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疆的气候条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疆通览》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3867
颗粒名称: 三、新疆的气候条件
分类号: P468
页数: 4
页码: 011-01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新疆的气候条件,新疆的气候资源是得天独厚的,光能、太阳能、风能利用的前景,无疑是广阔而美丽的。
关键词: 新疆 气候条件

内容

1.新疆气候的特点
  唐诗“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说的是新疆之冷;“九月尚流汗,炎风吹沙埃”,“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岑参),说的又是新疆之热。前者写天山之北,后者写天山之中的吐鲁番。此外,尚有许多古代诗文描写的新疆的奇寒酷暑、雪厚冰坚、风沙弥天等气候景象,看来都有一定的真实性。但古人见闻均不免于偏狭,文墨复多夸张,因此,这类描绘常常使人对新疆望而却步。其实新疆气候是丰富多样的。
  新疆深处内陆,远离海洋,高山环列,使得湿润的海洋气流难以进入,形成极端干燥的大陆性气候。新疆气候具有多种特点,明显的如晴天多,日照强,少雨,干燥,冬寒夏热,昼夜温差大,风沙较多等。
  新疆气候最显著的特点是“干”。因为干,空气湿度低,云雨少,经常是晴空万里,阳光灿烂;因为干,太阳供给地面的热量,几乎全部用来加热大地和空气,而地面土壤又很干燥,无法蒸发降温,所以夏季白天温度偏高,到了夜晚,由于戈壁缺少保持热量的能力,地面散热的速度特别快,温度迅速下降,形成昼夜温差特别大。因为干,地面植被相对稀疏,一起风就沙尘飞扬,尤其是戈壁滩上时时有风沙弥漫。新疆这种干燥气候,还突出表现为降水偏少。北疆大部分平原地区的年降水量只有200毫米左右,大约为华北地区年降水量的一半弱。南疆平原区降水量更少,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塔里木盆地内部尚不及20毫米。在吐鲁番盆地,平均每年只有11天下雨,年降水量只有12.6毫米,一般情况,每次下雨充其量仅能把地表淋湿。至于沙漠腹地,有的年份甚至终年滴雨不下。
  但是,新疆也有降水较多的地方,主要是天山山区和阿尔泰山区。这里冬春多雪,夏秋多雨,空气相对湿润,地面植被丰富。天山山区年降水量在500毫米左右,与华北平原相差无几。其中巩乃斯林区附近约达800毫米,几乎与淮河流域的年降水量相等。这些山区不仅降水丰沛,而且每年降水比较稳定,这给山间盆地和山前平原绿洲的农业灌溉用水提供了较充沛的来源。
  新疆气候的第二个特点是冬冷夏热。冬季,由于西伯利亚空气十分寒冷,这种冷空气积累到一定程度,在有利的高空大气环流引导下,就会向南爆发,于是,强冷的西北风像潮水滚滚而来,所到之处气温急骤下降,这就是直接影响新疆气候的寒潮(俗称寒流)。每年冬季,新疆总有几次大幅度降温的寒潮出现。而遭到一般冷空气侵袭的时间就更多了。正因为如此,新疆各地尤其是北疆,冬季温度普遍偏低。例如,拿纬度相近的乌鲁木齐和法国的马赛比较,马赛1月份平均气温为6℃~7℃,草木仍青,清水畅流;而乌鲁木齐,气温却降至﹣15℃左右,遍地银装素裹,滴水成冰,一派北国冬景。乌鲁木齐最冷时达﹣20℃以上,历史上曾出现过﹣41.5℃的极端最低气温。再往北,到了阿勒泰,冬季就更漫长,也更加寒冷。1960年2月21日,阿勒泰地区的富蕴县就出现过﹣51.5℃的低温,创全国最低气温纪录。这项记录一直保持了9年之久,直到1969年2月13日,才为黑龙江省漠河镇的﹣52.3℃的低温所刷新。
  新疆的大部分地区夏季气温偏高,其最热程度,南疆又高于北疆。最突出的是吐鲁番,那里最热月(7月)的平均气温为40℃,极端最高气温曾为49.6℃,居全国之冠。如果把最高气温大于35℃的日子定为炎热日,那么吐鲁番一年之中的炎热日平均有100天之多,也是名列全国第一。显然,吐鲁番夏季气温比起号称三大火炉的重庆、武汉、南京还要高出一筹。但前者是干热,白天热,早晚凉;而后者是湿热闷热,昼夜温差小。所以暑天身居火焰山下,反而比在长江边好过一些。至于北疆各地,夏天都比较凉爽。所以,此时是新疆旅游避暑的黄金时节。
  新疆气候的又一特点是气温日较差大(每昼夜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之差,称为气温日较差)。一般是白昼气温升高快,夜里气温降幅大。许多地方最大的气温日较差在20℃~25℃之间。在具有干旱沙漠气候特征的吐鲁番,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14.8℃,最大气温日较差曾达50℃。塔克拉玛干沙漠南沿的若羌县,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为16.2℃,最大气温日较差达27.8℃。一天之内好像经历了四季变化,白天只穿背心仍然挥汗,夜里盖上棉被方能安眠。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瓜果的碳水化合物的积累,所以新疆的甜瓜、西瓜、葡萄、杏、桃、梨等都特别甜美好吃。
  日照丰富也是新疆气候的一大特色。新疆全年日照时间在2550~3500小时之间,在全国各省区中位居前列。日照丰富加强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对棉花等喜光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都有良好的作用。
  新疆不仅日照充足,而且地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总能量也较大,在全国仅次于西藏而名列第二。据测算,整个新疆大地全年所获得的太阳辐射总能量,比1980年全世界发电机总容量还多100倍。但是新疆各地情况不一,总的说来,新疆年日照总辐射量从东南向西北随着纬度的增高而逐渐减少。年总辐射量最大的地方是哈密,最小的地方是北疆的乌苏、精河、克拉玛依一带,这与当地风沙的多少有关。在塔里木盆地西南角的和田一带,由于浮尘的时间长,太阳总辐射量也相对减少。
  新疆由于山口、隘道众多,在冷空气入侵时容易出现大风,这是新疆气候的又一个特点。各地起大风的时间多在春季。铁路沿线的阿拉山口、吐鲁番西北部的“三十里风区”、哈密十三间房一带的“百里风区”等地,全年八级以上大风日数超过100天,曾经出现过飓风阻塞火车运行的事故。克拉玛依的全年大风日数也有75天之多。这么多的大风对交通运输、生产、生活都有妨碍。风多风大有其害,也有其利,如果把风能利用起来转换成热能、电能,就会造福于人类。风能的优点是取之不尽,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新疆是多风地区,风次多,延续时间长,年风能理论蕴藏量为3万亿千瓦小时左右。风季一般为3~6月及8~9月,风向主要为西北风和东北风,风力一般5~9级,最大10~12级。新疆利用风能资源已起步,现拥有亚洲最大的达坂城风力发电场,未来开发潜力很大。
  新疆的气候资源是得天独厚的,光能、太阳能、风能利用的前景,无疑是广阔而美丽的。

知识出处

新疆通览

《新疆通览》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为了更好地向人们介绍新疆、宣传新疆,新疆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编写了《新疆通览》一书,从生态地理、人文环境、历史演进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个层面向广大读者展示了一个现代化的新疆。新疆古称西域,即中国的西部疆域。从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起,就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阅读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