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民族乐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疆通览》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3908
颗粒名称: 4.民族乐器
分类号: K892
页数: 2
页码: 048-049
摘要: 本文记述了素以“歌舞之乡”著称的新疆有丰富多彩的各民族独特的民族乐器,吹拉弹击样样俱全,这是从古代西域乐器继承和发展而来。这些乐器不仅能奏出美妙的音乐,也是一种精致的手工艺品。
关键词: 新疆 风土人情 民族乐器

内容

素以“歌舞之乡”著称的新疆有丰富多彩的各民族独特的民族乐器,吹拉弹击样样俱全,这是从古代西域乐器继承和发展而来。这些乐器不仅能奏出美妙的音乐,也是一种精致的手工艺品。
  热瓦甫 维吾尔族弹拨乐器,木制琴身,半球形音箱,以羊、驴、马或蟒皮蒙面,琴颈细长,顶部弯曲,全长约90厘米。通常使用五弦,用拨子弹奏。音色清脆柔和,适宜独奏,也可供伴奏、合奏。琴身还用兽骨镶以民族图案,工艺精巧。
  弹布尔 维吾尔族弹拨乐器。琴身木制,琴柄修长,有140多厘米,是维吾尔族乐器中最长的一种。琴柄上镶嵌着骨质的装饰图案。音箱瓢形,以整块薄木平板贴面,面板上有一对眉状音孔。五弦,用拨子弹奏。音色明净、悦耳。多用于独奏或伴奏。
  都塔尔 维吾尔族弹拨乐器,为普及性民族乐器。琴身造型与弹布尔近似,但只张二根丝弦,用手指弹拨。音量较小,音色圆润。多用于自弹自唱或仅用小手鼓伴奏弹唱。
  东布拉 也称“冬布拉”,哈萨克弹拨乐器。琴身多用桦木或红松木制作。琴腹梨形或铲形,张两根铜丝弦,用右手弹奏,音色铿锵动听。哈萨克人喜欢用这种乐器自弹自唱。在哈萨克牧民居住的草原上,哪里有毡房,哪里就有东布拉的琴声。当地谚语:“骏马和东布拉是哈萨克的两只翅膀”。
  萨塔尔 维吾尔族拉弦乐器,瓢形木制琴箱,琴杆较长与弹布尔近似,有18根丝弦品位和若干高音品位。用马尾弓子演奏。音色清净优美,为维吾尔族大型套曲《十二木卡姆》的主要伴奏乐器。
  达甫 又称手鼓。维吾尔民间打击乐器。圆形、木框,蒙羊、马、驴或蟒皮。木框内装有许多小铜环或小铁环,演奏时双手交替击鼓发音。是维吾尔民族乐队合奏和伴奏不可缺少的打击乐器。
  库木孜 柯尔克孜族弹拨乐器,木制音箱,以琴杆为指板,张三弦。一般用于自弹自唱,加之生动诙谐的表演,生动活泼,妙趣横生。
  那艺 又称鹰笛,是塔吉克族音乐的象征。用鹫鹰翅骨制成,全长约20厘米,管直径1.5厘米,中空,设有簧和哨嘴,竖吹,下半部有三个发音孔,音色清脆悦耳。可与其他乐器组合合奏,也可独奏。鹰笛深受塔吉克人喜爱。在我国为塔吉克族独有。

知识出处

新疆通览

《新疆通览》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为了更好地向人们介绍新疆、宣传新疆,新疆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编写了《新疆通览》一书,从生态地理、人文环境、历史演进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个层面向广大读者展示了一个现代化的新疆。新疆古称西域,即中国的西部疆域。从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起,就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阅读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