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外国探险家的考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龟兹文化》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734
颗粒名称: 一、外国探险家的考察
分类号: K872
页数: 3
页码: 452-45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各国探险家受西域奇异辉煌的古老文明的吸引,多次进出于龟兹故地探险寻宝的情况。
关键词: 考察 发掘 外国

内容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众多身世、背景迥异的各国探险家受西域奇异辉煌的古老文明的吸引,多次进出于龟兹故地探险寻宝。各国探险队有组织的,以19001901年英国斯坦因的探险为开端,并先后于1906~1909年、1914~1916年进行两次探险;德国有1902~1903年格伦威德尔的第一次、1905~1907年的第二次、1904~1907年勒柯克的第一次、1913~1914年的第二次探险;法国有1906~1909年伯希和的探险;俄国有1909~1910和1914~1915年奥登堡及其他人的探险;日本有大谷光瑞与堀、渡边于1902~1904年的第一次、1908~1909年橘瑞超和野村荣三郎的第二次、1910~1914年橘瑞超及吉川小一郎的第三次探险,所获的文物英国收藏在英国伦敦和印度东部的加尔各答市①法国所获文物部分文书类收藏在巴黎的法国国立图书馆,美术类收藏在罗浮宫博物,馆内;德国所获文物收藏在柏林的印度艺术博物馆,俄国所获文物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在圣彼得堡的亚洲博物馆和爱尔米塔什博物馆,现藏处不明;日本的陈列在汉城的朝鲜总督府博物馆和旅顺的关东都督博物馆。
  在外国探险家中,最早到达的是俄国人。在克孜尔石窟第213窟西壁上,有铅笔勾描的女人头像和裸体像,旁侧有俄文题记:“1879.1.15”。1890年,英国人鲍尔大尉在查访库车苏巴什的佛塔时,从当地人手中购得从塔中出土的写于贝叶上的吐火罗文字的古代写本。此事轰动了国际学术界,自此,各种外国探险队纷纷涌入新疆,进行盗劫、掠夺、切割壁画、盗取文物,使古龟兹文物蒙受一场惨痛的劫难。克孜尔石窟第67、76、83、84、110、114、199、205、212和219窟等许多十分精美的壁画被劫掠,至今,壁面上的切割疤痕累累。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五月至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英国籍考古家斯坦因·A在对新疆天山南道考察期间,曾到克孜尔石窟进行考察和测量活动。同年,由瑞典人斯文·赫定领导的中瑞联合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成员伯希和在库车县库木吐拉购得两把玉质石斧,被陈放在圣日尔曼博物馆中②。光绪二十八年(1902)斯坦因在第13届国际东方学会年会上报告了他在新疆的调查和有待考察的遗址。这,一报告,促使犹豫不决数年的德国柏林民族博物馆下决心直接向新疆派出考察队。1908年,斯塔因曾在库木吐拉停留。
  德国柏林民族博物馆在20世纪初派遣普鲁士皇家吐鲁番考察队,先后4次在新疆进行考察和盗掘。其中后两次在克孜尔石窟进行较长时间的工作。光绪三十一年(1905)12月,第二次考察队(队长格伦威德尔)与勒柯克合并组成第三次考察队,在库木吐拉、克孜尔石窟等6个地方考察发掘,装文物128箱,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经俄罗斯回国。此次调查后,用较长时间整理获得的文物和记录资料。1913年5月,第四次考察队在库车一带(包括克孜尔石窟、库木吐拉石窟)活动,次年3月回到柏林。第三次考察队由当时被任命为印度部主任的格伦威德尔任队长,其他队员有妙拉、勒柯克、波路托和巴路图斯。考察队雇用当地的密拉普为向导兼勤杂工。光绪三十二年(1906)一月,勒柯克先到克孜尔石窟,从当地一户农家(主人名齐穆路)租得两间小土屋。同年2月26日,考察队到达克孜尔石窟,随即开始调查。调查由西向东进行。勒柯克和巴路图斯率领村民,挖掉堆积在石窟入口和窟内的沙土,找出塑像、木雕和抄写本,收集其他出土物品。波路托主要是测量石窟和描图,再就是拍照、显像印片。格伦威德尔记录了窟内的状况,用透明玻璃纸勾描了若干壁画的白描线图。他们对洞窟的形制、壁画的布局和内容、纹饰图案等,都作了详细的记录,并盗取了壁画精美之作。考察队配备切割壁画的技师巴路图斯,他们将割取的壁画和其他出土物品包装运回柏林。这次盗取的文物,尤以克孜尔第67、68窟的抄写本最为重要。
  第四次考察队仅有勒柯克和巴路图斯2人。他们在1913年7月1日到达克孜尔石窟,次日开始调查和切割壁画。巴路图斯将能攀登的石窟和窟形绘制成图,同时做了记载,写入日记。今克孜尔第175窟至第190窟即在此次调查中发现。这次考察队的主要工作就是割取壁画,其数量远远超过前一次。
  两次考察队割取的克孜尔石窟壁画共252块,总面积为328.07平方米,取自36个洞窟。
  1903年1月,日本净土真宗西本愿寺派第二十二代法主大谷光瑞主持探险队到中国考察。同年4月15日,大谷探险队的渡边哲信和堀贤雄到库木吐拉石窟和克孜尔石窟调查。他们对克孜尔石窟约60个洞窟的调查作了记录,并拍摄照片。4月23日克孜尔地区发生地震,几处崖壁发生崩溃,他们丢失所有的记录和其他资料,仓皇逃离。1909年4月至5月,大谷探险队的桔瑞超、野村荣三郎组成的日本探险队,在库木吐拉、克孜尔对石窟进行发掘;1913年4月至5月,吉川小一郎等先后到克孜尔石窟活动。他们对一些洞窟进行测绘、拍照和编号,但工作十分粗疏。他们挖掘到一些汉文写经等文物,恶劣地在第224等窟切割取走壁画。
  1907年1月2日,受法国金石铭文与文艺学院和法国中亚考察委员会委派的法国东方学家罗·伯希和,在库木吐拉石窟和克孜尔石窟进行考察活动,拍摄大量的壁画照片资料。回国后,其资料由他的学生韩百师整理发表。
  1906年,俄国的别列卓夫斯基兄弟二人,到库木吐拉石窟考察;1909至1910年、1914至1915年间,俄国的印度学家奥登堡先后两次到库木吐拉、克孜尔石窟活动,劫掠一些壁画和雕刻等艺术精品。
  1931年,斯文·赫定考察团成员在阿克苏发现一系列存有大量破碎的石头、手制陶器和小片灰烬的史前人类居住地,在库车的库木吐拉发现唐大历十六年三月及六月、七月的借钱契约及古书,现藏处不明。
  1988~1990年,对龟兹文化进行研究、著述的外国学者有法国的热拉·贝札尔,日本的宫治昭、上野昭夫,苏联的尤·斯·胡佳科夫等人。

知识出处

龟兹文化

《龟兹文化》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华发号主编的龟兹文化的内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以通俗、可读性强的语言,对龟兹文化的形成、发展、作用和历史价值等作出较为系统的分类和记述,随着龟兹文化研究的拓展和成果的运用,打造龟兹文化品牌工程必将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从而推动地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文化旅游事业的新发展,内容包含了地理,经济,政治,都护辖治,宗教,文化艺术,石窟艺术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龟兹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