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古代文物中的首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疆古代服饰艺术》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3836
颗粒名称: 新疆古代文物中的首饰
分类号: K876
页数: 12
页码: 31-4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新疆古代文物中的首饰的基本情况。首饰是人们用各种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制成的供人们佩带的装饰品,包括戒指、项链、耳环、手镯等。
关键词: 新疆 古代 首饰

内容

首饰是人们用各种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制成的供人们佩带的装饰品,包括戒指、项链、耳环、手镯等。关于首饰的起源考证起来比较困难,不过可以想见,最初,人们是因生活环境的不同而佩带不同材质的首饰,如生活在沿海地区的人们,佩带的首饰一般是海贝、海螺、珊瑚等软体动物的标本;生活在内陆地区的人们佩带的一般是用石头、玉石或其它材料制成的首饰。人类一旦发现了珠宝,也就开始有了佩带的装饰品,人类一旦掌握了金属的冶炼和加工工艺,金属的首饰也就应运而生了。新疆考古工作者在天山南北各地墓葬中,发现了自青铜时代以来用骨、玉、金、银、铜、铁以及各种珠宝、薏苡籽等制作的项链、耳环、戒指、手镯等首饰。这些首饰从简单到复杂,有的造型古拙、有的制作精巧,是研究新疆古代服饰的珍贵资料。
  项链
  人类最初佩戴首饰是从骨、石珠、海贝等开始的。20世纪初,考古工作者在距今18000年北京山顶洞人遗址中,发现了兽齿、鱼骨、石珠、骨管和海贝等化石,都经过了人工打磨和钻孔,有的还用赤铁矿粉染成红色。新疆各地墓葬中发现的项链
  不仅质地丰富,而且制作的也十分精致。
  1.骨珠项链
  新疆考古所在罗布泊地区孔雀河古墓沟墓葬中,发掘出土了3800年前的一串骨质项链(图1),由很多管状、圆珠状的骨饰件连接串成,磨制均匀,现在看来也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这种古朴自然的项链一直到汉代仍受西域人民的喜爱。1996年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的骨珠项链,就由400多颗黄色骨珠组成,每颗骨珠长1~2厘米,中间穿孔,表面光滑,做工精致。
  2.玉石项链
  我国人民在商周以前就发现了玉石之美,并把它当做装饰品使用。新疆很早以前就以盛产玉石而闻名天下,新疆早期居民不仅用玉石磨制成斧头等生产工具使用,而且把玉石制作成项链、手链等首饰佩带,美化他们的生活。新疆考古所在古墓沟墓葬中发现了3800多年前的一批玉石珠饰(图2),分别呈管状、菱形、圆柱形,制作得十分光滑细润,透明度好,把它们串起来,就是一件光彩耀眼的玉石项链。2002年新疆考古研究所在楼兰地区小河墓地中发掘出土了玉石珠饰,出土时戴在女尸的手腕上,距今3800年左右(图3)。
  3.黄金项链
  新疆博物馆收藏的乌鲁木齐市阿拉沟古墓出土的一件黄金项链(图4),属战国时代物品,物品长25.4厘米,采用极细的金丝编织成链状,相隔一段距离缀挂镶有白玉、蓝色孔雀石的三角形、心形的黄金饰件,是我国十分少见的先秦时期的珍贵黄金项链。
  4.琉璃珠项链
  琉璃是一种略带透明的有色宝石,最初是指水晶一类矿物质,它的颜色有多种,以后发展为人工制造。由西域引进到中原地区,到了唐代,由于“琉璃”两字与“颠沛流离”的读音相近,所以改称为“玻璃”。以琉璃珠穿成的项链在新疆古代墓葬中多次被发现。1985年温宿县包孜东41号墓出土的汉代琉璃珠项链(图5),由113颗蓝色琉璃珠串成,颜色深浅略有不同,形状有圆、椭圆、圆柱、锥形和不规则形,其中有些是制成后再磨制成型的。考古工作者还在山普拉汉晋时期的墓葬中发现1369颗琉璃珠,颜色差别较大,有橘红色琉璃珠、褐紫色琉璃珠、鎏金琉璃珠、鎏银琉璃珠、蓝色琉璃珠、深蓝色琉璃珠、赭黄色琉璃珠、白色琉璃珠、绿色和深绿色琉璃珠、黑色琉璃珠、赭黑色琉璃珠、流云和斜线纹琉璃珠、同心圆纹琉璃珠、蜻蜓眼琉璃珠、两色琉璃珠等十五种。用一条毛绳将这些五彩斑斓的琉璃珠饰串在一起,挂在脖颈上,别有一番风韵。
  5.玛瑙项链
  玛瑙是硅酸胶体矿物,是人们熟悉的一种宝石。在原始社会,我国人民就已经开始用玛瑙来作为装饰品,到商周时期应用更加广泛。《广雅》中曰“玛瑙石次玉”。《格古要论》记载:“非石非玉,坚而且脆..有锦花者,谓之锦红玛瑙;有漆黑中一线白者,谓之截子玛瑙;有红白杂色如丝者,谓之缠丝玛瑙。”考古工作者在巴州辛塔拉遗址中发现了3200年前的连成串的玛瑙、玉石珠饰。最引人注目的还是1985年温宿县包孜东41号墓出土的汉代玛瑙珠项链,共119颗,透明度不强,有圆、椭圆、圆柱、锥体、石叶等形状,其中一粒锥形垂坠包有金箔,并带有金质圆环。这些玛瑙珠饰有黄、深红、浅红、灰、绿等色,特别是黄色玛瑙的纹饰采用比较复杂的蚀花工艺。它是将一种野生植物的茎与石碱捣成溶液,用笔蘸上这种溶液,在已经磨光的石珠上描绘图案,然后进行加热,使溶液侵蚀石面,从而形成色彩斑斓花纹奇异的美石。包孜东41号墓出土的玛瑙珠纹饰有弦纹、三角纹、曲折纹以及由以上多种纹饰组合而成的复合纹饰。
  6.红绢项链
  1995年民丰县尼雅1号墓地3号墓出土了一件红绢项链(图6)。出土时戴在死者颈上,长6.5厘米。是先将红色绢带对缝成筒状,装入植物的种子,再用绿色丝线等距离地捆扎成圆珠形,时代为汉晋时期。这种用丝织品手工制作的项链十分罕见,反映了当时西域居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7.炭精项链
  1985年温宿县包孜东41号墓出土的炭精项链(图7),有算珠和圆柱等形状,皆为黑色,色地纯正。炭精又称煤精、煤玉、灰根、乌玉、墨石、墨精石等,是煤的一个特殊品种,其主要特点是质地致密,具有一定的韧性,不透明,黝黑闪亮,硬度2.4~4,相对密度1.3~1.35,可用做各种装饰品和工艺雕刻制品的原料。
  8.薏苡籽项链洛浦县山普拉汉代墓葬出土了103棵薏苡籽,其中被串成的一件薏苡籽项链,长18厘米(图8)。薏苡籽颖果呈椭圆形珠状,淡褐色,含淀粉,可供食用。考古人员还在洛浦县山普拉汉代墓葬中发现了沙枣核项链、毛绳项链、海贝、海螺珊瑚等珠饰,这些各具特色的装饰品,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情趣,是于阗古国服饰文化的重要部分。
  9.璎珞
  唐代西域女子佩带耳环、项链的形象多见于新疆石窟壁画的菩萨中,这些菩萨都慈眉善目,体态风盈,具有女性化的特征,再佩带上耳饰、项珠、璎珞等首饰,显得更加妩媚动人。璎珞是融项链、长命锁等颈饰为一体的饰物。璎珞的上部是一种金属项圈,项圈的周围系着许多珠宝玉石;在靠近人体的正胸部位,有时悬挂着类似锁片的饰物。璎珞又叫“花蔓”,原是印度一种古老的首饰,当地人无论男女都喜欢将花朵串起来作为头饰,或挂于颈上,垂于胸前。《大唐西域记》书中玄奘大师曾曰“国王大臣服玩良异,花蔓冠以为首饰,环钏璎珞而为身配”,证实了此装饰品是当时贵重的饰物[1]。这种类似花环的颈饰,有时出现在佛像身上。随着佛教的传入,璎珞也出现在西域和内地。《梁书·高昌传》在记述高昌地区的民俗风情时称:“女子头辫而不垂,著锦缬璎珞环钏。”说明北朝时期高昌女子有挂璎珞的习俗。吐鲁番出土的一幅唐代绢画《仕女图》中的女子,头戴花冠,面相饱满圆润,身着红色锦衣,双耳坠镶有宝石的耳饰,白皙的脖颈挂着项圈,项圈靠近女子胸部的部位,是镶有宝石的花蔓形璎珞,显得华贵迷人。唐代挂配璎珞的形象还出现在新疆各地石窟壁画中的一些供养人和菩萨中,尤以库车县境内的库木吐拉新2窟壁画中的菩萨最为典型。穹窿顶窟13身菩萨大多上身赤裸,下穿各色长裙,头戴宝冠,面饰八字胡,胸肌、腹肌健美,透露出旺盛的生命力。披帛自肩部绕臂垂下,手戴珠宝镯。臂环金钏,硕长的双耳配上带坠的耳饰,前胸佩戴镶有宝石的璎珞,显得十分华贵。璎珞传入中原后,成为唐代内地妇女的一种常见的饰物。《南史·林邑传》:“其王者著法服,加璎珞,如佛像之饰”(图9)、(图10)。
  耳环
  近年来,反映盛唐时期题材的影视作品,频频出现在屏幕当中,无论是万人之上的武则天女皇,还是令三千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还有那些围绕左右的宫女们,穿着的华丽的丝绸裙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盛唐时期绚丽多彩的服饰文化。如果我们细心观察这些影视作品里所扮演的1000多年前的美女们,她们的耳部或佩带着圆圆的耳环,或悬挂着长长的耳饰,显得更加秀丽娇艳,风姿迷人。但我们观察唐代传世的绘画艺术作品,如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还有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弈棋仕女图》、《舞伎图》等,很难看到戴耳饰的现象。所以专家们推测,耳饰并非唐代中原女子时尚饰件。有史书记载,戴耳环是周边少数民族的风俗,当时中原女子很少佩带。
  耳环是人们戴在耳垂上的装饰品,多用金、银、铜、玉石制成。严格地说耳环分为两种,一种是圆形的耳环,一种是长形的用小珠子连缀起来的耳坠(也称耳饰)。对于戴耳环的习俗中国古籍里有一定的记载,《古今事物考》云:“珥,女子耳珠也,自旦己始之,以效岛夷之饰。”西汉刘熙的《释名》曰:“穿耳施珠曰珰,兴于蛮夷盛于华夏。”从以上史料中可以看出,中原地区民间的耳饰习俗,是受了周边少数民族的影响。在新疆古代,耳环不是女性的专利,无论男女都有佩带耳环的习俗。众所周知,人们在戴耳环之前首先要穿耳,新疆在2800年前就已经出现了穿耳的习俗。如现收藏于新疆博物馆且末扎滚鲁克出土的公元前9世纪左右的两具男女干尸,他们的耳垂中都穿有红色的毛线。耳环在新疆先秦时期的墓葬中十分多见,考古工作者在天山北路墓地325号墓中发现的金耳环(图11),直径2.55厘米,用圆形金条弯曲成环状,距今3000多年,是新疆发现最早的金耳环。伊犁特克斯古墓出土的一件战国时期的金耳环(图12),其上端为不闭合的圆环,直径1.3厘米,环下两个小钩连成一坠,该坠由6个亮晶晶的空心小圆金泡组成,整个耳坠宛如一串金灿灿的葡萄,工艺绝妙,充分体现了2300多年前西域民族高超的黄金加工技术。乌鲁木齐乌拉泊古墓出土的一件战国时期的金耳环(图13),造型也比较独特,长2.5厘米,环径1.5厘米,耳环的上端为圆形金环,下端连接着锥形座状式的坠饰,坠的上端铸出密集的圆点纹,通体金色纯正,制作得十分精巧,体现了当时较高的工艺水平。考古工作者还在伊犁察布查尔索敦布拉克古墓发现了一对战国时期铜质耳环,直径3.2厘米,应是平民所戴的耳饰。
  耳饰是在耳环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它的上部就是一个耳环,在环下缀一组坠饰,因而得名。耳饰本也是少数民族的饰物,初是男子佩戴,约在魏晋以后传入中原,汉族妇女才纷纷佩戴起来。汉晋时期戴耳饰的习俗在西域十分盛行,新疆各地古墓出土的很多各具特色的耳饰实物,都足以说明了这一点。有的耳饰出土时发现在墓主人的耳部,反映了当时西域居民戴耳饰的风尚。吐鲁番交河故城沟西1号墓地1号墓出土的镶绿松石金耳饰(图14),长2.4厘米,重2.34克,耳饰为牛头形金质框架,内镶绿松石和白色石,背面焊接一曲状的系钩,使其便于佩带,造型十分别致。
  手镯
  手镯是一种套在手腕上的装饰品。人类学家们认为,手镯是抢婚制的产物。人类社会从群婚制向偶婚制变革过程中,世界各地都曾流行过掠夺婚。当时男子只要有武力,可以把自己看上的女子抢走,然后在女子的手或脚上,套上铜或铁制成的套圈,然后在套圈上刻上男子的名字,用来表明,抢来的这位女子是他的私有财产。随着社会的进步,抢婚制逐渐消失,金属套圈演变成脚镯或手镯。新疆古代是否存在抢婚制,我们不得而知,但考古资料表明,新疆先民装饰手的习俗由来已久。考古工作者在罗布泊地区小河墓地发现的3800年前的女尸,出土时就有一件玉手链系在她的右手碗处,是用数根细红毛线绳合拧成一根粗毛线绳,穿过一只扁椭圆形淡黄色蛇纹石玉珠制成,珠长2.4厘米、厚1厘米[2]。1936年贝格曼在罗布泊地区5号公墓,发现了一件用铜丝制成的手镯,距今也是3800年左右。考古工作者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香宝宝墓地发现了一具2400年左右的12~13岁的少女的遗骸,她的右手腕有一个铜镯,左手腕有一个铁镯。2003年新疆考古所在距塔什库尔干县城西南约40公里处的下板地墓地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7件铜手镯,这些手镯“用一条铜片弯曲成圆环形,铜片刨面呈月牙状弧形”,发掘者初步测定其时代在公元前10世纪~公元前6世纪左右[3]。2004年新疆考古所在伊犁州尼勒克县奇仁托海墓葬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枚用炭精制作的手镯,圆形,由两个半环对接而成,中部穿孔,内径6.5厘米,外径8.5厘米,时代为汉晋时期。
  1995年尉犁县营盘7号墓出土的1件铜手镯,直径6.7厘米,镯面以铜丝扭成相对的螺旋纹,其外用铜丝缠绕,且有活扣,使镯随意紧松便于佩带。营盘20号墓出土的1件手镯,用黄铜铸成环形,直径6.5厘米。考古工作者在博乐市达勒特古城遗址发现了一枚金手镯,直径5厘米,宽1.5厘米,厚0.1厘米,重48.7克,缘凸饰旋纹,两端有花草纹,精巧华贵。
  手镯是吐鲁番西州女子比较喜欢的首饰,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的《围棋仕女图》中的贵妇(图15),身着华丽的丝绸襦衣,右手两指间夹着一枚围棋子,手腕上戴着一个金灿灿的手镯,十分引人注目。黄金也是制作手镯的主要材料之一,考古人员在位于博乐市东南27公里处的达勒特古城遗址中,发现了一对元代的黄金手镯,保存得十分完好,直径5.5厘米,宽1.1厘米,开口窄带状,面上饰浮起鱼子状珠,两端有花草纹,精巧华丽(图16)。
  戒指当纤纤的手指穿过熠熠生辉的钻石戒指时,是否意味着幸福生活的开始呢?戒指给女性的手指带来了美感,同时也蕴涵着某种情怀。戒指也称指环,作为一种套在手指上小环,现在看来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装饰品,但在遥远的古代,则有着较为深厚的文化内涵。西方学者们认为,戒指最初起源于印章。印章最早被距今6000年前居住在小亚细亚的苏美尔人使用,到了5000年前传入埃及,后来就出现了将邮戳印章和戒指合二为一的便于使用的印章戒指。考古人员曾在古埃及墓葬中,发现过3000多年前的蜣螂型印章戒指。随后印章戒指传入到希腊和罗马等地。无论是在古埃及还是在希腊和罗马,印章戒指都是权利的象征,戒指上的纹饰多种多样,主要有蜣螂、斯芬克斯、飞马狮子等。公元前500年左右,希腊的众神阿芙洛狄忒(维纳斯)、厄洛斯(丘比特)等形象也出现在印章戒指上。印章戒指一直到12世纪的欧洲还在使用,不过这时的印章戒指上大多刻有家族的某种图案,也叫纹章。据说纹章是由盾牌上特定花纹演变而来。相传因骑士的头部被头盔完全蒙住而视野变得狭小,为了确认敌我双方的身份,就在盾牌上描绘上特定的花纹。后来纹章代代相传,成为贵族及其他组织的特殊象征。
  在我国古代,戒指又称指环。作为一种套在手指上做纪念或装饰用的小环,戒指不仅用于装饰,而且是宫廷中用以避忌君王“御幸”的一种标志。《五经要义》称:“古者后妃群妾御于君所,当御者以银环进之,娠,则以金环退之,进者着右手,退者着左手。本三代之制,即今代指也。”在新疆古代戒指是否用于“御幸”,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我们可以肯定,在先秦时期,戒指不仅用于女性,而且还为男子所佩戴。20世纪90年代初新疆考古工作者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库兰萨日克墓葬中,发掘出土了一批战国至西汉时期的黄金装饰品,其中一枚金戒指出土于一位男子墓葬中,直径18.5厘米、高2厘米,戒面隆起呈椭圆形,上刻画对称的弯月形槽。考古工作者在塔什库尔干香宝宝墓地发现的一具20岁左右的女性完整骨架,右手上就有一枚铜指环。
  戒指在汉晋时期的西域有其特殊的用途。据史料记载,戒指是婚配时男方准备的不可缺少的聘礼之一,如《晋书·西戎传》记载:“大宛俗,娶妇先以金同心指环为聘”。黄金性能稳定,在自然界中多以游离态存在,获取较易。其外表漂亮,机械加工性能好,延展性强,因此黄金一出现就被定为装饰用品的首选金属。1996年吐鲁番交河故城沟西1号墓地1号墓出土的一枚汉代金戒指(图17),形制十分独特,戒环扁细,戒面呈椭圆形,锤揲出半浮雕式的虎头图案。戒面直径2.4厘米,重3.26克。交河沟西1号墓地还出土了虎噬动物纹金冠、兽纹金牌饰、牛头金牌饰,这些都流露出浓郁的草原游牧文化的特色。1962年伊犁昭苏县夏特土墩墓出土了一枚光彩夺目的镶宝石金戒指(图18),戒托由黄金打制,直径2.2厘米,上面镶嵌三颗宝石,两侧镶嵌的宝石较中央的一颗小,周围焊接细金珠组成的三角形和联珠纹。这枚华丽美观的镶宝石金戒指,做工十分精巧,其制作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1997年昭苏县西南100公里的波马古墓中,也出土了一枚与夏特土墩墓相似的镶宝石金戒指(图19),重16.5克,镶嵌的红宝石呈椭圆形,宝石长径21厘米,短径15厘米。戒面周缘为两圈金珠点,紧箍宝石戒面。戒托与指环周身点含细工金珠构成的三角形纹饰,戒指与戒面相对的一面也有镶嵌宝石的金托,原镶嵌的宝石已失。这枚镶宝石戒指的工艺较为复杂,使用了锤跌焊缀等工艺。该墓葬中还发现了镶宝石金面具、金罐、包金刀鞘等珍贵文物,专家们认为,该墓葬的主人是西突厥人,这些珍贵的文物应是西突厥上层贵族的遗物,对于探讨西突厥汉庭居地金银器制作工艺、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新疆民丰县尼雅还发现了汉代戒面呈梅花形的银戒指,尉犁县营盘、洛浦县山普拉等地的墓葬中都发现了银、铜质地的汉晋时期的戒指。
  在我国古代银子也是制作戒指的重要材质。银子,富有延展性,有极强的稳定性,是装饰和制造器物的理想材料。由于自然界中并无纯银存在,需要复杂的工艺才能提炼出纯银,所以在历史上,银的使用要比金晚的多。西域居民至少在汉代,就使用银戒指,1995年新疆考古研究所在尉犁县营盘第26号墓葬中,就发现了镶有白色和绿色宝石的汉晋时期的两枚银戒指,直径2厘米(图20)。它们虽不及黄金戒指那样华贵,但也精巧别致,充满生活情趣。
  1995年新疆考古研究所在尉犁县营盘墓葬中,发现戒指、耳环、坠饰等装饰品,经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研究室做的能谱分析,均为黄铜,而且杂质很少。黄铜在我国古代十分少见,在唐代以前是我国稀有的金属。业内人士指出,人工冶炼黄铜在我国11世纪以后才出现,而在欧洲公元前就能冶炼和制成黄铜器,公元2世纪传入波斯。在我国晋代文献中,就有“石”和“铜”的记载。在一件公元4世纪吐鲁番出土的随葬衣物疏中,记有“匡钗一双”。营盘古墓出土的黄铜戒指,说明它在汉晋时期也是一件非常珍贵的首饰。与此同时也表明,当时西方黄铜已随东西方文化交流传入西域,并逐渐成为丝绸之路贸易中的重要商品。
  最值得关注的是2003年新疆考古所在伊犁尼勒克县别特巴斯陶墓葬中,发现了一枚具有西方异国情调的金戒指(图21),“这枚戒指的戒面两端似蟾蜍首状,蟾蜍双目圆睁,眼环外各围一周细小金珠,镶红宝石为睛;兽口大开,脖颈膨胀,戒面用细工金珠围成椭圆形,内嵌红宝石;红宝石呈椭圆形,表面上有阴雕人物,是一位端坐的美丽妇人。妇人头戴花环,环后露出发辫;高额头,深目,高鼻,尖圆下颌,小嘴长颈;胸前挂项链;胸部丰满,腰肢纤细,似安坐在一藤椅上;一手曲置胸前,手腕戴手镯,手中握一束花。”[4]掘者认为这枚奇异的戒指具有典型的古希腊罗马风格,可能是西方神话中的女神或女王的形象。这枚戒指与2002年太原市北齐徐显秀墓出土的阴雕手持权杖男子的蓝宝石戒指[5],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这两枚戒指在工艺上的相同之处是都有戒面和戒托,戒面上还有阴雕人物图案,都可能与古埃及印章戒指有一定的渊源。不同之处在于戒面的形状、图案不同,从做工上讲,别特巴斯陶墓出土的戒指更为复杂。发掘者推断别特巴斯陶墓葬群时代为汉晋时期,这枚戒指有可能是这时期由西方传入伊犁河流域的。
  天山南麓的阿合奇县还出土了一枚战国时期的金马别针(图22),长5厘米,金马侧身扬蹄,肢体修长而健壮,头顶到颈部的马鬃,采用高隆的螺纹装饰。这件写实风格的装饰品,具有斯基泰动物纹饰特征。

附注

注释: 图1:罗布泊地区孔雀河古墓沟墓葬出土的3800年前的骨质项链 图2:罗布泊地区古墓沟墓葬中发现的3800多年前的玉石珠饰 图3:2002年新疆考古研究所在楼兰地区小河墓地中发掘出土的玉石珠饰,距今3800年 图4:乌鲁木齐阿拉沟古墓出土的黄金项链 图5:温宿县包孜东41号墓出土的汉代琉璃珠项链 图6:1995年民丰县尼雅1号墓地3号墓出土的汉晋时期的红绢项链 图7:1985年温宿县包孜东41号墓出土的炭精项链 图8:洛浦县山普拉汉代墓葬出土的薏苡籽项链 图9:库车县库木吐拉石窟壁画中戴璎珞的飞天 图10:洛浦县山普拉汉代墓葬出土的海螺 图11:哈密天山北路墓地出土的距今3000多年的金耳环 图12:伊犁特克斯古墓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金耳环 图13:乌鲁木齐乌拉泊古墓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金耳环 图14:吐鲁番交河故城沟西1号墓地1号墓出土的汉代镶绿松石金耳饰 图15: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唐代《围棋仕女图》中戴手镯的,贵妇 图16:博乐市达勒特古城遗址出土的元代的黄金手镯 图17:吐鲁番交河故城沟西1号墓地1号墓出土的汉代金戒指 图18:伊犁昭苏县夏特土墩墓出土的汉代镶宝石金戒指 图19:昭苏县波马古墓出土北朝镶宝石金戒指 图20:犁县营盘第26号墓出土的汉晋时期的银戒指 图21:伊犁尼勒克县别特巴斯陶墓出土的汉晋时期具有西方异国情调的金戒指 图22:阿合奇县出土的战国时期的金马别针 [1]李肖冰编著:《中国西域民族服饰研究》第141页,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2002年小河墓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新疆文物》 [3]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塔什库尔干县下板地墓地考古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4年第3期。 [4]温云楠《千座史前墓葬浮现伊犁河谷》,《新疆经济报》2005年6月18日 [5]张庆捷、常一民《北齐徐显秀墓出土的嵌蓝宝石戒指》,《文物》2003年第10期

知识出处

新疆古代服饰艺术

《新疆古代服饰艺术》

出版者: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新疆古代服饰文化,包括新疆古代服饰文化概览、冠冕堂皇新疆古代的帽子、新疆古代居民的发式等内容。我国自古以来就以“衣冠王国”而著称于世。地处丝绸之路要冲的西域地区,服饰文化发展也源远流长,特别是先秦时期的毛织服饰和汉唐时期的丝绸服装,在中外服饰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阅读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耳环
相关专题
手镯
相关专题
戒指
相关专题

相关作品

骨珠项链
相关作品
玉石项链
相关作品
黄金项链
相关作品
琉璃珠项链
相关作品
玛瑙项链
相关作品
红绢项链
相关作品
炭精项链
相关作品
薏苡籽项链
相关作品
璎珞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