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北魏时期陕甘宁青屯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3612
颗粒名称: 第六节 北魏时期陕甘宁青屯田
分类号: K239.21
页数: 2
页码: 70-7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北魏时期陕甘宁青屯田历经三国、晋、十六国、南北朝诸代,甘肃多为牧民所据,土地开发量很小。仅前秦建元十二年(376年),迁关中豪门7000户至河西诸郡。③大安元年(385年),迁江汉之人万余户至敦煌④进行屯田,带来了中原先进耕作技术,对开发建设河西走廊是有贡献的。
关键词: 北魏时期 陕甘宁青 屯田

内容

魏晋以后,南北分据,北方拓拔魏及北齐、北周政权皆曾于边境屯田。北魏之初,太祖拓跋珪于登国九年(394年)“使东平公元仪屯田于河北五原,至于棝杨塞外”①。后来破中山,徙山东六州民吏三十六万于平城附近“各给耕牛、计口授田”兴民屯。北魏大规模屯田是在孝文帝太和年间。太和十二年(478年),李彪②,建议:“别立农官,取州、郡户十分之一为屯民,相水陆之宜,料顷亩之数,以赃赎杂物余财市牛科给,令其肆力。一夫之田,岁责六十斛,蠲其正课,并征戍杂徭。”③文帝纳之。于是 “自此公私丰赡,虽时有水旱,不为灾也” ④。
  中原十六国大乱之后,地荒人稀,北魏在各州郡实行屯田,特别重视边境屯田。⑤载:宣武帝时,北魏攻取义阳。于是发“河北数州田兵二万五千人,通缘淮兵五万余人,广开屯田 ”。“自徐杨内附之后..乃会番戍之兵,营起屯田,又收内郡兵资,与民和余积为边备。”
  关于河西地区,《魏书·食货志》说:“世祖之平统万、定秦陇,以河西水草善,乃以为牧地。畜产滋息。马至二百余万匹,橐驼将半之,牛羊则无数。”屯牧大丰收。
  北魏分裂,北周,北齐相继,皆行屯田。崔昂向东魏孝静帝建议:在东魏沿边各州实行屯田,为高澄所采纳。武成帝河清三年(564年)公布屯田令:“沿边城守之地,堪垦食者,皆营屯田,置都使,子使以统之。一子使当田50顷,岁考其收入,以论褒贬。”①
  李贤为河州刺史,“贤乃大营屯田,以省漕运,多设斥侯,以备寇戎,于是羌浑敛迹,不敢向东 ”②。
  东汉以后,历经三国、晋、十六国、南北朝诸代,甘肃多为牧民所据,土地开发量很小。仅前秦建元十二年(376年),迁关中豪门7000户至河西诸郡。③大安元年(385年),迁江汉之人万余户至敦煌④进行屯田,带来了中原先进耕作技术,对开发建设河西走廊是有贡献的。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阿克苏丝绸之路西汉时期到明代的西域屯田包括了清代和民国新疆屯垦、新中国屯垦事业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屯田、 隋代西北屯田、 唐代西域屯田的兴盛、五代和宋西域屯田的中断、 元代西域屯田、明代西域屯田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阿克苏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