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北魏时期的西域屯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3608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北魏时期的西域屯田
分类号: K235
页数: 5
页码: 66-70
摘要: 本节记述了魏晋北魏时期的西域的屯田,包括了北魏的崛起、北魏经营西域与屯田、高昌王国的屯田。
关键词: 北魏时期 西域屯田 屯田

内容

东晋十六国末期,中国北方的拓跋部族日益强盛,建立了北魏国。从公元388年至448年,经过南征北战,北魏逐步统一了北方。
  一、北魏的崛起
  拓跋部族属于鲜卑族的一支。最初处于大兴安岭以北,约在今西伯利亚东部,以游牧为主。到公元385年,首领拓跋力微逐步统一了拓跋氏的各部落。东征西讨,与汉夷融合,势力范围扩展到匈奴故地,控弦之士40多万。到公元386年正月,其首领拓跋珪被推为代王。此人雄才大略,勇武刚毅。他利用前秦淝水之战大败、众叛亲离之际,建立魏国,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四月改称魏王。
  北魏建国后,拓跋珪采取务农息民政策,在河套地区和盛乐地区建立屯田,兴办水利,发展生产,逐渐使国富兵强。
  北魏自立国起,首先对北部高车、柔然连年发起进攻,迭获胜利。先后击降各部族,为其南下、统一中原解除后顾之忧。“若不先灭蠕蠕,乃是坐待寇至,腹背受敌,非良策也。”①
  在北定高车、柔然后,旋即挥师南下,相继攻灭西燕、北燕及夏国,统一中国北部。公元439年,北魏灭北凉,进据河西走廊,到达伊吾。鄯善、车师、乌孙、焉耆、龟兹、疏勒等国都派使者到北魏朝贡,表示归附。
  二、北魏经营西域与屯田
  北魏的目标,不只是统一华北,而且要统一全中国。所以对西域很注意。公元433年开始招抚西域诸国,授焉耆人车伊洛为西平将军,封做车师前部王。公元435年5月“魏德益以远闻,西域龟兹、疏勒、乌孙、悦般、揭盘陀、鄯善、焉耆、车师、粟特诸国王始遣使来献”①。同年,北魏政府“诏行人王恩生、徐纲等十二人出使”(西域),为柔然所执,未果。436年11月北魏又派散侍郎董琬、高明等六人使西域。他们到达乌孙,受到乌孙王的热情欢迎。并告诉董琬,葱岭以西的破洛那(今费尔干)、者舌(今塔什干)也欲与北魏通好。并派人送使者前往。这次出使,与西域各国建立了友好关系。接着,乌孙、破洛那、者舌、车师、鄯善等十六国“相继而来,不间于岁,国使亦数十辈矣”②。
  正当北魏向西域推进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强大的对手,即柔然。柔然又称蠕蠕、茹茹。原是鲜卑族的一个部落,受拓跋部的统治。后来,力量逐渐强大,势力迅速扩展。到4世纪末的首领社仑称汗时,其占有地域东到朝鲜,西达焉耆以北的地区。社仑的堂兄大檀为可汗时,其疆域西与伊犁河的悦般相接,南面控制了高昌、车师、伊吾、焉耆、龟兹和姑墨等地。5世纪20年代,北魏曾屡破柔然于漠北,但未能触动柔然在西域的统治。当北魏西进时,便在西域与柔然展开了角逐。
  已经臣服于北魏的北凉,在柔然的指使下,阻挠北魏与西域的交通。公元439年,北魏出兵伐北凉。北凉王沮渠牧犍(一作沮渠茂虔)战败投降,北凉亡。
  公元443年至445年,北魏连胜柔然,为向西域推进创造了条件。
  鄯善王原臣属于北魏,但在北凉沮渠氏兄弟在鄯善盘踞一段之后,态度变了,转向柔然。对西域各国前去北魏的使者“颇剽劫之,令不得通”。公元448年北魏世祖派散常侍、成周公万度归统军西征鄯善。度归到敦煌,留辎重,以轻骑五千渡流沙。这时鄯善百姓布满田野,正在耕种放牧。万度归严令,秋毫无犯。“边守感之,皆望旗稽服,其王真达面缚出降。”世祖命韩拔为假节征西将军,领护西戎校尉、鄯善王,留军屯守以镇之。“赋役其人,比之郡县。”④在留军镇守鄯善后,韩拔立即在当地组织屯田,以供军需。
  悦般国在焉耆以西,乌孙以北一带,是北匈奴的后裔。当初,北匈奴西向康居迁徙时,老弱不能长途跋涉的留在此地。到4世纪末已发展到20多万人。其国人爱清洁,一日三餐都要洗手、洗脸和漱口。悦般与柔然结好,一次,其王带数千人入柔然,欲与柔然王大檀相见,入其境百余里。见其部人不洗衣服、不梳发,饭前不洗手、不洗脸,女人伸长舌头舔碗底。悦般国王对其臣下说:“我怎么跑到狗国来了。”于是掉转马头回国,从此两国为仇。悦般与北魏建立了同盟。
  与此同时,焉耆与北魏为敌。焉耆王龙鸠尸卑那是龟兹王的女婿。原与北魏友好,在其岳父的唆使下倒向柔然。“剽劫北魏使者”,阻绝西域交通。世祖怒,令万度归率军五千征讨,龙鸠尸卑那战败逃龟兹。魏军占领焉耆城,随即在焉耆设镇,派万度归领兵镇守,并组织驻军屯田,以解决军队的食粮。
  《资治通鉴·宋纪七》载:公元448年2月“魏万度归自焉耆西讨龟兹、留唐和镇焉耆。柳驴戍主乙直伽谋叛,和击斩之。由是诸胡咸服,西域复平”。“柳驴戍主”说明焉耆镇所属的柳驴,也驻有屯军,且屯且戍。
  龙鸠尸卑那到龟兹后,同龟兹王联合起来,以柔然为后盾,东向与北魏及焉耆为敌。公元449年万度归率士卒千余人,大败龟兹。西域大震,当年年底龟兹、疏勒、破洛那等分别派使向北魏朝贡。
  北魏攻占伊吾。公元456年8月,北魏平西将军渔洋公尉眷击败柔然军,攻占伊吾。不久,魏兵大掠而回。柔然再占伊吾。公元448年12月,伊吾城主“高羔子率众三千,以城内附”①。伊吾内附后,是否派军队驻屯?不见史载。伊吾地接柔然,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似应有北魏军队驻守。
  三、高昌王国的屯田
  高昌在今吐鲁番市高昌古城。昔汉武帝派大军西征大宛时,师旅顿敝,其中一部分老弱不能行走者,留驻于此。高昌是西汉时戊己校尉驻地,屯田的重点地区。东汉及魏晋时的戊己校尉亦驻于此,魏晋时,中原战乱不已,许多农民,越大漠,避居高昌。此地汉人甚多,即“汉魏之遗黎也”。
  当北凉亡时,王弟沮渠无讳率部西逃,于公元442年9月,袭取高昌,侵略车师前部地,首建高昌国。沮渠无讳把从敦煌带来的万余家汉族人安置在高昌各地屯田。高昌的屯田事业发展很快。
  公元460年,柔然军攻占高昌,扶植汉人伯周为高昌王。直到公元491年,阚氏王朝保持了各地的军屯和民屯。
  公元497~640年,是麴氏高昌王国时期。王国同样重视屯田,因此农业生产发展很快,人民生活安定。有五件《吐鲁番出土文书》可以证明。
  第一件,《吐鲁番出土文书》中《延昌酉岁屯田条列得横截等城葡萄园顷亩数奏行文书》记有:“·.横截俗四(亩)半,交河俗二(亩)半六十步,安乐俗八亩,洿林俗四亩,始昌俗一(亩)半,高宁僧二(亩)半。都合桃(葡萄园)壹顷究拾叁亩半。谨案条例得桃顷亩列别如左。记识奏诺奉□,门下校郎曲琼,通事令史曲口,通事令史□□..酉岁九月十五日..军肤叠□,吐诺他跋■输,屯发高昌令尹麴伯雅(602~620年做高昌王),右卫将军绾曹郎中曲绍徽,虎威将军兼屯田事焦□□,屯田参军□□□,屯田参军□□□,屯田吏索善护,屯田吏阴保相。”
  第二件,《吐鲁番出土文书》中《羲和三年(66年)屯田条列得水谪麦斛斗奏行文书》记有高昌屯田官管理水渠、征收公私水费的情况。
  第三件,973年在高昌遗址阿斯塔那墓区第59号墓葬中出土有:“高昌延寿十七年(640年)屯田下交河郡、南平郡、永安县、安乐县、洿林县、龙泉县、安昌县、□□县、始昌县,郡县司马主者:彼郡县,今遣曲郎文玉、高..青苗去,符到奉行。”
  第四件,“运威将军门下校郎曲□□,延寿十七年庚子岁四月九日起,虎贲将军屯田□□高□□,屯田司马司空□□虎贲将军中兵校郎张世隆 ”。这件《文书》是在公元640年4月9日发出的。说明高昌王国在公元640年8月被唐军攻灭之前,一直在进行屯田。
  第五件,吐鲁番哈喇和卓五号墓出土的延昌三十二年(592年)的一份《文书》记有:和婆罗居种官田一亩,纳租税三斛,篢□儿种官田一亩半,纳租税肆斛。和法□种官田一亩,纳租税三斛。毛师奴种官田一亩六十步,纳租税三斛,□孝叙种官田一亩半,纳租税肆斛伍斗,张僧受种官田一亩,纳租税三斛,东仲僧种官田一亩半六十步,纳租税伍斛,左仕祐种官田一亩半六十步,纳租税伍斛。龙贡受种官田一亩,纳租税三斛。王文孝种官田一亩、纳租税三斛等等。
  对五件《出土文书》的试析:
  1)《文书》记述的是高昌麴氏王朝的事。
  第一件《文书》有“延昌酉岁 ”。延昌是麴乾固为王时的年号,共4年(56~60年)。
  第二件《文书》的年号是 “义和三年 ”(66年)。义和是麴伯雅为王时的年号。
  第三件《文书》有“延寿十七年”(640年),延寿是麴文泰为王时的年号。
  第四件《文书》有“延寿十七年庚子岁四月 ”。此文书是唐王朝攻灭高昌前四
  个月发出的。
  第五件《文书》有“延昌三十二年 ”(592年),这是麴乾固为王时的年号。
  2)五件《文书》均是记载屯田情况的。分别记述了“屯田条列”(例),葡萄园“壹顷究十叁亩半”,“虎威将军兼屯田事“屯田参军”,“屯田司马 “屯田吏”和 “王文孝种官田一亩、纳租税三斛 ”等屯田事宜和屯田管理人员。
  屯田《文书》所涉及的地方有高昌王国的交河郡、南平郡及永安县等7个县,涉及范围广。涉及的人有令尹、将军、司马、参军等重要人物。证明屯田在高昌王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3)第五件《文书》记载了民屯情况,即农民种官田。所记述参加屯田的有汉族,有少数民族。可知此时高昌是民族杂居地区。种田人共十名,其中僧人二名,占20%,可知高昌是信仰佛教的,且僧人众多。
  4)种一亩官地,交租三斛,地租是很重的。
  5)关于屯田管理。
  方英楷先生看到第一件《文书》有:“屯发高昌令尹麴伯雅”(602~623年做高昌王),判定是麴伯雅为王时的文件,因而在《新疆屯垦史》得出:国王 “麴伯雅兼令尹,兼管屯田 ”的结论。这一结论值得商榷。这件《文书》不是麴伯雅为王时的文件。《文书》年号是 “延昌 ”(561~601年),这是其父麴乾固为王时的年号。此时麴伯雅任令尹,是执掌全国军政大权的长官,当然也管屯田。国王是会关注屯田的,但管理则是由令尹及主管部门负责的。
  令尹下设八部长史,祠部管屯田,兵部管军事。民屯由令尹总管,祠部及五威将军领导,侍郎、校郎、通事会史等负责组织,各地由城主、县令负责,屯田吏、田曹、水曹等进行管理。高昌王国设有屯田司马、屯田参军,说明有军屯,军屯也由令尹总管,祠部、兵部、虎威将军领导,屯田司马、屯田参军负责组织,各部队由部队长官负责。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阿克苏丝绸之路西汉时期到明代的西域屯田包括了清代和民国新疆屯垦、新中国屯垦事业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屯田、 隋代西北屯田、 唐代西域屯田的兴盛、五代和宋西域屯田的中断、 元代西域屯田、明代西域屯田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阿克苏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