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路屯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3669
颗粒名称: 一、北路屯田
分类号: K249
页数: 2
页码: 157-15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清代前期北路屯田,包括了科布多—乌兰固木屯垦区、鄂尔斋图杲尔屯垦区、莫岱察罕瘦尔屯垦区、鄂尔昆—图拉屯垦区。
关键词: 清代前期 北路屯田 屯田

内容

北路屯田创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该年春,策妄阿拉布坦进犯哈密并“侵略五寨”,清廷西北两路出兵征讨。七月,右卫将军费扬古率军进驻扎布罕河、特斯河一带。“以屯田事询喀尔喀土谢图汗,据称:苏勒图、哈拉乌苏、拜达拉克河、明爱、察罕格尔、库尔奇勒、扎布罕河、察罕瘦尔、布拉罕口、乌阑固木等处,俱可种地”②。经过勘察,相继在科布多—乌兰固木屯垦区、鄂尔斋图杲尔屯垦区、莫岱察罕瘦尔屯垦区;鄂尔昆—图拉屯垦区、额尔齐斯屯垦区,兴水利,驻军屯田。
  科布多—乌兰固木屯垦区
  该垦区在今蒙古国境内。见于记载的有乌兰固木、科布多、阿尔滚固哲、西巴里鄂希、那马尔济虎、勒尔察汗郭尔、特里、阿尔泰。这里地方辽阔,开垦之处颇多,原系厄鲁特等耕种好地③。康熙五十五年初(1716年),清廷“令付尔丹率善种地之土默特兵一千人携种子、农具前往耕种”④。以后增派绿营兵丁,开渠引水。乌兰固木之特里河畔“每种麦一斗,收麦二石有余”。收获粮食,“以骆驼运至乌巴萨池,再以渡水小船运过特思河至营,不至劳费,而于兵饷大有裨益”⑤。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总理屯田事务苏永祖呈称:“..在科布多,乌兰固木等处开垦耕种,因土沃水裕,今年所得麦子,一倍收有六倍,爱清明年添种千石。”⑥千石种子,可种万亩。这仅是屯地一处,可见科布多—乌兰固木屯垦区规模是不小的。
  鄂尔斋图杲尔屯垦区
  这一屯垦区,“居喀尔喀游牧地方之中”⑦距杀虎口36站。“田地沃饶,四时寒暑与内地相同”⑧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振武将,军付尔丹奏请筑城驻兵屯田。至此,屯田迅速发展。六,十一年(1722年),付尔丹奏报:“鄂尔斋图杲尔等处地方,屯田收获糜子、青稞、麦子共一万二千石有奇。”⑨屯田面积当在万亩以上(以亩收一石计)。
  莫岱察罕瘦尔屯垦区
  位于今蒙古国乌里雅苏台南部。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将军付尔丹奏称:“莫岱察罕瘦尔与鄂尔斋图呆尔二处,各筑一城,每城宜盖房两千间。自鄂尔斋图杲尔至莫岱察罕瘦尔,宜设立十一站。”①康熙六十一年因该区歉收,清政府决定将屯卒、农具“移至科布多、乌兰固木地方耕种”。原屯垦区交由发遣罪犯耕种②。雍正十年(1732年)上谕云:“察罕瘦尔城甚小,止可屯积粮石,是以顺承亲王,又修木城”,因该城是为囤积军粮而建,故又称粮城③。
  鄂尔昆—图拉屯垦区
  垦区位于今蒙古国杭爱省相邻处,地处河谷地带,宜于农业。雍正三年(1725年),振武将军穆克登奏呈:“鄂尔昆一带尚有昔人耕种及灌水沟渠旧迹,图拉等处,现有大麦、小麦,并非不可开垦之所。”④四年(1726年)试种麦糜、青稞,俱可成熟。五年(1727年)屯区产瑞麦,“有一茎至十五穗之多”⑤。由大同总兵官马觌伯进献。七年(1729年)“鄂尔昆、集尔麻泰、图拉三处屯田,收获大麦、小麦、糜子共七千五百五十石有奇”⑥。十三年(1735年)鄂尔昆修筑大城,“周长一千八十丈,四面开三门..南门设银库,米仓”⑦,囤积粮饷,鄂尔昆屯垦区年收粮高约达二万石⑧。以亩产石粮计,面积在2万亩左右。
  额尔齐斯屯垦区
  屯田于伊苏图、铿格尔地方。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阿克苏丝绸之路西汉时期到明代的西域屯田包括了清代和民国新疆屯垦、新中国屯垦事业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屯田、 隋代西北屯田、 唐代西域屯田的兴盛、五代和宋西域屯田的中断、 元代西域屯田、明代西域屯田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阿克苏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