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疆通览》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3897
颗粒名称: 满族
分类号: K280.45
页数: 2
页码: 036-03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新疆满族的民族文化与传统现代化。
关键词: 新疆 民族文化 满族

内容

有人口2.41万余,散居于全疆各地。其中多数集中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和乌鲁木齐市。
  满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中国东北的肃慎以及后来的挹娄、勿吉、〓鞨和女真。现在新疆的满族人大部分是清代被调派到新疆驻防的满洲八旗官兵的后代。乾隆年间驻防新疆的满营官兵曾达万余名以上。另外还有派往新疆任职的官员、贬发到新疆的满族官吏和自愿迁入新疆的满族人。清朝时满族人多聚居屯驻,戍守边疆。清朝后期,迫于生计,满营开始屯垦,逐渐从事农业生产,一些居住于城镇者也兼营其他行业。现在新疆满族大多数从事工业,工人较多,知识分子人数也不少,其余从事农业。
  满族原用满语和满文。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清朝统一全国后,满族人散居全国各地,与汉族人杂居,由于经济文化的交流,逐渐改用汉语汉文。在新疆的满族人中许多兼通维吾尔等几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满族曾长期信奉萨满教,新中国成立后,宗教观念已十分淡薄。
  新疆满族的主食是面和米,独有的风味食品是白煮猪肉及糕点“萨其玛”,“火锅”是满族传统主菜。满族人普遍喜欢喝酒、吸烟。“口袋房、蔓子炕、烟囱出在地面上”是满族居室的三大特点。
  俄罗斯族 新疆俄罗斯族1.13万人,散居于伊犁、塔城、阿勒泰、乌鲁木齐等地。新疆的俄罗斯人最早是在18世纪以后由沙皇俄国迁来的。19世纪初至俄国十月革命前后,又陆续有不少人进入新疆,并在新疆定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定居新疆的俄罗斯族被称为“归化族”,他们聚居的村庄也被称为“归化村”。新中国成立后改称为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是我国文化素质较高的少数民族。目前,居住在城镇里的俄罗斯人主要从事工商业、运输业和服务行业,居住在农村的则大多从事农业、园艺业和养殖业。在新疆俄罗斯族中,知识分子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从事教育、医务、翻译、技术等工作。
  俄罗斯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新疆俄罗斯族讲俄语,使用俄文,大多兼通汉、维吾尔等几个民族的语言文字。过去,迁居新疆的俄罗斯族大多信仰东正教,只有少数人信奉新教(即基督教)和天主教。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无神论教育的逐步深入,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宗教观念日渐淡薄。现在新疆俄罗斯族大部分都不是宗教信徒。
  新疆俄罗斯族人的饮食,既保持着过去的传统,又深受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影响。主食是烤面包,副食多为俄式煎菜。在传统饮食中,苏波汤和鸡蛋饼是极受人们青睐的两道风味食品。新疆俄罗斯族住宅的建筑风格和其他民族有很大不同。俄罗斯族多住木材构筑的房屋或砖木结构的平房,一般都有宽大的院落,前院种植花果蔬菜,后院架设畜圈,建库房,挖地窖。他们的厨房比较宽敞高大,一般都有烤炉。房屋窗明几净,装饰朴实素雅,体现了讲卫生、爱清洁的民族特性。
  俄罗斯族文化悠久,性情开朗,能歌善舞。每逢喜庆节日,男女老幼聚集一起,欢歌舞蹈,最常见的群众性舞蹈有妇女头巾舞和男子的“赶马车舞”,俄罗斯族青年喜欢跳“踢踏舞”。

知识出处

新疆通览

《新疆通览》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为了更好地向人们介绍新疆、宣传新疆,新疆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编写了《新疆通览》一书,从生态地理、人文环境、历史演进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个层面向广大读者展示了一个现代化的新疆。新疆古称西域,即中国的西部疆域。从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起,就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阅读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