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鲜明地方特色的货币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疆通览》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3954
颗粒名称: 四、鲜明地方特色的货币文化
分类号: K294.5
页数: 1
页码: 10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新疆鲜明地方特色的货币文化,世界古代的钱币有两大体系一东方体系和西方体系。东方体系钱币的特点是圆形方孔和用铸造法制作,西方体系钱币的特点是圆形无孔、用打压法打制。古代新疆地区的一些货币也具有一种多元融合的特点。
关键词: 新疆 货币文化 文化艺术

内容

世界古代的钱币有两大体系一东方体系和西方体系。东方体系钱币的特点是圆形方孔和用铸造法制作,西方体系钱币的特点是圆形无孔、用打压法打制。古代新疆地区的一些货币也具有一种多元融合的特点。如汉佉二体钱俗称和田马钱,它是公元1~3世纪的于阗(今和田)地区自行制造和发行的一种钱币,吸收了东西方两大钱币体系的特点,用汉文和佉卢文双体文字,可以说是东西方货币文化的合璧。和田马钱的外形呈圆形,无孔,正面的中心是一匹马或一峰骆驼的图像,这也就是人们将这种钱称为“马钱”的原因。其马或骆驼的周边是一圈佉卢文字母,大意是“大王、王中之王、伟大者×××(某一位国王的名字)”。圆形的片状铜币,加上打、压上的文字和图像,这种造币法可以溯源到古代希腊。但钱币的背面会让人进入到另一种文化:汉文篆字“重廿四铢铜钱”、“六铢钱”等,它们是表示钱币的重量和面值(在古代,人们有时用重量表示面值)的。佉卢文是一种中亚死文字,源于公元前5世纪印度西北部的键陀罗地区,公元3~4世纪在塔里木盆地南道的于阗、鄯善等地流行。于阗人借鉴了当时在帕米尔高原以西地区流行的圆形无孔打压钱模式,同时又遵循了中原秦汉时期流通的钱币铭文和币值、重量体系,创造了一种东西合璧的货币文化。此外,新疆古代还流通过圆形方孔、铸有当地民族文字的汉龟二体钱、突骑施钱等。
  五、古代新疆的艺术
  1.绘画艺术
  新疆古代绘画的种类主要有宗教(佛教、摩尼教、景教)石窟寺壁画、墓室壁画、木板画、纸画、绢画等。其中佛教石窟寺壁画的数量最多、质量最高、内容也最为丰富,是新疆绘画艺术中的瑰宝。佛教传入新疆后,于阗、龟兹、焉耆、高昌等沿塔里木盆地周围地区纷纷开窟建寺、绘制壁画,形成了以龟兹、于阗为代表的绘画风格。晕染是龟兹绘画最突出的特点,晕染的方式有按光线方向单面晕染的,也有整个轮廓晕染的,这种技法增强了壁画上所绘人物的立体感。对比色的运用、菱形格的构图也是龟兹壁画绘画艺术的特点。于阗绘画在我国艺术史上享有盛誉,被称为“于阗画派”,它吸收了印度、中亚等地的晕染法,融汇了中原绘画的线条,又加入了本民族的成分,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于阗绘画技法和风格通过著名画家尉迟跋质那和尉迟乙僧对中原地区的绘画产生深远的影响,时人称赞他们所绘佛教神像,用笔遒劲,如屈铁盘丝,色彩沉著,堆起绢素,而不隐指,所画人物身若出壁。新疆墓室壁画的形式、内容都来源于我国内地,内容有伦理说教、庄园生活等,壁画的风格质朴、简练。新疆古代木板画所绘既有佛教内容的,也有以传说故事为内容的。斯坦因曾在和田丹丹乌里克遗址发现一批木板画,画有“传丝图”、“鼠王像”、“波斯菩萨”等。在新疆吐鲁番古墓中出土了许多晋—唐时期的绢画、麻布画和纸画,有绢本屏风画,神话传说的伏羲女娲图等,其中东晋时期《墓主人生活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纸本画。
  2.草原艺术
  岩画、石人、鹿石和动物纹样装饰艺术品被认为是草原艺术的代表。新疆岩画主要分布于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岩画的时代上限可追溯到石器时代,下限晚至十二三世纪的蒙古时期,青铜时代是新疆岩画艺术蓬勃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阿尔泰山岩画数量最多,绘制的是古代游牧民狩猎、放牧的场面。内容多为奔跑的骏马、鹿和羊群等动物形象,线条简练、造型生动。位于天山中部呼图壁县康家石门子的岩画,表现的是人类的生殖崇拜,在120平方米的画面上,刻画有200多幅人物和动物图像,大者若真人,小的只有10~20厘米高。岩画使用的是雕刻技法,在传统的阴刻线基础上,按照人体的形象进行局部磨刻“减地”工艺,使岩画背景部分与人物形象之间产生一种近似浅浮雕的艺术效果,使画面的主体形象更加突出。石人就是用石头雕刻的人像,在新疆东起巴里坤草原西达阿尔泰山、塔城、博尔塔拉、伊犁河谷的北疆大草原上,到处都可以见到石人的影子。关于石人的族属有塞人、乌揭、铁勒、突厥、图瓦、蒙古等说法。按放置情况,石人可分为墓地石人和随葬石人两种。石人有的用简单的阴刻线刻画,有的按照人体形状进行整雕或局部刻画的半圆雕而成。有的石人手持器皿,有的手握刀、剑等。有人认为手持器皿的石人为萨满形象。新疆的鹿石也是一种石雕。它是将石头做成长条形,然后在上面浅浅地刻出鹿等图案,最后将其竖立在墓前。鹿石上的鹿都有长而弯曲的角、呈弧线伸展的躯体和优雅弯曲的腿,造型朴实而灵巧。鹿石按形状可分为圆柱状、角柱状和板状三类。
  关于鹿石的用途,一种意见认为它是欧亚草原民族萨满教信仰里萨满通天的骑乘。新疆发现的动物纹样装饰艺术品主要有饰牌、带扣、铜镜、铜刀、铜剑、金冠、铜项圈等。饰牌既有铜质也有金质,纹样有虎噬羊、虎纹、狮纹、马纹、野猪博马纹、双羊纹、野猪纹等。铜镜、铜刀、铜剑也都以各种动物装饰柄部,这些动物造型的艺术品采用浮雕、圆雕或透雕的方法刻画了各种动物的外形轮廓。新源县巩乃斯草原发现的两件铜质项圈,分别以虎首相对、虎身连体成圈和有翼兽相对而卧、兽体相连成圈。在交河故城沟西台地发现了一件用大块金片做成的金冠,上面模压出老虎的图案作为装饰。新疆发现的动物纹样的艺术品,被认为是斯基泰式的或鄂尔多斯风格的。无论是哪种风格,它们都是2000多年前中亚北部和中国北方流行的有浓郁草原特征的艺术品。
  3.雕塑艺术
  新疆古代的雕塑种类很多,有木雕、泥塑、陶塑等。尼雅、楼兰遗址出土的建筑构件中的雕刻装饰,反映出公元3~4世纪新疆建筑雕饰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浓重的外来文化因素。尼雅遗址出土的木雕桌腿造型新颖,浮雕的植物花纹、几何纹瓶花等图案,刻工精细,彩绘的木雕人物,为人身马足,造型十分精湛,人物五官相貌的刻画富于表情,具有独特的希腊罗马艺术风格的影响。新疆佛教题材的木雕艺术作品有佛、菩萨、力士、供养人等雕像,造型刚健丰盈,富有表情,衣纹线条流畅清晰,其艺术风格受到了键陀罗佛教文化的影响。吐鲁番晋—唐墓葬中出土的木雕俑像、家畜、家禽以及牛、马、车等模型,形象生动,比例准确,雕刻细微精美。新疆古代的泥塑作品按其性质和作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佛教寺庙遗址中发现的佛、菩萨、天人、世俗供养人等塑像,另一类是墓葬中发现的各种用来殉葬的世俗俑像。新疆佛教题材的泥塑一般采用模制或捏塑方法,以木和草秸为支架,泥塑成型后施彩描绘,有的泥塑经过低温烧制后成为陶塑艺术品。在丝路沿线许多佛教遗址中都发现了泥塑佛教艺术品。斯坦因仅在丹丹乌里克一座佛殿中就挖出了150片“适合”盗走的塑像。塔里木盆地周缘地区的佛教泥塑具有不同的艺术特点,同一地区的塑像因制作时间的不同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技法娴熟、形神兼备却是它们所共同的。吐鲁番地区出土的泥质俑像,如侍奉墓主人的文吏、宦者和乐舞俑、仕女俑、身披甲胄手持兵器的武士俑,现实生活写照的劳动俑、杂耍俑、十二生肖俑等,造型手法简洁,人物表情生动,有的作品完全写实,有的则进行了夸张,有的泥塑作品还施以彩绘。那些朴素无华的骆驼俑、牵马俑,静中有神,也十分生动。还有那半人半兽、非人非兽或者用各种动物肢体组装在一起的怪物模样的镇墓兽,是新疆古代颇具匠心的泥塑造型艺术品。在和田约特干遗址发现了许多各种各样的、做成人或动物形象的陶塑。它们很多是贴附在陶器器皿上的装饰,陶塑的动物有猴子、马、骆驼、鸟等,人物中有各种形象、姿态的男人、女人。笑逐颜开的男人,像小丑似的经过化妆的脸;半身女像,长发垂肩,刘海齐眉,有一种淳朴、地道的古典美。此外还有一种叫“来通”的器物,上面的注入口做成一个男人的头形,下端的滴口则塑成牛头形,造型奇特有趣。
  4.戏剧乐舞艺术
  西域歌舞戏是古代新疆的戏剧,它直接受到印度戏剧的熏染,是印度梵剧、佛教剧的地方化、世俗化。十六国南北朝时期,西域有情节的表演性歌舞戏在中原就已传开,到隋唐时更加盛行。龟兹是古代新疆戏剧的风行之地,“苏莫遮”是龟兹的一个代表性剧目,传入中原后风靡百年而不衰。从它的表演形式和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古代新疆戏剧之发达。“苏莫遮”又称“泼寒胡戏”(或乞寒胡戏),原出于中亚的康国,传到龟兹后被注入了佛教内容,成为具有龟兹特色的“苏莫遮”歌舞戏。它本是在龟兹盛大的佛教活动——八月十五日举行的形象活动时表演。表演者头戴狗头、猴面等各式面具,泼水沾洒行人,驱赶罗刹恶鬼以禳灾。库车曾出土一个舍利盒,盒上有一幅21人组成的乐舞图,舞者13人,乐队8人;舞者中2人执幡幛,8人戴面具携手做舞戏状,乐队后还有一戴兽形面具者在3名儿童围绕下旋转。舍利盒乐舞图中表演的是什么内容,目前还难以确定,但多样的面具、丰富的造型、生动的表情却是古代新疆歌舞戏的形象反映。除“苏莫遮”外,“大面”、“浑脱”、“泼头”也都是龟兹盛行的面具歌舞戏。迁入新疆的回鹘人继承了这里的戏剧文化,吐鲁番、哈密曾发现了名为《弥勒会见记》的佛教剧本。《弥勒会见记》取材于佛经中的救世主弥勒成佛及普渡众生的故事。剧本的蓝本是用梵文(古印度文)书写的,先是由一个名叫圣月的高僧根据梵文把它翻译成焉耆文,之后一个名叫波尔坦拉西特的人又将它译成了回鹘文。完整的《弥勒会见记》共27章(幕),哈密发现的文本保存有25章(幕)。14世纪蒙古察合台汗统治时期,畏兀儿人中出现了大型歌舞“麦西莱甫”,它的戏剧成分是对古代西域歌舞戏的承袭。
  龟兹乐、于阗乐、疏勒乐、高昌乐、悦般乐是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享誉我国内地的西域乐舞。西域乐舞对中原音乐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吕光远征西域,将龟兹的乐工和舞伎带至凉州,后形成了以“龟兹乐”为主要成分的新乐种——“西凉乐”。龟兹人苏祇婆还把“五旦七声”传入中原。由于受到中原人民和统治者的喜好,隋唐之际,西域乐舞成了隋朝“九部乐”和唐“十部伎”的主体。

知识出处

新疆通览

《新疆通览》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为了更好地向人们介绍新疆、宣传新疆,新疆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编写了《新疆通览》一书,从生态地理、人文环境、历史演进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个层面向广大读者展示了一个现代化的新疆。新疆古称西域,即中国的西部疆域。从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起,就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阅读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