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阿克苏年鉴.2011》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2575
颗粒名称: 扶贫开发
分类号: F323.8
页数: 16
页码: 243-258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10年阿克苏地区扶贫开发的情况。其中扶贫、援阿工作等。
关键词: 阿克苏地区 扶贫开发

内容

扶贫
  【扶贫开发工作概况】 2010年,地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地区扶贫办)开展扶贫开发成效展现年活动,从扶贫工作实际出发,以贫困人口脱贫增收为主线,紧扣整村推进、贫困农牧民技能实用技术培训、产业化扶贫、社会扶贫对口援助四项重点工作,统筹兼顾,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和方法,为促进地区富民安居、定居兴牧工程的实施发挥积极作用。全年实现4817户、2.16万农村低收入人口稳定脱贫,返贫率控制在4%以内;14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全部达到整村推进验收标准。地区社会各界帮扶力度加大,自治区、地区、县(市)三级为帮扶村投资9060.31万元,在援建富民安居房、资助贫困学生、劳务输出、技能和技术培训上给予重点扶持,并选派1224名干部常年驻村蹲点。2010年,实际到位财政扶贫项目85个、项目资金4633万元,42773名低收入贫困人口受益;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贫困村新修通村沥青路32.99千米;新修农村防渗渠32.8千米;新建桥、涵、闸144座;新增基本农田413.33公顷;新建抗震房3372套;新增自来水入户50户。全地区233个重点村新增经济林906.66公顷,定植杏树44公顷、红枣树853.33公顷,果树嫁接改造641.6公顷,年末经济林面积达7.27万公顷。2个重点县牲畜存栏70万头(只),牲畜出栏45.1万头(只)。地区144个村实施扶贫项目121个,总投资7825.7万元,扶持低收入贫困户10454户42773人,项目涉及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基础设施、庭院改造、科技培训等。落实中央扶贫贴息贷款9500万元,龙头企业带动18784户贫困农户发展特色产业增收,安排贫困人口就业2582人。
  【科技培训】 2010年,地区扶贫办按照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新型农民的要求,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多方筹措资金,对贫困农牧民进行实用技能培训,增强他们依靠科学技术实现增产增收的能力。2010年,全地区投入各类培训资金141万元,举办扶贫培训班24期,培训17012人次,其中实用技术培训15158人次,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1854人次。乌什、柯坪两县组织贫困农民开展劳务创收1.77万人次(其中县内劳务创收665人次,县外劳务创收17056人次),创收2353.2万元,农牧民外出务工和劳务技能创收人均达1328元,占到家庭纯收入的35%以上。
  【劳动力转移】 2010年,乌什县劳务输出5.34万人次,创收7482万元;柯坪县劳务输出1115人次,创收55.75万元。重点县低收入贫困人口外出务工17424人次,创收2294.37万元,劳均创收1316.8元。
  【产业化扶贫】 2010年,地区扶贫办做好地区10家国家和自治区级扶贫龙头企业考核验收、评审核定工作,明确考核合格的扶贫龙头企业在农民增收中辐射和带动率达到80%以上;做大棉、粮、畜、林果业及加工营销等主导产业,促进林果业深加工、营销等扶贫龙头企业发展。为7家扶贫龙头企业落实中央扶贫贴息贷款9500万元,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农户18784户发展特色产业增收,安排贫困户就业2582人。
  【社会扶贫】 2010年,地区扶贫办完善并落实党政领导干部联系点结对帮扶制度,地厅级领导干部联系帮扶1个村、县处级领导干部每人结对帮扶3户贫困户、科级干部每人一对一帮扶1户贫困户、三名一般干部共同帮扶1户贫困户的帮扶措施。根据年初地区各部门包村定点帮扶任务,建立地直130个部门包村定点帮扶下乡驻村情况台账,将70个扶贫重点村的具体任务、责任目标分解落实到地直各单位和各县(市)责任目标之中,使各项扶贫工作体现到目标管理考核之中。各单位、各部门发挥部门行业优势和特点,制定工作目标和计划,在基础建设、科技扶贫、人才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方面对两个国定贫困县和其他重点村给予支持。截至年末,地直、企事业单位、各县(市)定点帮扶单位和个人为贫困村、贫困户捐款捐物价值累计达1296.6万元,其中捐款598.6万元,捐物折合人民币698万元。
  【集中连片开发扶贫试点项目】 2010年,地区扶贫办实施以柯坪县为重点的“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项目,落实到位集中连片开发扶贫试点项目资金500万元。
  【村级互助资金试点】 2010年,地区扶贫办实施村级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安排柯坪县村级互助资金250万元,覆盖10个扶贫开发重点村;乌什县在10个贫困村开展试点工作,共发放互助资金150万元,支持524户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制订《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推动试点工作有序进行。
  【扶贫贴息贷款】 2010年,地区扶贫办落实中央到户扶贫贴息贷款3900万元,自治区到户扶贫贴息贷款400万元,累计投放扶贫贴息贷款4300万元,覆盖120个村4265户贫困户,户均贷款10082元。积极争取乌什、柯坪2个重点县灾后重建贴息贷款计划400万元,重点用于两个重点县贫困户灾后重建发展生产项目。
  【扶贫项目资金监督管理】 2010年,地区扶贫办两次对扶贫开发项目资金管理情况进行重点督察,年初配合自治区进行检查验收;11月组成督察组督察财政扶贫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进行绩效考评。地区扶贫开发项目资金严格按规定使用和管理,在对各县市检查指导工作过程中,重点检查项目资金使用管理情况,未发生违规违纪行为。
  【扶贫开发成效展现年活动】 2010年,地区扶贫办开展扶贫开发成效展现年活动,总结10年扶贫开发成效和经验。全年上报12篇扶贫开发典型材料,向自治区上报各类扶贫要情、简报96期;上报纪念画册等7类宣传图片200余张,上报扶贫开发征文包括散文、诗歌、调研报告40余篇等;向青海省玉树地震灾区捐款14.5万元;开展爱心包裹捐赠活动,向地震灾区和贫困乡村的困难学生捐赠爱心包裹54.34万元,其中捐赠学生包裹5214个/100元、学校包裹22个/1000元;开展扶贫科技活动周,在5月4~28日,集中悬挂横幅149条,制作展板98个,举办咨询活动34期、科技知识讲座11期,现场发放图书4.1万册、科技资料3.55万份,专家解答群众提问1900多个,前来听讲座的干部职工和咨询的农牧民群众约4.5万人次;在新疆电视台、《新疆日报》、阿克苏电视台、《阿克苏日报》等媒体刊登新闻、专题节目、信息等80余条;编发上报扶贫开发信息75期、督察26篇、调研报告12篇;深入各县(市),拍摄10年来扶贫开发工作成功经验、先进典型及理论成果纪实专题片9部。
  【扶贫宣传工作】 2010年,地区扶贫办学习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研究制定贯彻措施;领导班子及科室业务人员深入各县(市)监督检查扶贫开发成效展现年活动开展情况;明确扶贫宣传的主题、内容、任务及完成时间制定明确的扶贫宣传计划、方案;拍摄,扶贫开发纪实专题片,让广大贫困农牧民看到和听到地区实施扶贫开发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了解扶贫开发的各项政策措施,营造全社会扶贫济困、维稳团结的良好氛围。
  【贫困统计上报工作】 2010年,地区扶贫办完成《扶贫开发综合情况统计表》、《贫困县县级统计报表》、《贫困村规划实施情况监测表》、《扶贫项目衔接统计表》、《重点村灾情情况统计表》的统计上报工作。做好地区三干会统计数据、《阿克苏年鉴》、《阿克苏统计年鉴》及地区相关部门要求的扶贫方面的数据、材料上报工作。(胡永光)
  援阿工作
  ·浙江省援阿工作·
  【概述】 2010年3月,中央召开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党中央、国务院确定2011~2020年浙江省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地区。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和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阿克苏地委、地区行署和浙江省对口援阿指挥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贯彻落实中央支持新疆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启动新一轮对口援阿各项工作。
  成立领导机构。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实施方案》精神,地委、行署成立以地委书记黄三平为组长,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穆铁礼甫·哈斯木,地委副书记、浙江省对口支援阿克苏地区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裘东耀,地委委员、兵团农一师政委吴慧泉,地委委员、行署常务副专员李刚为副组长,地委、行署分管领导和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地区对口援阿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6个小组,负责地区对口援阿工作。各县(市)也成立以县(市)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援阿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按照中央纪委和自治区纪委通知要求,为保证浙江省的援助资金重点投向民生领域,地区于2010年11月1月成立地区浙江援阿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地区纪委,具体负责浙江省对口援阿建设项目和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为浙江省对口援阿项目建设提供纪律保障。
  制定规划。地委、行署和浙江省对口支援阿克苏地区指挥部密切协作,编制完成《浙江省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地区总体规划(要点)》、《浙江省对口支援阿克苏地区项目专项规划实施方案》、《浙江省对口支援阿克苏地区2011~2020年项目建设专项规划》及14个行业专项规划。地区对口援阿工作领导小组会同浙江省对口援阿指挥部共同研究编制《2010年试点项目及先期启动项目计划》、《浙江省对口援阿2011年项目建设计划》。经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反复修改和完善,以突出改善民生为重点,产业发展为亮点,实施“安居富民、定居兴牧”、“百万城乡居民饮用水”、双语育才、“健康普惠”、农牧民增收、“关爱温暖”基层组织阵地建设等工程,明确了浙江省援阿工作的总体框架。
  建立完善各项制度。为规范有序做好浙江省对口援阿项目、资金管理工作,加强浙江省对口援阿项目的监督管理,促进援阿项目建设和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确保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浙江省制定《浙江省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地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阿拉尔市)项目管理办法》和《浙江省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地区和兵团农一师(阿拉尔市)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对浙江省对口援阿项目和资金管理提出具体要求。根据中央纪委、监察部有关精神,按照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加强援疆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地区浙江省对口援阿资金补助类项目管理的实际,地区制定《阿克苏地区浙江省对口援阿资金补助类项目管理办法》和《阿克苏地区援阿资金管理办法》。地区纪委将援建项目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列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制定《阿克苏地区浙江援阿项目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规范浙江省援阿建设项目管理,确保浙江省对口援阿工作有序推进。建立监督检查制度。为加强对中央支持新疆发展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严格浙江省对口支援项目建设基本程序,规范监管活动,确保工程建设质量、项目资金使用安全和干部廉洁,提高监管效能,促进反腐倡廉建设,根据《行政监察法》、《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和中央纪委、监察部《关于加强对中央支持新疆发展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的意见》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地区实际,地区纪委制定《阿克苏地区浙江援阿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地区纪委、浙江省对口指挥部纪检委和地区监察局联合制定《关于加强中央支持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联席会议制度》和《关于援疆工作联合监督检查制度》,进一步明确监督检查责任主体、主要内容、目标任务、责任单位、保障措施、职责分工和责任追究等要求,提高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及时发现、纠正和查处违纪违法行为,确保浙江省对口援阿项目和资金高效、安全、廉洁运行。
  组织实施试点和先期启动项目。2010年,全地区组织实施26个试点和先期启动项目,项目总投资62430万元,援助资金30150万元;其中民生类服务类项目22个,基础设施类项目2个,智力支援类项目2个;全额投资项目18个,资金补助项目5个,物资援助项目1个,智力援助项目2个。至2010年末,阿克苏市医疗急救车捐赠、智力援助、农业高效节水、杭州大道改造建设、柯坪县苏巴什河灌区高效节水灌溉四干管及田间(一期)工程、阿瓦提县村舍光明工程、乌什县阿合亚乡富民安居配套工程、拜城县棚户区改造一期工程等8个项目竣工。
  加强援阿项目管理。地区援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动与浙江省对口援阿指挥部、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对口支援办公室等沟通、交流和衔接,制定浙江省对口援阿项目里程碑计划,规范援阿项目可研、初设等前期工作,有效组织对口援阿项目实施;编辑《对口援阿工作信息》,开展信息交流,为地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依据;深入各县(市)调研,及时了解掌握地区对口援阿项目动态,确保浙江省对口援阿工作的有序推进。
  简化项目审批程序。地区制定《加快浙江省对口援阿项目审批工作的实施意见》,简化援阿项目审批环节,缩短项目审批时限,为援阿项目提供便捷绿色通道,建立和完善项目运行机制,加速推进浙江省对口援阿项目审批工作。
  至2010年末,浙江省对口援助地区资金11446.61万元。其中杭州市对口支援阿克苏市9个项目援助资金8823.53万元,实际拨付6235.61万元;宁波市对口支援库车县援助资金536万元;嘉兴市对口支援沙雅县援助资金170万元;丽水市对口援助新和县援助资金250万元;温州市对口支援拜城县援助资金1345万元;金华市对口支援温宿县援助资金430万元;绍兴市对口支援阿瓦提县援助资金907万元;衢州市对口支援乌什县援助资金611万元;湖州市对口支援柯坪县援助资金962万元。
  【对口支援项目建设结对关系】 2010年4月,国家确定浙江省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地区。支援方为浙江省2个副省级市和8个地级市: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湖州市、嘉兴市、绍兴市、金华市、台州市、衢州市、丽水市,共计10个单位。
  受援方为阿克苏地区8县1市及兵团农一师阿拉尔市:阿克苏市、库车县、沙雅县、新和县、拜城县、温宿县、阿瓦提县、乌什县、柯坪县、兵团农一师阿拉尔市。
  根据受援方财力状况、产业发展状况和困难程度、资源禀赋情况,本着集中连片和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的原则,同时考虑兵团农一师阿拉尔市情况,经与浙江省协商确定对口支援关系:杭州市—阿克苏市,宁波市—库车县,温州市—拜城县,嘉兴市—沙雅县,湖州市—柯坪县,绍兴市—阿瓦提县,金华市—温宿县,衢州市—乌什县,丽水市—新和县,台州市—兵团农一师阿拉尔市。
  【试点项目】 2010年6月,浙江省和自治区确定杭州市对口支援阿克苏市为试点城市。在阿克苏市实施9个试点项目,投资总额17622万元,其中中央、自治区投资1484万元,杭州市援助资金14338万元。民生服务项目5个,基础设施项目2个,智力支持项目2个。全额投资项目分别是:阿温路西侧廉租房建设项目,栏杆(八一)双语幼儿园建设项目,社会福利中心建设项目,社区阵地建设项目,友谊路(杭州大道)改造建设项目。
  资金补助项目分别是:农业高效节水项目;物资器材援助项目,医疗急救车辆援赠项目;智力援助项目:阿克苏市总体规划修编、控制性详规及地形图测绘项目。
  至2010年末,阿克苏市医疗急救车援赠、智力援助、农业高效节水、杭州大道改造建设等4个项目竣工。
  【先期实施项目】 2010年,浙江省发改委确定浙江省对口支援阿克苏地区2010年先期实施项目共17个,投资总额44808万元,其中中央、自治区投资4445万元,浙江援助资金26149万元。民生服务类项目共17个,库车县2个,拜城县2个,沙雅县1个,柯坪县2个,温宿县2个,乌什县2个,新和县2个,兵团农一师2个。至2010年末,柯坪县苏巴什河灌区高效节水灌溉四干管及田间(一期)工程、阿瓦提县村舍光明工程、乌什县阿哈雅乡富民安居配套工程、拜城县棚户区改造一期工程等4个项目竣工。
  【智力支持项目】 2010年,阿克苏地区全面启动浙江省智力援阿项目。浙江省选派省内教育、卫生、纺织化纤、农业等方面专家来阿克苏,开展“浙江专家阿克苏行”服务活动;组织开展第一批双语教师培训,从浙江省高校和中小学选派19名教育专家,依托阿克苏地区教育学院,对300名35岁以下少数民族中小学教师进行为期两年的全日制双语培训;实施学科骨干教师和骨干校长培训试点工作,依托杭州师范大学,对阿克苏市50名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10名骨干校长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脱产培训;阿克苏市选派7名干部赴杭州市挂职锻炼6个月,组织5名干部参加杭州市中青班学习3个月。地区组织130名大中专毕业生赴浙江省培训。
  【浙阿两地交流与合作】 2010年,浙阿两地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4月7~12日,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省党委常委、副省长陈敏尔,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蔡奇率领浙江省代表团来阿考察,先后在库车县、新和县、沙雅县、兵团农一师阿拉尔市、柯坪县、阿瓦提县、阿克苏市考察,与地区、兵团农一师领导共商合作发展大计。7月15日,地委书记黄三平率领地区党政代表团抵达浙江省,进行为期8天的考察。8月29日,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率领浙江省政府代表团来阿克苏考察。期间参加2010浙江—阿克苏地区经贸洽谈会,经贸洽谈会达成合作项目17个,合同总金额171.4亿元,授信额度200亿元。签约的17个项目中,工业类项目12个,总投资146.9亿元;农业类项目1个,总投资1.6亿元,基础设施项目3个,合同总金额22.9亿元,金融合作项目1个,授信额度200亿元。11月25日,阿克苏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穆铁礼甫·哈斯木率领地区党政代表团一行抵达杭州市,对接2011年的援建项目,推介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及农副产品。11月26日,浙江—阿克苏旅游推介会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举行。推介会上,地区和浙江省旅游局、浙江省援阿指挥部三方就建立两地旅游行业管理部门交流互访机制、加强两地旅游宣传促销的交流与合作、加强旅游投资领域的合作交流、加强旅游人才培训的交流与合作、两地互相开放旅游市场方面签订旅游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日,地区及兵团农一师在杭州市与浙江省政府相关部门以及部分企业举行农产品产销对接会,并与浙江省援疆指挥部、浙江省农业厅签署农业战略合作协议。
  【签约项目】 2010年7月21日,阿克苏地区与浙江省能源集团等企业签约7个项目、约100亿元的投资协议。8月29日,浙江省与阿克苏地区签约17个项目,签约金额达171.4亿元。其中电力能源类项目3个,金额63.9亿元;仓储物流类项目3个,金额22.9亿元;建材化工类项目3个,金额19.7亿元;纺织类项目6个,金额63.3亿元;农副产品加工类项目1个,金额1.6亿元;金融合作类项目1个,授信额度200亿元。
  【产业发展合作】 2010年,阿克苏地区借助浙江省对口援阿平台,加快产业发展项目的引进,增强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浙阿援建双方共签约产业发展项目24个,签约金额271.4亿元。至2010年末,已签约的产业发展合作项目华孚100万锭纺织自备动力(2×13.5万千瓦十8万千瓦)、雅戈尔30万锭等项目开工建设。(王晓山)
  ·河南省、上海市和中央直属企业援阿工作·
  【概述】 2010年是河南省、上海市对口支援阿克苏地区的最后一年。上海市、河南省自1997年在阿克苏地区开展援疆工作以来,先后有大批干部来地区工作,累计无偿援助阿克苏地区项目资金5.16亿元,其中上海市4亿元、河南省1.16亿元。上海市先后援建“白玉兰”示范村、地区电视台演播厅、少年宫、急救中心、图书馆、博物馆、妇幼保健院以及地区80所中小学校、10所学前双语幼儿园等一批惠民工程。河南省先后援建地区技工学校培训楼、拜城党校培训楼、拜城四小、地区荒漠改造节水示范基地、新和幼儿园、沙雅幼儿园等一批富民工程,引进招商引资项目37项,总投资额19.5亿元。其中上海、河南两地为阿克苏援助校舍建设资金2.05亿元,共援助83所学校,总建筑面积26.87万平方米。上海市援助资金15964万元,援助学校建设项目63个,建筑面积21.3万平方米;河南省援助资金4500万元,援助学校建设项目20个,建筑面积5.57万平方米。同时,两省市在技术、人才、经贸合作交流等多个领域推进对口援助工作全面、深入、持续发展,为阿克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强大活力。
  【上海市援建项目】 2010年6月23日,总投资56万元,由上海市红十字会通过自治区红十字会援建地区的7所村级卫生室开工建设。这7所村级卫生室建设项目涉及地区3县(市)的7个行政村,其中阿克苏市3所,新和县和拜城县各2所。11月11日,温宿县第六批上海援建新农村建设项目通过地区上海援建项目组的验收。该批项目涉及温宿县3个乡镇4个行政村的12个村民小组,总投资4565.85万元,其中上海援助1294万元。共完成849户抗震安居房、“三区分离”(生活区、种植区、饲养区)、庭院改造建设任务,修建村内道路6000余米,水渠4600米,便民服务店面积1400多平方米。
  【河南省援建项目】 2010年7月7日,由河南省漯河市援建的“拜城—漯河”高效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在拜城县康其乡赛比墩村开园。阿克苏地委副书记、河南省援疆干部联络组组长刘延生出席开园仪式并为示范园区揭牌。“拜城—漯河”高效农业综合示范园区一期占地13.33公顷,从2010年3月开始建设,总投资280万元,其中漯河市援疆资金150万元,拜城县财政配套65万元,乡村自筹65万元。9月3日,拜城(漯河)广播电视台揭牌,河南漯河市、拜城县部分党政领导出席揭牌仪式。拜城(漯河)广播电视台是由河南省漯河市出资援建的重点项目之一,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总投资1000余万元,其中河南漯河援助350万元。
  【沪阿合作交流】 2010年7月9~11日,上海市静安区政协副主席黄森林率静安区民族和宗教界人士16人来地区考察工作、看望慰问上海市静安区援疆干部,并举行捐款仪式,向温宿县捐赠65万元,用于支持当地社会事业建设。7月19日,上海市静安区区委书记龚德庆率领静安区党政代表团来地区参观考察,看望慰问第六批上海援疆干部,并与地区领导座谈,向温宿县捐赠价值60万元的医疗设备和办公用品。同日,上海市松江区副区长张培荣到阿瓦提县考察工作,看望慰问上海援疆干部,并向阿瓦提县政府捐赠50万元,为阿瓦提县塔木托格拉克乡350余名学生送去新校服。8月19日,上海市长宁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刘雅琴,长宁区委常委、副区长赵惠琴率党政代表团来到地区考察工作,并向阿克苏市捐赠50万元。8月23日,上海市宝山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斯福民率领宝山区党政代表团来阿调研,向地区捐赠50万元,向地区财政局、地区教育学院、阿克苏市中医院捐赠60万元,并看望慰问援疆干部,与地区领导座谈。9月12~13日上海市虹口区副区长施小琳率上海市虹口区人民政府代表团来阿克苏考察,并向地区教育学院、地区妇幼保健院捐赠20万元。
  【干部培训】 2010年,根据河南省、上海市、国电集团与阿克苏地区人才合作交流办公室协议,针对地区人才短缺、技术管理力量薄弱的问题,援疆省市加强对地区干部培训工作。上海市举办各类培训班27期,培训各级干部422人次;河南省举办培训班3期,培训干部80人次;国电集团举办县处级以及县处级后备干部培训班1期,培训干部40人次。
  【地区第六批援疆工作总结表彰大会】 2010年11月27日下午,地区召开第六批援疆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总结第六批援疆工作,部署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会上,28名河南省援疆干部、27名上海市援疆干部被记个人三等功,60名河南省援疆干部、60名上海市援疆干部被授予优秀援疆干部称号。地委书记黄三平发表讲话。地委副书记、纪检委书记、政法委书记闫国灿主持会议,地委副书记、上海市第六批援疆干部联络组组长黄剑钢发表临行感言,地委委员、组织部长窦万贵宣读《中共阿克苏地委、阿克苏地区行署关于表彰第六批优秀援疆干部的决定》,第六批上海市援疆干部代表作大会发言。
  2008年7月以来,河南省、上海市累计投入资金2.49亿元,实施175个事关阿克苏长远发展和民生建设的项目;与地区合力推动近10万贫困人口脱贫工作;第六批122名援疆干部自发捐款27.6万元,使8000余名贫困学生继续求学,60余名学生圆了大学梦;捐赠扶贫帮困资金32.5万元,帮扶困难群众3500余人。先后联络、协调豫沪企业界和其他各级各类考察访问团260余个2000余人来阿克苏考察交流,地区近200个考察访问团赴豫沪两地考察学习;促成56个单位建立“一对一”对口援助关系。在豫沪两地举办各类培训班177班次,培训8200余人次;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在阿举办培训班62期,培训5800余人次。11月28日,河南省、上海市第六批援建干部离阿返回故乡。
  (地委组织部人才援疆办公室)

知识出处

阿克苏年鉴.2011

《阿克苏年鉴.2011》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分为特载、概况、大事要闻、领导干部名录、中共阿克苏地区委员会、政权·政治协商、群众团体、地方军事、法治、农业、工业、城乡建设·国土资源、交通运输、扶贫开发、科学技术、教育、文化·体育·新闻等30个类目,反映了2010年度阿克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阿克苏年鉴》(2011年卷)分为30个部类:特载;概况;大事要闻;领导干部名录;中共阿克苏地区委员会;政权·政治协商;群众团体;地方军事;法治;农业;工业;城乡建设·国土资源;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环境保护·招商引资;扶贫开发;经济监督与管理;贸易流通;银行·保险·证券;旅游业;财政·税务·审计;科学技术;教育;文化·体育·新闻;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社会民生;县市概况;农一师阿拉尔市;附录。

阅读

相关地名

阿克苏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