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新疆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进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373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新疆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进疆
分类号: K27
页数: 8
页码: 294-301
摘要: 本节记述了新疆和平解放,人民解放军进疆,中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期间,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以及周恩来、彭德怀、任弼时、贺龙等中央领导人,已将进军新疆的任务交给了第一野战军一兵团司令员王震将军。鼓励他以“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将红旗插上帕米尔高原,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关键词: 新疆 和平解放 进疆

内容

1949年3月,党中央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期间,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以及周恩来、彭德怀、任弼时、贺龙等中央领导人,已将进军新疆的任务交给了第一野战军一兵团司令员王震将军。鼓励他以“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将红旗插上帕米尔高原,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新疆问题如何解决?党中央作了两手准备,即用战争的办法与和平的办法。积极做工作,力争用和平的方式解决。
  至于何时进军新疆,原安排在1950年初。1949年1月,中央政治局通过了一个党内指示,其中关于1949年的任务时讲到:“1949年夏、秋、冬三季,我们应当争取占领湘、鄂、赣、苏、皖、浙、闽、陕、甘等九省的大部,其中有些则是全部”①。同年5月,中央军委在部署进军任务时说:“一野(四个兵团35万人)年底以前可能占领兰州、宁夏、青海,年底或年初准备兵分两路。一路由彭德怀率领位于西北,
  并于明春开始经营新疆;一路由贺龙率领经营川北..”②很明显,中央将进军新疆的时间安排在1950年初。
  1949年6月,以刘少奇同志为团长的中共代表团前往莫斯科谈判,会谈时,斯大林提出,据可靠情报,美英帝国主义企图拉拢西北“五马”(马步芳、马鸿逵、马步青、马鸿宾、马呈祥)的主力,退到新疆与当地的反动势力结合,搞一个“伊斯兰共和国”,宣布与中国脱离关系。据此,斯大林建议我军“加速进军新疆,并可利用三区这支力量,要我们派人联络”①。于是中央决策将“五马”主力于甘、青、宁间就地歼灭,提前解决新疆问题。
  第一野战军在彭德怀将军指挥下,于5月下旬占领西安,大军神速西进,与马步芳主力决战于兰州城下。一野二兵团、十九兵团,经过鏖战,反复拼搏,于8月26日攻克西北军政长官公署所在地兰州,歼灭马步芳主力4万余人。一兵团9月5日克西宁,随即翻越常年积雪的祁连山,直插河西走廊。二兵团沿兰新公路向西北追击,越乌鞘岭,经山丹,17天前进700公里,于9月21日与一兵团会师于河西走廊重镇——张掖。退集酒泉地区的西北长官公署、第八补给区、九十一军、一二零军等共4万余人,有的起义,有的投诚,有的被击溃。至此,中国人民解放军云集河西走廊,直叩新疆大门。1949年9月8日,毛泽东主席召见张治中将军,告诉张:“一野彭德怀司令员已指挥二兵团由兰新路向河西走廊追击。一兵团由青海翻越祁连山,直插张掖,以解决河西问题,然后会师进军新疆。希望张治中将军能去电给新疆军政负责人,起义最好。”张治中将军欣然应允,于9月10日致电给西北军政副长官兼新疆警备司令陶峙岳和新疆省主席包尔汉:“..今全局演进至此,大势已定,且兰州解放,新省孤悬,兄等为革命大义,为新省和平计,亦即为全省人民及全体官兵利害计,亟应及时表明态度,正式宣布与广州政府断绝关系....”9月17日,陶、包复电:“..在保障国家领土、维护全省和平、避免无谓牺牲的三项原则下,选择时机,和平转变..”②当时,新疆情况复杂,有的主和,也有的主战,迅速分为两派。主战的有骑一师(原骑五军)师长马呈祥,七十八师师长叶成,一七九旅旅长罗恕人及阿尔泰专员乌斯满(哈萨克族)等人。主和的有新疆警备司令陶峙岳、副司令兼四十二师师长赵锡光、新疆警备司令部参谋长陶晋初、供应局局长郝家骏、总部政工处处长梁客浔以及省主席包尔汉、西北军政长官公署秘书长兼新疆省政府秘书长刘孟纯、迪化市市长屈武、外交特派员刘泽荣等人。两派就和与战的问题,进行着隐蔽的、公开的、激烈而尖锐的斗争。
  主战派主张将部队拉到新、甘交界处的星星峡一线设防,阻止解放军进疆。如此计不成,就平毁新疆东部公路沿线的城镇和乡村,把此地变成“无人区”,然后退据南疆,依托天山、昆仑山进行长期周旋。③
  8月下旬,陶峙岳将军找叶成将军、马呈祥将军和罗恕人将军恳谈:“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不能干涉他人的自由,但必须洞察利害,深明是非,不能感情用事。如不赞成和平,那就是战争,必须在作战上能操胜券,后勤供应有保障,方能应战。我们新疆部队号称十万(实际只7.1万多)。但只能用到点上,彼此不能支援,何况从军事上看,兰州、西宁相继不守,外援断绝,退路不通..新疆问题,由于地理环境的关系,绝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所以我们的基本政策上,一切需要和平方式,也就是用政治方式解决。否则,对国家、对人民、对我们自己,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如果我们不采取主动,求得和平解决,将使十万官兵盲目牺牲,地方秩序混乱,人民流离失所,引起民族仇杀;如果坚持战争,放弃和平,一定会弄到既不能战,又不能和的地步,进退两难,又何苦乃尔。”叶、马、罗觉得有理,低头无言,没有争辩。
  9月19日胡宗南将军致电叶成:“将新疆部队移到南疆待命。如陶不走或阻止撤离,可作断然处置。”叶、马、罗接报后,密商决定于20日子夜开拔,行动前先将刘孟纯、屈武、陶晋初等主和人物逮捕,胁迫陶峙岳随部队转移。陶得悉后,连夜召叶、马、罗来谈,语极恳切,陶问:“你们要捕人,第二步怎么办?新疆情况特殊,一声枪响,能保住地方不乱?这样对你们有什么便宜?”“一个人基于感情用事,而忘却了利害是非,是非常危险的。目前整个局势,你们是清楚的,部队开拔要钱要油,现在是一无所有。”(①又说:“新疆连军政人员在内,总数不下十万,我怎能把他们扔在戈壁上不管。你们是不能这样干的,今天不是你们和我几个人的事,是十万人的生死问题,如处置不当,对十万人如何交待?”②叶、马、罗听到陶的分析,确是实情。东有解放军大军压境,西有“三区”民族军,北是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南有常年积雪的昆仑山,如轻举妄动,后果不堪设想。于是部队没有开拔,人也未捕,一场风波,始告平息。
  后经多次商谈,陶提出:“如愿离开部队出走,可给予重金,并保证其安全。”不久,叶成接到他父亲来电,说家属已安抵香港,解除了后顾之优,表示愿交出部队,随后叶、罗也表示同意。遂于24日、25日三人带黄金千两离迪由南疆出国。
  9月25日,陶峙岳将军通电起义,宣布脱离广州政府,接受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的领导。签名的还有:副总司令兼四十二师师长赵锡光、整编骑一师师长韩有文、整编七十八师师长莫我若、旅长钟祖荫、李祖唐、田子梅、郭全梁、韩荣福、朱鸣刚、罗汝正、刘抡元、杨廷英,马平林。26日新疆省主席包尔汉也通电起义,新疆和平解放。
  9月27日,陶峙岳将军和包尔汉主席向全疆发布了《新疆警备司令部、新疆临时人民政府布告》,约法八章,要求全省军民,同心协力,防止破坏,稳定新疆局势。但由于新疆幅员辽阔,交通不便,驻军分散,关系复杂,加之通讯落后,军政当局难以控制。9月27日夜,原驻哈密的一七八旅五三三团部分官兵发生叛乱,抢劫哈密银行,一些商号和居民也惨遭洗劫。同日,原驻景化(现呼图壁县)的一七九旅六团一连长反对起义,枪杀营长李明海。相继鄯善、轮台、吐鲁番、库车、绥来(现玛纳斯县)、迪化(现乌鲁木齐)亦相继发生杀人、抢劫、放火、奸淫妇女等事件。是时,一些部队不稳,社会秩序混乱,群众一日数惊。包尔汉紧急致电毛主席和朱总司令:“本省危机四伏,情势严重,希转饬西北之人民解放军兼程来新,以解危局,并慰人民之望。”
  据此,中央和一野司令员彭德怀将军决定从速进军新疆。酒泉武威距迪化1200多公里,路途遥远,地广人稀,有荒漠戈壁阻隔,加之,水源奇缺,大部队行军困难重重。特别是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边境线长,情况复杂,必须进行认真准备。
  中央军委于9月24日,命令原二兵团六军转隶一兵团建制,司令员王震,政治委员徐立清,率二、六两军进军新疆。
  8月中旬,中共中央命邓力群以中共中央联络员的身份,携带电台,从苏联赴伊宁,与“三区”革命领导人接头,建立“三区”同中央及西北战场彭德怀司令员之间的联系,以配合进军新疆的部署。
  部队深入进行民族政策的学习。教育部队除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外,还介绍了新疆的自然地理和民族情况,要求每一个指战员都要认真执行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
  在陕甘地区,广泛招收各类技术人才,为开发建设新疆进行准备,仅在武功农学院、兰州大学等学校就招收了200余名学生参军进疆,后来都成了兵团生产建设的骨干。
  当时,塞外已近寒冬,在各族人民大力支援下,迅速筹集了粮食3.3万吨,饲料380吨,牛肉35吨,棉衣、布鞋、褥子、挂包、水壶、风镜、皮帽各10万件,皮衣5万件,帐篷1000顶。军委从华东调来两个汽车团,华北调来一个汽车团,共500余辆,负责物资运输。二军及战车团10月20日前,六军于11月1日前,全部准备完毕。
  10月5日,陶峙岳将军和包尔汉主席到酒泉,向一野司令员彭德怀将军汇报了新疆的情况,商讨了人民解放军进疆及起义部队的整编问题。陶峙岳应邀向一兵团党委扩大会议和师团领导干部作了关于新疆情况的报告。
  10月1日,在酒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大会上,向二、六军指战员传达了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关于向新疆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兼一野司令员彭德怀同志要求一兵团进新疆后“要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团结与帮助各族人民建立自己幸福的生活,使各族人民团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友爱团结的大家庭里”。王震司令员号召全体指战员:“不怕一切牺牲,不怕一切困难,奋勇前进,把五星红旗插向帕米尔高原。”命令下达后,部队的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向部队进行了深入的动员。10月10日,这支劲旅经过短暂的准备之后,即离开古城酒泉,踏上了进军新疆的漫长而又艰难的征途。
  按照当时中央军委的部署,二军在郭鹏、王恩茂将军率领下进驻天山以南各地(即南疆),直至帕米尔高原;六军在罗元发、张贤约将军的率领下,进驻北疆各地。大进军除了由斯大林支援的40架飞机空运一部分部队进驻乌鲁木齐以外,其余大部分部队要由汽车运送;还有一部分要徒步跋涉,直奔目的地。根据这一部署,各路大军齐头并发。天上飞的、地下走的,一齐向祖国的边陲宝地新疆进发。对这一气势磅礴的大进军,王震同志有诗曰:“白雪罩祁连,乌云盖山巅,草原秋风狂,凯歌进新疆。”这首诗无疑是鼓舞了西进大军的将士们。
  整个进军过程,历时三个月,在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季节,进疆部队一面长途跋涉,一面沿途平息叛乱。
  一兵团指战员向新疆各地进军的过程中,国民党军队的少数顽固分子在一些县镇发动了叛乱。进疆人民解放军边行进、边平叛,迅速稳定了局势,保卫了和平起义的成果,粉碎了美国和国民党残余妄图阻挠人民解放军进驻新疆的阴谋。
  哈密叛乱:1949年9月27日深夜,驻哈密的原国民党一七八旅五三三团部分官兵,在国民党特务及反动军官煽动下叛乱。抢走哈密银行金库库存金银12箱,以及由兰州运来的黄金16000两。一些商号和居民也遭洗劫,当时全城大火,通往外地的电线被切断。进疆部队二军的炮兵团、五师十四团闻讯后火速赶到哈密,包围作乱部队,解除了他们的武装,严惩了祸首,保障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鄯善事件:10月16日,二军四师十二团抵达鄯善时,原国民党六十五旅一九四团团长丁少斋、副营长陈华率部分士兵发动叛乱,枪杀欢迎解放军的县长司马义。叛乱分子在城内大肆焚烧、抢劫。四师十二团将其包围缴械,首要分子押送迪化,叛乱始平。
  七角井事件:11月18日,原国民党驻该地之一七八旅两个营,劫去二军东返运兵汽车40辆,将车和人扣留,经多次交涉无效,其旅长也不能节制其部队,19日解放军发现该部昼夜作工事,有叛变企图。24日晚,人民解放军以五个营兵力突然将其包围,令其旅长亲领人民解放军入营,将人和车释放,并将这两个营全部缴械,主犯予以处治。
  轮台事件:10月5日至28日,原国民党驻轮台一二八旅三八二团一营3个连,团直3个连,连续对各族人民大肆烧杀,抢劫财物,强奸妇女,23天之中共烧死、活埋群众23人,打伤、烧伤群众150多人,抢劫群众元宝200多个,羊5000多只,牛500多头,马580多匹。解放军四师赶到后,立即解除叛乱部队武装,追回其抢劫财物,归还群众,并对死难群众家属进行安抚,严惩首恶分子。
  除了这些之外,吐鲁番、焉耆、库车、呼图壁、绥来及迪化等地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叛乱,这些叛乱均在人民解放军的声威威慑及起义部队的配合下,一一被平息。
  五师十五团从吐鲁番下车后,即徒步行军,于11月28日到达阿克苏。这时,一小撮反动分子在和田策划叛乱。为制止反革命暴乱,维护社会安定,12月5日,政委黄诚奉命率十五团南下,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进军和田。他们冒着严寒,战胜干旱、缺水和风暴的袭击,经过18天强行军,跋涉1550里,于12月22日解放了西北最后一个重镇——和田,粉碎了敌人的暴乱计划。二军进至哈密后,看到部分维吾尔族群众遭劫后缺衣少食,生活困难。指战员便节约自己的口粮、衣物,救济受难群众。由于人民解放军广大指战员严格执行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所以部队每到一地,都受到各族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群众称人民的军队是“共产党和毛主席派来的救命恩人”。
  起义部队骑七师中的少数敌视社会主义、敌视共产党的军官。这些人与乌斯满、尧乐博斯相勾结,利用部队中的宗教关系在一些城镇发动叛乱。如1950年3月以来,骑七师驻昌吉、阜康、木垒河的特务营、二十团、二十一团、十九团先后叛乱十余起,参加叛变的共12个连1个排,1930余人。他们杀害解放军派来的政工干部,公开打出反革命旗帜,反动气焰十分嚣张,并扬言:“只要乌斯满配合,就能拿下迪化。”对于这些叛乱,均在新疆军区的统一部署下,委派人民解放军第十七师的政委袁学凯率部平息,叛军大部被歼,匪首冶生林被击毙,马占林被活捉,粉碎了叛军与乌斯满联合作战的计划,一些被裹胁的士兵,又重新回到人民部队中来。
  在国民党骑七师部分反动军官发动叛乱的同时,政治匪帮乌斯满、尧乐博斯、贾尼木汗等也发动了暴乱。这一股匪帮因受美国支持,流动性大,所以对各族人民和驻疆人民解放军的威胁更大。人民解放军为平定这些人的叛乱而付出的代价亦大。
  乌斯满(哈萨克族)是北疆有名的惯匪。三区革命时,曾窃居阿勒泰专员职务,暗中和国民党勾结,对抗三区革命。1947年曾在阿山地区抢劫82天,近2万人的青河县几乎被掳掠一空。1949年9月20日,新疆起义前夕,美国驻迪化副领事马克南潜入奇台,和乌斯满秘密勾结,策划乌斯满匪帮联合骑七师少数反动军官组成反革命武装,公开反对人民解放军,建立封建宗教政权。
  1950年3月,台湾蒋介石委任乌斯满为“新疆反共总司令”。乌斯满勾结贾尼木汗(哈萨克族,原新疆财政厅长,反对起义)、尧乐博斯(维吾尔族,是乌斯满的结拜兄弟,国务党特务,任哈密专员),疯狂地掀起了反革命叛乱。他们在哈萨克群众中造谣说:“汉族人要消灭宗教,捕杀头目,财产充公,没收牛羊,要强征哈族姑娘给解放军战士当老婆,强征哈族青年到苏联去做工。”匪势盛时,曾胁迫群众达3万余人。从3月到12月,他们先后抢劫、残害群众230多次,残杀各族人民群众1175人,抢劫各种牲畜34万多头。7月,景化(呼图壁)原国民党县长乌拉孜拜也在迪化南山响应乌斯满,发动叛乱。乌斯满匪帮的这些叛乱活动使新疆各族人民深受其害,纷纷要求解放军为民除患。
  为了平息反革命叛乱,保卫祖国边疆安宁,中共新疆分局以王震同志为平叛的总指挥,动员全疆军民,协同行动,以人民解放军六军的部队为主,配属战车团和第五军(民族军)40团,与驻疆各部队相配合。六军军长罗元发任前线指挥;十七师师长程悦长负责西线;十六师师长吴宗先负责东线。在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剿匪部队历尽千辛万苦,首战甘河子,围歼红柳峡,奇袭北塔山,激战冰达坂,先后五次横穿人迹罕至、荒漠无水的500里将军戈壁,作战百余次,对匪徒穷追猛打,直到1951年2月,终于彻底消灭了这股政治土匪。匪首除尧乐博斯逃往台湾、乌拉孜拜投降外,乌斯满、贾尼木汗等先后被解放军活捉。这次平息叛乱中共解放牧民23000余人,为群众夺回牲畜17万多头。十六师副师长罗少伟在剿匪中牺牲,十七师四十九团教导队队长武志春率七连战士百余人在奇台以北沙漠中的旱沟进行战斗,因中敌伏击,武和战士大部壮烈牺牲,幸存者仅十数人。匪徒们对解放军战士有的挖眼睛、割舌头、割生殖器,有的剖腹将肠子拉出来,惨不忍睹。
  3月29日,尧乐博斯纠集匪徒700余人,包围了伊吾城。人民解放军十六师四十六团二连在战斗英雄胡青山的指挥下,孤军奋战,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同七倍于己的敌人浴血奋战40天。先后打退匪徒的八次大规模进攻,终于战胜敌人,保卫了伊吾县城。西北军区和一野授予该连“钢铁二连”的光荣称号,授予胡青山光荣的“战斗英雄”称号。
  12月7日,第一兵团部队与三区民族军及新疆和平起义部队,在迪化(今乌鲁木齐)胜利会师。1950年1月中旬前,大部进入指定驻防地区。
  1950年1月10日,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命令:原民族军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共1.5万人。军长列斯肯,政治委员顿星云、副军长马尔果夫,副政治委员曹达诺夫,军部驻伊宁,下辖十三师和十四师。
  根据中央军委命令,新疆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兵团。1949年12月29日,举行了二十二兵团成立大会。中央军委任命:司令员陶峙岳,政治委员王震(兼),副司令员赵锡光,副政治委员饶正锡,参谋长陶晋初,政治部主任李铨。下辖第九军的二十五师、二十六师、二十七师,以及兵团直属的骑七师、骑八师。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阿克苏丝绸之路西汉时期到明代的西域屯田包括了清代和民国新疆屯垦、新中国屯垦事业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屯田、 隋代西北屯田、 唐代西域屯田的兴盛、五代和宋西域屯田的中断、 元代西域屯田、明代西域屯田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阿克苏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