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制分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龟兹文化》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724
颗粒名称: 一、形制分布
分类号: K879.25
页数: 10
页码: 292-301
摘要: 本文记述了龟兹的孜尔石窟遗址形制分布情况,包含了洞窟形制和洞窟分布。
关键词: 遗址 克孜尔石窟 分布

内容

(一)洞窟形制
  克孜尔石窟的洞窟形制依据地质条件和宗教活动的需要而开凿营造,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供僧侣居住的僧房窟(又称毗诃罗窟);二是供僧侣和佛教徒们礼拜的中心柱窟(又称支提窟);三是供僧人讲经的方形窟(个别用于礼拜);四是用于做饭、储物等的异形窟。克孜尔石窟境内存有的洞窟以方形窟数量最多,有90个;其次为中心柱窟,有68个(含中心柱式的大像窟);再次为僧房窟,有59个;异形窟最少,仅6个。其余洞窟坍毁过半,形制难以辨认。
  各类洞窟,以僧房窟出现最早,次为券顶的中心柱形洞窟,再次为大像窟,又次为方形窟。僧房窟中,带耳室的为最早,其次为无耳室但有壁炉和土炕的,再次为无耳室、无土炕而只有壁炉的。中心柱窟中,受印度佛教文化影响的券顶窟最早,其次为受波斯文化影响的穹窿顶,再次为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平棋顶、套斗顶和仿椽子一面坡顶。方形窟中,横长方形券顶最早,其次为正方形和纵形高券顶,再次为盝形顶,又次为穹窿顶,平顶和套斗顶最晚。
  洞窟营造显现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中心柱窟、大像窟和僧房窟为主。僧房窟数量较多,大像窟数量较少。各类洞窟形制的共同特征是:壁、顶连接处的结构线脚简洁。这一阶段后期,出现改变旧有洞窟类型的情况。第二阶段的洞窟,方形窟发展很快,不同类型洞窟成组流行,各类洞窟形制的共同特点是:壁、顶连接处的结构线脚渐趋复杂;通道口出现龛面装饰,顶部形式多样化;中心柱窟的主室有抹角叠砌式的斗四顶、圆顶、平棋顶,还有左、右石壁上端向外雕出列椽,作挑出屋檐式样;僧房窟主室出现高券顶、盝顶;方形窟也有斗四顶、圆顶、盝顶、列椽顶等形式的窟顶。第三阶段新开和改建的洞窟,其形制和绘塑内容趋简,除少数较大洞窟外,出现第一、二阶段未有的小型窟,洞窟形制多样,结构简单,面积较小。
  中心柱窟
  克孜尔石窟的中心柱窟是建造者们根据本地岩石质地较松的自然条件,在仿照印度中心柱窟的建造形式的同时,加以改造创新而成。一般是在洞窟的中央凿出连接顶部与地面的方形柱体(又称塔柱),柱体的前方凿成主室,另外三侧,则凿成可以通行(一般用于绕行礼拜)的通道。中心柱窟极少为单室窟,近半数洞窟主室前凿有前室,即第4、7、8、17、27、32、34、38、63、69、99、123、126、163、175、176、178、179、180、184、192、193、198、205、206、207、208、224和新1窟等窟;有49个(可辨认)窟有后窟(后甬道即与后室形成一体),即新1窟、第4、7、8、13、17、20、27、32、34、38、43、58、69、80、97、98、99、101、104、107、114、123、126、155、159、163、171、172、175、176、178、179、180、186、192、193、195、196、197、198、199、205、206、207、208、219、224和227等窟。
  中心柱窟主室高度大多在3~5米之间(不包括中心柱式大像窟),面积大小不等。顶部的形制有多种式样,主要有纵券顶,约占中心柱窟
  总数的4/5强。还有少量的穹窿形顶,即第123、160窟;四套斗形顶,即第207、227窟;一面坡顶,即第99窟;平棋顶,即第27窟。主室的正壁多凿有拱形大龛,用于塑绘佛像,有的大龛上方加凿1个或3个小龛,第27窟则四壁都凿有佛龛,下大上小,依次排列,共约89个。左右甬道均为纵券形,高1.5米左右,有的还高一些,部分有门楣;有的左右甬道侧壁或后甬前壁有佛龛,即第99、175、193、197窟。后室大部分都是横券顶,只有少数是平顶,即第195、196、197、198窟,高度都低于主室;后室后部、下部凿出长方形(为左、右、后三壁相连)的涅槃台,用于雕塑佛涅槃像,有的又在左右两端壁下部砌出像台,有的后室前壁凿有佛龛,即第196、197窟。
  第一阶段的中心柱窟一般分为主室、后室和中心柱三部分,中心柱位于后室前部正中。以第13、38窟较为典型。第二阶段中心柱窟窟内布局略同于第一阶段,有的后室采用第一阶段第47窟大像窟的后室布局;还有主室宽于后室的。以第17、104、171窟较为典型。
  第三阶段中心柱窟承继第二阶段中心柱窟,但略有变化。共有三种形制:主室与后室同宽者,主室窄于备有涅槃台的后室者,主室宽于后室者。以第8、107、180、197、201窟较典型。
  大像窟
  大像窟属中心柱窟的一种,因窟内置立大塑像而故名。大像一般立于中心柱前壁正中。它在形制布置上稍异于中心柱窟,主要是突出地安置大立像,并扩大后室。克孜尔石窟中的大像窟数量少,仅有8个,即第47、48、60、70、77、136、139、148窟;除136、139、148窟地处谷东区外,其余均在谷西区。各大像窟中的大立像早已无存,现仅在壁画上残存有规律地排列着众多固定大像的凿孔。
  大像窟多有高大的主室和后室,主室高一般在5米以上,最高达16.5米,均为纵券顶。第60窟主室面积最大,达94平方米左右。后室多低于主室,面积亦多小于主室,多为横券顶,仅第77窟为梯形顶,都凿有大型涅槃台和砌有列像台。第47窟是最高的大像窟,主室高16.5米,长7.9米,宽7.6米;后室高6.3米,长(横)10米,宽(纵)4.5米。
  第一阶段中的大像窟一般无前室,只有主室、后室和中心柱三部分。其形制,以第47窟为典型。
  第二阶段的大像窟,形制略同于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中心柱窟采用第一阶段大像窟的布局更为近似,如第77窟;出现后室低窄的大像窟,如第139窟。
  第三阶段大像窟的主室已大部塌毁,观遗迹,可知中心柱已废除。原来大立佛中部以上紧贴崖面塑造,崖面下部向内凿出横的长方形低窄的后室,原大立佛塑像的腿脚部位成为主、后室的分界,明显有别于一、二阶段。佛教徒进入窟内,不再右绕中心柱礼拜,而是右绕大像礼拜。它和阿富汗巴米羊东、西两大立佛窟的布置极为相似。以第70窟和第148窟较为典型。
  方形窟
  克孜尔石窟中的方形窟,仅出现于第二阶段。一般有前室,多崩毁。主室方形或距形。前壁正中有门,或前壁一侧开门,另一侧开窗。正中开门的有的无窗(如第92窟);有的在门两侧各开一窗(如第118窟)。顶部和壁顶相接处的出檐曲线与中心柱窟、僧房窟相似,也有更繁缛的(如第39窟)。此类方形窟,主室正中有的砌佛坛,坛上原置塑像,壁面多分栏分格绘连续的佛传,前壁上部绘兜率天说法,其性质与中心柱窟相近(如第76窟)。另一种主室正中不置坛,壁多绘以菩萨或高僧为中心的壁画,其性质与前者有异,许是高僧宣讲的讲堂窟(如第49窟)。还有一种不置坛的方形窟,后壁开龛原置坐像,左、右壁绘因缘佛传,与中心柱窟主室相类者(如第14窟)。
  方形窟大多仅存主窟,一般高度在3~4米左右。第28窟是最大的方形窟,主室面积达50多平方米。有的主室四壁底部凿有台阶,有的筑有壁炉。方形窟主室顶有多种形式,有拱券顶(纵券顶、横券顶)45个;穹窿顶12个,即第9、33、39、67、76、83、84、93、135、153、161、189窟;平顶11个,即第41、46、53、54、59、137、152、190、202、213、220窟;套斗顶7个,即第131、132、156、165、166、167、233窟;覆斗顶5个,即第28、95、108、200、210窟;录皿形顶3个,即第116、117、129窟。另有第31、81、96、105、113、134、143、144、194、209等,共10个窟,主室顶已坍毁,无法辨认。
  僧房窟
  克孜尔石窟有众多的僧房窟,共62个,为国内石窟所罕见。
  僧房窟一般由居室、甬道和耳室组成。多由甬道前行,或折右,或向左,通过门道进入居室。居室多为长方形,一般不大,在15平方米左右,有的仅几平方米;耳房更小,主要用于放置食物等,多开在甬道侧壁。在门口相对的一侧,多凿出或砌成一个低矮的禅床。甬道大多为拱券顶,少数为平顶。居室主要是拱券顶,共有51个;覆斗顶的5个,即第86、140、191、221、225窟;平顶的3个,即第61、204、234窟;另有3个窟窟顶破损,即第73、81、115窟。
  第一阶段僧房窟,一般入口为长方形平顶或券顶的门道。门道后壁有的设置略呈方形的券顶小室,小室口原装木门,门道后方的左侧或右侧开短甬道,甬道内为主室(即居室)。主室券顶、顶壁相接处界以简单的叠涩出檐。主室门口原装木门,主室口一侧的侧壁于近室口处设灶。灶对面壁前多砌矮炕。主室前壁中部开窗。此类窟无塑像、壁画,但窟内壁面涂饰的墙皮,往往层次较多。以第6窟和第80窟较为典型。其间,第80窟原属僧房窟,人口后端的小室的左侧壁上另一小窗,殊于其他各窟。
  第二阶段的僧房窟,形制一般略同第一阶段,唯门道后壁无小室者增多,还有较多的凿出前室。壁顶相接处出檐线脚的复杂情况与中心柱窟同。此间,出现比一般僧房窟主室大得多的大型僧房窟。如第119窟;还出现两层的僧房窟,如第35、36窟。
  第三阶段的僧房窟略同第二阶段,但壁顶相接处无复杂的装饰。主室出现平顶和少数的纵券顶。有的废除长条形门道,仅剩主室,如第234窟。
  其他窟
  大多为毁坏严重而无法辨认的窟,有的是未竣工的,有的是主室改造后遗留下来的,有的是尚未编号及确认的,有的则是新发掘的。
  小型窟。多为主室改建或坍毁后遗留下来的门道部门,不开龛,壁画内容主要为千佛。有的类似方形窟,只是面积很小,最小的仅能坐下1个人。小型窟共有5个,谷西区1个,即第21窟;谷内区4个,即第120、183、185、187窟。多为纵券顶,仅第183窟为穹窿顶。
  异型窟。窟形不规则,不甚大,大多有烟熏的痕迹,共4个,其中横券顶3个,即第65、66、127窟;纵券顶1个,即第71窟。
  残窟。因自然风化或人为破坏,坍毁严重而无法辨认的,共有7个,即第44、45、50、109、112、169、170窟。
  无编号窟。亦狭克沟东部崖壁有5个窟,均无编号。另有洞窟遗址3处,一处在第9~10窟间,一处在第174~175窟间,一处在第215~216窟。
  新发掘的窟。1989年,在谷西区发掘出10个窟,在第50窟至第56窟之间,不规则分布,编号为89-1至89-10。面积较小,与异形窟相似,均已残破不堪。有的凿龛,有的砌灶,个别的有壁画。
  改建组合改建。克孜尔石窟从初建到衰止,历经约8个世纪。其间,不少洞窟得以改建,其中有的是打破旧形制和布局的;有是扩建的;还有局部稍加修改的。
  (1)僧房窟扩建为中心柱窟
  现存的第80窟,原为僧房窟,是在第一阶段中打破一个带有耳室的僧房窟改建成中心窟。主室由原僧房窟的主室扩建而成。原窟的通道和耳室保存,门改成窗后另建一门。
  第34窟也是在第二阶段中打破一个不带耳室的僧房窟改建成中心柱窟。主要由原僧房窟的一部修建而成,在原窟主室中砌一道墙成南壁,上绘壁画;墙外部分又被建成另一个小型窟,壁上所绘千佛现存。
  第98、172、198窟也系这一阶段改建的中心柱窟。
  (2)僧房窟改建成方形窟
  第135窟是在第二阶段中由僧房窟改建的方形窟,南侧尚存原窟门道部分残迹。主室地面较过道口地面低50厘米。平顶改建为穹窿顶。
  第189窟是在第三阶段由不带耳室的僧房窟改建的方形窟。主室未变,壁炉尚存。窟顶改为穹窿顶。
  第190窟是在第三阶段中由僧房窟改建的方形窟。主室地面较过道口地面低50厘米。平顶改建成穹窿顶。
  (3)方形窟穹顶窟打破盝形顶窟
  第76窟是在第二阶段中由盝形顶改建为穹窿顶。窟门上方尚存浅而宽的盝形顶残迹。
  (4)高纵券顶打破横券顶
  第212窟中无中心柱、佛龛。窟顶呈纵券。此窟进门处残留一段较打破后的窟顶略低的横券顶。
  (5)平顶打破横券顶
  第234窟原窟顶为横券顶,后被改凿成平顶,使窟顶升高。
  (6)开、堵小龛
  第193窟西甬道外侧壁的2个小龛,东甬道外侧壁的1个小龛,前室东壁的1个小龛,均为后开的,泥壁与壁画均与原壁有异。
  第222窟正壁一圆拱小龛亦是后开的,并加画龛楣、龛柱等。
  第196窟后室前壁有1小龛,本世纪70年代曾从封堵的小龛中清理1坐佛。
  (7)开、堵明窗
  第47窟后室前壁顶部有1个不规则的明窗,光线可以通过明窗射入,是大像毁坏后开凿的。
  第119窟前壁中部原开有明窗,后被封堵。
  组合。克孜尔石窟在建造初期,洞窟布局为单一分布,约在建造的第二阶段出现了洞窟组合,即由原单独的洞窟布局变为若干洞窟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个小的整体。每一个整体中,以中心柱窟为核心,配建僧房窟或方形窟等。有的在原僧房窟的群体内,将若干僧房窟扩大或扩建为中心柱窟,一般在僧房窟附近必有中心柱窟,以便于僧侣们礼拜或讲经。
  (二)洞窟分布
  克孜尔石窟现有洞窟251个,其中已编号的有246个,无编号的有5个,主要分布在谷西、谷内、谷东和后山4个自然分区。
  谷西区:位于苏格特沟口以西地段,有洞窟92个,即第1至第81窟、第89窟(内1—10窟)、新1窟。
  谷内区:位于苏格特沟沟内地段,有洞窟54个,即第82窟至第135窟。
  谷东区:位于苏格特沟以东地段,有洞窟70个,即第136至第201窟、第232至第235窟。
  后山区:亦狭克沟西侧,有洞窟30个,即第202至231窟;亦狭克沟东侧崖壁,有5个无编号洞窟。

知识出处

龟兹文化

《龟兹文化》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华发号主编的龟兹文化的内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以通俗、可读性强的语言,对龟兹文化的形成、发展、作用和历史价值等作出较为系统的分类和记述,随着龟兹文化研究的拓展和成果的运用,打造龟兹文化品牌工程必将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从而推动地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文化旅游事业的新发展,内容包含了地理,经济,政治,都护辖治,宗教,文化艺术,石窟艺术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龟兹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