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社会人文环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疆通览》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3886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社会人文环境
分类号: C91
页数: 32
页码: 029-060
摘要: 本章记述了新疆社会的人文环境,其中包括了各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化、人文景观与风土人情、多种宗教与民族习俗等。
关键词: 新疆 社会 人文环境

内容

第一节 各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化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历史文化,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据《新疆统计年鉴》资料(下同),2004年新疆有47个民族,共1963.11万人。其中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锡伯、塔吉克、乌孜别克、满、达斡尔、俄罗斯、塔塔尔等13个民族在新疆居住的历史较长,被称为新疆的主要民族或世居民族,其余的东乡、壮、撒拉、藏、苗、彝、布依、朝鲜等民族,大都是新中国建立前后迁入新疆的,人口较少。有些外国人士形象地把新疆称为“民族的橱窗”。
  维吾尔族 有人口897.67万,是新疆的主体民族。分布于全疆各地,而大部分集中在南疆的和田、喀什、阿克苏和库尔勒4个地区。“维吾尔”是本民族的自称,含义是“团结”、“联合”。自北魏时期至明代,汉文史籍中先后有“袁纥”、“韦纥”、“回纥”、“回鹘”、“畏兀尔”等音译。维吾尔族是我国古老民族之一,其族源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游牧于我国北方和西北贝加尔湖以南,额尔齐斯河和巴尔喀什湖之间的“丁零”。后来又称做“铁勒”或“敕勒”。由于他们使用的车轮高大,故又有“高车”之称。后来,回纥人(后改称回鹘)在漠北草原建立汗国。9世纪中叶,汗国灭亡,大部分回鹘人迁到西域。西迁后定居于西域的回鹘人融合了早先游牧于天山以北、中亚草原以及天山以南的突厥语各部,又融合了两汉以来移居这里的汉人,以及原居南疆地区的操焉耆、龟兹、于阗语的土著居民,还有以后迁来的吐蕃人、契丹人、蒙古人等,逐渐发展而形成了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多数人从事农业,部分人从事商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维吾尔族有经营农业的传统,现代维吾尔族主要是一个农业民族,其经济文化类型属于绿洲灌溉农业类型,擅长粮棉和园艺业经营。维吾尔族手工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如著名的和田地毯、玉石,喀什绣花小帽、英吉沙小刀等。还有雕刻、乐器制作等多种传统手工业。其手工艺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得到国内外旅游者的青睐,远销国际市场。
  维吾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文字系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维吾尔族群众普遍信仰伊斯兰教。
  维吾尔族有着优秀的文化艺术,产生于11世纪喀喇汗王朝时期的《福乐智慧》和《突厥语大词典》是维吾尔文学史上的两部重要著作。维吾尔民族能歌善舞,驰名中外的《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民族音乐舞蹈完美结合的艺术瑰宝。传统舞蹈以“赛乃姆”、“刀郎”为代表。“麦西来甫”是最具广泛群众基础的,最受群众欢迎的集体歌舞。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维吾尔族的文化、教育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汉族 新疆汉族人口780.25万人。分布在全疆各地,而主要集中在北地区,在城镇和生产建设兵团、工矿区所占人口比例较大。
  汉族是很早生息在新疆(古时称西域)的民族之一。汉朝时就有从内地派遣来的汉族官兵在西域屯田。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设立后,屯田规模扩大,屯田官兵带有妻室儿女,这些人世代定居,成了古代新疆居民的一部分。以后历代都有数量不等的汉族移民进入新疆。但早期进入新疆的汉族人的后裔大部分都融合到当地各民族中去了。现在生活在新疆的汉族人,大都是清代以后陆续由内地迁来的。清代中期以后就有大批汉族迁来,1884年新疆建省后,内地汉族人来新疆屯垦、经商者络绎不绝,清政府还裁兵分屯、遣犯助垦、移民实边。民国年间,仍有不少汉族人到新疆为官、经商,甘肃、陕西、河南等省灾民入新垦殖,国民党在新疆的驻军及其随军眷属、行政人员也成为新疆汉族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支援新疆的经济和文化建设,大批的支边青年、转业军人、自流人员以及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到新疆工作。汉族与各族人民一起为新疆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疆汉族人职业较广泛,从事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等多种行业。新疆汉族人中高技术人才较多,是新疆技术性行业中的主力。
  新疆汉族使用汉语、汉文字,已形成新疆汉族地方口语方言。一部分长期与当地少数民族杂居的汉族人能够用维吾尔语、哈萨克语进行交际。饮食习惯也深受当地影响,爱食羊肉,肉食品甚至变为以羊肉为主。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新疆政治、经济、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引起汉族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历史剧变与文化转轨。服饰、发式、婚丧礼俗、居住、交通、价值取向、文化心态等方面都同前代汉族有所不同。
  新疆汉文学也取得了很大发展,涌现了一批被称为新边塞诗派的诗人,并出现了一批堪称全国一流的散文家、诗人。著名作曲家王洛宾尤为新疆汉人的骄傲,他的西部民歌早已蜚声世界。还出现了一批画家、摄影家,其题材皆以大西北雄浑的自然风光与多彩的人文景观震撼人的心扉,成为我国文苑、艺苑中引人注目的奇葩。
  哈萨克族有人口138.16万。主要分布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以及乌鲁木齐、昌吉等地的天山草原。哈萨克族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先祖是两汉时期的乌孙、康居等部族,后来又融合塞种、大月氏、匈奴、突厥、契丹、蒙古、汉族等部落和民族。在13世纪和15世纪之间,哈萨克族的先民曾因成吉思汗西征而被迫西迁,以后又因为反抗和摆脱乌孜别克汗的压迫统治而东走,所以得名“哈萨克”,意为“避难者”或“脱离者”。
  哈萨克人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现在已由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走上定居或半定居的农牧结合的道路。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文字系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哈萨克族群众信仰伊斯兰教。
  哈萨克族有比较完备的系谱,要求每个家庭成员记住七代祖先的名字。哈萨克族文学充满浓郁的草原风情,过去由于识字的人很少,多以口头文学的形式流传于民间。收集民间创作并进行演唱的歌手称做“阿肯”。每到春夏之际,牧民们完成畜群转移牧场的任务,就聚集在一处,举行“阿肯”弹唱会。其舞蹈以“挤奶舞”、“制毡舞”和“剪毛舞”为著,轻快有力、刚健苍劲,表达了哈萨克族人民豪爽的性格和真挚的情感。
  回族 新疆回族人口87.63万人。主要分布在昌吉回族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以及伊宁市、霍城县、乌鲁木齐市、吐鲁番地区。新疆的回族,少部分是元朝时被派来屯田、牧养的回回人的后代,大部分是从清朝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陆续从陕西、甘肃、青海等地迁居来的。
  新疆的回族多为农牧兼营,城镇的回族以经营饮食的商贩为多,一部分从事手工业。
  新疆回族通用汉语言文字,但也保留部分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其语言基本上保持着陕甘宁青等省区回族地方语言的特色。回族群众普遍信仰伊斯兰教。
  “花儿演唱”,是新疆回族喜爱的一项文娱活动。“花儿”虽然源于甘、宁、青,但具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在新疆回族中流传较广的有“河州大令”、“河州三令”、“白牡丹令”等20多种曲调。近年来“花儿”的内容和形式有新的发展,已成为回族情歌的主要形式。
  柯尔克孜族新疆柯尔克孜族人口17.12万人。大部分聚居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少部分散布于南疆的乌什、阿克苏、莎车、英吉沙、塔什库尔干、皮山等县和北疆的特克斯、昭苏、额敏、博乐、精河、巩留等县的牧区。
  “柯尔克孜”是本民族的自称。其先祖早在2000多年前游牧于叶尼塞河上游地区。后来迁居天山西部,在汉代时被称为“鬲昆”、“坚昆”;魏晋南北朝时被称为“纥骨”、“契骨”;隋唐时被称为“黠戛斯”;宋时被称为“辖戛斯”;元、明时被称为“乞尔吉斯”、“吉里吉思”,清代时为“布鲁特”,辛亥革命后始定名为柯尔克孜。
  柯尔克孜族主要从事畜牧业,部分兼营农业。操本民族语言,使用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本民族文字。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少数信仰喇嘛教。
  柯尔克孜族具有古老的文化艺术。多少世纪以来,流传着丰富多彩的诗歌及传说、寓言、谚语等。著名的民间史诗《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的代表作品,全书有20多万行,不仅是一部广为流传、规模宏大的历史长卷,也是一部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口头文学,丰富了祖国的艺术宝库。是一部研究柯尔克孜族历史、文化、风俗、社会的百科全书。
  柯尔克孜族有自己的历法,是操突厥语诸民族中最早运用较为完整的日、月、季、年及十二生肖历法的民族。
  蒙古族有人口16.96万。主要聚居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以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一部分居住于伊犁、昌吉、哈密和乌鲁木齐等地。
  “蒙古”是蒙古族的自称,原是蒙古高原诸部落中一个部落的名称,后来逐渐成为这些部落的共同名称。今天居住在新疆的蒙古族,有明清以来一直居住在新疆的准噶尔部的后裔,也有18世纪70年代从伏尔加河流域万里回国的土尔扈特部的后裔,还有清代乾隆年间统一新疆后从内蒙古迁来的察哈尔部的后裔。
  蒙古族世世代代从事畜牧业生产,近代一部分逐渐转事农业。新疆蒙古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与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族的语言相近,但他们使用的托忒蒙文,则和内蒙古通用的胡都木蒙文有所区别。现在,新疆蒙古族中,正在推行胡都木蒙文,这两种蒙文同时兼用。蒙古族群众大多信仰喇嘛教。
  蒙古族人民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如新疆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以及11世纪的民间文学巨著《格斯尔汗的故事》、13世纪的历史文学名著《蒙古秘史》(汉译名《元朝秘史》),19世纪的历史小说《青史演义》等。此外,新疆蒙古族还有丰富的音乐、舞蹈艺术和体育活动。
  锡伯族 有人口4.08万。大部分聚居于伊犁河流域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和霍城、巩留等县。他们在伊犁河畔的肥沃土地上勤劳耕作。锡伯是本民族的自称。新疆锡伯族是清政府平定准噶尔之乱后,为了巩固西北边防,于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4年)从东北征调锡伯族官兵1000多人,连同眷属共3000多人,来新疆伊犁地区驻防。他们在当年的农历4月18日从盛京(沈阳)出发,跋涉万里,行程达17个月,于1765年到达塔城一带。后又移驻伊犁河南岸屯田定居。从1802年起,他们艰苦奋斗6年,开凿出长达200公里的大渠,引伊犁河水垦荒屯田,在此建设新家园。这条造福后代的大渠以锡伯语“察布查尔”命名,意为粮仓。后来的察布查尔县一名,也由此而来。
  锡伯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有自己的文字,锡伯文是在满文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不少锡伯族人兼通汉、维、哈、俄等语文,还有一些人兼通满语,成为优秀的翻译人才。人们称赞锡伯族人是“天生的翻译”。锡伯族在历史上信仰多种神灵,主要信奉“喜利妈妈”(保护家室平安的神)和“海尔堪”(保护牲畜的神)。也有信仰萨满和喇嘛教的。
  射箭是锡伯族人民最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我国许多优秀射箭运动员出自锡伯族。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享有“射箭之乡”的美誉。
  塔吉克族有人口4.35万。新疆塔吉克族自古以来一直居住在帕米尔高原,故有“世界屋脊的居民”、“云彩上的人家”之称。大多数聚居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少数分布于沿喀喇昆仑山的莎车、泽普、叶城、皮山等县的高寒地带。“塔吉克”是民族自称,含有“王冠”之意。塔什库尔干是塔吉克族世代居住的地方。塔吉克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帕米尔高原东部操伊朗语的诸部落。在汉文史籍中,唐代时称为喝盘陀人,宋元时称为色勒库尔人。自古以来就生活在塔什库尔干地区的塔吉克人以及17世纪后期以后陆续从帕米尔西部东迁并定居这里的塔吉克人,构成了今天我国的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种植耐寒作物。塔吉克语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塔吉克人普遍使用维吾尔文。塔吉克族群众多信仰伊斯兰教。
  塔吉克族的民间口头文学非常丰富,著名的有《公主堡》、“汉日天种”的传说和《冰山之父》神话。萨曼王朝时期的诗人阿布尔哈桑·贾发尔·鲁达基是塔吉克族文学的奠基人、塔吉克族古典诗的始祖。1958年为纪念鲁达基诞辰1100周年,我国出版了《鲁达基诗选》。
  塔吉克族人民素有不偷不抢的传统美德,他们提倡不要不义之财,蔑视和憎恨偷盗行为,不拿别人的东西。帕米尔高原上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民风淳朴,至今仍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乌孜别克族 有人口1.42万。散居于南北疆各地的城镇,主要分布于伊宁、喀什、乌鲁木齐、塔城、莎车等地。1987年,在木垒县大南沟乡成立了乌孜别克族自治乡。
  乌孜别克族的族称,来源于14世纪时金帐汗国的统治者苏丹·穆罕默德·乌孜别克汗。乌孜别克族早在14世纪以后陆续从中亚迁入新疆经商、劳作,逐渐定居于此。《元史》称之为“月即别”、“月祖伯”。明清史籍对乌孜别克人多以地名称之,如撒马尔罕人、浩罕人、安集延人、布哈拉人等。新疆各地的乌孜别克族人与当地维吾尔族人之间由于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基本相同,语言接近。
  乌孜别克族绝大多数居住在城市里,从事商业、手工业生产;少数在农村、牧区,从事畜牧业和农业生产。乌孜别克族整体文化素质较高,知识分子较多,许多人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文学艺术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和艺术创作,涌现了许多卓有建树的专家、学者。
  新疆乌孜别克族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乌孜别克文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乌孜别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和维吾尔语、塔塔尔语很接近。新疆乌孜别克族普遍讲维吾尔语,使用维吾尔文,北疆牧区的少数人也使用哈萨克语和哈萨克文。现在越来越多的乌孜别克人掌握了汉语和汉文,尤其是知识分子。乌孜别克族群众信仰伊斯兰教。
  乌孜别克族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古代文学非常昌盛,在民间保存着大量的乌孜别克族文学作品,也产生了许多杰出的诗人。乌孜别克族音乐舞蹈具有浓郁的本民族特色。其音乐曲调优美,表演以独唱为主,民间歌曲以《黑眉毛的姑娘》流传最广。舞蹈轻快多变,节奏性强,以单人舞为主。民间舞蹈以《木那佳提》、《哈拉增》、《他纳瓦尔》最为流行。新中国建立以后,舞蹈创作有很大进步,《心花怒放》、《铃铛舞》、《手鼓舞》等,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
  满族 有人口2.41万余,散居于全疆各地。其中多数集中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和乌鲁木齐市。
  满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中国东北的肃慎以及后来的挹娄、勿吉、〓鞨和女真。现在新疆的满族人大部分是清代被调派到新疆驻防的满洲八旗官兵的后代。乾隆年间驻防新疆的满营官兵曾达万余名以上。另外还有派往新疆任职的官员、贬发到新疆的满族官吏和自愿迁入新疆的满族人。清朝时满族人多聚居屯驻,戍守边疆。清朝后期,迫于生计,满营开始屯垦,逐渐从事农业生产,一些居住于城镇者也兼营其他行业。现在新疆满族大多数从事工业,工人较多,知识分子人数也不少,其余从事农业。
  满族原用满语和满文。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清朝统一全国后,满族人散居全国各地,与汉族人杂居,由于经济文化的交流,逐渐改用汉语汉文。在新疆的满族人中许多兼通维吾尔等几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满族曾长期信奉萨满教,新中国成立后,宗教观念已十分淡薄。
  新疆满族的主食是面和米,独有的风味食品是白煮猪肉及糕点“萨其玛”,“火锅”是满族传统主菜。满族人普遍喜欢喝酒、吸烟。“口袋房、蔓子炕、烟囱出在地面上”是满族居室的三大特点。
  俄罗斯族 新疆俄罗斯族1.13万人,散居于伊犁、塔城、阿勒泰、乌鲁木齐等地。新疆的俄罗斯人最早是在18世纪以后由沙皇俄国迁来的。19世纪初至俄国十月革命前后,又陆续有不少人进入新疆,并在新疆定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前,定居新疆的俄罗斯族被称为“归化族”,他们聚居的村庄也被称为“归化村”。新中国成立后改称为俄罗斯族。
  俄罗斯族是我国文化素质较高的少数民族。目前,居住在城镇里的俄罗斯人主要从事工商业、运输业和服务行业,居住在农村的则大多从事农业、园艺业和养殖业。在新疆俄罗斯族中,知识分子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从事教育、医务、翻译、技术等工作。
  俄罗斯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新疆俄罗斯族讲俄语,使用俄文,大多兼通汉、维吾尔等几个民族的语言文字。过去,迁居新疆的俄罗斯族大多信仰东正教,只有少数人信奉新教(即基督教)和天主教。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无神论教育的逐步深入,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宗教观念日渐淡薄。现在新疆俄罗斯族大部分都不是宗教信徒。
  新疆俄罗斯族人的饮食,既保持着过去的传统,又深受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影响。主食是烤面包,副食多为俄式煎菜。在传统饮食中,苏波汤和鸡蛋饼是极受人们青睐的两道风味食品。新疆俄罗斯族住宅的建筑风格和其他民族有很大不同。俄罗斯族多住木材构筑的房屋或砖木结构的平房,一般都有宽大的院落,前院种植花果蔬菜,后院架设畜圈,建库房,挖地窖。他们的厨房比较宽敞高大,一般都有烤炉。房屋窗明几净,装饰朴实素雅,体现了讲卫生、爱清洁的民族特性。
  俄罗斯族文化悠久,性情开朗,能歌善舞。每逢喜庆节日,男女老幼聚集一起,欢歌舞蹈,最常见的群众性舞蹈有妇女头巾舞和男子的“赶马车舞”,俄罗斯族青年喜欢跳“踢踏舞”。
  达斡尔族 有人口0.67万,主要分布在塔城地区。塔城市设有阿西尔达斡尔民族乡。“达斡尔”是本民族自称,汉文史籍中有“达胡尔”、“达呼尔”、“达糊里”、“打虎尔”等不同的音译。清代时因其来自索伦地区而被称为“索伦”,新中国成立后才正式恢复原有的名称。新疆的达斡尔族大都是18世纪60年代清政府从东北调遣来的“索伦营”驻防军的后代。达斡尔族以经营农业为主,部分兼营畜牧业。达斡尔族农民有种植烟叶的传统,嗜好吸烟。
  达斡尔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无本民族文字,曾用满文,现普遍使用汉文。许多达斡尔人兼通汉、蒙古、哈萨克、维吾尔语。达斡尔族人主要信仰萨满教,少数人信仰喇嘛教。
  新疆达斡尔族的村庄都具有独特风格,依山傍水,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地方,多为“介”字形房屋。达斡尔族非常注重室内光线的充足和采光,住室以多窗著称。屋内南西北连炕,组成“蔓子炕”。20世纪70年代以后,达斡尔族人的居住发生了巨大变化,盖房开始以砖石为基,土坯砌墙,开始使用木板床、桌子,床上铺毛毯,放置绸缎被褥,许多家庭有了电视机等现代家电。
  新疆达斡尔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口头文学内容丰富。有许多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和长诗。如民间故事《伯金的故事》和《筑城》、《迁徙》、《告别》等长诗。达斡尔族十分喜爱体育活动,阿西尔达斡尔民族自治乡被人们誉为“摔跤之乡”,新疆很多摔跤明星都是从这里升起的。在地区和自治区历次运动会上,达斡尔族摔跤运动员都曾大显身手。
  塔塔尔族 新疆塔塔尔族有0.47万人,主要分布在乌鲁木齐、昌吉、奇台、阿勒泰等地,在奇台县建有全国唯一的塔塔尔民族乡。塔塔尔原是蒙古人的一部,“达达”、“鞑靼”等曾是历史上塔塔尔族的不同译音。塔塔尔族是在15世纪后由西征的蒙古人与欧亚平原的钦察人、伏尔加河流域的保加尔人相互融合不断发展而形成的。新疆的塔塔尔族多是在19世纪因不堪沙俄农奴制的压迫而陆续从当时的俄国喀山、斜米列契、斋桑等地迁来的。也有一些是到新疆经商、谋业而定居下来的。他们世代相传,已经和新疆各兄弟民族形成休戚与共的手足关系。
  塔塔尔族多数经营商业,少数从事农牧、手工业。
  塔塔尔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塔塔尔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钦察语支。塔塔尔文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由于长期与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杂居共处,所以习惯上也使用维吾尔、哈萨克语言文字。
  塔塔尔族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早,知识分子较多,不少人长期从事教育工作。1941年创立的伊宁塔塔尔学校是新疆最早建立的少数民族新型学校之一,在当时对改革旧的宗教教育、传播文化科学知识起了积极作用。塔塔尔族群众普遍信仰伊斯兰教。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物质生活条件的进步,新疆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发生了并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方面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在国家法律和政策的保护下受到尊重,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发扬光大。另一方面,民族传统文化随着民族地区社会的变革和经济及各项事业的发展进行着调适,发生着嬗变。
  国家及自治区政府对继承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挖掘和研究民族文化遗产实行了扶持政策。政府扶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文化事业,组建民族文化艺术团体,培养少数民族文艺人才,繁荣民族文艺创作,一批少数民族名胜古迹得到保护和修缮。在抢救、整理民族文化遗产方面,都有专门的计划和投资。对民族传统医药学和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给以特殊扶持。
  自治区政府有计划地组织对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进行搜集、整理、翻译和出版的工作,保护少数民族的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自1984年以来,自治区古籍整理办公室已搜集少数民族古籍5000多册,整理出版了濒于失传的11世纪喀喇汗王朝的两部宏篇巨著《福乐智慧》和《突厥语大词典》,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族学者的长期共同努力下,于20世纪80年代翻译、出版了维吾尔文译本,之后又出版了汉文译本。对在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中产生于新疆蒙古族和柯尔克孜族的《江格尔》和《玛纳斯》两部史诗的搜集、整理、翻译和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被誉为维吾尔族音乐之母的大型古典音乐套曲“十二木卡姆”,在新中国成立前已濒于灭绝,新疆地方政府将其列为重点抢救品种组织力量搜集、整理。现在,“十二木卡姆”已由半个世纪前仅有两三个艺人能够较完整地演唱,发展到成立木卡姆艺术团、木卡姆研究所并广泛演唱,2005年已列入联合国保护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哈萨克族民间古典音乐《六十二阔恩尔》是哈萨克族文化精髓,面临消亡,现在新疆已成立专家组对其进行收集整理,其中套曲《阿克鹘》在2005年3月中旬以电视文艺晚会的形式搬上舞台。在全疆展开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普查工作,一些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到发扬光大,如叼羊、赛马、摔跤、射箭等十分普及,为各族群众所喜爱。维吾尔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达瓦孜,近年来享誉国内外。
  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整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已收集、登记造册的少数民族古籍共有9017册(件)。内容涉及政治、哲学、法律、历史、宗教、军事、语言文学、地理、经济、医学、天文历算、生产技术等领域。就民族文种而言,有回鹘文、阿拉伯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满文、锡伯文等13种文字,是新疆各少数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各少数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勤劳节俭、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等,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得到继承和发扬。一些落后的、不健康的甚至是有害的风俗习惯,逐步废止和加以摒弃。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少数民族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冲击,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增强了商品观念和竞争意识。新疆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由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变为定居或半定居的农牧结合的生产生活模式。
  新疆各民族都有优秀丰富的传统文化,在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在新的经济建设热潮中,要重视保护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开发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富矿,利用少数民族地区丰富的自然景观、名胜古迹、民族民间风情遗产,开发民族景观,民族风情特色旅游,开办一些民族文化产业,开拓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开放开发、经济社会发展。
  第二节 人文景观与风土人情
  新疆地处亚欧腹心,幅员辽阔,民族众多,风俗奇异。新疆以歌舞之乡、瓜果之乡、宝石之乡的盛誉扬名全国,也以其迷人的丝绸之路、众多的名胜古迹和壮丽神奇的风光誉满天下。新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中外游客向往的西域秘境。
  一、丰富悠久的历史人文景观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活动的历史舞台。古代的塞、月氏、羌、匈奴、汉、乌孙、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吐蕃、契丹、蒙古等民族,都曾在这一广阔的舞台上演出过有声有色的历史剧,对中国历史、中亚历史、世界历史都产生过程度不同的影响。新疆考古发现的多种古代文字,如佉卢文、古和田文、古龟兹文、古焉耆文、梵文、粟特文、突厥文、回鹘文、吐蕃文、契丹文等,就是上述古代民族活动的历史见证。
  举世闻名的古代欧亚陆上大通道——“丝绸之路”横贯新疆。丝绸之路是中西文化交融荟萃之路,曾经把古老的黄河流域文化、恒河流域文化以及著名的古希腊文化和波斯文化连接起来。使东西方灿烂的古代文明,通过新疆大地而彼此联系、交融、汇流。佛教、袄教、摩尼教、景教、伊斯兰教及其有关文化艺术顺着这条大道传入我国。在新疆这块土地上,留下了丰富的人类文化足迹。
  丝绸之路昔日的繁荣,在新疆辽阔大地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由于干旱少雨,地广人稀,加之受风沙掩埋保护等原因,使千年古迹奇迹般被大量保存下来。现在,在新疆境内总长为5000多公里的“丝绸之路”南、中、北三道上,到处可见错落的古城,矗立的烽燧,密集的千佛洞、古墓葬、古寺庙以及古屯田等遗址。新疆各类古遗址达数百处之多。“楼兰”、“尼雅”、“米兰”对国内外旅游者来说已成了“神秘”、“探险”的代名词。“高昌”、“交河”、“克孜尔”等名胜古迹早已成为国内外游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丝绸之路”上的新疆路段是整个丝路最富传奇色彩的路段,而其中尤数古城和古墓中的干尸最为世人所瞩目和神往。
  新疆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诸方面有利条件的结合,古城沿着古丝路成群、成带分布,是世界上古城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地区,堪称“世界古城博物馆”。
  位于吐鲁番的高昌古城和交河古城,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最完整的古城遗址。高昌古城始建于汉代,据史籍记载,因其“地势高敞,人物昌盛”而得名。从汉代到明朝历时1500多年,曾先后有五个汉族和少数民族建立的高昌国以此为都,是古代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之一。
  交河古城坐落在吐鲁番盆地雅尔乃孜河谷中一个柳叶形的河心洲上,两条古河床交汇于崖周,故名交河。在汉代以前,交河是车师前王国都城。汉代在此曾设戊己校尉。唐代,西域最高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亦曾一度建此。后经西辽、元,至15世纪才被废弃。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高昌古城和交河古城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人,到这里参观游览。
  位于若羌县境内罗布泊西部的楼兰古城遗址,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阿尔金山脚下的米兰河畔有米兰古城。1906年12月,英国探险家斯坦因考察米兰古城时,在一座土坯佛塔的回廊内壁无意中发现了一组保存相当完好的东西合壁的有翼天使壁画像,它显示出东、西方通过“丝绸之路”进行文化交流的胜景。米兰壁画曾轰动过欧洲文化界,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
  位于库车县的龟兹古城遗址是汉代西域龟兹国的都城;位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石头城,是汉代西域蒲犁国城和唐代羯盘陀国城;位于吉木萨尔县的北庭古城遗址,唐代在此设北庭都护府;位于霍城县的惠远古城,清代时是新疆的最高军政机构——伊犁将军府的驻地。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郊的乌拉泊古城遗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除上述古城遗址外,还有位于且末县的唐代且末古城、瓦石峡古城遗址,位于轮台县的轮台古城遗址,在策勒县境内有丹丹乌里克古城。于阗是西域著名大国之一,也是西域著名的佛国,曾留下许多灿烂的历史文化。在所有的古城遗址内,都曾发掘出许多世间罕见的珍贵历史文物,如古钱币、陶器、织物、木简等。新疆最著名的古墓地,要数吐鲁番的阿斯塔那了。此外,新疆是世界上出土古尸最多、古尸保存最完好的地区之一,仅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的干尸总数当逾千具。1980年以来,新疆自治区博物馆在乌鲁木齐、上海、北京等地举办了“新疆古尸展览”,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来,众多的中外探险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深入新疆进行考古发掘及研究,所获大量文物如云纹瓦当、陶瓷、佉卢文牍、汉代铜印、历代木简、绢画等,对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考古学以及医学等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
  新疆又是古代几大宗教的主要传播地区之一,佛教、袄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等都曾在这里盛行过,而且都曾留下了珍贵的遗迹。特别是佛教和伊斯兰教的遗迹更是遍布天山南北。
  佛教在新疆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尤以千佛洞为著。由于新疆的佛教是沿着丝绸之路不断传播的,因此,从魏晋南北朝时期至隋唐时期,沿着丝路的南道,中道的各主要绿洲和吐鲁番盆地,都曾建造起许多佛寺、佛教洞窟。虽然大部分已受风沙水患和人为损毁,但遗留下来的小部分仍较完整和珍贵。其中20世纪80年代统计,共发现千佛洞16处,较完整的洞窟有550多个。近年来,又新发现了20余处千佛洞。拜城克孜尔千佛洞和库木吐拉千佛洞、克孜尔尕哈千佛洞、森木塞千佛洞以及吐鲁番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和胜金千佛洞、鄯善吐峪沟千佛洞、焉耆锡克沁千佛洞,喀什三仙洞等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这些千佛洞不仅外观完整,而且洞窟中尚有不少颇具艺术价值的佛像和壁画,是我国佛教文化艺术遗产的组成部分,对中外游客具有很大吸引力。特别是位于库车县西67公里渭干河畔的克孜尔千佛洞,它是我国最早开凿的石窟。它始凿于2~3世纪,与敦煌、龙门、云岗齐名。我国开窟造像活动首先就是从这里开始的。现已清理编号的洞窟有239个,保存壁画画面近10000平方米,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仅次于敦煌的壁画艺术宝库。
  目前伊斯兰教清真寺遍布全疆各地,总数在2万多个。其中喀什艾提尕清真寺和乌鲁木齐市的陕西大寺最享盛誉。
  二、独特绚丽的现代人文景观
  新疆的各民族,由于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的宗教信仰以及不同的聚居区域,表现在生产生活方式、语言文字、音乐舞蹈、乡土物产、人情风俗等各个方面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在新疆,以维吾尔族为代表的绿洲农耕文化和以哈萨克族为代表的草原游牧文化极具代表性。在风光如画、繁花似锦的北疆牧场上,哈萨克族牧民策马扬鞭,牧放羊群;听阿肯弹唱,观看紧张而激烈的叼羊比赛和动人心魄的姑娘追。新疆少数民族都具有热情好客、注重礼节、能歌善舞的传统。各民族的婚礼习俗,各不相同,情趣盎然;各民族都有独特的风味饮食、衣帽服饰。在这里,可体验少数民族的生活,欣赏歌舞,参加婚礼,欢度节日,品尝佳肴,购买工艺品,领略到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情。新疆有10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浓郁的穆斯林文化艺术和独特的民族民俗风情成为新疆最具特色的人文景观。
  乌鲁木齐是一座具有清新独特风韵的西部城市。是全疆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教育和科技信息中心,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灿烂的文化古迹以及现代化的风貌而吸引着中外游客。大街上身着各式服装的少数民族群众,节日里热瓦甫、手鼓嘹亮动听,男女青年欢歌载舞,展示着西部名城的青春活力。
  喀什作为古丝路上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历来是中、西方文化的荟萃之地。当地人民广收博采,创造出灿烂的民族风格文化。隋唐时就风行内地的疏勒乐,使人闻之欲舞。品种繁多、制作精巧、风格独特的手工艺品,令人目不暇接。每当集日,“巴扎”和大街上,身着各民族服饰的买卖人的叫卖声此伏彼起,临街店铺五光十色,使人如身临东方童话境地。
  边陲花城伊宁,像一颗闪耀着奇丽光彩的宝石,镶嵌在伊犁河畔。自清代乾隆朝设伊犁将军府于惠远城始,伊宁逐渐发展成商贾荟萃、贸易兴盛的城市。1954年在此成立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在这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艳丽多姿的民族歌舞,风格各异的建筑、中西式相融合的屋宇、庭院,多种民族语言习俗共处交汇,使人领略到塞外江南的独特风韵。
  戈壁新城石河子,是由军垦战士在亘古荒原开发建设起来的军垦新城,被誉为“准噶尔的鲜花”、“戈壁明珠”。是新疆重要的轻工业城市。市内马路平坦开阔,楼宇屋舍散布在葱茏苍翠的林网之中,环境典雅幽静,是全国绿化先进城市和联合国认可的最适宜人居城市。
  油城克拉玛依,过去是“连鸟儿也不飞的地方”,如今已成为一座英姿勃勃的现代化城市。这座雄踞准噶尔盆地西缘的石油城,以新中国新建的第一座油城的光荣的创业史和灿烂的发展远景,吸引着无数游人。来到克拉玛依能强烈地感受到现代文明生活的炽热气氛。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新疆城市化进程加快,天山南北兴起了一座座具有现代气息和丝路风格的新城库尔勒、阿克苏、吐鲁番、哈密、和田、昌吉、阿勒泰、阿拉尔、奎屯……新疆大地上众多古老或年轻的城市,如同丝绸之路上的一串明珠,装扮着祖国的西部边陲。它是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硕果,闪耀着人类文化的光彩。
  新疆悠久的历史人文景观与优美壮丽的自然风景相结合,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丰富的历史文物给新疆大地增添了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奇异的色彩。
  新疆是一个真实而又开放的民俗博物馆。丰富的人文景观为旅游、探险、考古、科学考察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对于研究新疆社会历史、宗教、文化、艺术以及中西关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三、浓郁多姿的风土人情
  新疆民族众多,风俗奇异,中外游客一踏上新疆的土地,就可以领略到那浓郁而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多姿多彩的地方风情。
  1.歌舞
  新疆自古就有“歌舞之乡”的美称。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蒙古、锡伯、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满等民族都能歌善舞,独具特色。远在汉唐时期,西域乐舞就已载入史册。当时列为官制大曲的《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于阗乐》和风靡朝野的胡旋舞、胡腾舞、柘枝舞等,都来自西域,即今新疆一带。
  新疆歌舞中以维吾尔族民间歌舞最负盛名。它继承了古代龟兹乐、高昌乐、疏勒乐、于阗乐的艺术传统,保留着浓厚的民族特色。驰名中外的维吾尔族古典乐曲《十二木卡姆》被称为“维吾尔音乐之母”。它是一部维吾尔音乐舞蹈完美结合的艺术瑰宝。维吾尔族的民间舞蹈中以《赛乃姆》、《刀郎》、《盘子舞》等为代表。当代舞蹈创作中,以《种瓜舞》、《摘葡萄舞》最为著称,这两个舞蹈曾荣获世界青年联欢节的银牌和金牌。维吾尔族舞蹈艺术,女性姿态优美舒展,男子矫健奔放。
  麦西来甫是融维吾尔族音乐舞蹈艺术于一炉的群众自娱形式。新疆各地的麦西来甫都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内容、形式、规模也有差异。在众多的麦西来甫中,以喀什地区麦盖提县一带的“刀郎麦西来甫”最负盛名。它比较集中地保存了维吾尔族古老的娱乐集会的特点、风格。
  哈萨克族酷爱即兴歌曲,俗谚说“骏马和歌是哈萨克族的翅膀”。特别在高山、草原上的哈萨克牧民,经常骑着马,怀抱东不拉,自弹自编自唱,喧叙情感与故事。歌调多运用诗的旋律,形成音乐与文字的统一。在哈萨克族中,有专门弹唱民歌和民族叙事诗的歌手“阿肯”,每年各地都要举行“阿肯”弹唱会。哈萨克人也喜欢民族舞蹈,舞姿刚健,风格粗犷,表达了马背民族豪爽的性格。
  新疆蒙古族男女老少均能歌善舞,尤以唱赞歌而饮誉。民间艺人演唱的《江格尔传》,能唱几天几夜。民间歌曲以长调(一种散板的牧歌)为主,短调(或称小调)为辅。长调歌曲嘹亮悠扬,节奏自由,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各地自有特色,从不互相传唱。短调歌曲节拍固定,曲调流畅,无严格的地方性,各地所唱大致相似。新疆蒙古族人民喜欢的乐器是马头琴,还有四胡、三弦等。蒙古族舞蹈久负盛名,有“沙吾尔登”、“安代”、“酿酒”舞等。其中“沙吾尔登”在新疆蒙古族中最为流行。
  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族的歌舞也很独特。他们用雄鹰的翅骨做成笛子,在手鼓、热瓦甫的伴奏下,吹起鹰笛,引吭高歌,一唱众和,曲调悠扬,令人陶醉。塔吉克族人常以雄鹰自喻,舞姿多模拟雄鹰的动作,回旋飞翔,节奏鲜明,舞姿矫健,同时又轻快活泼,诙谐多智。
  除上所述,新疆塔塔尔族、柯尔克孜族、达斡尔族、乌孜别克族、锡伯族、回族、俄罗斯族等民族,无不有其丰富优美的民族歌舞。为我国的民族艺术宝库,为新疆这个“歌舞之乡”呈献了一朵朵盛开的奇葩。
  2.风味美食
  新疆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味佳肴,品种繁多,令人垂涎欲滴。
  馕 是维吾尔族主要的日常食品。是用馕坑烤制的一种圆形的面饼。多以发酵的面为主要原料。辅以芝麻、洋葱、鸡蛋、清油、酥油、牛奶、盐、糖等作料。馕的品种很多,因和面及添加剂成分、形状、烤制方法的不同而名称不同。馕富有营养、香酥可口,又极耐贮存,因而也为其他民族所喜爱。城镇都有烤馕、卖馕的小作坊(俗称馕房)。维吾尔族家家都会制作烤馕(俗称“打馕”)。吃馕时常要配以茯茶、奶茶或肉汤。
  薄皮包子、烤包子 是维吾尔族喜爱的食品之一。薄皮包子的面皮要擀得很薄,把切成小丁块的羊肉、洋葱、孜然粉和精盐、胡椒粉等加入少量的水拌匀,制成包子馅。皮与馅包成鸡冠形(稍带花边),入笼用旺火蒸熟。包子色白油亮,皮薄如纸,味极丰腴。烤包子即是将包好的包子放进馕坑里烤熟,至皮色黄亮,取出食之,皮脆肉嫩,香而不腻。
  抓饭 维吾尔语称“朴劳”,是维吾尔族待客、节庆必备的美食。按民族的传统习惯,多在净手后直接用手抓食,故称“抓饭”。新疆其他各民族也都喜欢吃抓饭。其原料为大米、羊肉、胡萝卜、洋葱、孜然、油、盐等。吃时盛在浅底大盘中,众人围盘抓而食之,也有分装碗碟,用小勺、筷子进食的。抓饭不仅是营养丰富的“大补”之饭,也是省时省力、饭菜俱全、众口好调的理想食品。所以维吾尔人在婚丧嫁娶、逢年过节或者过“乃孜尔”时,多用抓饭来招待宾客。
  烤羊肉串 在新疆,不论是城市喧闹的大街,还是偏僻的集镇小巷,随处可见长条形的烤肉炉,可品尝烤羊肉串的嫩香。它的制作方法很特别:将嫩羊肉切成薄片,穿在铁钎子上,均匀地排放在燃着无烟煤的铁皮烤炉上,边烤边往肉片上撒些精盐、孜然粉和辣椒面。上下翻烤至黄熟,食之肥嫩热辣,肉香四溢。现在,新疆的烤羊肉串已风靡全国许多城市。
  烤全羊 烤全羊是新疆的一大名馔,在新疆的美食佳肴中位列榜首。烤制方法是把一二岁的小肥绵羊,宰杀后清除内脏,先用精盐内外擦抹,再抹上由鸡蛋、面粉、胡椒、孜然调制的酱,然后用一根干净圆木棍从头至尾将羊穿起,放入用碳火烧热的馕坑中,严封炉口,焖烤一两小时,待全羊皮色金黄,即可食用。烤全羊是维吾尔族人民招待贵宾时的上等名菜。宴席上由主人或宾客手持小刀,将全羊切割成小块,分而食之。在乌鲁木齐、南疆等城镇巴扎上,设有现烤现卖的烤全羊摊位,专门剁块售卖。新疆各大宾馆饭店在上烤全羊时,是将羊放在餐桌上,在羊头上系一条红色彩绸,打成花结,羊嘴衔上一捋香菜或芹菜,犹如一只活羊卧伏吃草。
  手抓羊肉 是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塔吉克、乌孜别克等民族都非常喜爱的传统肉制品。其做法是将大块新鲜羊肉入锅,以清水煮之,煮至肉将熟时放入少许精盐,或放点胡椒、姜片。羊肉煮熟捞起,盛于大盘中,上面再放些洋葱。吃时用小刀将大块羊肉切成小块小片,以手撮而食之,肉嫩味鲜,吃法古朴。
  奶茶 奶茶是新疆各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在新疆,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群众,所用的茶叶、喝茶的用具以及奶茶的制作方法也各有差异。哈萨克族喜欢喝米心茶,蒙古族喜欢喝青砖茶(又称黑砖茶)。而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等民族喜欢喝茯砖茶。奶茶做法简便,将茶煮开后,再加入鲜奶,煮至茶乳交融,加盐即成。有时还放入一些酥油,这种奶茶蛋白质丰富,脂香喷鼻,多喝能解渴耐饥。若到草原上牧民家里做客,主人必先敬以奶茶,客人可以慢慢喝之,多少随意。
  马奶子是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等少数民族最喜爱的饮料,用马奶发酵酿制而成。它味带咸酸,微喷酒香,饮之清凉适口,沁人心肺,帮助消化,健胃益身。多喝能催眠,令人陶然入睡。酿造方法简便:将刚刚挤下来的鲜马奶装进牛皮缝制的皮桶中,再放入陈奶酒曲,经过几天发酵,便可饮用。夏秋间如到新疆牧区旅游,便可一尝马奶子的滋味。
  大盘鸡新疆汉族近年来创制的地方菜。以沙湾大盘鸡最有名。是在原炒辣子鸡块的基础上创新的佳肴。大盘鸡是和面条混合吃的菜,其特点有三:一是整鸡炒一盘,用大盘盛,故得名大盘鸡;二是面条像皮带那样宽,俗称皮带面;三是辣子多,辣味足。此菜一经创制,即风靡全疆各地。做法是放花椒在油里炸一下捞出,放鸡块炒片刻捞出,再放干红尖辣椒过油。复将鸡块放入锅内,与辣椒同炒,这时放酱油、葱、鲜姜、胡椒粉、盐等,将皮带面煮熟后捞起。放入大盘鸡中拌着吃,其味又香又辣。现在用同样的烹饪方法还创新了大盘兔、大盘肚、大盘鱼等菜,其风味也很独特。
  3.民族工艺品
  新疆特殊的地理环境与气候状况,形成了其独特的动植物结构与性能。新疆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与生产实践中,培育、利用、发展了这种自然资源,创造出许多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手工艺品,以及独具特色并享有盛誉的土特名产。
  地毯 新疆是我国地毯业的发祥地。新疆地毯素以历史悠久、技艺高超、民族特色鲜明而驰名于世,它既是生活用品,又是新疆传统的民间工艺美术品,在国际市场上有“东方式地毯”之称。
  新疆地毯以和田地毯为代表,其图案和配色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地方色彩:多层边框,花纹对称,几何图形内填入品类繁多的纹饰(如各种动物及花卉、果实、叶蔓、浪花纹等),结构严整富于韵律,活泼多变富于生活情趣,色彩丰富绚丽,格调清新明快。其原料多采用粗而不黏、坚韧富于弹性、光泽好、强度大的和田羊粗秋白毛。将染色的羊毛线在经线上手工打结,经过编织及后期的化学水洗和热烫光等十数道工艺制成。毯面光泽平滑,毯板挺实柔和。主要用于室内装饰,有铺毯、挂毯、坐毯、拜毯、褥毯等种类,是新疆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曾在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中荣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奖,并在“1991中国旅游商品评比”中荣获“天马银奖”。新疆地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北京人民大会堂、英国伦敦维多利亚博物馆、美国纽约纺织品博物馆等都珍藏有新疆现代及16~19世纪生产的地毯。国际友人赞誉新疆地毯为“中国文化艺术的象征”。
  玉石与玉雕 新疆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著名玉石产地。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均产玉石,素有“金玉之邦”的美称。新疆玉石品种繁多,有和田出产的白玉、羊脂玉、青玉、墨玉,还有产自且末县阿尔金山的金山玉,产自哈密、玛纳斯等地的天山碧玉、黄玉,产自奇台、克孜勒苏的水晶、茶晶、发晶等。其中尤以和田玉为上品。和田玉以晶莹美丽、温润光洁、坚实缜密而驰名中外,白的洁净似雪、绿的青翠欲滴,黄的光亮纯正,黑的素雅古朴,以白玉最受人喜爱,其中优质品羊脂玉乃是世界上罕见玉种。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国家支持下,和田、且末、玛纳斯等地有选择地大量开采玉矿,供内地及本地加工雕琢工艺品。60年代建于乌鲁木齐的新疆玉雕厂,是生产玉石工艺品的专厂,产品繁多,有各种仿古器皿、人物雕像、鸟兽花果形象及装饰配件等多种形式类别,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强烈的民族情趣和特殊的艺术魅力。许多装饰佩件、陈设小品,诸如鸡心、串珠、项链、戒指和夜光杯等,甚受国内外旅游者的赏识,各种高档玉雕产品更是供不应求。
  花帽 维吾尔语称为“朵帕”,是一种风格独特的手工艺品。新疆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塔尔、柯尔克孜等民族都有戴花帽的习惯。各民族、各地区的花帽,花纹、样式各具特色,花帽的不同样式可以作为区别这些少数民族的标志之一。以维吾尔族的花帽为例,大多呈四楞形,是将手工绣好的四瓣,以顶为中心缝合起来,套在木制帽框上成形,最后镶上黑绒布边而成为立体小花帽。它可按缝折叠以便于携带和保存。花帽上,一般用黑白两色或彩色的丝线绣上花纹图案。常见的图案有花卉、果实、鸟雀、星月等形状以及几何图案。花帽的种类繁多,从制作方法和工艺特点可以分为:丝线平绣、丝线结绣、钩花刺绣、扎绒刺绣、串珠片绣等等。按图案纹样可分为:单独适合纹样,满地散花纹样、巴旦木花纹样,以及十字对称纹样等。按地区不同,又以喀什的男式巴旦木花帽、和田女式格子架花帽、库车女式串珠镶片鼓顶花帽、吐鲁番色彩浓烈灼艳的花帽、伊犁扁浅圆巧淡雅大方的花帽以及哈密纹样繁茂细致、色彩鲜艳的花帽等为代表。此外,根据对象不同还有儿童帽、青年帽、妇女帽、老人帽及阿訇帽等区别。每逢节日喜庆、歌舞盛会,维吾尔族人都要戴上花帽装饰打扮自己。花帽也是馈赠亲朋的贵重礼品,还是姑娘向小伙子表达爱情的信物之一。近年来许多地区建立了专门生产花帽的作坊和工厂,以满足本地民族群众和国内外旅游者的需要。
  爱得来斯绸 “爱得来斯”即扎染之意。这种丝绸采用我国古代的扎经染色工艺,按图案的要求,在经纱上扎结进行染色而成。染色过程中图案轮廓因受染液的浸润,有自然形成的色晕,参差错落,疏散而不杂乱。既增加图案的层次感和色彩的过渡面,又形成了爱得来斯绸纹样的富有变化的特色。爱得来斯绸有两大片区,一是喀什、莎车,以色彩绚丽鲜艳、图案细腻严谨著称,常用翠绿、宝蓝、杏黄、桃红、金黄等色;二是和田、洛浦,讲究黑白效果,纹样粗犷奔放、色彩简洁明快,常采用黑底白花或白底黑花或红白、蓝白,兼配以小块金黄、宝蓝、翠绿、橘红做点缀,使色彩简洁而富于变化。爱得来斯绸具有鲜明的维吾尔民族特色和自然地理特点,充分表现出维吾尔人的审美情趣。
  英吉沙小刀 新疆有四大名刀,即英吉沙小刀、伊犁沙木萨克折刀、焉耆陈正套刀和莎车买买提折刀。其中,英吉沙小刀以其精美的造型,秀丽的纹饰和锋利的刃口而著称。既实用又美观,深受新疆各族人民的喜爱,尤其受维吾尔族群众的欢迎,1987年荣获全国旅游工艺品评比第一名。英吉沙小刀是以其产地英吉沙县而命名的。约有300年的生产历史。英吉沙小刀做工精细,以优质钢板锻打成型,锉平磨光后,以传统技术淬火而成。小刀形状有弯、直、箭、鸽等式样,造型美观,刀体平整光亮,刀把雕刻不同式样的花纹、图案,且戳有维、汉文“英吉沙”的标志。刀刃锋利经久耐用,遇硬不崩口,并配有精致的刀鞘。英吉沙小刀有20余种,40多个花色式样。新中国成立后,轻工业部门为促进这种名牌小刀业的发展,投资数十万元,组织近30名艺匠,建成英吉沙小刀厂,既采用现代工艺技术,又保持了传统的手工制作方法。在历届中国工艺美术展览会和民族用品展销会中,都有英吉沙小刀展出。现远销日本、巴基斯坦等国家。
  4.民族乐器
  素以“歌舞之乡”著称的新疆有丰富多彩的各民族独特的民族乐器,吹拉弹击样样俱全,这是从古代西域乐器继承和发展而来。这些乐器不仅能奏出美妙的音乐,也是一种精致的手工艺品。
  热瓦甫 维吾尔族弹拨乐器,木制琴身,半球形音箱,以羊、驴、马或蟒皮蒙面,琴颈细长,顶部弯曲,全长约90厘米。通常使用五弦,用拨子弹奏。音色清脆柔和,适宜独奏,也可供伴奏、合奏。琴身还用兽骨镶以民族图案,工艺精巧。
  弹布尔 维吾尔族弹拨乐器。琴身木制,琴柄修长,有140多厘米,是维吾尔族乐器中最长的一种。琴柄上镶嵌着骨质的装饰图案。音箱瓢形,以整块薄木平板贴面,面板上有一对眉状音孔。五弦,用拨子弹奏。音色明净、悦耳。多用于独奏或伴奏。
  都塔尔 维吾尔族弹拨乐器,为普及性民族乐器。琴身造型与弹布尔近似,但只张二根丝弦,用手指弹拨。音量较小,音色圆润。多用于自弹自唱或仅用小手鼓伴奏弹唱。
  东布拉 也称“冬布拉”,哈萨克弹拨乐器。琴身多用桦木或红松木制作。琴腹梨形或铲形,张两根铜丝弦,用右手弹奏,音色铿锵动听。哈萨克人喜欢用这种乐器自弹自唱。在哈萨克牧民居住的草原上,哪里有毡房,哪里就有东布拉的琴声。当地谚语:“骏马和东布拉是哈萨克的两只翅膀”。
  萨塔尔 维吾尔族拉弦乐器,瓢形木制琴箱,琴杆较长与弹布尔近似,有18根丝弦品位和若干高音品位。用马尾弓子演奏。音色清净优美,为维吾尔族大型套曲《十二木卡姆》的主要伴奏乐器。
  达甫 又称手鼓。维吾尔民间打击乐器。圆形、木框,蒙羊、马、驴或蟒皮。木框内装有许多小铜环或小铁环,演奏时双手交替击鼓发音。是维吾尔民族乐队合奏和伴奏不可缺少的打击乐器。
  库木孜 柯尔克孜族弹拨乐器,木制音箱,以琴杆为指板,张三弦。一般用于自弹自唱,加之生动诙谐的表演,生动活泼,妙趣横生。
  那艺 又称鹰笛,是塔吉克族音乐的象征。用鹫鹰翅骨制成,全长约20厘米,管直径1.5厘米,中空,设有簧和哨嘴,竖吹,下半部有三个发音孔,音色清脆悦耳。可与其他乐器组合合奏,也可独奏。鹰笛深受塔吉克人喜爱。在我国为塔吉克族独有。
  5、新疆瓜果
  新疆盛产瓜果,素有“瓜果之乡”的美称。新疆的瓜果,种植面积大,分布广,品种多,品质好。常见的有葡萄、哈密瓜、西瓜、香梨、杏、桃、无花果、樱桃、石榴、核桃、巴旦杏等,优良品种达数百种。
  6、巴扎
  新疆各族人民特别是维吾尔人具有重商、经商的传统。新疆各地的巴扎,就是他们长期从事商贸活动的场所。
  “巴扎”系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农贸市场。它遍布新疆城乡。在南疆维吾尔人聚居的地区,差不多每个乡镇、交通路口都有巴扎。这里平时有若干店铺,供售日杂百货。一到巴扎天(每星期一次,多在星期五或星期日,相邻的几个巴扎,一般在时间上是错开的),方圆几十里的群众纷纷前来赶巴扎。小商小贩们抓住时机,在巴扎上占位设摊,扬声叫卖。一些农民也把自己生产的瓜果、粮食、羊只、手工制品等拿到巴扎上兜售。卖小吃、酸奶饮料的穿插其间,一时人如潮涌,热闹非凡。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给古老的巴扎增添了新活力。今日的巴扎已作为繁荣城乡商业活动的重要手段,不断地充实、更新。巴扎,既是当地农牧副产品的集散地,外地外省商品乃至进口商品的销售市场,又是当地文化、交通、信息中心以及展示当地民情风俗、特产风味的广场。正是由于这些原因,近年来,到新疆旅游的中外客人多爱到巴扎逛游、购物,体会西域巴扎的风情。
  第三节 多种宗教与民族习俗
  一、多种宗教并存与传播
  新疆作为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和枢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在古代,先后有佛教、祆教、摩尼教、景教、道教等多种宗教传入新疆。10世纪中叶伊斯兰教传入后,新疆不仅继续维持了多种宗教并存的局面,而且又有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传入。
  历史上新疆的宗教虽然一直在不断演变,但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却一直保持下来。现在新疆有伊斯兰教、喇嘛教(或藏传佛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萨满教等8种宗教并存。
  伊斯兰教是新疆信仰民族最多、人数也最多的一种宗教。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回、塔吉克、乌孜别克、塔塔尔、东乡、撒拉、保安这10个民族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信仰在新疆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广泛的群众性,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伊斯兰教信徒统称穆斯林,意为“顺服者”。他们崇奉“真主”,又称“安拉”或“胡达”。伊斯兰教的寺庙称清真寺,又称礼拜寺,是穆斯林举行宗教活动的地方。在新疆,凡是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聚居的城乡,都设有清真寺。穆斯林每天要做五次礼拜(新疆叫“乃玛孜”,即向真主祈祷),每星期五的午后要做聚礼(又称主麻,故星期五称为主麻日),每年的肉孜节(开斋节)和古尔邦节(宰牲节)要做会礼。这些礼拜活动只限于男性,女性不得参加。
  新疆伊斯兰教有不同的教派。维吾尔、哈萨克、回、乌孜别克、塔塔尔等大多数民族信仰逊尼派,塔吉克、柯尔克孜等民族基本上信奉什叶派。维吾尔、乌孜别克族的一部分人信仰苏菲派。伊斯兰教的肉孜节、古尔邦节已成为新疆各族穆斯林群众共同的重大节日和风俗习惯,此外,每逢教历3月12日还有圣纪节,专门纪念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辰和忌日。
  佛教在新疆流传最久,长达2000多年。公元前1世纪前后,产生于古印度的佛教经克什米尔传入西域——今新疆境内,并于公元前2年开始向东传入内地。佛教在各地统治者的大力推行下成为新疆的主要宗教,并形成于阗、疏勒、龟兹、高昌等著名的佛教中心。9世纪末10世纪初,伊斯兰教传入新疆以后,新疆各地佛教逐渐转衰。但由于内地佛教很兴盛,不时由内地汉人带进新疆,加之13世纪以后,新疆蒙古人又接受了藏传佛教,因此佛教在新疆始终未曾中断。新疆佛教在造像、绘画、音乐、舞蹈、寺院和石窟建筑艺术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丰富了中国和世界文化宝库。现在新疆少部分汉族群众信奉佛教。
  藏传佛教又称喇嘛教,是佛教传入西藏后同藏族原有的原始宗教——苯教融合、吸收所形成的一种宗教。元朝建立前后,传入新疆蒙古族聚居地区,逐渐成为新疆蒙古族群众共同信仰的宗教。
  基督教(新教)、天主教、东正教同为基督教的三大派别。新疆基督教大致在清光绪年间,由外国传教士传入,现在其信徒多为汉族人。新疆基督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6、7世纪,基督教的一个小派别——聂斯脱里派曾在公元7世纪到14世纪在新疆盛行,当时称为“景教”。元代以后,由于伊斯兰教在新疆占了优势,景教才开始衰退。现在,新疆的基督教徒分属“新疆中华基督教会”和“乌鲁木齐基督教会”两个教会。其教会场址均设在乌鲁木齐市。
  天主教传入新疆约在19世纪末,初由法国天主教士传入伊犁境内,后扩散到乌鲁木齐等地。现在教徒仍以乌鲁木齐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为主,乌鲁木齐天主堂是新疆天主教最大的教堂。
  东正教传入新疆大约在18世纪后期,为迁入新疆的俄罗斯族所信仰,现其教徒主要分布在伊犁、塔城、阿勒泰和乌鲁木齐等地,信徒主要是俄罗斯族。
  历史上显赫一时的拜火教、摩尼教和景教,如今都已不复存在了。萨满教是比较原始的宗教,相信万物有灵和灵魂不灭,神职人员“萨满”是神的代理人。在维、哈、柯、蒙、满、锡伯、达斡尔等民族的历史上,都曾有过很深的影响,现在,萨满教在新疆一部分锡伯族、满族和达斡尔族中仍有一定影响。
  道教目前主要在新疆少部分汉族里有影响,其信徒主要是妇女和老人。
  新疆少数民族大多信仰宗教,各族人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得到充分的尊重,正常的宗教活动都受到法律的保护。新疆现有宗教活动场所2.4万余座,其中伊斯兰教清真寺2.3万余座;宗教教职人员2万余人;政府每年还拨专款用于维修重点寺院教堂以保护文物,仅1999年中央政府就拨款760万元用于重修乌鲁木齐的洋行大寺、伊宁拜图拉清真寺、和田麦加大寺,近几年投入款项更大;宗教界人士享有充分的参政议政权利。目前,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担任职务的新疆宗教界人士有1800多人。政府依法保障宗教团体的合法权益。1982年以来,全区共恢复和新建宗教团体88个。各宗教团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主地开展教务活动。
  为保证宗教活动的正常开展,新疆成立了伊斯兰教经学院,专门培养伊斯兰教高级教职人员。各地、州、市根据需要,开设了伊斯兰教经文班,培养宗教教职人员。翻译、出版和发行了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汉文版的《古兰经》、《卧尔兹选编》、《新编卧尔兹演讲集》和一批伊斯兰教经典及宗教书刊,还有佛教、基督教等其他宗教的经典。发行了《中国穆斯林》杂志维吾尔文版和汉文版。为方便信教群众,各地批准设立了专营宗教书刊的销售点。自治区人民政府根据国家宪法和法律,制定并颁布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保护和规范信教群众的正常宗教活动。近年来,圆满进行了新活佛转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数万穆斯林去麦加朝觐;经学院学生参加国际国内《古兰经》诵经比赛,并获得好成绩。
  二、缤纷多彩的民族习俗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新疆各民族在服饰、饮食、居住交通、婚丧、节日、礼节、文化娱乐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1.服饰习俗
  新疆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色泽艳丽、五彩缤纷、种类繁多。戴绣花帽几乎是大多数少数民族的共同爱好,但又随民族与地区不同而互有差异。如维吾尔族无论男女老幼都喜戴绣工精致的四楞小花帽。哈萨克族的帽子也很有特色,帽顶绣花,帽沿用珠子镶成各种美丽图案,圆斗形绣花帽“塔合亚”,是姑娘们最喜欢戴的帽子,并在帽顶插一撮猫头鹰羽毛。姑娘出嫁时,则戴一种绣花并用珠宝做装饰的尖顶高帽。柯尔克孜族男女则喜戴各色丝绒圆顶花帽。塔塔尔族妇女尤喜欢戴镶有彩珠的平顶花帽,帽子上喜披一块彩色头巾。塔吉克族妇女喜戴刺绣精美、带耳围的绣花棉帽,这种帽子不仅美观,而且还能御寒。蒙古族男子爱戴呢料大沿礼帽,显得潇洒大方。回族男性则戴黑、白小圆帽,显得整洁庄重。少数民族妇女还喜欢戴各色头巾,冬季戴毛织头巾,夏季戴各种纱巾。
  维吾尔、哈萨克等少数民族妇女爱着色彩艳丽的连衣裙,维吾尔族和乌孜别克族连衣裙宽大,胸前多褶,而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连衣裙下端多皱裥。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的男子多喜穿过膝、无领、无袋的“袷袢”(外衣)。喜欢在腰间系一条腰带。蒙古族、达斡尔族喜穿袍子,腰扎红、黄、绿彩色缎带。生活在牧区的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民族冬季男子多穿羊皮大衣、皮裤,衣服宽大结实,不仅便于骑马活动,夜间还能当被子盖,头戴皮帽,以防寒挡风。大多数民族的男女都喜穿长统皮靴。
  少数民族妇女无论老幼都留有发辫,维吾尔族姑娘以长发为美,过去未婚少女多喜欢梳很多小辫。佩戴耳环、项链、手镯、戒指等装饰物是新疆少数民族妇女的共同爱好,显得雍容华贵,仪态万方。哈萨克族妇女爱用各种银元、银制品或各色珠扣作衣服上的装饰。柯尔克孜族妇女喜在辫梢系结许多银链和银币、钥匙等物,再用珠链系在一起。盛装的塔吉克族妇女,帽檐上缀一排小银链,戴大耳环,颈绕数道珠项链,胸前佩戴一排圆形大银饰,手戴贵金属制作的手镯或戒指。新娘在辫梢饰丝穗,已婚少妇缀白纽扣或银元等。男子喜欢束腰带或皮带,佩带小刀。
  这些传统的民族衣着打扮,在喜庆、节日中表现尤为突出。形式多样,色彩缤纷的衣冠装饰,令初来新疆的旅游者目不暇接,留下难忘的印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疆各族人民的服装式样都有不少变化。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普遍穿中山装,现在则喜穿西装,尤其是青年男女,无论哪个民族,都喜追逐时髦,着时装。尽管如此,传统的民族服饰仍富有魅力和生命力,与不断更新的时装并行不悖。
  2.饮食习俗
  新疆各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由于历史上新疆少数民族主要从事畜牧业或半农半牧,因此都喜食肉类、奶制品,而食菜较少。
  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都是禁猪的少数民族。为了给不吃猪肉的少数民族提供饮食上的方便,新疆城镇、交通要道以及有禁猪民族职工的单位,都设有清真食堂。这些少数民族还禁食驴、狗、骡等动物及凶禽猛兽,禁食动物血、自死动物的肉以及非伊斯兰教徒宰杀的牲畜。
  维吾尔族以面食为主要食物,喜食牛、羊肉,饮茯茶、砖茶,尤喜喝奶茶。善于用肉类制作各种具有民族风味的食品。馕、抓饭、拉面、烤包子、烤羊肉、薄皮包子等是维吾尔族最具特色的风味食品,现在亦成为新疆最具特色的风味食品。维吾尔族还有喜食瓜果的习惯,“以瓜果代饭菜”成为维吾尔族饮食习惯的一大特色。回族擅长面食制作,喜食蔬菜。粉汤、凉面、包子、揪片子、酿皮子等是回族特色小吃。
  以畜牧业为主的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民族饮食以奶制品与肉食为主,善于用肉、奶制作各种食品。能将牛奶、羊奶加工成奶皮子、奶油、奶酪、奶疙瘩、奶豆腐、酸奶子、酥油、奶酒等八、九种奶制品,或香或甜或酥或酸,营养丰富。一般夏秋两季主要饮食为鲜奶、酸奶、奶皮、奶油和面食;冬春两季主要是肉、干酪、奶、酥油和面食。
  手抓羊肉、纳仁(煮羊肉和以面条)、熏肉、马肠、酥油、马奶子、奶酒等是最具民族特色的风味饮食。马奶子是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等少数民族最喜爱的饮料。哈萨克族的熏肉和马肠,油而不腻,极富营养。少数民族的其他风味食品还有油塔子、面肺子(羊肺灌面)、米肺子(羊肺灌米)等。
  塔塔尔、俄罗斯、维吾尔等民族妇女非常擅长制作各种糕点。她们制作的油馓子、各类“比切尼”(饼干),“巴哈力”、奶油蛋糕等,味道香甜,是逢年过节必备的节日食品。
  茶在少数民族的饮食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无论你走到任何一个少数民族家庭或餐馆,热情的主人首先会为你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茶。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塔吉克、回等民族喜欢喝清茶或奶茶,几乎餐餐不离,并有“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谚语。
  3.居住交通习俗
  新疆少数民族的住房千姿百态、样式繁多,但总的可以分成牧区和农区两大类。农区多住土房、砖瓦房;牧区多住毡房。城镇居民如今很多已住楼房。
  土房农区的维吾尔、回、锡伯、乌孜别克、满、达斡尔等民族的住房多为长方形平顶房或起脊房(人字形房屋)。每家住房多自成院落,庭院内喜栽花木、果树。如维吾尔农村的住房,多呈庭院式,一家一户有夯土围墙相隔。院落中,住房少则两三间,多则十余间。房子周围设置畜圈、馕坑、菜窖、厕所,种植各种果木、花草,搭起覆满瓜蔓或葡萄藤蔓的凉棚,显得凉爽清净。住房一般都是土木结构的。屋墙用厚大的土块砌筑,或以泥土夯筑。房顶用木头、芦苇秆或树梢覆盖,再抹上草泥护严。房呈方形,开天窗,屋顶平坦,上面可以晾晒瓜果和粮食。室内砌实心土炕,有壁炉,供冬季取暖之用,也可烧水、烤馕。墙上开壁龛,用于放置日用品。这种土房结构简单,取材方便,造价低廉,而且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很受农民欢迎。在南疆农村,随处能看到这种大大小小的庭院互相连接,形成一个个分布于绿洲中的自然村落。
  毡房为了适应牧区的游牧生活,便于搬迁、拆装,牧区的房屋大都以毡房为主,也有土坯石块垒筑的房子或用圆木构筑的房屋。牧区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等民族的房屋大都以毡房为主。各民族的毡房,其内部结构、陈设各有不同的讲究,但外部形态则大同小异。毡房内部分居住与置物两大部分,一般前半部分放物品、用具,后半部分住人、待客,正中对天窗处放炉子,靠门的左右两侧放马具和炊具。牧民春、夏、秋三季住蒙古包或毡房,到了冬季则住土房、木房、地窝子和石头房。
  城镇居民旧时多住土房,砖瓦房,如今大多已住进楼房。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新疆经济逐步发展,也引起各族人民居住方式的改革。现在新疆农村的砖瓦结构、造型新颖而又保持传统建筑优点的新房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牧区也已出现了座座砖瓦房所组成的牧民定居点,传统的毡房也有所更新。城市中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人们的居住条件正在日趋现代化。
  新疆传统的交通工具为马、驴、驼、牛和各种木轮大车。“哈迪克”——“六根棍”马车是解放前乌鲁木齐市的主要交通工具。这种车的车架由六根圆形木棍组成,颇有弹性。以一匹马或两匹马为动力,车重量轻,时速快,十分灵活,装饰华丽考究,车顶盖有彩色蓬布,不仅富有艺术性,而且还能防雨遮阳,乘坐舒适。过去少数民族青年男女举行婚礼时,常常是几十辆“六根棍”排成长蛇阵,马蹄得得,铃声当当,洋溢着浓郁的西域风情。
  在现代化交通工具十分普及的今天,传统的交通运输工具因其方便灵活,经济实用、适应性强等特点,仍然发挥着作用。这些古朴、原始的交通工具往往能引起外地旅游者的好奇和兴趣,必一试为快。在吐鲁番大街上奔驰着许多吐鲁番“巴士”——“毛驴公共车”,它们铺红挂彩,装饰别致,载客量一般5~6人,时速十几公里,备受中外游客青睐。在喀什、和田、库车、莎车、托克逊等机械交通工具不足的城市,这种装扮漂亮,富有特色的马车、驴车随处可见。在广大的南疆农村仍然有数量很多的毛驴车,在山区和草原,牧民则主要骑马。
  现在时代变了,条件不同了,新疆主要交通干线已有火车、汽车或飞机联结,从城市到偏远乡镇,许多人都有自行车、摩托车、拖拉机,部分人更有了汽车。现代交通设施和运输工具已大大改变了丝绸古道落后的交通面貌。然而对于幅员辽阔的新疆来说,在交通方式、交通工具方面,传统与现代化还会并存一段时间。
  4.婚丧习俗
  婚姻新疆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婚姻习俗。这里仅择几个民族的传统婚嫁礼仪略为介绍。
  维吾尔族的婚礼隆重、热烈。领取结婚证后,选择一个好日子举行婚礼,男女双方的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歌舞庆贺,热闹非凡。结婚这天,新郎由亲友陪伴着到女家迎亲。一路上弹琴打鼓,兴高采烈地来到女家举行“尼卡”(证婚)仪式,这种仪式由阿訇或由德高望重的长者主持,询问新郎新娘是否愿意结为夫妻,待新郎新娘肯定回答后,便把用盐水浸泡过的馕分给他们吃,意为“同甘共苦,永结良缘”。随后,由善于即兴咏唱的亲友代表女方家唱告别歌,勉励新娘做个好媳妇,新郎做个好丈夫。新娘告别家长之后,便蒙上盖头上彩车,在迎亲队伍的簇拥下,和新郎一起来到婆家。一路上吹吹打打,新郎还要不断向祝贺的路人施礼道谢。来到新郎家后,要举行“揭盖头”仪式。亲友们围着新娘,唱起喜歌。在一片欢声笑语中,新郎或者男方的一位客人将新娘的盖头轻轻揭下。之后客人入席吃喜宴。晚上举行麦西来甫,大家尽情地唱歌跳舞,尽情欢乐。婚后第二天早晨,新郎新娘在伴郎、伴娘陪同下,分别去向岳父母、公婆行礼问安。婚后一周内,双方家里彼此宴请亲友。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维吾尔族婚礼增添了不少符合时代精神的新内容。
  哈萨克族的婚俗习惯是同一个部落不能通婚,如欲通婚必须超过七辈,联姻的人家必须相隔7条河。哈萨克族的婚礼朴素而热闹,和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不同的是:不用毛拉主持婚礼,而是由伴郎、伴娘和大家一起唱歌,通宵达旦。婚礼当天,草原上的亲朋好友都来祝贺。之后举行叼羊、赛马、摔跤、姑娘追等活动。晚上举行歌舞晚会,阿肯们弹着东布拉,唱着欢乐的歌,为新人祝福。
  高原民族塔吉克族的婚俗饶有风趣。婚礼历时3天,热闹隆重。第一天,新郎新娘要在自己家中打扮和准备。新郎要头戴缠绕红白两色布条的帽子,新娘要戴系有红白两色绸条的戒指。第二天,新郎骑高头大马,在亲朋簇拥下,去女方家迎亲。携带迎亲厚礼——一头肥羊,新郎要当众喝光新娘代表敬献的两碗放了奶油的牛奶。新郎饮毕下马,新娘奶奶要向新郎肩上撒些面粉以示祝福。新郎新娘交换缠有红白布条的戒指。晚上,阿訇为新婚夫妇证婚,令他们共饮一碗盐水,各吃一块羊肉。洞房花烛之夜,新郎在新娘家度过。第三天早晨新郎新娘同骑一匹马回到男方家。一路上,男女青年奏乐歌唱,十分热闹。马到门前,儿媳妇要在马背上喝完婆婆端上的两碗加了酥油的奶茶才能下马。然后踏着红毡,步入新房,表示新生活的开始。这天,宾客要欢歌对舞直至日落西山。
  俄罗斯族婚姻比较开放自由,与汉、维、哈、蒙等民族都通婚,其中与汉族通婚较多。婚礼特别隆重,新郎新娘去东正教堂,由神甫主婚、祝福,宣布“天主新配合的人不能分开”,唱诗班高唱赞美歌。仪式完毕,设席宴客。宴后举行舞会,新人先领舞,而后宾客亲友起舞,3天后,新郎送新娘回娘家。新娘父母端出面包和盐水,女儿、女婿各吃喝一些,这象征“生活”。然后端出酒,小两口各喝一杯,象征“美满和甜蜜”。
  丧葬在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民族,其丧葬仪式一般都遵从伊斯兰教的教规,实行土葬,盛行快葬,一般早亡晚埋,晚亡午葬。遗体一般在家中停放一天,最多不超过3天,由近亲守灵,等子女亲友前来吊唁与遗体告别。葬前为死者净身,并用白布裹尸,一般男的缠3层,女的缠5层。而后放入“激那孜”(清真寺专门用于抬运尸体的公用木架)中,由亲友抬进清真寺进行殡礼,阿訇念经并致悼词。礼毕,立即抬往麻扎(墓地),葬入墓穴。送葬时仅男子去,妇女不能去墓地。人死后,死者亲属服孝表示哀悼,男子头戴帽子,腰束白腰带,女子头戴白纱巾,穿白裙子。服丧期间(一般为40天),死者亲属不能参加娱乐、不能穿色彩鲜艳的服装。死者亡后的第3天,第7天,40天及一周年,都要进行“乃孜尔”(祭事),做大锅的抓饭招待亲友,并请阿訇念古兰经,这是对死者进行缅怀和悼念的主要活动。每逢死者的纪念日和古尔邦节、肉孜节,亲属都要去墓地为死者念经祷告,并为死者的坟墓培土,以示悼念。
  蒙古族传统的丧葬有土葬、火葬、野葬三种形式。入殓前请喇嘛念经。死者亲属不穿孝服、不烧纸钱、不设灵堂。野葬即天葬,人死后将尸体放在木轮车上拉着跑,直到掉下来为止,然后把尸体置于荒野,让狼或野鹰吃掉,以此让死者的“灵魂升天”。如果7天后,死者尸体还在,便认为不吉祥,于是继续请喇嘛念经,向喇嘛布施,替死者祈祷消灾。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民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野葬已逐渐销声匿迹,土葬已成为主要形式。在城市则普遍实行火葬。
  锡伯族每家都有固定的坟地,实行棺木土葬。父母死亡立即烧香烧纸,全家举丧。过去在大门口、门槛上树一根长竿,竿上挂许多白纸穗,有的门上贴白纸,作为报丧标记。邻居亲友携纸箔吊唁。入殓后,择日出殡埋葬。死后7天、百天,家属都要上坟祭奠。每逢过年过节尤其是清明节,都进行扫墓,子女在服孝期间不能参加娱乐活动。现在,丧葬仪式大大简化,铺张浪费的现象也大大减少。
  5.节日庆典
  新疆每年除了元旦、春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之外,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其中有些节日同宗教信仰有密切联系。遇到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政府给有关民族的公职人员放假,民族群众用各种形式欢庆节日。
  肉孜节 又称开斋节,是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回、哈萨克、塔塔尔、塔吉克、乌孜别克等民族的盛大节日之一。按伊斯兰教规定,回历每年9月称为“斋月”。在这个月里,成年的穆斯林都要封斋(斋戒),他们只能在日落之后至日出之前进食,白天禁止吃喝,直到斋期结束才“开斋”,恢复正常的白天进食习惯。开斋日也就是肉孜节。节日期间,家家庭院整理一新,摆设着丰富食品,人人身穿节日盛装,相互“拜年”酬宾,到处可见歌舞游乐的场面。节日清晨,男性穆斯林都要到清真寺做礼拜。肉孜节来源于伊斯兰教,但现在已演化为民族节日。为了生产和生活的方便,很多信仰伊斯兰教的群众在斋月期间不封斋,而把肉孜节作为传统节日来庆贺。
  古尔邦节 又叫宰牲节,是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的盛大传统节日。“古尔邦”是阿拉伯语,意为“宰牲”。它是根据古代阿拉伯地区的宗教传统演变而来的。古尔邦节的时间为肉孜节后70天,即回历的12月10日。节日清晨,穆斯林们要沐浴更衣,去清真寺做礼拜,然后回家来杀羊烹肉。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家家户户准备丰盛的食物,走亲访友,相互祝贺。城乡到处可闻欢快悦耳的鼓乐之声,男女老少参加各种形式的歌舞、游戏等庆祝活动,其热闹程度胜过肉孜节。
  西迁节 又称“四·一八”节,是新疆锡伯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是锡伯族人民西迁纪念日。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清朝从东北各地抽调锡伯族官兵千余名,连同眷属共3000多人,前往新疆永久驻防。这一天是他们离开盛京(沈阳)踏上征途的日子,因此,新疆的锡伯族人都要进行庆祝活动,欢聚一起,歌舞、射箭和相互祝贺,重温本民族卫国戍边艰苦创业的光荣历史。
  那达慕大会 是蒙古族人民的节日盛会,每年6~8月进行。“那达慕”为蒙古语,意为“娱乐”、“游戏”。届时,各地牧民身着盛装,纷纷骑马、乘车从四面八方聚集草原参加盛会。那达慕大会已有700年的历史,开始只是进行射箭、赛马、摔跤等活动,现在还增加了文艺演出、物资交流、贸易等内容。大型那达慕大会有数万人参加。每年7月中旬,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塞里木湖畔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巴音布鲁克草原,都要进行3天到一周的那达慕大会,成为该州蒙古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盛会。
  灯节 又称“巴罗提节”,是塔吉克族的传统节日。伊斯兰教历每年的8月15日过此节,节期两天。节日头天晚上,全家人围坐一圈,家长先做祈祷,而后呼唤每个人的名字,被叫者必须应声回答,然后将蜡烛一起点燃,以示吉庆。接着全家做祈祷,祈求真主庇佑全家平安,牲畜兴旺。然后共进节日晚餐。入夜,家家要在房顶上燃一支特制的酥油火把,叫“点天灯”,意思是召唤吉祥。家家屋顶上火光熊熊,耀人眼目,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第二天晚上,家长带领全家大小到家族的墓地祭扫,并在墓地上共进晚餐。
  另外,新疆少数民族传统节日还有哈萨克、柯尔克孜、维吾尔、塔吉克、塔塔尔、乌孜别克等民族的诺吾鲁孜节,满族的颁金节,塔塔尔族的撒班节,俄罗斯族的复活节等。蒙古、锡伯、达斡尔等民族还同汉族一样过春节。
  6.礼节
  新疆的少数民族热情好客,崇尚礼节。他们待人接物,迎宾待客,都有传统的规矩。亲友见面,一般都要相互行礼问候。维吾尔族人在见面时,先将右手放胸前,然后把身体向前倾斜,握手问好,互道“萨拉木”(问候语)。妇女相见,互相拥抱,脸贴脸,甚是亲热。哈萨克族人的见面礼数和维吾尔族人相近。但在哈萨克牧民中,亲友见面要先问牲畜平安,然后才问候家人平安。
  新疆各民族素以热情好客见称,客人临门,无论认识与否,都要出门相迎,热情款待,拿出最好的食物给客人吃。如客人留宿,则拿出最好的被褥给客人用,客人走时,总是把客人送至大门外。对尊贵的客人和远道而来的亲戚,则宰羊或马驹,做手抓肉招待客人。用茶点时主人会频频为客人斟茶,并端起桌布上摆着的食品请客人品尝。进餐时,哈萨克族要先将羊头献给客人,客人用刀割一块腮帮肉给席中的长者,再割一只羊耳给在坐的最幼者,然后为自己割一块肉,最后把羊头还给主人,接着大家才开始共享美食。
  少数民族待客和做客都十分讲究礼节。如在炕席落坐,须跪坐或盘腿而坐,切勿伸直双腿,脚底朝天。饭前饭后,必须洗手,洗手后切忌乱甩手上的余水。喝茶时如已喝够,可用手捂一下碗口或杯口示意,否则,主人还会接二连三地给你斟茶。吃馕或油饼、馓子时,要先掰成小块吃,切勿拿整个啃吃。进餐时,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不要把手上的食物再放回去。餐毕,如主人做“都瓦”(一种宗教仪式。先伸出双手,用手心抚摸一下面颊),客人可跟着做,也可以不做,但不要站起或东张西望。待主人收起餐布、食具,客人方可离席。无论吃饭或交谈,最忌讳吐痰、擤鼻涕、挖耳朵、放屁等,否则被认为是无礼的行为。
  在牧区,如骑马到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民族的毡房去,切勿在门口下马,因为这意味着报丧或有其他不好的消息。一般应绕到毡房后面下马。蒙古族还忌讳手持马鞭进入毡房,应将马鞭挂在鞍上,或者把马鞭隐蔽起来。不要随便踢打牲畜,也不要当着主人的面追打猎犬和看门狗。牧区少数民族群众还忌讳别人称赞自己的孩子和牲畜,他们认为这样会给孩子和牲畜带来不吉。
  7.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众多,异彩纷呈。最常见的有赛马、叼羊、姑娘追、摔跤、射箭、高空走绳等。
  赛马 常年生活在山区、草原的新疆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塔吉克等民族,都喜爱赛马运动。尤其是世代生长在天山、阿尔泰山草原上的哈萨克牧民,更是酷爱赛马,竞赛技艺高超,令人叹为观止。盛大节日里,常举行群众性的赛马大会。参加比赛的骑手们把各自的马打扮得漂漂亮亮,比赛开始,只见男女少年骑手扬鞭催马,获胜的马匹受到赞赏,给马首披红挂彩,骑手更是备受嘉奖,观赛者欢呼喝彩。现在赛马已增添了许多新项目:障碍赛马、越野赛马、马球、马上射击以及马车驾驭赛等,十分惊险精彩。
  叼羊 是新疆各兄弟民族群众普遍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特别是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蒙古等族牧民群众更擅长这种独特的马上运动。比赛开始时,主持叼羊比赛的人,把割掉头的一只山羊放在赛场中心,参赛者骑上骏马,听一声令下,便一哄而上,争抢羊只。抢到羊的人飞快奔跑,其他骑手则拼力追逐,往往是“猎物”一再易手,人马搅成一团,惊险“镜头”频频出现,观众欢呼的声浪此落彼起。抢到羊并骑马先到达终点者为胜。
  姑娘追 它是哈萨克族青年喜爱的一种马上体育活动,也是男女青年相互表白爱情的一种别致方式,一般在夏秋季节繁花争艳的草原上举行,远近牧民都骑马前来参观。开始时青年男女骑马向指定地点并辔慢行,去时小伙子可以任意向姑娘逗趣求爱,姑娘只能默默倾听,不能生气。返回时小伙子须在前策马奔驰,姑娘则在后紧追不放,挥鞭追打,引得观众阵阵哄笑。如果姑娘本来就对小伙子中意,则自然就会鞭下留情,只听头顶鞭响,却不见鞭梢落身。这种游戏怡情逸趣,场面热烈,妙趣横生。
  摔跤 是新疆少数民族共同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是民间节日、喜庆的助兴节目。参赛者都是男性,体力相当者结对角逐。摔跤形式多种多样,有抓腰带摔跤、抓腿带摔跤、抱腰缠腿摔跤、马背摔跤,还有捆住双腿只凭上肢摔跤等等。都以摔倒对方为胜。现在各民族还采用了国际式、中国式等摔跤比赛规则,更加丰富了群众性摔跤运动。
  射箭 新疆蒙古、锡伯、哈萨克等民族都有骑马射箭的历史传统。特别是素有“射箭之乡”称号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锡伯族人民,更是普遍喜爱射箭。以此作为本民族体育运动的主要项目。锡伯族的射箭有着悠久的历史,锡伯族男儿以能当一名神箭手而引为光荣。从前锡伯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要举行射箭考试和比赛。现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锡伯族射箭队员,在国内外的许多比赛中,多次获得冠军,夺得多枚金牌和银牌,为祖国和家乡争得了荣誉。
  高空走绳 维吾尔语称“达瓦孜”。它是维吾尔族传统体育活动之一。高空走绳表演起来惊心动魄,兼有体育和杂技的双重特点,在南疆喀什、莎车一带尤为盛行。一般是选一开阔广场,在广场中央竖一木杆,高约30米,从杆顶斜拉一根粗大的数十米长的绳索,下端在地面牢牢固定。表演者手持横杆,不系保险带,在唢呐,羯鼓声中踩绳而上,边走边表演侧身走绳,蒙眼走绳,倒立走绳,飞身跃绳等绝技,一直踩绳而到达杆顶。那险象环生的表演,令观众惊叹不已。南疆的达瓦孜世家,代代传艺,绝技不衰,在历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和国内许多表演中,达瓦孜征服了所有观众,深受各族人民喜爱。1997年6月22日,达瓦孜第六代传人、新疆杂技团演员阿迪力·吾守尔用13分48秒时间走过了架设在长江三峡长达640.75米的钢索,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2000年10月6日,阿迪力·吾守尔以52分13秒跨越了架设在衡山主峰祝融峰至芙蓉峰之间1399.6米的钢索,再次创下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被中国杂技家协会授予“空中勇士”称号。

知识出处

新疆通览

《新疆通览》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为了更好地向人们介绍新疆、宣传新疆,新疆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编写了《新疆通览》一书,从生态地理、人文环境、历史演进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个层面向广大读者展示了一个现代化的新疆。新疆古称西域,即中国的西部疆域。从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起,就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阅读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