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道(柳中、高昌壁、疏勒)屯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3565
颗粒名称: 二、中道(柳中、高昌壁、疏勒)屯田
分类号: K234.2
页数: 3
页码: 35-37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东汉时期中道(柳中、高昌壁、疏勒)屯田,包括了柳中屯田、高昌壁屯田、疏勒屯田。
关键词: 东汉时期 中道屯田 屯田

内容

柳中屯田
  柳中在今鄯善县西南的鲁克沁。是西域的军事要冲,丝绸之路上的名城。土质优良,气候温和,适于种植。公元74年(永平十七年)11月,窦固引兵击败匈奴,复车师。汉在西域设戊己校尉。《后汉书·耿恭传》载:汉破降车师后,“始置西域都护、戊己校尉。乃以恭为戊己校尉,屯后王部金蒲城。谒者关宠为戊己校尉,屯前王柳中城。屯各置数百人”。至此,柳中城成为东汉在西域的屯田基地。公元75年(永平十八年)8月,匈奴大举进攻西域。龟兹、焉耆等国联兵攻杀西域都护陈睦。匈奴攻占车师前国,围关宠于柳中,经过英勇抵抗,关宠战死,全军覆没。公元76年月,酒泉太守段彭率部出塞援西域,会兵柳中,攻车师,克交河,大败匈奴。但汉章帝却命:“迎还戊己校尉。”罢西域屯田。
  公元 9年(和帝永元三年),东汉政府第二次设立西域都护和戊己校尉。重开柳中屯田。公元07年(安帝永初元年),汉廷派部队“迎还伊吾卢、柳中屯田吏士 ”①,屯田又停。
  屯军撤出西域,匈奴呼衍王屡屡发兵侵袭河西,四郡人民不胜其苦。公元23年(安帝延光二年),敦煌太守张珰上书陈三策:“令以酒泉属国吏士二千余人集昆仑塞,先击呼衍王,绝其根本。因发鄯善兵五千人胁车师后部,此上计也。若不能出兵,可置军司马,将士五百人,四郡供其犁牛,谷食,出据柳中。此中计也。又如不能,则宜弃交河城,收鄯善等悉使入塞。此下计也。..故孝武愤怒,深为长久之计,命虎臣,浮河绝漠,穷破虏庭。当斯之役,黔首陨于狼望之北,财币靡于庐山之壑,府库单竭,杼楼空虚,筭至舟车,赀及六畜,夫岂不怀,虑久故也。..若弃而不救,则河西四郡危矣。”②又安帝采纳了张珰的中计,命班勇为长史,“将弛刑士五百人,西屯柳中,勇遂破平车师”③。延光三年正月,班勇至楼兰,以鄯善归附,特加三绶。勇宣以恩信,龟兹王白英率姑墨、温宿诣勇请降。班勇即发其步骑万余人至车师前王庭,击走匈奴伊蠡王,收得车师前部 5 000余人。西域遂定,还柳中屯田。
  高昌壁屯田
  高昌壁在今吐鲁番城东的阿斯塔那附近。由于车师地接匈奴,高昌壁处于军事前沿要塞,西汉曾在高昌置戊己校尉,并行屯田。汉和帝永元三年(9年),班超定西域。“因以超为都护,居龟兹。复置戊己校尉,领五百人,居车师前部高昌壁。”①500人着200人担任警戒任务,300人屯田是可能的。人以种地20亩计,屯田面积约在6000亩左右。公元107年罢屯田。“永初元年,西域反叛,以勇为军司马,与兄雄俱出敦煌,迎都护及西域甲卒而还,因罢都护。 ”②后西域绝,无汉吏十余年。
  班勇率部500人,出塞屯柳中后,公元124年(安帝延光三年),勇发龟兹等国兵万余人并屯田吏士,大败匈奴于伊和谷,攻克车师,收得前部 5 000余人。降车师,重开高昌壁屯田。
  公元175年(灵帝熹平四年),于阗王安国擅出兵,攻拘弥,杀其王,死者甚众。为打击于阗的侵略行为,扶助弱小,“戊己校尉,西域长史各发兵辅立拘弥侍子定兴为王 ”。屯田士卒参加了这次军事行动。东汉末年,董卓曾任西域戊己校尉③。
  疏勒屯田
  疏勒,即今喀什市附近的疏勒县。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漠西缘,西域西陲门户,丝绸之路重镇。这里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宜农宜牧。
  公元74年(永平十七年),班超率36人,先后降服楼兰、于阗后,到达疏勒。时龟兹王建,倚恃匈奴攻破疏勒并杀其王,而立龟兹人兜题为疏勒王。超到疏勒,遣吏田虑先到兜题所居槃橐城,乘间缚兜题,超释而遣之,立疏勒故王兄子忠为王。于是,国人大悦。
  公元前60年,汉置西域都护府后,疏勒即受汉号令受西域都护府管辖。公元78年,班超率疏勒、康居、于阗、拘弥兵万人,攻破姑墨石城。为了重新统一西域,上疏请兵:“前世议者皆曰取三十六国,号为断匈奴右臂。今西域诸国,自日之所入,莫不向化..臣见莎车、疏勒田地广肥、草牧饶衍,兵可不费中国而粮食自足。 ”汉章帝采纳了这一建议,于公元 80年“遂以干(徐干)为假司马,将弛刑及义从千人就超” ④。公元9年任命徐干为长史,仍驻疏勒,率兵屯田,不仅在经济上种田积谷,以解决部队的粮食自给,更重要的是与龟兹、高昌在军事上形成互相策应的战略态势。
  接替班超都护职务的是戊己校尉任尚。班超离任时告诫任尚:“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蛮夷难养易败。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下和。宜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①任尚不听班超叮嘱,行事峻刻,引起西域诸国不满。东汉在河西、青海征兵,准备前去弹压,又引发了羌族人民大起义。有的大臣说:“西域路太远,数有背叛,吏士屯田,费用太大,得不偿失。”公元107年,汉安帝罢西域都护和戊己校尉,撤伊吾等地屯田,北匈奴又入西域。
  公元119年,汉安帝同意敦煌太守曹宗的主张,遣行长吏索班,将千余人屯田伊吾②,被北匈奴与车师后王勾结袭杀。为此朝廷又引起辩论,多数大臣主张玉门闭关,放弃西域。敦煌太守张珰上书陈策:“失西域则河西不能自存。”班超之子班勇“少有父风”,他说:“东汉明帝命虎臣出征西域,故匈奴远遁,边境得安。”③力主收复西域。尚书陈忠也上奏慷慨陈词,其中“议者但念西域绝远,恤之烦费,不见先世苦心勤劳之意 ”一句,可谓感人之语。公元 23年,汉廷任命班勇为西域长史(取代西域都护),经营西域。公元 27年,西域重获统一。史称“三绝”、“三通”。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阿克苏丝绸之路西汉时期到明代的西域屯田包括了清代和民国新疆屯垦、新中国屯垦事业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屯田、 隋代西北屯田、 唐代西域屯田的兴盛、五代和宋西域屯田的中断、 元代西域屯田、明代西域屯田等文章。

阅读

相关地名

阿克苏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