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监督与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阿克苏年鉴.2011》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2603
颗粒名称: 经济监督与管理
分类号: F123
页数: 22
页码: 259-280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0年阿克苏地区经济监督与管理的情况。其中包括宏观经济管理、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物价等。
关键词: 阿克苏地区 经济监督 管理

内容

宏观经济管理
  【重点项目建设】 2010年,地区691个在建项目(其中新开工项目487个,竣工项目321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0.26亿元,比上年增长
  27.85%。工业投资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完成投资78.6亿元,增长46.56%。列入考核的57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0.12亿元,占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41.18%。
  石油石化中,中石化塔河分公司350万吨重油改质工程和柯坪县3万吨催化脱蜡及3万吨润滑油生产联合装置完工投产。新疆金圣胡杨60万吨硝基复合肥和玉象胡杨20万吨三聚氰胺、库车4万吨聚甲醛等在建设中。电力能源中,温宿县台兰河第四级水电站、苏鹿Ⅱ回220千伏、库车牙哈220千伏输变电、阿克苏白水220千伏变电站等建成运行。库车铜场水库大坝完工。徐州矿务集团阿克苏热电厂、小石峡水电站、国电库车火电厂二期等都在施工进行中。库车县伟晔60万吨煤矿和新疆天然物产公司梅斯布拉克60万吨煤矿投产运行;煤化工盐化工项目中,新疆祥运工贸有限公司60万吨聚氯乙烯、阿克苏兴华电业公司60万吨聚氯乙烯经自治区发改委备案。山西金晖一期90万吨焦化于9月28日开工,完成部分设备订购任务;一期50万吨/年PVC项目备案、环评报批手续上报自治区,盐矿、石灰石探矿权获准,于9月15日开钻。钢铁产业中,八钢拜城300万吨钢铁基地项目前期审批、资源配置、配套工程建设等各项工作同步推进,8月18日开工。轻纺织工业中,阿克苏纺织工业城总体规划取得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新疆鸿力棉业6万锭精梳棉纺等项目投产;华孚控股集团30万锭、河南海洋集团一期6万吨棉浆粕等项目加快建设步伐。阿克苏火车站至纺织城的铁路专线和铁路高架桥等列入南疆铁路复线工程;浙江省能源集团2×13.5+8万千瓦自备热联电产项目、物产集团物流园区项目和纺织工业城污水处理等基础配套设施加快建设。机场、铁路、公路建设中,阿克苏机场改扩建工程完工,机场于11月25日通航;库车机场飞行区工程接受初步验收。库车—俄霍布拉克铁路支线、库尔勒—阿克苏铁路复线站线铺轨工程以及库(车)—阿(克苏)高速公路路基建设步伐加快;阿克苏南疆物流中心铁路专用线、库车铁路货运中转站和园区铁路专用线、乌什—别迭里口岸公路(国内段)、库(车)—拜(城)高速公路、温(宿)—昭(苏)公路等项目加快开展前期工作。农副产品加工、矿业勘探和建材中,阿克苏天山多浪水泥有限公司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点火生产;温宿120万吨/年新型干法水泥建设项目加快建设;新和6万吨/年有机复合肥,温宿思源果业6万吨红枣、核桃深加工,好想你红枣深加工等项目完工投产。新和天骄红万吨红枣深加工项目加快建设步伐。
  【固定资产投资】 2010年,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0.26亿元,超额完成年初确定固定资产投资160亿元的目标任务。其中库车县完成51.6亿元,比上年增长19.9%;阿克苏市完成45亿元,增长28.2%;温宿县完成19.7亿元,增长38%;拜城县完成17.4亿元,增长28%;沙雅县完成14.9亿元,增长50.5%;阿瓦提县完成8.2亿元,增长18.8%;新和县完成6亿元,增长26.5%;乌什县完成5.2亿元,增长30.2%;柯坪县完成2.3亿元,增长34%。
  【新增中央投资项目】 2009年10月至2010年,地区共争取国家新增投资项目658个,总投资51.7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7.38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3.77亿元。至2010年底,658个新增中央投资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并形成实物工作量,其中完工594个,在建64个,累计完成投资24.39亿元带动社会投资11.59亿元,完成计划投,资任务的89%。
  【编制地区“十二五”发展规划】 2010年,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规划编制工作,总体规划完成草案,36个专项规划编制完成草案,并开展论证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拟定《阿克苏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实施方案》,地区行署印发《关于成立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和《关于印发阿克苏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实施方案的通知》,成立地、县两级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为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围绕“64122”工程建设,紧扣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明确课题目标,分解调研任务,组织精干力量,开展调查研究和资料搜集工作,完成《“十二五”期间阿克苏地区国民经济预期目标和产业发展的基本取向的建议》、《阿克苏地区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阿克苏地区“十二五”期间煤炭资源勘探开发转化意见及设想》、《阿克苏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措施建议》、《阿克苏地区太阳能产业发展探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发展目标》等前期研究课题,为编制“十二五”规划提供思路和依据。通过起草、汇总、提炼、反馈、修改、评审等环节,9月10日完成规划初稿。规划文本共11章54节,约3.4万字。
  2010年11月5日,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十二五”总体规划。11月15日,第十四次地委委员会议审议规划纲要。根据会议要求,由地委宣传部牵头社会事业口地委政法委牵头政法口地委农办牵,头农口,地区发改委牵头,经济口,集中讨论规划纲要,各县(市)委、人民政府组织集体讨论,对规划文本再次进行修改完善,拟提交地区“三干会讨论,经地区人大审议通过后对外发布。
  【对口援阿】 2010年,地区浙江对口援阿工作坚持着眼十年、规划五年、重点三年、突出民生的基本思路,围绕三年提前、三个覆盖、三个提高的目标要求,在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的情况下,加强对接沟通,科学编制规划,组织实施试点和先期启动项目,推动浙阿双方产业合作发展,地区援阿办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与浙江省对口支援阿克苏地区指挥部联系、沟通、协调对接项目,科学编制浙江对口援阿2011~2020年项目总体规划和2010年先期启动及试点项目计划、2011年项目计划。经过3个月自下而上、自上而下7次修改,编制完成《2011~2020年浙江省对口援阿工作实施方案》、《浙江省对口支援阿克苏地区2011~2020年项目建设专项规划》,并与浙江省发改委、对口支援办、发展规划研究院共同编制完成《浙江省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地区总体规划(要点)》。按照民生优先、全面支持的原则,编制完成《浙江省对口支援阿克苏地区2011~2020年项目建设专项规划》、《浙江省对口支援阿克苏地区招商引资互利合作项目册》等14个专项规划。配合浙江省对口援阿指挥部制定完善《浙江省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地区、新疆建设兵团农一师项目管理办法》、《浙江省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地区、新疆建设兵团农一师资金管理办法》,组织开展《浙江省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地区、新疆建设兵团农一师(阿拉尔市)综合规划》论证和评审工作。提前谋划2011年浙江省对口援阿项目。地区援阿办在调研论证和与浙江省对口支援指挥部多次对接、协调、沟通的基础上,会同浙江省对口援阿指挥部共同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浙江省对口援阿2011年项目计划工作指导意见》、《浙江省对口援阿2011年项目建设计划》。根据地区主要领导的安排,深入各县(市)开展调研,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加快浙江省对口援阿项目审批工作的实施意见》和《阿克苏地区浙江省对口援阿资金补助项目管理办法》。
  2010年,地区援阿办按照地委、行署和浙江省对口支援阿克苏地区指挥部确定的资金提前安排、项目提前实施、群众提前受益的目标要求,组织实施26个试点和先期启动项目(含兵团农一师),总投资3.75亿元,浙江省援助资金3亿元。年内完工6个,基本完工2个,累计完成投资21422元,占2010年计划投资额的57.4%,累计到位援助资金25020万元,占计划援助资金的83%。
  2010年,浙阿双方共签约产业发展项目24个,签约金额271.4亿元,其中地区党政代表团赴浙江省签约项目7个,签约金额达100亿元,浙江省党政代表团赴地区签约项目17个,签约金额达171.4亿元。截至2010年底,浙阿双方签约的产业发展合作项目均已启动,华孚100万锭纺织城自备动力(2×13.5万千瓦+8万千瓦)、雅戈尔30万锭等项目开工建设。
  【农村和涉农领域改革】 2010年,地区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制定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的政策措施,加强乡镇财政建设,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开展剥离国有农牧场办社会试点,完善国有农牧场转移支付管理办法。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工作,会同相关部门做好失地农民安置工作。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加快,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活动,搭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外销平台。全地区新建并规范化运作的农民专业合作社72个。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010年,地区不断完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申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12个,申请国家财政专项补助资金500多万元。鼓励多种所有制、多种组织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参与地区优势资源开发,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010年,地区开展清理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工作,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审批程序和行政行为,加强对行政审批权的监督和制约,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执法效能,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政府管理运行机制。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加大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和聘用制度推行力度。加强新进人员公开招聘考试考核制度建设,继续完善从基层选拔考录公务员的办法和竞争上岗相关管理规定,实施公务员素质建设工程,全面提升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投资体制改革】 2010年,地区继续完善投资管理制度,执行项目审批、核准、备案以及中央补助投资申报的工作程序、流程。严把项目审核关,加强对扩大内需中央预算内投资的管理,不断强化投资项目管理。
  【财税体制改革】 2010年,地区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推进部门预算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扩大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单位范围和预算级次,改进财政资金拨付管理办法,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机制建设,不断完善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体系。推进非税收入管理改革,促进新版非税收入管理系统平稳运行。推进政府采购制度建设。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启动,落实增值税转型、成品油消费税改革、车购税减税等政策,加强税源管理和纳税评估工作,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
  【价格改革】 2010年,地区价格改革稳步推进,清理规范和减免教育收费项目和标准,完善教育收费政策;整顿涉农涉企收费行为,落实国家惠农惠企政策;取消和降低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清费治乱减负措施。加快推进垄断行业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善煤炭价格干预措施,保持电、热煤价格的基本稳定;落实成品油价格调整措施,做好天然气价格管理工作;推进电价改革。开展清理对高耗能企业优惠电价工作。
  【土地和矿业权等要素市场发展】
  2010年,地区土地和矿业权市场规范发展,全面推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和矿业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加强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和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
  【社会民生领域改革】 2010年,地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推进规范和提高津贴补贴工作,完善艰苦边远津贴制度,加大对艰苦边远乡镇的政策倾斜力。推进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步实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
  就业制度不断完善,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启动大中专毕业就业行动,加大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政策倾斜力度,执行零就业家庭就业实施意见,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工作。落实4200万元创业引导性资金,推动以创业促就业工作。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完善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统筹做好区内转移就业和区外输出工作。2010年,全地区实现就业3.39万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就业7211人,就业困难人员安置3893人,消除零就业家庭1142户,实现动态消零。登记失业率3.25%。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6.24万人。全地区共培训各类人员15.46万人次。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2010年,地区执行《自治区关于加快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的试行办法》,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问题。开展新农保试点工作,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措施。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解决异地就医结算问题。建立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的联动机制,加强失业预警和失业调控。实施农民工覆盖行动计划,将国有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地区社会保险参保人数106万人次,基金征缴8.7亿元,支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6.85亿元(含城镇居民医保26万元和新农保25万元)。各类用人单位员工劳动合同签订率85.8%。
  住房保障制度建设进展顺利,完善保障性住房的准入、退出轮候机制和分配方式,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最困难人群优先保障住房房源的原则,加快推进城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大力实施城乡抗震防灾和抗震安居工程,提高城乡抗震防灾水平。
  2010年,地区加强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以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抓手,不断提高筹资水平,继续扩大覆盖面。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0%,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96%。新农合参保率98%。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做好网上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为抓手,在自治区指定的地区52个乡镇卫生院开展试点工作,提高基本药物的使用覆盖面,确保各族群众的基本用药需求。健全和完善多渠道补偿机制。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支持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设,逐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确定在库车县和阿克苏市公立医院改革先行试点,成功后再逐步推开。(王志江)
  工商行政管理
  【概况】 2010年,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以下简称地区工商局)内设12个职能科室、4个学(协)会,在职人员52人,副处以上局领导8人。年内,地区在册私营企业6053家,注册资本117.7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78%、31.7%;个体工商户48891户,增长4.5%(以上数据包含兵团农一师生产建设兵团1团场至6团场)。
  【工商依法行政】 2010年,地区工商局从信息化建设和工作机制建设入手强化依法行政工作。依托信息化手段,在系统开展监管服务责任区、OA办公自动化等岗位大培训、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活动,评选信息化应用标兵;开展工商综合业务软件后台数据监管,制定《数据质量后台监管制度》、《数据质量管理规定》和《数据质量考核评定标准和数据质量通报制度》,每月对基层各局进行考核通报,明确各科室数据日常管理的具体方法、标准和要求,督促各局工作开展;全面推动3G移动执法平台应用,编制《地区工商系统3G移动执法终端应用操作规程》,通过深入基层调研,面对面抽查考核、书式档案与电子档案核对、座谈讨论等方式,指导各局规范使用3G移动执法系统;建立监管服务责任区层级责任督察机制,制定《基层监管服务责任区督察考核办法》工作制度,细化地区局、县(市)局、基层工商所各层级监管职责,规范市场主体准入,经济户口的分配、认领、建档以及计划管理、巡查录入等业务流程;强化公物仓规范管理,地、市工商局投资50万元建设硬件标准的公物仓,启用公物仓软件管理系统,分类有序管理罚没物品,严格履行出、入库程序,实现了暂扣、罚没财物的网上远程监督与管理。
  全年地区工商局查处违法案件1328件,案值3589.17万元,其中大要案件157件。各类行政许可行为程序合法,手续规范,无擅自设立和随意增减许可条件的行为,规范执法行为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落实,大要案件报备及时,执法监督检查活动形式多样,大要案件调查回访率100%。行政执法案件审核落实到位,执法程序100%合法,行政处罚案件办理程序与网上流程100%同步,无行政败诉(含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和行政赔偿案件发生。
  【商标监管】 2010年,地区工商局推进优势特色效益林果业商标品牌建设,建立完善商标信息库,按照分类指导、重点扶持、梯度递进的思路,开展商标宣传、发展、使用和保护。全年新发展注册商标57件,总数达到1512件;“阿克苏红枣”、“阿克苏核桃”、“阿克苏苹果”等10件商标获新疆著名商标称号,获新疆著名商标总数达到19件;新发展“新和葡萄”、“阿瓦提慕萨莱思”(饮料、酒)3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总数达14件,建立商标联合打假工作机制,共查办商标侵权案件59件。
  【广告监管】 2010年,地区工商局规范和扶持广告市场健康发展,推行和落实“一个窗口”、“一个工作站”(在行政服务大厅设立广告发布前法律咨询服务窗口和法律咨询服务工作站)工作机制,推行“二制一账一书”(广告发布前法律咨询服务制度、广告发布备案制度、广告发布前法律咨询服务台账、广告发布前法律咨询服务建议书)制度,发挥广告市场义务监督员作用,规范行业行为。全年为95家广告企业提供法律咨询291件,覆盖面100%,开展监测广告91256条次,发现涉嫌违法广告620条次查处广告案件62件,违法广告总量控,制在0.68%。
  【农资市场监管】 2010年,地区工商局继续推进红盾护农工作机制,制定红盾护农方案,开展红盾护农保春播、保夏种、保秋收专项行动,深入宣传农业生产资料管理办法,强化各项监管制度落实,加强农资经营行为的事前、事中、事后有效监管。全年检查农资经营主体5560户次,执行农资市场“两账两票一卡一书”(进货台账、销售台账、进货票据、销售票据、信誉卡、承诺书)制度,共查处农资违法案件174起,案值462.33万元,查扣没收不合格农资394.03吨,规范农资经营主体126户,取缔无照经营26户,解决受理消费投诉13起,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6.07万元。
  【食品安全监管】 2010年,地区工商局按照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分工,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开展食品安全示范街和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制定《食品安全示范街道(社区)验收内容及评分标准》,形成食品安全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做好食品流通许可证颁发及年审工作,实现食品流通许可受理、审核和监管100%电子化,全面推行使用流通环节商品(食品)安全电子监管系统和新版食品安全快速监测软件,提升工作效率;开展白酒专项检查,邀请厂家专业打假人员参与整治,集中时间统一突击检查,查处假冒名优酒类案件16件。全年审核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经营户3959户,其中企业204家、个体3755户,年度审验6006户,年审率99.6%。
  【“一会两站”建设】 2010年,阿克苏地区工商局围绕消费与服务主题,推动各级政府开展“三一五”系列活动,地区行署印发“三一五”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咨询服务月活动方案,相关部门联合参与,丰富活动载体,营造浓厚氛围;推动基层“一会两站”(消费者协会分会,消费者投诉申诉举报站和12315联络站)发挥作用,建立监管责任区维权联络员沟通协作机制,将“一会两站”纳入目标考核,解决部分“一会两站”形同虚设、牌匾不全、人员缺失、投诉无门等实际问题。开展网上维权,开通消费者网上申诉、举报平台,自行研发网上维权软件,通过政府网站接入链接,提高消费者投诉解决效率。全年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案件2200件(申诉类1885件、举报类315件),办结率均达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84.33万元。
  【重点商品市场监管】 2010年,地区工商局加大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商业贿赂治理力度,强化商业贿赂治理工作组织领导,发挥上下联合作战优势,建立商业贿赂案件督办制度和协作联动机制,加强与行业主管、检察、公安等部门协作,互通信息,相互配合,强化案件线索排查,拓宽治理领域,重点查处矿产资源出让、汽车保险代理、学校教辅采购中的商业贿赂行为。全年查办商业贿赂案件9件,案值262.03万元。建立无照经营长效监管机制,制定《地区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工作联系会议制度》和《地区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考核细则》,将查处取缔无照经营工作纳入地方综合治理目标考核。全年查处取缔无照经营1700户。保持对打击传销的高压态势,利用媒体、短信等形式深入宣传传销危害性,印制张贴宣传材料1万余份,发送短信1.37万条,“无传销社区(村)”覆盖率100%。加强网络商品交易(服务)市场监管。加强与通信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调查本地托管服务器现状,摸清现有从事网络商品交易的网站情况,对区局提供的400家网站逐个进行调查核实,对其中320家网络服务性网站的运行状况、网站内容、经营性质、人员状况等情况进行备案,建立网站信息电子档案,为后期开展网上监管奠定基础。
  【服务经济发展】 2010年,地区工商局围绕地区“64122”工程建设,强化服务职能,落实各项服务措施。实施重大项目对接服务,对地区纺织工业城、八一钢铁基地等重大项目,制定工作目标和落实措施,将服务责任分层分级落实到人,全程跟踪服务。全年帮助17家企业解决组建集团公司相关问题。做好注册登记数据分析工作,全年撰写上报市场主体分析专报70篇,为地方党委、政府及时掌握投资热点、行业发展状况提供翔实资料。放宽企业名称登记权限,将冠阿克苏行政区划的企业名称受理权下放各县(市)局,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委托登记工作,扶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经纪人、农业龙头企业健康发展,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309个,比上年增长157.5%。实施就业再就业畅通工程,对135户困难家庭初次创业实行备案制,建立就业见习基地4个,帮扶97户特困家庭实现就业和再就业。深化合同帮农机制,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合同格式条款监督条例》实施为契机,审查备案涉农经济合同358份,规范订单农业合同,建立合同行政指导服务站20个,明确职责,规范流程,开展合同纠纷调解和农村文明集市创建活动,制订方案,确定11个试点市场,及时跟进指导,推动农村诚信体系建设。
  【跨区域经济合作交流】 2010年,地区工商局贯彻落实全国工商系统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积极与对口支援单位浙江省工商局联系。实地调研受援项目,反复研究,认真筛选,形成《对口受援项目规划书》,做好对接项目的准备工作,到位对口支援项目资金120万元。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与浙江省嘉兴市工商局签订友好局协议,由工商部门牵头负责的沙雅县獭兔养殖加工、万吨级保鲜库项目加紧实施,补助资金1185万元;协调相关部门、企业与嘉兴市开展农产品网上交易市场洽谈并签订协议,建立新疆阿克苏农产品网上交易专网;协调嘉兴市政府在嘉兴物流园区规划3.53公顷市场用地,建设新疆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促进地区农产品疆外市场流通。
  【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管理】 2010年,地区个体私营经济协会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功能,积极服务会员。建立协会外网网站,及时公布各项政策措施,发布协会工作动态,规范行业自律行为,发挥网站交流工作经验、展示地区名优企业、提供在线法律咨询、搭建会员沟通渠道的作用。强化个体私营经济队伍民族团结教育。坚持教育引导与规范管理并重,做好个体私营经济队伍的维稳工作,分片分批定期开展培训,建立教育培训电子学习卡,实行动态长效维稳教育机制,共举办培训班320期次,参培人员5.6万人次。开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按照地区主题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安排,地区各级个体私营经济协会制订方案,送法进市,送政策入户,宣传中央新疆经济座谈会议、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会议精神,广大会员爱国意识、推进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信心与决心进一步增强,向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和特困群体捐款捐物152.88万元。地区工商局和拜城县工商局、温宿县工商局、阿瓦提县工商局被地委、行署命名为地区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库车县工商局、沙雅县工商局、乌什县工商局被当地人民政府命名为县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地区工商局局长亚夏尔·阿吉被评为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岗位风险评估】 2010年,地区工商局强化廉政风险点管理工作,抓住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和队伍管理权中存在廉政风险的关键环节,制定《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责任监督规范及考核办法》,实行廉政风险和监管执法风险责任考核,对地区系统603个岗位进行风险评估、分级定等,确定廉政风险岗位561个,其中一级165个、二级295个、三级101个。(马亮)
  质量技术监督
  【质量提升活动】 2010年,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按照自治区局的统一部署,把质量提升活动作为推进“质量兴阿”战略的重要内容。成立领导小组,制订方案,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在各县(市)开展质量兴县(市)活动,并建立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向各级政府提交质量状况分析报告,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认真贯彻《自治区关于加强质量工作的意见》,完善《阿克苏地区“质量兴阿”战略实施方案》,地区出台《阿克苏地区名牌(驰名商标)产品奖励办法》,并将质量兴县(市)工作列入年度目标考核。推荐上报9个产品,有5个产品获得自治区名牌产品称号。库车县局结合质量强县、科技兴县,建立完善质量责任和管理机制。新和县局协助政府细化“质量兴县”目标任务。拜城县局协助政府连续5年对“质量兴县”工作进行年度综合考核,并联合有关部门培育油鸡、克孜尔葡萄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阿克苏市局帮助企业积极申报名牌产品,树立品牌意识。沙雅、温宿、阿瓦提、乌什、柯坪各县局及时向政府上报季度和年度企业产品质量检验分析报告,推动了质量提升活动有效开展。地区局被自治区局表彰为2010年自治区质监系统质量提升活动先进单位。
  【名牌建设】2010年,地区成立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和产品质量、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将食品安全监管、质量兴县(市)工作纳入地区目标管理考核机制,出台名牌产品奖励办法。年内,地区获得中国名牌产品1个、新疆名牌15个(见下表),形成政府领导,质监牵头,各部门配合的良好工作机制;制定、发布地方农业标准129项,完成阿克苏苹果等8个国家、自治区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验收,申报成功“阿克苏红枣”、“阿克苏核桃”、“阿克苏苹果”、“库尔勒香梨”4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促进地区农业产业升级。
  【产品质量监管】2010年,阿克苏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全面摸清地区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基本情况、健全档案、实施分类监管、落实主体责任、增强社会责任、质量安全意识的基础上,加大日常巡查、检查、抽查力度,督促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以农资、建材、食品、化工、轻工等关系各族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产品为重点,以质量问题较多的行业、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区域,组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对地区1897家企业进行巡查、回访、监管,进一步优化地区经济发展环境。完成农资、建材、白酒、乳制品、酱、醋等产品质量检验1670个批次,定检、统检企业720家、967个批次,产品质量平均抽检合格率86.4%,比上年提高0.8%。组织22家大米、面粉、食用植物油生产企业开展产品质量对比实验,有效地提高检验检测水平;做好产品质量状况分析,向行署上报《阿克苏地区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开展以农资、建材、食品、家电下乡等产品专项整治和专项打假活动,查处各类质量违法案件205起,标值700余万元,办结率100%;受理消费者投诉101起,处理率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70余万元。
  库车、温宿、拜城、阿瓦提、乌什、阿克苏各县市局举办企业食品、计量人员培训班,强化质量动态监管。
  【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2010年,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落实监管责任,层层签订食品质量安全目标责任书,明确工作目标、健全监管机制、突出考核奖惩措施,建立健全政府主体责任、企业第一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体系,帮助73家企业获得生产许可证;落实巡查、回访、企业年度报告、监督检查等日常监管措施,巡查企业584家,发现问题259个,整改完成238个,将情况通报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开展儿童食品、大米、食用植物油、食品添加剂、白酒等专项整治行动,查处违法案件68起,建议工商部门注销营业执照企业1家;对14家乳制品生产企业抽查421个批次,未检出三聚氰胺;举办企业法人落实主体责任培训班3期。
  强化对特种设备生产、使用、检验等环节的安全监管,检查使用单位623家,排查隐患45起,整改100%。建成科、所、县(市)局三级联动机制,做到监察到位,检验及时,监察新增设备1477台;对28家气瓶充装单位和395家商场、学校等人流密集场所、企事业单位供暖锅炉进行普查;检验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电梯1326台、压力管道12.3千米、车载气瓶5674只、液化石油气瓶6688只,校验各类安全阀4500只;举办锅炉、水处理、压力容器操作等作业人员培训班6期。库车、沙雅、拜城、阿瓦提各县局建立普查建档,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保障企业安全生产
  【纤维检验工作】 2010年,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开展棉花质量监督检查双百战役,抽查籽棉大垛150个、8780吨,完成监督检验37批、1542.9吨,仪器化棉花公证检验96.6万包、22.16万吨;培训内审、行政执法、HVI操作、设备维护与保养人员362名,完成152家技改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审查。中国纤维检验局《2010年四季度棉花公证检验监督抽验结果通报》、阿克苏HVI实验室品级、长度指标、马克隆值、长度整齐度、断裂比强度等5项指标相符率位居全国之首。地区纤维检验所被自治区纤检局评定为2010年度业务工作目标考核优秀单位。
  【技术基础工作】2010年,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结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完成《红枣示范园建设规范》等3项农业地方标准发布、备案工作,第六批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阿克苏红枣、温宿核桃通过验收;清理企业到期标准30项,完成复审、修订、备案9项,完成8个国家、自治区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确认;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5856张、IC卡5539个、年检6297张,完成代码电子档案扫描信息12624条。阿克苏市局、温宿县局、拜城县局、阿瓦提县局标准化工作成绩突出、成效明显。
  开展对集贸市场、加油站、眼镜店、实验室等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强检计量器具的监督检查,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做到监管职能全面到位,零售商品缺斤少两现象有了根本好转,全年检定计量器具10.09万台(件);对40家销售企业、13家重点耗能企业进行能源效率标识管理监督检查,对23家企业、123个批次产品定量包装净含量进行监督抽查,合格率96.9%;举办加油站计量人员、衡器操作人员培训班。地区质量计量检测所、库车县局组织人员,行程数万里、深入油区,检定压力表等各类计量器具6万余台(件)。监督检查15家实验室,完成计量标准复查考核13项,建立计量标准57项,帮助96家企业获得3C、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有机产品、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等各类认证证书。地区质量与计量检测所获得415个产品、170个参数的资质认定。地区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所获得33项检测项目认证,并获得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证。实施温宿、新和与地区质量与计量检测所、库车县局技术机构整合,地区稽查队与阿克苏市局执法机构整合,质计所、纤检所、特检所通过国家、自治区资质认证。全年投入96.48万元,购置、更新各类实验室设备,选派127名技术人员参加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投入39.63万元购置、更新办公、信息化设备,开通与地委、行署、区局电子政务专线,实现电子公文专网传输,完成“金质工程”前期工作;投入40万元改建柯坪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办公楼,改善办公条件。
  【依法行政】 2010年,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依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制定《进一步加强地区质监系统行政执法工作意见》,规范执法、取证、文书制作、责任追究等办案程序,抽查评审10个单位、105份立案案卷、合格率90.5%;推进开门审案、阳光执法,组织公开审案7次;采取报告会、知识讲座、培训考核等形式,组织学习《食品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全民法制意识。地区局法治进机关活动通过验收,并被地区行署表彰为2010年度依法行政优秀单位。拜城县局、温宿县局分别被自治区局表彰为2010年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系统依法行政先进单位和“五五”普法先进单位。
  【质量技术监督宣传】 2010年,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坚持日常宣传与重点宣传相结合,先后在质量月、“三一五”、世界计量日等期间,采取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负责人参观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重点企业实验室,张贴宣传画、悬挂横幅、制作展板、现场咨询、举办知识讲座等形式,加大质监宣传力度,增强全民质量意识,在全社会营造质监部门政府需要、企业欢迎、社会赞誉的良好形象。全年全系统在新闻媒体刊稿329篇,质监门户网站录入动态信息229条,编发信息专报105期,被中国质量新闻网、自治区人民政府网、自治区质监局采用信息102条,阿克苏地委、行署采用信息22条。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被地委表彰为政务信息工作优秀单位。
  【机关效能建设】 2010年,地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意见》,充实和更新机关行政审批、办事流程、收费依据;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参加地区监察局政风行风评议大会,听取评议员对各项工作的评议,针对疏理出的10个方面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加大行风建设示范窗口创建力度,阿克苏市局、拜城县局通过行风建设示范窗口复验。
  召开行风评议大会和义务监督员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表200份,收回197份,社会各界对检验检测、行政执法、机关效能、服务企业等职能履行满意度达94%;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严格信息公开审核机制,凡是主动公开类文件全部在行署网站和门户网站公布。做好信访举报工作,全年收到投诉举报及转办信件4份,办结率100%。(李静)
  物价
  【价格管理】 2010年,地区发改委严格执行国家及自治区价格管理政策,开展电力、天然气、棉花、农副产品及建材价格调研,调整测算温宿县台兰河水电站上网电价、库车国电上网电价、谷库尔曼水电站上网电价、拜城县格林余热发电上网电价,组织召开阿克苏市热力价格调整和高层住宅天然气入户工程费听证会,努力保持价格水平稳定。加强对棉花、粮食、农副产品、煤炭、药品等重要商品价格监测,提高价格预测预警能力。审验收费许可证247本,年审率100%;新办证9本,注销27本。配合地区公检法司,做好涉案价格评估。全年受理结案各类价格鉴证案件560件,零投诉。
  【价格监督检查】 2010年,地区共查处各类价格违法案件25件,查处违法所得54.6万元,其中退还用户22.3万元、上缴财政32.3万元。
  涉农收费专项检查。从2月21日开始,在全地区范围内开展以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惠农政策以及涉农价费为重点的专项检查。组成9个检查组,检查涉农相关单位156个,查出违纪单位4个,查出违法所得2.24万元。
  行业协会收费专项检查。组成10个检查组,检查地区265家协会、中介服务机构及各类评估机构的收费执行情况,检查面覆盖率达到85%以上,查处违规收费7.6万元,其中清退7.3万元、没收0.3万元。
  涉企收费专项检查。主要对建筑业、出租车行业、大型酒店等服务行业与涉及的收费项目和收费部门进行调查了解。重点检查涉及企业的工商、国土、建设、消防、公安、技术监督等行政、事业性收费部门,通过检查,规范各部门的收费行为。
  电力价格专项检查。成立电力检查工作组,6月21日至8月6日开展电力价格大检查。检查地区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各县(市)供电公司、发电企业及用电企业等15个单位。从检查8县1市供电部门销售电价和走访用电户的情况来看,供电部门执行电价政策总体上比较好。
  农资价格检查新疆农资公司阿克苏配送中心、新疆农资公司库车配送中心、兵团农资公司阿克苏配送中心、地区农资公司中石油乌石油阿克苏直销点等农资生产销售企业以及20多家农资生产零售经销网点的化肥价格执行情况进行重点调查。检查中,检查组通过提醒、告诫的方式要求各农资销售网点严禁价格违法行为的发生。
  考核评价地区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和医保定点药店。会同劳动保障、财政、卫生、老干、药监等单位组成联合检查组,于2010年2月22~24日对地区确定的9家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和39家医保定点药店进行2009年度考核评价,立案查处违法药店4家,没收违法所得2700元,并对上年开展的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收费专项检查工作进行扫尾,罚没违法所得10万元。
  殡葬服务价格管理。4月12~20日,清理整顿阿克苏市殡仪馆2009年度殡葬服务价格,清退违规收取办证费所得3095元,对违反自治区原物价局〔1999〕22号文件规定,违规收取殡葬服务费及丧葬用品价格超过政府指导价销售等行为,没收违法所得14.98万元。
  市场价格专项调研。针对地区蔬菜、牛羊肉价格居高不下,机制砖供不应求,水泥等部分品种建材价格明显上涨的问题,组织开展农副产品和建材市场价格专项调研。通过调研,掌握市场供求状况,提出合理化建议上报地委、行署和上级价格主管部门,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对市场价格相对稳定起到一定的作用。调查了解天然气初装费执行情况,形成调研报告上报地委、行署,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检查地区特殊慢性病鉴定收费执行情况,分析发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王志江)
  统计
  【统计数据管理】 2010年,地区统计局完善地、县级统计数据质量考核评估办法,加强对本级和下一级生产总值、工业、农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等数据质量考核评估的科学性。强化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规范建立岗位责任制,客观准确地反映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确保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统计数据真实可信。
  【宏观经济运行预警分析】 2010年,地区统计局结合地区实际,准确把握中央经济工作和地区三级干部会议精神,着力提高统计分析理论和服务科学决策的水平。围绕地区“64122”工程建设、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优化结构、新农村建设、林果业增效年和重大项目突破年以及民生工程等热点问题开展统计调研。利用手中掌握的统计数据资源,围绕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的新进展、面临的新机遇、遇到的新问题,加强跟踪分析和调查研究,全方位、深层次地提供统计信息和分析,及时做好形势判断、进度分析和趋势预测,打造统计信息和调研分析精品。全年地区统计局共编印《统计资料快报》454期、《统计工作研究》44期、《阿克苏地区经济要情》12期、《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简报》60期。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 一、2010年,地区统计局采取得力措施,不断强化“四落实”(落实人员队伍、落实责任、落实工作流程、落实专项工作经费)。按照地区目标管理考核委员会下发的《阿克苏地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前期准备工作考核验收的通知》要求,开展3次大规模的检查,从检查结果看,各县(市)都比较重视人口普查机构建设和各项措施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全地区地、县、乡三级共组建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131个,街道、乡镇下属的社区、村委会也全部落实了办事机构,全地区划分普查小区7395个,为地区人口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二、积极筹划,做好人口普查宣传工作。地区统计局将自治区下发的人口普查宣传提纲和宣传口号标语、《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致调查户的一封信》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制作成维吾尔语磁带和光盘提供给新闻宣传部门,通过电视、广播、村村通小喇叭等宣传媒体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宣传工作。
  三、完成自治区人口普查综合试点工作。2010年5月中旬,全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综合试点工作在库车县启动。全疆各地州(市)、兵团各师及直属机构、4个直辖市约80名业务骨干赴库车县3个普查小区,现场观摩普查员入户登记,对综合试点入户登记工作进行指导并召开讨论会。通过综合试点,发现了一系列容易忽略和难以解决的问题,把握了普查的重点环节,明确了解决相关问题的思路,为正式人口普查工作的全面推进提供了借鉴经验,得到自治区领导和各地州与会代表的高度赞扬。
  四、做好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的选调和培训工作。按照《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普查指导员、普查员选调细则》的要求,在全地区230万人口中共选调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11979人,其中普查指导员2256人、普查员9423人。
  五、做好普查区的划分、普查地图的绘制和地址码的编制工作。为保证人口普查数据质量,地区统计局早部署、早统筹、早安排,完成1534个普查区和7395普查小区电子地图绘制工作。
  六、实行业务工作联系人制度。加强对全地区人口普查工作的检查指导,确保人口普查工作顺利进行,制定业务工作联系人制度,地区人口普查办公室业务组每个同志分工负责1~2个县(市)人口普查业务的联系和指导,及时了解县(市)的各阶段工作进展情况。
  七、开展阶段性督促检查工作。组成督察组于2010年6月29日至7月上旬,督察验收各县(市)人口普查机构、人员、经费、办公条件“四落实”到位情况。协调解决兵团农一师1团场至6团场及师直属单位与县(市)的对接问题。对涉油单位、外地企业、建筑工地的人口普查工作如何开展提出具体要求和建议。9月19~30日,督察各县(市)普查员、普查指导员选调、培训,户口整顿,划区绘图,清查摸底等工作进展情况,尤其是督察入户摸底前各项资料收集、整理、比对和普查宣传开展情况。10月26日,督察摸底实地核查、普查区域划分、电子地图绘制、宣传月开展情况。
  八、做好特殊人群的普查工作。加强与驻地部队、武警、监狱等部门的沟通。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联合下发的《关于配合地方政府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的通知》,对军队系统的人口普查工作作出具体部署,按照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和公安部政治部《关于公安现役部队人口普查有关问题的通知》、自治区人口普查办公室、公安厅警令部、司法厅办公室《关于服刑人员、劳教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参加人口普查的通知》精神,做好特殊地域的普查小区划分,确定虚拟小区的数量,安排相关的培训和普查表的发放,做好特殊人群人口的普查登记和资料交接等工作。
  九、做好人口普查登记工作。建立24小时值班制,保证各部门及时沟通。地区普查办于10月25日至11月10日,安排专人值班。建立登记进展情况报告制,要求各县市每天报告人口普查工作进展情况。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普查登记期间可能发生的各种灾害、普查表的损坏、普查员的伤害等,事先做好应急预案。保证登记工作正常进行,发生重大事件及时报告。
  【基本单位名录库维护工作】 2010年,地区人口普查中心按照《地区基本单位名录库更新维护方案》,及时部署,加强与地区及县(市)五部门的工作协调,按照各部门提供新增、变更和注销单位名录资料进行核实。同时,按照《国家统计局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全国统计系统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维护与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加强本局各专业的协调工作,收集各专业掌握的基本单位变动情况,8月15~30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就名录库数据质量有重点地在各县(市)组织开展“三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资质内建筑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法人单位及产业活动单位)调查名录库的单位类型、组织机构代码、单位详细名称、行业代码、登记注册号、登记注册类型、营业状态、营业收入、法人单位期末从业人员数、单位详细地址、通讯号码、产业活动单位等相关指标的核查工作;印发《阿克苏地区基本单位名录库数据质量抽查实施办法》,确保全地区名录库建设维护与使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统计执法与宣传】 2010年,地区统计局与地区依法治阿办联合发文,在全地区机关、事业单位、重点企业组织开展一次新《统计法》知识测试,3万余人参加测试。同时,为加快构建统计执法检查体制机制,加大统计执法检查力度,与地区监察局、司法局组成联合检查组,检查各县(市)的基层统计工作。举办统计资格培训班2期,参培人员226人。全年查处统计违法案件100起。
  【统计信息化建设】 2010年,地区统计局加大统计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多次召开会议专门研究项目建设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严格按照申报、立项、招标、实施、验收等规范化要求运作。10月15日,地区政府采购中心对设备供应及安装调试进行邀请招标,乌鲁木齐天晟公司最终以138.059万元最低价中标。10月22日,阿克苏地区电信公司以9.86万元中标10条统计网络专线租赁一年使用费。10月26日,乌鲁木齐天汇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以9万元最低价中标视频会议室装修工程。通过3次招标,累计节省项目资金14.16万元。
  【创新统计服务领域】 2010年,地区统计局为准确把握地区实施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及民生变化情况,立足本职工作,探索开拓创新统计服务领域,在自治区统计局的支持下,率先在全疆统计系统开展对新和县的乡、村两级经济综合实力评价试点工作,历时一年,完成阿克苏地区2010年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评价工作。研究相关指标设置,向其他省(市)统计局咨询学习安排专人到河南省考察,将学习考察,结果与地区实际相结合,科学制订实施方案,并报经自治区统计局相关处室批准同意后,下发《关于在部分县(市)开展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评价(试点)工作通知》(阿地统〔2010〕50号)的通知,安排新和县统计局配合由地区选派人员进行调查登记,在新和县统计局、尤鲁都斯巴格镇镇政府、农经站和各村委会的配合和帮助下,于8月20日前完成新和县的乡、村两级经济综合实力评价调查登记工作,8月底进行计算汇总,初步形成统计评价结果,9月初撰写初步统计分析报告,并向地委、行署和自治区统计局汇报。
  【统计基层基础建设】 2010年,地区统计局为建立健全县、乡、村各类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以完善基层乡镇统计工作制度为出发点,以规范基层乡镇统计工作为目标,结合实际工作,印发2000册统计台账分发到各县乡镇村,实现“一户一页子、一村一本子、一乡一册子”的目标。同时建立农村统计报表上报签收制度、数据评审领导把关签批制度。形成县、乡、村层层负责的质量体系,避免数出多门、报假数和数据不一致的现象。做到统一工作流程、统一管理制度、统一业务规范、统一考核标准。
  【城镇住户调查】 2010年,地区统计局根据国家统计制度要求,落实国家三年一次的城镇住户基本情况抽样调查(大样本)措施,抓好地区1万户大样本轮换工作。与地区发改委、民政局、工会联合行文,组织业务人员开展培训。按照“村级目录一览表”的顺序,以起点随即、距离相等(PS)原则抽选调查小区和绘制小区住宅图;根据各个调查小区住户数,抽选调查户。各县市大样本不仅覆盖了城镇中心区和城镇外围区,而且覆盖了非城镇中心区和非城镇外围区。此次大样本调查工作,地区统计局在工作部署、工作进度上走在了自治区的前头,在国家、自治区下发的程序县市不能汇总数据的情况下,分别对县市调查问卷中的主要数据进行了手工汇总,取得了城镇居民收入、消费支出数据,为地区2011~2013年经常性住户调查提供了基础样本框,保障和提高了经常性住户调查数据的科学性和代表性,也为加强对经常性调查户的抽选和轮换,从方法和源头上保证了数据质量。
  【统计培训】 2010年,地区统计局加大培训力度。邀请自治区统计局综合处、投资处等为全地区综合统计人员和投资业务人员开展相关业务知识的培训。全局干部根据地区人事局安排参加各类地区举办的培训学习,提高地区综合统计人员综合素质。选派各专业统计人员多次参加自治区专项业务培训,为做好各项统计业务工作打好基础。多次组织8县1市统计干部进行统计业务培训,增强县(市)统计业务人员的综合业务技能;制订“十二五”期间阿克苏地区统计人员的培训规划,积极与浙江省统计局及早做好培训需求与对接工作,为提高地区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铺平道路。(李美芳)
  出入境检验检疫
  【检验检疫业务概况】 2010年,阿克苏检验检疫局完成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484批、82311吨、4178.9万美元,批次、货值分别比上年下降37.71%、33.26%,重量增长
  35.77%。其中出境货物477批、82311吨、3840.46万美元,批次、货值分别下降36.48%、19.34%重量增长35.77%;入境货物7批、22,台、338.4万美元,批次、数量、货值分别下降73.08%、60.0%和77.44%。共检出不合格出境货物8批,305.3吨43.52万美元,分别占出境货物的1.68%、0.37%和1.13%。总量,全年共受理出口食品包装容器、材料及开展危险品包装使用鉴定170批、5647.70万件,其中不合格4批,10万件。
  【出口产品检验检疫监管工作】 2010年,阿克苏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出境货物477批、82311吨、3840.46万美元,出境货物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和主要出口国吉尔吉斯斯坦内乱的影响,批次、货值分别比上年下降36.48%、19.34%,重量增长35.77%。出境货物主要有焦炭、果蔬罐头(番茄酱、杏酱)和水果(鲜苹果、鲜香梨、鲜梨、鲜葡萄)。其中出口焦炭批次、重量、货值分别为15批、49300吨、1364.35万美元;出口果蔬罐头(番茄酱、杏酱)批次、重量、货值分别为167批、24206.7吨、1605.18万美元;出口水果批次、重量、货值分别为248批、7837.8吨、638.68万美元;其他出口货物为甘草提取物、白砂糖、鲜番茄及水泥等,除焦炭出口量大幅上升外,其他商品出口量均大幅减少,尤其是水果。果蔬罐头(番茄酱、杏酱)主要出口欧美国家,焦炭和水果主要出口哈萨克斯坦,其他出口国还有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俄罗斯、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和塔吉克斯坦等。继上年地产库尔勒香梨出口澳大利亚后,2010年再次向澳大利亚出口香梨4批、78.5吨、11.1万美元,基本持平。
  【进口设备检验监管工作】 2010年,阿克苏检验检疫局共检验入境货物7批、22台、338.4万美元,主要入境货物为乳制品生产加工设备、医疗设备、纺纱设备等。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之阿克苏地区进口医疗设备和进口农机设备已基本配置到位,全年入境货物批次、货值分别比上年下降73.08%、77.44%。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和原料种植基地监管】 2010年,阿克苏地区有出口食品卫生注册/登记企业10家,产品涉及番茄酱、浓缩杏酱、甘草提取物、棉籽油、白砂糖、食用酒精、大米、马铃薯淀粉等共8类,有出境水果注册果园370家,涉及苹果、香梨、葡萄和红枣等水果。根据出口食品和水果有关规定和要求,制定年度监管计划,并按照监管计划开展监管工作。先后对10家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按期进行日常监管,对4家涉及乳品、番茄制品、红枣制品等正在筹备申请卫生备案的企业,开展咨询指导,跟踪工作进展情况。按照《新疆出口加工食品风险评估管理规范》及《出口加工食品生产企业分类规范》,对辖区内2家符合分类管理基本要求企业的产品进行风险评估,在此基础上对企业进行分类评定,并上报新疆局。按照出口工业产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办法要求,通过文件审核和现场评审,对辖区内3家出口工业产品生产企业进行分类管理评定。按照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要求,检查出口备案食品企业是否落实安全质量主体责任,重点检查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企业;检查已备案的出口食品种植基地,重点检查农业投入品的合理使用。完成出口番茄制品生产企业原料种植基地使用叶面肥中“两素”和乙烯利的专项检测,完成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使用情况摸底调查。制订开展“质检邀您看企业”、“食品安全大家行”活动实施方案。
  【食蝇监测工作】 2010年,阿克苏检验检疫局承担36个实蝇监测点(其中桔小实蝇监测点20个、地中海实蝇监测点6个、瓜实蝇监测点6个、蛋白诱饵监测点4个)的布点和日常监测工作,确保出口水果、蔬菜和食品等产品质量安全。
  【质量提升年活动】 国家质检总局提出2010年为质量提升年。阿克苏检验检疫局成立质量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与地区质监部门和辖区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开展技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对辖区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和出境水果种植企业及注册果园管理和技术人员开展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培训;检查11家医疗机构近三年进口的150台套医疗设备的“入境货物证明书”、“国家强制性认证产品”等;组织政府有关部门人员、有关进出口经营企业负责人和社会人士参观出口食品及果蔬产品加工企业,使他们对企业如何按照要求加工出口食品、果蔬有进一步的了解;调查辖区进口石油、石化设备。
  【实验室能力建设】 2010年,阿克苏检验检疫局加大实验室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根据实验室人员变动和工作需要,开展综合实验室内审工作,确保新版体系文件的有效运行。新增一名事业编制硕士研究生和两名协检员,开展人员学习培训和技术交流。增添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仪器设备,购置实验工作台等实验用具,实验室硬件和环境进一步改善。根据国家局和新疆局部署,从思想认识、制度建设、制度落实、人员管理、监督管理5个方面开展检测工作整顿,在自查基础上,检查实验室各项工作,落实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根据地区产业发展方向结合检验检疫工作实际和进出口贸,易中发现的问题,向地、市两级科技部门申报科研项目,其中1个项目获得市科技局和财政局的批准立项。阿克苏检验检疫局综合实验室先后参加国家认监委组织的茶叶中镉含量,苹果蠹娥,鱼粉中的铜、汞、砷等10个检测项目的检测工作。除茶叶中镉含量二次验证外,其他检测项目均通过国家认监委的比对能力验证。阿克苏检验检疫局综合实验室于2010年6月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现场监督评审加扩项评审。新增5个检测商品,实验室获CNAS认可的能力涉及棉花、食品、农副产品3大领域,涵盖棉花、甘草提取物、啤酒花、果酱、食品、白砂糖、大米、棉籽油8大类产品、72项参数,其中涉及扩项53个参数。
  【棉花HVI比对实验】 2010年2~3月,阿克苏检验检疫局综合实验室承担由新疆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组织实施、全国质检系统13个省局19个棉花实验室参加的HVI比对试验的棉花制样工作,并参加检验检疫系统内第二次HVI项目比对试验。
  【综合行政管理体系建设】 2010年,阿克苏检验检疫局以迎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外审为抓手,在新疆局质管办的指导下修订改版阿克苏局质量手册,于2010年4月15日C版发布实施。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学习ISO9001—2008版标准、新疆局C版《质量手册》、《新疆检验检疫局绩效管理考核实施办法》及《2010年度绩效考核标准》。制定2010年度重点工作项目,各科室制定个人重点工作内容和考核标准,创建个人考核表;邀请新疆检验检疫局质量办专家来阿举办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讲座,检查全局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2010年8月6日,阿克苏检验检疫局通过国家认监委组织的监督评审。
  行政服务
  【行政服务概况】 2010年,地区行政服务中心共受理各类行政审批事项116445件,其中受理行政许可事项87635件,办结86501件(其中即办件22680件,承诺件、上报件64955件),办结率98.7%,受理并办结非行政许可事项28810件。办结各类税费业务49513件,地市税费合计1.11亿元,其中行政事业性收费6444万元,税收4663万元;新注册登记企业共662家,注册资金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共发放住房贷款8744万元,公积金归集1.73亿元,支取1.02亿元。
  年内,地区行政服务中心共收到锦旗7面、表扬信32封、测评卡2653张,窗口综合满意率98.53%。
  【招投标工作】 2010年,地区行政服务中心招投标中心共进场各类项目595个,其中房屋及市政建设项目434个(含国债项目80项)、农牧业项目65个、政府采购项目54个、水利工程项目32个、道路交通项目10个。招标金额134亿余元。
  【政务公开】 2010年,地区行政服务中心为进驻中心的31个窗口的审批事项制作公示书,规范审批事项名称、法律依据、办理程序、批准条件、提交资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收费依据等15项内容,通过触摸屏、电子屏、办事须知等形式向社会公示,便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及时了解和掌握,营造相对公平的市场环境;认真执行告知制度,统一告知牌格式,扩大办事群众的知情权;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和互联网门户网站,与政府、各单位、各窗口间互联互通,实现了网上资料传递、格式文本下载、网上投诉、办件查询、政策咨询、语音查询等在线服务;根据需要设立网络专线(如公安、工商、税务、质量技术监督等)和政务、商务咨询窗口、公开栏等,将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窗口服务作为政务公开的延伸,基本建立集审批、咨询、公开、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平台,使群众参与的渠道不断拓宽,行政审批的透明度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得到自治区政务公开督导组的好评。
  【并联审批工作】 2010年,地区行政服务中心依据《行政许可法》和《阿克苏地区关于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在开展企业注册并联审批工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查找并联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修订《阿克苏企业注册登记并联审批管理办法》,为建立企业注册登记并联审批长效机制,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打下了基础。并联审批打破了传统部门行政审批前后置关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改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在原来审批,时限上再压缩10~15个工作日并制定《基本建设并联审批管理办法》,修改完善运行。
  【行政许可事项清理】 2010年,地区行政服务中心开展行政许可事项的清理、取消或调整工作,按照《行政许可法》便民、规范、高效的原则,对县市报来的拟公布的许可事项进行认真审核,按照自治区要求,对虽有法定依据,但与现实管理要求不适应,难以达到管理目的的事项,予以取消或调整。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下放行政许可权,以减少行政审批层次,对法律、法规规定由县及以上行政主管部门实施,实际操作中主要由县(市)实施的行政许可事项,按照有利于简政放权、方便申请人、便于监督的原则,一律下放给县(市)审批,清理工作取得成效。年内共受理审核各县市报来的行政许可,事项5批共282项,下发审核意见书5件,其中同意确认公布的许可事项180项,不同意确认公布的许可事项102项。全年,地区累计确认公布的行政许可事项共224项,取消10项,下放层级管理的55项,压缩许可时限的项目57项;各县(市)经政府公布确认的行政许可事项共41批1783项。
  【行政审批管理体制改革】 2010年7月,地区行政服务中心推行地、市(阿克苏市)发改系统行政审批管理体制改革,有效整合地、市两级发改行政服务中心“窗口”职能,实现地、市两级发改部门合署办公。在受理地、市两级发改部门权限内行政许可事项时,由“窗口”两名工作人员共同审核申请资料,实现人员和业务统一管理、一个“窗口”对外服务。其业务工作接受地区发改部门的指导,人员编制、行政隶属关系不变。通过一个“窗口”合署办公,规范两级发改部门的行政审批行为,提高办事效率,节约行政成本,解决人手少、编制紧张的问题,为地区行政服务审批推行“一门受理、统筹协调、规范审批、限时办结”的运作方式提供示范。
  【提高服务质量】 2010年,地区行政服务中心通过加强领导,健全机构,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分步实施,开展创建活动,取得良好的成效。
  一、强化制度建设。窗口工作人员来自地、市30多个单位,行政关系都在原单位,管理难度较大,地区行政服务中心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先后制定并完善考勤制度、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等20多项制度,对窗口人员工作纪律、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廉政建设等各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按照“日考勤、周抽查、月考核、年终总评”的机制,推进制度实施,并及时协调处理服务对象和窗口反映的问题,完善管理,规范服务行为。与行署办公室、监察局等联合组成考察组赴四川、福建等地考察,开阔视野,寻找差距,学到了先进的管理理念,为做好今后的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规范服务行为,提供贴心服务。对所有进入中心的行政审批公共服务项目,实行集中收费,做到一站式服务。另外,窗口工作人员主动延长服务时间,牺牲节休日,加班加点,把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窗口”服务作为提高办事效率、强化优质服务的落脚点。审批的依据、程序、时限以及收费标准等通过大屏幕、触摸屏、电子屏、告示牌、办事须知等形式向群众公开。完善服务设施,增设饮水机、长椅、笔墨纸、胶水等服务用品,工作人员主动提供翻译、填表、便民用品等贴心服务,方便了办事群众。
  三、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实施全方位监督。把中心效能建设置于地区行政效能监察中心的领导之下。地区监察局行政效能监察中心进驻服务中心,按照《行政监察法》赋予的职责,对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和行政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实施监督。直接参与对中心人员的效能考核及投诉受理,定期向上级机关反馈情况;完善规范内部监管体系,由中心督察科对窗口项目办理情况和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情况进行协调、督察;发动各界群众参与,形成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将一季一次的满意度群众测评改为每月一次,同时在报纸、电台以及各窗口的岗位牌上公布了投诉电话,办事群众不满意可随时向行政效能监察中心投诉,提高了办事效率。查处投诉和社会反映强烈的审批热点、难点事项。依法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和办件审批事项,办事群众测评度满意率达到85%以上。通过效能督察、督察科监管、发放意见表、设置投诉箱和自治区行风建设示范窗口创建活动的开展,加大了对“窗口”的纠风工作力度,规范言行和服务标准,做好投诉、受理工作,确保行政服务中心工作顺、风气正;巩固和完善自治区行风建设示范窗口工作。提倡文明待人、优质服务、岗位练兵,工作中体现自治区行风建设示范窗口的作用,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优质服务的标准。
  【规范招投标交易平台】 2010年,地区行政服务中心构建公平竞争、有序交易的招投标交易平台,为推进地区招投标领域的改革,优化地区投资环境,从源头上预防和防止腐败发挥积极作用。为贯彻落实《中共阿克苏地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惩防体系建设工作的意见》(阿地党发〔2010〕17号)精神,规范地区招投标市场秩序,建立完善健康有序的招投标运行机制,与地区行署办公室、监察局、发改委、财政局、建设局等6个部门组成工作调研组,于4月6~13日对地区招投标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各县(市)进行调研。详细了解各县(市)、各行业招投标工作开展情况,共同探讨地区招投标运行机制的新思路和新办法;组织召开多场次投标企业和政府采购供应企业座谈会,参加座谈的投标企业和政府采购供应企业70余家,发放调查问卷表73份,客观地反映出了地区招投标中心运行、工程招投标和政府采购运行机制、评标办法、专家库建设和管理及监督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调研的成果进行了认真梳理,完成了专题调研报告;针对调研报告所反映的问题从招投标中心平台建设、地区评标专家库建设、运行制度建设、机构和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叶晨)
  油区工作
  【油区工作概况】 2010年,地区石化企业增加到10多家,累计完成投资80亿元,原油年加工能力增加到500万吨,天然气年加工能力增加到8亿立方米,建成以油品炼制、石油焦加工、沥青改性、甲醇生产及深加工、合成氨与尿素生产等为主的石化产业,实现工业产值80多亿元。年内,地区共确定重点石油石化项目7个,项目总投资59.18亿元。至年底,总投资31亿元的中石化塔河分公司350吨重油改质项目建成投产;总投资9.97亿元的金圣胡杨化工有限公司60万吨硝基复合肥项目主体设备安装完毕;总投资5.45亿元的阿克苏华锦化肥有限责任公司45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技改扩能项目、总投资9384万元的天山环保库车二甲醚有限公司甲醇驰放气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8亿元的玉象胡杨化工有限公司11万吨三聚氰胺项目以及总投资1800万元的库车新成化工有限公司碳纳米管项目等相继开工建设。阿克苏市中石油集团45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项目、库车县80万吨乙烯项目、重庆紫光股份库车精细化工项目一期4万吨亚氨基二乙腈工程等一批后续储备石化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
  【油区服务】 2010年,地区油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地区油管办)立足于地区发展实际,着力转变工作思路,强化服务意识,变被动提供服务为主动上门服务,探索规范油区工作程序和提高服务效率的途径和方法,完成《阿克苏地区境内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建设管理办法(暂行)》的起草和发布施行,促进了油气勘探开发的顺利进行,油气探明储量和产量逐年攀升;实施资源优势转化战略发展石化产业,开展石化项目招商引资建设工作,石化产业初具规模,推动了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截至年底,两大油田公司在地区境内累计布井2100口,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1亿吨、天然气储量10003亿立方米,占塔里木盆地探明储量的90%以上。全年共办理油区工程建设项目登记备案手续690项,其中钻前工程270项、管线工程214项、电力线工程134项、其他工程72项,涉及征地1333多公顷;地区境内共有18支物探队伍实施物探作业项目16个,完成二维测线4264千米、三维2685平方千米;原油年加工能力增加到500万吨,天然气年加工能力增加到8亿立方米,全年两大油田公司在地区境内共生产原油1003.6万吨,天然气174.4亿立方米,原油产量比上年增加65万吨。阿克苏地区全年实现石油税收64亿元,地方财政贡献率47%;地区企业承揽油区工程大幅度增加,全年总额达1.5亿元,油地经济融合迈出新步伐。
  【油区协调工作】 2010年3月2日,地区油管办主持召开地、县油管办主任联席会议,部署2010年油区工作;表彰2010年地区油区工作先进单位;贯彻落实《阿克苏地区境内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建设管理办法(暂行)》(以下简称《办法》),规范油区工作秩序,及时解决《办法》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月29日,地区重大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石化项目组召开工作会议,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和工作计划,确定地区石化项目工作思路。
  8月2日,地区油管办领导带领工作人员奔赴油区一线,会同涉油县油管办领导及人员深入灾区查看了解灾情,慰问油田抗洪救灾的干部职工,帮助协调解决抗洪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并就抗洪中暴露出的问题,及时向油田提出改进建议。
  9月1~5日,在第十九届“乌洽会”上,地区石化行业签约项目总额达64亿元,占地区签约总额的14%。
  10月14日,12月6日,地区分别与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召开油地共建高层联席会议,通报双方社会经济发展及油气勘探开发情况,就开展油地共建工作进行沟通协商。油地双方在深化和拓展油地共建工作、改善民生、加强油地合作交流等方面达成共识。
  协调推进城区气化工程建设,扩大覆盖面,提高气化率;以县市为主、地区为辅,共同建立完善城乡气化规划实施方案,推进8县2市城乡气化进程;配合推进环塔(地区境内)天然气输送管道建设,启动新捷公司液化天然气站(场)建设相关工作。配合中石化阿克苏石油分公司实施销售网络建设,为地区千万吨炼油项目成品油产品就近消化提供市场基础。
  2010年,地区油管办贯彻落实地区行署颁布的《阿克苏地区境内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建设管理办法(暂行)》,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牵头办理土地征用报批、生态补偿等手续,协调石油开发涉林、涉草、用水、征地等引发的农牧民上访、围堵施工车辆等油地矛盾纠纷,确保油田勘探开发生产顺利进行。全地区协调解决各类油区矛盾200余起,组织现场踏勘500余次。
  【油区执法】 2010年,地区油管办组织开展油区稽查工作,打击非法,保护合法,牵头组织地区相关部门及涉油县(市),以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土地征用、涉油税收等为主要内容,维护油区正常生产经营秩序,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督促指导各涉油县组织开展油区稽查活动。年内组织5次油区专项稽查,全地区共查处违法违规行为20起,有效遏制了油区非法经营活动。
  【油地共建】 2010年,地区油管办继续倡导“油地共建大油田,双方共谋大发展”的共建理念,强化油区服务,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共建机制,协调塔里木油田公司支持地区教育事业,到位资金400万元;协调塔河分公司落实185套抗震安居房建设资金37万元;塔河分公司全体党员与对口帮扶村贫困户结对“一对一”帮扶,捐款8.6万元;在春耕生产关键时节帮助扶贫村落实20吨化肥和30吨抗震安居房水泥,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王凌文)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各类安全生产事故】 2010年,地区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108起,死亡208人(不含兵团农一师、铁路和民航),受伤592人,直接经济损失998万元。与上年相比,事故起数增长2.88%、死亡人数下降1.42%、受伤人数增长20.08%、直接经济损失增长54.49%。其中道路交通事故479起,死亡173人,受伤577人,直接经济损失89万元,比上年事故起数增长12.18%、死亡人数下降7.98%、受伤人数增长17.76%、直接经济损失增长12.94%。火灾事故606起、非生产性安全生产事故死亡3人、受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192.65万元。事故起数比上年下降3.35%、死亡人数增长100%,受伤人数增长100%,直接经济损失下降19.16%。
  煤炭事故9起,死亡15人,直接经济损失608万元。事故起数比上年增长18%、死亡人数增长36.36%、直接经济损失增长121.09%。
  工矿企业事故8起、死亡12人、受伤12人、直接经济损失108万元。事故起数比上年增长33.3%,死亡人数增长71.43%,受伤人数增长100%,直接经济损失增长100%。其中药品制造业1起、死亡2人、重伤2人、轻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食品制造业2起、死亡4人、重伤6人、直接经济损失68万元;彩钢制造业1起,死亡2人,受轻伤2人;水利公共设施管理行业1起,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8万元;木材加工企业1起,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8万元。建筑业1起,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8万元;农产品加工业1起,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8万元。农机事故6起、死亡5人、受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0.25万元。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与上年持平,受伤人数下降50%、直接经济损失增长150%。全年地区没有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较大事故】 2010年,地区发生一次死亡3~9人的安全生产事故7起、死亡26人、受伤13人、直接经济损失383.9万元。与上年比,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呈下降态势。
  3月26日11时左右,阿克苏市南工业园区内酸化油车间皂角库经技术改造(技改工程发包给江苏江都安装公司)排出的皂角污水存放罐发生燃爆并引起火灾,造成3人死亡,6人受伤。
  5月4日11时26分左右拜城县境内省道309线611千米+299,米处一重型半挂牵引车因占道行驶与一中,型普通客车发生碰撞,造成客车上3人死亡,6人受伤。
  8月8日零时40分左右,库车县一煤矿(副井)在掘进过程中掘进面492米处发生瓦斯突出事故,7名矿工死亡。
  9月8日,阿瓦提县境内省道210线290千米处,一大客车与一小轿车相撞,造成小车上3人当场死亡。
  9月21日温宿县环城南路加气站入口处一辆两,轮摩托车剩载3人与相向驶来的出租车相撞,造成摩托车3人死亡。
  11月15日,阿克苏市境内国道314线1002千米+300米处,一辆重型厢式货车与同向行驶的重型货车挂车追尾,造成厢式货车上司机及乘客3人当场死亡。
  12月18日库车县幸福路与长宁路的十字路口处,一辆轿车与一辆小型面包车相撞,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
  【安全监管工作】 2010年,地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发挥职能作用,加大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统筹协调力度。落实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先后6次召开地区综合性或行业性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总结安全生产工作,通报安全生产形势,部署阶段性工作。制定完善《阿克苏地区2010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细则》。把安全生产目标纳入地区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行署与9个县(市)和37个地直部门、8个重点企业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强化各级政府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对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工作指导。结合实际下发《阿克苏地区2010年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实施意见》、《关于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实施方案》、《阿克苏地区在重点行业领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阿克苏地区集中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对外来施工单位安全监管工作的紧急通知》、《阿克苏地区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阿克苏地区开展排查治理危旧建构筑物实施方案》、《阿克苏地区开展清理整治特种设备实施方案》、《阿克苏地区公路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等,确保工作落实。加强调查研究,提高地区安全监管水平。针对地区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阿克苏市哈拉塔镇、温宿县托乎拉乡和佳木镇开展农村安全生产工作专题调研,分析地区安全生产现状和问题,提出应对措施,向地委上报《当前地区安全生产现状、问题及应对措施》、《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调研报告,为地委、行署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向地委上报《当前地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的专题报告,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先后两次组织阿克苏市、阿瓦提县和地区交通、公安交警、运管等部门召开GPS、移动视频监管系统推广使用推进会和S210路段管辖权限整合协调会议,向地委、行署提交《关于进一步加强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工作的建议》。加强安全生产事故信息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事故及目标完成情况通报制度,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安全生产应急值守和事故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规范安全生产应急值守和事故信息报送工作。年内共发布安全生产形势通报和综合事,故统计10次,通报全地区安全生产目标任务执行情况3次,增强各级各部门抓安全、防事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安全检查】 2010年,地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地区安监局)开展春节、“两会”、春运、五一、十一节假日期间安全生产大检查,地区组成督察组,先后督察9个县(市)、14个乡镇、33个职能部门,检查生产经营单位212家(次)、人员密集场所40个(次)、发现隐患347个、现场整改隐患288个、责令限期整改隐患59个。先后配合自治区督察组督导检查地区落实自治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和中秋节、国庆节前安全生产工作,迎接自治区安监局对地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和“五五”普法工作的检查验收。6月,迎接自治区安全生产“天山行”工作组在地区的检查督导,受到自治区工作组的好评。配合自治区互检组抽查地区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行业。
  【应急救援演练】 2010年,地区制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演练计划,部署2010年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年内,地区共报送应急管理信息138份,在库车县中石化西北石油局塔河分公司、阿克苏棉麻站组织地、县联合综合应急救援预案演练2次,县(市)、行业主管部门及生产经营企业组织部门演练60余次,检验预案,协同配合,增强了各部门工作联动和快速反应能力。组成联合调查组,对5起较大生产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分析事故原因,提请有关部门处理事故责任单位及责任人。
  【开展第九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
  2010年,地区安监局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7部门关于开展第九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精神,围绕“安全发展、预防为主”主题,开展一系列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一封安全家书朗诵活动和安全生产专题文艺汇演。地区和阿克苏市联合举办以弘扬安全文化、增强安全意识为主题的安全生产书画展,展出各类书画作品50余幅,观看的各族群众5000余人次,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文化氛围。6月13日,地直各安委会成员单位和县(市)在城区、乡镇繁华地段、人员密集场所开展了安全生产咨询活动,共设立咨询台76个、悬挂安全生产挂图300余张、接待咨询群众2万张。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地区召开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座谈会,分析安全生产形势。开展企业安全生产自查活动,各生产经营单位对企业所有岗位、设施设备、危险源点进行拉网式排查,共自查和整改各类事故隐患8700条。协调地区道路交通、消防、农机、教育等行业主管部门集中开展行业安全生产检查活动,共开展各类执法行动5295次,纠正不按规定进行安全培训或无证上岗行为397起,打击其他非法违法建设、生产、经营行为491起,消除事故隐患。
  年内,地区获得国务院安委办和自治区安委办第九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优秀单位称号。
  【安全培训教育】 2010年初,地区安监局制定《2010年度安全生产培训计划》,确保年度培训工作的有序展开,严格培训制度、培训要求,确保培训质量,同时,坚持把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社会稳定教育列入安全生产培训内容之中,不仅增强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事故能力,而且增强参训人员的大局意识和政治意识。全年举办培训班29期,培训3510人。全地区高危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安全生产基础建设】 2010年,地区安监局落实各项经济政策,推行企业安全费用提取、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等经济政策的落实工作,督促企业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抓好《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切实加强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通知》精神的落实,加大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力度,向地区递交了《关于增加地区安监局内设科室及人员编制的报告》,申请建立健全地区职业健康监管机构和人员编制,引起地委、行署的重视。下发《关于认真做好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治理专项行动检查复查工作的通知》、《阿克苏地区开展木质家具制造企业高毒物质危害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等,督促企业建立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开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和普查登记建档工作,设立职业安全健康监督员,减少和消除职业危害因素,防范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结合地区实际,制定《阿克苏地区全面推进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方案》,同时加大对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推行力度,按照全面推进,逐步达标的原则,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年内,阿克苏多浪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石灰石矿等8家矿山企业完成安全标准化自评工作,待地区考评达标。加大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三同时”(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监管力度。2010年,全地区新建、改建、扩建项目45个,通过“三同时”验收的28个,验收合格率62.2%。开展青年文明示范岗活动。10月18~22日,地区组成创建青年文明号评审组,考核验收20个青年文明号、11个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集体,共有16个青年文明号创建集体、10个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通过地区考核验收。开展安全生产示范县、乡、村活动。年内,地区62个乡镇(街道)、589个行政村(社区)都按要求先后开展了安全生产示范乡、村创建工作,经县级验收达标的乡镇(街道)25个、行政村(社区)265个。
  【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 2010年,地区安监局落实自治区安委办《关于集中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的通知》精神,开展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全地区共开展各类执法行动57630次,其中工矿商贸企业(含煤矿)271次、人员密集场所566次、道路交通56641次、农业机械152次,打击无证或证照不全从事建设、生产、经营行为2起,纠正不按规定进行安全培训或无证上岗的455起,打击其他非法违法建设、生产、经营行为42637起(次)。
  【隐患整改成效显著】 2010年,地区安监局共排查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交通运输、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8242家(次),排查生产隐患7758个,整改7534个,整改率97.11%,累计落实整改资金6690万元,其中煤矿隐患整改资金5615万元。安监局职责范围内排查各类事故隐患577个,实际完成事故隐患整改549个,隐患整改率96.4%。
  【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2010年,地区安监局开展非煤矿山春季复产验收工作,先后开展3次专项督察,抽查企业45家,查出问题和隐患176个,整改率98%;开展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共检查非煤矿山企业75家,查出安全隐患232个,落实整改资金100多万元,整改率95.8%。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2010年,地区安监局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组织相关部门先后4次开展专项督察,抽查企业156家,查出问题和隐患476个,下发停建、停工整改指令书2份,对26家企业下达限期整改指令书。
  【烟花爆竹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2010年,地工安监局开展烟花爆竹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执法行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烟花爆竹专项检查9次,出动执法人员40余人次,查处非法储存销售烟花爆竹30余件,罚款1.6万元。
  【行政执法监察】 2010年初,地区安监局制定《阿克苏地区安全监管系统2010年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实施意见》和《2010年度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工作要点》,召开由县(市)安全监察大队长参加的执法监察会议,部署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工作,确保年度执法监察工作的落实。年内地区安全监管部门累计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567个、2958次,监督检查覆盖率和复查率分别为100%、88.7%,共实施行政处罚347次。
  【安全生产行政许可】 2010年,地区安监局严把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批关,从严控制安全生产准入门槛,全年共换、发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617本,换、发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62本,持证率100%。
  【烟花爆竹企业管理】 2010年,地区共有烟花爆竹批发零售企业123家,其中烟花爆竹批发企业4家、烟花爆竹长期经营网点19家、零售点100家。全年没有发生烟花爆竹安全事故。
  【危险化学品企业管理】 2010年,地区有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1401家。其中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21家、已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的9家、按照8号令程序办理安全生产许可审查意见开工建设项目12家。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1380家。其中办理甲证的278家、办理乙证的1102家。年内,全地区共换发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617家。其中上报换、发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甲证)124家。新申办的9家、申请换证115家;换、发办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乙证)486家,其中新申办的68家、申请换证418家。全年未发生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
  【非煤矿山企业管理】 2010年,地区有非煤矿山企业186家。其中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非煤矿山企业170家、在建非煤矿山16家。安全生产许可证到期62家、已申报延期申请的62家。节能减排已列为关闭的14家。全年未发生非煤矿山安全事故。(张福录)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
  【国资工作会议】 2010年2月,地区召开财税、审计、国资工作会议。会议围绕发展、监管、服务三大主题,对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产权登记】 2010年,地区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国有参股企业登记户数90户。其中一级企业实际办理户数85户(变动户数1户)、办理注销户数5户,含国有独资企业67户,国有控股企业17户,国有参股企业6户。国有独资企业占地区企业的比例为75%。拥有国家资本122369.5万元,国有资本值比上年增加27633.8万元,总量呈增长趋势。
  【产权管理】 2010年,地区完成原地区盐业公司541.2万元资产上划新疆盐业有限公司工作;批复同意将地区金谷粮油购销公司位于阿克苏市迎宾路64号的56668.9平方米国有土地使用权按照评估价格以投资入股形式投入阿克苏金谷油脂有限责任公司,国资委享有相应的
  股权和投资收益权;加大对县市国有产权监管的调研指导力度,4月,到阿克苏市、温宿县、阿瓦提县、库车县、拜城县、沙雅县、新和县开展专题调研,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指导性建议。
  【企业经营业绩考核】 2010年,地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按照“业绩上、薪酬上,业绩下、薪酬下”的考核原则,完成对地区国兴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2009年度业绩考核、绩效评价及薪酬批复发放工作;并与地区国兴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等户企业重新签订2010年度经营业绩指标考核
  目标责任书。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10年,地区国资委出台《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阿克苏地区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暂行办
  法》和《阿克苏地区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试行办法》。编制了《地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开展试点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工作,共收缴国有资本收益3170余万元。完成全地区国有企业职工薪酬所得税税前抵扣清算工作。
  【“小金库”专项治理】 2010年,地区国资委通过动员部署、自查自纠、重点检查和整改落实阶级,对全地区共计94家国有企业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
  【国有企业监管】 2010年3月,地区国有企业监事会正式运作,监事会人员深入地区国兴资产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金谷粮油购销有限责任公司、红旗坡农场等7家国有企业坐班70多个工作日撰写工作简报59期,季度工作报告3期。
  (黄东升)

知识出处

阿克苏年鉴.2011

《阿克苏年鉴.2011》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为特载、概况、大事要闻、领导干部名录、中共阿克苏地区委员会、政权·政治协商、群众团体、地方军事、法治、农业、工业、城乡建设·国土资源、交通运输、扶贫开发、科学技术、教育、文化·体育·新闻等30个类目,反映了2010年度阿克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阿克苏年鉴》(2011年卷)分为30个部类:特载;概况;大事要闻;领导干部名录;中共阿克苏地区委员会;政权·政治协商;群众团体;地方军事;法治;农业;工业;城乡建设·国土资源;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环境保护·招商引资;扶贫开发;经济监督与管理;贸易流通;银行·保险·证券;旅游业;财政·税务·审计;科学技术;教育;文化·体育·新闻;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社会民生;县市概况;农一师阿拉尔市;附录。

阅读

相关地名

阿克苏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