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秀美的绿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疆通览》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3865
颗粒名称: 3.秀美的绿洲
分类号: P931
页数: 2
页码: 008-00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新疆的地貌绿洲,新疆三大山系以及帕米尔高原的降水和冰川融水,汇成大大小小的河,流向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以及吐鲁番盆地、哈密盆地。在河水流经之地,便形成了片片绿洲。新疆的绿洲,是散布在戈壁、大漠中的绿色田园,它们依水而生,依水而存。自古以来,勤劳智慧的新疆各族人民在这里创造出独特的绿洲灌溉农业,养育着天山南北千千万万各族儿女。
关键词: 新疆 地势地貌 绿洲

内容

新疆三大山系以及帕米尔高原的降水和冰川融水,汇成大大小小的河,流向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以及吐鲁番盆地、哈密盆地。在河水流经之地,便形成了片片绿洲。新疆的绿洲,是散布在戈壁、大漠中的绿色田园,它们依水而生,依水而存。自古以来,勤劳智慧的新疆各族人民在这里创造出独特的绿洲灌溉农业,养育着天山南北千千万万各族儿女。新中国成立以来,老的绿洲逐渐扩大,新的人造绿洲(新垦区)不断出现。至今,盆地边缘许多新老绿洲已连成一片。如果你从乌鲁木齐沿312国道西行到奎屯,汽车完全奔驰在绿色原野之中。当春季来临之时,在生产建设兵团开辟的石河子和奎屯垦区,那一排排整齐、青翠的护田林带中,处处是桃李芬芳,燕雀争鸣,拖拉机的轰响唤醒了沉睡的大地,农垦战士们在田间为边疆大地增色添彩。谁能想到在40多年前,这里还是芦苇丛生的荒原!而石河子北部以盛产棉花出名的莫索湾垦区,当年竟还是野驴成群、狐狼出没的梭梭林和红柳沙地呢!新疆大大小小的绿洲不少于1000多个,总面积将近7万平方公里,约占新疆总面积的4%。每片绿洲几乎都构成一条沿河道延伸、通向大漠的绿色走廊。如果河流构成一个水系,就可形成大片的绿洲;即使是一口泉水、一弯小溪,也会产生出一片恬静秀美的田园。因此,在新疆的1000多个绿洲中,大的可以养育上百万人口,小的只有几十亩田地,十来户人家。其间果木垂阴,鸡鸣犬吠,自成村落。从高空俯瞰,这些绿洲呈点、块状地散布于浩茫无垠的戈壁沙漠边缘,好似大海上的一处处岛屿,显得分外恬静、分外秀美!
  新疆绿洲分天然绿洲和人工绿洲。天然绿洲指的是傍山依水自然生成的绿洲;人工绿洲多数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在亘古荒原上开垦出的田园。在新疆现有的333.33万公顷耕地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垦的耕地就有106.66万公顷,占1/3以上。
  新疆的天然绿洲或沿塔里木、准噶尔盆地边缘,或位于哈密盆地、吐鲁番盆地和伊犁山间盆地之中,都处在各条河流形成的冲积平原上。绿洲土地肥沃,水量充沛,新疆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在这里垦荒造田,建设着自己的家园。可以说,新疆的农业发展史也是一部绿洲垦殖史,其中包括当地各族人民自发的垦殖与历代戍边将士的屯垦。
  公元前2世纪左右,我国史书就对新疆的农业有了记载。《汉书·西域传》中说:“西域诸国,大率土著,有城郭田畜,与匈奴、乌孙异俗。”这表明,当时的西域已经有了绿洲农业。历代屯垦,给这里带来了中原先进的耕作技术。但是两千多年的垦殖史,据曾问吾的《中国经营西域史》记载,直到清末民初,全疆已垦之地仅“1300余万亩”,“耕种方法仍沿古代之原始生产方法,而未能改进,其法至为简陋”。
  新疆绿洲农业的飞跃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50多年间。这50多年,地方与兵团相互学习、促进,共同拓展了绿洲,创造了绿洲的秀美和富饶。
  50多年来,绿洲内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实施机械化耕作。今天的绿洲,连片条田如锦似缎,千里林带绿阴如盖,万顷果园蜂飞蝶舞;防渗渠道水清见底,喷灌造雨晴日有虹,机械收割金粒如瀑,沥青小路四通八达……
  在天然绿洲扩大与发展的同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新疆绿洲的扩大、耕地的增加、现代农业的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绩。兵团自1954年成立后,东依北塔山,西到帕米尔,南临昆仑山,北至阿勒泰,用汗水浇灌出阡陌农田,用双手捧出粮棉果蔬。他们的现代化大农业生产,对天山南北的绿洲农业起到了示范作用。
  新疆土地资源丰富,是一块未经充分开发的宝地。根据新疆资源考察的材料,全疆大约还有1000多万公顷荒地可供建设新的绿洲。今后,随着新疆经济建设的发展,必将有更多更美的新绿洲出现在天山南北。

知识出处

新疆通览

《新疆通览》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为了更好地向人们介绍新疆、宣传新疆,新疆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学者编写了《新疆通览》一书,从生态地理、人文环境、历史演进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个层面向广大读者展示了一个现代化的新疆。新疆古称西域,即中国的西部疆域。从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起,就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阅读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