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左宗棠率军出塞,收复新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369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左宗棠率军出塞,收复新疆
分类号: K252
页数: 3
页码: 221-223
摘要: 本节记述了新疆市左宗棠率军出塞,收复新疆,包括了乌鲁木齐战役、打开南疆大门、第三战役:全部收复南疆。
关键词: 清代后期 左宗棠 收复新疆

内容

腐败的清政府在一段时期竟不知道阿古柏的入侵,甚至弄不清阿古柏是不是外国人。直到1871年5月沙俄出兵吞噬伊犁,通知清政府俄军已“克服伊犁城池”,清政府才大吃一惊。又得到“俄人尚欲带兵前往收复乌鲁木齐”的消息,才感到问题严重。沙俄声称是“代收、代守”并催促清政府“迅速派员前往接受”。但当伊犁将军荣全1872年通知俄国准备去伊,犁谈判收回伊犁时,沙俄不但拒不交还伊犁,竟蛮横地提出“塔城是伊犁兼辖,也是俄国‘暂管’的地方”。认为荣全的行辕暂驻塔城“尚属不合”。荣全给清廷的报告中说:“俄人欺我,以至于此,欲忍不能,欲战不可。事已至此,非口舌所能争,唯盼大军迅速前进。”左宗棠上书清廷“欲杜俄人狡谋,必先定回部(指平定阿古柏),欲收伊犁,必先克乌鲁木齐”。清政府到此时才认识到:“断非空言所能有济,必须中国兵力足以震慑。”①决心收复新疆,令左宗棠督办进军新疆的军务。
  适值此时,日本军国主义于1847年5月出兵侵占台湾,东南海防吃紧。年底投降派李鸿章上书清帝,建议放弃新疆:他认为乾隆统一新疆是“徒收千里之旷地,而增千百年之漏大卮,已为不值。且其北邻俄罗斯,西界土耳其,南近英属之印度,即图恢复,将来断不能久守”。因此主张“暂弃关外”。“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心腹之大患愈棘。”②要清政府命令西征军停止前进,把用兵新疆的费用移作海防之饷,这就是所谓“海防论”。左宗棠则针锋相对地提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至于节饷,他认为只有坚决进兵早日收复新疆,才能真正地节饷。若此时停止进军,“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不独陇右甚虞,且北路科布多、乌里雅苏台等处,恐亦未能宴然”③。清政府采纳了左宗棠的意见,于1875年5月改任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统帅西征。
  1876年4月左宗棠进抵肃州(今甘肃酒泉),督饬刘锦棠所率湘军二十余营西进,6月抵吉木萨尔。至此,西征军连同在疆清军将及百营,达五六万人。
  左宗棠的进军方针是“缓进,速战”。步骤是先北后南。缓进就是战前进行认真准备,塞外用兵,粮饷供给是件大事。他经过调查发现,从河西走廊运粮是在新疆当地购粮费用的20多倍。于是积极组织屯田。他说:边疆用兵“非力行屯田不可”①。饬令部队,边进军,边屯田,就地解决军食。
  当时阿古柏控制着南疆并北疆乌鲁木齐至玛纳斯大片土地,沙俄占据伊犁。西征军由北至南,进行了三个战役。
  乌鲁木齐战役
  1876年7月28日,清军奇袭,克阜康,随即西指古牧地(今米泉)。到古牧地有两条路,一条大道,但有50里的戈壁无水;另一条是小道,水源充足,但叛军已据黄田堡。8月9日清军在大道的甘泉堡、西树头子挖井筑垒,虚张声势。10日夜刘锦棠、金顺率清军突袭黄田堡,11日克黄田,12日清军围古牧地,经五天激战,歼敌五六千人。刘锦棠得悉乌鲁木齐空虚,当机立断,兵锋直指乌鲁木齐。18日一举攻克乌鲁木齐满城、汉城和王城。短短5天,席卷昌吉、呼图壁。此后经三个月强攻克玛纳斯城。至此,阿古柏在北疆的势力被肃清。
  打开南疆大门
  第二战役的任务是夺取天山险隘达坂城,收复吐鲁番盆地,打开进军南疆大门。
  阿古柏为阻清军南下,在天山要隘达坂城筑新城,派大哈通(大总管)爱衣达尔呼里率重兵驻守。又在托克逊筑两城,由他的儿子海古拉坚守,派白彦虎、马得人据守吐鲁番,构成互相策应的三角防御区。阿古柏坐镇喀喇沙尔(焉耆)指挥,总兵力约3万余人。
  1877年4月16日,刘锦棠率1.5万人衔枚疾进,于17日晨突然包围了达坂城。维吾尔人民冒险潜出城外向清军报告:“安夷(指阿古柏匪徒)盼援不到,官军封锁日逼,群议突围而走。”②刘锦棠乘敌动摇,下令猛攻。歼敌2000多名,生俘1200余名,无一漏网,大哈通也被活捉。清军于22日攻占辟展(鄯善),25日克胜金口,26日连克吐鲁番满、汉二城,守敌马得人降。同一天亦克托克逊,守敌海古拉焚粮草后逃到喀喇沙尔。仅用半个月时间,第二战役胜利结束,歼敌万余人。至此,阿古柏众叛亲离,走投无路,5月28日与司库斗殴致死。海古拉携尸西窜。
  第三战役:全部收复南疆
  8月25日,刘锦棠率部从吐鲁番出发西征,白彦虎自知不敌,乃决开都河以阻,清军师行泽国。直至10月7日才进到喀喇沙尔,9日抵库尔勒,皆是人去城空。清军粮食已罄,幸得当地人民“掘得窖粮数十万斤”救了燃眉之急。清军疾进,所向披靡,10月18日克库车,毙敌千余人,数万被裹胁的,群众被解救。至26日连克拜城、阿克苏和乌什。
  刘锦棠乘胜追击,12月18日攻克南疆重镇喀什噶尔。次年1月2日复和田,活捉引狼入室的叛首金相印,处以极刑。
  历时一年半,讨伐阿古柏的新疆之役,于1878年1月胜利结束。除伊犁尚为沙俄所据以外,新疆全部收复。“戎机顺迅,近罕其比。”①此役粉碎了英俄企图肢解和鲸吞新疆的阴谋,为保卫祖国西陲边疆,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阿克苏丝绸之路西汉时期到明代的西域屯田包括了清代和民国新疆屯垦、新中国屯垦事业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屯田、 隋代西北屯田、 唐代西域屯田的兴盛、五代和宋西域屯田的中断、 元代西域屯田、明代西域屯田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阿克苏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