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发达的古代冶炼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龟兹文化》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739
颗粒名称: 二、发达的古代冶炼业
分类号: K872.45
页数: 2
页码: 478-479
摘要: 本文记述了龟兹发达的古代冶炼业的情况,包含了阿艾冶铁遗址,提克里克冶铜遗址等。
关键词: 考古 发掘 冶炼业

内容

在汉代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时,西域各地只能制造一些简单的金属工具,且数量不多。汉武帝之后,西域各地与中原地区的文化和经济交流加强,内地先进的冶炼技术传入龟兹地区,龟兹开始利用北部山中丰富的铁矿及煤炭来冶铁,其铸造的铁制工具可满足西域36国之用。
  汉、唐时期,由于龟兹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而作为中央王朝政府统治西域的政治和军事中心,与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日益增多,东西方先进的文化艺术及生产技术不断传入龟兹,使龟兹地区逐渐成为西域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龟兹地区利用本地富有的矿产资源大力发展冶炼业,不但铸造兵器和生产工具,还仿制中原汉五铢钱体制,在龟兹本地铸造了流通于龟兹地区的“汉龟二体五铢钱”和“龟兹小铜钱”。唐代大历、建中年间,更仿唐代的纪年钱体制,在龟兹当地铸造了唐代的“大历”、“建中”及“元”字、“中”字年号钱。
  在阿克苏地区境内发现的众多冶炼遗址中,大多分布在天山南麓矿产资源富集的库车与拜城西北部山前沟谷和河流两岸的地域内。龟兹地区最早的冶炼遗址是库车县北部铜厂河(库车河)北岸的阿艾冶铁遗址,为一处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汉代冶铁遗址。沿库车河谷一线地域内分布有大大小小的冶炼遗址达8处。既有冶铁遗址,也有冶铜遗址,多数是汉代所建。在遗址中出土了残瓦片、鼓风管、炼炉底、破碎矿石用的石碾及马槽等。
  阿艾冶铁遗址 位于库车县阿艾山前,东西向分布,遗址中可见有废弃的汉代冶炼炉数座。遗址中出土的有陶质吹风管,炼铁渣、小坩锅、铁矿石等。在距地表约20厘米处曾出土有一件灰陶质三耳罐,从器物形制看为典型的汉代遗物。同时在遗址上出土的陶瓴残长26厘米,口径4.5厘米,与汉代内地的“霸陵过氏瓴”形制相同。
  可可沙冶铁遗址 位于库车县城北47千米处,距阿艾乡苏布依村东南500米,为汉代至唐代冶铁遗址。遗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长约130米。遍地皆为墨色炼渣及圆形炉管等堆积物,局部堆积3米之高。遗址西有土坯结构的半个圆形窑址。出土有石头、石膏片等,并有一个5平方米的大坑。
  提克里克冶铜遗址 位于库车县,为汉代冶铜遗址。遗址分布范围约2平方千米,在遗址内随处可见有废弃的铜矿石及炼渣。在遗址中出土有残瓦片、鼓风管、炼炉底、破碎矿石用的石碾及马槽等。同时还出土有汉代的“五铢”钱。
  克孜力亚炼铜遗址 位于库车县阿艾乡康村北的克孜力亚地方,为唐代炼铜遗址。遗址东西宽100米,南北长约300米,地面堆积有炼渣及炉管等,有些地方厚达3~4米,出土有少量陶片和石磨残片散布。

知识出处

龟兹文化

《龟兹文化》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华发号主编的龟兹文化的内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以通俗、可读性强的语言,对龟兹文化的形成、发展、作用和历史价值等作出较为系统的分类和记述,随着龟兹文化研究的拓展和成果的运用,打造龟兹文化品牌工程必将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从而推动地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文化旅游事业的新发展,内容包含了地理,经济,政治,都护辖治,宗教,文化艺术,石窟艺术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龟兹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