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元代西域屯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3642
颗粒名称: 第八章 元代西域屯田
分类号: K247
页数: 32
页码: 108-139
摘要: 本章记述了元代西域屯田,包括了蒙古的兴起与统一西域、蒙元对西域的统辖、元代西域屯田、哈喇火州与斡端屯田的探讨、西域屯田的组织管理 。
关键词: 元代 西域 屯田

内容

第一节 蒙古的兴起与统一西域
  蒙古唐时称“蒙兀室韦”,两宋、辽、金时史籍上名“萌古”、“朦骨”、“蒙古里”等,游牧在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东南一带,以后西迁到鄂嫩河与克鲁伦河之间。与蒙古族同时分布在漠北的有:塔塔儿部、汪古部、乃蛮部、克烈部、蔑尔乞部、弘吉剌部、斡亦剌惕部(明代称瓦剌)。蒙古与各部大都过着游牧的生活,一些与汉人接壤的如汪古部,学会了种植。
  辽朝统治时期,鞑靼成为草原上的强大部落,组成部落联盟,威胁辽朝,蒙古部落也受其压迫。金朝统治时期,蒙古各部落有了较快的发展,在成吉思汗领导下,逐渐强大起来。
  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1162~1227年),是蒙古部落集团内孛儿只斤部首领也速该的儿子。9岁时,其父死,也速该家族败落,遭泰赤乌部袭击,将铁木真捕去,带枷在部众中游行。及长,在克烈部的支持下,先后击败了蔑儿乞、扎答阑、泰赤乌以及塔塔儿部,在斗争中迅速发展壮大起来。铁木真在战争中英勇善战,屡立奇功,因而在蒙古草原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此时,铁木真遭到克烈部王罕的疑忌,受到了袭击,从此联盟决裂。铁木真经过认真准备,突袭克烈部,大胜,王罕死。1204年4月,在杭爱山以少胜多大败乃蛮部,太阳汗战死,其子屈出律逃西辽。其他各部慑于铁木真的威力纷纷归降。至此,铁木真统一了蒙古草原。1206年各部落的贵族在鄂嫩河畔举行大会,公举铁木真为全蒙古的大汗,号成吉思汗。正式建立军事奴隶制的蒙古汗国,其疆域迅速扩展,横跨欧亚。
  建国后,成吉思汗在蒙古建立了分封制度。他将开国功臣95人授为千户长,木华黎、博尔术、纳牙阿、豁尔赤四人授为万户长,给予封地,贵族世袭。其封地不按原来血缘关系的部落、氏族划分,而按地域划分。区内牧民被编为十、百、千、万户,由千户长、万户长率领,实行军政合一的体制。凡15岁以上,70岁以下的男子皆为士兵。设左、中、右三军。为了加强成吉思汗的地位和权力,组织了一支万人的“怯薛”军,即护卫军。这是一支主要从贵族子弟中选拔的身强力壮、战斗力很强的精锐部队,由大汗直接掌握。平时保卫大汗,战时随大汗出征。
  蒙古汗国相继颁布了《大札撒》,即法令和法典,设断事官,创立了蒙古文字。
  1207年,成吉思汗派其子术赤去征服“林中百姓”,即北方部落。斡亦剌惕部的首领忽都合别乞向蒙古投降,并协助术赤先后征服和招降了斡亦剌、秃马惕、不里牙惕、巴尔浑、秃巴思(今土瓦,即唐努乌梁海)等十余个部落。编为4000户,仍任忽古合别乞为首领,并以叶尼塞河上游的谦州为中心,驻兵屯守。
  一、畏兀儿的归附
  畏兀儿亦称西州回鹘,宋时称为高昌。其疆域北兼北庭,南临大漠,东邻甘肃,西至库车,都于高昌(火州)。当时称臣于西辽,西辽派驻高昌的官吏称“少监”,其入“恣睢自擅”。征收赋税,搜刮财物,凌辱高昌官员,畏兀儿人不能堪。亦都护(高昌国主)巴尔术阿而忒的斤闻成吉思汗灭乃蛮,降“林中百姓”,称雄大漠南北,及与大臣商议,杀西辽少监,于1209年遣使上书成吉思汗:“愿率部众为臣仆。”表示归附。帝喜,赐大红衣金带以宠之。其后二年入朝,太祖使“尚公主,且得序于诸子”①。“与诸皇子约为兄弟,宠异冠诸国。”后率部万人从征,“纪律严明,所向皆捷”②。
  1211年,葛逻禄部海立押与阿力麻里的首领也先后降蒙古,这就为征服西辽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形势。
  二、灭西辽
  被成吉思汗打垮的乃蛮部王子屈出律逃到西辽。其时西辽统治者直鲁古是一个昏聩荒淫的人,屈出律趁机篡夺了西辽的王位,并出兵征服了喀什噶尔、叶尔羌、和田诸地。这些地方的人民,信仰伊斯兰教,屈出律强令人民宣誓,舍伊斯兰教而改奉景教或佛教。兵下和田时,人民不从,则杀教长以震慑。加上横征暴敛,激起人民反对。成吉思汗得知屈出律夺取西辽王位,因宗教问题而失民心,加之畏兀儿、葛逻禄部的归附,于是决定灭西辽。
  1218年派大将哲别领兵2万向西辽进军,传檄各地,宣布信仰自由。各地人民纷纷杀死屈出律的守卒,投附蒙古。屈出律自知已失民心,不敢恋战。哲别兵未至,便弃喀什噶尔而逃,从者仅三人,在撒里黑忽纳的地方被捉获处死。喀什噶尔、叶尔羌、和田诸城望风归附,西辽灭。蒙古军占领西域,开始闻名于世的西征。
  三、三次西征
  (一)第一次西征
  花剌子模是中亚强国,其疆域:东北跨锡尔河,东南抵印度河,北至里海,西邻根达(今伊拉克巴格达),东限帕米尔高原。苏丹为穆罕默德,都于撒马尔罕,拥兵40万,称霸一方。1218年有花剌子模三名商人运绢来蒙古,太祖厚待之。临归,修书与花剌子模国王,愿结友好。并命令由亲贵组成450人的商队,带着大批财物,随中亚商人去经商。到讹答剌城(今乌兹别克撒马尔罕东北),城主哈只儿只兰秃是王母之弟,贪婪商队财物,便诬指商队为奸细,国王命杀之。逃者只一人,归报成吉思汗,太祖震怒,决心征讨花剌子模。
  1219年成吉思汗亲率蒙古军20万西征。四个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和大将速不台、哲别等随行,派兵修好阿尔泰山的道路,在天山西部的果子沟劈山、筑路、架好桥,蒙古西征大军直指中亚,分四路进攻花剌子模。蒙军所至,迭下名城,大肆杀戮。经过三年的征战,先后攻克讹答剌城、不花刺、玉龙杰赤、马鲁及首都撒马尔罕,花刺子模国亡。成吉思汗征服了中亚,在各城设置达鲁花赤(断事官),管理中亚各地。
  哲别率军绕里海,逾太和山(即高加索山),入钦察。1223年5月,在铁儿山会战,大败斡罗斯各国联军8万多人。率军东归,收降位于咸海与里海之间的康里国。
  (二)第二次西征
  1235年,窝阔台大汗派术赤之子拔都为统帅,率蒙军15万人进行西征。从征者有窝阔台之子贵由,拖雷之子蒙哥,察合台之孙不里,以及诸王、驸马、将军,万户各以长子从行,史称“长子出征”。选名将速不台为先锋。大军西征,连战皆捷。先后攻克也烈赞(梁赞城)、莫斯科、乞瓦(今基辅)等数十名城,征服了钦察(今里海北),占领了俄罗斯,并进入孛烈儿(今波兰),大败德、波联军,南破匈牙利、奥地利,直抵意大利,兵临亚得里亚海。此时突然传来窝阔台大汗死讯,拔都决定回师。1243年初,到达伏尔加河的萨莱(今阿斯特拉罕城附近)。拔都在此建立了金帐汗国,扩大了钦察汗国的疆域。
  (三)第三次西征1253年,蒙哥大汗派三弟旭烈兀统军西征。征战四年,先后攻灭了木刺夷(里海南,今伊朗境内)和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攻陷巴格达,黑衣大食亡。还进入了叙利亚的大马士革等地。在三次西征的基础上,建立了伊儿汗国。
  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结束了草原上长期分裂混战的局面,使复杂众多的部落形成统一的蒙古民族。建立了蒙古贵族政权,制定军事、政治、法律等制度,开始使用文字,从而加强了经济、文化的联系,对蒙古的社会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蒙军三次西征,使蒙古汗国东起太平洋,西迄地中海、波罗的海、多瑙河,北至北冰洋,南临印度洋。驿站遍于全国,使中西通达,促进了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交流。
  第二节 蒙元对西域的统辖
  蒙元疆域,横跨欧亚,成吉思汗西征,西域是蒙军的前进基地。以后诸王为争夺大汗位而发动的叛乱,西域又是主要战场,对西域的战略地位,都异常重视。从成吉思汗到元朝统一中国之后,对西域进行管辖的主要措施有:
  一、分封汗国
  成吉思汗晚年,西征回到和林后,于1225年春,将其征服的土地形成的蒙古汗国,分封给四个儿子。
  钦察汗国,封给长子术赤,于里海之北,辖有原康里及钦察诸国旧壤。后来,其子拔都西征,被征服的俄罗斯诸国亦属于钦察汗管辖。建汗帐于萨莱,又称金帐汗国。
  察合台汗国,封给二子察合台。即原西辽之故壤,位于阿姆河以北,伊犁河流域,河中地区,葱岭内外,焉耆以西的塔里木盆地皆属之。汗帐建立于阿力麻里附近的虎牙思。
  窝阔台汗国,封给三子窝阔台。原乃蛮之故地,辖有天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东南,阿尔泰山区域,包括塔城及阿勒泰地区和蒙古的西部,汗帐设在叶密立城(今额敏县东南)。
  伊儿汗国,宪宗蒙哥命其弟旭烈兀西征后,以其所征之地建立伊儿汗国。辖阿姆河以西南至于阿拉伯、小亚细亚之地,包括原波斯、大食等国。建都蔑剌哈(今伊朗阿塞拜疆马腊格)。
  四子拖雷,依蒙古风俗,称幼子为“斡赤斤”,意为“守灶”,即承袭家产之意,故封于蒙古本土,都于和林。高昌回鹘亦都护巴尔术阿尔忒的斤,由于及早降附蒙古,受到成吉思汗的特别优待,让“仍领其地及部民”。
  在封地中,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征收赋税。地方军政则由蒙古本部的大汗委派官员去治理。
  先后分封的汗国中,察合台和窝阔台汗国的大部,畏兀儿地的全部,均在西域。
  二、设置达鲁花赤
  成吉思汗征服西域和中亚之后,就在这些地方设置达鲁花赤(断事官),意即总辖长官,位居当地官员之上。由蒙古人(少数色目人)担任,以建立蒙古帝国的统治。
  据《元史》卷1记载:“太祖十八年(1223年)夏,避暑八鲁弯川。皇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及八剌之兵来会,遂定西域诸城,置达鲁花赤监治之。”和田、喀什噶尔、叶尔羌、古先答邻勒(今库车)等城,设有蒙古人担任的达鲁花赤。最早归附成吉思汗的畏兀儿地,亦于太祖六年(1211年)“置达鲁花赤监之”①。
  元朝建立之后,汉人不能任正官。多数行政机关及各路、府、县,均设有蒙古人充任的达鲁花赤,以掌印办事,握有实权。
  三、设置军政机构
  蒙哥汗即位后,为了巩固帝国中央政府在西域的统治,于1251年,设置别失八里行省,执掌西域的军政事务。“宪宗元年六月,以讷怀,塔剌海,麻速忽等充别失八里等处行尚书省事,暗都刺兀尊、阿合马、也的沙佐之。”②
  行中书省是元朝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简称行省,《元史·百官志七》称:“行中书省,凡十,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省都为表里,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至元二十四年,改行尚书省。”行省的主要官员有丞相一,平章二,左、右丞各一,参知政事二员。
  至元十二年(1275年),忽必烈为了对付海都的叛乱,设立了阿力麻里行省。
  设置宣慰司。“至元十八年(1281年),立别失八里宣慰司都元帅府,兼领哈剌火者。适公直入观,进辅国上将军,即拜别失八里都元帅。”③“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达于省。有边陲军旅之事,则兼都元帅府,其次则止为元帅府。其在远服,又有招讨、安抚、宣抚等使。”④可知宣慰司是行省和郡县之间的一级行政机构。以后分别在和州(今吐鲁番)、斡端(今和田)设置宣慰司都元帅府,管辖各地的军政事务。
  在畏兀儿地还设立提刑按察司、交钞提举司等司法、财赋机构,计亩征税,发行交钞,一如内地。
  四、建立驿站
  为了加强西北地区与中原的联系及军政上的需要,元朝在从河西走廊通往西域的古丝绸之路南北两线,设置了新的驿站。北路以别失八里和彰八里(今昌吉)为枢纽之地,由当地官员负责管理。“至元十八年(1281年)立自太和岭(今山西省雁门以北)至别失八里三十处新站。”①“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立别失八里驿传。”②同年“置畏兀儿驿六所”③。
  南路通过塔里木盆地的南缘,一直到沙州,与河西走廊的驿站相连,设置了13个水站和一些驿站。“至元十一年(1274年)立于阗、鸦儿看(莎车)两城水驿十三,沙州北陆驿站二”④。“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立罗不(若羌)、怯台(且末西南),阇鄽(且末县)、斡端(和田)等驿。”⑤马可·波罗就是从中亚经过这条路到达大都的。
  五、组织屯田
  是元朝政府在西域进行统治的重要措施之一,以解决军队的粮饷供应和恢复生产。
  第三节 元代西域屯田
  元世祖忽必烈十分重视屯田,大力倡导:“古者寓兵于农,汉魏而下,始置屯田为守边之计,有国者善用其法,则亦养兵息民之要道也..海内既一,于是内而各卫,外而行省,皆立屯田,以资军饷。”“天下无不可屯之兵,无不可耕之地。”⑥由于中央政府将屯田当作“养兵、息民、守边”的重要任务来推行,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是空前的。
  元代西域的屯田,是在平叛战争中进行的。屯田是为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服务的。时间虽短暂,但其意义却十分重大。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1260年即大汗位后,积极主张改革。
  蒙古军队在攻金的战争中,每占一城,即进行残酷的屠杀。如在攻陷保州(河北保定)、密州(山东诸城)、卫州(河南汲县)时,除工匠留下,其余一律进行屠杀。还大量掠夺“驱口”,即奴隶,“掠者私其主”。蒙军所过,人被杀,城被毁,财物一空,禾苗践踏,耕畜抢走,改农田为牧场。甚至有人主张:“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经耶律楚材反对而未行①。忽必烈称帝前,曾受命管理漠南汉地的军政事务。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延揽汉族知识分子作幕僚、谋士,逐渐认识到“杀人夷城,毁农为牧”的办法是野蛮落后的。主张“改汉制、用汉法”。即大汗位后,下令停止毁农改牧,把许多牧场重新还作农田。用租佃的方式招募农民耕种,有些土地则退给了农民。还下令停止掠人为奴,把一些掠夺来的“驱口”,释放为良民。提倡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为此设立了司农司和营田司等机构。这些改革的主张,显然是进步的,是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的。但是却遭到了守旧派贵族的强烈反对,他弟弟阿里不哥主张要“坚守祖宗之法”,逐水草而居。1260年5月,起兵进攻忽必烈。1264年阿里不哥兵败投降。
  1268年窝阔台汗海都发动叛乱。海都是窝阔台的孙子。1269年在塔拉斯召开的西北部蒙古诸王大会上,宣称“以汉化为异”,决定“要保持传统的蒙古生产方式,继续游牧在草原上”。并举海都为盟主,与察合台汗都哇(察合台之孙)相勾结,发动叛乱。叛军所至,大肆劫掠,滥杀无辜,毁农为牧。元军平叛,每克一城,则兴水利、举屯田、恢复生产。平叛战争长达40余年,先后进行了五次较大的战役。最后大败叛军,实现统一。元代西域的屯田,就是在战争中进行的,是为平叛战争服务的。其分布地区分述如下:
  亦里黑屯田区
  亦里黑,元代又称亦力八里、益离城,在伊犁河谷,阿力麻里附近。成吉思汗分封诸子后,阿力麻里附近的虎牙思,是察合台汗国的首都。地处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腹地。海都叛乱后,这里变成了元军与叛军交战的前线。
  有关伊犁河谷阿力麻里附近的亦里黑屯田,史籍仅发现一条记载: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十月,“徙戍甘州新附军千人屯田中兴(今宁夏银川),千人屯田亦里黑”②。
  从史料本身研究,亦里黑屯田属于军屯性质。“徙戍甘州新附军千人屯田”这是很清楚的。其规模,若以每人种田50亩计,共屯田5万亩。伊犁是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宜农宜牧的好地方,元政府在此兴屯田,当然是非常适宜的。但值得提出的疑问是:阿力麻里原是察合台汗国的首都,怎么变成了元军的屯田基地?其次,至元十四年昔里吉叛,对亦里黑屯田有多大影响?其三是至元二十三年元军是否可以在此屯田?
  关于第一个问题:阿力麻里何以由察合台汗国的首都变成了元军的屯田基地呢?这和海都与察合台汗结成联盟,对元军发动突然袭击,在漠北进行的“和林战役”有关。
  1260年4月,忽必烈即大汗位。5月,其弟阿里不哥发动叛乱,窝阔台汗海都曾给予支持。1264年阿里不哥兵败投降。海都退回到其在叶密河畔的封地,做再度举事的准备。
  海都是窝阔台嫡孙,善用兵,“非常机智且有策谋”①。他对没有西部诸王参加的库勒尔台大会上当了大汗的忽必烈,非常不满,认为自己应该继承大汗。于是与察合台汗八剌(其后是都哇),结成联盟,在术赤系钦察汗诸王的支持下,公开发动叛乱。
  海都叛乱后对元世祖忽必烈的首次大规模进攻,是至元五年(1268年)对哈喇和林的突然袭击,即“和林战役”。当时在哈喇和林镇守的是忽必烈的皇子、北平王南木合,他率领强大的骑兵团驻守在大蒙古汗国的古都。海都亲率慓悍的叛军与北平王南木合所统元军展开了激战。《元史·地理志六》对这一战役有简要的记述:“至元五年,海都叛,举兵南(实际是东)来,世祖逆败之于北庭(哈喇和林),又追至阿力麻里,则又远遁二千余里,上令勿追。”对这一战役,马可·波罗的传记较为详细:“如果用一句话说,这是鞑靼人之间进行的一场最残酷的战争..就仅仅在这一天里,不知有多少妇人成了寡妇,多少儿女成了孤儿。”战斗异常激烈。“当海都听到敌方可能有强大的援军到来的情报后,认为不宜恋战而公开地收兵退却。但南木合的军队也疲惫到了无力追讨的程度。对其(指海都)实际上进行追击的,是由于其后得到了新的生力军的缘故。”②这一战役,海都大败,狼狈西逃,连他设置行营的阿力麻里也失陷了,又远遁2000余里。元军追到阿力麻里的时候,忽必烈下令停止追击。于是元军驻守于此,以防海都再犯。为了加强平叛前线的领导,至元八年(1271年),皇子北平王南木合自北边,“建幕廷于和林北(实际是西)野(阿)力麻里之地,留七年”③,防止海都进犯。于是察合台汗国的首都变成了元军的屯戍基地。
  按元制,“内而各卫,外而行省,皆立屯田,以资军饷”。元军进占阿力麻里,当即组织屯田。否则,在大漠横亘,遥远的边疆驻屯重兵,其粮饷供应是难以解决的。亦里黑屯田开始的时间,不是至元二十三年,而应是至元六年(1269年)前后。从现有史料看,阿力麻里附近的亦里黑,很可能是元军在新疆最早的屯田基地。
  关于第二个问题:至元十四年昔里吉叛,对亦里黑屯田有多大影响?
  北平王南木合于至元八年(1271年)在阿力麻里建立前线司令部后,威震边陲。至元十年,“十二月,诸王孛兀儿出率所部兵与皇子北平王合军,讨叛臣聂古伯,平之,赏立功将士有差”④。察合台汗八剌死后,汗位一分为二,一面给了支持忽必烈的聂古伯,一面为海都所扶持的都哇所据,这是至元七年发生的事,到了至元九年,聂古伯又倒向了海都。元廷大惊,派兵征讨,取得胜利。可见元军在此驻有强大的兵力,并有效地控制着边疆的局面。但时过四年,一件重大的事件发生了。
  至元十四年(1277年)七月,“诸王昔里吉劫北平王于阿力麻里之地,械击右丞相安童,诱胁诸王以叛,使通好于海都,海都弗纳,东道诸王亦弗从,遂率西道诸王至和林城北。诏右丞相伯颜帅军往御之”①。
  这一事件对元政府西部前线影响甚大,这是无疑的了。但昔里吉劫北平王,诱胁西部诸王发动叛乱后,驻阿力麻里的元军怎么样了?亦里黑的屯田命运如何?阿力麻里是否放弃?日本安部健夫先生所著《西回鹘国史的研究》一书中认定:元军前线司令部解体了,后撤了,自然阿力麻里被叛军占领,亦里黑的屯田当然也就停止了。笔者认为:元军前线司令北平王南木合被劫,司令部解体,一部分元军随着诸王昔里吉叛变而去,另一部分仍在原地坚守,阿力麻里并未放弃。其根据是:(1)诸王昔里吉叛乱后,并未占据阿力麻里,而是“率西道诸王至和林城北”。(2)海都对昔里吉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并不热情,“海都弗纳”。看来诸王昔里吉在叛乱前并未与海都协商,以联兵反对忽必烈。事后也未见海都率军占领阿力麻里的记载,同时也未见有可信的元军放弃阿力麻里的史料。(3)根据《新疆图志·军制一》载:“至元十九年(1282年)置阿力麻里元帅府,领天山北路(驻伊犁)。”时隔五年,元政府在阿力麻里组建了一个权力很大的、统帅天山北路元军的元帅府。看来,至元十四年到至元十九年,虽然发生了昔里吉叛乱事件,但元军与海都叛军力量对比没有发生基本变化,这里仍有部分元军驻屯。据此,可以认为亦里黑屯田,受到重大挫折,但还在坚持,到至元十九年又有了很大发展。
  关于第三个问题是至元二十三年元军是否可以在亦里黑屯田?
  《新疆屯垦史》提出了这一疑问:至元二十三年在亦里黑屯田“是使人怀疑的,其时海都和都哇叛军正气势汹汹,不可一世,亦里黑在察合台汗国首都阿力麻里门口,属于叛军基地,元军根本不可能在那里屯田”。
  这主要是指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海都叛军大败元军于洪水山(今玛纳斯县境),元军损失巨大,这是事实。在战争中,一城一地的得失,一个战役的胜负,乃兵家常事,特别在元代,元军和叛军均以骑兵为主,行动迅速,突发性强,洪水山战役就是在这样情况下发生,而元军“援兵不至”而造成的。这时的战场,呈现着犬牙交错的情况。例如至元十二年都哇叛军围攻哈喇火州六个月,而阿力麻里的前线司令部仍驻西部伊犁河谷一样。
  元政府在至元十六年(1279年)二月,攻下南宋首都临安后,腾出手来经营西域,不断调兵遣将,加强西部军事力量,至元十七年(1280年),命都元帅綦公直戍别失八里。前一年命诸王阿只吉镇别失八里,统帅西域元军。十九年设阿力麻里元帅府(驻伊犁)。元政府在这段时间,不断增兵西域,选派名将进驻。至元二十年三月“遣阿塔海戍曲先,汉都鲁迷失帅甘州新附军往斡端”①。二十一年元军大将土土哈击败海都于漠北。从以上形势分析,二十三年(1286年)元军在亦里黑进行屯田是可能的。
  别失八里屯田区
  别失八里,突厥语,“五城之意”。元代又译为别石八里、别失把、鳖思马等名。唐时名庭州,北庭大都护府就设在这里,是唐代重要的屯田地区。元时是畏兀儿首府(夏庭),西域的政治经济中心。统辖全疆军政事务的行尚书省就设于此。现在吉木萨尔县城北,仍有古城遗址。
  诸王海都叛乱后,别失八里成了抵御叛军进攻的军事要地。元政府在此驻屯大军,进行屯田。史籍有关屯田的记载有:
  至元十六年(1279年),“忽必烈命阿只吉建牙别失八里镇之。辖天山南北路畏兀儿,哈喇火者及哈密力等处屯戍军事”②。
  1280年元政府派辅国上将军綦公直率军戍别失八里。《元史·地理志》载:至元“十七年,以万户綦公直戍别失八里”。綦公直因领汉军南征,累立战功。十八年“升辅国上将军、都元帅、宣慰使、镇别失八里”③。万户是什么?据《元史·百官志七》称:元袭金制,为世袭军职,驻于各路者,则分别属于行省,设万户府以统领千户所。“上万户府,管军七千之上,达鲁花赤一员,万户一员,俱正三品..中万户府,管军五千之上..下万户府,管军三千之上。”别失八里为平叛前线,綦公直任辅国上将军,都元帅兼万户,管军当在七千之上。
  至元十八年(1281年)“秋七月甲午朔,命万户綦公直分宣慰使刘恩所将屯肃州汉兵千人,入别失八里”④。
  至元十九年(1282年)“赐(李进)虎符,复进怀远大将军,命屯田西域别石八里”
  ⑤。
  至元十九年二月,元政府“给别失八里元帅綦公直军需”⑥。
  至元十九年五月“元帅綦公直言:‘乞黥逃军,仍使从军,及设立冶场于别失八里,鼓铸农器’从之”①。
  至元二十年(1,283年)二月,元政府“给别失八里屯田军战袄”②。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冬十月,“遣侍卫新附兵千人,屯田别失八里,置元帅府,即其地总之”。十一月又“遣蒙古千户曲出等,总新附军四百人,屯田别失八里”③。1289年因海都叛军再次兴兵侵袭,元政府被迫暂撤别失八里屯田。“至元二十六年二月,罢蒙古侍卫军从入之屯田者,别以斡端、别失八里回还汉军,及大名、卫辉两翼新附军,与前后二卫迤东还戍士卒合并屯田,设左右翼屯田万户府以领之,遂于大都路、霸州及河间等处立屯开耕。”④
  从以上史料研究:
  1.别失八里屯田规模。
  元制,上万户府管军7000之上,别失八里是元时防止海都、都哇叛乱的军事重镇,所以命诸王阿只吉坐镇,辅国上将军、都元帅綦公直驻统,加上不断出兵的记载看,驻军当在万人以上。在平时,若以一半戍守,一半屯田,则达5000人。别失八里每人种地多少?史无记载。但据《元史·兵三》对大都(北京)附近各侍卫亲军屯田记载,每士卒屯田数为:左卫、右卫屯军各2000人,屯于东安州永清县、益津等地,各种地1301顷。每顷百亩,人均种地65亩。
  中卫屯田于武清、香河等县,屯军2000人,种地1037顷,人均种地52亩。
  后卫屯田于昌平县,2000人种地1428顷,人均种地71亩。
  别失八里土地广阔,每人屯田当在50亩以上,若以5000人计,其规模在25万亩以上。《元史·世祖九》载:至元十九年五月,据綦公直反映:“别失八里城东三百余里蝗害麦。”可见奇台、木垒一带均有屯田。
  2.关于屯田时间。
  上述史料记述别失八里屯田是至元十九年(1282年)到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共七年时间,实际上要更长。
  屯田开始时间应是至元十六年(1279年),“诸王阿只吉建牙别失八里镇之,辖天山北路..等处屯戍军事”。元军西线总司令都设于别失八里,当有大军驻屯,并行屯田。
  从1279年开始到战争结束祖国统一的1306年(大德十年)共27年时间,屯田受到了一次重大挫折。这就是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诸王海都率强大的叛军对元军发动突然袭击。元军统帅伯颜命都元帅綦公直率军迎战于别失八里以西的洪水山地方,战斗异常激烈,这就是洪水山战役。战役开始,元军胜,“败之(打败海都叛军),追击浸远”。但是后来战斗发生了变化,由于元军“援兵不至,(綦公直)第五子瑗力战而死,公直与妻及忙古台(元军将领)俱陷焉”①。怀远大将军李进也参加了这一战役,“海都及笃哇等领军至洪水山,进与力战,众寡不敌,军溃,进被擒,从至掺八里,遁还。至和州,收溃兵三百余人,且战且行”②。这一役,元军大败,一个都元帅战死,一个怀远大将军,一个定远大将军被俘,可见元军损失之大。
  西部元军还未恢复元气,东部宗王乃颜联合东部诸王起兵10万,发动叛乱。忽必烈不得已,集中兵力东征平叛。在辽河的失刺斡耳朵地方,两军鏖战。马可·波罗记述这次战役写道:“双方发矢蔽天,有如暴雨,骑卒坠马而死,陈尸满地。”乃颜兵败被擒。直到至元二十八年,才将参与叛乱的诸王彻底歼灭。海都与都哇趁元军主力集中于东部之时,对西域的元军展开了猛烈的进攻。
  这一段时间,关于别失八里的命运,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元政府在北方坚守别失八里,在南方控制塔里木盆地南边各地。”一种意见认为:“1289年(至元二十六年),海都叛军攻占了别失八里、斡端等地。”
  有关这一段时间,史书有如下记述:
  至元二十六年二月“罢蒙古侍卫军从人之屯田者,别以斡端、别失八里回还汉军..合并屯田..遂于大都路、霸州及河间等处立屯开耕”③。至元二十六年四月,“孛罗带上别失八里招集户数,令甘肃省赈之”④。至元二十六年九月,“罢斡端宣慰使元帅府”⑤。至元二十六年看不到元军在西域征战、屯田的记载。而是有别失八里、斡端
  回还汉军到大都附近的霸州、河间屯田;别失八里的招集户到甘肃求救济;罢斡端宣慰使。根据当时元军主力东调平叛的情况和史籍资料分析,别失八里可能是失守了。
  从至元二十八年平定乃颜叛乱后,迅速西调元军主力于西域,与海都进行争夺。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定远大将军、贵赤亲军都指挥使明安,“战于别失八里秃儿古阁,有功,贼军再合四千人于忽兰兀孙,明安设方略与战,大败之”⑥。这是明安将军于1292年在别失八里附近打了一个胜仗,说明此时元军已收复了别失八里。1293年元龙虎卫上将军土土哈略地金山,败海都,复乞里吉思,师次欠河,冰行数日,尽收五部之众,屯兵守之。1295年(元贞元年),立北庭都元帅府及曲先、塔林都元帅府,以统天山南北路的元军。以后元军主力,源源西调西域,直至1301年(大德五年),海山率元军大败叛军,海都死。1303年都哇求和:“请命罢兵,通一家之好。”成宗许和。1306年窝阔台汗国并于察合台,都哇死。元成宗命其子宽都袭汗位,全国重新统一。从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起,元军在别失八里的屯田逐步恢复和发展,直至祖国统一。
  关于屯田的性质,主要是军队屯田,但也有民屯。《元史》记述:至元二十六年“孛罗带上别失八里招集户数,令甘肃省赈之”。这是指叛军占别失八里后,对逃到甘肃的招集户民进行救济。招集户民是什么?历代政府都在关内或西域招募农民在西域屯田,我认为这里的招集户民,是指进行民屯的农民。
  为了供应屯田所使用的农具,还在别失八里设立冶场,以“鼓铸农器”。说明屯田规模很大,且作了长远打算。
  滕竭儿屯田区
  滕竭儿又称特纳格尔,是回鹘五城之一。清统一西域后乾隆帝钦定城名为阜康,即现在的阜康市。汉代属卑陆国,后为车师后国,唐代是庭州俱六城守捉所在地,元代称滕竭儿,位于准噶尔盆地的南缘。这里既是交通要冲,又是土壤肥沃、水草丰茂,进行屯田的理想之地。
  关于元代在此屯田,《元史·世祖十三》载: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正月,“给滕竭儿回回屯田三千户牛、种”。从这一条记载中我们可知:
  1)1290年元军已击退海都叛军并收复了滕竭儿等地。否则,元政府无法在此组织屯田,给屯田者发放牛、种。从这一条资料看,别失八里很可能在至元二十七年就收复了。
  2)在此屯田的是回回,共有3000户,若以每户种地50亩计,屯田面积当在15万亩以上,其规模是不小的。但回回是军屯,还是民屯?有深入研究的必要。从7世纪中叶,就开始有阿拉伯商人和波斯商人到中国来,历五代至宋末,大多活动在东南沿海一带。在西域的很少,进行屯田的就更少了。
  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1258年旭烈兀西征大食,攻陷巴格达,先后征服了葱岭以西、黑海以东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随着每次战争的胜利,大批的中亚各族人、波斯人及阿拉伯人迁徙到东方来。其中有被签发的军士、工匠、被俘的妇孺,也有一些社会上层分子和学术界人士,还有来华经商的商人,这些人在元代都被称作“回回”,列为“色目”人的一种,其地位在汉人以上。
  到中国的回回军士及一部分青壮年,被编入“探马赤军”。他们参加了忽必烈统一中国的许多重大战役,“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忽必烈在平定海都叛乱的战争中,由回回组成的“探马赤军”也参加了。至元十年(1273年),元世祖下令“探马赤军,随地入社,与编民等”。此后,一部分在社的组织下,进行屯田。
  另一部分“探马赤军”则边守戍、边屯田,过着兵农合一的生活,即所谓“屯戍”人户。滕竭儿的回回屯田户,显然是后者。元代滕竭儿屯田,属于军屯性质。
  1)“回回屯田三千户”,是整整的三千,显然带有军队特征。元制有“千户”军职,辖“百户”人员。若是从关内招募来的回回,或是中亚自动来此的回回,不可能是整整的3000户。且西域当时正处于元军和叛军反复争夺的第一线,外地回回是不会冒险来此屯田的。
  2)“给滕竭儿回回屯田三千户牛、种。”这件事载于《元史·世祖十三》,是与“屯垦戍边”平定叛乱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是件有关边疆安全的大事,若仅仅是从生产的意义上讲,这一记载不一定会出现在《元史·世祖纪》中。
  哈喇火州屯田区
  哈喇火州,元代又名和州、火拙、和绰、霍州等名。都是一名异译,今吐鲁番市,古车师前国。公元前48年,西汉元帝在高昌壁设戊己校尉,率数百名士兵在此屯田。唐太宗曾于公元640年在此设安西大都护府。蒙哥汗继位后,在别失八里设立行尚书省,置达鲁花赤(即断事官),统辖西域及邻近地区的军政事务,由蒙古汗国直接控制。畏兀儿的政治军事中心逐渐转移到哈喇火州。这里是畏兀儿的首府,是反对叛军进犯的军事重镇,故有重兵驻守,并兴办屯田。史籍有关此地驻军的记载:
  “蒙古军的第七队驻扎在火州附近”①。第七队有多少人,未说。
  “新疆南北两路,去叛王最近,防守犹不容稍疏,至元十二年遣兵千人戍畏兀儿境。”②
  除以上驻军外,尚有亦都护直接率领的部队。
  据《元史·巴而述阿而忒的斤传》记载:畏兀儿亦都护“杀契丹所置监国等官”,附成吉思汗后,“得序予诸子,与者必(即哲别)、那演(即诺颜)、征罕勉力锁潭(即花剌子模王),回回诸国,将部曲万人以先,纪律严明,所向克捷”。其孙马木刺的斤嗣亦都护后,“将探马军万人,从宪宗伐宋合州,攻钓鱼山有功,还火州卒..”③
  从上述可知,畏兀儿亦都护率军万人,参加了统一中国的战争,且纪律严明,所向皆克,其军队素质是不错的。战时出征,平时应是一面进行战备,一面进行屯田。若以50%计,应有5000以上的士兵进行屯田。此地水缺,主要靠坎儿井引水种植,每人耕种面积不会太大,若以每人10亩计,屯田面积当在5万亩以上。
  哈喇火州屯田也遭受了一次重大摧残,这就是著名的哈喇火州保卫战。
  至元十二年(1275年),都哇及其弟卜思巴等“率兵十二万围火州,声言曰:‘阿只吉、奥鲁只诸王以三十万之众,犹不能抗我而自溃,尔敢以孤城当吾锋乎’?
  亦都护曰:‘吾闻忠臣不事二主,吾生以此城为家,死以此城为墓,终不能从尔也。’凡受围六月不解”。在12万大军围困下能坚守半年,一方面说明亦都护率领军民,同仇敌忾,誓死保卫家乡的英勇顽强精神;另一方面也看出屯田有成效,粮食充裕。否则,是难以长期坚持的。久围不下,海都以书击射城中曰:“我亦太祖皇帝诸孙,何以不附我?..尔能以女与我,我则休兵。”亦都护为了全城的生命,将自己的女儿“厚载以茵,引绳缒城下而与之”①。围始解。英勇的哈喇火州保卫战,谱写了畏兀儿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壮丽史诗。
  哈密力屯田区
  哈密素称“嘉关锁钥,西域襟喉”。元代称哈密力、哈迷里、渴密里等名。
  1209年,高昌畏兀儿降成吉思汗,太祖“命其仍居故地并合密之地以封之”②。自此哈密力成为蒙古汗国的一部分。
  至元十六年(1279年),忽必烈命察合台曾孙阿只吉建牙别失八里,节制在西域的元军,“兼辖哈喇火州及哈密力等处屯田事务”③。这是元代哈密力最早关于屯田的记载。
  至元十九年(1282年)三月,哈密城主“的斤帖林以己赀充屯田之费,诸王阿只吉以闻,敕酬其直”④。哈密城主自愿捐款资助驻军屯田,说明屯田受到了哈密城主及人民的支持。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为了加强哈密力驻防兵力和屯田的力量,元政府于十一月“以别失八里汉军及新附军五百人屯田合迷玉速曲之地”⑤。每人种地以50亩计,屯田面积约在2.5万亩左右。如果加上原有屯田面积,数字还要大。
  由于海都叛军的袭扰和破坏,加上连年干旱,哈密力“种不入土”,人民食不果腹。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十一月命河西总管爱牙赤从哈密“屯田余粮给之”⑥。说明屯田除自给外尚有余粮,效果是不错的。
  哈密力的屯田曾受到海都叛军的袭扰,严重的一次是,“北方军(指海都军)猝至,兵力尚寡,(亦都护火赤哈儿)大战力尽,遂死之”⑦。海都叛军突袭哈密力,亦都护(即率领军民坚守火州六个月的畏兀儿亦都护)“矢尽众歼,执节死之”。当然屯田也遭到严重破坏。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年?有多种说法,有的学者称是发生在至元二十三年,日本学者安部健夫先生经过考证认为是“至元十九年或二十年初”⑧,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曲先屯田区
  曲先,元代又称苦先、曲鲜、苦叉。今库车。汉、唐名龟兹,是古丝绸之路名城,军事重镇,重点屯田基地。海都叛乱后,曲先是防止叛军进犯的前哨阵地,元政府派重兵驻此,并行屯田。
  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一月“分元帅綦公直军戍曲先”①。元帅、万户綦公直原驻别失八里,1282年底调曲先镇之。
  至元二十年(1283年)三月“遣阿塔海戍曲先”②。阿塔海是征宋名将,功授镇国上将军、中书右丞,行中书省事,可见元政府对曲先的防务十分重视。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置火州、曲先元帅府,领吐鲁番、哈密至玉门、阳关以东,划地分防”③。曲先、火州设立了统帅西域东部元军的司令部。
  元贞元年(1295年)正月“立曲先、塔林都元帅府,以衅都察为都元帅,佩虎符”。
  本来曲先于1286年已设元帅府,过了九年(1295年)又设元帅府,这是因为曲先曾经被海都占领过,元帅府被迫撤销。屯田当然遭受一次摧残,其时间约在至元二十六年前后。其后元军反攻,重占曲先,再立元帅府。
  大德元年(1297年)七月“罢蒙古军万户府入曲先、塔林都元帅府”⑤。
  从以上记述看,曲先设有元帅府,重兵驻守,派名将在此统帅。有士卒多少?《元史》未载,但曲先有“万户府”。元制,万户府分上、中、下三级,分别统兵7000人、5000人、3000人以上。根据曲先的战略地位与驻军统帅的资历,此地最少应有元军5000人以上。在平时若以二分之一士卒进行屯田,每人种地50亩,屯田面积约在7.5万亩左右。
  可失哈儿屯田区
  可失哈儿,元时又称可失哈尔、合思合、乞思哈儿等名。今喀什。汉时疏勒国,唐时安西四镇之一的疏勒镇,就在境内。是丝绸之路的名城,南疆的军事重镇。元朝军队在此与叛军进行争战,可失哈儿两次易手。元军在此屯兵防守,并行屯田。
  《元史·世祖十二》载: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十一月,元政府“以忽撒马丁为管领甘肃、陕西等处屯田等户达鲁花赤,督斡端、可失合儿工匠千五十户屯田”。
  至元二十三年,海都叛军大举进犯别失八里,在玛纳斯一带击败元军,猖狂一时,但元军并未撤出西域。至元二十五年十一月,仍在可失哈儿进行屯田。户以种地50亩计,屯田面积约在5万亩左右,可失哈儿以50%计(另50%在斡端),其面积约在2.5万亩上下。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可失哈儿的屯田,一度遭受叛军的进攻而遭受损失。
  由于忽必烈亲征,海都西逃,1292年元军收复可失哈儿,立即恢复屯田。并于1293年(至元三十年)七月,元政府“以只儿合忽所汰乞儿吉思户七百,屯田合思合之地①。乞儿吉思即现在的柯尔克孜族,合思合即可失哈儿。调700户到此屯田,是因叛军侵袭,人民逃亡,田园荒芜,故元政府加强了此地的民屯力量,以恢复生产。每户种地以50亩计,屯田面积约在3.5万亩以上。可失哈儿是南疆军事重镇,应有驻军屯田,可惜不见史载。
  斡端屯田区
  斡端,在元代又称兀丹、忽炭、忽丹、五端、阔端等名。即今和田。位于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大漠南缘。古于阗国。是丝绸之路南道上的名城。东通中原,西达葱岭以西诸国,扼中西交通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蒙元统一西域,特别是灭宋之后,对斡端大力经营,建成南疆的军事基地。设置军政机构,通驿站驻重兵,大兴屯田。
  1.建立军政机构。
  至元十九年(1282年)“受诸王合班阿只吉节度,仍置别失八里,哈喇火州、兀丹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②以统辖南疆军政事务。至元十九年是“仍置”,说明在此以前曾设置过宣慰司都元帅府。究竟是哪一年?《新元史·地理志六》记述:“忽炭,城名..在倭赤之西,可失哈儿之东南,本兀丹部,又曰斡端。至元中,置宣慰司都元帅府。”“至元中”,没有明确哪一年,从字面上看,“至元”共31年。所谓“中”,似指15、16或17年吧。史籍有两条记述可供参考,第一条记载是:至元十六年,“会海都党侵袭天山南路。明年(刘恩)改副都元帅,命偕都元帅也罕的斤帅蒙、汉军征兀丹,在道进都元帅,仍兼宣慰使”③。第二条记载是:至元十六年二月“又发探马赤军一万人,及夔府招讨张万之新附军,俾四川西道宣慰使也罕的斤将之,戍斡端”④。也罕的斤是主帅,至元十六年抵斡端,随即建立都元帅府宣慰司府,是合乎逻辑的。十八年海都叛军进攻,元军退出斡端,都元帅府、宣慰司自然撤销。至元十九年,元军击败叛军,复斡端,重设都元帅府宣慰司,所以称“仍置”。
  2.元政府在此驻重兵,与海都叛军进行了长期的战争,双方兵力之大,时间之长,说明战争是异常激烈的。
  成吉思汗于1218年统一西域后,直到1260年,斡端相对稳定了40余年。从蒙古诸王为争夺汗位发动叛乱以来,漠北和西域成了主要战场。特别是至元五年(1268年)海都叛乱后,当时元政府正集中兵力灭宋,无力西顾,海都叛军,不时骚扰。
  元灭宋后,政府不断增兵西域,与叛军展开了长期的、激烈的战争。斡端是西域南线的军事重镇,元军不断增兵于此,海都也势在必夺,于是导致了1281~1282年之间的“斡端之役”。至元十三年(1276年)十月:“命别速?、忽别列八都儿二人为都元帅,领蒙古军二千人,河西军一千人,守斡端城。”①
  至元十五年(1278年)正月“阿老瓦丁将兵戍斡端,给米三千石,钞三十锭”②。阿老瓦丁因制炮有功被授予宣武将军、管军总管、副万户。
  至元十六年,调元名将兀浑察“从大军征斡端”③。
  至元十六年八月,“又发探马赤军一万人,及夔府招讨张万之新附军,俾四川西道宣慰使也罕的斤将之,戍斡端”④。增兵1万至斡端。至元十六年,刘恩入朝,“赏赍有加,授四川西道宣慰使,改副都元帅,帅蒙古、汉军万人,征斡端..师次甘州,奉诏留屯田,得粟二万余石”⑤。至元十八年(1281年),由于海都军进犯斡端,元军进行保卫,双方调集重兵,展开了“斡端之役”。《元史》对此有较详细的记载:
  十八年,“命(刘)恩进兵斡端,海都将玉伦亦撒率兵万人迎战,游骑先至,恩设伏以待,大败之。海都又遣八把率众三万来侵,恩以寡不敌众,成师而还”⑥。元军撤兵,叛军占领斡端。
  元军经过准备,调集大军,对叛军进行了反攻。至元十九年(1282年),元将“旦只儿从诸王合班,元帅忙古带军至斡端,与叛王兀卢等战,胜之”⑦。从这位将军的传记中,得知组织元军进行反击的司令是诸王合班,元帅忙古带辅之。将军旦只儿参加了这一战役,当然还有许多将军参战,最后取得胜利,收复斡端。这一战役规模很大,叛军出动兵力开始1万,后又增兵3万,共4万。元军出动的兵力,也罕的斤率兵1万(还有新附军,其人数未载),刘恩将兵万人,别速台、忽别列八都儿二人率兵3000,阿老瓦丁带兵多少进戍斡端,未载。见于文字的共2.3万人。实际上,元军兵力必超过5万,否则是不可能打败4万海都叛军的。双方投入的兵力,约在9万以上。可见规模之大、战斗之激烈。元军在史书上出现的诸王、名将就有八人之多,可以看出忽必烈对这一战役的重视。海都对斡端之役也势在必胜,开始1万人被元军击败后,迅速增兵3万人,选诸王兀卢指挥,遣骁将八把将兵迎战,占领斡端。次年,元军大举反攻,击败海都,复斡端。随即“设置宣慰司都元帅府”⑧,以加强西域南线的军事力量。但海都并不甘心,仍驻兵可失哈儿一带,相机进袭斡端。据《元史·拜延八都鲁传》载:元军名将兀浑察从征斡端,“诸王术伯命兀浑察往乞失哈里之地为游击军,时敌千余,兀浑察以勇士五十人与战,擒其将也班胡火者以献”。这一战斗证明海都叛军仍在窥视斡端。
  3.元政府在斡端兴屯田。
  《元史·世祖十二》载:至元二十五年七月“命斡端戍兵三百一十人屯田”。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十一月,“以忽撒马丁为管领甘州、陕西等处屯田等户达鲁花赤,督斡端,可失合儿工匠千五十户屯田”。
  从以上两条资料研究:
  屯田性质:戍兵300人屯田是军队屯田,1500户工匠屯田属于民屯。
  时间:两条史料均是至元二十五年,仅短短一年。
  规模:300军人,每人种地50亩,共1.5万亩。1500户工匠屯田,一半算在斡端,一半算在可失哈儿,仍以每人种地50亩计,500人种地2.5万亩。军屯、民屯合计,共屯田4万亩上下。
  实际上,时间要长,规模要大得多。
  从时间上看,速别台、忽别列八都儿二人于至元十三年(1276年)十月率兵3600人进戍斡端后,除担任守戍者外,经过准备,于十四年就应开始屯田。直到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中经叛军侵犯,耽误一二年外,都应有军队屯田。刘恩率部万人征斡端,于至元十六年路过甘州暂停仅一年,就立即组织“屯田,得粟二万余石”。斡端从至元十三年到叛军进攻,中隔四年。再从至元十九年击退叛军,收复斡端,到至元二十五年,中经六年时间,元军是会组织屯田的。否则,这么多军队的粮饷供应如何解决?遭战火洗劫的斡端人民负担不起,靠辽远的河西长途转运,更是无法解决的。
  关于屯田规模。由于在战争前线,大部分兵力要备战戍守,就以四分之一的兵力进行屯田是完全能够做到的。斡端驻军多时在4万以上。以1万人屯田,其耕地面积可达50万亩左右。大军云集斡端,屯田规模小了是无法满足军队需要的。
  元将阿老瓦丁于至元十五年正月进兵斡端,为解决部队粮饷供应,元政府给米3000石。这米是如何从河西走廊运到斡端的?书籍未说。在古代交通不便,运距遥远,途经寸草不生的千里戈壁,其困难情况是可以想见的。阿老瓦丁进驻斡端,立即组织屯田,到第二年“斡端境内蒙古军耗乏”,元政府赐给牛、马、羊及衣服、弓、矢之类,就没有给粮食,说明粮食供应已经解决,屯田取得效果。
  阇鄽屯田区
  阇鄽,元代又称车尔臣,在今且末县城南。位于昆仑山北麓,是古丝绸之路南道重镇,扼中原经斡端到中亚的咽喉。元政府从关内增兵到斡端,就是从这条道上走的。所以元政府十分重视对阇鄽的经营,立驿站、举屯田。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正月,“立罗卜(今若羌县)、怯台(且末县西南)、阇鄽、斡端等驿”①。这是政府派大军进入斡端前的准备。立驿站以保证交通运输和通讯联络。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七月“立阇屯田”②。
  十二月,“发河西、甘肃等处富民千人,往阇鄽地,与汉军、新附军杂居耕植”③。
  从以上两条史料可以得知,阇鄽屯田,有军屯、有民屯。民屯千人,从河西等处来,从事屯田生产,与汉军、新附军杂居。可见主要是汉族农民。人以50亩计,约在5万亩左右。阇鄽位于古代屯田基地伊循以西,水土充裕,气候适宜,是理想的屯田之地。
  关于军队屯田,“与汉军、新附军杂居耕植”,说明军队与屯民一块屯田,可以看出,此地的民屯依附于军屯。军屯规模多大?不详。
  除以上九个屯田区外,在天山南北两条驿站中,水土及气候条件适宜于耕种的地方也似应有屯田。《元史·兵志三》载:至元十七年十二月“月儿鲁官人言..‘臣等议,可于旧驿所设立屯田,’从之”。如南线驿站的罗卜、鸦儿看(今莎车),北线驿站的彰八里(今昌吉)、仰吉八里(今玛纳斯县)等驿站,都适于耕种,如不进行屯田,不但无法满足使者及来往人员的供应,驿站本身人员的粮饷供应也会发生困难。
  第四节 哈喇火州与斡端屯田的探讨
  元世祖忽必烈十分重视屯田,军屯、民屯遍布全国,其规模之大,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元政府也在西域大兴屯田,但史料则记载甚少,所以留下了不少疑问。例如哈喇火州、斡端屯田终于何时?就是一个谜。这和这两地究竟何时失陷有关。史学界对此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关于哈喇火州何时失陷?
  《高昌王世勋之碑》记述:“至治中(1321~1323年)与哺达失王同领甘州诸军,且治其部。泰定中(1324~1328年)召还,与宽彻不花威顺王、买奴宣靖王、阔不花靖安王分镇襄阳。”柯劭忞所著《新元史》据此断言:“自此畏兀儿之地入于察合台后王。”④屠寄也说:“泰定中召还,自此畏兀儿之地长入于察阿歹(察合台)后王矣。”⑤
  《完者都史》记述:“到1304年前后,畏兀儿地区的中心要地别失八里及哈喇和卓都已被察合台汗国所并。”(哈沙尼《完者都史》,德黑兰波斯文刊本,1969年)《元朝的边疆政策》一文认为:“大德以后,元朝西北方边疆实际上是在火州以东的哈密力一带。”①
  《西回鹘国史的研究》则认定:“至元十七年(1280年)前后,首都(指哈喇和卓)被放弃而不顾了。”“至元二十年(1283年)前后,哈密力行营也失陷了。
  ”以上四种说法,四个时间。
  第一种说法是“泰定中”。泰定是元泰定帝的年号,共4年。时间是1324~1328
  年。《新元史》说是“自此”,没有明确指哪一年,最迟是1328年,倒是可以明确的。
  第二种说法是《完者都史》的结论,“1304年前后”。比第一种论点提早了20余年。
  第三种说法是“大德以后”。大德是元成宗的年号,共10年,从1297年到1307年。“以后”是哪年?未明确,最早是1308年吧。
  第四种说法就更早了,日本的安部健夫先生说是至元十七年(1280年)前后,又比第三种说法提早了20多年。
  新疆的史学工作者,有的也接受了其中的观点,如《维吾尔简史新编》接受第一种观点。《新疆屯垦史》则称是1298年(大德二年)。
  以上诸多论点,值得商榷。哈喇火州处于战争第一线,元军与叛军进行了长期的拉锯战。至元十二年(1275年),都哇率叛军12万围火州,亦都护率领军民坚守半年。十七年(1280年)前后,海都叛军曾一度攻陷火州,人民惨遭屠杀,有的流往他乡,焚毁高昌古城,亦都护率领军民到哈密力建行营进行坚持。后来,元军又收复了哈喇火州。从元代中期到末期,哈喇火州一直在元政府管辖之下。亦都护被召还,说明他不能直接管辖畏兀儿地区,这与该地的归属不是一回事,更不能认为被察合台汗国占领了。
  据史籍载:“至大四年(1311年),宣徽院准奏..哈喇火拙根底葡萄酒,这几年交站搬运有。为军情勾当的上头立下的站有,交站运呵不中,交骆驼每搬运。又,火根底西番地面做官的每,民户每献到葡萄酒,交自己气力的他每识者,休教铺马里来。”②
  泰定元年(1234年)二月“高昌王亦都护帖木儿补化遣使进葡萄酒”③。同年,元政府“赐北庭的撒儿兀鲁军羊马”。六月“遣诸王阔阔出镇畏兀”④。至顺元年(1330年)三月“西番哈喇火州来贡葡萄酒”。九月“复立总管府于哈喇火州”从以上资料研究看,元政府直到1330年,仍管辖着这一地区,所以才可能“复立总管府于哈喇火州”。才可能“派遣诸王阔阔出镇畏兀”。同时,从三次向元廷进贡葡萄酒来看,道路是畅通的。结论说哈喇火州此时已“入于察合台后王”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新疆图志·军制一》载:元朝“末季,天山北路为瓦刺部所统,天山南路为别失八里所据。于是创垂所遗,仅有威武王喃忽里镇守哈密等处畏兀儿地,分为柳城、火州、吐鲁番三万户,以万户府统之”。
  至正七年(1347年)十月“西蕃盗起,凡二百余所,陷哈喇火州,劫供御葡萄酒,杀使臣”①。
  从上述两条史料得知,直至元朝末季,仍在火州等地设万户府以统之。到1347年,西蕃陷火州,此时元政府政治腐败,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遍布大江南北,元政府忙于镇压起义者,无力收复火州,终于放弃。很可能这是最后放弃。
  关于斡端,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由于海都进占斡端,元政府于九月“罢斡端宣慰使元帅府”②。有的文章认为,斡端从此失陷了。事实不是这样。战争中,一个城镇的暂时失陷是常事,特别是元军与海都叛军的拉锯战中,双方均以骑兵为主,来去迅速,不少城镇,得而复失,数次易手。斡端失陷后,元政府军又组织力量进行反攻,于1292年重新收复。直到1319年,元政府还管辖着这一地方。据《元史·仁宗纪三》记述:延祐六年(1319年)三月“斡端地有叛者入寇,遣镇西武靖王搠思班率兵讨之”。有叛兵入寇斡端,元政府立即做出反应,派兵征讨,可见元政府还是有效地控制着这一地区的。
  元政府在全国兴屯田,除有军屯、民屯外,还有乡兵。其任务是出征、戍守和屯田。据《中国民族史》第六编载:“乡兵从事军屯的地区,遍及东北、西北、西南和东南。民族有高丽、女真、畏兀儿、畲、苗等。有的乡兵出戍他方后,即在当地从事军屯活动,如畏兀儿、女真、高丽军就大多属于这种情况。”可以认为哈喇火州在1341年前,斡端在1319年前,是应有屯田的。至少守卫本土的乡兵会进行屯田的。
  斡端的民屯,在击退叛军后,也应继续进行下去。
  第五节 西域屯田的组织管理
  西域屯田有军屯,有民屯,元代西域屯田,主要是在平叛战争中进行的。民屯亦依附于军屯,其管理是以军屯系统为主。随着战争的发展、双方力量的消长,屯田管理也有变化,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屯田初期。
  其管理机构是阿力麻里行尚书省。至元五年(1268年),元军大败海都,追击叛军至阿力麻里,随即开始屯田。这时元军一面戍守防止海都进犯,一面屯田,由军队统一管理。至元十二年(1275年),元政府任命安童以右丞相“行中书省,枢密院事,从皇子出镇北圉”①。行尚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分任军民之事,“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②。这时新疆的屯田,统一由阿力麻里行尚书省管辖。其下则设有万户府、千户所、百户所。置万户、千户、百户以领之。屯田的基础生产单位是百户所。十人为一牌,设牌头。
  第二阶段:屯田兴盛时期。
  从至元十七年(1280年)开始,元政府于灭宋之后,腾出手来经营西域,不断增兵于西域,同时加强军政机构的设置。“忽必烈命阿只吉建牙别失八里以镇之,兼辖天山南路畏兀儿哈喇火者及哈密等处屯戍军事。”这③。先后在九处进行屯田,是元代屯田的兴盛时期。至元十九年(1282年)元政府又“置阿力麻里元帅府,领天山北路。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置别失八里元帅府(驻乌鲁木齐),领天山南路,又置火州、曲先元帅府,领吐鲁番、哈密至玉门、阳关以东”④。进一步加强了对西部元军及屯田的领导。以后根据需要又设置别失八里、斡端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几经变动,但屯田一直坚持到后期。
  第三阶段:屯田后期。
  元朝末季,国内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日趋激化,人民起义如火如荼,遍及中华大地,国势倾微,无力西顾。天山北路逐渐为瓦剌所统,天山南路为别失八里所据。“于是创垂所遗,仅有威武王喃忽里镇守哈密等处畏兀儿地,分为柳城、火州、吐鲁番三万户,以万户府统之。”⑤这是在万户府管辖下的军屯,但已近尾声矣。
  西域的民屯大多依附于军屯,在阇鄽、斡端、可失哈儿、亦里黑、别失八里等地曾进行民屯。元政府曾征调柯尔克孜人到可失哈儿屯田,招募汉族农民到阇鄽屯田,组织工匠到斡端、可失哈儿屯田,蒙古贵族在征伐华北的战争中,俘获了许多汉族农民,其中一部分被迁到准噶尔盆地的南缘适于耕种的地区进行屯田,如孛罗(博乐)、彰八里(昌吉)等地种植小麦、黍、谷、稻等。特别是昌吉“广种稻麦,盛产瓜果”。从蒙元时期起,虽经战乱,但仍一代一代延续下来。
  民屯的基层组织是社。元制,“凡五十家立一社,择年高晓农事者一人为之长”。督促农民开垦耕作,修理田渠,经营副业。“凡种田者,立牌橛于田侧,书某社某人于其上,社长以时点视劝诫。”“十年,令探马赤军,随处入社,与编民等。”①可见“社”不仅是农民种田的基层组织,而且是民屯,以及探马赤军屯田的基层组织。
  元政府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立奖惩制度,(大德)十一年“申扰农之禁,力田者有赏,游惰者有罚,纵畜牧损禾稼、桑、枣者,责其偿而后罪之”②。
  西域军队屯田属元中央政府枢密院管辖,《元史·百官二》载:“枢密院,秩从一品。掌天下兵甲机密之务,凡宫禁宿卫,边庭军翼,征讨戍守,简阅差遣,举功转官,节制调度,无不由之。”军队屯田,由枢密院直辖的有:左、右、中、前、后、武卫屯田,左、右翼屯田万户府,忠翊侍卫屯田,左、右钦察卫屯田,左、右率府屯田,仁忠卫和宣忠扈卫屯田。“内立五卫,以总宿卫诸军,卫设亲军都指挥使,外则万户之下置总管,千户之下置总把,百户之下置弹压,立枢密院以总之。”③
  西域的民屯,属中央政府大司农管辖。《元史·百官三》载:“大司农、秩正二品。凡农桑、水利、学校、饥荒之事,悉掌之。至元七年始立。”发展新疆民屯除恢复生产、解决军民用粮之外,通过民屯,使大量漏籍人口得到清理,统编为屯户,稳定了边疆地区的居住人口。
  第六节 元代陕甘宁青屯田
  蒙古军队在进兵北方地区时,野蛮掠夺,疯狂杀戮,使中原地区人民遭受空前浩劫,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大片良田变为牧场。1213年到1214年,成吉思汗率兵南下,使得“两河山东数千里人民杀戮几尽”。大批汉人被掠北去。河北地区“田野久荒”,民无耕牛。河东地区也几乎“杀掠殆尽”。窝阔台率军进攻中原,在考县、汝南、凤翔亦发生大批屠杀的现象。近臣别达进言:“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为牧地。”耶律楚材对窝阔台曰:“陛下将南伐,军需宜有所资。诚均定中原地税、商税、盐、酒、冶铁,山泽之利,岁可得银五十万两,帛八万匹,粟四十余万石,足以供给。何谓无补哉。”④窝阔台认为有理,从之。另外,蒙古贵族把人民“强抑为奴”,也是户口大减的重要原因。蒙将阿里海牙,竟把南宋两湖地区的降民3800户“没入为家奴”⑤。到忽必烈即位时,“诸色占役者”,竟达五十余万户,占到民户总数的一半以上。⑥
  为奴,变耕地为牧场,破坏生产的做法。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之初,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①他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主要措施有:
  第一,设立“司农司”管理农业的政府机构。
  早在1260年(中统元年),忽必烈上台不久,就设了十路宣抚司。命挑选通晓农事的人为劝农官。接着又多次发布官吏升降的条例,其中规定:“户口增”,“田野辟”作为主要的标准。
  第二,禁止毁农田为牧地,限制贵族占有过多的“驱口”(即贵族抢民为奴婢)。
  为了保证政府的军饷供给,恢复北方的农业生产,他下令禁止以民田为牧地,派官员清理被改为牧地的农田,一律恢复农业耕作。1271年(至元八年),忽必烈颁布了《户口条例》,对户口进行一次大整顿。将诸王贵族、权豪世家非法占为“驱口”的人追查出来,编籍为民。这一措施阻力很大,虽不彻底,但还是释放了大量“驱口”,编为民户。
  第三,招集流亡,鼓励开荒。
  中统二年,忽必烈下诏:“凡逃户复业者,将原抛事产不以是何人种佃者,即便吩咐本主户下,合着差税一年全免,次年减半。然后依例验等地科征。”②又规定:“凡有开荒作熟地土,限五年验地科差。”栽种桑树限八年,杂果限十五年后科差。中统三年,忽必烈命行中书省,宣慰司,诸路达鲁花赤,管民官“劝诱百姓,开垦田土,种植桑枣,不得擅兴不急之役,妨碍农时”③。大批流亡农民逐渐回乡生产,或到有荒地的地方认垦。
  第四,大力发展屯田。
  忽必烈在即位之前,即用姚抠“布屯田,以实戍边”的建议,在唐、邓、亳、颍诸州及四川利州,陕西凤翔等地,开展屯田。在邓州专门设立了屯田万户府。效果非常显著,处处丰收,不仅收获了大量粟谷,而且解决了军队就地供应粮糈,减少了运输之费。他总结了此次屯田经验后说:“古者,寓兵于农,汉魏而下,始置屯田,为守边之计,则亦养兵息民之道也。”于是在他即皇帝位之后,大力倡导屯田,并作出严厉规定:“海内统一,于是内而各卫,外而行省,皆立屯田,以资军饷。”他特别重视西北屯田,因为西北是元初边防重点。元世祖忽必烈刚刚即位,就受到了阿里不哥挑战。阿里不哥请漠北各地的诸王举行大会,推举阿里不哥为大汗。参加大会的有西部诸王察合台、窝阔台、术赤、蒙哥等部的代表,势力强大。成吉思汗直系各支宗王的态度对忽必烈极为不利。
  1260年秋,阿里不哥兵分两路,大举南下。东路军直指燕京,被忽必烈击溃。西路军由大将阿兰答儿统领,直指六盘山。意在接应从四川退屯该地的蒙哥主力。该部掌握在忠于阿里不哥的大将浑都海手里,他牵动着川蜀关陕,形势骤然紧张起来。“河右大震。”但阿兰答儿和浑都海中了忽必烈谋士廉希宪之计,犯了战役上的错误,被忽必烈迅速调兵,“合兵复战西凉,大败之,俘斩略尽”①。
  海都、都哇自拥戴阿里不哥失败后,对忽必烈甚为不满,耿耿于怀,直至发生叛乱,与忽必烈多次争锋交兵。忽必烈胜时,疆域曾达到阿力麻里(现在伊犁霍城附近)。海都势盛时,元军曾退到哈密。双方争战相持近40年。所以河西走廊的瓜、沙、肃州,就是元初重要的边防。
  蒙古“六征西夏”。成吉思汗在1205年夏,在大败乃蛮、蔑儿乞后,乘胜进兵攻西夏,以后连续五次攻夏。终因西夏人顽强抵抗而未果。直到1225~1227年,调动大军,全力进行第六次征讨,夏主投降,西夏国灭。这23年间,成吉思汗先后降灭40余国,所向披靡。而对西夏的作战,直到他死在前线后的三天才获全胜。西夏人的顽强坚韧对蒙古军队,特别是忽必烈影响是极其深刻的。
  由于以上三件事,元世祖忽必烈将西北地区作为国防重点,当然也是屯垦戍边的重点了。其主要屯田地区有:
  可以控制川陕甘的战略要地六盘山。经常驻有可随时出征的机动军队,平时屯田,一旦有警,随时出征。
  甘肃的瓜、沙、肃州,是边防重地。一方面,徙民实边,同时重军防守。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正月,立河西屯田,给耕具,遣官领之。调归附军于甘州屯田。十七年畏吾户居河西界者,令其屯田。十八年六月以太原新附军5000屯田甘州,以保障驻西域大军的粮糈供应。平时进行屯田,并保持随时增援前线的态势。
  一支能征善战,所向无敌,纵横欧亚的蒙古大军,在一个小国西夏面前,数攻不下,成吉思汗盛怒。在攻下肃州后,野蛮杀戮,幸免者仅106户②。蒙古军围攻中兴长达半年,久攻不克,中兴军民坚壁拒守。这时,忽必烈已病笃,临死前吩咐:秘不发丧,以免被敌人获息,待西夏国主和居民在指定时刻出城时,立即把他们全部消灭③。将中兴视为屯田重点,是很自然的事了。
  亦集乃古居延故城,汉屯田要地,扼和林通河西走廊的咽喉,故重兵屯田。凤翔屯田是元世祖忽必烈首创,也是安西王阿难答所在西安附近的屯田点,对关中地区影响很大,是屯军点之一,故元政府十分重视。
  有元一代,幅员辽阔,远过汉唐。元廷将全国划分为十一个行中书省,在西北有陕西行中书省和甘肃行中书省。宁夏和青海分属两行中书省。元代陕、甘、宁、青屯田的情况如下:
  据《元史·兵志·屯田》载:陕西等处行中书省所辖军民屯田:陕西屯田总管府:世祖至元十一年正月,以安西王府所管编民2000户,立栎阳、泾阳、终南、渭南屯田。十八年,立屯田所。十九年,以军站屯户拘收为怯怜口户计,放还而无所归者,籍为屯户。立安西、平凉屯田。设提领所以领之。二十九年,立凤翔、镇原、彭原屯田。放罢至元十年所签接应成都、延安军人,置立民屯。设立屯田所。寻改为军屯,令千户所管领。三十年,复更为民屯。为户凤翔1127户;镇原913户;栎阳786户,后存650户;泾阳696户,后存655户;彭原1238户;安西724户,后存262户;平凉288户;终南771户,后存713户;渭南811户,后存766户。为田凤翔90顷12亩,镇原426顷85亩,栎阳1020顷99亩,泾阳110顷99亩,彭原545顷68亩,安西467顷78亩,平凉115顷20亩,终南943顷76亩,渭南1222顷31亩。
  陕西等处万户府屯田:世祖至元十九年二月,以周至南系官荒地,发归附军,立孝子林、张马村军屯。二十年,以南山把口子巡哨军人800户,于周至之杏园庄、宁州之大昌原屯田。二十一年,发文州镇戍新附军900人,立亚柏镇军屯,复以燕京戍守新附军463户,于德顺州之威戎立屯开耕。为户孝子林屯301户,张马村屯313户,杏园庄屯233户,大昌原屯474户,亚柏镇屯900户,威戎屯463户。为田孝子林23顷80亩,张马村73顷80亩,杏园庄118顷30亩,大昌原158顷79亩,亚柏镇268顷59亩,威戎164顷80亩。
  贵赤延安总管府屯:世祖至元十九年,以招收赎身、放良、不兰奚及漏籍户计,于延安路探马赤军地屯田,万户2027户,为田486顷。
  陕西凤翔屯田,是忽必烈在称帝前亲手举办起来的屯田区。有元一代十分重视。宪宗三年(1253),忽必烈得到蒙哥汗所赏赐的村邑,其地在京兆(今陕西西安),忽必烈于该地设置京兆从宜府,负责在凤翔开辟屯田,招募百姓为屯户,因地腴水丰,连年丰收。于是用所收之粮,去河东解州换取食盐,军民两便。然后开辟嘉陵江之漕运,以运粮供军队之需。忽必烈还在京兆设立宣抚司,以负责日常之政务,关中大治。中统二年(1261年)十月诏“凤翔屯田户隶平阳兵籍毋令出征,务耕屯以给军饷”。①
  忽必烈皇子安西王镇关中,奏以李德辉为相以辅之。李德辉到任视察,发现“濒泾牧故地,可得数千顷,起庐舍,疏沟浍,假牛、种,田具与贫民二千家,屯田其中,岁得粟麦■藁万计”。②
  据《元史·兵志·屯田》载,甘肃等处行中书省所辖军民屯田、宁夏等处新附军万户府屯田有:
  世祖至元十九年三月,发迤南新附军1382户,往宁夏等处屯田。二十一年,遣塔塔里千户所管军958户屯田,为田1498顷33亩。
  管军万户府屯田:世祖至元十八年正月,命肃州、沙州、瓜州置立屯田。先是遣都元帅刘恩往肃州诸郡,视地之所宜,恩还言宜立屯田,遂从之。发军于甘州黑山子、满峪、泉水渠、鸭子翅等处立屯,为户2290户,为田1166顷64亩。
  宁夏营田司屯田:世祖至元八年正月,签发己未年随州鄂州投降人民1107户,往中兴居住。十一年,编为屯田户,凡2400丁。二十三年,续签屯户,得300人,为田1800顷。
  宁夏路放良官屯田:世祖至元十一年,从安抚司请,以招收放良人民904户,编聚屯田,为田446顷50亩。
  亦集乃屯田:世祖至元十六年,调归附军人于甘州,十八年,以充屯田军。二十二年,迁甘州新附军200人,往屯亦集乃合即渠开种,为田91顷50亩。
  元时称为唐兀(原西夏人聚居区)的甘肃行省,蒙元曾六征西夏,西夏军民伤亡惨重,“横尸遍野,十室九空”。特别是成吉思汗晚年征西夏之后“郡县废于兵”。忽必烈即位后,在那里进行水利建设,移民垦殖,军民屯田。《元史》卷五《世祖纪》载:忽必烈曾命郭守敬与唆脱颜行视西夏河渠,由于郭守敬的谋划,“渠皆通利”。董文用又奉忽必烈命开辟中兴、西凉、甘、肃、瓜、沙等州境内水田,于是民之归者四五万,悉授田种,颁农器。同时造舟黄河之中,接引少数民族诸部落及“溃叛之来降者”①。结果“夏境遂安”。忽必烈在西夏中兴等路安排军民屯田,先后建五个屯田机构。在亦集乃(今内蒙额济纳旗)等地屯田区,参加生产者有蒙、汉、维吾尔及当地少数民族广大军民。忽必烈对西夏中兴等路的土地兼并也进行适当限制。如至元七年下令那里的提刑按察使与民管民官,严禁僧徒冒占民田②。至元十七年(1280年5月),又括沙州户口,定常赋,其富户余田,令所戍汉军耕种③。十月,以汉军屯田沙州。
  关于亦集乃屯田:亦集乃路在甘州北1500里,城东有大泽,西北俱接沙碛,乃汉之西海郡居延故城。元太祖二十一年内附,二十三年立总管府。总管忽都鲁言:“所部有田可以耕作,乞以新军二百人凿合即渠于亦集乃地,并以傍近民西僧
  余户助其力。”帝从之。
  仁宗延祐六年(1319年),“分揀蒙古军五千人复屯田青海”①。
  元朝将全国划分为14个牧道(群牧场),青海是其中之一,由于蒙古民族受长期游牧生产方式的影响,对发展农业缺乏经验与措施,致使河湟地区的农业遭受破坏,畜牧业亦波动不前。13世纪上半叶,蒙古军西征东还后,派“西域亲军”(在中西亚地区征召的伊斯兰民军),带入了果树、蔬菜栽培技术,带动了果树、蔬菜的发展。其中多是军队屯田种植。
  据《元史·兵志》所载:元代屯田人户达二十二万余,屯田总面积达十七万五千顷,分布于中书省和十一个行省的七十二个司路府州。②
  元代的屯田,主要分军屯与民屯两种。
  从西北元代军队屯田来分类:一是镇戍边疆的军队,其任务是防止外敌入侵,保卫祖国边疆安全。如海都叛乱时,河西的瓜州、肃州就是边疆第一线,元廷派军来此镇守,这是主要任务。同时,择地屯田,“以资军饷”。二是分驻战略要地的军队。元蒙军队东征西讨,疆域迅速扩大,元军于新扩地区的军事要地驻屯军队,防止动乱或“叛乱”,以维护元朝统治的稳定。同时,进行屯田。如甘肃的六盘,元廷驻屯重兵,其任务在灭宋前,是防宋驻四川军队的前线。灭宋后是稳定川陕局面的战略要地。至元十三年(1276年)三月南宋亡。至元十五年,元廷派武略将军李进率部屯戍六盘山。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派总帅汪惟和“分所部戍四川军五千人屯田六盘”③。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五月命“陕西省督巩昌兵五千人屯田六盘山”④。成宗元贞二年(1296),自六盘山至黄河立屯田,置军万人。其任务是:“有警出征,无警屯田。”其实六盘山区屯田条件并不优越,但因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民族防范的心理根深蒂固,元代统治者担心事变,故而重兵屯守。三是主要担负屯田生产任务的军队。由新附军和汉军来承担,他们是名副其实的屯田军,其任务是屯田生产,以资军饷,有时也参加修筑水利工程或其他杂役。
  民屯,即组织民户进行屯田,其组织形式带有浓厚的军事性质。从事民屯的人户另立户籍,称为“屯田户”,边境屯田户,主要为了实边。由于战争破坏或其他原因,边境居民或被杀戮或逃亡,人口极稀。元政府为了开发边疆,积极移民实边。由政府组织,给予优惠政策,发展民屯,也有招募来的内地无田农民。民户除屯田生产外,还要协助军队守边。另一种是内地屯田户。蒙元军队南下攻宋,烧杀抢掠,民不聊生,大批居民,有的被残杀,有的被掠为奴仆,也有的逃亡,因而大片农田荒芜,就是素称富庶的关中,也是“千里无烟”。忽必烈称帝后,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决定招抚流民,垦荒生产。屯户有的是招募来的,有的是强制签充来的,也有的是逃亡农民返乡耕种的。屯田户的生产资料,如耕牛、籽种、农具主要由政府供给或农民自备。土地来源,主要是荒地。
  屯田的管理:分属枢密院和中枢省两大系统。军屯总隶枢密院,分隶各卫、万户府和宣慰司。各卫和万户府下设立专门的屯田千户所和百户所以管屯种。民屯总隶中书省,分隶司农司、宣徽院及各行省。具体管理或由所在地的路、府、州、县,或由专门设立的屯田总管府、屯田署等。
  元代屯田,在元世祖忽必烈大力倡导和支持下,迅猛发展。其规模之大,盛况空前。屯田走过一段辉煌的路程,对元代初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大片荒地的开辟,流民的安置,财赋的增加,军队粮糈的供应,社会的稳定,边防的巩固,发挥了巨大作用。忽必烈在位34年,屯田蓬勃发展。后由其孙铁木耳继位,是为成宗。他承元世祖之制,遵元世祖之法,屯田继续发展。成宗在位仅13年就逝世了,由武宗即位,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愈演愈烈,元朝由兴盛而逐渐转衰微,屯田也江河日下,随着元王朝的没落而消失。
  第七节 元代屯田的历史地位
  1.元代西域的屯田,虽然时间不算长,但规模却很大,为保证元军的粮饷供应,取得平叛战争的胜利,统一祖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元政府与海都、都哇叛军的战争,表面上看是争夺汗位的内讧,实质上是维护祖国统一与坚持分裂的斗争;是学习中原的先进科学文化、发展农业、推动社会发展与坚持传统的生活方式,与“以汉化为异”,毁农返牧,“继续生活在草原上”的斗争;是进步与倒退的斗争。经过40余年的较量,1301年,怀宁王海山统帅元军在和林北迭怯里吉之地,大败叛军。海都死,都哇中箭瘫痪,不得已而遣使请和,战争告一段落。1306年(大德十年),都哇与察八儿(海都子)内讧,海山出兵击溃察八儿,察八儿穷蹙无归,降附都哇。自是窝阔台领地归于察合台。同年都哇死,元成宗命其子宽阁袭汗位。1310年(武宗至大三年)察八儿与窝阔台系诸王去大都觐武宗,归附元朝中央政府。自此,实现了全国统一。元中央政府的权力直达包括河中在内的察合台全境。有的著作称,元政府当时只能管辖到西域的哈密地区,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1308年(至大元年)9月8日,察合台后王宽阇(都哇子)派遣万户也列门合散从撒麻耳干来到北京,把成吉思汗时所编的撒麻耳干、塔拉斯、塔什干等地的户口清册上缴元朝,元政府允许察合台后王自留二年之贡赋,以一年之贡赋上交元朝中央政府①。此事充分证明元政府继承了成吉思汗以来的疆域,西域和中亚都是元朝的领土。
  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辽远的西域用兵,尤是如此。元军的粮饷如何解决?元政府在畏兀儿地及元军所控制的地区积极兴水利、办屯田。虽然累遭叛军的进攻和破坏,但元政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坚持进行屯田,一直到战争的胜利,保证了元军的粮饷供应。
  2.屯田对医治战争创伤,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长期战争的破坏,西域人民遭受空前浩劫,尤以北疆为甚。14世纪前半期的奥玛里记述当时的情况时写道:“自战乱以来,居民流散,庐舍成墟,远远望去,似乎见到一个建筑得很美好的村庄,周围一片葱翠。可是当你走近前去,希望见到一些居民的时候,却只有绝无人烟的败壁颓垣..除牧草外,几乎一无所有。”战争给西域人民带来的灾难是沉重的。
  元政府为了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生产,在西域建立屯田基地九个,有军屯,有民屯,垦殖面积约117万余亩,主要是军队屯田。不仅解决了驻西域军队粮糈供应的需要,减轻了各族人民负担,而且对复苏西域的农牧业生产,繁荣经济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元政府曾招募一部分汉族农民到准噶尔盆地的南缘进行屯田,促进了这里的农业发展。
  3.屯田保障了丝绸之路畅通。
  西域的丝绸之路,自辽、宋、夏对峙以来,长期受阻。蒙古统一西域建立了四个汗国后,丝绸之路复通。元代从中原到西亚的陆路交通主要有三条道路。一条是从中原经敦煌、哈密力、别失八里、阿力麻里,取道咸海和里海以北,穿行康里、钦察草原到达伏尔加河上的撒莱,由此通东欧各国;或经高加索至小亚细亚。基督教传教士孟德科维诺在写给教皇的信中说:这是最短和最安全的道路。第二条道路是从中原到达罗卜,经阇鄽、斡端越帕米尔高原抵阿富汗,入伊朗,再达罗马等地。第三条道路是由蒙古草原和林经别失八里、阿力麻里入河中,过撒麻耳干、布哈拉去呼罗珊(伊朗境),抵小亚细亚。丝绸之路的通达,促进了中西经济和文化交流,使者、商贾、僧侣、学者往来于这条道上。当时,大都、运河沿岸及长安、洛阳古都居住着不少的西方商人和传教士,也有许多中国人到达中亚和欧洲经商。后来由于西北诸王发动叛乱,丝绸之路不时受阻。元政府出兵平定叛乱之后,丝绸之路又畅通起来。
  元政府在全国广设驿站,以“通达边情,布宣号令”。1276年朝廷设通政院,统领各地驿站事务。各站设有馆舍,供使臣及来往人员居住。驿站所在地,签发蒙汉人民为“站户”,进行屯田,供应驿站所需的饮食和交通工具,与民户分居,不纳赋税。在西域由于地广人稀,大漠横亘,驿站不仅接待来往使者,凡过往商客,也都是依站而行宿。
  
  
  
  
  
  
  忽必烈即位后,认识到为了巩固其统治,必须下决心改变这种滥杀人民,强抑

附注

①宋撰:《元史·巴尔术阿而的斤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松雪斋文集》。 ①柯劭忞撰:《新元史·地理志六》,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濂撰:《元史·宪宗纪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屠寄著:《蒙兀儿史记·綦公直传》。 ④宋濂撰:《元史·百官志七》,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濂撰:《元史·世祖八》,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濂撰:《元史·世祖十》,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宋濂撰:《元史·世祖十》,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宋濂撰:《元史·世祖五》,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⑤宋濂撰:《元史·世祖十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⑥宋濂撰:《元史·兵三·屯田》,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濂撰:《元史·耶律楚材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濂撰:《元史·世祖纪十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多桑蒙古史》第二卷。 ②《西回鹘国史的研究》。 ③宋濂撰:《元史·世祖十》,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宋濂撰:《元史·世祖五》,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濂撰:《元史·世祖六》,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濂撰《元史.世祖九》,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屠寄著:《蒙兀儿史记·阿只吉传》。 ③宋濂撰:《元史·綦公直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宋濂撰:《元史·世祖八》,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⑤宋濂撰:《元史·李进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⑥宋濂撰:《元史·世祖九》,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撰:《元史·世祖九》,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濂撰:《元史·世祖九》,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宋濂撰:《元史·世祖十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宋濂撰:《元史·兵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濂撰:《元史·綦公直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濂撰:《元史·李进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宋濂撰:《元史·兵志三·屯田》,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宋濂撰:《元史·世祖十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⑤宋濂撰:《元史·世祖十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⑥宋濂撰:《元史·明安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新疆社会科学院编:《新疆简史》第六章,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②王树楠等著:《新疆图志·军制一》,天津博爱印刷局,1923年版。 ③王树楠等著:《新疆图志·军制一》,天津博爱印刷局,1923年版。 ①宋濂撰:《元史·巴尔术阿而忒的斤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王树楠等著:《新疆图志·军制一》,天津博爱印刷局,1923年版。 ③屠寄著:《蒙兀儿史记·阿只吉传》。 ④宋濂撰:《元史·世祖十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⑤宋濂撰:《元史·世祖十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⑥宋濂撰:《元史·世祖十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⑦《高昌王世勋之碑》。 ⑧〔日〕安部健夫著:《西回鹘国史的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①宋濂撰:《元史·世祖九》,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濂撰:《元史·世祖九》,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王树楠等著:《新疆图志·军制》,天津博爱印刷局,1923年版。 ④宋濂撰:《元史·成宗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⑤宋濂撰:《元史·成宗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濂撰:《元史·世祖十四》,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屠寄著:《蒙兀儿史记·昔里吉传》。 ③屠寄著:《蒙兀儿史记·刘恩传》。 ④宋濂撰:《元史·兵志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濂撰:《元史·兵制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濂撰:《元史·世祖七》,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宋濂撰:《元史·拜延八都鲁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宋濂撰:《元史·兵志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⑤宋濂撰:《元史·刘恩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⑥宋濂撰:《元史·刘恩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⑦宋濂撰:《元史·旦只儿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⑧屠寄著:《蒙兀儿史记·昔里吉传》。 ①宋濂撰:《元史·世祖十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濂撰:《元史·世祖十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宋濂撰:《元史·世祖十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柯劭忞撰:《新元史·巴尔术阿而忒的斤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⑤屠寄著:《蒙兀儿史记·巴而术阿而忒的斤亦都护传》。 ①《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研究》。 ②《永乐大典·成宪纲要·驿站》。 ③宋濂撰:《元史·泰定帝纪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宋濂撰:《元史·泰定帝纪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⑤宋濂撰:《元史·文宗纪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濂撰:《元史·顺帝纪四》,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濂撰:《元史·世祖十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濂撰:《元史·安童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濂撰:《元史·百官志七》,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屠寄著:《蒙兀儿史记·阿只吉传》。至元十四年,昔里吉劫北平王南木合,西北军中无主,元政府命阿只吉为西北诸军统帅,时间应在至元十四年以后。《哈密志》称是十六年。 ④王树楠等著:《新疆图志·军制一》,天津博爱印刷局,1923年版。 ⑤王树楠等著:《新疆图志·军制一》,天津博爱印刷局,1923年版。 ①宋濂撰:《元史·食货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濂撰:《元史·食货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宋濂撰:《元史·兵制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宋濂撰:《元史·耶律楚材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⑤宋濂撰:《元史·张雄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⑥王磬:《史天泽补道碑·元文类》卷58。 ①宋濂撰:《元史·食货志》一《农桑》,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元典章》卷一九《户部》五。 ③宋濂撰:《元史·世祖纪》卷五,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濂撰:《元史·廉希宪传》、《商挺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濂撰:《元史·昔里铃部传》卷122,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史集》,俄译本第一卷,第二册,233页。 ①宋濂撰:《元史·世祖纪》卷四,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宋濂撰:《元史·李德辉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虞集:《道园学古录》卷二十。 ②宋濂撰:《元史》卷七《世祖纪》,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宋濂撰:《元史》卷十一《世祖纪》,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甘肃通志稿·军政四·屯田》。 ②王廷:《元代屯田考》。 ③宋濂撰:《元史·世祖纪》卷十四,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宋濂撰:《元史·世祖纪》卷十五,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宋濂撰:《元史·武宗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阿克苏丝绸之路西汉时期到明代的西域屯田包括了清代和民国新疆屯垦、新中国屯垦事业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屯田、 隋代西北屯田、 唐代西域屯田的兴盛、五代和宋西域屯田的中断、 元代西域屯田、明代西域屯田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阿克苏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