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依托科技,振兴兵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3757
颗粒名称: 二、依托科技,振兴兵团
分类号: F324.1
页数: 2
页码: 333-33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新疆市依托科技,振兴兵团,包括了农业信息化技术在大步迈进、兵团科技工作者在棉花、小麦、瓜果的良种培育,成功培育“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细毛羊,农业航空水稻播种试验,飞机播种牧草,以及工业、建筑业的新工艺、新技术等方面。
关键词: 新疆 依托科技 建设兵团

内容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分重视科技兴农。从1999年起,兵团率先在国内实施以精准种子、精准播种、精准灌溉、精准施肥、精准收获及田间作物生长与环境动态监测为主要内容的六大精准农业技术。
  国家农业部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有关专家考察后认为:兵团精准农业技术总体居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新疆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发展节水农业,是关系新疆农业以及一切事业的关键问题。
  滴灌的优越性,早已为世界所公认,但推而不广,原因是成本太高,即便是美国、以色列这样的农业发达国家,这项技术也只是用于园艺、蔬菜等高附加值作物。天业集团组织科技人员进行攻关,经过多年努力,自主开发出性能可靠、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高效实用塑料节水器材——次性可收回滴灌带,这种滴灌带每米价格0.2元,仅是国外同类产品价格的五分之一。使用这种滴灌带每亩地的滴灌设备平均投放只有350元。与常规的耕作模式相比,应用膜下滴灌技术,一个棉农的管理面积可由25~30亩提高到80~120亩。经石河子垦区试验,膜下滴灌平均亩用水量,节水50%,作物增长30%。现在生产建设兵团已建成全国最大的节水灌溉基地。高新节水灌溉面积已由2000年的25万亩,猛增到2007年的830万亩。
  农业信息化技术在大步迈进。农一师三团农工通过智能控制系统,用手机就可遥控灌溉棉田;日夜工作的农田监测信息系统,实时监控水、盐指标,监测土壤信息、棉花苗情、棉叶冠层营养状况以及田间水势分布,通过微机平衡决策施肥,专家推荐系统进行分析评估,就可随时对棉田“对症下药”。
  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评价说:三团的农业信息化技术,是解决农业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好办法。
  兵团是全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2007年,播种棉花919.59万亩(613.06千公顷),总产棉花125万吨,占全国六分之一。自2003年以来,连续5年,棉花单产居全国首位。
  兵团科技工作者在棉花、小麦、瓜果的良种培育,成功培育“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细毛羊,农业航空水稻播种试验,飞机播种牧草,以及工业、建筑业的新工艺、新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丰硕成果。从1954年到2004年兵团共取得科技进步奖1132项次,其中,有13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30多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阿克苏丝绸之路西汉时期到明代的西域屯田包括了清代和民国新疆屯垦、新中国屯垦事业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屯田、 隋代西北屯田、 唐代西域屯田的兴盛、五代和宋西域屯田的中断、 元代西域屯田、明代西域屯田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阿克苏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