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公路养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阿克苏地区交通志》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328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公路养护
分类号: U418
页数: 6
页码: 116-121
摘要: 本节记述阿克苏地区公路养护概括了道班养护、民工建勤、群众养护、养护设备、路旁绿化。
关键词: 阿克苏 公路管理 公路养护

内容

建国前,由于路段少、条件差,公路养护实为应急行事,以疏通道路为目的。
  建国后,公路养护列入公路交通的议事日程。随着公路的延伸与发展,养护工作越来越繁重。天山深处,浩瀚戈壁,都有道班设立。广大养路工人,夏天头顶烈日,迎着热浪风沙,冬天冒着严寒冰雪和刺骨寒风,精心养护道路,使条条公路畅通无阻。涌现出荣获自治区“五一”奖章的司马义·阿比孜、艾则孜·艾依提等先进个人和羊达克古都克道班等先进集体。
  一、道班养护
  国道314线库车路段全长109公里,由库车公路段养护,下设二八台、牙合、乌尊、下马力克4个道班。新和公路段全长150公里,由新和公路段养护,下设新和县城、大尤都斯、羊达克古都克3个道班。阿克苏公路段全长123公里,由阿克苏公路段养护,下设玉尔滚、扎木台、红旗坡、西大桥4个道班。柯坪公路段全长146公里,下设沙井子、阿恰、一间房3个道班。国道217线全长184公里,由天山公路段养护,下设康克沙拉、南口、狗熊沟、库尔干、阿艾、下马尔巴克6个道班。
  省道29-46线全长179公里,由阿克苏公路段养护11公里,拜城公路段养护168公里。下设克孜尔、托克逊、赛里木、拜城、大黑米孜、察尔其6个道班。29-51线全长144.6公里,由阿克苏公路总段养护23公里,由乌什公路段养护121.6公里。下设荒地、阿合雅、阿恰塔格、亚科瑞克、牧场、奥特贝希6个道班。
  县道29-47线全长57公里,库车路段27公里,由库车县养路队养护;沙雅路段30公里,由沙雅县养路队养护。29-50线阿克苏至阿拉尔路段,全长125公里,由阿拉尔养路队养护。29-52线全长60公里,分别由地区直属养路队和阿瓦提县养路队各养护30公里。25-53线阿恰至柯坪路段,全长24公里,由柯坪县养路队养护。
  92-12线边防公路(温宿县城区至克刚路段)全长89公里,由阿克苏公路段温宿分队养护。92-13线(奥特贝希至别迭里路段)全长74公里,由乌什公路段养护。
  二、民工建勤
  民工建勤养护干线公路始于建国初期,1956年以后,民工建勤主要用于养护县、乡公路。至1985年底,民工建勤养护省道649公里,县、乡道路1022公里。民工建勤是由公路沿线民工承担养护,只拨给部分建勤补贴,给国家节约了大量养护费用。
  三、群众养护
  阿克苏地区乡村道路的群众养护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沿线农牧民按户分段,进行日常性修缮养护;二是按行政村分段包干。具体办法为:划定各行政村养护责任段,由村委会按自然村分任务,乡政府定期检查,评定优劣。
  阿克苏地区群众养护乡村道路696条,总长3224公里。农一师所属团场道路的群众养护,由农一师分配,均为农工分段包干养护,养护道路157条,计长1136公里。
  四、养护设备
  1974年以前,阿克苏地区公路养护机械设备很少,只靠人工和畜力拉“路拖子”平整路面,体力劳动繁重。1975年以来,各公路管理机构先后配备了多种机械设备,1985年已拥有汽车、拖拉机、推土机、铲运机、平路机、压路机等177台,总值7084360元,基本上实现了筑路、养路机械化。
  五、路旁绿化
  本境路段大多地处山区或戈壁,植树困难。古代一般是在沿线城廓附近路旁植树。据史料载:汉代、龟兹城西5里,阿悉言城东西20里,温宿、姑墨一带植树(榆树和柳树)15里。唐代,龟兹城西7里,阿悉言城东西60里,跋禄迦城南北20里,东西30里,已发展到树荫相交。清代,对道路植树较为重视,库车县城路旁东西15里,拜城东西80里,温宿县城东西15里、南20里,阿克苏城东西30里,乌什县城东西70里,沙雅县城南北15里均有植树。为保护树木,清政府还规定:“非法砍伐路旁树木者,由当地官府依法治罪”。
  民国时期,路旁绿化是随着迪喀公路的修建开始的。民国35年(1946年),原第六区公路工程管理局要求:“公路沿线农村,应在两侧挖沟栽树”。当年初,库车县城在路旁栽榆树200株;拜城县在城东路旁栽杨树500株,城西路旁栽柳树180株;温宿县在城南路旁栽柳、杨树450株;阿克苏县在城西至西大桥路旁栽杨树550株。
  建国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视路旁绿化,1956年阿克苏专区在发展地方道路的同时,号召各县农牧民在路旁植树。当年国、省道干线公路共植树5万株,地方道路植树25万株。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路旁植树也不断增多。至1985年,阿克苏地区国道、省道路旁绿化已达547.2公里,县乡、团场道路绿化2581公里。1962年,路旁绿化从义务植树发展成为谁种谁有。但国道和省道干线仍由公路局补助绿化费,由沿线农牧民义务栽树。由于树权不明确,栽树后缺乏管理,成活率低,效果不佳。
  1963年后,实行“国造国有,队造队有,合作造林按比例分成”的林业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种是国家投资国家收益的办法,如拜城县东花园乡至牙比尔路段,温宿县城南至阿克苏市路段,阿克苏至国道314线岔口处路段,由各县绿化队栽树和管理,国家投资,全民所有。另一种是合作植树的办法。国道、省道由自治区公路局拨款,沿线各县、乡、村出劳力植树,树权归公,收益按国家、乡、村三七分成。乡村公路主要是村栽村有,由乡划段分配,投资、劳力、管理都由村委会负责,收入归集体所有。
  1976年,国道314线阿克苏市区至西大桥6公里道路林木首次采伐更新,按照林业管理法进行分配,共计伐树1200株,一杆其乡分800株,养路段分400株,更新树林由阿克苏养路段供应树苗,乡村负责种植。1978~1984年,阿克苏地区各县境内省、县公路先后进行采伐和更新,农一师各团场对50年代种植的道林树也普遍进行了采伐和更新。1985年,国道干线公路采伐127828株,更新223960株,县、乡、村道路(含农一师)采伐48125株、更新1252500株。1985年阿克苏地区国道、省道绿化里程见表5,县、乡道路绿化里程见表6。

知识出处

阿克苏地区交通志

《阿克苏地区交通志》

出版者:人民交通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大事记、附录,主要内容有交通地理、古道、机构、公路、航空运输、渡口运输、交通工业、职工队伍与行业组织等,记述了阿克苏地区交通事业的发展状况。促进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各族人民的团结进步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对建设新疆、重点发展南疆起到了“先行官”的作用。

阅读

相关地名

阿克苏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