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眼罩、面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疆古代服饰艺术》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3848
颗粒名称: 面具、眼罩、面衣
分类号: K892.23
页数: 6
页码: 110-11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新疆古代服饰面具、眼罩、面衣的基本情况。面具是人们制作的掩盖自己真实面容或保护面部的一种物件,是人类思维发展和宗教情感的产物,是在史前人类独特的心理和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孕育诞生的,它既是人类文化的象征,也是人类古代文化的遗存。
关键词: 新疆 古代 面具

内容

面具
  面具是人们制作的掩盖自己真实面容或保护面部的一种物件,是人类思维发展和宗教情感的产物,是在史前人类独特的心理和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孕育诞生的,它既是人类文化的象征,也是人类古代文化的遗存。学者们指出,面具的产生,与人类的早期的原始狩猎、部落战争、巫术信仰、动物崇拜、头颅崇拜、图腾崇拜及祭祀仪式等有一定的关系,在某些场合面具是服饰的组成部分。考古资料表明面具历史非常悠久,我国面具有8000年的历史,河北省易县北副地遗址,2004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年代相当于公元前6000年~前5000年,遗址中发现了大量刻陶假面面具,是目前所见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史前面具作品。考古工作者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墓葬中发掘出土的一件金质面具,是我国面具中的精品,具有3000多年的历史。现在流传至今的少数民族面具,质地和选材也各具特色,寄寓着人们的思想感情、宗教信仰和审美观念以及寄存生命的方式。
  新疆使用面具的历史也比较悠久,探究起新疆古代面具的起源,与新疆史前时代的木雕人像有着密切的关系。2002年新疆考古研究所在楼兰地区小河墓地中采集到两件木雕人面像,其中一件保存得比较好,高8.7厘米,面宽5.1厘米,厚6.1厘米,以夸张的手法雕刻出五官,长长高高的鼻子耸立于露出牙齿的大嘴上,鼻梁用毛线装饰。这件极度夸张的木雕人面像,如同一件小小的面具(图1)是件珍贵的艺术品。2003年新疆考古研究所在鄯善县洋海墓,葬中发现的2500年前木骨泥俑(图2),面宽16.8厘米,厚15.2厘米,通长40厘米。泥俑细眉高鼻梁,眼睛和嘴都闭着,好像是在闭目养神。这两件木雕人像和木骨泥俑,风格迥异,刻画得比较生动,与罩住人们面部的面具相比,还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面具,但这类人面艺术作品,对新疆古代面具的起源和发展,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从考古资料来看,目前新疆时代最早的面具是在汉代,如保存比较好的尉犁县营盘墓地出土的贴金麻质面具。各地墓葬中都出土过一些面具,如昭苏县波马发现的北朝时期的镶宝石金质面具、和田市出土的五代时期木制面具、新源县出土的宋代石质面具等。
  1989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营盘古墓中,发现了一具保存较好,穿着服饰十分华丽的男尸。这位被誉为“营盘美男”的男子(图3),身着具有希腊罗马艺术特色的对人对兽红色罽袍,下穿绣有花草纹样的毛布长裤,脚穿镶有金片的白色毡靴,年龄大约30岁左右,时代为汉晋时期。引人注目的是,这位男子从墓葬出土时,脸罩一件保存完好的麻质面具。面具高25厘米,比死者面稍大一些,额上贴有长条形金箔片。面具制作得十分精致,面部涂成白色,用硬物画出眼睛、嘴唇,鼻梁隆起。用黑色颜料勾画出眼、眉、和八字胡,嘴唇涂抹红色颜料,两眼和两嘴闭合,眉毛细长。这件面具的制作方法十分独特,先用木料和泥土做出人面内模,然后将麻布逐层贴在其上,用硬物划出眼、唇凹线,待麻布干后将内模脱去,再用白色颜料涂抹其面,黑色勾勒眉、眼和八字胡,红色涂唇。据专家介绍,这副面具的制作方法,与汉代漆器夹〓胎的做法大体相同。专家们推测,戴面具的男子可能是一位奔波于丝绸之路往来于东西方的商人。
  黄金是古代先民制作面具的主要材料之一,如埃及墓葬出土的法老图坦哈蒙的黄金面具、希腊发掘出土的阿加梅农王国的金质面具以及我国四川省三星堆墓葬出土的面具,都是世界著名的面具。在新疆古代文物中,也发现了用黄金打制的面具。如1997年昭苏县波马土墩墓葬中,就发现了一件镶红色宝石的金质面具(图4)。该面具高17厘米,宽16.5厘米,重245克。面具从中线分为左右两半,锤打成形,抛光后对和焊接,然后用小铆钉铆和而成。面具呈方圆形,阔面、浓眉、圆目大眼,唇微启,露出金牙。八字胡用金镶嵌多颗宝石后铆合而成。眉毛呈柳叶形,比较粗长,是用金和红宝石镶嵌成的排贝式样。眼部用两颗圆形大红宝石为睛,采用镶嵌工艺嵌入眼眶内。络腮胡须用宽约1厘米的长条金饰铆焊接于两腮,金饰条上镶嵌有39颗宝石。这件黄金镶宝石面具,从整体上看,做工十分考究,制作得也十分精细,形象威严。据专家们初步研究认为,该面具时代应是南北时期,为西突厥人的遗物。在该墓地中还发现了镶有宝石的金罐、金杯、刀鞘,还有银罐、各种金、银饰件等,表现出当时西突厥人的奢华和对黄金用品的喜爱。
  石头也是古代先民制作面具的材料之一,考古人员在内蒙古红山文化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发现过保存较好的石面具和玉石面具。1979年在新源县巩乃斯河畔就出土了一件用石头雕琢而成的面具(图5)。面具通长23.5厘米、宽17厘米、厚6厘米。砂岩质,打磨光洁。脸形上宽下窄,圆目内凹,眼珠凸出,瞳孔处有穿孔,鼻梁隆起,嘴唇张开。面具的边缘有一周凹槽,凹槽及两耳各钻透有孔,当为镶嵌面具所用。关于这件面具的时代学者们认为是宋元时期。历史上巩乃斯河流域曾经属于西辽的统治范围,因此有人认为它是契丹人丧葬的面具。也有人认为,这个面具的造型与契丹人有明显的不同,因此它不是契丹人的面具。也有人认为,这个面具眼珠瞳孔处有穿孔,不是死人的面罩,而是活人佩戴的假面,或者是舞乐时佩戴的民俗面具。对这个面具的族属和使用功能问题,观点不一,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和田地区博物馆收藏着一件较好的木质面具(图6),1995年出土于和田市古鲁巴克墓葬,时代为五代,面具基本上呈长方形,高18厘米,宽9厘米,头部高耸,头顶呈山字形冠饰,在较短的面部上浮雕出眼、鼻、嘴等几个器官,神态端详,刻画有力。20世纪初,日本大谷光瑞探险队在库车发现了一件木质面具,这个面具保存得不是很好,只剩下左半的额、颊、眼、耳和耳饰等部位,不过我们依然可以看到面具的脸部特征,是一个深目、大耳、高额的西域胡人的面部形象。从图片上看,该面具雕刻刚劲有力,眉毛粗长,耳垂和耳饰都比较大,眼睛的瞳孔处有穿孔,额际间的道道皱纹依稀可见。有专家认为,这件木质面具的时代为南北朝至唐代。
  戴面具的形象还见于彩绘陶器中,1903年日本大谷光瑞探险队从库车县苏巴什古寺拿走的彩绘舍利盒(图7),是盛佛僧骨灰的容器,佛盒四周彩绘着21人组成的龟兹乐舞团(图8),其中有六人头戴面具,身着色彩鲜艳的舞服,有的打扮成动物模样,舞姿翩跹,场面精彩生动,专家们认为,这种戴面具的舞蹈形式,叫苏莫遮,至少在北朝时已经出现在西域龟兹地区,隋代传入中原,到了唐代在中原盛行,又传播至日本。
  戴面具的形象还见于彩绘泥俑当中。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的一件唐代泥塑作品(图9),高8厘米,被新疆博物馆研究员吴震先生称之为“大面”武士俑。只见他假面双眉倒立,狮鼻,连鬓短须,貌似胡人;张口作呼啸状,黑须竖起,一派凶煞气势。表演大面的武士身穿掩襟右衽绛色袍衫,内穿紧身练功衣裤、黑皮靴,左手握拳拉开架势,右臂伸出做打击状,双腿弓字步呈半蹲式,显得强劲有力。“大面”亦作“代面”。大面舞,即头戴假面具进行舞蹈,它源于北齐兰陵王恭刻木为假面,战以唬敌的故事,由此故用于该舞的假面都刻得面目狰狞,威赫吓人。该俑雕塑上未做过多雕饰,但却表现出了力度和动态感,武士胸肌隆起,大腿粗壮,双臂有力,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唐代武士的神韵英姿和威武气势。
  我在上海博物馆见到了清代、近现代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制作的面具,这些面具造型奇特,神态夸张,色彩浓重,气氛神秘,它们与原始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藏传佛教,在战胜了西藏苯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也吸收了苯教中神秘的仪轨,至今在西藏布达拉宫大型宗教活动中还能看到鬼神面具的风采。
  眼罩
  在春夏之际,西域风沙较大,特别在遇上沙尘暴的天气里,人们行路都是十分困难,容易患上沙眼疾病。为了保护眼睛,少受风沙的侵害,唐代西域居民发明了用铜、铅等金属材料制作的眼罩。1973年阿斯塔那出土的124号墓出土的一副铜眼罩(图10),就是为西域特殊的气候环境而设计制作的。该眼罩长18厘米,宽5.3厘米,用铜薄片冲压而成,中央靠近眼球的部位钻刺小孔,透过这些小细孔,能够辨别外界环境和事物,又可防止风沙。这件眼罩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眼罩周边也钻刺小孔,原来缝缀着锦边或绢缘,佩带时金属不会直接接触眼部,起到保护作用。阿斯塔那唐墓还出土有铅眼罩,形制与铜眼罩相同。吐鲁番地区在夏季阳光比较强烈,戴上这种眼罩,无疑还有挡住阳光,保护眼睛的作用。
  面衣
  面衣是新疆古代居民出门远行头上戴的一种衣饰,男女皆可使用,在夏季可遮挡风沙和阳光,在冬季可避风驱寒。面衣又称“覆面”,从形制上看,顶部长幅后折,与左右边幅相接处用线缝联成帽套状,可以整个地套在头上。关于面衣汉文史籍中记载颇多。《事物纪原》:“又有面衣,前后全用紫罗为幅,下垂,杂他色为四带垂于背,为女子远行乘马之用,亦曰面帽。”《晋书·惠帝纪》:“帝..行次新安,甚寒,..尚书高光进面衣。”玄奘西行前往印度求经,路过高昌,高昌王麴文泰曾盛情接待,临别时麴文泰为他准备了足够的旅途用品“制袈裟三十套,因为西方寒冷,又造面衣、手套、靴袜等..”表明面衣具有避风驱寒的作用。面衣在新疆汉晋时期的墓葬中多有发现(图11),多用锦、绢等丝织品制作,也有用毛布和皮革制作的。吐鲁番出土文书中的公元5世纪以前的随葬衣物疏中,有关于“覆面”的记载。考古工作者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发现了很多色彩各异纹饰精美的面衣。如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联珠对鹿纹锦覆面、联珠对羊纹锦覆面(图12)、联珠团花纹锦覆面等,因受波斯萨珊王朝图案艺术的影响,其纹饰十分独特。

附注

注释: 图1:2002年新疆考古研究所在楼兰地区小河墓地中采集的木雕人面像,距今2500年 图2:2003年新疆考古研究所在鄯善县洋海墓葬中发现的木骨泥俑,距今2500年 图3:尉犁县营盘墓出土的汉晋时期的麻质面具 图4:1997年昭苏县北朝波马土墩墓葬出土的镶红色宝石的金质面具 图5:1979年在新源县巩乃斯河畔就出土的用石头雕琢而成的宋代面具 图6:1995年出土于和田市古鲁巴克五代墓的木质面具 图7:1903年日本大谷光瑞探险队从库车县苏巴什古寺拿走的彩绘舍利盒 图8:彩绘舍利盒展开图 图9: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唐墓出土的“大面”武士俑 图10: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124号唐墓出土的铜眼罩 图11:1995民丰县尼雅墓出土的汉晋时期的茱萸纹锦覆面 图12:吐鲁番阿斯塔那北朝墓出土的对羊纹锦覆面

知识出处

新疆古代服饰艺术

《新疆古代服饰艺术》

出版者: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新疆古代服饰文化,包括新疆古代服饰文化概览、冠冕堂皇新疆古代的帽子、新疆古代居民的发式等内容。我国自古以来就以“衣冠王国”而著称于世。地处丝绸之路要冲的西域地区,服饰文化发展也源远流长,特别是先秦时期的毛织服饰和汉唐时期的丝绸服装,在中外服饰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阅读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面具
相关专题
眼罩
相关专题
面衣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