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将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龟兹文化》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751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将士
分类号: K820.845
页数: 8
页码: 521-528
摘要: 本文记述了龟兹将士的情况,包含了出击龟兹第一将——李广利,永载史册的民族英雄张骞等。
关键词: 将士 名人 龟兹

内容

新疆自占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张骞通西域到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龟兹重镇乌垒设置西域都护府,唐时设安西都护府,这期间,涌现了一大批为统一而战的各族将士,他们为国家统一和龟兹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的人在危难之时,赴汤蹈火,为国效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赢得人民的尊重,名垂青史;有的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成为中华民族千古不朽的英雄人物。
  一、出击龟兹第一将——李广利
  李广利(?~公元前88)西汉中山(今河北宿县)人,号贰师将军,武帝庞姬李夫人之兄。元封末年,武帝派期门郎东令携带千金和金马,前往大宛国交换汗血马,大宛拒不交易,而且杀车令、中郎将朝及身毒使者,隔绝了东西方之间交通。
  太初元年(前104),李广利第一次率兵攻打大宛,出敦煌,穿塔里木盆地,过葱岭,直达今费尔干纳,因战线过长,军粮不济,无功而返。太初四年(前101),李广利又率6万军第二次攻打大宛,攻下大宛王都外城,得汗血马及其他良马3000余匹,因功封为海西侯。征和四年(前90),李广利攻匈奴隶失败,投降匈奴,被匈奴单于所杀。李广利率军伐大宛时,弥已属龟兹国。《汉书·西域传》记载:“初(前101)贰师将军李广利击大宛,还过扜弥遣太子赖丹为质于龟兹,广利责龟兹曰:‘外国皆属臣于汉,龟兹何以得受扜弥质?’即将赖丹入至京师。”据此得知公元前101年弥已为龟兹征服,而李广利也在101年西征时到过龟兹的扜弥。李广利受汉武帝之命两次攻打大宛,并在轮台渠犁屯田。而龟兹弥后本继续东扩但汉朝大将李广利西征,攻占龟兹属国扜弥,对龟兹是一个震动。《汉书·西域传》称弥国..户三千三百四十,口二万四十,胜兵三千四百五十人”,位于克里雅河中下游,在塔里木盆地南道丝绸之路中段,具有主要的战略地位。李广利征服扜弥,也扼制了龟兹东扩的欲望,他也成为出击西域、直击龟兹的华夏第一人。
  二、永载史册的民族英雄张骞
  张骞(?~前114)西汉时出使西域各国的使者。“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汉中城固(陕西城固)人。西汉,时的大将,初任郎官。建元二年(前139)和元狩四年(前119)两次奉命出使西域。张骞第一次出西域,被匈奴俘虏留居匈10年。后逃离步行数十天经大宛、康居到大月氏和大夏等地,历经磨难返回中原。第二次出使西域,历经艰辛,完成使命,摸清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情况,为西汉朝在西域设都护奠定基础。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曾派副使专访龟兹。《史记·大宛列传》:“张赛分遣副使赴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扜弥等国。”可见龟兹的战略地位重要,张骞做为一名政治家、军事家,高瞻远瞩,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的官方往来,开始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新阶段。为汉政府统一大业做贡献,他出使西域,主要功绩:一是为汉政府在西域设都护府奠定基础;二是打通丝绸之路,推进中原与西域特别是龟兹的交流,成为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三是将龟兹乐器及乐曲带回中原,促使龟兹乐首次东传。
  三、奠定西域都护府根基的战将常惠
  常惠(?~前46),西汉太守(今山西太原)人。少时家境贫困,后投军,曾随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十余年,昭帝时逃回被任为光禄大夫。宣帝本始二年(前72),出使乌孙,本始三年(前71)汉发兵15万攻打匈奴,常惠监护乌孙精骑5万向东进军,大败匈奴4万人,因功被封为常罗侯。
  公元前101年,汉派大将李广利伐大宛时,看到扜弥太子赖丹在龟兹作人质时,就指责龟兹说:“外国皆臣属于汉朝政府,龟兹为什么将太子作人质?”就将赖丹引入京城。汉朝昭帝任赖丹为屯田校尉率军到轮台屯田,龟兹王(绛宾的父亲)听信姑翼馋言杀赖丹。本始三年(前71)常罗候常惠调乌孙,莎车、疏勒兵力进攻龟兹,责问龟兹杀赖丹的罪,大兵压境,龟兹新,王绛宾投降并将姑翼交给常惠,常惠斩杀姑翼,平息了龟兹贵族的叛乱。常惠归国后任典属国。汉元帝初元三年(前46)逝,谥为北武侯。
  常惠出兵西域,击败长期控制西域的匈奴并团结乌孙、莎车、疏勒、击败龟兹,使丝绸之路进一步畅通,中西商旅来往不绝,也促成龟兹与汉政府的联系。常惠率汉军与孙乌军击败匈奴,在西域引起震动,龟兹王绛宾出于政治上考虑,决定与汉加强联系,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匈奴日逐王降汉。在绛宾的支持下,西汉政府得以在龟兹东边的边防重镇乌垒(今轮台东)设西域都护府,是与常惠分不开的。
  四、打击分裂,维护统一的将领班勇
  班勇,班超幼子,字宣僚,生于西域。东汉安帝永初元年(107),西域又乱,安帝派班勇与班雄出敦煌到西域,援救西域都护及部分士卒,班勇有勇有谋,取胜返回中原。安帝元初六年(119),敦煌太守曹宗请求出兵西域,邓太后召班勇商议对策。班勇力排重议,极力主张恢复汉朝对西域的统治。安帝建光二年(123)班勇被任命为西域长史,带领500人到柳中(今新疆鄯善县鲁克泌),攻打并降伏鄯善。这时龟兹王白英在投降与对抗上摇摆不定,班勇就派使者制龟兹“开以恩信,白英乃率姑墨、温宿自缚诣勇降”。班勇统一龟兹后,班勇发龟兹骑兵和步兵5000人攻破车师前王庭,大败北匈奴呼衍王,使天山的南城廓之间得以安定,为丝绸之路的重新畅通做出了贡献。东汉顺帝永建二年(127)班勇上书要求攻打焉耆,顺帝派班勇再度领兵与敦煌太守张朗兵分南北两路攻打焉,耆,班勇到龟兹,发龟兹兵4万人,降伏焉耆。
  班勇生在西域,自幼跟随父亲班超征战于西域,对西域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深知,得西域必先得龟兹,也得知西域的统一安定与中国统一、繁荣的相辅相成,从而坚定了他维护统一的决心。班勇有勇有谋,胆识过人,有强烈的爱国之心和勇于吃苦精神,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在西域动荡之时,以政治家远见,极力主张东汉朝廷出使西域,并重建西域长史于鄯善,为西域的稳定和汉国家统一而战,并取得辉煌战功。班勇降服龟兹王白英以后,直到东汉末年,龟兹王朝一直听命于东汉政府,并协助东汉政府出兵西域,成为汉政府在西域的坚强后盾和统治西域的政治、军事基地,班勇为维护西域稳定、重新疏通丝绸之路的畅通、加强民族统一做出了卓越贡献。
  五、有勇有谋的军事家梁慬
  梁慬,东汉和帝时的西域副校尉,字伯威,北地弋居(今甘肃宁县)人,他的父亲梁讽被窦宪诬陷杀害。梁慬少年时就有勇气好功名,和帝嗣位后,知其父冤被朝廷任命为郎中。殇帝延平元年(106)梁慬被任命为西域副校尉,他行至河西时,正赶上西域叛乱,西域都护任尚被围困在疏勒,梁立即率领河西四郡将士赶往疏勒去救都护任尚。他赶到龟兹时,任尚之围已解,梁慬与新任都护段禧、骑都尉赵博共同驻守龟兹它乾城。当时都护府及驻军近万人,它乾城十分拥挤,在战时还不利守卫,征得都护段禧的同意和支持下,派使者进龟兹城,与龟兹王白霸商议,要求将西域都护府迁到龟兹城,白霸顶住龟兹贵族的压力,同意西域都护府迁入龟兹城。
  随后,梁慬守卫龟兹城。永初元年(107),朝廷撤销西域都护回到敦煌。永初二年(108),梁慬参与平定叛羌的战役,并带兵入关中救朝廷之急。他忠于汉政府,战功卓著,被升任为节度。永初三年(109)调辽东、代度辽将军事。永初四年(110),梁慬与匈奴单于展开战斗并屡打屡胜,拜度辽将军。永初五年(111)因罪下狱,后因羌人攻入关中,朝廷又拜他为谒者,领兵平乱,在途中病死。
  梁慬作为副校尉,带兵守卫龟兹城,并与龟兹叛乱贵族进行斗争。龟兹贵族叛军及温宿、姑墨等国数万军围困龟兹时兵少人疲,但他足智多谋,与都护段禧和龟兹军民与叛军大战数月,守护着龟兹城,终于以少胜多,打败了龟兹叛军,维护龟兹稳定。
  梁慬作为一个将士,有勇有谋,以战略眼光提出建议并最终将西域都护府移到龟兹城。他指挥有方,团结并调动龟兹军民与数万叛军战斗,以少胜多,取得胜利,是一个有勇有谋的军事家。
  六、龟兹乐第一次大规模传入中原的使者吕光
  吕光(338~399)字世明、略阳(今甘肃天水)人,氐族。16国时期后凉的建立者。公元382年奉前秦皇,帝命今率领将士7万人出征西域。公元383年正月,吕光率兵7万多人从长安出发,途经河西走廊,经过长途跋涉到达焉耆并降焉耆,第二年率兵进军龟兹龟兹王白纯拒不投降,坚决抗拒。公元384年七月,吕光率军攻打龟兹并攻破龟兹,另,立龟兹王白纯(也称帛纯)之弟白震为龟兹王。
  吕光攻入龟兹城后,见“城有三重,广轮与长安地等。城中塔庙千数”。龟兹王白纯“宫室壮丽,焕若神居,胡人奢移,富于生养,家有葡萄酒至千斛,经十年不败,士卒沦没酒藏者相继”(《太平御览卷一二五,偏霸部九》)。可见当时龟兹的繁荣和酿酒技术的先进。吕光既平龟兹,有留焉之志,当时龟兹高僧鸠摩罗什劝他返回,在众人劝说下,吕光返回中原,走时带走大量龟兹的物品,“以驼二万余头致外国珍宝及奇伎异戏。殊禽怪兽干有余品,骏马万余匹”(《太平御览卷一二五偏霸部九》)。
  吕光攻克龟兹立白震为龟兹王,稳定了龟兹,再次打通丝绸之路商贸通道,促进中原与西域,特别是中原与龟兹的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吕光返回中原时,除带金银、珍宝外,还带了龟兹的“奇伎异戏”,如高僧鸠摩罗什及龟兹乐舞。龟兹乐第一次大规模传入中原,继而传入东亚诸国,促进龟兹文化的发展和龟兹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相互融合。
  七、北魏西征龟兹的战将万度归
  万度归,北魏散骑常侍,北魏时大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于太平真君九年(448)派万度归带兵赴西域。万度归先将辎重留在敦煌,领轻骑5000进入鄯善,鄯善不战而降。龟兹、焉耆依恃路远及地形险要,遮截西域各国朝贡北魏的使者,万度归再次被北魏王拓跋焘任命为西征大将率兵攻龟兹、焉耆。万度归攻破焉耆后,焉耆王投奔龟兹,万度归又承拓跋焘命令率兵1000人攻打龟兹,并攻破龟兹,随后龟兹臣服,“每使朝贡”。
  万度归征服龟兹后,龟兹的朝贡不断,北魏派驻西域的使者和高僧也不断。公元434年北魏遣使者20辈出使西域,436年遣使6辈出使西域,444年又遣使4辈出使西域。龟兹人民与中原人民在经济文化方面交流频繁。
  八、平息叛乱的少数民族将领——阿史那社尔
  阿史那社尔,突厥人,唐朝少数民族将领,北突厥处罗可汗的次子。贞观二十年(646),唐政府任命为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为昆山道行军大总管,与安西都护府郭孝恪,司农卿杨弘礼率五将发铁勒13部兵10万余骑,讨伐以龟兹为根据地的西突厥叛乱集团。
  阿史那社尔11岁就统军任拓设,与其侄欲谷设分统回纥、仆骨、同罗诸部。唐太宗贞观元年(627),曾援助欲谷设,与薛延陀战于马鬃山失利,二年,阿史那社尔率部西迁可汗浮图城,号“都布可汗”。贞观十年(636)率部归唐,唐太宗授其为左骁卫大将军,驻灵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妻衡阳长公主,贞观十四年(640)以交河道行军总管衔,率唐军攻克高昌,被封为毕国公。西突厥退居龟兹,以龟兹作为抗拒唐朝实行分裂的根据地。贞观二十年(646),阿史那社尔率大军进入龟兹,攻破位于焉耆以东以北的处月、处密部,阿史那社尔遣轻骑追擒并当众斩杀了被西突厥册立的焉耆王薛婆阿那支。随后阿史那社尔统率唐朝大军进驻离龟兹300里的碛石。他率伊州刺史韩威、右骁卫将军曹继叔与龟兹王和宰相那利大将羯猎颠纠集的5万龟兹军决战,经过艰苦战斗,阿史那社尔包围龟兹王部并攻破其城,龟兹王逃到拨换城阿史那社尔派沙州刺史苏海政,尚辇奉御薛万备以精骑西追600里,围困拨换城并攻破该城活捉龟兹王及大将羯猎颠等。阿史那社尔率军一连攻破5城,平定西域最大突厥贵族的分裂活动,统一了西域,随后唐朝将安西都护府从西州迁设龟兹。
  阿史那社尔率军平定了龟兹突厥叛乱后回朝,迁为右卫大将军,唐高宗永徽元年(655)卒,追赠为辅国大将军、并州都督,陪葬昭陵,特为其建墓“治冢象葱山”。
  阿史那社尔作为一名突厥人,为打击分裂、维护统一而英勇战斗,成为唐朝的大将军。他为平定西域的叛乱,统一西域,建功立业,也为安西都护府迁入龟兹,加强唐朝对西域的统治做出了积极贡献。
  九、宁死不屈的少数民族将领契苾何力
  契苾何力(?~677),唐太宗时名将,贞观二十二年(648),契苾何力任昆仑道行军大总管进攻龟兹,俘龟兹王诃黎布失毕。
  隋炀帝大业年间,其部落游牧于热海(今伊塞克湖)沿岸,唐太宗贞观六年(632),契苾何力率部落千余户至沙州投唐王朝,太宗授他为左领军将军。贞观七年(633),契苾何力率部于赤水川解救被吐谷浑围困的唐军,救出唐将薛万钧、薛万彻,并大败吐谷浑,直捣吐谷浑牙帐。贞观十四年(640),任葱山道副大总管,参与平定高昌,贞观十六年(642),契苾何力前去劝其弟沙门不要背叛唐朝投降薛延陀,薛延陀将契苾何力囚禁,迫他投降,他坚决不投降,并用刀割耳以明志。唐太宗李世民闻讯,非常感动,派崔敦社将契苾何力救回长安,并拜他为右骁卫大将军。贞观二十二年,龟兹王诃黎布失毕反唐,契苾何力率军攻打龟兹,俘虏龟兹王诃黎布失毕,并将安西都护府从高昌迁到龟兹,加强唐王朝对西域的统治。契苾何力作为一名少数民族领将心向朝廷,忠心耿耿,战功卓著,为唐朝的统一而战,宁死不屈,其爱国精神光照世人。
  十、唐朝的龟兹著名战将白孝德
  白孝德(713~779)龟兹人,龟兹王族帛氏(也称白氏)后裔。唐肃宗时为李光弼手下偏将。上元二年(7,61)李光弼与史思明(安史之乱首恶之一)鏖战于洛阳邙山,唐军大败,第二任镇(安)西、,北庭行营节度使荔非元礼为麾下所杀,安西军人推白孝德为镇西、北庭行营节度使(第三任),唐朝未予深究。永泰元年(765),郭子仪统五千兵出奉天,令白孝德接应,与吐蕃兵大战赤沙烽,大获全胜。
  白孝德作战骁勇,有一次叛将史思明部下骁将刘龙仙挟50精骑,恃勇在阵前谩骂唐将,李光弼登城向诸将说:“谁能把他擒来?”这时,白孝德挺身而出,李光弼问须带多少兵马?白孝德答:“可独往。”另外“出五十骑,见可而进,大军鼓噪以张吾气,足矣”。于是白孝德一人只身独马持二矛直冲敌阵前,乘刘龙仙傲气自负,疏于失防时,白孝德跃马前刺,直斩刘龙仙首级而还。叛军见状,大骇而溃。《旧唐书·白孝德传》载:“累战功至安西、北庭行营节度,廊坊邪宁节度使,历检校刑部尚书。封昌化郡王以家难去职,服阙复归官,大历十四年(779)四月转太子少傅,寻卒,时年六十六,赠太子太保。”
  十一、收复安西四镇守护龟兹的将领王孝杰
  王孝杰(?~695),京兆新丰(今陕西临潼)人,历经战斗、战功卓著。长寿元年(692)西州都督府唐休璟向唐朝政府请求,收复安西四镇,武则天命王孝杰为武威道大总管,与阿史那忠节及西州都督进军西域,王孝杰率唐军与吐蕃军进行激烈战斗,取得胜利,打败了占据安西四镇的吐蕃军,结束了吐蕃控制安西四镇的局面。随后王孝杰奉命在龟兹复置安西都护府,他带领唐朝军士3万人镇守在龟兹安西都护府。为加强唐朝对西域的统治,铲除吐蕃对西域的控制,武则天延载元年(694),王孝杰率军攻打吐蕃勃论赞西西突厥阿史那俀子,歼灭叛军3万人,肃清了西域的吐蕃势力,维护了唐王朝对西域的统治,疏通了丝绸之路。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5),王孝杰率军攻打契丹人李尽忠的谋反,因靖边道总管苏宏晖援军不至,王孝杰军被叛军李尽忠大军围歼,全军大败,王孝杰堕入峡谷而死。
  王孝杰率军收复安西四镇,并把安西都护府由西州迁回龟兹。从公元692年到公元8世纪末的100多年时间中,以龟兹为中心的安西四镇一直在唐政府的直接统治之下。王孝杰作为一名爱国战将,为唐朝疏通丝绸之路加强对西域统治做出了贡献。
  十二、稳定安西四镇的将领张孝嵩
  张孝嵩,唐朝戍边名将,玄宗开元初年任监察御史。开元三年(715),奉使廓州(今青海贵德县),当时拔汗那王到安西求救,吐蕃与大食联合攻击拔汗那国,张孝嵩率军到龟兹。张孝嵩率旁侧戎落万余人出龟兹北数千里,突袭大食军,并攻大食所立的拔汗那伪王阿了达于连成,张孝嵩亲自披甲督战,大败阿了达。经过这次战役,大食、康居、大宛、罽宾等八国派遣使者要求投降唐朝,安西都护府在龟兹得到稳定。开元八年(720),张孝嵩接汤嘉惠职位,任安西副大都护。他在任期间发展龟兹经济,实行屯垦发展农业,他“务农重战、安西府库遂为充实”。开元十二年(722)九月,张孝嵩派疏勒镇守副使张思礼赴小勃律,攻打围困小勃律的吐蕃军,里外迎合,大败吐蕃,解小勃律危机,也使安西四镇得以安定。
  十三、战死沙场的少数民族将领哥舒翰
  哥舒翰(约704~756),其父哥舒道元,是哥舒部落的首领,曾任唐代安西大都护府的副大都护。哥舒翰的家族世居安西,他出生于安西大都护府的治所龟兹(今库车)。
  哥舒翰40岁时,嫌朝廷任命他作长安县尉太小,一气之下投奔河西节度使王捶的门下当一名军官。不久,王忠嗣任节度使,提拔哥舒翰为衙将。后让其担任大斗军副使,驻防大斗拔谷(今甘肃民乐县东南,甘、青两省交界处的扁都口)。因驻防有功,又晋升为左卫郎将。后来吐蕃寇边,哥舒翰命部下出击,拒战于拔海,他手持半段枪身先士卒,抵挡敌军的锋芒,一路冲杀所向披靡,从此威名远扬。
  天宝六载(747)他担任陇右节度副使、都知关西兵马使。他未赴任前,每到麦熟季节,吐蕃酋长就率,领部众到积石军来抢夺麦子,并嚣张地将积石军称作“吐蕃的麦庄”,吐蕃的抢夺行为,无人敢去阻挡。哥舒翰听了十分气愤,他派两名将领带军队去打埋伏,等吐蕃5000骑兵一来,他率领主力从城中出击,与伏兵配合打得敌人丢盔弃甲。哥舒翰每当追上敌人,常以枪搭在敌人肩头,一声大喝,吓得敌人赶忙回头,趁回头时,一枪击中咽喉,挑起三五尺高甩到地下。敌军见了无不丧胆。
  天宝七载(748),哥舒翰在青海湖建神威军,不久被吐蕃人攻破、毁掉。他又在青海湖的龙驹岛上修筑应龙城,吐蕃军退守石堡城。天宝八载(749),唐玄宗命全朔方、河东的10万少数民族的骑兵归哥舒翰调遣,不到10天,就把石堡城攻破了。为嘉奖他的功劳,玄宗拜他为特进摄御史大夫。天宝十一载(752),加开府仪同三司。
  天宝十二载(753),哥舒翰被封为凉国公,食实封200户,并任命为河西节度使。不久,又晋封为西平郡王。天宝十三载(754),唐拜哥舒翰为太子太保兼御史大夫。
  一天,他到土门军视察,洗澡时酒精中毒,加受风寒,因此晕倒。回长安在家抱病不出。安禄山造反时,封常清、高仙芝连连战败,玄宗无奈,只得求助患重病的哥舒翰,拜他为皇太子先锋兵马元帅,统领20万大军出征,前去镇守潼关。天宝十五载(756),任命哥舒翰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政事。哥舒翰一到潼关,就有谋士劝他说:“现在安禄山造反,以诛灭杨国忠为旗号,如你留3万人马驻防潼关,然后带领17万精兵去诛杀杨国忠,那么安禄山就是出师无名了,你以为如何?”哥舒翰心里赞同,并未去做。但这个机密还是让他身边的人向杨国忠告发了。后来就觉察杨国忠对他先下手了,从此他心事重重,风湿病更重了。他出任兵马元帅时,曾向皇帝建议,先固守一段时间,等有利时机再出兵征讨。但玄宗求胜心切,加之杨国忠怕哥舒翰诛灭他,就一味怂恿玄宗出兵。唐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八日,哥舒翰不得已率军出兵灵宝县西,结果被贼兵将其20万官兵引诱到一条死胡同。他率几百名骑兵突破后,在归途中歇息时,被他的部将火拔归仁捆绑起来,交安禄山请功领赏。不久,安禄山叫他的心腹暗地把哥舒翰杀死了。
  哥舒翰青少年时代,讲侠义,凡是别人有求于他,只要他答应了,就一定办到。他当军官,由于他疏财仗义,下级军官和十卒们都很敬重他。他喜欢读书,特别是对《左氏春秋》、《汉书》最感兴趣。好纵酒姿情声色。他为人耿直,宰相杨国忠馋言陷害王忠嗣,哥舒翰全力保谏,加以营救,玄宗听不进良言相劝,起身退朝向后宫走去。哥舒翰竟然冒着触犯皇上的罪名,追着求情,他言词慷慨,声泪俱下,玄宗很受感动。于是把已削职为民的王忠嗣改为贬官汉阳太守。哥舒翰与安禄山素来不和,玄宗将两人视为国家栋梁,常劝他们和解以兄弟相称。天宝十一载冬,两人同时来朝,皇上让高力士在驸马府的池亭里摆御宴款待他们。在酒宴上,安禄山故意和他套近乎,哥舒翰却说:“古人曾说,山野中的狐狸对着洞窟而嚎,那是忘本的行为。”
  《唐诗三百首》中,收进了一首题为《哥舒歌》的五言绝句,诗中写道:“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诗的内容反映了唐代居住在陇右一带的黎民百姓对哥舒翰的信赖和赞颂。
  十四、率安西军剿安史之乱的将领李嗣业
  李嗣业(?~759)唐玄宗时的名将,京兆高陵(今陕西高陵)人。青年时应募到安西(驻地为今库车)从,军,作战勇敢,官至中郎将。玄宗天宝六载(747),与安西都知兵马使高仙芝同征勃律,在娑勒川的娑勒城大破吐蕃10万之众。战斗中,李嗣业持长刀,独引一旗登绝险。克娑勒城,又长驱直入勃律城擒勃律王及吐蕃公主,砍吐蕃人所筑藤桥,以3000唐军戍守勃律,解除了吐蕃在印度河上游地区的军事威胁,而功授威卫将军。天宝十载(751),又与高仙芝破石国。高仙芝与大食军大战怛逻斯城,被大食所败,李嗣业拼死救出高仙芝,因功加骠骑左金吾大将军。安禄山叛乱,攻陷两京,李嗣业响应勤王诏令,与段秀实等率安西步骑5000入关勤王。后支援平叛,与诸将在长安香积寺大败安庆绪,收复西京长安。旋又与回纥军并肩,大败安庆绪于陕川,收复东京洛阳。乾元二年(759),史思明建号大圣燕王,代为叛军盟主,唐朝令郭子仪统九节度之兵以击之,会战相州,“师耄,诸将无功,独(李)嗣业被坚数奋,为诸军冠,中流矢,卧帐中,方愈,忽闻金鼓声,知与贼战,大呼,创溃,血流数升卒”。这位猛将即在此恶战中身殁。

知识出处

龟兹文化

《龟兹文化》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华发号主编的龟兹文化的内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以通俗、可读性强的语言,对龟兹文化的形成、发展、作用和历史价值等作出较为系统的分类和记述,随着龟兹文化研究的拓展和成果的运用,打造龟兹文化品牌工程必将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从而推动地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文化旅游事业的新发展,内容包含了地理,经济,政治,都护辖治,宗教,文化艺术,石窟艺术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龟兹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