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饮食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疆通览》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3915
颗粒名称: 2.饮食习俗
分类号: K892.25
页数: 2
页码: 053-05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新疆民族的饮食习俗,新疆各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由于历史上新疆少数民族主要从事畜牧业或半农半牧,因此都喜食肉类、奶制品,而食菜较少。
关键词: 新疆 民族习俗 饮食习俗

内容

新疆各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由于历史上新疆少数民族主要从事畜牧业或半农半牧,因此都喜食肉类、奶制品,而食菜较少。
  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都是禁猪的少数民族。为了给不吃猪肉的少数民族提供饮食上的方便,新疆城镇、交通要道以及有禁猪民族职工的单位,都设有清真食堂。这些少数民族还禁食驴、狗、骡等动物及凶禽猛兽,禁食动物血、自死动物的肉以及非伊斯兰教徒宰杀的牲畜。
  维吾尔族以面食为主要食物,喜食牛、羊肉,饮茯茶、砖茶,尤喜喝奶茶。善于用肉类制作各种具有民族风味的食品。馕、抓饭、拉面、烤包子、烤羊肉、薄皮包子等是维吾尔族最具特色的风味食品,现在亦成为新疆最具特色的风味食品。维吾尔族还有喜食瓜果的习惯,“以瓜果代饭菜”成为维吾尔族饮食习惯的一大特色。回族擅长面食制作,喜食蔬菜。粉汤、凉面、包子、揪片子、酿皮子等是回族特色小吃。
  以畜牧业为主的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民族饮食以奶制品与肉食为主,善于用肉、奶制作各种食品。能将牛奶、羊奶加工成奶皮子、奶油、奶酪、奶疙瘩、奶豆腐、酸奶子、酥油、奶酒等八、九种奶制品,或香或甜或酥或酸,营养丰富。一般夏秋两季主要饮食为鲜奶、酸奶、奶皮、奶油和面食;冬春两季主要是肉、干酪、奶、酥油和面食。
  手抓羊肉、纳仁(煮羊肉和以面条)、熏肉、马肠、酥油、马奶子、奶酒等是最具民族特色的风味饮食。马奶子是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等少数民族最喜爱的饮料。哈萨克族的熏肉和马肠,油而不腻,极富营养。少数民族的其他风味食品还有油塔子、面肺子(羊肺灌面)、米肺子(羊肺灌米)等。
  塔塔尔、俄罗斯、维吾尔等民族妇女非常擅长制作各种糕点。她们制作的油馓子、各类“比切尼”(饼干),“巴哈力”、奶油蛋糕等,味道香甜,是逢年过节必备的节日食品。
  茶在少数民族的饮食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无论你走到任何一个少数民族家庭或餐馆,热情的主人首先会为你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茶。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塔吉克、回等民族喜欢喝清茶或奶茶,几乎餐餐不离,并有“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谚语。

知识出处

新疆通览

《新疆通览》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为了更好地向人们介绍新疆、宣传新疆,新疆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编写了《新疆通览》一书,从生态地理、人文环境、历史演进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个层面向广大读者展示了一个现代化的新疆。新疆古称西域,即中国的西部疆域。从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起,就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阅读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