五”期间克服了盆地自身地质条件的困难,着重在吐鲁番市及鄯善县境内开发了几个中型油气田,原油和天然气产量稳步增加,已成新疆石油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3.油气产量迅猛增长
  原油产量由1985年的499.0万吨增长到2004年的2253.02万吨,增长了3.5倍多。2004年生产天然气57.48亿立方米,比上一年增长近20%。
  二、新疆的石油化工工业
  50年来,石油化工行业各族职工,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坚定不移推进优势资源转换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石油化工已成为新疆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新疆已成为国家主要的石油生产省区之一。2004年全区石油、石化和化工行业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843.39亿元,工业增加值358.1亿元,实现利润212.84亿元。工业增加值约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50%,占GDP的16%。2004年,全区生产石油化工产品60多个,其中,原油加工量1220.18万吨,乙烯25.37万吨,烧碱17.44万吨,纯碱11.32万吨,硫酸11.40万吨,尿素77.62万吨。
  如今的石油石化行业技术力量雄厚、生产工艺先进、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企业内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基本建立,管理规范,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石油石化与地方经济及机械制造、钢铁、交通、纺织、建材、轻工等行业的联系已日趋紧密,石油石化产品的塑料加工、橡胶加工、化纤纺织、建材等下游相关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已全面展开。石油石化的发展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壮大了新疆的经济实力,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石油化工基地雏形显现。经预测,新疆石油资源量208.6亿吨,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25%;天然气资源量为10.7万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28%。自1990年以来,现已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0多亿吨,天然气6000亿立方米以上。全区已有新疆油田、吐哈油田、塔里木油田、塔河油田等4大油田公司,石油勘探开发投资连年增长,2004年投资达155亿元。原油开采量增势强劲,年均增长在5%以上,高于全国2%的平均增速,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居全国第三位和第二位。
  石油加工业已形成独山子、乌鲁木齐石化、克拉玛依、吐—哈、库尔勒、库车、泽普等各具特色石化产品生产区。2004年,全区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1745万吨。化学工业尤以离子膜烧碱、PVC优势明显,2004年两个产品的生产能力均达35万吨,居西部省区之首。纯碱、硫化碱等无机盐化工得到较快发展。全行业50%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部分化工产品进入中亚市场。全区石油化工行业产值占全国同行业的比重愈来愈大,增势位居全国第五。
  结构调整取得实效,资源优势转换战略步伐不断加快。50年来,面对市场需求,新疆成品油、化肥等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石油化工产品大幅度增长;烧碱、纯碱等基本化工原料增势强劲;甲乙酮等附加值高的精细石化产品成为市场的“宠儿”;而不符合国家政策的产品得以及时淘汰。各炼厂实现油化结合,加速向燃料化工型转化,提高了石油化工企业的效益。石油、石化产业链不断向下游延伸。石油化工与塑料加工、橡胶加工、化纤、纺织等相关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展开,形成了上下游一体化。化学工业内部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有机及合成材料在化工产值中的比重上升到60.5%,拓宽了行业发展的空间。
  2002年10月1日,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起点在新疆的“西气东输”工程正式投入运行,年输气120亿立方米,仅此一项新增产值54亿元。中哈石油管道一期工程于2005年投入运行,近期年输油1000万吨/年,远期达到3000万吨/年,使新疆可能成为第二个大庆,开辟了国家能源进口的新渠道,对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乌—兰成品油管道于2005年建成,使区内的成品油尽快进入国内主要消费区。独山子石化百万吨大乙烯、千万吨炼油项目也于2005年正式开工建设。与此同时,经过50多年的努力,充分发挥天然气资源优势,先后建成了乌鲁木齐石化、新化化肥和泽普、库车等氮肥生产基地,尿素生产能力达210万吨。一批重大石油化工项目的建设,全面提升全行业的整体实力,使资源优势得以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
  石化工业园区建设加快,集约化优势得到发挥。近年来,新疆依托4大油田、4大炼厂,建设了乌鲁木齐、独山子、克拉玛依、吐哈、库车4大工业园区。独山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新科奥公司的20万吨甲醇,华锦52万吨大化肥,塔河公司260万吨炼油等一批知名企业大项目入驻,工业园区建设开局良好,石油化工行业上下游联系密切、产品关联大、集约化的特点得到体现,优势得到发挥。
  第四节 煤炭工业
  新疆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预测煤炭资源量占全国煤炭预测总量的40.4%。煤炭工业是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依托,处在重要的战略地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保障作用。经过50年的奋斗与发展,新疆的煤炭工业已今非昔比,采煤方法从落后走向先进,从原始走向现代化。原煤产量从1955年的64.55万吨,提高到2004年的3749.40万吨,增长57倍,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满足了自治区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近几年来,积极推进煤电、煤化工基地建设,哈密煤电基地已开工建设,新疆电网与西北电网联网工程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为实现“西电东送”奠定了基础。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煤炭工业体系。目前已拥有煤田地质勘探、设计、施工、生产、科研、教育、培训、卫生、火工产品生产、机械制造、煤田灭火、矿山应急救援等专业完备、门类齐全的煤炭工业体系。区属重点煤矿和一些直属单位,除煤炭生产以外,煤矿办电等多种经营已形成一定规模。
  煤炭工业已成为自治区的支柱产业。已建成了一批骨干矿井,初步形成了乌鲁木齐、哈密三道岭、艾维尔沟3大煤炭生产基地,设计能力1300万吨/年。已有和田杜瓦、喀什喀拉图孜、克州康苏、拜城铁力克、库车俄霍布拉克、伊犁、塔城铁厂沟、和什托洛盖、乌苏四棵树、米泉、阜康、巴州塔什店、轮台阳霞、托克逊、吐鲁番七泉湖、石河子南山等18个中小型矿区。目前,在自治区的85个县(市)中,有76个县(市)办有煤矿,其煤炭产量在30万吨以上的有36个县(市),其中有9个县(市)煤炭产量在100万吨以上。2004年全区煤炭产量居全国第十位,煤炭工业已成为自治区的支柱产业。
  煤炭工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1997年以来,对全区各类煤矿先后进行了生产秩序整顿和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到2003年底,累计关闭技术落后、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1146处,全区矿井总数由1998年的1798处减少到2003年的652处,矿井个数减少了三分之二,煤炭产能由1998年的2700万吨,提高到2004年的4189万吨,增长36%,2004年实产原煤3749.4万吨。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的煤炭工业“十五”结构调整规划,2003年已批准建设项目立项90处,能力1902万吨/年。规划到2005年底,全区煤炭工业经过结构调整,保有煤矿数量为380处,能力8000万吨左右。预计到“十一五”末期,全区煤炭产量将达1.50亿吨左右。
  煤炭生产力水平逐步提高。目前,自治区所属重点煤矿及地方大中型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由“九五”时期的30%提高到目前的75%,采煤工作面单产由1万吨/月提高到3.40万吨/月。其中区属重点煤矿采煤工作面最高单产达到10万吨/月以上。目前已建成6个高产高效矿井,有10个区属重点煤矿矿井达到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国家级标准,4个地方煤矿达到质量标准化自治区级标准。全区各类煤矿在煤炭开采、技术改造、新建矿井、洗选加工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洁净煤和煤层气开发技术已经起步,基本形成了高产高效、科技攻关,设备制造和人才培训等较为完整的技术保障体系。
  煤田地质勘探取得较大进展。50年来,新疆煤田地质局先后在乌鲁木齐煤田、哈密煤田、吐鲁番煤田、托克逊煤田、克尔碱煤田、库拜煤田、塔什店煤田、伊犁地区、和田地区开展了大面积的煤田地质勘查工作,累计完成钻探进尺达130万米,提交各类地质报告200余件、物探报告20件、科研成果20项,探明D级以上煤炭资源储量700多亿吨。同时组织开展了3次全区煤炭资源的预测和评价,为乌鲁木齐、哈密、艾维尔沟、俄霍布拉克等大中型骨干矿井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依据。1998年新疆煤田地质局属地化管理以来,积极争取中央的支持,先后承担了拜城、和田—民丰、哈密大南湖、乌恰、达坂城等煤田的地质勘查工作,特别是2003年新疆煤田地质局与新疆第一地质大队等单位完成了哈密大南湖煤田80平方公里的地质详查工作,获得煤炭储量73亿吨。同时在民丰至和田一带探明新增储量1.10亿吨,为南疆缺煤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可供开发的煤田地质资料。
  第五节 有色金属工业和电力工业
  一、新疆的有色金属工业
  新疆是中国有色金属矿产,尤其是稀有金属、黄金矿产最丰富的省区之一。多年来,新疆加强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并相继建成了新疆有色金属工业(集团)公司、新疆众和铝业股份公司(上市公司)等主要企业,以及可可托海稀有矿、喀拉通克铜镍矿、阜康冶炼厂、新疆锂盐厂、阿希金矿、克拉玛依金矿、阿舍勒铜矿等一大批大型矿山企业,贵金属、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已初具规模。其中,新疆锂盐厂是中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锂盐企业,锂盐产量占中国的五分之四。新疆众和年生产精铝2.1万吨,占国内精铝总量的90%以上,其年产量在世界上仅次于俄罗斯和挪威居世界第三位。近几年,进一步抓紧建设新疆有色及稀有金属冶炼中心,努力把“稀有”做强、铍铜做精、锂盐做深,尽快做大做强新疆有色金属工业。
  二、新疆的电力工业
  50年来,新疆的电力工业以电源建设和扩大电网覆盖面为重点,陆续建设了苇湖梁发电厂、乌拉泊水电站、红雁池电厂、红山嘴水电站、克拉玛依电厂等,填补了新疆电力工业的空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相继建成了玛纳斯二电厂、红雁池第二发电厂、伊犁火电厂、哈密二电厂、达坂城风力发电场等一批骨干电厂,全区发电设备装机容量由1955年的2.32万千瓦扩大到2004年的552万千瓦,增长237倍。发电量由1955年的0.55亿千瓦小时增长到2004年的266亿千瓦小时,增长483倍。形成了以乌鲁木齐为中心,东至哈密地区,西至克拉玛依市,南至库车县,北到吉木萨尔县的220万千伏主力电网,和田、伊犁、阿勒泰等地州110千伏区域电网的覆盖范围和可靠性在不断扩大和提高,已基本满足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近年来,实施了全区电网联网和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农牧区通电覆盖面不断扩大。
  新疆是我国风能资源最为丰富的省区之一,风电建设领先全国。目前,新疆已建成并网式风力发电场4座,安装大中型风机240台,风电装机容量12.70万千瓦,占全国风电装机容量的16.6%,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2.2%。其中,达坂城风区建成风力发电场2座,风力发电装机容量12.47万千瓦,其规模居全国风电场之首。
  第六节 建材工业
  一、新疆建材工业的发展现状与特征
  新中国成立前的新疆,建材工业除手工作坊式生产砖瓦、石灰外,几乎没有其他建材产品生产。1949年,建材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建材工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主要建材产品已发展到60多个大类,400多个品种;形成了研究开发、地质勘探、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较完整的体系;一批重点企业发展壮大,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水泥产量全国排名第六,广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石材销售额全国排名第八,永昌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玻璃钢管道产量全国排名第一。产品的质量、档次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基本满足了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经过50多年的发展,新疆建材工业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成为自治区的一个支柱产业。有10万余名建材员工,2004年为全区的经济建设奉献了1.31%的工业增加值。2004年,全区生产优质水泥1250万吨、陶瓷墙地用砖2500万平方米、石材板材350万平方米、平板玻璃150万重量箱、耐火材料8万吨、玻璃钢制品4万吨、商品混凝土370万立方米、石膏板520万平方米、水泥排水管9.5万吨。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9亿元、利税6亿元。
  建材工业快速增长并形成规模。1949年,全区建材业只有小型砖瓦及烧石灰企业59家,从业人员不足500人,年产值只有27.3万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0.8%。到1952年,建材企业增加到95个,工业总产值达345.2万元,比1949年增加了12.6倍。“一五”期间,建材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2.98%,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52年的0.8%上升到1957年的2.1%。到1960年,建材工业总产值比“一五”期间增长了38倍,为建材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建材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目前,新疆已拥有水泥制造业、玻璃制造业、水泥制品业、砖瓦制造业、建筑陶瓷业和以云母、水晶、石棉、蛭石、石材为主的非金属矿产开采及其加工业,以玻璃钢、涂料为代表的新型材料业,以油毡为代表的防水材料业等8个主要门类,并有与之相配套的建材专业地质、科研、设计、教育、产品质量检验监督、环保检测评估等专门机构,基本形成了基础比较雄厚,门类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的建材工业体系。2004年底,共有乡及乡以上建材企业1050家,是1949年的18倍,是1978年的3.08倍。其中大中型企业24家,从业人员达10万以上。2004年建材工业总产值81亿,是1949年的近3万倍,是1978年的39.15倍,成为新疆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主要产品产量成倍增长。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疆建材产品仅有红砖、石灰、陶管等少数产品。改革开放以来,各类建材新产品层出不穷,现有400多个品种中,石材、陶瓷、云母、石棉面向全国销售,部分水泥、建筑陶瓷产品向周边国家出口,蛭石、彩色和白水泥销往十多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优质水泥产量1250万吨,是1978年的15.5倍;平板玻璃150万重量箱,是1983年的35.6倍;墙地砖2500万平方米,是1985年的1471倍;商品混凝土370万立方米,是1993年的92.5倍;玻璃钢制品4万吨,是1990年的678倍;石材板材350万平方米,是1984年的4375倍;石膏板520万平方米,是1994年的24倍;水泥管851千米,是1978年的8.5倍;红砖88亿块,是1978年的16.6倍;石棉5万吨,是1978年的3.85倍。
  产业布局日趋合理。1949年前,新疆59家简易生产的小型砖瓦沙石企业,多数是私人经营,手工操作。作为首府的乌鲁木齐市建筑面积仅有173万平方米,大多数是破旧低矮的黄泥土房。经过50多年各族职工的艰苦奋斗,建材工业布局渐趋合理:建材企业分布在全区各地州县市,其中水泥企业主要分布在天山北坡经济带,南北东疆三个片区都有骨干水泥企业,高标号特种水泥的供应半径均在250公里范围以内。各地州在墙体材料上均能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使用。缺土的和田、巴音郭楞州等地批量生产使用了灰沙砖、空心砖及各种砌块。各地均对本地具备开采条件的优势非金属矿产资源进行了开采和利用。全区涌现出了若羌“石棉县”、尉犁“蛭石县”、鄯善“石材县”及其他各地建材工业园区。改革开放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新疆积极发展国家倡导的具有规模效益,代表水泥工业先进生产力水平的新型干法工艺,大力支持特色建材、新型建材、化学建材以及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的发展,扩大其在建材工业的份额,逐步提升新疆建材工业产品结构。“十五”期间,淘汰小水泥窑56座,压减落后生产能力100万吨。在淘汰落后的同时,注重依托优势企业发展高水平项目。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东湖厂日产2500吨(一期)水泥熟料生产线、新疆国统管道股份有限公司钢筒混凝土输水管生产线、新疆永昌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2万吨离心浇铸玻璃钢管生产线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不仅壮大了优势企业实力,也有力地推动了建材工业的结构调整,为新疆建材工业的长足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目前,旋窑水泥占水泥生产总能力的70%左右,在全国居前列。2004年,全区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达到25%。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现已有乌鲁木齐、石河子、库尔勒、伊宁、奎屯市5城市出台了“禁止使用黏土实心砖”的规定,乌鲁木齐、石河子、库尔勒、吐鲁番、克拉玛依市5城市制定了相应的“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措施,使新疆墙体改革和散装水泥工作取得了新进展。目前,新疆新型墙材企业达196家,新型墙材占墙材总量的比例从1978年的不足1%上升到2004年的18%,有20多个新型墙材产品在全区推广应用。2004年,完成水泥散装量330万吨,是1963年的1650倍,是1978年的6.2倍,散装率达到26%。拥有商品混凝土搅拌企业37家,年生产能力已达782万立方米。具有资源优势的特色产业建筑用石材加工业在建材行业中的比重已由1995年的1.57%和2000年的6%提高到9.64%;重点支持的玻璃钢制品业比重也由1995年的0.8%和2000年的3.84%提高到6.24%。
  所有制结构向多元化发展。1979年以前,新疆建材企业均为国家或集体投资建设。1980年以后,出现了各行各业办建材,国家、集体、私人齐上建材项目的局面。1984年自治区首家不用国家投入,全部依靠集资建设的昌吉州头屯河水泥厂出现。经过多年的努力,行业内的一批企业普遍进行了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为主要形式的公司制改造,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多元投资主体逐步形成,跨地区、跨行业间的资产重组步伐加快,一些有影响、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不断发展壮大,行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目前,通过兼并、联合、收购、破产重组等形式,规模以上企业改制面达90%以上,一大批企业在改制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已有上市公司4家,占自治区上市公司总数的14.8%。建材工业设计院作为自治区首批设计院改制试点单位运作良好,2004年实现经营收入4000万元,改制后每年向国家纳税200多万元,近期有望进入自治区10强设计院之列。新疆建材研究所企业化改制工作也取得了进展。
  技术创新成效显著。近几年来,建材工业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大力推广环保节能技术,努力使建材工业在新世纪发展成为具有低能耗、低污染,而且可以改善环境的绿色工业。各水泥和墙材企业均能就近利用煤矸石、炉渣、钢渣、粉煤灰做生产原料;许多地州大量利用麦草、棉秆、葵花秆、稻壳等农业废弃物生产各种板材,开辟了节约木材的新途径。有8家建材企业成立了自治区级技术中心。重视科技进步在新疆建材工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50年来,全行业完成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156项,完成重点技术攻关项目7个,有49个建材企业的77种产品获省部级以上优质产品称号,其中新疆水泥厂生产的6种“天山”牌水泥获国家优质产品称号,32家单位的53种建材产品项目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通过自治区鉴定的新产品120个,14家建材企业生产的15种产品获新疆建材行业名牌产品。2004年,建材行业列入自治区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计划的项目共9个,计划总投资4.61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19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78亿元。自1998年开始贯彻落实国家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以来,对237家建材企业的306个建材产品进行了资源综合利用现场审核,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清洁生产。
  二、新疆建材工业发展的增长点
  水泥水泥是新疆建材工业的主导产品,占建材工业产值的40%。水泥工业的平稳增长是建材工业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2004年,水泥产量为1213万吨,比2003年增长11.2%。2005年优质水泥产量保持了高速增长。
  石材业石材业作为我区特色产业之一发展迅猛,产值产量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已形成年加工板材600多万平方米的能力,成长起以广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哈密新天怡石材有限公司、鄯善汇宇石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石材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鄯善、哈密、和硕、托里等4个石材基地。
  玻璃钢玻璃钢一直被作为建材工业的发展重点之一予以扶持,现在新疆永昌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能力已居全国同行业之首。全区管道市场形势良好,一批管道需要大户、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如塔河流域综合治理、伊犁河南岸干渠、阿拉山口供水工程等将开工建设。
  建材陶瓷业正在起步阶段,近两年发展比较迅猛,每年市场需求量近2亿平方米(4000多平方米的区内市场需求和中亚各国13000多平方米的潜在需求)。
  第七节 轻工行业
  一、新疆轻工行业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轻工行业是新疆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经过50多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一定技术水平、门类较为齐全、花色品种繁多的轻工业生产体系。现有制糖、造纸、酿酒、制盐、罐头、塑料、乳制品、皮革毛皮制品等37个行业。一些重点行业的产品产量已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甜菜制糖、番茄制品罐头、啤酒花及其加工、宝(玉)石、盐硝、皮革毛皮、少数民族特需用品等产业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生产基地。“十五”以来,在自治区加速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政策的引导下,部分以农牧业产品为原料的轻工行业发展更快,形成了番茄酱、葡萄酒、啤酒花、果蔬饮料、乳制品、杏酱等一批特色产业。轻工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不断得到调整优化,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目前,新疆轻工业已成为除石油石化工业外占自治区工业产值比重最大的地方工业系统,在带动自治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新疆已把发展特色工农业作为大开发的重点,依托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的新疆轻工行业在新疆经济中所占重要地位日益突出。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新中国成立前,新疆轻工业极为落后,除几家寥寥可数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外,只有一些家庭手工业,现代工业一片空白。连一些最简单的日用品,如牙膏、热水瓶、搪瓷器皿、圆钉等,都需要从内地省市或国外购进。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后,轻工业系统所属公私企业只有130个,职工人数1417人,工业总产值326.6万元。
  目前,新疆轻工业涉及到全部95个工业大类中的采盐、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塑料、造纸、烟草、皮革、家具等22个大类。轻工产品近120种。
  2004年,全区有594家规模以上轻工企业,拥有职工13.14万人。完成工业总产值230.60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61.9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3%。
  主要轻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2004年,全区机制糖产量37.26万吨,比1978年增长16.9倍,是1962年的100.7倍;机制纸及纸板26.31万吨,比1978年增长12.3倍,是1962年的83倍;塑料制品38.83万吨,比1978年增长797.9倍,是1970年的1432倍;白酒6078万升,比1978年增长10倍,是1952年的350倍;啤酒24900万升,是1978年的1250倍;罐头完成66.41万吨,是1978年的700多倍。
  特色轻工行业不断发展壮大。经过多年来的培育发展,以番茄制品、松木家具、啤酒花、胡萝卜汁等为代表的一批特色轻工产品,已初步形成规模,在国际国内市场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番茄酱、杏酱、芳香产品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美克家具股份公司拥有世界先进的家具开发加工设备,成为亚洲最大松木家具出口基地之一。
  二、新疆的重点轻工行业得到快速发展
  制糖行业新疆制糖工业始于1958年,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体系,总生产能力为日加工甜菜3.27万吨,年产糖能力达60万吨;目前形成了新疆屯河糖业、新疆四方糖业、新疆伊犁特糖业3大糖业集团。相当数量的企业在切丝、连浸、过滤、分离等制糖关键工序上均引进了世界上先进的设备,企业总体技术装备水平处于国内甜菜制糖的领先水平。2002~2003年,全区制糖行业共加工甜菜427万吨,产糖51.80万吨,产值14.65亿元。产量列全国各甜菜制糖省区第一名(全国甜菜糖124万吨),占全国甜菜糖总产量的42%。日处理甜菜能力为1959年的33倍。
  罐头饮料行业新疆罐头工业起步较晚,1980年产量仅为781吨,经过“六五”至“十五”期间的发展,现已成为以番茄制品加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是我国工业番茄种植、加工规模最大,出口最多的省区。目前,全区已具备番茄制品生产能力80万吨,生产企业数量达到51家,形成了屯河、中基、天业3大番茄加工企业集团。其中,屯河、中基各拥有30万吨以上的生产能力,天业有6万吨的生产能力。加工能力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意大利。2004年,全区生产番茄制品63万吨,是1985年的105倍,实现产值18.4亿元,占全国番茄制品总产量的92%。出口34万吨,创汇额达1.76亿美元,占全国番茄制品出口额的88%。目前,新疆番茄制品加工业在产品产量、质量、出口量、生产技术上都居全国第一位,装备水平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水平,已成为新疆主要的特色型创汇产业。
  酿酒行业酿酒行业是新疆轻工业的传统行业之一,也是多年来发展的重点行业。已形成了包括白酒、啤酒、葡萄酒、露酒等品种在内的酿酒工业体系,其中白酒、啤酒、葡萄酒占主导地位,形成了年产白酒15万吨、葡萄酒10万吨、啤酒40万吨的生产能力。2004年生产商品酒总量34577万升,是1952年的170倍,比1978年增长33倍。
  新疆现有6家啤酒生产企业,2004年全区啤酒总产量24900万升,是1978年的1090倍。其中,新疆啤酒集团生产能力达到15万吨/年,优级品麦芽生产能力4万吨/年,并已拥有5000亩酒花种植基地,10万亩大麦种植基地及5000吨酒花加工能力。乌苏啤酒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能力已达到20万吨/年。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白酒工业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生产白酒企业有160家以上,截至目前全区获得白酒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有115家,产品以浓香型为主。其中伊力特、新安、白杨、三台、肖尔布拉克5家企业总生产能力为6.50万吨,均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其生产能力占全区白酒企业总生产能力的43%。2004年全区生产白酒6078万升,生产能力是1978年的20倍。
  新疆葡萄酒经过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快速发展,生产规模在全国已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乃至亚洲的重要葡萄酒生产基地。2004年,全区葡萄酒产量3478万升,是1954年的378倍,比1978年增长25倍。据不完全统计,新疆现有葡萄酒厂40多家,其中吐鲁番地区就有22家葡萄酒厂,而年生产能力500吨以下的小葡萄酒厂占有很大的比例。主要生产企业有新天国际葡萄酒业公司、楼兰酒业公司、西域葡萄酒业公司、新疆乡都酒业公司、伊犁葡萄酒厂等。
  造纸行业2004年,新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共有造纸企业36家,其中有5家年生产能力万吨以上的企业,即:新疆博湖苇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沙驼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天宏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山造纸厂、新疆阿勒泰美利纸浆有限公司。上述5家企业当年的总产量占全区制浆造纸行业的80%以上。2004年,全共机制纸及纸板产量26.31万吨,是1980年的10倍,实现工业总产值10.03亿元,工业增加值3.93亿元。
  塑料行业塑料工业是轻工业的重点产业之一,是以塑料加工业为主体形成的新型产业。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不断发展,新疆已初步形成了包括制品加工、树脂合成、辅料生产、模具与设备制造、科研开发等于一体的相对完整的塑料工业体系,并在塑料制品加工与合成树脂生产方面初具规模。目前,全区合成树脂生产能力达54万吨,生产企业6个。塑料制品年生产总能力已超过50万吨,是1975年的96倍,比1985年增长15倍。目前,全区有乡及乡以上塑料制品生产企业346个,主要产品有农用、包装用、建筑用、日用和工业配套用塑料制品5大类。2004年,塑料制品实际生产量为38.83万吨,其中有塑料薄膜10.51万吨。规模以上塑料制品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5.88亿元,工业增加值6.91亿元。
  乳制品行业新疆的乳制品工业,是1958年在平锅生产奶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65年才有了本地生产的机制奶粉。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2004年乳制品产量达2.61万吨,是1958年的261倍,比1978年增长103倍。全区已形成年产乳制品(含液体奶)15万吨的生产能力。主要生产企业有新疆麦趣尔集团公司、新疆天元乳业集团公司、新疆巴州瑞源乳业公司、新疆德隆畜牧业投资有限公司、新疆伊犁唐布拉乳品集团公司等。乳制品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处于国内中等水平,液态奶技术装备水平居国内领先,并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皮革行业2004年,全区共出产牛皮150.15万张,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出产羊皮1981.82万张,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轻革产量361.29万平方米,革皮服装2.70万件,皮鞋30.16万双。规模以上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83亿元,是1962年的16.7倍,比1978年增长5.9倍。目前,基本形成了北有新疆阿山皮革集团,西有霍尔果斯皮革有限公司,南有克孜勒苏新蓉皮革有限公司,东有哈密长联公司长舟皮革厂的皮革工业新布局。具备年处理牛皮400万张、羊皮1000万张的生产能力。
  家具行业“九五”以来,新疆的家具行业经历了一个急速扩张阶段,产量逐年持续上升,涌现出了如美克国际家具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吉瑞祥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这些企业通过上市融资等手段,积极进行企业技术改造,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增强了家具行业的整体实力,提高了家具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004年,全区规模以上家具制造企业9家,从业人员2746人,完成工业总产值7.06亿元,工业增加值1.68亿元,出口交货值5.95亿元。2004年共生产家具260.81万件,是1957年的11.4倍,比1978年增长了8倍多。
  第八节 纺织工业
  纺织工业既是新疆轻工业的重要产业部门,又是新疆传统的优势产业部门。自1955年1月新疆七一棉纺织厂31760枚纺锭、1224台布机全部建成投产,新疆现代纺织工业从零开始艰苦创业,历经50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形成以棉纺产业为主,集毛纺、麻纺、丝绸、化纤、针织、服装等产业为一体的较为完整的纺织工业体系。截至2004年底,全区共有规模以上纺织企业88户,拥有固定资产原值91亿元。目前的生产能力为:棉纺锭265万枚,织机9127台,印染年产5100万米;毛纺6.87万锭、织机650台;麻纺7936锭;缫丝19760绪、织绸机383台;化纤4.16万吨;针织用纱0.54万吨以及年产服装2.1万套件。虽然目前麻纺、丝绸、化纤等产业的产能规模还相对较小,但就其主导产业而言,新疆棉纺产业的纺纱生产能力已位居全国第九、西北5省区之首,约占西部12个省(区、市)总量的32%。
  主导产业地位突出。新疆纺织工业从无到有,伴随着自治区的成长而日益发展壮大。目前不仅行业规模、经济总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而且管理手段、经济增长方式等诸多方面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基础,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纺织大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已经到来。棉纺产业依托区域内得天独厚的棉花资源优势,较其他产业呈现出更加强劲的发展势头,其主导产业地位十分明显。2004年,全区规模以上棉纺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9.27亿元、销售现价产值45.73亿元、出口交货值1.56亿元,年末从业人员4.79万人,分别占纺织业的76.1%、83.1%、42.4%和79.4%。大力发展棉纺工业,加快产业升级是“十一五”期间新疆纺织行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装备水平逐步提高。新疆纺织工业经过3年“压锭、减员、增效”突破战役,一批落后的棉纺锭、毛纺锭、手工缫丝机等设备得以淘汰。“十五”前期在产业技术调整升级中,全行业进一步加大了技术改造的力度,国产先进设备及进口设备的引进应用明显增加,技术装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主导产业棉纺工业90年代及以后设备已占总量的58%,超过全国52%的平均水平。在整体装备水平提升的同时,其装备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清钢联、精梳机、自动络筒机、无梭织机等关键工序中的关键设备所占比重逐年增加。自动络筒机和无梭织机分别占到40.3%和6.5%。先进的全自动高速气流纺纱机、新型紧密纺纱设备也已初具规模。
  产品质量稳步提升。装备技术水平的提高,为产品质量档次的提升创造了基础条件。2004年全区纺纱产量达到29.1万吨,主导产品棉纱的平均支数已由2000年的30支提高到目前的34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疆纺织企业生产细号纱、特细号纱、精梳纱、无接头纱、无梭布产量逐年增加。其中:精梳纱比重达到15.6%,无接头纱达到21%以上。近几年来,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逐渐增多,骨干企业的主要产品达到了2001年乌斯特公报5%~25%的水平。通过企业技术中心的建立和实施一批自治区级技术创新项目,全行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产品开发速度不断加快,开发生产的紧密纺纱线、针织用高支气流纺纱线、氨纶包芯纱、天然彩棉纱等化纤新产品附加值高、市场需求旺。其中“天彩”牌彩色棉纱、“天山”牌羊毛衫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天彩”牌棉纱获国家“绿色环境标志”、“生态纺织品”,卡摩纺纱系列产品荣获自治区级新产品,提升了新疆纺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制度创新成效显现。“十五”期间,新疆纺织工业进一步加快了企业改革步伐,通过公司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方式,规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所有制结构得到优化调整,一些长期资不抵债又扭亏无望的企业经过破产、兼并重组退出了市场,外资、民营资本不断介入,比重逐年增加,新涌现出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浙江金鹰收购原伊犁毛纺织厂发展麻纺生产;浙江云森收购奎屯市一棉;绿洲长绒棉厂由香港溢达收购;新疆涤纶纤维厂破产后由屯河工贸公司收购;新纺集团拿出优质资产由八钢和新疆棉业集团共同组建金纺股份公司,国企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第九节 交通运输业和邮电通信业
  一、新疆的交通运输业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疆交通运输十分落后,装备破旧,以驮畜运输、蓄力车运输为主要力量,只有几条坎坷不平的等外简易公路,没有一寸铁路,运输布局很不合理,广大地区普遍处于十分闭塞的状态。自治区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交通运输业的规模、质量、技术装备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基本形成了铁路、公路、民用航空和管道4种运输方式共同组成的综合运输网,为适应新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运输线路不断延伸。经过近50年的建设,交通运输线路长度成倍增长。2004年末,各种运输线路总长度已达20.46万公里,比1955年增长16.3倍。其中,铁路营业里程2999公里,比1958年增长12.0倍;公路通车里程8.68万公里,比1955年增长8.8倍;民用航空航线里程11.18万公里,增长39.2倍,其中区外航线长度已占民航线路总长度的92.2%,通达全国及国外和地区的42个城市;管道运输从无到有,目前输油输气管道已达3000多公里,年输送原油和天然气2100万吨。
  运输网布局大为改观。新中国成立初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新疆的交通运输网布局极不合理,占全国国土面积六分之一的新疆公路里程长度仅有3000多公里,出行十分不便。自治区成立50年来,在国家和各方面的支持下,新疆开始了大规模的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90年代后,新疆公路建设掀开了崭新的一页,投资规模和项目完成数量都是历史上少有的。到2004年底,不仅实现了县县通公路,而且99.7%的乡镇也已通公路。一个以乌鲁木齐为中心,以国道干线为主骨架,东连甘肃、青海,南接西藏,西出中亚各国,辐射全区各地州的干线公路运输网已基本形成。
  1990年,随着兰新铁路西段与原苏联铁路接轨,使东起连云港西至鹿特丹港的第二座亚欧大陆桥全线贯通,彻底改变了新疆铁路在全国铁路路网中的末梢地位,一跃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兰新铁路从此成为加强新疆乃至全国与中亚和欧洲国家联系的一条重要国际铁路干线。
  民航运输逐步形成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联结全国62个城市,15个国家和地区的民用航空网。通航里程达11.18万公里,是新中国成立后初期的78.7倍。“航线不出疆,飞机螺旋桨”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
  运输网质量显著提高。在运输线路不断延伸的同时,线路质量也得到改善。1995年,兰新铁路复线全线开通运营,复线里程已达986公里,占目前铁路营业里程的32.9%,从根本上改变了出疆物资运输能力的不足。为了满足运输量日益增长的需要,铁路线路钢轨也在向重型化发展,在正式营业的线路上铺设50公斤以上重型钢轨的线路里程比重已达57.7%,无缝钢轨线路里程达1730公里,铁路自动闭塞里程988公里,半自动闭塞里程1993公里。由于铁路运输网质量的提高,使列车运行速度和安全系数不断提高,经过几次提速,乌鲁木齐到北京的时间由最初的72小时缩短到目前的45小时,兰新线和北疆铁路的综合运输能力由过去的1500万吨提高到6500万吨。
  1949年,全区3361公里的公路里程中,黑色路面不足1公里。2004年,全区高级及次高级公路路面里程3.06万公里,占全部通车里程的35%。20世纪90年代中期,新疆多方筹集资金,特别是通过吸引外资,开始大规模建设高速公路。2004年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31公里,公路等级、质量和车辆通过能力大大提高,基本实现了线型标准化、路面黑色化、桥梁永久化、林阴夹道、绿树成行的目标。
  技术装备日趋现代化。各种运输装备的现代化,标志着现代运输业的建立和发展。1985年,新疆铁路牵引动力由蒸汽化全部实现内燃化,列车牵引吨数大为提高。2004年,内燃机车拥有量已达539台,拥有客车1262辆,铁路货车每辆净载重已由1958年的36.5吨提高到2004年的54.9吨。民用运输汽车经过结构调整,大中型、豪华车辆大大增加,形成了大中小、高中普相配套,专用、特种车齐备的运力结构,使车辆的载重吨客位得到大幅度提高。2004年,全区民用汽车50.07万辆,其中载客汽车26.95万辆,载货汽车20.15万辆,比1978年分别增长11倍、5.4倍和42.5倍,车辆结构正朝着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民航已淘汰所有老旧机型,拥有波音系列等运输用飞机22架,客位3368座,商载吨位408吨。
  运输结构逐步改善。随着新疆综合运输能力的不断提高,客货运输量也成倍增长。2004年,完成旅客运量2.98亿人次,货运量3.89亿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30.6倍和5.4倍。其中,铁路货运量增长4.5倍,公路增长5.5倍。在运输量增长的同时,运输结构逐步改善。铁路运输仍保持着大通路、主干道的重要作用,承担着中长距离和大宗、重点物资的运输任务。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铁路在各种运输方式中比重开始下降,货物周转量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63.4%下降到2004年的57.9%,旅客周转量所占比重也由1978年的54.4%下降到28.8%。其他运输方式运输能力的快速提高,减轻了长期以来铁路运输的压力,使铁路运输运力紧张状况得到较大缓解。公路、管道和民航运输的潜力开始得到发挥,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公路旅客周转量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43.4%上升到2004年的58.8%,民航旅客周转量所占比重由1978年的2.2%上升到2004年的12.5%。
  管道运输不断延伸。1958年来,建成了当时全国最长的克拉玛依—独山子原油输送管道,之后又相继建设了克拉玛依—独山子管道复线、克拉玛依—乌鲁木齐(双线)、轮南—库尔勒、鄯善—乌鲁木齐等输油和输气管道。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之一的“西气东输”工程于2004年12月30日正式实现全线商业运营。它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腹地轮南,途经10个省、区、直辖市,全长4000多公里,设计年输气量120亿立方米,工程总投资额1200多亿元,是中国距离最长、投资最多、运输量最大、管径最大、管材等级最强和设计压力、输气能力、自动化控制程度最高的管道。到2004年底,管道运输里程达3000公里,年输送原油和天然气2100万吨,是全国管道运输里程最长的省区。
  目前,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工程哈密段已顺利开工,国际能源界高度关注的中哈石油运输大动脉——中哈石油管道全线开工建设,为进一步建设国家重要的能源安全大通道奠定了基础。
  二、新疆的邮电通信业
  自治区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通信业的规模、质量、技术装备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基本形成了以光缆、数字微波和卫星通信组成的立体数字干线邮电传输网,为满足新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邮电通信网覆盖全区,业务总量成倍增长。邮电通信业在“大规模、超常规、新技术、高速度”的发展方针指导下,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大发展,新疆现代化邮电通信网络已初具规模。长途干线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建成了南北疆数字微波通信干线、西兰乌光缆干线、乌伊光缆、南北疆光缆、南北疆环路光缆、第二条出疆光缆等通信干线,全区光缆总长度达5.8万公里,网络覆盖到全区的每一个角落。
  在邮电通信网综合能力不断增强,通信手段的增加和通信技术水平提高的推动下,为邮电通信事业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邮电通信不但业务种类增加,而且网络运行效能和运行效益逐步提高,邮电业务总量增长速度逐年加快,特别是“八五”以来,年均增长速度达40%以上,远远高于同时期国民经济发展水平。2004年,全区邮电业务总值达到153.18亿元,邮电业务收入84.08亿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720.7倍和231.3倍。电信用户规模不断扩大。其中固定电话用户516.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89.7万户,住宅电话用户297.4万户。
  邮政业务快速发展,邮运网络日益完善。目前,新疆邮政业务种类已达几十种,并形成了邮务类、速递物流类、金融类和代理信息类4大业务板块;邮政业务收入从1955年的214.2万元增长到2004年的7.52亿元,增长了350.1倍。其中,函件业务量增长了9.48倍,包裹业务量增长了15.1倍,汇兑业务量增长了9.0倍,报刊发行业务量增长了10.6倍。截至2004年底,新疆邮政资产总量达26.7亿元,是1955年153万元的1745倍;生产场地49万平方米;各类邮政车辆总数达到1250辆,是1955年的21.6倍;邮路及农村投递线路总长12.40万公里,是1955年的2.7倍;邮政营业网点1370个,是1955年的3.2倍。建成电子化邮局527个。邮运实物传递网络四通八达、辐射全区、联通世界,与全国城乡及国际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联网。
  电信建设突飞猛进,业务种类不断丰富。1999年,以邮电分营、移动剥离为标志,新疆电信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通讯技术发展与全国平均水平同步,以光缆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通讯为辅的现代化传输网络覆盖全区。电话用户总量从1997年的100万户突破到1000万户,只用了7年时间。邮电通信网实现了由小容量向大容量、由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由单一业务向多样化业务的转变,已全部实现交换程控化和传输数字化,相继建成分组交换网、数字数据网、会议电视网、智能网、多媒体通信网。丰富的电信业务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个性化的服务,新疆移动通信公司与终端供应商联合开发的维吾尔文手机填补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字移动通信终端的空白,新疆联通、铁通、网通、卫通等各个运营企业不断推出各种各样的业务种类,极大地满足了社会多层次的需求。到2004年底,电信业务收入突破74亿元,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2002年,“五环双出疆”的建成,使新疆电信光缆骨干传输网全面形成,目前已建成了程控交换、光纤通信、数字微波、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完整的现代化通讯体系。2004年,新疆本地电话交换机总容量697.4万门,比1978年增长222.5倍。移动通信由最初的32门交换机发展到现在的641.7万门。固定电话普及率26.3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24.9部/百人,全区互联网接入端口达2.96万个并逐步向宽带化发展。
  第十节 工业企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是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器。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通过内联外引、强化企业管理,做大做强新疆的工业企业,是进一步加快新疆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只有做强做大新疆的工业企业,才能将新疆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进而将产业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下面对新疆工业企业的基本状况做一简介:
  一、新疆工业企业的发展现状
  工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5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工业经济实力迅速增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2004年,工业企业数已达到6852个,与1955年相比,增长3倍;大中型工业企业从无到有,达到203个;工业增加值745亿元,是1955年的84.6倍;工业增加值占新疆生产总值的33.9%,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达到1533.71亿元,资产达到2488.08亿元,实现利润226.32亿元,比1978年增长51.9倍;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49.1,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16.25亿元,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94.71。2004年,新疆工业企业资产上亿元的企业达到253个,销售收入上亿的企业达到154个,盈利上千万元的达到103个。
  工业体系日臻完善。依托资源优势,自治区人民政府加快了对石油开采、石油化工、纺织、轻工、建材、钢铁和电力行业的投入,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新疆工业逐步形成了以石油开采、石油化工为主导,以纺织、轻工、建材、钢铁、电力为支柱,包含煤炭、食品、机械电子、有色金属等门类较为齐全,产品种类丰富的具有新疆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
  特色产业和产品异军突起。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电解电容用高纯铝箔,新疆纺织工业集团和天山纺织集团等生产的棉纱、棉布产品系列,以美克国际家具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家具系列,以麦趣尔公司为代表的食品系列,以伊犁特股份公司为代表的白酒系列,以新天国际酒业为代表的葡萄酒系列,以新疆东方奥斯曼化妆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化妆品系列,以及有关企业生产的枸杞产品系列、红花油品系列、番茄酱产品系列等已初步形成规模,在国际国内市场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2004年,原油产量占全国的12.9%,居第三位;天然气产量占全国的13.9%,居第二位;番茄酱产量63.60万吨,占全国的85%;众和公司的精铝占有全国82%的市场份额,具有国际先进技术的高压电极箔进入试生产,成为全国该领域唯一的生产企业;特变电工可以生产75万千伏安的变压器,走在亚洲的前列;输变电缆可以做到50万伏,正在向100万伏推进。美克家具股份公司拥有世界先进的家具开发加工设备,成为亚洲最大的松木家具出口基地之一。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结构趋向优化。2004年,工业增加值占新疆生产总值的比重比1955年提高16.8个百分点。石油、煤炭、有色、电力等基础工业得到快速发展,纺织、轻工、食品、建材工业实力进一步增强。石油天然气开采及加工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60%左右,建材占4.8%,纺织占3.0%,食品工业占5.9%,石油、纺织、食品、建材4大行业增加值占新疆全部工业增加值的75.0%。
  工业企业所有制结构趋于合理。股份制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比重加大。2004年,新疆规模以上工业中,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值451.38亿元,所占比重由1998年的4.02%上升到67.47%;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70.61亿元,比重由82.61%下降到10.55%。2004年,23户大型企业户数只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的1.6%,但实现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总资产、利税,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62.0%、73.6%、53.6%和85.9%。中小企业改革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中小企业户数占98.4%,完成工业总产值占38.0%;吸纳就业人数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业人数的65.3%。
  工业企业实力明显增强。2004年,全区规模以上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617户,比1996年减少63%;总资产1968.21亿元,比1996年增长68%;实现利润208.49亿元,占全区工业的92.1%;全员劳动生产率19.44万元/人,比1996年增长9.2倍,一大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迅速成长。大企业大集团实力明显增强。2004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集团年末资产总计占全部企业集团的42.6%,营业收入占全部企业集团的41.3%。
  企业公司制改造全面推进。(1)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造稳步推进。对重点大中型企业普遍进行了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为主要形式的公司制改革。截至2004年底,全区97户国有大型工业企业已基本完成了公司制改造,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已基本形成,在实现政企分开、转换经营机制、加强管理等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股份制改造取得重要进展。包括国有控股企业在内的股份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上升到83.5%,股份制企业已成为自治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企业集团中,母公司已经改制的有69家,改制面为90.8%,其中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的占改制企业的23.2%;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的占69.9%;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占7.2%。(2)中小企业改革发展步伐加快。支持国有小企业通过改组、联合、租赁、出售、兼并、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生产经营形式。目前,中小企业的改制面已达到80%以上。在经济发展中占重要地位的天山北坡地区,中小企业的改制面已达到90%以上,其中乌鲁木齐、昌吉、吐鲁番、塔城等地、州、市已基本完成改制工作。全区有12个地、州、市建立了31户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累计为各类中小企业提供担保32亿元,解决了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不断规范。以上市公司为重点,对改制后的企业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主要是规范设置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职责,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机制。按照《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要求,将控股股东和其他股东在资产、人员、机构、财务、业务等方面实行“五分开”,确保上市公司独立进行经营活动。各上市公司加强了企业发展战略和重大决策的管理,实行董事会集体决策、少数服从多数和个人责任追溯的决策制度。部分上市公司已开始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跟踪监测的54家重点企业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4年末,有47家已经按照《公司法》完成了公司制改造,92.6%的企业有明确的出资人。通过多渠道筹集企业资本金,打破传统的国家为唯一出资人的局面,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有21家企业已经上市。
  二、新疆企业集团概况
  企业集团地域分布广、涉及行业多。1988年,新疆第一家经国务院审批通过的新疆纺织工业集团公司成立,揭开了新疆企业集团发展序幕。至1998年末,自治区人民政府和自治区体改委先后批准组建了43家企业集团,其中有31家正式投入运作;户均拥有资产10.40亿元。按照产业政策和择优扶强的原则,一批与自治区经济结构调整密切相关,以钢铁、纺织、建材、石材、化工为主的大型企业集团迅速崛起,大企业(集团)龙头带动形成的规模效益,提升了新疆企业集团的整体发展水平。
  截至2004年末,新疆企业集团数量由1999年的28家增加到76家,年末资产逾10亿元的企业集团由1999年的10家发展到23家,年销售收入逾10亿元的企业集团由2001年的8家发展到12家。全区76家企业集团中,北疆56家,南疆7家,东疆1家;从集团主营业务涉及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传输及计算机服务业、批发零售贸易业、房地产业、住宿和餐饮业等多个领域,遍布到自治区重点扶持发展的支柱行业。
  企业集团资产规模迅速扩张。近年来,新疆企业集团积极按照市场化的方式进行规模扩张,6成以上的企业集团或以市场方式兼并、收购其他企业,或以产权划转方式进行了资产重组,通过实施资本运营,发展壮大了一批以优势企业为核心,产品有竞争力、有市场、有效益、有发展潜力的重点企业集团,带动了资产总量规模的大幅度扩张,企业集团资产突破千亿元大关,资产运营质量提高。截至2004年底,76家企业集团资产总计达1048.69亿元,与1999年相比年均增长174.6%;户均资产13.80亿元,增加11.50亿元。2004年,年末资产超过百亿元的企业集团有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家;年末资产在50~100亿元的有新疆棉花产业集团公司、新疆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屯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
  从总体上看,企业集团资本实现了保值增值,投资者权益得到保障。2004年,76家企业集团年末股东权益总计为350.55亿元,资本保值增值率为116.4%,与1999年相比提高了6.2个百分点,保障了债权人的权益,体现出企业集团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企业集团的总资产使用率为53.2%,提高6.5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66.6%,下降9.8个百分点。
  企业集团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4年,76家企业集团营业收入达585.33亿元,与1999年相比年均增长28.9%;平均每户集团实现营业收入7.70亿元,增加1.83亿元。实现出口销售总额26.58亿元,年均增长67.5%。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企业集团出口销售总额23.53亿元,年均增长33.2%;公司制企业集团出口额达20.28亿元,年均增长50.9%。2004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集团达12家,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位居第一;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居第二。
  2004年,76家企业集团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5.63亿元,与1999年相比年均增长57.4%;平均每家实现利润0.21亿元,户均增加0.15亿元。利润总额超过亿元的集团有7家,分别是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化工集团、新疆美克企业集团、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和新疆伊力特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集团市场竞争力迅速提高。新疆企业集团积极实施多元化经营发展战略,不断涉足新行业,不断开拓新业务。据调查,全部企业集团中,有78.9%的企业集团在两种以上不同行业大类中进行投资经营。企业集团在巩固和拓展国内市场的同时,放眼国外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企业的竞争力。2004年,企业集团累计对外投资达32.74亿元,与1999年相比年均增长32.9%;尤其是对境外投资大幅增长加速了企业资本融入国际市场和国际化进程。
  上市公司提升了企业集团整体经济效益。随着企业集团经济实力的增强,迅速崛起了一批企业集团“航母”,一批资产及年销售收入均上10亿元的大企业集团,推动了新疆企业集团做大做强。截至2004年末,年末资产逾10亿元以上的企业集团达到23家。主要集中在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分布在天山北坡经济带内;虽然23家企业集团数量仅占全部企业集团总数的30.3%,但其资产、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占企业集团总额75.0%以上。23家企业集团年末资产总计848.59亿元,占全部集团资产总额的80.9%;实现营业收入487.82亿元,占全部企业集团营业收入的83.3%;实现利润12.14亿元,占全部集团利润总额的77.7%。这些集团无论是单个规模还是总体经济实力均位居集团军前列,成为推进新疆企业集团发展的生力军。23家企业集团拥有7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集中了企业集团的优势企业和优良资产,包括大量名牌产品,成为推动新疆企业集团快速发展的助推器。这些上市公司资产及营业收入分别占全部企业集团总额的35.8%及46.5%,创造的利润总额占到44.2%。
  企业集团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成效显著。新疆企业集团在集团内部建立起以资本为纽带的母子公司体制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并建立起相应的投融资体系和资本经营机构,企业集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效明显,企业集团内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得到进一步规范。
  2004年末,76家企业集团中,90.8%的母公司已完成改制,比1999年提高5.1个百分点。其中,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的16家,占21.1%,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的53家,占69.7%;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有限责任公司已成为改制的主要组织形式。
  2004年,企业集团成员企业的注册资本中包含国家资本金的企业有25家,包含集体资本金、法人资本金、个人资本金和外商资本金的企业分别为16家、51家、49家和9家。权利、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框架基本形成,有76.8%的集团成立了股东会。母子公司体制的健全,母公司的职能得以发挥。母子公司体制健全的企业集团占到88.2%。企业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集团内部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健全。
  企业集团加速了新疆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2004年,76家企业集团中已建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的有31家,其中,有22家企业技术中心的科研开发设施、研究经费和技术人员能够满足研究需要;有28家企业集团通过自主开发来获取新产品、新技术。企业集团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购置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实验仪器,开发研制新产品、新技术,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用科技含量高,档次高的新产品占领市场,加快了产业升级。76家企业集团用于研究开发费用投入2.76亿元,与1999年相比年均增长67.4%,研究开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0.47%,提高了0.34个百分点;新产品销售收入达23.13亿元,与2001年相比年均增长46.8%,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95%,提高了3.1个百分点。其中,工业企业集团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9.17%,高出了8.1个百分点,充分说明自治区围绕结构调整,重点抓了一批大企业集团的技术改造项目,积极培育产业升级的主体已见成效,也反映出工业企业集团在产业技术进步中发挥着先行的作用,这将极大地推动新疆的工业化进程。
  民营企业集团促进了新疆所有制结构的战略性调整。1997年以来,新疆一些初具规模的民营企业为提高竞争力,增强发展后劲,在实施低成本扩张中纷纷采取企业集团这种高级的组织形式,积极投身于国有企业改革中,掀起了并购浪潮,自治区全区原有的3000多家国有工业企业中的近一半被兼并重组于麾下。广汇集团兼并了十月拖拉机厂、专用汽车厂等大中型国有企业29家,康普、宏大、百商、华凌、德汇等集团相继兼并了一大批国有、集体中小型企业,盘活了国有资产,安置了大量下岗人员,促进了生产要素的流动,加快了国有企业退出竞争激烈的一般性行业的步伐,推进了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一批民营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崛起在新疆企业集团群体中,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新疆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骨干力量。民营企业集团已由1999年的6家增加到2004年的48家,在全部企业集团中,民营企业集团比重由1999年的21.4%上升到2004年的63.2%;与1999年相比,资产年均增长1.32倍;营业收入年均增长47.9%;利润总额年均增长65.3%。2004年,48家民营企业集团拥有资产601.72亿元,占全部企业集团资产总额的57.4%;实现营业收入343.75亿元,占全部企业集团营业收入的58.7%;实现利润6.30亿元,占到全部企业集团利润总额的40.3%。民营企业集团6年来共创造经营收入1401.71亿元,实现利润64.25亿元,为新疆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004年,76家企业集团年末从业人数为20.33万人,与1999年相比年均增长12.5%;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为32.37亿元,年均增长26.7%。民营企业集团年末从业人数为8.08万人,年均增长62.3%,高出全区集团平均水平50个百分点。1999~2004年,民营企业集团累计解决了7.40万人的就业问题,其中企业集团增加的总就业人数的81.4%是在民营企业集团内部实现了就业。

知识出处

新疆通览

《新疆通览》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为了更好地向人们介绍新疆、宣传新疆,新疆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编写了《新疆通览》一书,从生态地理、人文环境、历史演进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个层面向广大读者展示了一个现代化的新疆。新疆古称西域,即中国的西部疆域。从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起,就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阅读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