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西北屯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362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西北屯田
分类号: K241
页数: 3
页码: 78-80
摘要: 本节记述了隋朝的西北屯田,包括了伊吾屯田、河源、西海、鄯善、且末屯田。
关键词: 隋朝 西北屯田 屯田

内容

隋王朝平定江南,统一中国,反击突厥取得决定性胜利。在国富民殷,海内安平的情况下,于是着手经营西域,组织屯田。
  时西域有着许多部落和城郭。天山以北有以游牧为主的突厥和受其统属的铁勒部落。天山以南有以农业为主的高昌、焉耆、疏勒、龟兹、于阗等城郭,他们各自独立,不相统属,但都臣服于突厥,缴纳贡献。
  隋朝通往西域中亚的“丝绸之路”自敦煌起有三条路:一是“北道”,即天山北路;一是“中道”,即天山南路的北道;一是“南道”,即天山南路的南道⑤。炀帝时曾派李昱出使波斯,不久波斯遣使随李昱来中国“贡方物”。公元604年遣御史韦节,司隶从事杜行满出使西域到尉宾国(今克什米尔地区)得玛瑙杯,到王舍城(恒河旁)得佛经,到史国(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得舞女、狮子皮而还。
  其时“西域诸蕃多至张掖与中国交市”(经商),隋炀帝命侍郎裴矩“掌其事”。裴矩在河西调查了解西域的情况写了《西域图记》一书呈炀帝,并提出经营西域的方略:以往“突厥、吐浑分领羌胡之国,为其拥遏,故朝贡不通。今并因商人密送诚款,引领翘首,愿为臣妾。圣情含养,泽及普天,服而抚之,务从安辑。故皇华遣使,弗动兵车,诸蕃既从,浑(吐谷浑)、厥(西突厥)可灭,混一戎夏,其在兹乎”①。帝悦。公元609年6月,隋炀帝西巡,至燕支山(今甘肃山丹县大黄山)。“高昌王、伊吾设等及西蕃胡二十七国,谒于道左。”据《隋书·“相率而②西域传》载:大业年中,来朝者三十余国,帝因置西域校尉以应接之。”
  一、伊吾屯田
  公元608年,隋朝派军取伊吾,大业四年“冬,十月,帝以右翊将军河东薛世雄为玉门道行军大将,与突厥启民可汗联兵击伊吾。师出玉门,启民不至,世雄孤军度碛(指大漠),伊吾初以为隋军不能至,故不设备,闻世雄军已度碛,大惧,请降。世雄乃于汉故伊吾城东筑城。留银青光禄大夫王威以甲卒千余人戍之而还”③。隋代西域伊吾屯田,从此开始。
  从史料可以看出,伊吾留军千余人,由光禄大夫王威率领,驻屯伊吾,是否屯田?未载。隋代推行的是兵农合一的府兵制。隋文帝鉴于“兵士军人,权置坊府,南征北伐,居处无定,家无完堵,地罕苞桑,恒为流寓之人,竟无乡里之号”。因此定制:“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藉帐,一与民同。”④公元60年,隋置伊吾郡和柔远镇(今哈密沁城)。伊吾驻军当然也不能例外,亦兵亦农地进行屯田。如果不进行屯田,远在塞外千余名官兵的粮饷是难以解决的。
  屯田规模多大?需进行研究。驻军千余人在西北边陲戍守,全部屯田是不可能的。因为需有一部分兵力常备戍守。以一半屯田则是可能的,这样就是500余人,每人种地多少?隋制:普通民众一夫受露田80亩,一妇40亩。一个士卒应种地80亩。这样500人种地4万亩上下,其规模是可观的。当然,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二、河源、西海、鄯善、且末屯田
  鄯善、且末,在隋初原属吐谷浑之地。吐谷浑是鲜卑慕容部的一支,原居于徒河之青山(今辽宁义县境)。西晋末年迁至今青海省地区。首领称可汗,都伏俟城(今青海湖西5里),以游牧为主,已有农业,有文字。隋初吐谷浑时常犯边,文帝派兵几度击败吐谷浑。公元59年,吐谷浑酋帅夸吕死,子世伏继位,隋文帝曾以光化公主嫁之。公元597年,世伏被杀,弟伏允继立,隋仍以光化公主妻之,“至是朝贡岁至”⑤。隋炀帝即位,接受裴矩经营西域的建议。公元609年,铁勒兵袭吐谷浑,隋炀帝命宇文述率兵西征吐谷浑,杨广亲临前方指挥,结果吐谷浑大败,伏允逃于山谷,隋降其众0万余人,得牲畜30万头。于是隋朝在“自西平(今青海乐都县)临羌城以西,且末以东,祁连以南,雪山以北,东西四千里,南北二千里”①的吐谷浑故地设置了河源(今青海湖南境)、西海(今青海湖西岸)、鄯善(今罗布泊西南)、且末(今新疆且末)四郡。据《隋书·地理志》上载:“鄯善郡,大业五年平吐谷浑置,置在鄯善城,即古楼兰城也..统县二,显武、济远。”“且末郡,置在古且末城..统县二,肃宁、伏戎。”隋即在此组织屯田。“谪天下罪人,配为戍卒,大开屯田。”②《资治通鉴·隋纪》是这样记载的:“癸丑,置西海、河西、鄯善、且末等郡,谪天下罪人为戍卒以守之。命刘权镇河源郡积石镇,大开屯田,抵御吐谷浑,以通西域之路。”《隋书·吐谷浑传》则说:对四郡 “发天下轻罪徙居之 ”。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
  鄯善、且末等四郡,不仅进行了屯田,而且是 “大开屯田 ”。其领导人是四郡总负责人卫尉卿、进位银青光禄大夫刘权。其任务是 “留镇西境” ③,“抵御吐谷浑,以通西域之路”。
  其规模多大?是什么性质?留伊吾的王威也是银青光禄大夫,率军千余人,其规模4万亩上下。留驻且末、鄯善四郡的兵力,应数倍于伊吾,其屯田规模亦应大于伊吾。《中国经营西域史》在谈到鄯善、且末屯田时称:“规模宏远。”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否则,是无法完成“留镇西域”、“抵御吐谷浑”的任务的。河源、西海、鄯善、且末四郡,均居丝绸之路南道要冲,驻兵屯田是必然的,所以这里主要是军屯,同时还有附属于军屯的犯屯。“谪天下罪人为戍卒以守之”,就可以看出有“罪人”在此屯戍。河源、西海、鄯善、且末均是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宜农宜牧的地方。在此进行屯田是非常适宜的。还有一个史料证明有犯屯,据《隋书·薛道衡传》载:大业五年,薛道衡上《高祖文皇帝颂》,“帝览之,不悦..帝令自尽,道衡殊不意,未能引决。宪司重奏,缢而杀之,妻子徙且末,时年七十,天下冤之”。鄯善、且末确有犯屯,但其人数及规模有待进一步考证。
  隋开皇三年(583年)命令河西立堡屯田,以实塞下,大业四年(608年)谪天下罪人为戍卒,大兴屯田于河凉。大业五年(609年)大赦天下流民于西北边塞筑堡屯田。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阿克苏丝绸之路西汉时期到明代的西域屯田包括了清代和民国新疆屯垦、新中国屯垦事业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屯田、 隋代西北屯田、 唐代西域屯田的兴盛、五代和宋西域屯田的中断、 元代西域屯田、明代西域屯田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阿克苏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