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苇:人性要大于地域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新诗写新疆·阿克苏诗篇》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3504
颗粒名称: 沈苇:人性要大于地域性
分类号: I207.22
页数: 2
页码: 182-18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沈苇发表观点人性要大于地域性的基本情况。关于地域性,可以从空间的角度去考察,也可以从时间的角度、个人命运史的角度去考察。
关键词: 圆桌对话 人性 地域性

内容

“诗歌与地域性”这个题目是我定的。一方面,我相信这是许多诗人,尤其是边疆地区的诗人比较关注的一个话题。另一方面,出于我的一点“私心”——想就这一困扰我的问题向在座的各位讨教。在以后的“新诗写新疆”活动中,我们还会确定一些主题性的讨论。
  诗歌与地域性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我想,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空间的,时间的,历史的,个人的..两者之间既相互保佑又相互折磨的关系,是一种纠结,是不可回避的。在一个人身上,地域性常常是“该隐的印记”,是一辈子都无法抹洗掉的。但是,就诗人而言,在最终的“审判”中,他们不是由地域来划分,而是由时间来甄别的。
  所以,我一直不赞同“西部诗”和“西部诗人”的提法。我知道,昌耀先生也是反对这一说法的。造成这个尴尬局面的原因,一是学术界、评论界的偷懒行为,是对具体诗人的强行的符号化、简单的标签化;二是边缘地区诗人们自觉的边缘化。不要一谈论地域性就联想到边缘、边境、边疆等词汇,难道中心不是一种地域?再说,何处不是中心?边缘与中心是客观存在的,是文学认同了的社会学、经济学标准。但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说得有意思:“所谓中心就是边缘的边缘。”这是一种智慧的表述。
  关于地域性,可以从空间的角度去考察,也可以从时间的角度、个人命运史的角度去考察。我喜欢弗罗斯特的说法:人的个性的一半是地域性。说明地域性对一个人的成长和造就是至关重要的,常常是一种决定性的力量。但弗罗斯特话中还有一句潜台词:人性要大于地域性。这才是关键之所在,也道出了地域性之下人性的可能性。诗,正是在追求一种语言——人性的可能性。
  我已在新疆生活了21年,觉得在新疆生活的福分,就是可以欣赏人的差异性和文化的差异性。这是新疆对我最大的吸引力。

知识出处

新诗写新疆·阿克苏诗篇

《新诗写新疆·阿克苏诗篇》

出版者:文化艺术出版社

诗与歌,是新疆文化传统中最重要的两个领域。从去年开始,新疆有关部门,为流行音乐打造了一个“新歌唱新疆”的活动平台。再有一个“新诗写新疆”的平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留给今天的这个好传统,与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是一致的。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丝绸之路上的新疆、祖国西部的这个最大的边疆地区,都需要物质的建设者和文化的建设者,向物质与精神的纵深挺进,细察边疆的形态、面貌和细节。

阅读

相关人物

沈苇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