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各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疆通览》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388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各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化
分类号: K280.45
页数: 10
页码: 031-040
摘要: 本节记述了新疆各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化,其中包括了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锡伯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等。
关键词: 新疆 民族文化 传统 现代化

内容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历史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据《新疆统计年鉴》资料(下同),2004年新疆有47个民族,共1963.11万人。其中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满、达斡尔、俄罗斯、塔塔尔等13个民族在新疆居住的历史较长,被称为新疆的主要民族或世居民族,其余的东乡、壮、撒拉、藏、苗、彝、布依、朝鲜等民族,大都是新中国建立前后迁入新疆的,人口较少。有些外国人士形象地把新疆称为“民族的橱窗”。
  维吾尔族 有人口897.67万,是新疆的主体民族。分布于全疆各地,而大部分集中在南疆的和田、喀什、阿克苏和库尔勒4个地区。“维吾尔”是本民族的自称,含义是“团结”、“联合”。自北魏时期至明代,汉文史籍中先后有“袁纥”、“韦纥”、“回纥”、“回鹘”、“畏兀尔”等音译。维吾尔族是我国古老民族之一,其族源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游牧于我国北方和西北贝加尔湖以南,额尔齐斯河和巴尔喀什湖之间的“丁零”。后来又称做“铁勒”或“敕勒”。由于他们使用的车轮高大,故又有“高车”之称。后来,回纥人(后改称回鹘)在漠北草原建立汗国。9世纪中叶,汗国灭亡,大部分回鹘人迁到西域。西迁后定居于西域的回鹘人融合了早先游牧于天山以北、中亚草原以及天山以南的突厥语各部,又融合了两汉以来移居这里的汉人,以及原居南疆地区的操焉耆、龟兹、于阗语的土著居民,还有以后迁来的吐蕃人、契丹人、蒙古人等,逐渐发展而形成了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多数人从事农业,部分人从事商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维吾尔族有经营农业的传统,现代维吾尔族主要是一个农业民族,其经济文化类型属于绿洲灌溉农业类型,擅长粮棉和园艺业经营。维吾尔族手工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如著名的和田地毯、玉石,喀什绣花小帽、英吉沙小刀等。还有雕刻、乐器制作等多种传统手工业。其手工艺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得到国内外旅游者的青睐,远销国际市场。
  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文字系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维吾尔族群众普遍信仰伊斯兰教。
  维吾尔族有着优秀的文化艺术,产生于11世纪喀喇汗王朝时期的《福乐智慧》和《突厥语大词典》是维吾尔文学史上的两部重要著作。维吾尔民族能歌善舞,驰名中外的《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民族音乐舞蹈完美结合的艺术瑰宝。传统舞蹈以“赛乃姆”、“刀郎”为代表。“麦西来甫”是最具广泛群众基础的,最受群众欢迎的集体歌舞。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维吾尔族的文化、教育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汉族 新疆汉族人口780.25万人。分布在全疆各地,而主要集中在北地区,在城镇和生产建设兵团、工矿区所占人口比例较大。
  汉族是很早生息在新疆(古时称西域)的民族之一。汉朝时就有从内地派遣来的汉族官兵在西域屯田。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设立后,屯田规模扩大,屯田官兵带有妻室儿女,这些人世代定居,成了古代新疆居民的一部分。以后历代都有数量不等的汉族移民进入新疆。但早期进入新疆的汉族人的后裔大部分都融合到当地各民族中去了。现在生活在新疆的汉族人,大都是清代以后陆续由内地迁来的。清代中期以后就有大批汉族迁来,1884年新疆建省后,内地汉族人来新疆屯垦、经商者络绎不绝,清政府还裁兵分屯、遣犯助垦、移民实边。民国年间,仍有不少汉族人到新疆为官、经商,甘肃、陕西、河南等省灾民入新垦殖,国民党在新疆的驻军及其随军眷属、行政人员也成为新疆汉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支援新疆的经济和文化建设,大批的支边青年、转业军人、自流人员以及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到新疆工作。汉族与各族人民一起为新疆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疆汉族人职业较广泛,从事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等多种行业。新疆汉族人中高技术人才较多,是新疆技术性行业中的主力。
  新疆汉族使用汉语、汉文字,已形成新疆汉族地方口语方言。一部分长期与当地少数民族杂居的汉族人能够用维吾尔语、哈萨克语进行交际。饮食习惯也深受当地影响,爱食羊肉,肉食品甚至变为以羊肉为主。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政治、经济、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引起汉族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历史剧变与文化转轨。服饰、发式、婚丧礼俗、居住、交通、价值取向、文化心态等方面都同前代汉族有所不同。
  新疆汉文学也取得了很大发展,涌现了一批被称为新边塞诗派的诗人,并出现了一批堪称全国一流的散文家、诗人。著名作曲家王洛宾尤为新疆汉人的骄傲,他的西部民歌早已蜚声世界。还出现了一批画家、摄影家,其题材皆以大西北雄浑的自然风光与多彩的人文景观震撼人的心扉,成为我国文苑、艺苑中引人注目的奇葩。
  哈萨克族有人口138.16万。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以及乌鲁木齐、昌吉等地的天山草原。哈萨克族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先祖是两汉时期的乌孙、康居等部族,后来又融合塞种、大月氏、匈奴、突厥、契丹、蒙古、汉族等部落和民族。在13世纪和15世纪之间,哈萨克族的先民曾因成吉思汗西征而被迫西迁,以后又因为反抗和摆脱乌孜别克汗的压迫统治而东走,所以得名“哈萨克”,意为“避难者”或“脱离者”。
  哈萨克人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现在已由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走上定居或半定居的农牧结合的道路。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文字系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哈萨克族群众信仰伊斯兰教。
  哈萨克族有比较完备的系谱,要求每个家庭成员记住七代祖先的名字。哈萨克族文学充满浓郁的草原风情,过去由于识字的人很少,多以口头文学的形式流传于民间。收集民间创作并进行演唱的歌手称做“阿肯”。每到春夏之际,牧民们完成畜群转移牧场的任务,就聚集在一处,举行“阿肯”弹唱会。其舞蹈以“挤奶舞”、“制毡舞”和“剪毛舞”为著,轻快有力、刚健苍劲,表达了哈萨克族人民豪爽的性格和真挚的情感。
  回族 新疆回族人口87.63万人。主要分布在昌吉回族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以及伊宁市、霍城县、乌鲁木齐市、吐鲁番地区。新疆的回族,少部分是元朝时被派来屯田、牧养的回回人的后代,大部分是从清朝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陆续从陕西、甘肃、青海等地迁居来的。
  新疆的回族多为农牧兼营,城镇的回族以经营饮食的商贩为多,一部分从事手工业。
  新疆回族通用汉语言文字,但也保留部分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其语言基本上保持着陕甘宁青等省区回族地方语言的特色。回族群众普遍信仰伊斯兰教。
  “花儿演唱”,是新疆回族喜爱的一项文娱活动。“花儿”虽然源于甘、宁、青,但具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在新疆回族中流传较广的有“河州大令”、“河州三令”、“白牡丹令”等20多种曲调。近年来“花儿”的内容和形式有新的发展,已成为回族情歌的主要形式。
  柯尔克孜族新疆柯尔克孜族人口17.12万人。大部分聚居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少部分散布于南疆的乌什、阿克苏、莎车、英吉沙、塔什库尔干、皮山等县和北疆的特克斯、昭苏、额敏、博乐、精河、巩留等县的牧区。
  “柯尔克孜”是本民族的自称。其先祖早在2000多年前游牧于叶尼塞河上游地区。后来迁居天山西部,在汉代时被称为“鬲昆”、“坚昆”;魏晋南北朝时被称为“纥骨”、“契骨”;隋唐时被称为“黠戛斯”;宋时被称为“辖戛斯”;元、明时被称为“乞尔吉斯”、“吉里吉思”,清代时为“布鲁特”,辛亥革命后始定名为柯尔克孜。
  柯尔克孜族主要从事畜牧业,部分兼营农业。操本民族语言,使用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本民族文字。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少数信仰喇嘛教。
  柯尔克孜族具有古老的文化艺术。多少世纪以来,流传着丰富多彩的诗歌及传说、寓言、谚语等。著名的民间史诗《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的代表作品,全书有20多万行,不仅是一部广为流传、规模宏大的历史长卷,也是一部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口头文学,丰富了祖国的艺术宝库。是一部研究柯尔克孜族历史、文化、风俗、社会的百科全书。
  柯尔克孜族有自己的历法,是操突厥语诸民族中最早运用较为完整的日、月、季、年及十二生肖历法的民族。
  蒙古族有人口16.96万。主要聚居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以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一部分居住于伊犁、昌吉、哈密和乌鲁木齐等地。
  “蒙古”是蒙古族的自称,原是蒙古高原诸部落中一个部落的名称,后来逐渐成为这些部落的共同名称。今天居住在新疆的蒙古族,有明清以来一直居住在新疆的准噶尔部的后裔,也有18世纪70年代从伏尔加河流域万里回国的土尔扈特部的后裔,还有清代乾隆年间统一新疆后从内蒙古迁来的察哈尔部的后裔。
  蒙古族世世代代从事畜牧业生产,近代一部分逐渐转事农业。新疆蒙古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与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族的语言相近,但他们使用的托忒蒙文,则和内蒙古通用的胡都木蒙文有所区别。现在,新疆蒙古族中,正在推行胡都木蒙文,这两种蒙文同时兼用。蒙古族群众大多信仰喇嘛教。
  蒙古族人民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如新疆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以及11世纪的民间文学巨著《格斯尔汗的故事》、13世纪的历史文学名著《蒙古秘史》(汉译名《元朝秘史》),19世纪的历史小说《青史演义》等。此外,新疆蒙古族还有丰富的音乐、舞蹈艺术和体育活动。
  锡伯族 有人口4.08万。大部分聚居于伊犁河流域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县。他们在伊犁河畔的肥沃土地上勤劳耕作。锡伯是本民族的自称。新疆锡伯族是清政府平定准噶尔之乱后,为了巩固西北边防,于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从东北征调锡伯族官兵1000多人,连同眷属共3000多人,来新疆伊犁地区驻防。他们在当年的农历4月18日从盛京(沈阳)出发,跋涉万里,行程达17个月,于1765年到达塔城一带。后又移驻伊犁河南岸屯田定居。从1802年起,他们艰苦奋斗6年,开凿出长达200公里的大渠,引伊犁河水垦荒屯田,在此建设新家园。这条造福后代的大渠以锡伯语“察布查尔”命名,意为粮仓。后来的察布查尔县一名,也由此而来。
  锡伯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有自己的文字,锡伯文是在满文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不少锡伯族人兼通汉、维、哈、俄等语文,还有一些人兼通满语,成为优秀的翻译人才。人们称赞锡伯族人是“天生的翻译”。锡伯族在历史上信仰多种神灵,主要信奉“喜利妈妈”(保护家室平安的神)和“海尔堪”(保护牲畜的神)。也有信仰萨满和喇嘛教的。
  射箭是锡伯族人民最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我国许多优秀射箭运动员出自锡伯族。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享有“射箭之乡”的美誉。
  塔吉克族有人口4.35万。新疆塔吉克族自古以来一直居住在帕米尔高原,故有“世界屋脊的居民”、“云彩上的人家”之称。大多数聚居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少数分布于沿喀喇昆仑山的莎车、泽普、叶城、皮山等县的高寒地带。“塔吉克”是民族自称,含有“王冠”之意。塔什库尔干是塔吉克族世代居住的地方。塔吉克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帕米尔高原东部操伊朗语的诸部落。在汉文史籍中,唐代时称为喝盘陀人,宋元时称为色勒库尔人。自古以来就生活在塔什库尔干地区的塔吉克人以及17世纪后期以后陆续从帕米尔西部东迁并定居这里的塔吉克人,构成了今天我国的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种植耐寒作物。塔吉克语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塔吉克人普遍使用维吾尔文。塔吉克族群众多信仰伊斯兰教。
  塔吉克族的民间口头文学非常丰富,著名的有《公主堡》、“汉日天种”的传说和《冰山之父》神话。萨曼王朝时期的诗人阿布尔哈桑·贾发尔·鲁达基是塔吉克族文学的奠基人、塔吉克族古典诗的始祖。1958年为纪念鲁达基诞辰1100周年,我国出版了《鲁达基诗选》。
  塔吉克族人民素有不偷不抢的传统美德,他们提倡不要不义之财,蔑视和憎恨偷盗行为,不拿别人的东西。帕米尔高原上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民风淳朴,至今仍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乌孜别克族 有人口1.42万。散居于南北疆各地的城镇,主要分布于伊宁、喀什、乌鲁木齐、塔城、莎车等地。1987年,在木垒县大南沟乡成立了乌孜别克族自治乡。
  乌孜别克族的族称,来源于14世纪时金帐汗国的统治者苏丹·穆罕默德·乌孜别克汗。乌孜别克族早在14世纪以后陆续从中亚迁入新疆经商、劳作,逐渐定居于此。《元史》称之为“月即别”、“月祖伯”。明清史籍对乌孜别克人多以地名称之,如撒马尔罕人、浩罕人、安集延人、布哈拉人等。新疆各地的乌孜别克族人与当地维吾尔族人之间由于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基本相同,语言接近。
  乌孜别克族绝大多数居住在城市里,从事商业、手工业生产;少数在农村、牧区,从事畜牧业和农业生产。乌孜别克族整体文化素质较高,知识分子较多,许多人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文学艺术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和艺术创作,涌现了许多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
  新疆乌孜别克族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乌孜别克文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乌孜别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和维吾尔语、塔塔尔语很接近。新疆乌孜别克族普遍讲维吾尔语,使用维吾尔文,北疆牧区的少数人也使用哈萨克语和哈萨克文。现在越来越多的乌孜别克人掌握了汉语和汉文,尤其是知识分子。乌孜别克族群众信仰伊斯兰教。
  乌孜别克族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古代文学非常昌盛,在民间保存着大量的乌孜别克族文学作品,也产生了许多杰出的诗人。乌孜别克族音乐舞蹈具有浓郁的本民族特色。其音乐曲调优美,表演以独唱为主,民间歌曲以《黑眉毛的姑娘》流传最广。舞蹈轻快多变,节奏性强,以单人舞为主。民间舞蹈以《木那佳提》、《哈拉增》、《他纳瓦尔》最为流行。新中国建立以后,舞蹈创作有很大进步,《心花怒放》、《铃铛舞》、《手鼓舞》等,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
  满族 有人口2.41万余,散居于全疆各地。其中多数集中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和乌鲁木齐市。
  满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中国东北的肃慎以及后来的挹娄、勿吉、〓鞨和女真。现在新疆的满族人大部分是清代被调派到新疆驻防的满洲八旗官兵的后代。乾隆年间驻防新疆的满营官兵曾达万余名以上。另外还有派往新疆任职的官员、贬发到新疆的满族官吏和自愿迁入新疆的满族人。清朝时满族人多聚居屯驻,戍守边疆。清朝后期,迫于生计,满营开始屯垦,逐渐从事农业生产,一些居住于城镇者也兼营其他行业。现在新疆满族大多数从事工业,工人较多,知识分子人数也不少,其余从事农业。
  满族原用满语和满文。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清朝统一全国后,满族人散居全国各地,与汉族人杂居,由于经济文化的交流,逐渐改用汉语汉文。在新疆的满族人中许多兼通维吾尔等几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满族曾长期信奉萨满教,新中国成立后,宗教观念已十分淡薄。
  新疆满族的主食是面和米,独有的风味食品是白煮猪肉及糕点“萨其玛”,“火锅”是满族传统主菜。满族人普遍喜欢喝酒、吸烟。“口袋房、蔓子炕、烟囱出在地面上”是满族居室的三大特点。
  俄罗斯族 新疆俄罗斯族1.13万人,散居于伊犁、塔城、阿勒泰、乌鲁木齐等地。新疆的俄罗斯人最早是在18世纪以后由沙皇俄国迁来的。19世纪初至俄国十月革命前后,又陆续有不少人进入新疆,并在新疆定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定居新疆的俄罗斯族被称为“归化族”,他们聚居的村庄也被称为“归化村”。新中国成立后改称为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是我国文化素质较高的少数民族。目前,居住在城镇里的俄罗斯人主要从事工商业、运输业和服务行业,居住在农村的则大多从事农业、园艺业和养殖业。在新疆俄罗斯族中,知识分子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从事教育、医务、翻译、技术等工作。
  俄罗斯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新疆俄罗斯族讲俄语,使用俄文,大多兼通汉、维吾尔等几个民族的语言文字。过去,迁居新疆的俄罗斯族大多信仰东正教,只有少数人信奉新教(即基督教)和天主教。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无神论教育的逐步深入,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宗教观念日渐淡薄。现在新疆俄罗斯族大部分都不是宗教信徒。
  新疆俄罗斯族人的饮食,既保持着过去的传统,又深受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影响。主食是烤面包,副食多为俄式煎菜。在传统饮食中,苏波汤和鸡蛋饼是极受人们青睐的两道风味食品。新疆俄罗斯族住宅的建筑风格和其他民族有很大不同。俄罗斯族多住木材构筑的房屋或砖木结构的平房,一般都有宽大的院落,前院种植花果蔬菜,后院架设畜圈,建库房,挖地窖。他们的厨房比较宽敞高大,一般都有烤炉。房屋窗明几净,装饰朴实素雅,体现了讲卫生、爱清洁的民族特性。
  俄罗斯族文化悠久,性情开朗,能歌善舞。每逢喜庆节日,男女老幼聚集一起,欢歌舞蹈,最常见的群众性舞蹈有妇女头巾舞和男子的“赶马车舞”,俄罗斯族青年喜欢跳“踢踏舞”。
  达斡尔族 有人口0.67万,主要分布在塔城地区。塔城市设有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达斡尔”是本民族自称,汉文史籍中有“达胡尔”、“达呼尔”、“达糊里”、“打虎尔”等不同的音译。清代时因其来自索伦地区而被称为“索伦”,新中国成立后才正式恢复原有的名称。新疆的达斡尔族大都是18世纪60年代清政府从东北调遣来的“索伦营”驻防军的后代。达斡尔族以经营农业为主,部分兼营畜牧业。达斡尔族农民有种植烟叶的传统,嗜好吸烟。
  达斡尔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无本民族文字,曾用满文,现普遍使用汉文。许多达斡尔人兼通汉、蒙古、哈萨克、维吾尔语。达斡尔族人主要信仰萨满教,少数人信仰喇嘛教。
  新疆达斡尔族的村庄都具有独特风格,依山傍水,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地方,多为“介”字形房屋。达斡尔族非常注重室内光线的充足和采光,住室以多窗著称。屋内南西北连炕,组成“蔓子炕”。20世纪70年代以后,达斡尔族人的居住发生了巨大变化,盖房开始以砖石为基,土坯砌墙,开始使用木板床、桌子,床上铺毛毯,放置绸缎被褥,许多家庭有了电视机等现代家电。
  新疆达斡尔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口头文学内容丰富。有许多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和长诗。如民间故事《伯金的故事》和《筑城》、《迁徙》、《告别》等长诗。达斡尔族十分喜爱体育活动,阿西尔达斡尔民族自治乡被人们誉为“摔跤之乡”,新疆很多摔跤明星都是从这里升起的。在地区和自治区历次运动会上,达斡尔族摔跤运动员都曾大显身手。
  塔塔尔族 新疆塔塔尔族有0.47万人,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昌吉、奇台、阿勒泰等地,在奇台县建有全国唯一的塔塔尔民族乡。塔塔尔原是蒙古人的一部,“达达”、“鞑靼”等曾是历史上塔塔尔族的不同译音。塔塔尔族是在15世纪后由西征的蒙古人与欧亚平原的钦察人、伏尔加河流域的保加尔人相互融合不断发展而形成的。新疆的塔塔尔族多是在19世纪因不堪沙俄农奴制的压迫而陆续从当时的俄国喀山、斜米列契、斋桑等地迁来的。也有一些是到新疆经商、谋业而定居下来的。他们世代相传,已经和新疆各兄弟民族形成休戚与共的手足关系。
  塔塔尔族多数经营商业,少数从事农牧、手工业。
  塔塔尔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塔塔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钦察语支。塔塔尔文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由于长期与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杂居共处,所以习惯上也使用维吾尔、哈萨克语言文字。
  塔塔尔族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早,知识分子较多,不少人长期从事教育工作。1941年创立的伊宁塔塔尔学校是新疆最早建立的少数民族新型学校之一,在当时对改革旧的宗教教育、传播文化科学知识起了积极作用。塔塔尔族群众普遍信仰伊斯兰教。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物质生活条件的进步,新疆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发生了并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方面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在国家法律和政策的保护下受到尊重,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发扬光大。另一方面,民族传统文化随着民族地区社会的变革和经济及各项事业的发展进行着调适,发生着嬗变。
  国家及自治区政府对继承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挖掘和研究民族文化遗产实行了扶持政策。政府扶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文化事业,组建民族文化艺术团体,培养少数民族文艺人才,繁荣民族文艺创作,一批少数民族名胜古迹得到保护和修缮。在抢救、整理民族文化遗产方面,都有专门的计划和投资。对民族传统医药学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给以特殊扶持。
  自治区政府有计划地组织对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进行搜集、整理、翻译和出版的工作,保护少数民族的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自1984年以来,自治区古籍整理办公室已搜集少数民族古籍5000多册,整理出版了濒于失传的11世纪喀喇汗王朝的两部宏篇巨著《福乐智慧》和《突厥语大词典》,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族学者的长期共同努力下,于20世纪80年代翻译、出版了维吾尔文译本,之后又出版了汉文译本。对在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中产生于新疆蒙古族和柯尔克孜族的《江格尔》和《玛纳斯》两部史诗的搜集、整理、翻译和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被誉为维吾尔族音乐之母的大型古典音乐套曲“十二木卡姆”,在新中国成立前已濒于灭绝,新疆地方政府将其列为重点抢救品种组织力量搜集、整理。现在,“十二木卡姆”已由半个世纪前仅有两三个艺人能够较完整地演唱,发展到成立木卡姆艺术团、木卡姆研究所并广泛演唱,2005年已列入联合国保护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哈萨克族民间古典音乐《六十二阔恩尔》是哈萨克族文化精髓,面临消亡,现在新疆已成立专家组对其进行收集整理,其中套曲《阿克鹘》在2005年3月中旬以电视文艺晚会的形式搬上舞台。在全疆展开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普查工作,一些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到发扬光大,如叼羊、赛马、摔跤、射箭等十分普及,为各族群众所喜爱。维吾尔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达瓦孜,近年来享誉国内外。
  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整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已收集、登记造册的少数民族古籍共有9017册(件)。内容涉及政治、哲学、法律、历史、宗教、军事、语言文学、地理、经济、医学、天文历算、生产技术等领域。就民族文种而言,有回鹘文、阿拉伯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满文、锡伯文等13种文字,是新疆各少数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各少数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勤劳节俭、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等,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得到继承和发扬。一些落后的、不健康的甚至是有害的风俗习惯,逐步废止和加以摒弃。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少数民族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冲击,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增强了商品观念和竞争意识。新疆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由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变为定居或半定居的农牧结合的生产生活模式。
  新疆各民族都有优秀丰富的传统文化,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在新的经济建设热潮中,要重视保护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开发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富矿,利用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自然景观、名胜古迹、民族民间风情遗产,开发民族景观,民族风情特色旅游,开办一些民族文化产业,开拓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开放开发、经济社会发展。

知识出处

新疆通览

《新疆通览》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为了更好地向人们介绍新疆、宣传新疆,新疆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编写了《新疆通览》一书,从生态地理、人文环境、历史演进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个层面向广大读者展示了一个现代化的新疆。新疆古称西域,即中国的西部疆域。从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起,就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阅读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