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器时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疆通览》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3923
颗粒名称: 一、石器时代
分类号: K294.5
页数: 2
页码: 063-06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新疆石器时代的历史文明,新石器时代约开始于公元前8000年,这时是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到了这一时代的后期,原始社会开始解体。
关键词: 新疆 历史文化 石器时代

内容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史前文明处于萌芽和初发阶段,这一阶段以劳动工具的制作材料和水平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近代考古学者根据石器制造技术的进步情况,把石器时代划分为旧石器、中石器和新石器时代3个历史发展阶段。新疆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发现的较少,仅有帕米尔高原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吉日尕勒、吐鲁番交河故城沟西台地等5个地点,发现的石制品都为地面采集。
  新疆的中石器时代,细石器已普遍地使用。哈密市的七角井和三道岭、鄯善县的迪坎尔和英都尔库什、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的塔克尔巴斯陶和七城子,这几处细石器遗存被认为较有可能属于新疆中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
  新石器时代约开始于公元前8000年,这时是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到了这一时代的后期,原始社会开始解体。在新疆,旧石器时代以后至金属工具使用前的这段时期内,普遍见到的不是磨制石器与彩陶器共存的考古遗存,而是一种使用细石叶细石器从事狩猎—采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考古遗存,学界更多地使用“细石器时代”指称这一史前的时期。新疆细石器时代的时间为距今1万年至4000年。新疆出土细石器的地方有40多处,遍及天山南北。新疆细石器时代遗迹不仅分布地域广阔,而且工艺特色明显,新疆的细石器绝大部分属于细石叶细石器系统,这明显受到我国华北地区细石器生产工艺的影响。而阿勒泰地区发现的数量不多的几何形细石器则是受到了西邻几何形细石器工艺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发现了数量不少的新疆地区所独有的桂叶形尖状器。延续时间长也是新疆细石器时代的一个突出特点,新疆细石器时代从第四纪全新世初期开始,一直延续到金属工具进入社会经济生产领域,并逐渐居于主体地位时为止。新疆最具代表性的细石器时代遗址为哈密地区的七角井遗址,它位于兰新公路的北侧,周围地区有许多覆盖着柽柳树的固定沙丘,但在1万年前,这里的生态环境却不是这样。那时在七角井的东部有一条宽阔的河,七角井地区榆树、杨树丛生,还有大片大片耐旱的红柳。野羊、狐、兔出没于草丛中,这儿是一个狩猎的好地方。七角井附近还有分布很广的质地比较细密的硅质岩石块、燧石、石英,为细石器加工提供了充足的原料。那时的人们选取这些原料,根据一定的程序修打石核、压剥细石叶、加工石箭头、石刀。他们利用石器工具制作木器、骨器,还把动物的牙、角、管骨切割钻孔,再用动物的筋串起来,做成项链、腰饰、手镯等装饰品。在七角井遗址内,还发现了多处保留至今的烧火灰烬、炭粒。这说明当时的七角井猎人已经了解了火的特点,已有使用火的能力,但他们还不知道使用和烧制陶器。到了细石器时代晚期,吐鲁番阿斯塔那的居民已经掌握了制陶技术。他们在选取的泥土中搀入一定比例的粗沙,用手捏塑出盆、钵、罐等器型,然后用火烧制。烧出的陶器外表灰褐,间杂红褐色。一些陶器还打印、刻画了篦纹、划纹。尽管这些陶器制作粗糙、烧制工艺原始,但它们却是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这时已经有了简单的农业生产。

知识出处

新疆通览

《新疆通览》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为了更好地向人们介绍新疆、宣传新疆,新疆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编写了《新疆通览》一书,从生态地理、人文环境、历史演进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个层面向广大读者展示了一个现代化的新疆。新疆古称西域,即中国的西部疆域。从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起,就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阅读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