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唐代西域屯田的兴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3628
颗粒名称: 第六章 唐代西域屯田的兴盛
分类号: K242
页数: 23
页码: 82-104
摘要: 本章记述了唐代西域屯田的兴盛,包括了唐王朝的建立、唐代西域屯田的兴盛、唐代陕甘宁青屯田、唐代西北屯田的探讨。
关键词: 唐代 西域屯田 兴盛

内容

第一节 唐王朝的建立
  隋末,天下大乱,农民起义,如火如荼,隋王朝摇摇欲坠。公元67年5月,驻守太原的唐国公李渊,在农民起义战争的烽火中起兵,南下跨黄河,取关中,月攻占大兴城(长安),立隋代王侑为帝(称恭帝)。公元68年5月,迫杨侑让出帝位,隋王朝灭。李渊称帝建国,创建唐王朝,谥号唐高祖,年号武德,建都长安,开启了唐王朝统治中国的历史。
  唐高祖李渊的家庭为世代官僚贵族,从祖上三代以来,一直是西魏、北周、隋的豪门世家。祖父李虎是北周宇文氏集团的中坚分子 “八柱国 ”之一,死后追爵为“唐公”。父李炳是隋朝柱国大将军,母独孤氏和隋文帝皇后是姊妹,李渊7岁时袭爵为唐国公。历任刺史、郡守、卫尉少卿等职。隋末社会动乱,出任山西河东抚慰大使。公元66年被任命为太原留守,在镇压农民起义中,势力逐渐壮大起来。一般史书都称他是一个碌碌无能之辈,而且暮气沉沉,胸无大志。主要是由于他的次子李世民的建议才起兵。由于李世民有魄力,英明果断,才取得攻克长安称帝建唐的功绩。《中国通史》更明确地说:李渊“爱好酒色,昏庸无能。只是凭借周、隋大贵族的身份,得为太原留守。他率军取关中,建立唐朝,主要依靠李世民的谋略和战功。他本人并无创业的才干,连做个守城的中等君主也是不成的”。此论值得商榷,唐太宗李世民雄才大略,天资英明,有赫赫战功,是一个卓越的君主,这是世所公认的。但说李渊碌碌无为则是欠公允的。
  根据《大唐创业起居注》的资料所说:正是李渊本人策划了太原起兵,也正是他的英明统率使唐军在夺取隋都的战役中取得了胜利。《起居注》的作者温大雅,山西太原府人,是唐王朝建立的目击者,史料当是可信的。温大雅的笔下,李渊是一个勇敢的领袖、刚烈的对手和足智多谋的战略家。从以下事实,我们可以知道一些情况。
  1)在太原起兵的前一年,即公元66年,隋炀帝任命李渊为太原留守时,他对次子李世民说:“唐国吾国,太原即其地焉,今我来斯,是为天与,与而不取,祸将斯及。”①当时有一民谣《桃李章》预言李氏将代隋称帝,李渊听后说:“吾当一举千里,以符冥谶。”可见李渊不是在别人的劝说下才勉强起事的,而是 “反隋意念由来已久”②。
  2)公元 66年,李渊命长子建成往河东一带“潜结英俊”,命次子世民于晋阳 “密招豪友”,二人“倾财施赈,卑身下士,逮于鬻僧博徒,监门厮养,一技可称,一艺可取,与之抗礼,未尝云倦,故得士庶之心,无不至者 ”③。早在66年即进行起事的准备工作,二子 “结英俊,招豪友”,正是在李渊指挥下进行的。
  3)起兵前,处斩隋炀帝派来监视李渊的副留守王俊、高君雅,决策者是李渊。
  4)为了消除后顾之忧,起事前,决定“北联突厥,东和李密”的方针。当时突厥雄踞北方,虎视眈眈。李渊为了化敌为友,对东突厥采取屈辱妥协的政策,派刘文静使突厥,进行结盟。答应“征伐时所得子女玉帛皆归可汗有之”④。始毕可汗资助马数千匹,兵士500名。东方起义农民领袖李密已控制河南大部,河北一部,势力强大,李密来信要求结盟,李渊回信说:“天生烝民,必有司牧,当今司牧,非子而谁。”⑤李密得信,昏昏然。因此李渊进兵长安,“不加阻拦”。李渊对东突厥和李密的战略决策,大大减轻了进兵关中的阻力。
  5)李渊立大将军府,统帅三军,命李建成为左领军大都督,率领左三统军;命李世民为右领军大都督,率领右三统军;四子元吉领中军留守太原。6月,兵发太原,沿汾水南下,在霍邑(今山西霍县)大败隋军。9月,抵黄河,留一部兵力围蒲州,大军由临晋(今陕西韩城)渡河而进,直指关中。一面派建成进攻华阴,夺取永丰仓,占潼关;一面亲率大军沿渭河两岸向隋都前进。这一军事部署是英明的,其统帅正是李渊。
  6)对农民起义军采取联合的政策。李渊起兵时仅3万人,到达关中,各地义军纷纷响应,迅速发展为20万人。公元67年阴历十一月九日,李建成的部下雷永吉的部队攻破城墙,夺取大兴城,李渊不急于称帝,而在适当时间,废隋立唐。
  7)唐立国后,全国尚有许多实力雄厚,称霸一方的军事武装集团,使全国陷入了混乱的军事割据的战争状态,为了消灭封建割据势力,统一全国,李渊制定了“巩固关中,出兵西北,然后进攻中原,最后收复江南 ”的军事部署。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有远见的战略计划。
  唐王朝虽然统一了中原,但东西突厥不断犯边。在西南吐谷浑不断侵边,特别是吐蕃崛起,吞并吐谷浑与唐争锋近二百年,国内因大规模的战争破坏,人口流失,土地荒芜,社会异常凋敝。“率土百姓,零落殆尽,州里萧条,十不存一”①。“伊洛以东,塈乎海岱,萑茫巨泽,茫茫千里,人海断绝,鸡犬不闻”②。面对这一严重形势,唐政府实行与民休养、发展生产的政策。实行均田;更定税法、轻徭薄赋;奖励婚配,释放僧尼,检察户籍,增加社会劳动力;强化中央集权;兴科举,选贤才;积极推行府兵制。由于这些政策的推行,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以隋的兴亡为鉴,虚心纳谏,知人善任。由于政治开明,民富国强。公元629年,唐太宗命李靖为行军总管(就是前线总指挥),率士卒十余万人,在漠北诸部特别是铁勒部的配合下,大破东突厥,颉利被俘。唐太宗声威大震,四方各邦纷纷来附。公元630年,各民族首领尊唐太宗为“天可汗”。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西域的伊吾城主率七城来降。两年后,游牧于热海(伊塞克湖)附近的契苾部,在首领契苾何力率领下,臣属于唐朝。公元635年,阿史那社尔率众东迁归唐。高昌、焉耆、龟兹、疏勒、于阗、康、安、石等邦国首领,先后派使或亲自到唐,表示臣属。此时西突厥和唐友好。西突厥肆叶护大可汗死后,其部属泥熟被拥立为可汗,他曾到过长安,与李世民结为兄弟。他派人到唐请求册封,唐太宗派人封泥熟为吞阿娄拔利邲咄陆可汗。他死后其弟同娥设立为沙钵罗咥利失可汗,他与唐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可是不久,又另立了一个乙毗咄陆可汗,他与咥利失可汗为敌,积极反唐。乙毗咄陆可汗欲割据西域称雄,抵制祖国统一。天山以南的高昌等地在其控制之下,先后煽动和挟持高昌王、焉耆王和龟兹王发动叛乱。
  唐政府于公元640年至647年出兵平定叛乱,并先后开始在高昌、焉耆、龟兹大兴屯田,南疆定,驻北疆的瑶池都督阿史那贺鲁于公元65年又在千泉建牙,攻庭州,陷金岭,杀数千人,举兵叛唐,于是唐太宗决心平定西突厥,三次动员0万人,选名将率领,经过五年征战,于公元657年灭西突厥。西域重新统一于祖国版图。
  第二节 唐代西域屯田的兴盛
  唐太宗以伊州为基地,经过多年经营,大兴屯田,逐步统一西域,成为继汉之后,第二个经营西域卓有成效的王朝。
  盛唐时期的疆域,东到东海,西达里海、咸海,北越贝加尔湖,南达南海,皆属唐的版图,形成一个空前统一的繁荣昌盛的国家。为了保卫边疆,必须在边塞屯重兵以防守,若军粮都从中原运去,则实难持久。于是,唐太宗决定屯垦戍边。“开军府以捍要冲,因隙地置营田 ”,大兴屯田。“以善农者为屯官,屯副”①。这时西域的屯垦戍边也大大发展起来,“贞观、开元后,边土西举高昌、龟兹、焉耆、小勃律,北抵薛延陀故地,缘边数十州戍重兵,营田”②。唐朝开拓西域是由东向西,先南后北地发展,屯田基地建设也是依着这个规律进行的。据《旧唐书》记载:随着唐在西域势力的一步步推进,特别是设立“安西四镇”之后,“岁调山东(指陕西华山以东)丁男为戍卒,缯帛为军资,有屯田以资糗粮,牧使以娩羊马,大军万人,小军千人,烽戍逻卒,万里相继”。根据《唐六典·河西道》的大略统计,唐在西域的屯田点,安西都护府驻地龟兹(今库车)有20屯;疏勒(今喀什)有7屯;焉耆有7屯;北庭都护府驻地(今吉木萨尔)有20屯;伊州(今哈密地区)有屯;西州(今吐鲁番地区)有1屯。共有56屯。一屯是多少?唐在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曾命令诸屯说:“西州镇诸军者,每50顷为屯。”③顷折合00亩,50顷为屯即5000亩。所开56屯,即耕地2800顷(28万亩)。由于灌溉农业的需要,在安西都护府下,设立了专门管理水利的机构 “掏拓所”。从唐太宗到唐玄宗时期,西域平时驻军4.4万人、马7700匹,需军粮16.7万石,兵数多的时候达到10万以上。这么多人马的粮饷供应,主要靠屯田来解决。
  唐时西域丝绸之路有北道、中道、南道三条,唐政府的屯田点即部署在这三条道上,现分述如下。
  一、北道(伊州、庭州、轮台、清海、碎叶)屯田
  伊州屯田
  伊州即今哈密地区,哈密古称伊吾。伊吾是西域的东大门,丝绸之路的东西要道。在公元630年,伊吾城主率部归唐后,唐太宗于是年在伊吾(今哈密)置西伊州,两年后改为伊州,下辖伊吾、纳职、柔远三县。据《新唐书·地理志》载:伊吾郡“西北三百里甘露川,有伊吾军,景龙四年(710年)置”。而《旧唐书·地理志》云:“伊吾军,开元中置,在伊州西北五百里甘露川管镇兵三千人,马三百匹,在北庭东南七百里。”在伊州的甘露川地方,驻有伊吾军,这是无疑的,但何年置?一说景龙四年,一说开元中,究竟是哪一年置?据《西州都督府图经》(残卷)载:“伊吾军,景龙四年(70年)五月奉敕置,至开元六年(78年)移就甘露镇,兵士三千入,马一千四十匹。”这样就把疑问说清了。只是马较300匹多了740匹,这个数目是合理的,在边疆荒漠用兵,3000名士兵300匹马是太少了。甘露在伊州所属的蒲类海东北即今巴里坤县城东北约20公里的大河古城遗址一带。巴里坤地处天山山脉东段和阿尔泰山余脉之间,形成与山体走向一致的地堑盆地,即巴里坤高山草原盆地。盆地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水草丰盛。北缘是低山丘陵,东南是雄伟的天山,四周群山环抱,“周匝如环”。是屯田屯牧的好地方。《唐六典》所载:“伊州一屯”,即种地5000亩。在大河乡、干渠村,有一个唐代伊吾军屯田的古城。城为长方形,大部分虽已倒塌,但仍能显示出当年的规模。在古城中出土有莲花铺地砖、铜镜、铜佛、古币(开元通宝)及石磨、碳化的小麦粒等。972年,吐鲁番出土了唐代的《伊吾军纳粮牒》,刻有伊吾军之印,记载伊吾军每年要向北庭军仓纳粮4000石,向伊州粮仓缴粮97石。可见屯田效果是非常显著的。据《西域研究》993年第4期钟兴麒先生《唐伊吾军驻所甘露川考》一文中称,甘露川不在巴里坤,据《西州都督府图经》(残卷)载:“庭州瀚海军,西州天山军交河县、伊州伊吾军柔远县。”县东有柔远故镇,兼置守捉。柔远县即今哈密市城东98公里的沁城乡,其北三百里有下马崖,“气候温暖,冬夏季饮用泉水及灌溉农田,为利非鲜”。“在伊吾县城至下马崖一带,设置伊吾军,以当时军事态势而言,可谓居生击死,十分有利。
  ”在高昌哈喇和卓,曾出土《伊吾军屯田残籍》,内有:“五亩种豆,二十一亩..检校健儿焦思顺。”又有“三亩种豆,二十亩种麦,检校健儿成公福 ”。“用水渠灌溉”。还有 “苜蓿烽地五亩,近屯 ”。“□□,都罗二烽,共五亩 ”。这些文书上盖有 “伊吾军之印 ”。这些 “屯田残籍文书 ”反映了伊吾军屯田的一个侧面。
  伊吾军所属各烽戍,还举办烽铺屯田。烽铺是唐政府在边防要地屯戍的基层组织烽燧放烽铺事传牒,各司其职,唐《烽式》规定,一烽六人,五人烽子一人烽帅。实际上有多有少。《吐鲁番出土文书》第八册中,有在阿斯塔那226号墓出土的《唐开元某年伊吾军典王元宗牒为申报当军诸烽铺已剧田亩数事》记有:“合当诸军烽铺,今年砍田总壹顷陆拾□□亩。”其中“泥熟烽种豆壹□□”,“速独烽种豆陆亩,共下子□□;故亭烽种床陆亩共别下子□□;青山烽种豆五亩共别下子□□”。“柽槌烽捌亩、花泉烽陆亩”。“开元□□日,典王元琮牒如。”这文书盖有“伊吾军之印”。从以上文书研究得知,这是记载唐代开元年间,在伊吾军属下一部分烽铺进行屯田的事宜。这说明烽铺不仅要进行警戒,而且还要屯田。种植情况,还要认真地上报,可见要求是很严的。
  庭州屯田
  庭州即今吉木萨尔县一带。因地处天山以北,又称北庭。唐灭高昌国后,居于此地的西突厥叶护阿史那贺鲁也臣服于唐。公元640年,唐在突厥人的可汗浮图城(今吉木萨尔县城北2公里的北庭乡护堡子古城遗址)设置了庭州。下辖金满(以州治为中心)、蒲类(今奇台县城北唐朝墩古城遗址)、西海(今阜康一带)和轮台(今乌鲁木齐一带)四县。并在庭州设立瑶池都督府,任命阿史那贺鲁为瑶池都督,招抚西突厥。具有野心的阿史那贺鲁趁公元649年唐太宗去世之机,于公元65年建牙帐于双河(今博尔塔拉境)及千泉,自号沙钵罗可汗,公开叛唐。率部攻打安西大都护府所在地——龟兹,命其子咥运入寇庭州,陷金岭及蒲类,杀掠数千人。唐高宗李治派大将梁建方、契苾何力西征收复失地。公元653年又派大将程知节(程咬金)西征,在焉耆以西打了一个胜仗。公元657年唐大将苏定方在伊犁河上游大败阿史那贺鲁,阿逃亡石国(今塔什干),被石国缚献唐朝。至此,西突厥汗国亡,唐朝设昆陵、濛池两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地区,完全统一了西域。
  庭州东通伊州,南接西州,西抵碎叶,北达漠北,是东天山北麓的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唐朝在庭州建立之初,不仅派军队驻扎在这里屯田,而且迁移西州的汉族农民来此耕种。公元65年后因阿史那贺鲁的叛乱而荒废7年,公元658年再置屯田。到公元702年唐在庭州设立大都护府,统辖特伽、鸡洛二州,濛池、昆陵二都护府和訇延等23个都督府,掌握天山以北,东起蒲类海(今巴里坤)、西达西海(今咸海)的军政大权,庭州已发展成为天山北路的政治、军事和贸易中心了。大都护郭虔瓘进驻北庭后,将所率军队编为田卒,开荒种田,屯垦戍边,建成了北疆最大的屯垦基地。《唐六典》说:“北庭二十屯”,即种地000顷,合计0万亩。唐玄宗为确保这条东西交通大道的安全和边疆稳定,又置北庭节度使,统率瀚海、天山、伊吾三军,共有镇兵2万人。其中瀚海军就有.2万人,驻屯北庭附近。平时“操耒务农,战时执戟击敌”。公元74年,郭虔瓘率屯兵在北庭打了一次漂亮的保卫战。
  公元70~7年,后突厥可汗默啜,出兵攻灭在西域称雄一时的娑葛部落,势力大振,东西万余里,拥有骑兵40万。默啜踌躇满志,欲并吞天山南北,于公元74年,命其子同俄特勤及妹夫火拨颉利发石阿失毕率大军进攻北庭都护府,形势十分危急。郭虔瓘接到警报后,进行周密部署,组织屯田将士和群众进行自卫抗击。同俄自恃兵多将广,且刚刚打败了娑葛,于是趾高气扬地轻骑直逼城下。郭虔瓘预先埋伏在附近的勇士,突然跃起将同俄杀掉。突厥士兵见主将不见了,大惧。要求以全部军中物资和粮食赎同俄。闻其已死,恸哭而去。共妹夫阿失毕既失同俄惧不敢归,与其夫人一同降唐。自此,默啜部属,众叛亲离,突厥势力开始衰落,可见,此次战役影响深远。唐玄宗越级升任郭虔瓘为冠军大将军、行右骁卫大将军,并下制进封为太原郡公。
  庭州所属的烽铺也进行屯田。《吐鲁番出土文物》第八册,有《唐北庭诸烽剧田亩数文书》载:“那勒守捉界耶勒烽口口 ”,“乾坑烽床伍亩 ”,“白粟叁亩共刈得贰□□ ”“柽林烽床伍亩,共□□ ”。这些文书证实了庭州烽铺进行了屯田。
  公元663年,唐政府任命裴行俭为金山副都护兼庭州刺史,率军收复庭州后,除组织军人屯田,从西州迁移大批汉族农民到庭州屯田,还从关内接受“罪人”到庭州屯田。《元和郡县图志·陇右道·庭州》载:庭州“汉户,皆龙朔(6~663年)以后,迁徙入屯”。《资治通鉴》卷40记己载:“杨德裔以阿党流庭州。”庭州是西域的屯田重地。
  轮台屯田
  这里的轮台不是天山以南的汉轮台(今新疆轮台县),而是天山以北唐代所设庭州下辖的轮台县。贞观十四年(640年),侯君集平定高昌后,西突厥驻可汗浮图(今吉木萨尔县)的叶护阿史那贺鲁率部归唐。唐太宗在天山以北设庭州,下属金满、蒲类和轮台三县。究竟唐代轮台在什么地方?众说纷纭。《后汉书·西域传》自高昌壁北通后部金满城五百里,耶律楚材《西游录》别失八里城南五百里有和州,即唐之高昌,道里证之,适相符合,轮台县当在今迪化、昌吉之间,这是第一种说法。《新疆图志》说:“轮台在北庭都护府西或曰四百里,或曰三百里,或曰二百里。”《辞海》轮台条中注:轮台,古县名,唐贞观中置,治所当在今新疆米泉县境。这是第二种说法。《新疆简史》称:“庭州在今吉木萨尔县城北,古遗址尚存..州治以西四百多里外有轮台县,其地当在乌鲁木齐附近不远。”这是第三种说法。清代徐松著《西域水道记》称:轮台在乌鲁木齐稍东。李光廷的《汉西域图考》认为轮台在乌鲁木齐以东70里的地方。新疆社会科学院钱伯泉先生在982年《新疆社会科学》第期《轮台的地理位置与乌鲁木齐渊源考》一文中认为:首先,轮台一名的来源与 “於赖 ”有关,“於赖”即是今日的 “乌拉泊”地方。那么设立轮台县治,决不会远到乌拉泊以外的地方去。其次,轮台既是唐朝的军事重镇,必然设在形势险要的地方。现在的达坂城天山山谷为乌鲁木齐通往吐鲁番的孔道,上古称“于娄谷”,乌拉泊紧扼这条山谷的谷口,处于咽喉重地。唐朝西域的威胁,是牙帐设在塔拉斯草原碎叶城附近的突厥,突厥东侵北庭都护府,或者南侵安西都护府(始治高昌,后移龟兹),都须路过乌拉泊及其附近。所以轮台县治一定设在天山谷口的乌拉泊无疑。再看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它显然是在轮台写的。诗曰:“..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如果像有的学者所说那样,唐朝的轮台设在阜康县,则天山城南无“路”可通西州(今吐鲁番),若走北庭都护府,大路又是一马平川,不可能出现“山回路转不见君”的情景。米泉远在乌鲁木齐市北,昌吉也在乌鲁木齐西北30多公里,南离天山很远。只有乌拉泊一地,一出东门,就见重重叠叠的天山,大路也是向东偏南而去的,冬天送客东归,才会出现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乌拉泊故城遗址,坐落在乌鲁木齐市区南郊10公里处,其南背倚天山,东扼吐鲁番和南疆的咽喉。古城略呈方形,南北长550米,东西宽480米,周长2公里,城墙为土夯筑,现残留高达4米,最高处7米多。四个城角处尚存方形角楼遗迹,每面城墙都分布有凸出墙身的马面,城墙中部则有瓮城门,表明了这座古城当年所具有的军事地位。古城内散布着唐、宋时期的陶片,也曾拾到清代圆形方孔铜钱。钱伯泉先生认定此古城遗址即唐代轮台县治所在。林必成先生在《新疆大学学报》著文《唐代轮台初探》中也认定此处即唐代轮台所在。笔者也同意这一结论。
  图24乌拉泊故城
  轮台县下设四个乡,当唐政府迁移西州的汉族农民到庭州屯田时,部分汉族农民也来到轮台垦荒种地。公元702年在乌鲁木齐西部的九家湾地区移民屯田。所遗引水渠道,建国初期尚清晰可辨。
  长安二年(702年),唐政府在庭州置北庭都护府。设烛龙军,次年郭元振改为瀚海军、天山军、伊吾军、静塞军、清海军、金牙军等。静塞军驻轮台,有士卒千余人。按唐政府规定:“镇戍地可耕者,人给十亩以供粮。”①唐军屯田万余亩。这里有军屯,有民屯。《新唐书·吐蕃传》记载屯田丰收的情况:“轮台、伊吾屯田,禾菽弥望。”唐代诗人岑参写道:“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军屯在轮台北。”如实地记载了唐代屯田士卒在边疆屯垦戍边的情况。
  清海屯田
  唐代清海在今乌鲁木齐以西的石河子市附近。《新唐书·地理志四》载:庭州“西北七百里有清海军,天宝中为军”。清海是庭州通往弓月、碎叶的要冲,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镇。《元和志·陇右道·庭州》记载:“清海军,在(庭)州西七百里,旧名镇城镇,天宝中(749年)改为清海军。”这里水草丰美,土壤肥沃,适宜耕种,是理想的屯田之地。唐在西域的军事编制是:“大军万人,小军千人。”②这里可能驻的是小军,一千余人。“人给十亩 ”,屯田数目当在万亩左右。可以认为,现在兵团农八师驻地石河子市最早的屯田,是从唐代开始的。
  碎叶屯田
  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中亚托克马克一带)位于碎叶川(今楚河)南岸,地处古代中亚中西交通的要道。唐统一西域前,碎叶是西突厥可汗的王庭。玄奘西行取经路过这里,在《大唐西域记》中称为素叶水城,说这里“商胡杂居”,“土宜糜麦”。
  公元658年,唐军灭西突厥后,在碎叶设置濛池都护府,以阿史那步真为都护,管辖今中亚北部地区。步真死,其部将李遮匐叛唐。公元679年7月,唐廷命裴行俭率军万余人,平定叛乱,收复碎叶,留王方翼筑碎叶城。“调露元年(679年)九月,安西都护王方翼筑碎叶城,四面十二门,作屈曲隐伏出没之状,五旬而毕。”①唐设安西大都护府后,碎叶为“安西四镇”之一,以后划归北庭大都护府管辖。碎叶作为唐朝西部边陲的军事重镇,设“保大军,屯碎叶城”②万多人共屯田0万多亩,地域从碎叶城扩大到塔拉斯河流域。29年契丹人耶律楚,材奉命扈从成吉思汗西征,留居西域6年之久,在唐碎叶城遗址以西300里塔拉斯河见到唐代屯田遗址。他写道:“数百里皆平川,冈岭回护”,“川北头有巨丽大城,城外皆平原可田。唐时凿通南山,夹为石闸以行水,闸脊跨坚岸。有唐节度使、参谋检校、刑部员外郎,假绯鱼袋太原王济之碑”③。从这个宏伟的永久性灌溉水利工程,可知当时唐在碎叶的屯田是进行了认真的建设的。
  二、中道(西州、焉耆、龟兹、乌垒、疏勒)屯田
  西州屯田
  西州(即今吐鲁番地区)古称高昌。东晋咸和二年(327年),张骏的前凉政权在此置高昌郡,设田地县,这是祖国内地的郡县制第一次在西域推行。以后北方历代少数民族政权如后凉、北凉,一直在此派驻太守。高昌的汉人很多,是汉朝屯田将士的后裔和汉代以后因避战乱而陆续至此的难民子孙,在这里耕种几百年,世代相传。自公元460年柔然攻下高昌,先后挟持阙、张、马、麴四姓在此立国。7世纪中叶,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为抗拒唐朝统一西域,勾结高昌王麴文泰发动叛乱,不断劫掠汉使者,切断了丝绸之路,同时兴兵侵扰伊州,攻焉耆,并挑拨薛延陀与唐的关系。唐告诫无效,太宗于公元640年命侯君集为交河道大总管(前线总指挥)和铁勒族名将契苾何力率军数万攻灭高昌。西突厥派驻在可汗浮图城(今吉木萨尔县境)支援高昌的军队,也臣属于唐,献地千里。唐在高昌王城(今吐鲁番县城东50里阿斯塔那及哈喇和卓二村庄之南)设置西昌州,不久改为西州,下辖高昌(以今高昌古城为中心)、柳中(今鄯善鲁克沁一带)、交河、天山(今托克逊)、蒲昌(今鄯善)五县。同年在西州设置了统辖西州以西,西达波斯的安西都护府。同时开始屯田。据《新唐书·西域传·高昌》记载:贞观十四年(640年)九月,唐朝“改西昌州为西州,更置安西都护府。岁调千兵,谪罪人以戍”。由此可见西州不仅实行军屯,而且还有发配的犯人在军队的监督下垦田屯种。公元642年,唐名将安西都护郭孝恪到任不久,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就发兵侵扰伊州(今哈密一带),郭孝恪立即率2000名屯军,轻骑突袭,击退了西突厥军。安西都护府后迁至龟兹,西州的都护府驻地遂改为西州都督府,屯田规模未能扩大。《唐六典》说西州有“天山一屯 ”。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西州设有天山军,“管镇兵五千人,马五百匹 ”。种有一屯,即5000亩耕地。天山军的屯田地点在哪里?唐开元十九年(737年),西州天山县营田使牒,为天山屯领取车牛(即牛挽车)和农具(日本大谷文书3473号)。这说明天山军的屯田地点在西州天山县,即今托克逊县城以北,从天山博格达峰下冰川融化的雪水流过达坂城,汇成白杨河,正可以灌溉这片土地。当时的土地由政府划拨,牛车和农具由政府配给,收获的粮食当然也要缴入国库。大谷文书3787号中除有 “天山屯营田五十顷 ”的字样外,还写有 “柳中屯营田三十顷”①。可知当时西州柳中(即鲁克沁)有军队屯田30顷,即3000亩。
  唐在西域的驻军进行了屯田。镇戍一级的戍边者是否屯田,未见史载。在吐
  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文书(72TAM226:51)解决了这一问题。
  西州都护府牒上
  合当州诸镇戍营田壹拾□顷陆拾
  赤亭镇兵肆拾贰人营□□顷维磨戍
  柳谷镇肆拾人□□□肆顷酸枣戍
  白水镇兵叁拾营田陆顷昌畔戍兵银山戍兵□□营田柒拾伍
  右被□度营田使牒当州国戍□田顷亩
  戍兵及营田顷亩
  方亭戍谷戍狼井
  此件是西州都督府向支 度营田使呈报该州诸镇、戍 营田亩数的文书。从上述文 书可以看出:(1)西州所属 镇戍既戍边又屯田,诸镇戍
  营种地000多亩。(2)每镇 人数三四十人不等,种地亩 数也不同,柳谷镇40人种 400亩,而白水镇30多人就种 600多亩,这是依据当地水土条件而定。条件充裕,人均20亩左右,反之就少些。(3)银山戍种地仅70亩,可见戍的人数比镇少。(4)镇戍种地亩数要上报,可见是统一部署的。
  在西州也有烽铺屯田。阿斯塔那78号墓出土的《唐西州蒲昌县下赤亭烽帖工》记述:“帖赤亭烽,□□陆合,□□队正赵□□分付,□□尉杨瓒。”上盖“蒲昌县之印”。同墓出土的《唐西州蒲昌县下赤亭烽帖为镇兵粮事》记有:“帖赤亭烽□□■(斗),□□赤亭镇兵十,□□依数给讫上。”上盖有“蒲昌县之印”。同墓出土的《唐贞观某年二月府史张道龛领受马?料抄一》记有:“赤亭烽帅冯怀守,□□承使马料?草头数□□条,二月二十一日,府使张道龛。”从以上出土文书中可以得知,西州蒲昌县下有个赤亭烽,烽帅叫冯怀守。这个烽进行了屯田,收成还不错,不仅供应自己,还有多余的粮食可供给别人食粮和粗料。出土文书还记载有关水利的机构和人员:“掏拓所”、“知水官”、“水子 ”等。
  焉耆屯田
  唐初,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为争夺西域,在勾结高昌王麴文泰叛唐分裂失败后,又煽动挟持焉耆王反唐。公元644年(贞观十八年),唐太宗命安西都护郭孝恪为银山道大总管,率兵平定焉耆。于公元648年设立焉耆都督府,驻重兵,
  兴屯田。这个地方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唐六典》说:“焉耆七屯。”即开垦耕地350顷(3.5万亩)。屯田规模,远远超过伊州和西州。解放以后,著名的考古学家黄文弼曾考察了唐代屯田遗址——焉耆唐王城,“位于锡科沁西北约2.5公里,城作方形,墙为夯土所筑,断断续续间有存者,高约5米,周约450米,在发掘中清理出房屋地基及粮食等遗址”。这座遗址中出土的有屯田军士使用的铁犁、铁镰、铁斧、刀鞘及陶器等用具,还有很大的石碾数方。与陶器同地层出土的谷物,有小麦、谷子、高粱、胡麻和极细的麦粉。(①这些都是唐在焉耆屯田的历史物证。
  龟兹屯田
  龟兹(即今库车一带)居西域之中,扼中西交通孔道。水土充裕,宜农宜牧,汉唐经营西域,无不以龟兹为重要基地。公元647年,唐太宗任命突厥名将阿史那社尔为昆丘道行军大总管,与郭孝恪、契苾何力等五将军发铁勒3部及突厥骑0万平定了和西突厥相勾结与唐为敌的龟兹王诃黎布失毕的叛乱。这一战役,在阿史那社尔指挥下,大获全胜,擒龟兹王,并下五大城,招降70余城。于阗王献马300匹犒军,各族人民争相欢迎唐军。至此,西域又重获统一。阿史那社尔功勋卓著。郭孝恪在攻取龟兹后,就贪图起享受来了,并将一个饰有黄金白玉的床送给阿史那社尔,但阿仍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拒绝接受这张床。唐太宗得知这个情况后赞叹说:“二将优劣,不复问人矣。”龟兹平,唐太宗在此设置龟兹都督府,辖姑墨、乌垒等9州。并从西州迁安西都护府于此,两年后撤回西州。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唐朝平定阿史那贺鲁叛乱后,再次将安西都护府迁到龟兹,府治设在龟兹首都伊罗卢城内(今库车城东郊皮朗古城遗址)。都护府既是唐在西域的最高军事指挥机关,又是行政首脑机关。安西大都护府下统著名的“安西四镇”(即龟兹、疏勒、于阗、碎叶),辖6都督府、80个州、110个县、126个军府。自波斯(今伊朗)以东,阳关、玉门关以西,皆置于大都护府统辖之下,唐统一了西域。
  图27龟兹故城
  公元689年,吐蕃攻占龟兹。“长寿元年(692年),威武道总管王孝杰,破吐蕃,复四镇地,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以兵三万镇守。”(①唐军在此积极进行屯田,以满足粮糈供应。到宣宗时,“安西都护府在龟兹城内,管戍兵二万四千人 ”②,其中龟兹驻军1.1万人。
  龟兹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唐朝在此驻重兵,大兴屯田。《唐六典》说:“安西二十屯。”即种地000顷,合计0万亩,建成唐在西域最大的屯田基地。新、旧《唐书》都记载将军张孝嵩在任安西大都护时,“务农重战,劝田训士,府库盈实”。他十分重视农业,亲自组织屯兵学习耕作技术,动员大家努力耕种,因地制宜,不违农时,因而连年丰收。军有粮,库充实,兵强马壮,训练有素,这样的军队哪能不打胜仗呢?“务农重战”就是这个意思。在遥远的西域征战戍守,要站稳脚跟,不务农是不行的。这就是安西大都护府大兴屯田的根本原因。到唐玄宗李隆基时,还在龟兹设有专管屯田的营田使。《旧唐书》记载:“天宝年间,唐派安西副大都护封常清专治四镇仓库、屯田、甲仗、支度、营田事。”
  唐在西域屯田事业的兴旺发达,其影响是深远的。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逃亡四川。他的儿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宁夏灵武县),急召各地平乱,边塞精兵猛将相继内调。这时,吐蕃崛起,趁中原内乱,出兵攻占河西陇右,切断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吐蕃集重兵,加紧进攻西域。孤悬塞外的四镇留后郭昕,伊西北庭节度使曹令忠率领将士及西域各地少数民族首领和人民,团结抗战长达近30年之久,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其中有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兴屯田、仓库盈,保证了长期抗战的胜利。如果饿着肚子,要想坚持30多年,那是不可能的。
  乌垒屯田
  乌垒(今轮台县策大雅乡)是唐代安西大都护府所属乌垒州的治所。公元658年平定龟兹后,唐军在乌垒一带屯田戍守,成为安西大都护府的东方屏障。
  公元656年,龟兹大将羯猎颠叛乱,公元658年月,唐将杨胄率部平定叛乱后,唐派军在乌垒屯田戍边。玄宗时驻军增加到千人以上,种地万余亩。
  图28轮台拉依苏烽燧
  轮台西南拉伊苏附近有一个唐代屯田区遗址。有戍楼,高约20米。这里曾出土了“开元通宝”和两个铜扣环,从这里东西远望,戍楼相继。诗人曾有 “边屯连云 ”之说,可见其规模的宏大。
  库车西南渭干河两岸以及新和、沙雅两县境内的夏克吐尔、玉其吐尔和库木吐尔遗址,都是唐军屯田时的城堡。在今轮台县城附近,有一座唐代屯田城,当地维吾尔人称为“黑达依乌尔都”,意思就是汉人的古城堡,城内出土了唐代的钱币、陶片和丝履等物。离城不远处,有一座炼铁炉遗址,是唐代屯军打制兵器和农具的冶铁房。
  疏勒屯田
  疏勒(今喀什东北28公里的汗诺依古城遗址),公元648至685年,唐朝两度在此设佉沙都督府。虽然唐军公元648年势力及于此地时便开始了屯田,但由于西突厥勾结疏勒王的反叛,使屯田停止。公元673年唐军平定疏勒,公元675年改原设的佉沙都督府为疏勒都督府,府下设5州,疏勒又是著名的“安西四镇”之一。随着疏勒局势的稳定,唐军再次屯田,得到迅速发展。屯田反过来又巩固了唐的统治。《新唐书》记载安西大都护郭元振率军“屯疏勒水上”,即在疏勒附近喀什噶尔河两岸屯田。《唐六典》说:“疏勒七屯”,即种地350顷(3.5万亩),这个数字与焉耆屯田亩数是相同的。按每人0亩计算,疏勒驻兵是3500人左右。
  《唐六典》记载的“疏勒七屯”,显然是在今喀什周围。但七屯究竟在何处?未见文献记载。从古代遗址的情形来看,我们大体上可以判断出这七处屯田的地理方位。
  据李恺同志考察研究,喀什周围的古代屯田遗址共有四处。第一处是今日罕诺伊古城的四周,可以叫作罕诺依垦区。《新唐书·地理志》称:“疏勒镇南、北、西三面皆有山,城在水中。城东又有汉城,亦在滩上。”查核地理和地望,这里所说的“汉城”,当在此地。罕诺依古城周围有大面积的古代屯田遗址,遗迹中属于唐代前后的陶器残片极多。恰克玛克河的古道从遗址中心穿过。第二处是从罕诺依古城往东约十多公里处。这里有阿卡什梯木,东经76°9′,北纬39°35′。其北又有苦木沙克,东经76°20′,北纬39°36′。前者为一小城,有烽燧一座。后者为一台地,地上陶器密布。这两者的位置及所保存的文物特征都证明是唐朝时期的屯戍之地。周围有大面积的可耕之地。今英吾斯坦、阿卡什等地的居民,也曾经发现过一些文物。可以认为,此处也是唐代的屯垦地区之一。第三处是今疏勒县的羊达曼一带。这一垦区与阿克什隔“红河”而相望。直到清道光时还保存着古代的许多沟渠遗址。当时的官吏如长龄等曾把这些遗址误认为是准噶尔时代的遗迹。但按《新唐书·地理志》记载,这一带应是唐代龟兹(今库车)到疏勒的大道上的一座城镇达曼城所在地,是唐代的屯田遗址。清道光年间曾在此利用这些遗址办起了新的屯田区。第四处是今日伽师县的英阿瓦提“黑达依沁儿”。在唐代是叫作葭芦馆的小镇。周围有纵横交错的古代灌溉系统和拓垦者们居住的遗址。遗存的陶片以唐代的居多。
  唐代在疏勒区域的另一个重要垦区是在巴尔楚克。唐在巴楚一带的屯田遗址,主要分布在今日的图木舒克山东面和西面。古河道遗址证明:这一带曾经是古代喀什噶尔河灌溉区。叶尔羌河也有支流从这里通过。两条河互相交汇,给这一带提供了良好的土地和水利条件。图木舒克山西面的屯田遗址,到本世纪上半叶还存在,我国的考古学家黄文弼和英国的斯坦因等都曾经见到过。现在这一带已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50团所开垦,遗址难于辨认,但还经常出土一些古文物。图木舒克山以东的垦区,除了一部分被当地群众和5、50团开垦外,其余的部分尚可看到明显遗迹。这些遗迹大体上分布在今日托库孜萨拉依古城和柯坪县阿恰镇南老齐郎古城之间的广大地区。遗址中保存着现在叫作“肖梯木,”“科什梯木,”“云姆拉梯木,”“琼梯木,”“麻将勒克”的一连串古烽燧、古城堡。在城堡周围有许多古代渠道、田畦的痕迹。遗址的文物以唐代居多。托库孜萨拉依又名唐王城,是唐代蔚头州所在地(汉代属尉头国),这一带的屯田遗址,应是唐代的屯垦区之一。
  三、南道(于阗)屯田
  于阗屯田
  于阗(今和田附近)在隋末唐初为突厥统治。龟兹平定后,公元635年于阗王归附唐朝。唐先后在此地设立毗沙都督府,公元648年设于阗镇,驻军屯戍。当时唐朝命令:“凡边防镇守,转运不给,则设屯田,以益军储。”①于阗作为“安西四镇”之一,地处边远,转运困难,只有屯田来解决军粮。该处的屯田人数和亩数,尚未见到史书记载。
  安西大都护府驻地及辖区内的屯戍遗址,今天仍存。黄文弼在考察库车东郊皮朗古城时,发掘出的莲纹铺地花砖,纹饰形制与唐长安大明宫麟德殿出土的铺地砖大致相同。同出的还有大量唐代货币②。在库车县西北的苏巴什古城中,发掘出铜、铁、木、陶器及壁画、泥塑等,还有残纸墨书:“一十人于阗兵。”此纸很可能写在唐设安西大都护府于龟兹之后,记录从于阗调来士兵的数目③。
  以上是唐在西域的屯田区。天山以北以庭州为中心,还有伊州和碎叶二地;天山以南以龟兹为中心,还有西州、焉耆、疏勒三处,上述数字是个大略统计。应当看到,唐在西域各地大至城镇守军,成千上万,小至烽台驿站十几人,无论多少,有军就有屯。如米兰就能屯田戍堡,有敌征战,无警屯田。这就使西域的屯田范围东起巴里坤草原,西达楚河之畔,南抵昆仑山麓,北到准噶尔盆地,遍布天山南北,分布空前广泛。
  第三节 唐代陕甘宁青屯田
  唐太宗即位后,吐谷浑不断兴兵掠夺松、岷、洮、鄯、廓、兰等州。贞观九年(635年),唐太宗命大将李靖、侯君集、李道宗、李大亮率唐军分道进击,大败吐谷浑,首领伏允遭惨败,于大碛自缢而死。此时,吐蕃兴起。唐太宗以宗室女文成公主出嫁松赞干布,唐蕃友好,成了历史佳话。唐蕃关系正常。到公元663年,吐蕃大伦禄东赞率军灭吐谷浑,唐高宗命卫威右大将军薛仁贵出兵征讨,被吐蕃大败于大非川。于是“连岁寇边”①。678年唐再派大将刘审礼进军青海讨伐,结果又被吐蕃打得大败。吐蕃进而与西突厥勾结,出兵西域,攻陷龟兹、疏勒、于阗等安西四镇,直到武则天执政,派武威军总管王孝杰率唐军大破吐蕃,安西四镇方得恢复。此后,唐蕃虽书使往来,互通婚姻,但战争不断。特别到睿宗时期,吐蕃得河西九曲之地(今青海共和县一带),于是“屯兵畜牧”,更增强了实力,连年犯边。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选名将郭知运,王君■、盖嘉运、肖嵩、崔希逸、杜希旺、哥舒翰等驻守河西陇右,用以对抗吐蕃。并在这一带大兴屯田。至“安史之乱 ”后,吐蕃乘机占领了河西陇右大片土地,直逼长安。吐蕃与唐王朝争锋,前后180余年。
  河西屯田
  河西是指兰州以西走廊地带。唐开元年间,屯田共98屯。一屯为5000亩,98屯就是49万亩。河西走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新唐书·兵志》载:河西统八军,三守捉,驻军73000人。于是兴屯田,以就地解决大军粮食供应。具体情况是:
  赤水屯田36屯。赤水即赤水军,《通鉴》卷25胡三省注:“赤水军在凉州城内,兵三万三千人。”除执行警戒卫戍任务外,屯田8万亩。
  建康军屯田5屯。“置在甘、肃二州界,证圣元年(695年),王孝杰开四镇回,以两州界迥远,置此军焉。”①考证,应在甘肃高台境内的骆驼城。种地7.5万亩。
  大斗军屯田6屯。《元和郡县图志》卷40载:大斗军在凉州西200里,本是赤水军守捉。开元十六年(728年),改为大斗军。“因大斗拔谷为名也。”即今甘肃民乐县扁都口,种地8万亩。
  玉门军屯田5屯。《元和郡县图志》卷40载:“开元中,玉门县为吐蕃所陷,因于县城置玉门军。”“肃州西二百余里,武德中杨恭仁置。”在今甘肃玉门市内,种地2.5万亩。
  甘州即今张掖市,屯田9屯,种地9.5万亩。
  肃州即今酒泉市。屯田7屯,种地3.5万亩。
  除以上屯田区外,还发现敦煌、瓜州也有屯田,详情待进一步考证。武则天时,陈子昂在论及甘州屯田时说:“甘州土地肥沃,四十余屯每年收获不下二十余万。”②甘州刺史李汉通置屯开垦,“数年丰稔,乃至一匹绢粟数十斛,积军粮支数十年”。天宝八年(749年)唐王朝河西收购了37.万余石,占全国和籴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二强,由此可见河西屯田的成效。
  河湟地区屯田
  河湟地区是指唐王朝所辖鄯州、廓州、河州、洮州等郡。唐太宗平定吐谷浑,后吐蕃崛起,灭吐谷浑。唐为同吐蕃争夺河湟地区,唐政府在这一地区驻重兵。《通鉴》卷25载:“陇右节度使备御吐蕃,统临洮、河源、白水、安人、振武、威戎、漠门、宁塞、积石、镇西十军,绥和、合川、平夷三守捉。屯鄯、廓、洮、河之境。治鄯州。有兵7.5万人,以防吐蕃。大办屯田,共25屯。种地62.5万亩。”可见规模是很大的。
  据《唐六典》载:鄯州境内:鄯州六屯;白水军0屯;安人军屯;绥和守捉3屯;威戎军屯;河源军28屯;临洮军30屯。共89屯。
  廓州境内:廓州4屯;积石军2屯。共6屯。
  河州境内:莫门军6屯。屯田积谷,军粮充裕,有力地保障了边疆的稳定。《新唐书·吐蕃传》载:“黑齿常之为河源经略大使,乃严燧逻,开屯田,虏谋稍折。”高宗永隆元年(680年)七月,吐蕃噶尔钦陵率军再次向河源(今西宁一带)进攻,被黑齿常之率唐军将其击败。黑齿常之因功被擢升为河源军经略大使,黑齿常之任职后,认为河源地区为唐蕃力争要冲之地,但地处边远运输困难,遂于该地置烽燧70余所,开屯田5000余顷,每年收粮500余万石。于是军粮充足,有力地保障了唐军的供给,在黑齿常之的有力经营下,唐朝在河源的防线更加牢固,成为抗御吐蕃的中坚力量。
  《旧唐书·哥舒翰传》还记述了唐军痛击吐蕃的故事:“天宝六载,擢授(翰)为右武员外将军,充陇右节度副使,都知关西兵马使,河湟军使。先是,吐蕃每至麦熟时,即率部众至积石军获取之,呼其为‘吐蕃麦庄’。前后无敢拒者。至是,翰使王难得、杨景晖等潜引兵至积石军,设伏以待之。吐蕃以五千骑至,翰于城中率骁勇驰击,杀之略尽。余或挺走,伏兵邀击,匹马不还。”
  “积石军在州西南150里,仪凤二年(677年)置。西临大涧,北枕黄河,即隋浇河郡所理。”①
  丰胜、灵盐和泾源屯田
  为防突厥南下犯边,玄宗时于灵州设节度使,统一经略丰安,定远三军,三受降城、安北单于二都护府,屯灵、夏、丰之境。开元中,此地共有64700人,在此屯田戍边。《唐六典》载:在这条防线上有单于东城、西城、中城、胜州等,共有屯田136屯,由节度使管理经营。显然是军屯。临盐、泾源地区,是抵御突厥的第二道防线。《唐六典》载:这里有牧监、会州、原州、盐池、夏州等地屯田22屯和定远军的40屯,丰安军27屯,共89屯。
  “安史之乱”后,这里变成了第一线,吐蕃、回纥、党项内逼。《新唐书·吐蕃传》载:大历“十三年(779年)虏大酋马重英以四万骑冦灵州”。德宗八年(792年)吐蕃出兵“寇灵州、陷水口,塞营田区”。丰州一带,屯田荒废。
  “安史之乱”起,吐蕃乘机占领了河西、陇右十几个州的大片土地。代宗时一度攻入长安。后虽吐蕃被迫退出长安,但泾源、邠宁等地已成了唐、蕃争夺的地带了。代宗大历时,选名将郭子仪屯邠州;李抱玉屯高壁;马磷屯原州;李忠臣屯泾州,并大开屯田以供军需,部署了一条防御吐蕃的重要防线。直到宣宗时的近百年时间,泾原、邠宁都驻有大量的军队。
  据天宝时统计,唐在西北之营田,河西道赤水至天山间共156屯。陇右道渭州至西使间共172屯。
  西夏虽为游牧民族,因在战争中饱尝军粮不继之苦,建国后,设立田司,实行亦兵亦农之策。平时务农,战时为伍,人人能斗计,“无复兵农之别,有事则举国皆来”,在河西大兴屯田。②
  宋朝为抵抗西夏内侵,努力恢复唐时的屯田,建努扎城开垦定西,建陇干城(今静宁)屯垦陇干川,建安西城和西连城垦靖远和会宁,并在南迁时于陇南屯田抗金。③
  第四节 唐代西北屯田的探讨
  一、唐代屯田管理系统
  自唐太宗执政后,大兴屯田,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开军府以捍要冲,因隙地置营田,天下屯总九百九十二。”司农寺每屯30顷(3000亩),州镇诸军每屯50顷(5000亩),可见规模之大;全国屯田“收谷百九十余万斛”①,可见效益之显著。有军屯,有民屯,还有犯屯,为了加强领导,在中央尚书省下由六部之一的工部统一管理屯田工作,工部设“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一人,正四品下,掌山泽、屯田、工匠,诸司公廨纸笔墨之事”②。凡屯田的“水陆腴瘠,播殖地宜与其功庸烦省,收率之多少,皆决于尚书省”③。尚书省下属有工部、屯田、虞部和水部。
  工部有屯田主事二人。屯田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天下屯田及在京文武职田,诸司公廨田的具体事务。“掌天下屯田之政令。”④下设有令史七人,书令史十二人,计史一人,掌固四人。
  为了屯田政令的落实,定期检查,严格奖惩。“岁三月,卿、少卿循行,治不法者,凡屯田收多者,褒进之。”⑤
  每屯设屯官、屯副,选善农者担任,每年春播期间,屯官要深入屯地检查“谪作不时者”(同上书),批评或责罚那些不按农时耕作的人。
  军屯、犯屯每年的生产计划,要上报兵部批准执行。“岁以仲春藉来岁顷亩,州府军镇之远近,上兵部,度便宜遣之。”⑥
  州镇诸军的屯田管理者,高宗时期称知营田使、营田大使、检校营田使、营田游击将军等,到玄宗时,统一称营田使,是州镇诸军主管屯田的官员。营田使下属州郡的屯田,由州田曹主管,兵曹协助。属诸军的屯田由营田副使、营田判官、营田巡官管理,再下设屯,由屯官、屯副负责。“司农寺每屯三十顷,州镇诸军每屯五十顷。”⑦
  唐时西域驻军,平时4万余人,战时达10万以上,河西驻军7.3万人,河湟地区驻军7.5万人,这么多士卒的粮糈供应,如靠中原长途转输,则难以为继。主要是靠就地进行屯田来解决。若粮饷供应问题不解决,唐王朝的军队在西北就站不住脚。所以历任节度使、大都护都非常重视屯田。屯田使一职多数是大都护或副大都护、刺史兼任的。吐鲁番出土文书(72TAM226:58)载有“副大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北庭都护口口营田使上柱国杨楚客”。开元年间,杨楚客曾任北庭都护,据出土文书记载,他同时兼任支度营田使的职务。武周年间的支度营田使是由检校庭州刺史张任楚兼任的⑧。景龙年间副都护和守阳兼营田使,“始终十年,储蓄巨亿”⑨。可见唐政府对屯田的重视。各军、镇屯田,由各军政长官负责,营田副使、营田巡官协助组织管理屯田。各屯均设有屯官、屯副,同时配备主簿一人,录事一人,府三人,史五人。每屯5000亩左右,屯田士兵约500人上下。生产工具由政府供给,生产的粮食等产品,除自用外,上缴国家。
  西北军屯人员的来源有四:
  一是唐政府调到西北的唐军,其士卒多是中原的青壮年。“每岁调内地更发千余人镇遏焉”①。开元中“置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北庭诸节度使以统之,岁发山东丁壮为戍卒..开屯田,供糗粮,设监牧畜马牛,军械戍逻,万里相望”②。这是西域屯田的骨干力量。
  二是各地发配来的“犯人”。这些“犯人”编在唐军中,一块进行屯田生产。《新唐书》卷二载:“贞观
  图33唐代汉字公文文书,出十六年(642年)戊辰、募戍西州者,前犯流死亡匿,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听自首以应募。辛未,徙天下死罪囚实西州。”不仅西州有犯人进行屯田,其他屯区也有类似情况。
  三是当地人民参加屯戍。西北边塞烽子,时有缺额。于是雇用当地农民参加烽铺屯戍。吐鲁番出土文物记载这类事的文书多达17件(程喜霖《试析吐鲁番出土的高昌唐代雇用契卷的性质》,载《中国文史论丛》1992年第3集)。例如:
  银钱八分雇同乡人解知德,柳当中
  壹拾伍日其钱即日交相付□
  若烽上有逋留官罪壹仰解知德
  此件出自阿斯塔那326号墓,纪年残缺。
  文书明确地记载着受雇人姓名、金额以及时间等。
  四是健儿及随军家属。唐制,边防戍卒,番役期一般三年或二年。开元二十五年(737年)下令招长期戍守的职业兵称健儿,其家属愿同去的,各给田地房宅。西域的健儿为数不少。
  五是民屯。属各州郡管辖。由田曹负责组织管理,兵曹协助,下有屯官屯副,每屯3000亩左右。
  二、唐代西域屯田的评价
  唐在西域屯田,始于公元630年,到公元791年吐蕃攻占西域时停止,历经161年,达一个半世纪之久。
  中国历史上经营西域卓有成效的是汉、唐、清三朝。唐借鉴汉代的经验,经营西域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首先是唐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西域、河西及丝绸之路的直接管辖。随着唐对西域统一步伐的加快,把西域划分成三个军政管辖系统:一是伊、西、庭三州与河西、陇右,均归陇右道管辖;二是天山以南直至中亚,归设于龟兹的安西大都护府管辖;三是天山以北及伊犁河流域归设于庭州的北庭大都护府管辖。唐在西域广大地区设立完整的军政机构,在丝路沿途设立驿站,为管理西域和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其次是屯田与戍边紧密结合。唐在西北兴办的屯田区,多是西北的战略要地。屯田不仅保障了军队的粮饷供应,而且与戍边紧密结合起来。
  1.屯田是安边定国之策。
  西域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汉唐时期的边患,主要来自北方和西北的分裂势力。如能经营好西域,巩固边疆,即可解除边患,中原就安宁。自西汉设立都护府后,西域就成为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域与内地是唇齿相依的关系。西域沦陷或丢失,就危及祖国内地,唇亡齿寒。中原战乱动荡,西域孤悬塞外,中央政府在此的统治,一般来说难于持久。可见汉武帝、唐太宗之所以重视经营西域,主要是从安边定国的高度着眼的。
  2.屯田在维护祖国统一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唐在经营西域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统一与分裂的斗争。西域各地各族爱国首领和人民,为反对分裂割据,维护祖国统一,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是分裂势力也不时发难,先有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挟持焉耆王龙突骑支和龟兹王白诃黎布失毕的反叛活动,后有瑶池都督、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贺鲁等人的叛乱。斗争异常尖锐复杂,“安西四镇”的数次易手就是证明。西域土地辽阔,唐朝平时常驻西域兵力四五万人,战时兵力多达十几万,这么多人马的粮草供应,如果依靠从遥远的中原运来,其困难是难以设想的,主要靠西域进行屯田来解决。这就是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十分重视在西域组织屯田的原因。除营田使组织管理屯田生产外,身为大都护的张孝嵩也亲自过问和领导这件事。如果军队少粮缺食,怎么能够顺利地进行平叛战争,制止分裂活动,巩固边防呢?更不要说像郭听、曹令忠率领军民抗击吐蕃能坚持近30年了。从阅读史书可得出一个结论:从西汉起,历经东汉、魏、晋、隋、唐,凡有战略眼光的政治家,都十分重视在西域进行屯垦戍边。
  3.在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中,兄弟民族将领和西域各族人民,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起了特殊的作用。
  西域作为多民族繁衍生息、汇合交融之舞台,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之通道,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在这里共同开发,并肩斗争,抵御外来侵略,反对分裂割据,维护祖国统一。正是经济、文化的密切联系,由此产生并不断加强了政治上的统一;正是各民族人民生死与共,亲密团结的友谊,极大地增加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人民的爱国主义得到充分的体现,尤其是西域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更是动人心魄。如突厥族名将阿史那社尔在公元647年被任命为昆山道大总管,率大军“平龟兹、破五城、谕降小城七十余”,“南疆定、复四镇”,功勋卓著;铁勒族名将契苾何力、回纥将军婆闰等在唐统一西域的平叛战斗中,都立下了卓越功勋,起了特殊的作用。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在河西被吐蕃占领,西域与中央政府联系隔绝的情况下,汉族将士依靠西域各族人民和爱国首领,共同抗击吐蕃入侵,坚持斗争近30年。这些少数民族爱国首领主要有:于阗王尉迟曜、疏勒王裴冷冷、龟兹王白怀、焉耆王龙如林等人。他们为保卫祖国边疆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是维护祖国统一的楷模,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必将受到后人百代传颂,长思久仰。

附注

①《大唐创业起居注》。 ②《隋唐五代史》。 ③《大唐创业起居注》。 ④《大唐创业起居注》。 ⑤《剑桥中国隋唐史》。 ①刘煦等撰:《旧唐书 ·陈君实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吴兢撰:《贞观政要·直谏》。 ①欧阳修撰:《新唐书 ·食货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欧阳修撰:《新唐书 ·食货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杜佑撰:《通典·屯田》,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欧阳修撰《新唐书 ·食货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刘等撰:《旧唐书 ·吐蕃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王溥著:《唐会要·安西都护府》,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②欧阳修撰:《新唐书·地理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新疆社会科学院编:《新疆简史》第一册,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①西村元佑:《中国经济史研究》。 ①《新疆考古的发现》,《考古》959年第2期。 ①欧阳修撰:《新唐书·西域传·龟兹》,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刘煦等撰:《旧唐书·地理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刘煦等撰:《旧唐书 ·职官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文物》,1962年第7~8期。 ③《考古》,1959年第2期。 ①刘煦等撰:《旧唐书 ·吐谷浑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①《唐会要》卷87。 ②《陈子昂集》卷八。 ①《元和郡县图志》卷39。 ①《甘肃省志·农垦志》,第3页。 ②《甘肃省志·农垦志》,第3页。 ①欧阳修撰:《新唐书·食货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欧阳修撰:《新唐书·百官》,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③欧阳修撰:《新唐书·食货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刘煦等撰:《旧唐书·职官》,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⑤欧阳修撰:《新唐书·食货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⑥欧阳修撰:《新唐书·食货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⑦欧阳修撰:《新唐书·食货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⑧《千唐志·岷州刺史张任楚墓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⑨《千唐志·唐中大夫江华郡太守和守阳墓志》。 ①杜佑撰:《通典·高昌》,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唐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阿克苏丝绸之路西汉时期到明代的西域屯田包括了清代和民国新疆屯垦、新中国屯垦事业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屯田、 隋代西北屯田、 唐代西域屯田的兴盛、五代和宋西域屯田的中断、 元代西域屯田、明代西域屯田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阿克苏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