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面部的化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疆古代服饰艺术》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3835
颗粒名称: (2)面部的化妆
分类号: TS974.12
页数: 3
页码: 22-3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汉代西域女子面部化妆时,一般使用胭脂,据史料记载,匈奴妇女对胭脂情有独钟。
关键词: 新疆 古代 化妆

内容

汉代西域女子化妆时,一般使用胭脂,据史料记载,匈奴妇女对胭脂情有独钟。晋崔豹《古今注》记载:“燕支叶似蓟花似蒲公,出西方,土人以染,名燕支,中国人谓之红蓝,以染粉为面,为燕支粉。”《太平御览》卷719引河西旧事:“祁连山,焉支山,宜畜养,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当时胭脂原料的主要产地,可能就是甘肃省境内的祁连山。唐张泌《妆楼记》中说“匈奴名妻阏氏,言可爱如烟支也”。《汉书·匈奴传》颜师古亦注:“阏氏(胭脂),匈奴皇后号也。”因匈奴贵族常以“阏氏”(胭脂)妆饰脸面,所以“阏氏”成了她们的代称,可见胭脂在匈奴贵族中的地位。据说在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后,胭脂和葡萄、石榴等物一起传入中原地区[3],成为中原妇女主要的化妆品。长沙马王堆汉墓中曾出土整盒的胭脂包。汉代西域胭脂的实物见于1959年尼雅东汉墓出土的一件胭脂包内(图3),此包用黄色细绢包裹,内装少许朱色粉末,用白色丝绵扎袋口,袋口边放着残存的棉花,已被染成酱紫色,大约是墓主人化妆的时候使用过的涂抹妆饰用的胭脂包[4]。这座墓还出土了用白绢缝制的绣有叶草纹的刺绣粉袋,高7厘米,宽4厘米,用红色菱形纹的花绮做边缘缀饰。粉袋内装少许由铅粉变质板结成的黑色块状物。铅粉对人皮肤是有害的,但为了使自己的面部白皙起来,古代妇女十分喜欢用铅粉敷面。实物的出土印证了当时西域女子同样以白皙为美的审美时尚。此外,1995年民丰县尼雅1号墓地也出土了一些化妆品。
  尼雅1号墓地3号墓出土的漆奁内,装着用于化妆的两小团丝绵,已浸染成紫红色。
  尼雅1号墓地4号墓出土了两件将牛角劈开加工而成的化妆盒,呈蚌壳状,一件内装黑色染料,长9.8厘米、宽2.8厘米、深1.4厘米。另一件装红色染料,长7.2厘米、宽4.2厘米、深1.1厘米。
  尼雅1号墓地5号墓出土的一位青年女性干尸,腰部随葬木叉,上挂化妆袋,内装铜镜、胭脂粉袋、丝线等。
  尼雅1号墓地5号墓出土的虎斑纹锦袋,内装有铜镜、胭脂粉包、绕线轴、线团绢卷等女红用具[5]。
  以上民丰县尼雅古墓出土的考古资料表明,精绝国妇女十分重视面部的化妆,尼雅古墓出土的已染成紫红色的丝绵团,牛角化妆盒内储放的红色颜料和黑色颜料,还有出土的胭脂粉包、化妆袋、铜镜等化妆用品,一应俱全,这些都足以说明了这一点,同时也表明了西域女子在汉晋时期,已经掌握了比较完备的化妆和美容的方法。黑色颜料用于描眉,红色颜料用于脸部的化妆,红色颜料的使用,说明当时西域女子还喜欢彩妆。
  唐代的服饰文化博采众长,特别是女子服饰是有史以来最艳丽的装束。当时以吐鲁番高昌为代表的西域女子的装束,一方面保持着本地区的风格,另一方面也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她们的服装样式层出不穷。与此同时唐代西域妇女对化妆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仕女图》绢画,女舞俑、仕女俑、劳动俑等(图4),再现了唐代西域妇女五彩缤纷的化妆习俗。唐代西域女子的化妆,一般可分为画眉、抹胭脂、贴花钿、点面靥、描斜红等几个步骤。

知识出处

新疆古代服饰艺术

《新疆古代服饰艺术》

出版者: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新疆古代服饰文化,包括新疆古代服饰文化概览、冠冕堂皇新疆古代的帽子、新疆古代居民的发式等内容。我国自古以来就以“衣冠王国”而著称于世。地处丝绸之路要冲的西域地区,服饰文化发展也源远流长,特别是先秦时期的毛织服饰和汉唐时期的丝绸服装,在中外服饰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阅读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