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明代西域屯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3658
颗粒名称: 第九章 明代西域屯田
分类号: K248
页数: 13
页码: 140-152
摘要: 本章记述了明代西域屯田,包括了明太祖统一中国、明代陕甘宁青屯田 、明代西北屯田情况。
关键词: 明代 西域 屯田制度

内容

由于元朝统治阶级残酷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激起农民起义。元末,群雄竞起,遍布大江南北,沉重地打击了元朝的统治。朱元璋率领的农民军推翻了元朝在长江南北的统治。同时依次剪灭群雄,以劲旅组成北伐大军,直指元朝首都——大都(今北京)。在北伐胜利进军的凯歌声中,建立明朝,建元洪武,定都应天府(南京)。
  第一节 明太祖统一中国
  朱元璋奠定中原以后,为了实现全国的统一,指挥大军向边疆进发。北征北元大汗;东北迫降元故丞相纳哈出;南讨云南的梁王;西北平定扩廓帖木儿;取甘肃、西宁,进至哈密,收降当地蒙古、撤里畏兀儿(今裕固族)各部首领。同时招谕甘、青、藏及西域诸部,各部首领统统内附。
  随即朱元璋着手统一西域。从洪武七年(1374年)开始,明政府相继在撒里畏兀儿地区设立了七个卫,即安定卫(青海柴达木西,北的昔儿丁)、端卫(今甘肃酒泉南山)、罕东卫(敦煌市西南)、沙州卫(今张掖)、曲先卫(青海柴达木盆地药王堆)、赤斤卫(玉门县赤金堡)、东左卫(今敦煌市)。这七个卫的设置,为统一西域创造了条件。洪武十三年(1380年)四月,明凉州都督濮英率军西征哈密,哈密首领兀纳失里遣使请降。次年,哈密派使贡马,以示友好。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西域回纥来贡者,多为哈梅里(即哈密)所遏。有从他道来者,又遣兵邀杀之”①,与西域的交通断绝,河西七卫受到威胁。在此情况下,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命都督佥事刘真偕宋成督兵讨之。真等由凉州(今武威)西出,乘夜直抵城下,四面围之。其知院岳山夜缒城降。黎明,兀纳失里驱马三百余匹,突围而出。官军争取其马,兀纳失里率家属随马后遁去。真等破其城,斩幽王别儿怯帖木儿,国公省阿朵阿只等一千四百人,获王子别列怯部属一千七百三十人,金银印各一,马六百三十匹”①。哈密从此纳入明朝版图。次年,兀纳失里贡骡马请罪,太祖准其复国为王。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兀纳失里死,其弟安克帖木儿继王位,贡马4740匹。永乐二年(1404年)诏封安克帖木儿为忠顺王。次年安克帖木儿卒,诏封其侄脱脱为忠顺王。永乐四年置哈密卫,设指挥、千户、百户等。
  第二节 明代陕甘宁青屯田
  一、元末政治腐败,经济衰退,民不聊生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全国反元大起义爆发。一时间,群雄并起,拥兵据地,争夺天下,干戈不息。除朱元璋的南京政权,尚有兵力强大、割据江西与湖广等地“大汉国”的陈友谅;经济实力强大、立都苏州的“大周国”的张士诚;此外还有称雄浙江东海上的方国珍;建国四川重庆的“夏”政权明玉珍等。群雄割据的局面,很快演变成一场群雄和元王朝及群雄之间复杂、激烈、持久的战争。这场战争从至正八年(1348)方国珍起兵海上开始,到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称帝建国为止,历时整整20年。朱元璋即位之后,为了完成统一大业,又与元朝残存势力进行了20多年的南征北战。前后近50年的连年征战,造成许多地方人口锐减、田园荒芜、社会经济严重破坏。史称:“自兴兵以来,民无宁居,连年饥馑、田地荒芜。”②耕桑之地变为草莽,“人烟断绝”③,所在萧条。江淮之地,不少地方是“百里无几家,但见风尘起”
  。山东、河南原是北方两个大省,人口众多,元末以来,人民大量逃亡,竟然成为“多是无人之地”。就连一向文化比较发达的汉中地区,也是荒草灌木茫茫,虎豹出入其中。面对如此严重的形势,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其主要任务有二:一是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经济;二是稳定社会秩序,加强边防建设,巩固皇权统治。
  二、明代屯田方略
  朱元璋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上过几个月的私塾,后因家贫,念不起书,只好给地主牧牛放羊。后又入寺为僧。因此他深知人民的疾苦。25岁(1352年),他参加了郭子兴领导的反元义军,他智勇双全,英勇善战,历经四年的南征北战,到1356年,攻克集庆,改为应天府(今南京)。他先后攻克了婺州、诸暨、衢州、处州。这时,他已是称雄一方的元帅了。他曾说:“若士兵坐食于农、农必受蔽,非常治久安之术。”①他于1358年11月,建立民兵万户府,专管屯田地等事务,令军士在南京龙江(今下关一带)屯田。这是他在称帝前十年的事。对于屯田这件事,他的部下将军们,有的很重视,有的就不那么认真了。1363年他发现康茂才将军十分重视屯田,且取得了明显效益。于是他下嘉奖令曰:“昔汉武以屯田定西戎,魏武以务农足军食,定伯兴王,莫不由此。自兴兵以来,民无宁居,连年饥馑,田地荒芜。若兵食尽资于民,则民力重困。故令尔将士屯田,且耕且战。今各大小将帅,已有分定城镇。然随处地利,未能尽垦,数年以来,未见功绪。惟康茂才所屯,得谷一万五千余石,以给军饷,尚余七千石。以此较彼,地力均而入有多寡,其故何哉?盖人有勤惰故耳。自今诸将宜督军士及时开垦,以收地利,庶几兵食充足,国有所赖。”②自此之后,军屯便在朱元璋所辖区域内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朱元璋之所以能推翻元王朝的统治,剪灭群雄。大兴屯田,部队粮饷供应充足,兵强马壮,减轻人民负担,取得人民拥戴,是一个重要原因。
  1368年正月,在徐达率军北伐胜利进军的凯歌声中,朱元璋在应天正式登上皇帝的宝座,国号大明,建元洪武,以应天为南京。
  朱元璋依靠军队,夺取天下,所以对军队建设十分重视。他与刘基商议,认为历代征兵制和募兵制各有长短。经过琢磨,取其所长,避其所短,创立了一种卫所兵制。
  卫所军队的来源有四:一是从征,即跟随朱元璋起事的部队;二是归附;三是谪发;四是垛集,即从老百姓家中按人口比例征调的。军人列入军籍,世代沿袭,儿孙代代当兵。军籍归都督府掌管,不受地方行政管辖。军队耕战结合,平时既要屯种,也要进行军事训练,担任保卫边疆和镇守地方的任务。明王朝将军队全部编入卫所之中。全国有493个卫所,还有359个独立的千户所。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朱元璋命令:“天下卫所一律屯田。”并规定:“边地军士,三分守城,七分耕种;内地军士,二分守城,八分耕种。每个军士拨给五十亩为一分。”③洪武元年,明太祖命诸将分屯各地,凡开立屯所,各设都指挥一员统领。此后他反复告谕全军:“养兵而不病于农者,莫若屯田。”④他下令军队,走出营房,到边远人烟稀少的地方垦荒种地,务求实效,力争军粮自给,减少百姓负担。同时,一再遣将四出到屯田第一线,严加督促。他先后让两个儿子率河南、山西的卫军到内蒙筑城屯田,一个儿子去辽宁,一个儿子去甘肃领导军屯。⑤于是从东到西、由南而北兴屯种田。洪武二十一年(1388)岁得粮五百余万石。①明太祖自豪地说:“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洪武十八年(1385)二月,国子祭酒宋讷上边策曰:“今海内既安,蛮夷奉贡,惟沙漠胡虏,尚烦圣虑,若置不治,则恐久为患。..备边在于实边,实边在乎屯田。汉本始中,匈奴十万骑而南,赵充国将四万骑分屯缘边九郡,单于闻之引去。..今陛下宜于诸将中选谋勇数人,每以东西五百里为制,随其高下,立法分屯,如充国兵数斟酌损益,五百里屯一将,布列边地,远近首尾相应,耕作以时,训练有法,遇敌则战,此长策也。②寇去则耕,”上纳之。
  永乐帝朱棣即位后,继续大兴军屯,开垦土地,发展生产。1402年9月令五军都督府移文各都司命令各卫所遵洪武旧制。卫由指挥一人,所由千户一人,专职提调,由都指挥负责督察,年终报奏屯田所之人数,以稽勤怠。从而使军屯在永乐朝得以坚持发展。永乐初,定屯田官军赏罚例,岁食米十二石外,六石为率,多者赏钞,缺者罚俸。命军官各种样田,以其数收之数相较。太原左卫千户陈淮所种样田,每年余粮二十三石,帝命重赏之。宁夏总兵何福积谷尤多,赐敕褒奖。使屯田生产,进一步发展起来。
  明学者叶春及在研究了明代军屯后写道:“以军计之,约三百十万余,天下屯田八十九万九千余顷..分丽三百十余万之军人,得田二十九亩。三百十余万之军,岁食粮三千七百二十二万余石,..除正粮外,纳余粮六石。八十九万九千余顷,得余粮二千七百万担,则是军之食、军自给之。边储所之运,军需之所征,供于民者无几也。军多为农,故虽额设数百万而不见其冗,食出于军,故虽岁费数十万而不见其匮。”③
  三、明代西北屯田情况
  (一)边防重镇屯田
  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明代军屯,九边为多,而九边又以西北为最。”洪武初年开始,太祖就着意经营北方。他说:“重兵之镇,惟在北方。”(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三)从洪武三年(1370)开始,沿长城内外,择其险要地区封了九王:北平的燕王,大宁的宁王,广宁的辽王,宣府的谷王,大同的代王,太原的晋王,宁夏的庆王,西安的秦王,甘州的肃王。此九塞王“莫不傅险狭,控要害”④,沿长城一线形成一道严密的军事防线,捍御蒙古南下。同时“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民生”⑤。后到明成祖“于边备甚谨,缘边皆峻垣深壕,烽堠相接”⑥。到弘治时(1488),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沿长城一线,逐渐形成了九个军事重镇。即辽东,宣府,大同,延绥(成化七年后移至榆林)和稍后建立起来的宁夏、甘州及三关、固原,号称“九边”。其中四个边防重镇在西北地区。每个军事重镇都设立卫所,派名将镇守,驻重兵,筑要塞,兴屯田,精心经营。
  河西走廊,汉唐以来就是西北边防的战略要地。明得河西,划嘉峪关而守。洪武末年及永乐时期,在关外曾设了七个卫所,即“关西七卫”。到英宗正统(1436~1449)以后,这些卫所在吐鲁番的进逼下,全部迁入关内。在嘉峪关以东的走廊内部,明代则设有凉州卫、永昌卫、肃州卫、山丹卫、甘州卫等五卫。各卫皆重兵防守,大兴屯田。有学者考证:从洪武末年到弘治年间,凉州十一卫共有旗军(正规军)7万余,下屯旗军近4万人①。每军人种田50亩,共计屯田200万亩,规模是很大的。不仅就地解决了驻军的粮糈供应,而且为开发建设河西走廊做出了巨大贡献。
  明军在河西走廊以北的亦集乃打了一个大胜仗。洪武十三年(1382)二月明军侦知“故□国公脱火赤,枢密知院爱足,率五万余众屯和林”。准备大举进攻河西。明太祖接报,命平西侯沐英“以陕西兵击之”。三月,“沐英率大军至灵州,遣骑侦知脱火赤兵次亦集乃路,遂逾贺兰,贄流沙,七日夜至其境,夜去穹庐四十里,衔枚四分其军,自当前围”。对敌发起突然袭击,经过激战敌溃,“俘其全部以归”。干脆利落地打了一个歼灭战。这次明军出兵在10万以上,都是陕西各卫出的士卒(陕西都司辖陕甘宁青各卫)。②
  洪武三十年正月“长兴侯耿炳文为征西将军总兵官,武定侯郭英副之,选精锐步骑于陕西、甘肃以备胡”。洪武三十年(1397)正月,太祖敕肃王楧曰:“古者兵出于农,有寇则战,无事则耕,春气方和,宜及时督军屯种,遇有征战,亲率精兵,与长兴侯耿炳文进讨。”③
  (二)内地军事要地的屯田
  洪武十二年(1379)春,洮州十八族叛,烧杀抢掠,气焰嚣张。正月,帝命“征西将军沐英移兵征十八族叛蛮”。二月,太祖“敕曹国公李文忠督理河、民、临、巩军事”。上谕曰:“二月十五日知大军入西番,胜负必决矣。符至,尔即从洮州铁城取道而出,朕尝有密谕,当遵而行,事需速成。山西之军还卫洮州,择人守焉。”④沐英率大军至洮州,连战皆捷,敌受重创,明军乘胜追击十八族酋长,“吐蕃川藏皆降”。“遂置洮州卫,指挥聂纬、陈晖等守之。”⑤洮州虽不是边防重镇,但它却是境内军事要地。在此筑城设卫,镇守一方,军士二分守城,八分屯田,有警出征,无事种田。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九月,西番三副使叛,告急文书连至。征西将军率军进讨,大败叛兵,“擒三副使瘿?等,杀获数万人,获马二万,羊十余万”①。
  西安屯田位于渭河之南,秦岭以北,渭河平原中部。西汉、前秦、隋唐均在此建都,是丝绸之路东部起点。明时是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明廷在此重点屯田。《明史》载:“西安四个卫所原有屯军二万四千人,田二万余顷。”②在西安附近屯田200余万亩,每个屯军平均80余亩。为保障陕西驻军军粮供应做出了很大贡献。
  鉴于西北屯田发展不甚如意,朱元璋遣“延安侯唐胜宗,长兴侯耿炳文于洪武十五年(1382)七月屯田陕西”③。遣名将到陕西督察屯田,显然是为了加强各卫所的军队屯田。在此之前,明太祖曾派“卫国公邓愈、河南侯陸聚往陕西重兵屯田,开卫戍守”④。可以看出明廷对西北屯田是十分重视的。
  蒙古在塞外的军事力量,发展很快,对边境不断入侵,对北部边疆,特别是西北构成巨大威胁。于是明太祖于洪武二十五年三月“命宋国公冯胜理西安、平凉诸卫。颖国公付友德理山西诸卫,曹国公李景隆理巩昌、洮、岷、河州,凉国公兰玉理兰、凉、庄浪、西宁,甘肃长兴侯耿炳文理庆阳、延安、绥德、宁夏”。“各缮城堡阅武”⑤。四公一侯五名将齐聚西北地区,这是罕见的。这说明西北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其次是为了加强西北边防建设以备边;其三是为加强边防,主要有:缮城堡,阅武,屯田。
  由于洪武、永乐年间,十分重视屯田,特别是军屯,故取得了显著成效。“凡各镇兵饷,有屯粮,有民运..屯粮者,明初,各镇皆有屯田,一军之田,足赡一军之用,卫所官吏俸粮皆取给焉。民运者,屯粮不足,加以民粮。”⑥
  洪武二十六年(1393)西北各镇情况是:
  延绥:主兵,屯粮5.6万余石,民运粮9.7万石。
  宁夏:主兵,屯粮料14.8万余石,民运本色粮千余石。
  甘肃:屯粮料23.2万余石,草434万余束,民运粮布折银29.4万余两,京运银5.1万余两。固原:屯粮料31.9万余石,民运本色粮料4.1万余石,京运银6.3万余两。⑦宁夏军粮自给率达99%以上。除自然条件好、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外,主要是宁夏卫所长官十分重视屯田。甘肃、延绥军粮自给率不到50%,除甘肃与延绥地瘠民贫、干旱少雨外,主要是两卫所领导对屯田意义认识不足,对屯政诸措施贯彻不力。这就是朱元璋再三督促,并选派名将加强西北地区军事领导的主要原因。
  至于甘肃用费巨大,主要是因甘肃边防线长,需筑要塞、修城堡,建设巩固的
  边线所致。
  (三)民屯
  明初,由于长期战乱的破坏,“地多荒芜、遗骸遍野”①,人民大量逃亡,许多地方竟成“无人之地”。明太祖为改变“田多荒芜、居民鲜少”为“田野辟、户口增”的局面,在全国开展了军队屯田和移民垦荒。其规模之大、延续时间之久、参与人数之多,则为历代所罕有。
  1367年10月,朱元璋命大将徐达挥师北伐中原,同时下令迁徙苏州富民充实濠州(今安徽凤阳),拉开了移民运动。
  移民就是由人多地少的“狭乡”迁移到地多人少或无人之地的“宽乡”。洪武朝移出居民最多的有:山西、山东移出,人50万以上,江南松、苏诸府20万,塞北移出47万。移入最多的山东西部、河南等地移入100万人,北京移入30万人左右。②武、永乐二朝有数可查的为200万左右,实际在400万上下。近代学者曹树基在《明代初年长江流域的人口迁移》中述,仅长江流域就达700万以上。在西北地区,洪武初,曾自北平、山西、山东寻地适移数十万居民于甘肃、宁夏、河西一带,屯田生产,充实边防。永乐万历年间,京畿连年荒歉,曾移民至甘凉二州就食。嘉靖、隆庆、万历年间,又自内地移民靖远、会宁一带进行屯田以戍边(因鞑靼多次入侵甘肃中部)。
  对徙民屯田的无地农民,由政府组织,发给路费、耕牛、种子、车具和一定数量的粮食,三年不征税赋。到达垦区后,分别编屯,派官提督。
  甘肃河西走廊,自汉代以来就是边防重地。唐代后期为吐蕃和西夏先后占领。元在征服西夏时,由于当地人民的顽强抵抗,使所向无敌的蒙军,五次败于西夏的坚城之下,直
  到第六次大军进攻,才将西夏灭亡。蒙军大肆烧杀抢掠,使河西也惨遭杀戮。战后“人烟稀少、田园荒芜”。但由于河西走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明政府大批移民河西以实边。据《元志》载:元代甘州仅有1550户,23978人。到了明代嘉靖年间,《甘州府志》卷六载:甘州有民户14444户、口30883人。另有屯户12567户,口17961人。从以上数字可看出:一是户口猛增。明代甘州共有27011户,较元代的1500多户,增加了16.8倍。二是屯户12567户是由政府组织移民开荒而来。三是民户的大量增加则多是逃亡在外而回乡生产的,当然也有自愿而来或召募而来的人。四是明代较元代增25461户,按明制,每户给田45亩,另加2亩菜地,则可增加种地面积1196667亩。其中49万亩是民屯的田地,占总面积40%,比重是很大的,这对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甘州经济,作出了历史贡献。河西地区的肃州、凉州、敦煌等地,大约也不相上下。
  (四)青海民屯的情况
  明初,青海地方官吏根据明太祖提倡发展农业,要把屯田当作“大务”的指示,积极“劝课农务”,鼓励开垦荒原。同时发展军屯、民屯、“移民屯田”。洪武三年(1370),明军进入河湟地区后,曾数次从南京地区征调数以万计的士兵、居民及“罪犯”移居河湟地屯田。使河湟地区的大量荒地得以开发,粮食产量增加。
  明成祖朱棣的军队攻占南京,登上帝位后,即于永乐元年(1403),将忠于建文帝反对永乐皇帝的大批军民充军到西宁等地屯田。由于他们带来了内地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和手工业技术,推动了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据《西镇志》记载:正统三年(1438)规定屯田定额,西宁卫“屯科两千七百五十四顷四十六亩,屯粮两万五千一十二石六斗”。崔永红在《青海经济史》中说:永乐时期,西宁卫屯田面积超过20万亩..正统时期,西宁登记在册的屯、科(民)田总面积2756.46公顷,到明末发展到6690.79公顷,增长142.7%。
  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水利建设,河湟地区积极发展灌溉农业。到明末在西宁地区已修建伯颜川、东卜鲁川、那孩川和沙塘川四大主干渠,拥有近30条支渠的农田灌溉系统,灌溉农田15万亩。在民和、巴州、三川一带,修建有巴州渠、暖州渠、蹇占渠以及劄都渠等,农田水利比较发达,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五)宁夏屯田
  宁正,寿州人,元末归朱元璋,英勇善战,积功授凤翔卫指挥副使。曾入元都招降八千余人。上嘉奖之。曾从大军取陕西,冯胜克临洮,留正守之。从邓愈破定西,克河州。洪武三年(1370)授河州卫指挥使。上谕曰:“西民转粟饷军甚劳,而茶布可易粟,请以茶布给军,令自相贸易,省輓劳之苦。”诏从之。正初至河州卫,城邑空虚,市井萧条,城乡贫困。宁正即率民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不数年,民有食、库粮充,经济繁荣。“遂为乐土”②。玺书嘉劳。六年,太仆丞梁埜仙帖木尔言:“宁夏境内及四川西南至船城..相去八百里,土膏沃,宜招集流亡屯田。”上从之。朱元璋选派治理河州甚佳的宁正,命他“兼顾宁夏卫事”。宁正到宁夏视察,听取各方意见后,决心改变土地荒芜,人烟稀少,经济衰落的现象。他组织军队和民众,修筑淤塞、毁坏已久的汉渠和唐渠,引水灌溉荒田,“开垦数万顷,兵食饶足”①。数万顷就是数百万亩,除一部分进行军屯外,大部招集流亡,徙民屯田,募民屯田,宁正是明代在宁夏发展民屯的功臣。
  (六)商屯
  《明史·食货一》称:“募盐商于各边开中,谓之商屯。”就是令商人运粮至边境入仓,政府按其道路远近和运粮数量的多少发给盐引,商人持盐引到内地取盐贩卖。后来,盐商索性雇人在边疆屯垦,就地缴粮,换取盐引。这个办法叫“开中”。它不仅使政府节省军粮运输费用,而且使边疆的荒地得以开垦。明法:“商人贩鬻,二十取一,以资军饷。”②时陕西灵州有大小盐池,又有漳县盐井、西和盐井,洪武时,岁办盐1253.76万余斤。盐行陕西之巩昌、临洮二府及河州。岁解宁夏、延绥,固原银饷3.6万余两③。据此情况,陕西似应有商屯,详情有待学者们进一步考证了。
  四、明代屯田衰败的主要原因
  明太祖朱元璋倡导的屯田,洪武永乐年是鼎盛时期。可是“自正统(1436~1449)后,屯政稍弛,而屯粮犹存三分之二。其后屯田多为内监、军官占夺,法尽坏。宪宗之世(1465~1470)颇议釐复,而视旧所入,不能什一矣。弘治(1488~1505)间,屯粮愈轻”④。为什么屯田事业日见衰落,江河日下呢?直接原因主要是贪官污吏强夺屯田。但根本原因是明代出了两个典型的昏君——明英宗和武宗。“远小人、近君子”,这是诸葛亮劝蜀帝刘禅的名言。其实小人代代有之,关键是小人若遇明君,明君可辨忠奸,抑其势,无伤大局。若小人遇到昏君,就会产生昏君喜小人,小人爱昏君,互相勾结、互相利用,把朝政搞得乌烟瘴气,什么坏事都能干得出来,忠臣遭难,奸臣横行。如武宗和太监刘瑾。刘瑾为武宗创造条件,使武宗荒淫无度。武宗则放纵刘瑾揽权敛财。当刘瑾罪行暴露,被捕下狱后抄其家,共抄出黄金24万锭又57800两,元宝500万锭又1583600两,宝石两斗,金甲两副,金钩3000,玉带4000多束,此外,还搜出私制玉玺一方,衮胞八件,盔甲无数,还发现他平日常用的扇子里藏有锋利匕首两把。这些都是违禁物。就连昏君武宗也大吃一惊。对刘瑾行磔刑之日,许多受害者争吃他的肉,以泄心头之恨。上行下效,在刘瑾的影响下,各地的贪官污吏,也大行其道,贪污盗窃,敲诈勒索,将黑手伸向国家财产,伸向人民,甚至军队卫所的屯田,也不能幸免。据史料载:一个“镇守甘肃的太监就占种军屯田一百余顷(即一万多亩),私役屯军九百多人。以至一个小小的百户官,竟占屯地一千二百余顷”⑤。明代的屯田,就在这批贪官污吏的侵蚀下,逐渐削弱以致湮灭。
  第三节 置哈密卫
  明政府统辖西域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册封各部首领为王、为都督。除哈密王外,别失八里王、亦力把里王、吐鲁番王和瓦剌王等,都是明朝中央政府册封的,并颁发印信。
  据《国榷》卷13载:“永乐三年(1405年)四月庚辰,赐别失八里王沙迷查干。初,哈密安克帖木儿为鬼力赤毒死,沙迷查干问其罪,上义之。”永乐六年“遣祭别失八里国王沙迷查干。时,弟马哈麻嗣”。马哈麻者,元之余裔,袭封居此。“永乐十四年(1416年)三月壬寅,马哈麻卒,仍封其子纳黑失只罕为王。”从此记述证明,别失八里数代王位,都是明中央政府册封的。
  天山北路之瓦剌,《元史》称为干亦剌,又作外刺。《语解》改作卫拉特。成祖时,尝封其首领马木哈等三人为王。永乐七年(1409年)夏,“封(瓦剌部首领)马哈木为特进金紫光禄大夫,顺宁王;太平为特进金紫光禄大夫,贤义王;把秃孛罗为特进金紫光禄大夫,安乐王。赐印诰”①。
  明廷对吐鲁番首领的册封。永乐二十年(1422年)吐鲁番“酋尹吉儿察为别失八里酋歪思所逐,走归京师,天子悯之,命为都督佥事,遣还故土”②。宣德三年(1428年)十二月甲午,“土(吐)鲁番城都督锁恪弟猛哥帖木儿来朝贡马,命为指挥佥事”③。
  此外,明朝中央政府还任命西域各地的头目为本地的都指挥、督佥事、指挥、干户、百户等官,管理本地的军政事务。地方官后代可以继承,但要经过明廷的任命才有效。
  明时,西域境内的哈密、吐鲁番、柳城、别失八里、亦力把里、于阗、哈什哈尔以及瓦剌,都经常派人向明廷进贡,有马、驼、玉石、皮货等。明政府则赠给丝绸、金银等财物,每年使团有十次到数十次,人数最多时竟达1800余人。
  西域诸国与明保持着从属的关系。明太祖对西域各部主张:“怀之以恩、待之以礼。”④他在讲到与边境各民族的关系时称:“天下守土之臣,皆朝廷命吏。人民皆朝廷赤子。”⑤“华夷之间,姓氏虽异,抚字如一。”⑥明中央政府对边疆各民族,可谓礼义备至了。
  朱元璋出身农民,深知民间疾苦,他总结了历代王朝兴衰的经验教训后提出:“兴国之本,在于强兵足食。”“若使士兵坐食于农,农必受敝,非长治久安之术”①。他在统一中国后,与刘基认真研究了历代军事制度以后,决定实行一种“兵农合一”“将不专军,军不私将”的“卫所兵制”。在京师和各地皆设卫所。数府划一防区设卫,,下设千户所、百户所。大抵6000人称卫,1120人称千户所,120人称百户所,百户所设总旗二(每总旗辖50人),小旗10人(每小旗辖10人)。军士有军籍,世袭为军。以大部屯田,小部驻防,军饷的大部分由屯田收入支给。其军官,卫称指挥使,所称千户、百户。各卫所分属于各省的都指挥使司(都司),统由中央的五军都督分别管辖。“寓兵于农,有事则战,无事则耕,暇则讲武。”②卫所制也推行到边疆各地,其编制与人数,与内地卫所基本相同,但屯田尤为重要,否则靠内地运粮,难以为继。边地卫所分为一般卫所和羁縻卫所两种。与内地卫所不同之处是兼有管军、领土、治民之权。而内地卫所只管军事和屯田,不许参与民政。在边地卫所中,一般要委任少数民族头领提任指挥、千户、百户等职,史称“土官”。边地卫所军队主要用于反对外来侵略,保卫领土,平定叛乱,维护社会秩序安定。遇有小的战事,卫所自己应付,重大战争,则由中央派将挂印,率军征讨。
  永乐四年(1406年),明廷正式设立哈密卫。“永乐四年三月丁巳,设哈密卫,给印章,以其头目马哈麻木火者等为指挥、千户、百户、镇抚;辜思诚哈只马哈麻为疆历。”③为了使明政府的政令在哈密实施,卫所制得以推行,特命明廷官员“周安为忠顺王长史,刘行为纪善,以辅脱脱”。永乐三年,哈密忠顺王安克帖木儿为鬼力赤毒死,明廷命礼部遣官赐祭,“诏以脱脱袭封忠顺王,送还哈密”主政。脱脱系安克帖木儿兄子,“自幼俘入中国,上即位,求得之,抚养甚至。及闻安克帖木儿死,无嗣,欲以脱脱往嗣其爵,恐其众不从,尝遣回回可察吉儿等访其祖母速可失里及其头目。至是哈密告丧且请脱脱还抚其众。乃命脱脱袭封忠顺王,赐印诰、玉带、文绮。并赐其祖母及母文绮表里”④。
  设立哈密卫,是明廷统一西域的一项重大决策。“中国立哈密卫有三要焉,断北夷右臂而破散西域交党,一也;联络夷狄而控之,二也;设险于边,保边无患,三也。”⑤哈密卫的设立,对西域与中原的文化交流,各民族的友好往来,巩固祖国边疆,维护祖国统一,无疑是有重大意义的。
  第四节 哈密卫屯田的探讨
  关于哈密卫是否有屯田?《明史》未见记载,唐启宇先生著《历代屯垦研究》及张君约先生著《历代屯田考》均未述哈密卫是否有屯田。《新疆屯垦史》457页中说:“明朝政府对西域实行消极政策,除统治哈密外,没有完成统一新疆的历史任务,没有在新疆组织屯垦。”此论值得进一步探讨。
  1.明朝中央政府所推行的卫所制是兵农合一的组织,“小部守防,大部屯田”。战时出征,平时屯田生产。据《辞海·卫所》条称:“军饷的大部分由屯田收入支给。”明廷下令:“边境和内地军队一律屯种。”①哈密既设卫所,其任务当与全国一致,征战、屯田和防守。明廷命令“边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田”②。哈密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适于屯田,是历代屯田的重要垦区。如哈密军队不进行屯田,就不成为卫所制了,而是脱离生产的军队了。果如此,哈密官兵的粮糈如何解决?由中央政府供给吗?运距甚远,不可能,也没有这方面的记载。由当地群众供应吗?那就不能称作“哈密卫”了。
  2.从永乐四年(1406年)设哈密卫时起,到正德八年(1513年)哈密卫失止,长达107年。中间虽经“三立三绝”,多次动乱二十余年,但绝大部分时间是相对安定的。特别是建卫初期的十五年,社会秩序安定,卫所制在全国正大力推行。此时哈密先后主政的是脱脱及其弟兔力帖木儿。脱脱久居中原,明帝对其“抚养甚至”,由明朝中央政府封其为王送回哈密主政,他是会积极推行明廷政令的。特别是明政府专门派遣大臣周安为长史,刘行为纪善到哈密辅政脱脱,明太祖朱元璋所亲自创立的卫所制,根据当时的形势和条件,应在哈密推行的。杨绐猷先生在《明朝的边疆政策及其得失》一文中说:“明朝北疆的防御体系..首先是建立军事卫所,羁縻卫所并辅之以屯田,由临边诸都司,行都司管辖。”③我认为这一论述也适于西北边疆的哈密卫。
  3.史书对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哈密卫是否有屯田虽无记载,但对西南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卫所屯田,确有详细的记述。
  明初,明军平定南方各省后,在要冲地区设立军事卫所,隶属各省的都司或行都司。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土司下,设都司土官,并将诸土司的士兵也纳入都司的管辖之下。土官可以世袭,但卫所的官员均由中央任命。未建立州县地区的卫所,兼管军事和民政。如云南澜沧军民卫,腾冲军民卫,贵州的赤水卫、毕节卫等。
  云贵地区,山高路险,靠内地运粮,无法满足卫所官兵的供应。因此,“屯田在南疆,势在必行”。明代南方的屯田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三种。军队以卫所为单位,士兵三分守城,七分屯田,立屯堡。开垦耕种,由官方购买农具耕牛等。耕种所获,作为军饷、储备和卫所官员的薪俸①。云贵和哈密同样是边疆,一个在西南,一个在西北;同样是少数民族地区;同样运粮困难,一是高山峻岭,道路艰险,一是大漠横亘,千里戈壁,渺无人烟。为了解决卫所的粮饷供应,云贵卫所大兴屯田。哈密卫所官兵粮饷如何解决?理应屯田。
  4.据《明太祖实录》卷57载:永乐四年(1406年)闰七月“丁卯,甘肃总兵官西宁侯宋晟..请给屯军农具及授忠顺王部下头目官。上..命工部如所奏给屯军农具,兵部量授忠顺王头目官”。由中央政府命工部制造屯军农具,授给哈密忠顺王部下头目官,即哈密卫所的军官,显然是为了进行屯田。此时的哈密王,正是“自幼俘入中国,上即位,抚养甚至”的脱脱。永乐四年三月设哈密卫,闰七月授给屯军农具,当然是进行屯田了。
  据《明史》记载:“成化十三年十月,复立哈密卫于苦峪谷,给土田牛种。”这是1477年的事,据《皇舆图》卷12载:哈密疆域“南沙州,西火州,北瓦剌,东南肃州”。
  据《国榷·嘉靖八年四月》卷54载:明世宗嘉靖三年(1529年),明廷就哈密卫的弃守问题进行了廷议。甘肃都御史唐泽主张:哈密宜弃。他在论述当时的形势时称:“吐鲁番占据哈密有已然之迹,有当然之理,有必然之势”,“军额空虚,屯田多荒,一也;我久戍而疲,彼长驱而锐,二也;我失瓦剌之援,彼合瓜州之力,三也;河东,临洮伤夷未苏,赤斤诸卫零落殆尽,四也;西南防海上之虏,东北梗山后之戎,五也”。唐泽弃城失地的论调,显然是无益于国家的,是不可取的。但从他的这段话中可以得知,哈密有军队戍守,而且进行了屯田。不过屯田组织得很不好,大多荒芜了。
  据此,本文认为哈密卫进行过屯田,至于其规模、屯田时间等,有待进一步考证、探索了。

附注

①张廷玉等撰《明史.西域传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张廷玉等撰:《明史·西域传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明太祖实录》卷十二。 ③《明太祖实录》卷三十三。 ①《明太祖实录》,转引自王毓著《明代的军屯》。 ②《明太祖实录》卷十二。 ③张廷玉等撰:《明史·食货一》卷七十七,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明太祖实录》,转引自王毓■著《明代的军屯》。 ⑤《皇明经世文编》,转引自《我国自汉迄清历代屯田概况》。 ①蔡美彪等撰:《中国通史》568页,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②谈迁著:《国榷》卷八。 ③《明经世文编》卷六十三。 ④何乔远:《名山藏》卷三六。 ⑤《明太祖实录》卷五十一。 ⑥张廷玉等撰:《明史》卷九《兵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唐景绅:《明代的河西军屯》,载《兰州大学学报》,1980年2月。 ②谈迁著:《国榷》卷七《太祖洪武十三年》。 ③谈迁著:《国榷》卷九《洪武三十年》。 ④谈迁著:《国榷》卷六《太祖洪武十二年》。 ⑤谈迁著:《国榷》卷六《太祖洪武十二年》。 ①谈迁著:《国榷》卷六《太祖洪武十二年》。 ②转引自《我国自汉迄清历代屯田概况》,国家农垦总局政策研究室。 ③张廷玉等撰:《明史·太祖纪三》卷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谈迁著:《国榷》卷六《太祖洪武八年》。 ⑤谈迁著:《国榷》卷九《太祖洪武二十五年》。 ⑥张廷玉等撰:《明史·食货六》卷八十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⑦张廷玉等撰:《明史·食货六》卷八十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明太祖实录》卷五五。 ②蔡美彪等撰:《中国通史·明时期·户口制度》,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①崔永红:《青海经济史·古代卷》,转引自高志伟著《青海地区古代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②张廷玉等撰:《明史·列传》二十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张廷玉等撰:《明史·列传》二十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张廷玉等撰:《明史·食货志》卷八十《盐法》,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张廷玉等撰:《明史·食货志》卷八十《盐法》,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张廷玉等撰:《明史·食货一》卷七十七,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⑤国家农垦总局政策研究室:《我国自汉迄清历代屯垦概况》。 ①张廷玉等撰:《明史·外国九》,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张廷玉等撰:《明史·西域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明宣宗实录》。 ④《明太宗实录》。 ⑤张廷玉等撰:《明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⑥《明太祖史录》。 ①《明太祖实录》。 ②《续文献通考》卷122。 ③《明太祖实录》。 ④《明太祖实录》。 ⑤《纪录汇编·兴复哈密王国记》。 ①国家农垦总局:《我国自汉迄清历代屯田概况》。 ②张廷玉等撰:《明史·食货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马大正等著:《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①马大正等著:《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阿克苏丝绸之路西汉时期到明代的西域屯田包括了清代和民国新疆屯垦、新中国屯垦事业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屯田、 隋代西北屯田、 唐代西域屯田的兴盛、五代和宋西域屯田的中断、 元代西域屯田、明代西域屯田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阿克苏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