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驿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阿克苏地区交通志》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323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驿路
分类号: K928.6
页数: 3
页码: 11-123
摘要: 本节记述阿克苏地区驿路介绍了传亭、馆驿、长行坊、驿站、烽燧。
关键词: 阿克苏 古道 驿路

内容

一、传亭
  汉代,中央政府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加强中原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在西域各重要通道均设有“传”。西域统一后,中央政府为了保护出使外国和外国来长安朝贡的使者及商贾,在沿途重要地点专门设置了“亭”。其作用是:一方面管理治安,更主要的是供国内外使者和传递公文者食宿之用。据史料载:阿克苏境内设有龟兹亭、姑墨亭、温肃亭、尉头亭。
  汉桓帝永寿四年(公元158年),龟兹左将军刘平国,率孟伯山等6人,在阿悉言城东北喀拉达格山修凿40里山道设列亭,并作“刘平国列亭诵”,刻石置碑,至今犹存。
  二、馆驿
  唐代,为了推行政府的政策法令,促进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展,在西域各条主要通道沿途设驿,“供行人酒肉”,30里设一驿,其他大路则设馆。各馆驿中均备有马、牛、驴、驼等交通工具,各驿设长1人。据史料载:本境内设有济浊馆、褚者馆、葭芦馆。
  为维护交通安全,在通西域的各道中还设有“尊”、“镇”、“守捉”、“锋”、“戍”等军事机构,人们往来必须持有各级官府颁发的“过所”(通行证),如无过所,即拘留查究。
  三、长行坊
  唐代,安西都护府在龟兹、拨换、温宿设有长行坊,备有骆驼、马、牛、驴、骡,供官吏及一般人员乘载。以马最多,因此长行坊也称马坊。长行坊的组织机构内有收马所、长行群、槽。为便于管理,还设有群头、槽头、马兵、驴子、兽医、检牧人、押官、长行典、专当官、检校长行使、检校官等管理人员,均归都护府的兵曹管辖。
  长行坊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牲畜均建立“帐案”,其颜色、性别、年龄、物证、肥瘦、字印和死亡等情况均有登记。牲畜死亡要层层申报、公验、审批,如发生错误,有关人员要受处分或赔偿。
  长行坊是与驿馆并存的交通机构,是当时行之有效的管理交通运输的措施之一,承担着繁重的运输任务。
  四、驿站
  清朝,驿站的管理比汉、唐又进了一步。清政府在平定准噶尔与大小和卓叛乱之后,为传递军令及文书,在交通沿线置军台。每台置外委1人,字识兵1人,供差兵4~5人,翻译等若干。军台除置差马外,并备牛车以便运输。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新疆改军台为驿站,并在很多方面有了加强和改进,按各站距离远近、任务繁简制定了人员、马匹及经费支销定额。规定:每站驿书1人,月支工食银4两8钱;马2匹,马夫1人,月支工食3两;马月支草料银2两4钱;每驿月支油、烛,纸张费银3两。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阿克苏境内计有58个驿站编制,共有驿书58人,马夫268人,马532匹,岁支经费白银32552.40两。
  五、烽燧
  汉唐时期,为保边防和行旅安全,在西域沿城障处驻兵,置烽燧作通信联络,遇有警讯,驻兵速即用烽燧报警,一时狼烟四起,烽火连天,迅速而及时地将军情传至都护府。一般一烽燧有烽帅一人,烽卒数人。本境内现存有两条烽燧线,近10座烽燧遗址,间隔距离在50公里或30公里左右。著名的有克孜尔桑哈烽燧、羊达古都克烽燧、奇浪烽燧等。克孜尔桑哈烽燧是目前全疆范围内保存最完整的烽燧,它位于库车县城西10公里处,高约16米,顶上望楼木栅残迹仍存,建于汉代,现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阿克苏地区交通志

《阿克苏地区交通志》

出版者:人民交通出版社

本志设概述、大事记、附录,主要内容有交通地理、古道、机构、公路、航空运输、渡口运输、交通工业、职工队伍与行业组织等,记述了阿克苏地区交通事业的发展状况。促进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各族人民的团结进步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对建设新疆、重点发展南疆起到了“先行官”的作用。

阅读

相关地名

阿克苏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