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岩画的制作技法、形式与风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克孜尔岩画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3816
颗粒名称: 五、岩画的制作技法、形式与风格
分类号: K879.25
页数: 2
页码: 13-1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克孜尔石窟岩画的制作技法、形式与风格。
关键词: 制作技法 形式风格 岩画

内容

在论述本问题之前,有必要先对克孜尔石窟的岩石质地再作一个说明。克孜尔石窟的山体属于岩石无可置疑(地质学上称晚第三纪灰白色粉砂岩或泥岩沉积岩石),但是,这种砂岩相对松散,水、风与震动对其危害较大,如果用坚硬的工具敲凿它倒十分结实,可是,直接用手或稍粗糙的物体搓磨其表面,很容易留下痕迹。因此,比起各地岩画在坚硬的岩石上凿刻物象,可谓事半功倍。其次,在佛教石窟废弃的窟内墙壁的泥皮上刻画图画,也是极为省力的。再则,窟内作画总比露天舒适、方便的多。这些条件和因素都是各地岩画作者所不能比拟的。所以,克孜尔岩画的作者可以用非常简陋的工具(利器和钝器均可)在这些无人管理的窟内窟外随心所欲地表达他们自己的生活和审美感受。
  根据现存岩画的制作痕迹来分析,其表现技法大致有以下几点:
  1、单线法:物象的形体结构用阴刻单线来表达,这种方法直接、明确、简易、省事,是克孜尔岩画制作的主要手法。
  2、刻面法:把物体的轮廓内部全部或部分刻去,留下一种剪影效果。
  3、线面结合法:较典型的是第93窟的旗帜、第95窟的马等。
  4、磨搓法:由于砂岩质地的因素,制作者直接用手在砂岩表面上下磨擦,即可成形。克孜尔留下了大量的手印,有的仅限于手指印,或称“指槽”(第47窟主室左壁等)。
  侧面轮廓似乎最能表达动物的基本特征,人类原始的洞窟壁画就采用了这种观察方法,这使得各种不同的动物形象一目了然,纵观所有的岩画动物图像都无不如此,克孜尔石窟的岩画同样继承了各地传统的表现技法。
  平行透视法(散点式)不必受焦点透视规范的约束,构图平铺直叙反而错落有致、稚拙天真,平面感与装饰效果可以说是古今壁画的一般性特点,第93、95、131和124窟等大场面的画面都运用了这个规律。
  简约与抽象从视觉图像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始终伴随着人类的绘画艺术走到了今天,而且还会永远地传承下去(39)。便捷的直觉图形和象征性符号无论是远古的石器时代还是当下的信息社会,都将成为人们不可抗拒或难以回避的视觉文化心理和生存信念的召唤。克孜尔石窟岩画中诸多的有明显寓意的标识性图像都带有这种启蒙文明的余韵。

知识出处

克孜尔岩画研究

《克孜尔岩画研究》

出版者: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本书从克孜尔石窟的自然地理、人文环境,克孜尔岩画的名称问题,岩画的分布、数量与内容,岩画的制作技法、形式与风格等诸方面对克孜尔岩画进行了研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将克孜尔岩画列为高校科研计划重点项目,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将该项目列入出版计划,新疆艺术学院也给以积极的支持,这都体现了相关部门对新疆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视。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