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礼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疆通览》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3919
颗粒名称: 6.礼节
分类号: K892.26
页数: 2
页码: 058-05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新疆的少数民族热情好客,崇尚礼节。他们待人接物,迎宾待客,都有传统的规矩。
关键词: 新疆 民族习俗 礼节

内容

新疆的少数民族热情好客,崇尚礼节。他们待人接物,迎宾待客,都有传统的规矩。亲友见面,一般都要相互行礼问候。维吾尔族人在见面时,先将右手放胸前,然后把身体向前倾斜,握手问好,互道“萨拉木”(问候语)。妇女相见,互相拥抱,脸贴脸,甚是亲热。哈萨克族人的见面礼数和维吾尔族人相近。但在哈萨克牧民中,亲友见面要先问牲畜平安,然后才问候家人平安。
  新疆各民族素以热情好客见称,客人临门,无论认识与否,都要出门相迎,热情款待,拿出最好的食物给客人吃。如客人留宿,则拿出最好的被褥给客人用,客人走时,总是把客人送至大门外。对尊贵的客人和远道而来的亲戚,则宰羊或马驹,做手抓肉招待客人。用茶点时主人会频频为客人斟茶,并端起桌布上摆着的食品请客人品尝。进餐时,哈萨克族要先将羊头献给客人,客人用刀割一块腮帮肉给席中的长者,再割一只羊耳给在坐的最幼者,然后为自己割一块肉,最后把羊头还给主人,接着大家才开始共享美食。
  少数民族待客和做客都十分讲究礼节。如在炕席落坐,须跪坐或盘腿而坐,切勿伸直双腿,脚底朝天。饭前饭后,必须洗手,洗手后切忌乱甩手上的余水。喝茶时如已喝够,可用手捂一下碗口或杯口示意,否则,主人还会接二连三地给你斟茶。吃馕或油饼、馓子时,要先掰成小块吃,切勿拿整个啃吃。进餐时,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不要把手上的食物再放回去。餐毕,如主人做“都瓦”(一种宗教仪式。先伸出双手,用手心抚摸一下面颊),客人可跟着做,也可以不做,但不要站起或东张西望。待主人收起餐布、食具,客人方可离席。无论吃饭或交谈,最忌讳吐痰、擤鼻涕、挖耳朵、放屁等,否则被认为是无礼的行为。
  在牧区,如骑马到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民族的毡房去,切勿在门口下马,因为这意味着报丧或有其他不好的消息。一般应绕到毡房后面下马。蒙古族还忌讳手持马鞭进入毡房,应将马鞭挂在鞍上,或者把马鞭隐蔽起来。不要随便踢打牲畜,也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追打猎犬和看门狗。牧区少数民族群众还忌讳别人称赞自己的孩子和牲畜,他们认为这样会给孩子和牲畜带来不吉。

知识出处

新疆通览

《新疆通览》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为了更好地向人们介绍新疆、宣传新疆,新疆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编写了《新疆通览》一书,从生态地理、人文环境、历史演进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个层面向广大读者展示了一个现代化的新疆。新疆古称西域,即中国的西部疆域。从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起,就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阅读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