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阿克苏年鉴.2011》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2883
颗粒名称: 教育
分类号: G527.45
页数: 10
页码: 319-328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0年阿克苏地区教育的情况。其中包括基础教育、双语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
关键词: 阿克苏地区 教育

内容

综述
  【地区教育教学基本情况】 2010年,地区有各级各类学校931所,在校生435656人,教职工27288人,教职工中专任教师24348人。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幼儿园177所,在园幼儿57739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49369人);普通小学589所,在校生321827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53796人,占78.9%),全地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79%,普通小学专任教师12591人,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99.6%;普通中学142所(初级中学111所、完全中学31所、高级中学10所),初中在校生104560人(其中少数民族80017人,占76.5%),全地区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95.43%,普通初级中学专任教师7846人,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99.6%。高中在校生34353人(其中少数民族18606人,占54.2%),全地区54%的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继续接受教育。普通高中专任教师2459人,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89.4%。中学专任教师10305人,其中初中教师7846人,高中教师2459人。
  全地区共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9所(其中职业中学8所、普通中专1所),普通高等学校1所,成人高等学校2所。按照高、中等职业教育分类,中等职业中学在校生14568人,(其中普通中专类在校生4485人、普通高等职业类在校生10083人),成人高等教育类在校生3937人。
  2010年,全地区有15所民办学校,其中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小学3所。在校生10246人,其中小学7225人、初中2555人、高中466人;专任教师455人,其中小学284人、中学183人。
  全地区基本形成幼儿教育、基础教育、特殊教育、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相互依托、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日臻完善的教育体系,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小学校建设】 2010年,地区教育系统改扩建校舍面积39.82万平方米,完成投资6.69亿元(其中中央、自治区专项资金3.96亿元),建设项目426个,涉及389所学校。其中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改扩建校舍面积12.35万平方米,高中阶段教育(即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新建校舍面积10.25万平方米,少数民族双语幼儿园新建校舍面积17万平方米(含2009年下达的项目),其他项目新建校舍面积0.22万平方米。做好浙江省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制定《2010~2015年浙江省对口支援阿克苏地区教育专项规划》,涉及阿克苏地区普通高中、双语幼儿园、双语寄宿制学校、双语教师培训基地、教师周转房、双语教师培训等重点项目。完成地区及库车县两个双语教师培训基地建设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项目计划总投资额1.68亿元,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
  【义务教育经费管理】 2010年,自治区下达阿克苏地区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和取暖费补助资金15589万元;下达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补助资金753.2万元,受益学生46012名;下达贫困寄宿生生活费5224万元,地区5万多名学生受益;下达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奖励资金297万元,专项用于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补充公用经费和改善办学条件。下达专项资金5226万元,做好2010年春季和秋季学期免费教科书征订、发放工作,地区8县1市33.3万名中小学生(其中初中学生10.7万名、小学生22.6万名)享受免费教科书政策,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全部享受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杂费等优惠政策,70%寄宿生得到生活费补助。
  【支教工作】 2010年9月,地区启动第七期城镇教师赴农村贫困地区学校支教工作,386名城镇教师赴农村中小学支教。6月,地区46名支教教师被自治区授予2010年度自治区优秀支教教师称号。
  2010年,有685名大学生来阿克苏地区实习支教,其中春季121名(西北师范大学121名);秋季564名(其中西北师范大学124名、陕西师范大学299名、伊犁师范学院97名、新疆幼儿师范学校44名)。主要有汉语言文学、教育技术、计算机、历史、政治、生物、地理、数学、物理、化学、油画、体育、美术、学前双语等专业。
  【教师招录】 2010年,地区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遵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和“定县、定校、定岗”的原则,按照教师计划实施方案规定的程序和条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全年组织招聘考试4次,招聘教师2105名(第一批农村双语幼儿园教师招聘41名、第二批农村双语幼儿园教师招聘253名、特岗教师招聘1177名、中小学双语教师招聘634名)。
  【教师培训】 2010年,地区教育局按照《阿克苏地区中小学教师第四个五年管理周期“2009~2013年”继续教育实施方案》规划,完成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计算机培训、新课程培训、双语培训、少数民族汉语教师普通话培训、自治区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培训、自治区中小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培训等各类教师培训任务,培训教师8174人次。组织教师参加自治区教育厅利用远程直播课堂视频系统进行的新课程远程教育培训,在地区8县1市设置直播课堂组织教师学习,800多名教师参加了高中新课程远程培训。组织实施第四个五年管理周期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全员培训工作,培训2858人次。组织2812人参加自治区中小学教师计算机等级考核,1801人取得新周期等级证书。开办“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和自治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培训班,培训教师400名。开展中国宋庆龄基金会——2010年第三期培罗成少数民族教师培训工作,培训少数民族小学语文、数学教师200名。组织开展2010年中小学教师专业理论培训考核工作,全地区21244名教师参加测试,合格率88.5%。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010年1月9~11日地区教育局举办交通、电力系统委托,自学考试,交通、电力系统考试考生223名,报考968科次。3月28日,组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62名考生参加考试。4月17~18日,组织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教育学、心理学考试。其中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生2466名,报考5678科次,教育学、心理学考试考生462名,报考876科次。5月22~23日,组织统计调查分析师资格考试,20名考生参加考试。5月23日,组织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10662名考生参加考试。6月19~20,日,在塔里木大学和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两个考点进行全国大学生四、六级英语等级考试和高校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考试。7月3~5日,举办交通、电力委托考试,考生211人,报考868科次。9月18日,组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84人参加考试。11月21日,组织中国汉语水平考试,9686人参加考试。11月20~21日,组织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考试,524人参加考试,其中县(市)196人、兵团农一师328人。12月18~19日,在塔里木大学和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两个考点进行全国大学生四、六级英语等级考试和高校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考试。全年自学考试毕业生344人。
  【普通高考和成人高考】 2010年,地区教育局与地区公安、民宗、纪检监察等部门协作,加强普通高考和成人高考各族考生的报名、资格审查、电子信息采集、体检、军检与体能测试、志愿填报与录取、咨询服务接待等工作。严审考生的户籍、学籍、民族成分等报考资格条件,防止投机报考现象,封堵“高考移民”取消126名不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资,格,确保地区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工作顺利进行。全年普通高考报名15421人(其中三校高职考生541人),汉语考生8868人(文科3369人,理科5399人,三校高职考生100人),考生人数比上年增加234人;维吾尔语考生6553人(文科2242人,理科3097人,三校高职考生441人,双语班773人),增加849人。资格审查关口前移至高一汉族在校生学籍电子注册,组织完成地区9100多名高一汉族在校生电子注册信息采集工作。完成地区15个成人高考报名点3435名各族考生(汉语考生2501人,维吾尔语考生934人)报名信息、电子摄像信息的采集工作。完成地区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的组织筹备与施考工作。
  2010年,地区普通高考共设2个考区、12个考点、626个考场;成人高考共设1个考区、3个考点、151个考场。严肃考风考纪、加大违纪舞弊事件的查处力度,考试期间,查处9名违规考生(普通高考3人、成人高考6人)。普通高考完成9359名地区各族考生的录取工作,录取率60.67%。完成对13所中等职业学校录取审批工作,录取考生4531人。
  【教育科研】 2010年,地区教育局经多方努力,成立国家教育部规划课题“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课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协作组。11月,选派47名教师参加在广西南宁举办的第九届“发展与创新教育”研讨会,在9个研究项目的比赛中,地区有31人获全国一等奖,13人获二等奖,地区教育局被评为全国课题先进单位。经过一年努力,2009年自治区批准立项的55个课题和地区批准立项的155个课题全部结题,其中93个课题成果经评审后,汇编成《耕耘与收获》,由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发行。组织开展中小学汉语和双语数、理、化四个学科的优秀教案和案例评选活动,地区8县1市上报教案、案例723篇,经专家评审,评选出小学、初中、高中9个学科的50篇优秀教案和案例。选拔指导12节双语理科优质课参加全疆双语优质课大赛,其中4节课获全疆一等奖,3节课获二等奖,同时指导7节中小学双语优质课,于12月1~19日通过直播课堂在全疆直播。举办地区中小学教师多媒体课件大赛,上报优秀课件358件,其中78件报自治区参赛,19件报送参加全国第十四届多媒体教育课件大奖赛。组织开展第二届小学科学、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教学大赛活动,全地区78名优秀教师参加比赛。
  【教育信息化建设】 2010年,地区各级各类中小学拥有计算机20198台,每个学生拥有计算机比例为20∶1,拥有计算机教室465间(其中中央代表团赠送新疆电教设备项目26间)。安装ADSL宽带的学校有417所,占全部中小学的58%。有新疆远程教育网直播课堂直播点2个、直播听课点51个、点播点287个,远程教育项目(模式一、模式二、模式三)覆盖全地区所有农村中小学。4月,举办多媒体课件培训班2期,培训学员300余人。5月,举办地区首届中小学实验员操作大赛。7月,举办地区多媒体课件大赛,参赛作品500多件。其中18件作品参加中央电教馆举办的课件大赛,4人获奖。12月,新疆远程教育网阿克苏二级平台建立。全年完成中小学教师计算机培训计划,培训学员2800人次。
  【德育工作】 2010年,地区投入德育专项资金100万元,举办中学德育骨干教师培训班4期,600名骨干教师参加培训。7月14~22日,举办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员专题培训班,地区各县(市)教育局政教股长、学校德育副校长、政教主任、骨干班主任等200人参加培训。
  10月25日至11月15日,地区教育局对9所申报地区级德育示范校、依法治校示范校进行评估验收。11月,自治区德育专家组对地区3所已创建的自治区级德育达标(示范)学校进行复检,对3所新申报的自治区级德育示范校进行评估验收,6所学校均顺利通过验收。
  【行风评议】 2010年,地区教育局印发《关于聘请2010年度地直教育系统行风评议员和效能监督员的通知》(阿地教字〔2009〕128号),从社会各界聘请16名行风评议员和义务监督员,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各自职责,开展明察暗访活动。5月18日,召开座谈会,反馈调查发现的问题,并学习本系统相关纠风工作业务知识;下发《关于开展地直教育系统行风调查活动的通知》(阿地教传〔2010〕109号)。5月19~26日,以地区教育学院、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和局机关为重点开展集中行风调查活动,形成3篇行风评议稿,要求被评议单位对照检查,抓好整改落实工作。
  【教育收费】 2010年,地区教育局把治理教育乱收费作为纠风工作的重点。3月4日,召开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纠风工作专题会议,通报2009年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部署2010年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3月9~19日,地区教育局与地区监察局、发改委等部门组成2个专项联合检查组,抽查地区8县1市教育系统春季开学教育收费情况,及时将督察的情况向学校领导和县(市)教育局有关领导反馈,联合形成《关于对各县(市)教育重点工作督察情况的通报》。4月23日,配合自治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市、区)检查组,检查验收乌什县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创建工作。9月27日,乌什县被自治区命名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10月8~11日,联合地区监察局、纠风办抽查地直学校及阿克苏市城区学校秋季开学教育收费情况。10月25~30日,与地区发改委、审计局、财政局组成联合督察组,检查库车县、新和县、温宿县、阿瓦提县有关部门、学校2009年秋季开学以来涉及教育的收费行为,并将督察的情况及时向学校领导和县(市)教育局有关领导反馈。
  【考风考纪】 2010年,地区教育局健全和完善考务管理制度,加强考前教育培训,在对广大考生进行诚信考试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加大对全体监考教师和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法制观念教育和业务培训力度。坚持民汉交叉监考,加大查处力度,确保各类教育招生考试工作顺利进行,从源头上防止教育招生考试中腐败和不正之风现象的发生。全年在各类招生考试中查处违纪舞弊考生181人;在普通高考资格审查中,加大清理外籍考生工作力度,清理外籍考生142人,维护本地考生的利益,维护教育招生考试工作的严肃性、公平性和公正性。
  【教育减负工作】 2010年,地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开展一帮一、对口扶持、献爱心等多种活动帮助贫困学生。全年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减免贫困家庭学生(含三好学生)学费、高中计划外学生学费、住宿费、课本费及教辅用书费等(除义务教育阶段免费课本和免收杂费减少的费用以外)1402.5万元。
  【应急管理】 2010年,地区教育局落实《2010年阿克苏地区应急管理工作要点》,将应急知识宣传普及与校园平安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纳入年度宣传工作计划,在教育系统开展应对突发事件法律法规和避险、预防、自救、互救等相关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5月,地区各县(市)教育局、地直各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5月12~13日,各县(市)、各学校开展防火、防震疏散应急演练。
  全年3次检查地区8县1市、地直各学校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食堂食品卫生安全、校舍安全、校园建筑施工安全、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管理安全、用电用水安全、奥运期间安全等情况,及时下发通报,要求存在安全隐患的学校限期整改,确保师生安全。
  【安全教育活动】 2010年3月4日,地区教育局召开教育系统2010年安全工作会议,总结2009年地区教育系统安全工作,部署2010年地区教育系统安全工作任务。组织开展地区中小学“安全教育周”主题活动,邀请消防官兵到学校作消防安全知识报告,组织学生到县(市)消防中队参观学习,听战士们讲授火灾防范、自救知识,组织师生开展校园消防自救演练。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119”消防周活动,加强校园冬季取暖安全教育与管理,重点检查学校学生宿舍、食堂、实验室、微机室等重点部位的电路、电器、消防器材、照明设备,及时更换不符合安全要求或已损坏的设备。配合地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部门,多次到县(市)、学校开展校园安全、季节性传染疾病、地方病防控、校园食品安全和学生活动场所安全检查。会同地区公安局组成联合督察组,督导检查地直和市直学校(幼儿园)落实校(园)安保人员及防护装备、学校(园)组建护校(园)队、校(园)内部及周边安全、学校安防视频监控设备运行情况、学校对学生自我防范教育工作落实、学校门卫值班制度落实、出入校园登记查验制度落实及学校预防处置突发事件预案和演练等校园内部安全防范工作开展情况。
  【勤工俭学】 2010年,地区教育局坚持勤工俭学育人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勤工俭学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体系。全年教育系统勤工俭学总收入2628.44万元,勤工俭学纯收入2463.42万元,其中用于改善办学条件668.33万元(购置教学设备和仪器);用于资助困难学生学费和生活补助1662.98万元;用于教师进修等项开支132.11万元。地区有农村学校勤工俭学劳动实践基地1012个、土地面积2480.76公顷,比上年有较大增加。
  【校方责任保险工作】 2010年,地区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重视校(园)方责任保险工作,截至12月30日,阿克苏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用公用经费为407681名各族学生办理完结了2011年校(园)方责任保险,成为全疆第一个全面完成2011年校(园)方责任保险工作的地区。2009~2010年,校(园)方责任保险累计赔付案件515件,累计赔付金额116万元。9月3日,自治区教育厅在乌鲁木齐市召开自治区学校校(园)方责任保险工作会议,阿克苏地区教育局作为全疆唯一先进单位作题为《积极做好学校校(园)方责任保险、为学校稳定安全保驾护航》的大会发言。
  【儿童平安回家活动】 2010年地区教育局联合地区公安局、地区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地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2010年人寿杯少年儿童平安回家活动;开展801次少年儿童平安回家活动自护辅导活动。以学校为单位,向学生传授安全基本知识;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举办安全知识挂图展600次、“少年儿童平安回家”万人签名活动2场、“少年儿童平安回家”作文竞赛和演讲比赛44场;引导学生开展家庭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号召学生向家长及其亲人宣传交通安全,组织学生上街发放宣传单10万多份;配合铁路、公安部门在铁路沿线学校开展铁路安全知识讲座,受教育师生5万多人次。
  基础教育
  【地区基础教育概况】 2010年,全地区基础教育学校有919所,其中高级中学41所、初级中学111所、小学599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177所。在校(园)生428487人,专任教师23500人,其中高中教师2459人(少数民族1374人),初中7846人(少数民族6062人),小学12591(少数民族9592人),特殊教育17人(少数民族4人),幼儿园587人(少数民族267人)。
  【学前教育】 2010~2011学年,地区3~6岁儿童在园57739人(少数民族30915人),入园率50.93%,其中在学前双语幼儿园和小学附设学前班接受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5~6岁儿童45257人,占少数民族5~6岁儿童的85.6%。
  【义务教育】2010~2011学年,地区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732所,其中中学142所(完全中学31所、初级中学111所),小学589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321827人(少数民族253796人)。其中初中在校生104560人(少数民族80017人)、小学在校生217163人(少数民族173779人);专任教师20437人(少数民族15654人),其中初级中学专任教师7846人(少数民族6062人)、小学专任教师12591人(少数民族9592人)。小学入学率99.79%,初级中学入学率95.43%;小学辍学率0.05%,初中辍学率0.27%;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99.8%,17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98.8%;小学教师合格率99.63%,初中教师合格率99.59%。
  【普通高中教育】 2010~2011年,全地区有普通高中教育学校41所,其中高级中学10所、完全中学31所。普通高中在校生34353人(少数民族18606人);专任教师2459人(少数民族1374人)。全年普通高中共录取新生14012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8038人。
  2010年自治区按照每所学校40万元的标准,为地区36所普通高中学校分别配备了通用技术专用教室。地区教育局成立2个质检验收专业小组开展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设备质检验收,工作,确保普通高中学校通用技术教学设备顺利投入使用。
  9月15~21日,自治区教育厅组织专家组对地区一中、二中和库车二中3所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进行复评。
  10月27日至11月10日,自治区教育厅组织专家组对地区一中、二中、阿瓦提县三中和库车县二中、四中、齐满镇中学等5所自治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样本校新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贫困中学生等级评定】 2010年,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印发〈内地新疆高中班贫困定标准及评审实施细则〉的通知》(新教基〔2005〕42号)的要求,地区教育、监察、民政等部门组成评审小组,对2010年被录取到内地新疆高中班和新疆区内初中班的考生申报贫困等级情况进行评审。全地区共有682名学生被录取到新疆区内初中班,其中74名学生被评为特困生,288名学生被评为贫困生,特困生和贫困生共计362人,占录取总人数的53%。491名学生被录取到内地新疆高中班,其中94名学生被评为特困生,157名学生被评为贫困生,特困生和贫困生共计251人,占录取总人数的51.1%。
  【特殊教育】 2010年地区有特殊教育学校1所,即阿克苏地区启明学校。学校占地4.05公顷,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招收地区8县1市、兵团农一师阿拉尔市、各团场及周边的克孜勒苏州、喀什地区等地适龄入学残疾儿童。现有10个教学班、在校生104人,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44.7%。全地区有适龄残疾儿童、少年393人,入学338人,入学率86.0%。
  【社会力量办学】 2010年,地区有15所民办学校,其中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9所、小学3所。在校生10246人,其中小学7225人、初中2555人、高中466人。专任教师455人,其中小学284人、中学183人。
  【中考改革】 2010年,地区教育局制定《阿克苏地区2010年初中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学业考试的成绩按百分制阅卷,以等级制呈现,等级设置为A、B、C、D、E五级。原则上A级占总考生人数的15%,B级占总考生人数的25%,C级占总考生人数的35%,D级占总考生人数的20%,E级严格控制在总考生人数的5%以内。
  高中招生坚持多元评价、择优录取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既依据学生的学业成绩,又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既衡量学生发展的现有水平,又参考学生的成长过程;既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关注某一方面的突出才能和表现。
  高中招生录取的主要依据包括:由地区教育局统一组织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A、B、C、D、E等级和初中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定结果。普通高中录取时,根据各等级比例分别给等级赋于一个等级值:设定E级等级值为2,按照几何数列增长,则分别为D级为4,C级为8,B级为16,A级为32。一个考生最高的等级值为5×32=160,最低的等级值为5×2=10。在向学生公布成绩时,只公布各学科的等级,而不公布综合等级值,只有在高中录取时,才公布录取线为“多少”等级值。
  地区教育局负责地区一中、地区二中、地区实验中学、阿克苏市三中、库车县二中的招生录取工作。根据各学校的招生计划、学生报考志愿和学生学业成绩,面向全地区招生录取。其他县(市)高中学校的录取工作由县(市)教育局负责录取。
  【中小学体育工作】 2010年,地区教育局组织开展地区青少年五项比赛(地区中学生田径比赛、地区中学生篮球比赛、地区小学生足球比赛、地区中学生排球比赛、地区青少年国际式摔跤比赛),800名青少年运动员参加比赛,5000名学生参与训练。
  10月12~27日地区教育局组织专家组,对地区4所,学校(阿克苏市二校、市四中、市十一中和地区二中)开展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检测7~18岁汉族学生体质,共检测3360人(其中城市学生1680人、农村学生1680人)。
  【校园艾滋病宣传教育】 2010年,地区教育局组建学校预防艾滋病骨干教师网络,做好教师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培训工作。确定80所学校为预防艾滋病宣传学校,举办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班3期,培训健康教育教师110人、校园艾滋病宣传员340人,通过培训,使健康教育教师们更好地掌握了预防艾滋病教学方法和内容。利用“五一五”预防艾滋病宣传日,“一二·一”世界艾滋病日,组织各学校通过主题班会、升国旗仪式、宣传橱窗、标语、宣传展板、黑板报、读书活动、知识竞赛、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开展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学校健康教育教师开展117场预防艾滋病知识专题讲座,制作宣传展板553块,发放宣传手册7000多册、宣传单18536份,张贴宣传画350张、标语120条,向广大师生宣传预防艾滋病及远离毒品宣传教育,增强了广大师生防毒、拒毒以及预防艾滋病的意识。
  【青少年科技工作】 2010年,地区教育局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围绕科普教育主题,以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培养青少年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与地区科协、科技局、环保局联合下发《关于举办阿克苏地区第二十四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通知》,组织青少年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和社会调查活动。10月14日,由地区科协、教育局、科技局、环保局联合举办的阿克苏地区第二十四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阿克苏市举行。大赛共收到地区各县(市)推荐参加的青少年科技竞赛项目63项、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12项、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88幅、科技辅导员科教创新成果11项、优秀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活动方案11项。经各学科专家评审,评选出青少年科技竞赛项目一等奖9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8项;优秀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一等奖15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25项;科技辅导员科教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秀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活动方案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优秀组织单位6个。
  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科技活动周宣传活动。制定《2010年阿克苏地区教育系统关于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科技活动宣传周活动方案》,在学校宣传以“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为核心理念的知识产权文化。全地区教育系统开展大型宣传活动218次,参加宣传活动20741人,印发宣传资料42250份,出动宣传车辆50次,制作宣传横幅467条、宣传板报1504块,利用校园广播开展宣传活动394次,参加普法考试师生102318人。在中小学校举办知识产权座谈会262次、报告会7次,设立知识产权宣传标语625块,举办知识产权培训班166期,参加知识产权培训4224人。
  【环境保护教育】 2010年,地区教育局联合地区环保局制定《关于开展“六五”世界环境日环保法律法规知识竞赛活动实施方案》,把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与学校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把环境教育纳入正常的教育教学内容,营造“人人行动促环保,环境保护为人人”的环保氛围。开展“绿色学校”知识竞赛、地区级“绿色学校”创建评估工作,全地区共有24所中小学申报地区级“绿色学校”的评估,经地区教育局和环保局组织有关人员评估,18所中小学被命名为地区级“绿色学校”。为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地区教育局在全地区开展以“迎世博,促环保”为主题的青少年作文竞赛。各县(市)、地直学校共选送作品286篇,经专家评选,109篇作品获奖。
  【国防教育】 2010年9月18日,地区教育局举办以“富国强军、共筑长城”为主题的青少年国防教育知识竞赛活动。地区8县1市、地直学校的10支代表队30名选手同300多名中学生代表参加知识竞赛活动。为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国防观念,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在新学期前,组织普通高中和大中专院校新生开展军训活动,1.2万多名学生参加军训。
  【扶贫助学】 2010年,地区出台《阿克苏地区“扬帆”扶困助学教育基金管理实施办法(暂行)》(以下简称《“扬帆”基金管理实施办法》)以确保具有阿克苏地区户籍,并毕业于地区本级四所普通高中(地区一中、二中、实验中学、昆仑高中),考入普通本科、专科院校的大学一年级贫困学生继续就学。《“扬帆”基金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凡被内地高校录取的贫困家庭学生,经审查核实后,每人可获得一次性补助6000元;凡被疆内高校录取的贫困家庭学生,经审查核实后,每人可获得一次性补助4000元;被阿克苏地区职业技术学院录取的贫困家庭学生,经审查核实后,每人可获得一次性补助2000元。
  2010~2011学年,阿克苏获得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教育助学项目资金348万元,用于资助普通贫困高中生,每生每年补助1000元,地区共有3480名学生获得资助。
  【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 2010年,地区有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项目9个,其中国家援建项目8个、自治区自建项目1个。4个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投入运行,4个项目基本建成,尚未投入运行,1个项目尚未开建。
  新和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是2009年度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建设的学生校外教育活动场所。项目规划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总投资650万元,2010年7月底开工建设。
  柯坪县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项目是中央专项福利彩票公益金项目,建设资金240万元,建设面积2287平方米,2010年3月中旬完成招投标开始动工建设,截至年底,完成主体工程认证进行主体装修。
  拜城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项目建筑面积5169.6平方米,总投资735.88万元,工程于2009年6月开工建设,由于施工图变更和地基处有下水管道需改建,致使工程拖至2010年,截至年底,主体工程完工。
  阿瓦提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于2008年完成土建工程,因未装修,尚未投入使用。
  双语教育
  【概述】 2010年,地区将双语教学工作及农村学前双语幼儿园建设纳入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重点考核内容列入地区目标管理考核指标。成立地、县两级双语教学领导小组和双语幼儿园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设立双语教学工作办公室,建立相关部门共同推进双语教育工作机制。印发《阿克苏地区2010年少数民族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学工作推进方案》,明确推进双语教学的目标、任务和方法步骤。
  2010~2011学年,全地区接受学前双语教育的少数民族幼儿45257人,占少数民族5~6岁儿童的5.6%;小学双语班2251个,在校生80936人,占少数民族小学在校生的46.6%;初中双语班291个,在校生12439人,占少数民族初中在校生的15.5%;普通高中双语班59个,在校生2635人,占少数民族高中在校生的14.2%。职业高中双语班27个,在校生1499人,占少数民族职高在校生的2.5%。
  【双语教学】 2010年,地区教育局坚持积极稳妥有效的原则,按照先易后难,先城市、后农村,先乡镇中心学校、后农村村级学校,分层次推进双语教学工作。优化配置双语教师,在招录、培养双语教师的同时,对现有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教师进行区域调整、优化配置,保证双语教学岗位教师的质量和水平。做好学前和中小学双语教学衔接。建立地区模式三教学方式的年级师资配备统计体系,对双语教师实行实名制管理,及时掌握双语教育推进情况。全地区有397所小学718个班级23880名学生(城镇64所小学170个班级7627名学生,乡镇106所小学242个班级8138名学生,村级227所小学306个班级8115名学生)进入模式三教学模式。
  【双语幼儿园建设】 2010年,地区教育局加强新建双语幼儿园学前双语教育保障经费和幼儿园工程建设经费使用管理,对自治区扶持新建的2009年31所、2010年180所双语幼儿园的建设和投入使用情况进行专项督察。2008~2011年,自治区下达阿克苏地区双语幼儿园建设项目331所(其中2008年8所,2009年31所,2010年180所,2011年112所),总建筑面积322800万平方米,建设投资32290万元,幼儿园教学、生活辅助及活动设施经费补助共投入5163.6万元。2010年下达的180个建设项目中,开工建设160所,其余20所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
  【区内初中班】 2010年,地区教育局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2010年新疆区内地初中班招生规定的通知》要求,组织5069名小学毕业生报考区内初中班,其中汉语考生1762人,民语考生2744人,双语考生563人。共录取区内初中班考生682人,其中阿克苏市256人、昌吉州426人。
  【内地新疆高中班】 2010年,地区教育局按照自治区教育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2010年新疆内地高中班招生规定的通知》要求,组织3622名初中毕业生报考内地新疆高中班,其中汉考汉209人,民考民1539人,民考汉764人,维汉双语1062人,其他48人。共录取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491人。
  【双语教师队伍建设】 2010年,地区教育局招录中小学双语教师634人、学前双语教师294人。组织开展机关和事业单位干部赴农村双语幼儿园支教工作,地区各县(市)选出957名符合条件的干部,经培训后赴农村双语幼儿园开展支教工作,缓解了农村双语幼儿园教师短缺问题。在城区汉语言学校选派472名教师到乡镇、村级民族中小学任教,通过传、帮、带及本校培训提高民族教师的汉语水平与教学能力。加快双语教师培训基地建设,抓住浙江对口援助的机遇,在阿克苏市和库车县建立两个双语教师培训基地,5年内完成5072名35岁以下不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含学前双语教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培训,学制2年,每年1000人。建立健全双语教师考核机制和办法,对双语教师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将不具备双语教学能力的教师调整出双语教学岗位。
  【双语教师培训】 2010年,地区教育局实施阿克苏地区中小学少数民族教师双语教师培训8年规划,对少数民族教师按计划实施全员国语培训,年内培训地区级双语骨干教师241人。组织3批次、50多名新建双语幼儿园园长参加自治区双语幼儿园园长培训。723名学前双语教育工作人员参加2009年新建双语幼儿园园长远程直播课堂培训,提高双语教育管理人员的教学管理水平。选派178名少数民族教师参加自治区两年制双语教师培训。组织实施《国家支援新疆汉语教师工作方案》2010年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骨干教师赴内地培训项目,选派58名教师赴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市参加为期一年的双语教师培训。10月,浙江省援助阿克苏地区35岁以下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计划首期培训班开班,300名教师参加为期两年的培训。组织实施《国家支援新疆汉语教师工作方案》2010年中小学汉语骨干教师赴内地培训项目,选派15名教师赴北京、上海脱产参加为期一年的培训。组织开展2010年自治区义务教育阶段双语课堂教学观摩课和学前双语教育示范课的远程直播活动,受惠师生18907人次。
  【双语教师招聘】 2010年6月27日,地区教育局组织“双语临时编制”教师招聘考试,232名考生参加考试;6月27日,组织农村双语特岗教师招聘笔试,4992名考生参加2572个岗位的竞聘考试;8月15日,组织幼儿园双语教师招聘笔试,2035人参加考试;10月30日,组织农村中小学双语特岗教师笔试考试,3982名考生参加1507个岗位竞聘考试。
  职业教育
  【概况】 2010年,地区有10所高、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其中普通高等院校1所(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普通中专学校1所(阿克苏地区文化艺术学校),职业技术学校7所(库车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乌什县职业技术学校、阿克苏市职业技术学校、温宿县职业技术学校、阿瓦提县职业技术学校、沙雅县职业技术学校、新和县职业技术学校),拜城县职业技术学校在建,柯坪县职业技术学校待建。全年全地区初中毕业生34895人,各中等职业学校招生8595人(其中普通中专招生2411人,职业技术学校招生6184人),占初中毕业生总数的24.63%,入学率比上年增长12.13%。2010~2011学年各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14568人(其中普通中专学校在校生4485人,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10083人),专任教师282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197人)。
  【初三分流职业教育】 2010年,地区开办初三分流职业班2082个,占初三毕业班总数的三分之一,培训学生83538人,占农村中学初三毕业生28.1%以上。2010~2011学年,地区有各县(市)农村普通中学开设的初三分流职业班191个,职业班学生6154人,占全地区农村初中毕业生总数(27764人)的
  22.16%;初三分流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坚持基础文化课与专业技术课并重的原则,开设有综合农业、林果园艺业、养殖业、温室种植、美容美发、农机维修、信息技术、旅游业、烹饪、手工艺、裁剪、木工、家电维修、会计、彩砖加工、地毯编织、民族乐器制作等10多个专业。
  【“绿色证书”教育】 2010年,地区教育局以“法制教育(突出维稳教育)、社会教育和实用技术教育”为主要内容,对培训合格的学生实行“双证”(毕业证书、绿色证书)教育。2010年,地区城乡初中毕业生总数34895人(其中少数民族23717人,汉族11018人),应参加“绿色证书”培训的农村初中毕业生27764人,实际参加培训的初中毕业生24607人,培训面70.5%;全地区8390名(农村3001名)城乡高中毕业生中,2869人接受“绿色证书”培训,培训面34.2%。全地区140所乡(镇、场)中学、各(县)市及乡(镇、场)有关职能部门,共培训“绿色证书”学员27476人(含高中),发放“绿色证书”27476本,初、高中毕业生培训率63.48%。
  成人教育
  【扫盲工作】 2010年,地区教育局组织各县(市)以“科技之冬”活动为载体,利用农闲时节开展了扫盲工作及青壮年农牧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工作。2009~2010年度,地区有15~50周岁青壮年1251978人,非文盲1249641人,非文盲率99.82%。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地区共开办扫盲班365个,实际参加扫盲学习1863人;开办脱盲人员巩固提高班565个,实际参加脱盲人员巩固提高学习11058名。已脱盲447人,剩余文盲2337人,死亡或超龄229人,迁出27人,文盲人数比上年减少689人。
  【农牧民培训】 2010年,地区有乡级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111所,村级农牧民文化技术班(教学点)1208个,乡级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办学面达100%。各县(市)围绕“培育农牧民人才、推广农村实用技术”的奋斗目标,利用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开展农牧民文化技术、实用技术、党团知识、计划生育、法律常识等培训活动,发挥广大农牧民在农村文化教育、宣传等工作中的作用。(邢伟)
  高等教育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概述】 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占地面积695096平方米,建筑面积183964平方米,教学及辅助用房100330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1367平方米。全院固定资产总值15860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3237.34万元(含丹麦贷款)。2010年,学院馆藏纸质图书16.1万册、电子图书32.6万册。内设8个教学系(部)、11个部门(其中8个副县级建制、3个科级建制),开设34个高职专业、52个中职专业。有在校生6575人。完成社会培训任务1万多人次,成人学历教育招生1376人,比上年增长129%,技能鉴定总人数2778人,增加1796人。
  【学生队伍】 2010年,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招生3266人,其中普通高职(大专)招生1010人,报到率88%;中职(中专)招生2077人,有全日制在校生6575人,其中大专生(高职)2814人、中专生3753(中职)人。在校大学生党员132人。
  毕业生2372人,其中高职毕业生1715人、中职毕业生657人;高职毕业生就业率95.43%,中职毕业生就业率85.15%。
  【师资建设】 2010年,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以服务阿克苏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就业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优化专业设置和布局。注重加强师资建设,学院有教职员工460人,其中专任教师338人,高级职务教师比例达到33%,中级职务教师135人,具有研究生学历85人。青年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达到46%;“双师”型素质教师比例达到80%;兼职教师比例达到35%。全年选派教师学习培训200多人次,选派下企业实践锻炼109人次,赴疆内外培训学习144人次,比上年增长29.7%。建立250多人的兼职教师库,聘请兼职教师90多人,“双师”素质教师200人,其中具有“双师”资格证的76人,职务转评和晋升13人,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28人,攻读博士研究生1人,基本形成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中青年教师构成梯次分明的教师队伍。
  邀请疆内外专家学者举办讲座12次,选派4批122名管理干部和教师到上海电机学院学习考察、挂职锻炼。引进各专业急需人才24名,其中引进内地高校专业技术人才16名(具有研究生学历1名),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骨干2名,聘请上海“银龄行动”专家2名,接收新疆财经大学对口支教教师4名,为引进人才提供优质服务,为学院教学工作、专业建设提供了智力保障。
  全年组织完成24名申请高校教师资格人员的材料审核、报审工作;协助教育厅组织开展非师范类申请高校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21人参加测试;为通过审核的19名教师办理了教师资格证书。
  【专业建设】 2010年,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跟踪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和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全年申报现代纺织技术和通信网络与设备两个专业。现有会计电算化、金融与证券、旅游管理、建筑经济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设施农业技术、新型纺织机电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作物生产技术、园艺技术、畜牧兽医、农畜特产品加工、动物防疫与检疫、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汉语、学前教育、初等教育、文秘、护理、助产、体育教育、医学检验技术、投资与理财、舞蹈表演等34个高职(大专)专业。
  【内涵建设】 2010年,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申报260万元中央财政支持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自筹资金240万元,新建9个多媒体教室、检验实验室,申请自治区教育厅内涵建设资金40万元,投入8万元,新建8个学生活动室。新建10门院级精品课程,共有院级精品课程22门。编写出版教材9部,其中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3部、地方特色教材3部、校内自编教材3部。立项自治区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1项,院级课题15项。“棉花捷膜杆机”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全年发表科研论文45篇。与阿克苏市人民政府、地区林业局等合作出版《阿克苏红枣生产应用新技术》,将生产实践经验向阿克苏地区广大林果业技术人员推广,发挥了高等学院服务社会的职能作用。
  【社会培训】 2010年,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树立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的观念,拓宽办学思路,形成独立办学与联合办学相结合、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并存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模式;逐步增加短期培训种类,申报职业技能鉴定工种。学院有阿克苏第六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鉴定工种14个。
  全年举办农牧民培训15期,培训1676人次。其中创业培训5期,223人次;沼气培训1期,131人次;林果业培训3期,583人次;畜牧培训1期,271人次;企业用工培训1期,205人次;农产品经纪人培训2期,130人次;纺织工培训2期,133人次。
  【扶贫助学】 2010年,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落实国家奖、贷、助、免、减的助学政策,同上海电机学院共同设立“博学”奖学金,自筹资金设立“厚德”奖学金。全年有5974名学生得到各项奖励和资助,资助总金额580.73万元。其中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资助263.4万元。3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100名学生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1055名学生获国家助学金,4231名中职生享受助学金,447名学生享受学院“厚德”奖学金,70名学生享受上海电机学院“博学”奖学金,19名学生获学院优秀学生标兵称号,6个学生社团被评为优秀社团,49名学生被评为2010届优秀高职毕业生。(程玢)

知识出处

阿克苏年鉴.2011

《阿克苏年鉴.2011》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为特载、概况、大事要闻、领导干部名录、中共阿克苏地区委员会、政权·政治协商、群众团体、地方军事、法治、农业、工业、城乡建设·国土资源、交通运输、扶贫开发、科学技术、教育、文化·体育·新闻等30个类目,反映了2010年度阿克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阿克苏年鉴》(2011年卷)分为30个部类:特载;概况;大事要闻;领导干部名录;中共阿克苏地区委员会;政权·政治协商;群众团体;地方军事;法治;农业;工业;城乡建设·国土资源;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环境保护·招商引资;扶贫开发;经济监督与管理;贸易流通;银行·保险·证券;旅游业;财政·税务·审计;科学技术;教育;文化·体育·新闻;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社会民生;县市概况;农一师阿拉尔市;附录。

阅读

相关地名

阿克苏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