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石窟艺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龟兹文化》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722
颗粒名称: 第七章 石窟艺术
分类号: K879.2
页数: 161
页码: 290-450
摘要: 本文记述了龟兹石窟艺术的情况,包含了克孜尔石窟,库木吐拉石窟和其他石窟。
关键词: 石窟 艺术 龟兹

内容

龟兹地处新疆南北疆、中原与中亚的十字路口,比较发达的农业、畜牧业、冶炼业和商业为龟兹的佛教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厚实的经济基础。公元前2世纪或公元前1世纪,佛教由犍陀罗国传入龟兹,龟兹初期的佛教属小乘教派。公元3世纪营造的克孜尔石窟标志着龟兹佛教初具规模,渐入鼎盛。公元3世纪,龟兹佛寺栉比,僧尼众多。僧俗造寺、开窟、塑像、绘画、供佛和饭僧,日新月盛,葱岭以东、塔里木盆地边缘诸国的王族子女都到此受戒学法,龟兹成为当时西域的佛教中心。
  公元4世纪,龟兹有僧尼万人。公元7世纪上叶,著名高僧玄奘途经龟兹时,龟兹有“伽蓝百余所,僧徒五千余人”。《大唐西域记》记载:“屈支国(龟兹)..大城西门外、路左右,各有立佛像,高九十余尺。于此像前,建五年一大会处。为岁秋分数十日间,举国僧徒皆来会集,上自君主,下至士庶,指废俗务,奉持斋戒,受经听法。渴日忘疲..常以月十五日、晦日,国王、大臣谋议国事,访及高僧,然后宣布。”绵延千年的龟兹王朝和众多的虔诚佛教信徒使龟兹佛教长盛不衰。唐贞元六年(790)吐蕃占领龟兹以及后来的回鹘迁入,龟兹的佛教香火虽然绵延不断,但经过这些动乱,龟兹佛教从兴盛走向衰落。14世纪中期,库车、沙雅万名佛教僧侣暴动,反抗统治者强迫接受伊斯兰教,此事被镇压后,龟兹佛教偃旗息鼓,仅给历史留下一批石窟遗存。
  第一节 克孜尔石窟
  克孜尔石窟位于拜城县克孜尔乡东南的渭干河河谷、明屋依达格山南麓,海拔1225米,地理坐标:东经82°30′北纬41°47′。西距拜城县城64千米,东距库车县县城60余千米。1961年3月4日,克孜尔,石窟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三国至魏晋时,克孜尔石窟称达慕兰,后改名为前践寺,规模较大,僧众数量较多,佛图舌弥曾任住持。中唐后,克孜尔石窟又名耶婆瑟鸡寺。现代,国内外俗称其为克孜尔千佛洞。
  佛教传入导致克孜尔石窟的营造。石窟始凿于公元3世纪末,早于敦煌莫高窟。早期开凿的石窟大多分布在谷西区,洞窟数量较少,形制较简单。至南北朝、隋朝,随着佛教的兴盛,开凿规模渐趋增大,凿出一批形制新颖、窟形宏大、具有各种不同功用的洞窟。公元6至7世纪,石窟开凿一度受到社会动荡的影响。9世纪中叶,入境之初的回鹘人改革佛殿,龟兹佛教呈现中兴局面。此时,大乘教的兴起,影响了以小乘教为主的克孜尔石窟,导致其日趋衰落,且早于龟兹境内其他主要石窟。16世纪,龟兹故地完全伊斯兰教化之后,克孜尔石窟香火泯灭,遂成遗物。克孜尔石窟遗址重新发现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徐松著《西域水道记》载:“赫色勒河(今克孜尔河)又南流三十里,经千佛洞,缘山法像,尚存金碧,壁有题字曰惠勒,盖僧名也。”光绪二十六年(1900),英国人斯坦因在新疆发现克孜尔石窟遗址,洗劫之余首次向世界披露克孜尔石窟遗存情况。
  艺术明珠克孜尔石窟引起世界关注。清末、民国初年,斯坦因、勒柯克(德国)、大谷光瑞(日本)等借来华考察、探险之机,掘盗文物,劫走大批精美塑像和壁画,仅运到柏林的壁画就有328平方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克孜尔石窟得到妥善保护。20世纪80年代起,从事文物研究和保管的人们,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架梯修窟,加固壁画,绿化环境,使石窟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参观游览的胜景和进行爱国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及民族团结教育的胜地。
  一、形制分布
  (一)洞窟形制
  克孜尔石窟的洞窟形制依据地质条件和宗教活动的需要而开凿营造,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供僧侣居住的僧房窟(又称毗诃罗窟);二是供僧侣和佛教徒们礼拜的中心柱窟(又称支提窟);三是供僧人讲经的方形窟(个别用于礼拜);四是用于做饭、储物等的异形窟。克孜尔石窟境内存有的洞窟以方形窟数量最多,有90个;其次为中心柱窟,有68个(含中心柱式的大像窟);再次为僧房窟,有59个;异形窟最少,仅6个。其余洞窟坍毁过半,形制难以辨认。
  各类洞窟,以僧房窟出现最早,次为券顶的中心柱形洞窟,再次为大像窟,又次为方形窟。僧房窟中,带耳室的为最早,其次为无耳室但有壁炉和土炕的,再次为无耳室、无土炕而只有壁炉的。中心柱窟中,受印度佛教文化影响的券顶窟最早,其次为受波斯文化影响的穹窿顶,再次为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平棋顶、套斗顶和仿椽子一面坡顶。方形窟中,横长方形券顶最早,其次为正方形和纵形高券顶,再次为盝形顶,又次为穹窿顶,平顶和套斗顶最晚。
  洞窟营造显现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中心柱窟、大像窟和僧房窟为主。僧房窟数量较多,大像窟数量较少。各类洞窟形制的共同特征是:壁、顶连接处的结构线脚简洁。这一阶段后期,出现改变旧有洞窟类型的情况。第二阶段的洞窟,方形窟发展很快,不同类型洞窟成组流行,各类洞窟形制的共同特点是:壁、顶连接处的结构线脚渐趋复杂;通道口出现龛面装饰,顶部形式多样化;中心柱窟的主室有抹角叠砌式的斗四顶、圆顶、平棋顶,还有左、右石壁上端向外雕出列椽,作挑出屋檐式样;僧房窟主室出现高券顶、盝顶;方形窟也有斗四顶、圆顶、盝顶、列椽顶等形式的窟顶。第三阶段新开和改建的洞窟,其形制和绘塑内容趋简,除少数较大洞窟外,出现第一、二阶段未有的小型窟,洞窟形制多样,结构简单,面积较小。
  中心柱窟
  克孜尔石窟的中心柱窟是建造者们根据本地岩石质地较松的自然条件,在仿照印度中心柱窟的建造形式的同时,加以改造创新而成。一般是在洞窟的中央凿出连接顶部与地面的方形柱体(又称塔柱),柱体的前方凿成主室,另外三侧,则凿成可以通行(一般用于绕行礼拜)的通道。中心柱窟极少为单室窟,近半数洞窟主室前凿有前室,即第4、7、8、17、27、32、34、38、63、69、99、123、126、163、175、176、178、179、180、184、192、193、198、205、206、207、208、224和新1窟等窟;有49个(可辨认)窟有后窟(后甬道即与后室形成一体),即新1窟、第4、7、8、13、17、20、27、32、34、38、43、58、69、80、97、98、99、101、104、107、114、123、126、155、159、163、171、172、175、176、178、179、180、186、192、193、195、196、197、198、199、205、206、207、208、219、224和227等窟。
  中心柱窟主室高度大多在3~5米之间(不包括中心柱式大像窟),面积大小不等。顶部的形制有多种式样,主要有纵券顶,约占中心柱窟
  总数的4/5强。还有少量的穹窿形顶,即第123、160窟;四套斗形顶,即第207、227窟;一面坡顶,即第99窟;平棋顶,即第27窟。主室的正壁多凿有拱形大龛,用于塑绘佛像,有的大龛上方加凿1个或3个小龛,第27窟则四壁都凿有佛龛,下大上小,依次排列,共约89个。左右甬道均为纵券形,高1.5米左右,有的还高一些,部分有门楣;有的左右甬道侧壁或后甬前壁有佛龛,即第99、175、193、197窟。后室大部分都是横券顶,只有少数是平顶,即第195、196、197、198窟,高度都低于主室;后室后部、下部凿出长方形(为左、右、后三壁相连)的涅槃台,用于雕塑佛涅槃像,有的又在左右两端壁下部砌出像台,有的后室前壁凿有佛龛,即第196、197窟。
  第一阶段的中心柱窟一般分为主室、后室和中心柱三部分,中心柱位于后室前部正中。以第13、38窟较为典型。第二阶段中心柱窟窟内布局略同于第一阶段,有的后室采用第一阶段第47窟大像窟的后室布局;还有主室宽于后室的。以第17、104、171窟较为典型。
  第三阶段中心柱窟承继第二阶段中心柱窟,但略有变化。共有三种形制:主室与后室同宽者,主室窄于备有涅槃台的后室者,主室宽于后室者。以第8、107、180、197、201窟较典型。
  大像窟
  大像窟属中心柱窟的一种,因窟内置立大塑像而故名。大像一般立于中心柱前壁正中。它在形制布置上稍异于中心柱窟,主要是突出地安置大立像,并扩大后室。克孜尔石窟中的大像窟数量少,仅有8个,即第47、48、60、70、77、136、139、148窟;除136、139、148窟地处谷东区外,其余均在谷西区。各大像窟中的大立像早已无存,现仅在壁画上残存有规律地排列着众多固定大像的凿孔。
  大像窟多有高大的主室和后室,主室高一般在5米以上,最高达16.5米,均为纵券顶。第60窟主室面积最大,达94平方米左右。后室多低于主室,面积亦多小于主室,多为横券顶,仅第77窟为梯形顶,都凿有大型涅槃台和砌有列像台。第47窟是最高的大像窟,主室高16.5米,长7.9米,宽7.6米;后室高6.3米,长(横)10米,宽(纵)4.5米。
  第一阶段中的大像窟一般无前室,只有主室、后室和中心柱三部分。其形制,以第47窟为典型。
  第二阶段的大像窟,形制略同于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中心柱窟采用第一阶段大像窟的布局更为近似,如第77窟;出现后室低窄的大像窟,如第139窟。
  第三阶段大像窟的主室已大部塌毁,观遗迹,可知中心柱已废除。原来大立佛中部以上紧贴崖面塑造,崖面下部向内凿出横的长方形低窄的后室,原大立佛塑像的腿脚部位成为主、后室的分界,明显有别于一、二阶段。佛教徒进入窟内,不再右绕中心柱礼拜,而是右绕大像礼拜。它和阿富汗巴米羊东、西两大立佛窟的布置极为相似。以第70窟和第148窟较为典型。
  方形窟
  克孜尔石窟中的方形窟,仅出现于第二阶段。一般有前室,多崩毁。主室方形或距形。前壁正中有门,或前壁一侧开门,另一侧开窗。正中开门的有的无窗(如第92窟);有的在门两侧各开一窗(如第118窟)。顶部和壁顶相接处的出檐曲线与中心柱窟、僧房窟相似,也有更繁缛的(如第39窟)。此类方形窟,主室正中有的砌佛坛,坛上原置塑像,壁面多分栏分格绘连续的佛传,前壁上部绘兜率天说法,其性质与中心柱窟相近(如第76窟)。另一种主室正中不置坛,壁多绘以菩萨或高僧为中心的壁画,其性质与前者有异,许是高僧宣讲的讲堂窟(如第49窟)。还有一种不置坛的方形窟,后壁开龛原置坐像,左、右壁绘因缘佛传,与中心柱窟主室相类者(如第14窟)。
  方形窟大多仅存主窟,一般高度在3~4米左右。第28窟是最大的方形窟,主室面积达50多平方米。有的主室四壁底部凿有台阶,有的筑有壁炉。方形窟主室顶有多种形式,有拱券顶(纵券顶、横券顶)45个;穹窿顶12个,即第9、33、39、67、76、83、84、93、135、153、161、189窟;平顶11个,即第41、46、53、54、59、137、152、190、202、213、220窟;套斗顶7个,即第131、132、156、165、166、167、233窟;覆斗顶5个,即第28、95、108、200、210窟;录皿形顶3个,即第116、117、129窟。另有第31、81、96、105、113、134、143、144、194、209等,共10个窟,主室顶已坍毁,无法辨认。
  僧房窟
  克孜尔石窟有众多的僧房窟,共62个,为国内石窟所罕见。
  僧房窟一般由居室、甬道和耳室组成。多由甬道前行,或折右,或向左,通过门道进入居室。居室多为长方形,一般不大,在15平方米左右,有的仅几平方米;耳房更小,主要用于放置食物等,多开在甬道侧壁。在门口相对的一侧,多凿出或砌成一个低矮的禅床。甬道大多为拱券顶,少数为平顶。居室主要是拱券顶,共有51个;覆斗顶的5个,即第86、140、191、221、225窟;平顶的3个,即第61、204、234窟;另有3个窟窟顶破损,即第73、81、115窟。
  第一阶段僧房窟,一般入口为长方形平顶或券顶的门道。门道后壁有的设置略呈方形的券顶小室,小室口原装木门,门道后方的左侧或右侧开短甬道,甬道内为主室(即居室)。主室券顶、顶壁相接处界以简单的叠涩出檐。主室门口原装木门,主室口一侧的侧壁于近室口处设灶。灶对面壁前多砌矮炕。主室前壁中部开窗。此类窟无塑像、壁画,但窟内壁面涂饰的墙皮,往往层次较多。以第6窟和第80窟较为典型。其间,第80窟原属僧房窟,人口后端的小室的左侧壁上另一小窗,殊于其他各窟。
  第二阶段的僧房窟,形制一般略同第一阶段,唯门道后壁无小室者增多,还有较多的凿出前室。壁顶相接处出檐线脚的复杂情况与中心柱窟同。此间,出现比一般僧房窟主室大得多的大型僧房窟。如第119窟;还出现两层的僧房窟,如第35、36窟。
  第三阶段的僧房窟略同第二阶段,但壁顶相接处无复杂的装饰。主室出现平顶和少数的纵券顶。有的废除长条形门道,仅剩主室,如第234窟。
  其他窟
  大多为毁坏严重而无法辨认的窟,有的是未竣工的,有的是主室改造后遗留下来的,有的是尚未编号及确认的,有的则是新发掘的。
  小型窟。多为主室改建或坍毁后遗留下来的门道部门,不开龛,壁画内容主要为千佛。有的类似方形窟,只是面积很小,最小的仅能坐下1个人。小型窟共有5个,谷西区1个,即第21窟;谷内区4个,即第120、183、185、187窟。多为纵券顶,仅第183窟为穹窿顶。
  异型窟。窟形不规则,不甚大,大多有烟熏的痕迹,共4个,其中横券顶3个,即第65、66、127窟;纵券顶1个,即第71窟。
  残窟。因自然风化或人为破坏,坍毁严重而无法辨认的,共有7个,即第44、45、50、109、112、169、170窟。
  无编号窟。亦狭克沟东部崖壁有5个窟,均无编号。另有洞窟遗址3处,一处在第9~10窟间,一处在第174~175窟间,一处在第215~216窟。
  新发掘的窟。1989年,在谷西区发掘出10个窟,在第50窟至第56窟之间,不规则分布,编号为89-1至89-10。面积较小,与异形窟相似,均已残破不堪。有的凿龛,有的砌灶,个别的有壁画。
  改建组合改建。克孜尔石窟从初建到衰止,历经约8个世纪。其间,不少洞窟得以改建,其中有的是打破旧形制和布局的;有是扩建的;还有局部稍加修改的。
  (1)僧房窟扩建为中心柱窟
  现存的第80窟,原为僧房窟,是在第一阶段中打破一个带有耳室的僧房窟改建成中心窟。主室由原僧房窟的主室扩建而成。原窟的通道和耳室保存,门改成窗后另建一门。
  第34窟也是在第二阶段中打破一个不带耳室的僧房窟改建成中心柱窟。主要由原僧房窟的一部修建而成,在原窟主室中砌一道墙成南壁,上绘壁画;墙外部分又被建成另一个小型窟,壁上所绘千佛现存。
  第98、172、198窟也系这一阶段改建的中心柱窟。
  (2)僧房窟改建成方形窟
  第135窟是在第二阶段中由僧房窟改建的方形窟,南侧尚存原窟门道部分残迹。主室地面较过道口地面低50厘米。平顶改建为穹窿顶。
  第189窟是在第三阶段由不带耳室的僧房窟改建的方形窟。主室未变,壁炉尚存。窟顶改为穹窿顶。
  第190窟是在第三阶段中由僧房窟改建的方形窟。主室地面较过道口地面低50厘米。平顶改建成穹窿顶。
  (3)方形窟穹顶窟打破盝形顶窟
  第76窟是在第二阶段中由盝形顶改建为穹窿顶。窟门上方尚存浅而宽的盝形顶残迹。
  (4)高纵券顶打破横券顶
  第212窟中无中心柱、佛龛。窟顶呈纵券。此窟进门处残留一段较打破后的窟顶略低的横券顶。
  (5)平顶打破横券顶
  第234窟原窟顶为横券顶,后被改凿成平顶,使窟顶升高。
  (6)开、堵小龛
  第193窟西甬道外侧壁的2个小龛,东甬道外侧壁的1个小龛,前室东壁的1个小龛,均为后开的,泥壁与壁画均与原壁有异。
  第222窟正壁一圆拱小龛亦是后开的,并加画龛楣、龛柱等。
  第196窟后室前壁有1小龛,本世纪70年代曾从封堵的小龛中清理1坐佛。
  (7)开、堵明窗
  第47窟后室前壁顶部有1个不规则的明窗,光线可以通过明窗射入,是大像毁坏后开凿的。
  第119窟前壁中部原开有明窗,后被封堵。
  组合。克孜尔石窟在建造初期,洞窟布局为单一分布,约在建造的第二阶段出现了洞窟组合,即由原单独的洞窟布局变为若干洞窟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个小的整体。每一个整体中,以中心柱窟为核心,配建僧房窟或方形窟等。有的在原僧房窟的群体内,将若干僧房窟扩大或扩建为中心柱窟,一般在僧房窟附近必有中心柱窟,以便于僧侣们礼拜或讲经。
  (二)洞窟分布
  克孜尔石窟现有洞窟251个,其中已编号的有246个,无编号的有5个,主要分布在谷西、谷内、谷东和后山4个自然分区。
  谷西区:位于苏格特沟口以西地段,有洞窟92个,即第1至第81窟、第89窟(内1—10窟)、新1窟。
  谷内区:位于苏格特沟沟内地段,有洞窟54个,即第82窟至第135窟。
  谷东区:位于苏格特沟以东地段,有洞窟70个,即第136至第201窟、第232至第235窟。
  后山区:亦狭克沟西侧,有洞窟30个,即第202至231窟;亦狭克沟东侧崖壁,有5个无编号洞窟。
  二、雕塑
  克孜尔石窟雕塑现多已不存在,除少数新发现石窟中的一些较完整的雕塑外,遗存下来的大多是残块。这些遗物主要是古代龟兹艺术家依照佛教要求而塑造的佛、菩萨、比丘、天王、武士、飞天、神王、魔鬼、夜叉、供养人等,此外尚有莲台、法器以及装饰石窟的图案纹样。
  石雕 用窟崖石质材料雕刻,其特点是倚岩而凿,像成乃止,雕刻对象的位置是事先根据石窟佛堂布局而安排的。
  木雕 用杨木作材料,一般形象小于其他材料的雕塑。
  浮雕 在石窟壁面的岩石上直接雕刻;石窟顶部莲花浮雕和叠涩面装饰雕刻。
  彩塑 彩塑的材料为黄胶泥、稻草、破布、麻丝及支撑支架。其制作过程是先将木棍骨架搭好,放置在需要的位置,然后将稻草、麻丝等裹绑在骨架上,再裹以胶泥,进而实施雕塑,像坯塑好后凉干,再敷色上彩,进行最后的加工。
  克孜尔石窟的彩色泥塑另一种制作形式,是在开凿佛龛时,同时凿出佛像的石雕胎,作为彩色塑像的粗样骨式。这样制作一是节约材料,二是以石胎为骨架可使塑像稳固,保持时间更长。
  彩塑的色彩主要为赭石、朱砂、石青、石绿、孔雀蓝、靛蓝、金箔、金粉、白石灰及塑绘同用的石膏。
  浮塑、影塑。用石膏或黄泥在窟顶和壁上进行塑绘,或将塑好的塑样粘贴在窟顶,同浮塑搠合,组成整体。以图案纹样为多,第46、47、48窟窟顶残存不少联珠、莲花纹样。
  以上4种雕塑的表现形式中,大量的主体雕塑诸如佛、菩萨、比丘、天王、武士、供养人等,多为彩色泥塑,构成克孜尔石窟的一个重要特点。
  这些雕塑形象,佛的形象据中心地位。特别是在礼佛的中心柱窟前正壁,一般均凿有佛龛,龛内置一结跏趺样坐佛雕塑。有的中心柱窟塔柱及甬道壁上开有许多小龛,龛内置小型佛。这种窟一般形制巨大(第47、48窟)。僧房窟有的也塑有佛像,但较小。方形窟中除少数窟外,大多在中心位置塑有佛及菩萨。
  菩萨、比丘、武士、供养人则侍立佛两侧,等级分明。
  中心柱窟后室多塑有涅槃大佛。
  克孜尔石窟的早期佛像,基本上是按佛教义模仿印度式样,塑像的大小严格按外来样式。清乾隆西番学总管工布查布所译比丘本诚《佛说造像量度经》序载:“今中土之佛像有所谓汉式者,有所谓梵式者..盖自汉以来,凡欲造佛像者,皆取西来像为模..”石窟残存的佛像具有外来的许多特点,特别是印度笈多时代的秣菟罗(又译作“马士腊”)风格,在这里尤为明显。塑像庄严优美、朴素华丽。姿态多呈“S”形的“三道弯”式,着重于健壮裸露的肉体表现。随着佛教及其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开始糅合民族、地区的审美意识,塑像除继续保留外来因素的宽肩细腰、“三道弯”式、薄衣贴身风格外,出现了右袒式、冕服式的直立形象。塑像衣褶多为阶梯式或阴刻衣纹。中期雕塑又融合龟兹本地装束式样,佛、菩萨及众比丘逐渐变成《大唐西域记》“屈支”条所载龟兹人头大、额宽的形象,颇具地方性特征。这个时期雕塑手法纯熟简练,塑像姿态生动、飘逸,面容沉静慈祥。新1窟后室的涅槃卧佛,长达5.65米的躯体十分丰满,衣着线条流利隽永,薄软的衣纱裹束腰腿,轻附肌肤,如同水中出来一般,手法潇洒流畅。这种衣着惯称为“湿折纹”或“曹衣出水”,使塑像的人体美显现出来,体现了浓郁的龟兹风格。晚期雕塑受中土艺术影响,尤其在塑像的彩绘上,鲜艳浓丽,和中原同期彩塑风格接近。
  遗存 第47窟:右甬道左壁佛龛内有一座佛残像;龛外壁有坐佛及立式比丘;左右甬立壁上方原有弥勒、释迦、多宝三列坐佛,后被劫往国外,尚存。
  第48窟:后室前壁龛内(塔柱壁画)跏趺样坐佛,流失域外,尚存。窟顶有残存联珠纹浮塑、影塑。
  第58窟:正壁龛内原有菩萨像,尚存。
  第60窟:1990年夏重新清理发掘,遗物中有大量彩塑残块及完整的莲座、塔座基台。彩塑残块中有佛、菩萨、武士等头、手臂及身躯局部,衣褶、色彩清晰可辨。莲座保存完整,直径约80厘米,土红色。窟外右侧有一座同窟内中心塔柱上完全相同的莲座,保存完整,造型精美。
  第63窟:主龛有塑像。
  第67窟:彩塑被盗,现存德国。
  第69窟:前殿,两壁每边置列塑各六;列像上端有一排坐塑。列塑均为圆雕,灰泥塑制,薄施淡彩,每像高约1.8米,发作波浪纹,服饰为通肩式,横边吐莲朵状;纵边为阶梯式衣纹,薄衣贴体。大多已毁。中室存有雕塑残迹。
  第76窟:彩塑被盗,现藏德国。
  第77窟:存有彩塑手臂、腿部、衣饰残块,形象无法断定。
  第81窟:左右壁各六身立像,被劫。
  第107窟:佛龛毁,余基台。
  第117窟:彩塑被盗,仅余座基。
  第196窟:正壁龛内有石雕残像,面目不清。高85厘米,宽75厘米,通肩袈裟,衣纹贴身。
  第219窟:彩塑被盗无存,仅余基台。
  新1窟:后室涅槃台上横卧一身长5.65米,高约0.8米的涅槃佛塑像,塑像高枕屈膝,右胁而卧,头部已毁,枕头尚存,左臂、双脚已毁坏;衣纹为阳塑,棱条状,高5~13厘米不等。右甬道有2尊立案塑像残躯,前者只存膝盖以下部位,残高0.5米;后者腰部以上已坍毁,残高1.05米。塑像均为泥塑彩绘,主要色彩多已脱落。
  三、壁画
  克孜尔石窟现残存有壁画的窟共100余个,壁画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壁画题材多为佛经故事,有本生故事画、因缘故事画、佛传故事画和供养故事画等。壁画造型多为佛说法、涅般木和菩萨、佛徒四众诸神,以及为主题服务的山水、动物和各种。壁画布局因石窟开凿时期的形制不同和佛学教派的演化而各具特色。绘画技法以线、形、色的交错运用,创造出凹凸晕染的独特风格,石青、石绿、土红、金黄和棕、白各色的对比运用,使壁画色彩斑斓,主题突出,形象鲜明。
  石窟壁画历经千余年的风雨沧桑、人为的毁坏和自然的风化,大多已残破不全,有的甚至面目全非,加上色彩脱落,斑斑点点,形象甚难识辨,给专业研究和志书记述带来了不少困难。
  (一)佛像
  释迦牟尼像
  释迦牟尼的形象在石窟壁画上居主要地位。僧侣们根据佛教教义,分别于石窟四壁及顶部绘出大大小小、不同场面、动作各异的佛像,特别是用于礼佛、讲经的中心柱形窟内,正壁佛龛上方,门楣上方,券顶两侧,前后室立壁及中心塔柱四周,皆有佛像。
  释氏佛像多为说法(即转法轮)、参禅、涅槃以及佛传故事画所表现的场面,主要有三种姿态:坐式、立式、卧式。
  坐佛像大多绘于说法图及菱格故事画中。画面中佛或坐于塔内,或坐于莲台及金刚座上,置于不同的场面。由于佛的坐姿在佛教上有严格规定,于是,画师注重表现释迦牟尼的坐态。
  说法的场面多为交脚式或半结跏趺坐。
  禅定的场面主要是全结跏趺坐,即左右足互交,左足脚底翻于右腿之上,右足脚底翻于左腿之上,和婆罗门教行瑜珈功的坐姿相同。
  佛的交脚坐姿一般比较自由。半结跏趺坐,即一般所说的盘腿坐,佛的神态严肃,所谓“宝相庄严”。
  立式佛像多绘于石窟立壁或主室佛龛两侧,门壁龛内。
  卧佛像主要绘于中心柱窟后室的涅槃图中,画面上佛头枕右手侧身而卧。
  释氏佛像有几种不同的手部姿势,这些不同的手势在佛教上称作“印契”或“手印”。壁画中佛的“手印”有以下6种。
  说法印,亦称转法轮印(插图二三)。多在说法图中,手部拇、食二指相屈,其余三指伸开,掌对观者。这是佛陀在向四众弟子进行“三界”和“四谛”的说教。
  触地印(插图二四)。绘于佛传故事画中,佛的手指(食指)向下指着大地。据佛史载,佛手菩提树下成道不久,有一婆罗门不信佛能得道,问他有何验证,此时佛手指大地说:大地可作证。这时大地剧烈振动,婆罗门乃畏服。
  施无畏印(插图二五)。多在说法图中,手部五指并拢,单掌伸出。这是佛陀降魔或说“八正道”时的手印。
  与愿印(插图二六)。多绘于因缘故事和说法图中,手指动作同于说法印,但掌心向上,指前伸。这是释氏答复僧众问题的一种印契。
  智慧印(插图二七)。绘于佛传故事和说法图中,佛的右手握拳,左手食指被握于右手小指之中,这是佛讲授微妙法门时的一种动作。
  禅定印(插图二八)。绘于说法图、因缘故事和独幅的禅修图中,这种印契有5种动作:
  (1)叠掌式。右手掌叠放在左手掌之上,掌心向上,置于下腹丹田处。这是一种典型的佛家禅修动作,壁画上亦多处表现,见107、180、198窟。
  (2)对指式。两大拇指相抵,掌部相叠,所谓“三昧”状态。见189、205、224等窟。
  (3)叉手式。两大拇指相对(或砥),余指交叉。见80、180号窟。
  (4)握固式。双手相握,左右拇指抃无名指内侧根部。见176、189、205窟。
  (5)抱元式。双手掌心对下腹,作抱元状。见188、207等窟。
  壁画中佛像的描绘多姿多彩,不拘一格。第14窟门壁上绘的立佛像,肌体丰满,臂部耸起,具有女性美。第17窟左甬道左壁绘有佛像图,一尊大佛像的胸部、腹部、臂部和腿部都附绘着一个又一个小佛。第48窟中心柱后壁绘的立佛,足踏莲盘,袒露右臂,头罩宝盖。第69窟主室左壁绘一尊较大的托钵佛,长眉细目,小嘴高鼻,一手下垂,一手托钵,着长袍,束高髻,在项光、身光之上辐射出条条光芒;后窟左壁的一尊立佛,眉挑眼斜,细腰大臂,双手高抬于胸。第110窟窟顶两侧画有众多坐佛,坐佛于方座之上,菱形格之内,形态各异,以花树为宝盖,点点繁花簇拥于四周。第123窟右壁绘有立佛,立佛的身光里又绘有众多小立佛;左甬道左壁亦绘有一尊托钵佛,其项光中又绘有7尊小坐佛,身光里则绘有众多小立佛。第185窟两壁绘的立佛,袒右臂,赤手足,手作“转法轮印”头上有伞形宝盖。第188窟正壁绘有二尊较大立
  佛,身高1.5米以上。第229窟主室右壁,绘的立佛,穿通肩袈裟赤双足站于莲花上,身旁有三宝标和天雨花。第107、180、189窟还绘有千佛图,多绘,于后室四壁或前后室四壁,形象呆板,类似程式化的图案。
  在壁画中,说法图和涅槃图是描绘佛的两种主要形式,用以表现佛说法和涅槃等题材。
  说法图
  说法图在克孜尔石窟壁画中为数众多,凡有壁画的中心柱窟都有说法图,有些方形窟中亦有。大多绘在主室正壁及左右两壁。一般为:中间是佛说法,两旁及两旁下方为闻法菩萨、闻法四众及供养人、动物等其他听法者。主要有5种类型:
  (1)整幅画有严格的章法,规矩端正,整齐划一。采用方形格的构图形式,每一格一幅说法图(有的不划方格线),第100窟就是这种形式。这类说法图,佛的姿态大致相同,都规定在一定的造像量度中,多采用结跏趺坐姿,或侧右,或侧左,向众人说法。佛严肃凛然,听众则拘谨而刻板。色彩也比较单一。
  (2)整体依然有章法,但局部没有固定的界线,往往一幅图中的人物相互交错。佛的姿态多样,表情祥和,听法者也较为宽松自由,气氛活泼生动。色彩也较为丰富。
  (3)构图多样化,或大或小,不拘一格。佛与闻法四众等周围绘有山水、动物等,有的佛上方还绘有飞天。这类说法图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绘画技艺精湛。
  (4)以第189窟的“鹿野苑说法图”最为典型,佛的形象和听法者的形象都显得刻板、呆滞,佛端庄无表情,菩萨、比丘等听法者都侧身向佛,表情亦淡然。唯双鹿抬首望佛,显出认真听法的神情。
  涅槃图
  克孜尔石窟有22个窟存有涅槃图。一般都场面宏大,包括“诸天供养图”、“举哀图”、“火化图”、“争分舍利图”等诸图组成。由于洞窟建造时期的不同,内容、形成和布局略有差异。
  早期洞窟中的涅槃图仅为佛传故事画中的一个情节,其后逐渐成为后室的主题,再后的涅槃图除为主题外,与之相应的,是在门壁上方绘有弥勒说法图。后期则是把涅槃后的有关涅槃图绘在整个回廊的壁画中。
  (1)绘于后室左侧壁的涅槃图中。第76窟左侧壁佛传图共有3层13幅。上层(从左至右)为诞生、出游、魔女诱惑、降魔成道;中层为说法(3幅)、帝释尊说法、迦叶归佛;下层为涅槃、哀悼、纳棺(残损)。涅槃场面重点描绘右胁横卧释尊,此类涅槃图只是把涅槃作为释尊传记的一个情节。
  (2)绘在后室正壁,作为后室主题的涅槃图。第207窟的两侧绘置佛说法图,后室正壁绘涅图,中心柱内侧壁绘置于涅槃和3个比丘的场面,左甬道外侧壁绘“富楼那仲裁图”,内侧壁为分舍利场面,此类涅槃图不再是佛传故事的一个情节,而是后室壁画的主题。
  (3)涅槃与弥勒组合。第17窟入口的上方有半圆形的壁画,画面中间绘一左手持瓶,右手的第一、第二指相捻结印,交脚坐于台座上的弥勒菩萨。豪华的头饰、璎珞和臂钏等引人注目,围绕着弥勒菩萨的是众多菩萨形象的圣众合掌作礼。画面的上半部有拱形建筑装饰,表现的是兜率天宫。
  涅槃图绘于后室正壁、侧壁和窟顶配置多幅佛说法图和本生故事画。
  此类洞窟的涅槃图(像)与门上方的弥勒菩萨相结合,个别洞窟的方柱内侧壁分别描绘荼毗(火化)和分舍利的场面。
  (4)涅槃后的涅槃图像。此类洞窟的涅槃图像的构成,不是仅在后室正壁配置涅槃图像,而是把涅槃后的图像绘置在整个回廊:门上方仍绘弥勒菩萨,后室绘“涅槃”、“阿门阇世王故事”、“荼毗”、“分舍利”、“结集”等有关涅槃场面。当绕方柱礼拜的时候,与涅槃有关的场面在回廊依次出现。
  首先是左甬道描绘阿阇世王故事的场面,在王舍城的大迦叶感到地在振动,知道释尊已经入灭,他想到国王阿阇世听到这个消息后会吐血而死,于是心生一计,命令城中的行雨大臣描绘释尊从诞生到涅槃的一生事迹,准备能使人苏醒的八大瓮香水。阿阇世王看到描绘释尊一生的大事。知道佛经入灭便昏倒了。大臣把阿阇世王顺次放入准备好的八个大瓮中,王渐渐地苏醒说话了。这个场面稍有不同的是第205窟。在同样位置描绘的图中,左半部是在宫中,阿阇世王和妃子坐要椅子上,在与前面的行雨大臣讲话,在中央偏右方,大臣手里拿着描绘佛传四相图的布,右上方表现瓮中苏醒的阿阇世王,其下方是表现释尊入灭时须弥山的崩毁。
  后室正壁是涅槃像,与此相对的内壁是荼毗场面。画面的下半部用布卷着释迦的遗体放在棺内,荼毗火在棺的周围燃烧。左端一个年老的比丘掀起棺盖,这是大迦叶向释尊作最后告别。下方表现两个比丘恸哭的姿势。画面的上方,从栏杆上伸出11身悲痛哀悼的世俗人与天部形象。
  继续绕行到右甬道的内壁是分舍利的场面,中心为城门,门前有为争舍利而来的士兵,乘着马和象,身著甲胄。在进行舍利分配仲裁的婆罗门左右,8个国王手里捧着舍利合聚在一起。
  最后,和分舍利场面相对的,是侧壁的结集场面。这是释迦死后,大迦叶惧怕佛法灭亡而召集僧伽在王舍城确定释迦说教的一次结集。
  从回廊走出来就见到门上方绘置的兜率天宫的弥勒菩萨。释尊入灭前告诉大迦叶,在摩揭国的毗提村山中停留,等待未来佛弥勒出现;弥勒下生后,大迦叶受释迦的委托,亲手把袈裟交给弥勒。
  菩萨像
  多在晚斯壁画中出现,主要有弥勒菩萨像,绘于许多洞窟中主室门内上方。菩萨像大都面作女相,遵循“非男非女”之交相原则,其面部常常画出蝌蚪形小髭。上身赤裸,有帔巾,肤色润泽、洁白,戴项饰、璎珞、臂钏。第38窟门壁上有一幅弥勒菩萨说法图:弥勒菩萨头戴天冠,赤裸上身,坐于方座,为“瑜伽座”;背后有项光、身光;项部饰以珠圈;胸部饰以宝带、璎珞;手部饰以金钏、玉镯,手作“转法轮印”;两旁画有思惟菩萨、思定菩萨、亲近菩萨等,也都是一身珠光宝气。第69窟右甬道右壁绘有4身供养菩萨,他们赤露上身,眉毛高挑,眼大珠黑,唇上留须。有的手中托花血,有的持宝环,有的执花绳,有的则侧脸望佛。第171窟门壁上亦绘有一幅弥勒说法图,其装饰与第38窟的弥勒菩萨相似,周围是闻法菩萨。第205窟左、右壁绘的佛说法图中,残存有几身闻法菩萨,他们圆脸丰颐,张嘴微笑,披珍挂珠,似闻法后的欢喜之状。第207窟右壁绘有几身供养菩萨像,虽毁坏难辨,仍依稀可见一身的珠光宝气,且唇上有须。
  比丘像
  大多绘于后室或菱形格内,聚集在“举哀图”和“说法图”中。第47窟后室左壁的举哀比丘像,现残存3身,均为袒右臂,着长袍,赤脚,作举哀状。第69窟后室左壁绘有一光头比丘像,现残存上半身。第163窟后室亦绘有比丘像。第175窟右甬道左壁绘有一组比丘像,保存完好。
  护法天王像
  壁画中也有较多出现。第193窟门壁左方绘一护法天王,保存较为完整。天王头戴宝冠,长发垂项,后有项光,身披盔甲,十分威武。第224窟前室门壁左方也绘有一护法天王,天王头戴宝冠,项挂宝绳,双手按叉于腰间,姿态勇猛。
  金刚力士像
  有两种形象:第69窟左壁绘的一身金刚力士像,束发戴冠,头后有项光,上身穿短衣,下身着裙,手上托着金刚杵;后室右壁另一身金刚力士像也是束发戴冠,头后有项光,上身赤露,下身着裙裤,两手交叉于胸,旁有一金刚杵。第163窟中心柱正面佛龛旁壁间绘一身金刚力士像,头戴宝冠,头后有项光,上身赤裸,下身穿裙,一手握金刚杵,一手捏着一个蛇头。上述三身都是以菩萨面目出现的金刚力士像。第175窟中心正面佛龛帝壁间绘的一身金刚力士像则是以武士的面目出现的。他头戴战盔,身披战甲,挺胸凸肚,手握金刚杵,威武有力。
  飞天
  克孜尔石窟壁画内飞天大致有4类:
  (1)散花飞天
  新1窟后室窟顶绘有一组散花飞天。她们束发戴冠,头上有项光,上身裸露,下身穿裙,胸挂珠串、璎珞,腕佩金钏、玉环,飘动的头巾、腰带和天带,显示着飞行之态;她们一手托花盘,一手作散花状(插图二九)。
  (2)伎乐飞天
  第8窟主室前壁绘有一身怀抱琵琶的飞天像(插图三〇)。第69窟后室窟顶绘有一组飞天像,其中有怀抱琵琶的飞天像,只是动态不甚明显,飞行感觉靠飘舞的天带来衬托。
  (3)舞链飞天
  第76窟主室穹窿顶壁面有16条扇面,每扇面各画一身向下飞翔的手持彩链的天人,天人裸体,有项光,身佩天带,手舞彩链(插图三一)。
  (4)有翼飞天
  第227窟正壁佛龛上方花绳左右绘有2身飞天,赤身裸体,背后有双翼,非常明显,有实感(插图三二)。
  天相图
  多绘于中心柱窟顶中脊,有的绘于甬道顶。多为天龙八部及日、月诸神等。一般见于建造较早的洞窟,后来被摩提女图替代(插图三三)。
  1.龙神
  新1窟左甬道顶部天相图中有3条龙神(均为蛇形,下同),中间1条为黑白相同的花色,两边2条为黑绿相同的花色。3条龙并排,从云中探身而出。第80窟窟顶有3条花色、形态相同的龙神,左壁端亦有3条从池中冲天而起的绿色龙神。
  2.金翅鸟神
  第8窟窟顶绘有1身双头金翅鸟神,鸟神2头相背,缩翅观望。第38窟窟顶中券亦绘1身双头金翅鸟神,鸟神2头相背,各自在吞食蛇,双翅欲展。第80窟窟顶中券绘有1身金翅鸟神,仅存下身。
  3.日神、月神
  日神、月神一般形态相似,中间为着色圆轮,旁边均匀分布4只大雁,圆轮内有光芒的为日神,无光芒为月神。(二)佛经故事画依据佛经所阐述的故事而绘制的佛经故事画,是克孜尔石窟艺术的杰出成就之一。此类壁画虽然也有残蚀和损坏,但仍色彩斑斓、绚丽多姿,而且保存至今为数甚丰。佛经故事画的题材主要有佛本生、因缘、本行、譬喻和供养故事画。这些故事画,在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上具有十分鲜明的龟兹地方特色,数量上居我国石窟的前列。
  1.本生故事画
  本生故事讲述佛前生之种种善行事迹,其来源绝大部分是流行于古印度民间的寓言故事,反映的佛教教义内容,以小乘经义为主。克孜尔石窟本生故事画共有题材135种,画面442幅,分别绘于36个窟内。现已究明识别72种,画面约340幅,约占总数的79%。
  本生故事画绘于中心柱窟、大像窟和方形窟内。其构图形式有三种:一是菱形格,二是方形图,三是连环画形式。菱形格本生故事画大多布于中心柱窟主室券顶的两侧。个别方形窟顶,也有绘制。菱格本生故事画,将,一个本生故事,画在一个以山峦围成的菱形格内。一个故事多以一个或两个典型画面表现。虽情节简单但极富个性。券顶侧壁多绘制数列菱格,通常在一窟之内,绘出多个本生故事。方形构图的本生故事画,多布于洞窟的侧壁。这种构图,也多选取一至两个典型画面表现。克孜尔石窟中保存的方形构图本生故事画数量不多,又因壁画位置较低,保存情况不如券顶上的菱形格本生故事画。连环画形式的本生故事,是以众多的不同情节,来表现一个完整的本生故事。画面内容前后衔接成横幅长卷。后山区第212窟东侧壁亿耳入海取宝和西侧壁弥兰入海求宝两个本生故事,各有5个画面,组成不同的情节。各个画面间无边栏分隔而连成一体。这两个题材又与第17窟内单个菱格本生故事中的马王渡商客出海和慈者不孝头戴铁轮本生故事相似。克孜尔石窟第17、38、69、114、178、184、186窟为本生故事画密集绘布的窟,有题材近百种,画面231幅。
  (1)摩诃萨埵投身施虎
  摩诃萨埵见一母虎产子,母虎饥逼,无力觅食,欲食其子,摩诃萨顿生怜悯,牺牲自己,以身饲虎,死后生兜率天。画面多作摩诃萨埵从高处投下,横身虎前,一大虎二小虎噬食王子身肉。有的仅画大小二虎或一大虎(插图三四)。
  (2)童子道人以身饲虎
  一婆罗门童子入山学道,得五神通。后与二道人共行觅果,见一母虎将产子,母虎饥逼,恐食其子,各言与持身饲虎。觅果归来,见母虎已产,张嘴露齿,二道人望而生畏,仓皇飞逃,而童子即刺臂出血,让虎舔饮,复又投身虎前,任虎啖食。画面作树下仰卧著袈裟的一人,一虎噬食其胸肉(插图三五)。
  (3)兔焚身施仙人
  山间一兔与仙人亲善,时天大旱,果尽,仙人欲往人间乞食。为挽留仙人,兔拾薪燃火,投身火中,以己身肉供养仙人。画面皆作火中一兔,前坐一白发苍髯的老婆罗门(插图三六)。
  (4)鸽焚身施迷路人
  时天大寒,雪山一鸽,见一迷路人饥寒交迫,濒于死亡,即衔薪燃火为迷路人取暖,并焚身为其作食。画面多作火中一鸽,前坐一龟兹装人。有的龟兹装人坐树下,双手伸向左方篝水,右卧鹿,鸽衔燃着的薪柴疾飞而下(插图三七)。
  (5)设头罗犍宁王舍身变鱼施饥民
  阎浮提久旱不雨,颗粒无收,国人饥馑,死亡甚众。设头犍宁王变为大鱼为民作食。画面多作一人或二人执刀斧河边斫大鱼(插图三八)。
  (6)尸毗王救鸽割肉施鹰
  尸毗王誓求佛道,帝释为以验其诚,让毗首羯摩天化作鸽,自己化作鹰,追逐至王所。尸毗王救鸽用与鸽等量的身肉施鹰,割尽全身的肉也不能与鸽等重,便将整个身体相施。王的行为感化天地诸神,帝释以神力使天身肉还复。画面多作鹰追鸽向王飞来,王伸手救护鸽,一人执刀割王股肉。有的作一人执秤,秤的一头置鸽,一头为脚蹬秤盘的王,地上蹲一鹰。有的是一幅画内同时绘有尸毗王救护鸽与举身上秤两个场面(插图三九)。
  (7)月光王施头
  阎浮提月光王设大檀施,一位边地小国国王毗摩斯那嫉恨,重募婆罗门劳度差乞月光王头,欲置月光王于死地。而月光王让劳度差砍头而去。毗摩斯那王异常兴奋,呕血而亡。画面多作月光王以发缠树,双手合十,一婆罗门挥剑砍月光王头。有的还绘有侍臣,手托一盘,内盛七宝作成的人头,以此为交换条件,阻止劳度差乞月光王的头(插图四〇)。
  (8)快目王施眼
  富迦罗拔国快目王广行布施,欲求佛道。一位边地小国国王,名波罗陀拔弥,荒淫残暴,作恶多端,快目王欲往讨伐。波罗陀拔弥恐慌,募求一盲婆罗门老人前来乞快目王眼。王忍剧痛,令人剜眼相与,而无悔恨之意,帝释令其双眼平复如故。波罗陀拔弥闻快目王剜眼复明,阴谋失败,气绝身亡。画面皆作快目王前坐一盲婆罗门老人,一人用左手扶住王的下颌,右手执刀剜王眼,王手中托持一眼(插图四一)。
  (9)月明王施眼
  昔有月明王,一日出宫,遇一盲者,贫穷饥饿,沿街乞讨,向王诉说他眼盲的痛苦,王甚哀之,即自取双眼,施与盲者。画面作王自用右手抠右眼,左手持一眼,旁坐一婆罗门(插图四二)。
  (10)慈力王施血
  慈力王常以十善教化国人,诸疫鬼汉吸食人的血气,饥赢困乏。时有五夜叉被饥饿所逼,来至王所,求王施食。王甚怜悯,刺身5处,以己血气施五夜叉,皆令饱足。画面多作慈力王裸露上身,手腿张开,拇指翘起,放血端坐,王的两侧为五身执器承血的夜叉。有的仅绘二或四身夜叉,作张口合掌吸气状(插图四三)。
  (11)一切施王施身
  一切施王好行布施,归附者甚众,邻国国王恨,兴兵犯境。为不伤害百姓,一切施王遁入山林,弃国求道。时有一远方婆罗门,遭官府逼债,前来向王乞施。王闻邻国国王重金悬拿自己,便让婆罗门捆绑前往领赏。婆罗门不为,王即自缚至邻国王所。婆罗门向邻国国王叙述了事情的本末,邻国国王自感行愧,还国一切施王。画面皆作邻国国王坐于高座上,一切施王反缚双手,身后有一押解的婆罗门,左手执绳,右手举起作讲说状(插图四四)。
  (12)散檀宁施辟支佛食
  波罗奈国长者散檀宁,长年供养辟支佛食,每日时至,即差佣人往请。佣人所养一狗也随行。一日,佣人忘请辟支佛,狗单独往辟支佛处吠叫,诸辟支佛闻声便知来请,至长者家如法受食。画面作一人凌空飞来,一手托钵,一手执物,下蹲一狗,旁为一圆形物(插图四五)。
  (13)贫人以身布施
  有一贫人,欲作布施,但无钱物,即以蜜涂身,卧于幕冢间,用身相施。为试其诚,帝释化作众狗,飞鸟来食其肉,贫人欣喜。画面作贫人侧卧树下,一鸟啄其食肉,树枝上栖一鸟,旁立一狗(插图四六)。
  (14)跋摩竭提施乳
  不流沙国,时遭饥疫,国王婆檀宁染疾。夫人跋摩竭提天祠祭祀还归,闻邻屋内有哭泣声,入内见一产妇饥逼欲食其子,便劝慰,告以回宫后即送食来,而产妇以为贵人多好忘事,等送食至,命已不存,仍要杀子。为救母子生命,跋摩竭提取利刀自割两乳,施以产妇,并发愿以此功德,求无上真正之道,至时其乳平复,还由女身为男身。后国王病故,跋摩竭提继王位,国内病疫消弭,五谷丰稔,人民安乐。画面多作跋摩竭提裸露上身,执刀割乳,前为一怀抱小儿的妇人。有的在画面上方绘出天祠,或在画面左侧绘一人坐于座上,表示跋摩竭提后继位为王(插图四七)。
  (15)圣友以乳施辟支佛
  波罗奈国仙人山中有一辟支佛,身患病疾,须用乳汁。圣友日给其乳,经于3月,辟支佛身疾痊愈。画面作地上仰卧一身着袈裟之人,圣友以勺喂乳(插图四八)。
  (16)须大拿乐善好施
  叶波国湿波王之子须大拿,自幼喜好布施,慷慨大度。湿波王有一白象为镇国之宝,敌国派人来乞白象,须大拿便施予。湿波王将须大拿及其妻子子女逐出国。又将儿女和妻子施予婆罗门作奴。后湿波王将须大拿一家接回宫内。敌国国王被须大拿的无私之举感化,两国修好。画面除个别采用连环画形式外,多着重表现须大拿施子为奴的情节:二儿反缚双手,由一老婆罗门牵赶而去(插图四九)。
  (17)白象王忍痛拔牙
  白象王有二妻象,一妻未得宠爱,怀恨不已,发誓来世要转生为梵摩达王妃。誓愿实现后,为报宿怨,唆使梵摩达王派遣猎师取白象王牙齿。猎师诈披袈裟,用毒箭射白象王,白象王虽身负重伤,却无恨意,拔牙给于猎师而命终。画面皆作树丛中藏披袈裟的猎师弯弓搭箭射象(插图五〇)。
  (18)马王渡商客出海
  五百商客入海取宝,船破流落罗刹国,与诸罗刹女生儿育女,乐而忘返。后商主上树见一铁城,得知诸罗刹女是一群专门诱食商客的恶魔,与众商客设法逃离。他们乘一神马飞越大海时,诸罗刹女抱子追至,倾诉夫妻之情,爱恋者皆坠落海中,为罗刹女所食,而商主闻不动心,越海归国。画面有的作商主上树观罗刹城,城门紧闭,城内人头攒动;有的作二龟兹装人合乘一马于水上疾行(插图五一)。
  (19)慈者不孝头戴铁轮
  慈者商主欲与500商客入海取宝,其母竭力劝阻,慈者怒踩母头而去。入海后,船被摩竭大鱼触破,诸商客皆死于海中,唯慈者一人骑板得活,历银、金、玻璃、琉璃四城。因踩母头之过,后入一铁城,守城夜叉将一炽热的铁轮置于慈者头上,痛彻骨髓,受苦万端。画面仅个别是以多幅连续的形式描绘慈者脚踩母头,入海船破、城女来迎和共相欢娱的情节外,多数表现慈者头戴铁轮的场面,旁立面目狰狞的守城夜叉(插图五二)。
  (20)顶生王由贪丧身
  顶生王拥有四国、七宝、千子,又享寿亿年,并且天从其愿,有天雨金银钱,而王仍不满足,飞凌忉利天宫,欲夺帝释位,空中坠落身亡。画面着重表现顶生王求天雨钱,后侧重顶生王夫妇宫中并生,王伸手接承天雨之钱,右侧夫妇跪于婆罗门前,证询求天雨钱之事(插图五三)。
  插图五三 顶生王由贪丧身(第186窟)
  (21)须陀素弥王不妄语
  波罗奈国王须陀素弥与诸宫女入园澡浴,遇一婆罗门乞施,王答应回头后施舍。澡浴时,王被驳足罗刹劫持至山中,欲杀食之。王求7日,以施婆罗门。王不妄语,七日期满,自来就死。王之诚信感化驳足罗刹,放王归国,并断食人肉。画面皆作驳足罗刹抱持王凌空飞去,池内宫女惊恐万状(插图五四)。
  (22)狮王舍身不失信
  有一狮王,力护诸兽,深得众望。有二猕猴,远往觅食,以子相付。鹫王趁狮王睡眠之时,攫到猕猴子。狮王恳请放归,鹫王却要狮王舍身。狮王奔至高处,欲舍己身。鹫王感叹不已,还其猕猴子。画面皆作空中一鹰攫一小猴,下为狮与猴(插图五五)。
  (23)母鹿舍身不失信
  有一母鹿产子未久,被猎师捕获。母鹿乞须臾,暂归视子,旋来就死。母鹿至子处,示子水草,即返猎师处。幼鹿不愿失母,追寻而来。母鹿舍身不违誓言,猎师哀悯释放母鹿。画面皆作母鹿舐子,幼鹿吮母乳(插图五六)。
  (24)菩萨行善不怖众生
  有一菩萨于山林中修禅,鸟以为树,便在其顶巢孵。菩萨感知后,恐卵坠坏,终日端坐不动。后雏生翅,尚不能飞,菩萨亦不移身。画面皆作一婆罗门于树下结跏趺坐,头上有一鸟巢,内有3小鸟(插图五七)。
  (25)善事被弟刺眼不怀恨
  勒那跋弥王之子善事与诸商客入海取宝,其弟恶事随行。船至宝诸,恶事与诸商取宝,善事只身前往七宝城求取如意珠。恶事贪得无厌,取宝过多,返航时沉船,善事力挽恶事出海。恶事见善事得异珠,趁善事睡眠之机,刺瞎双眼,夺珠而去。善事历尽艰辛归国。勒那跋弥王将恶事入狱问罪,而善事劝谏父王释放恶事,兄弟慈爱如前。画面善事仰卧于地,恶事跪于旁,手执荆棘刺善事眼(插图五八)。
  (26)独角仙人破戒失神通
  婆罗斯国有一独角仙人,得五神通,因贪女色,遂失神通。肩女至诚,受女戏弄。画面皆作一人肩女而行(插图五九)。
  (27)象、猕猴、鵽自分长幼
  象、猕猴、鵽同依一尼拘律树而住,和睦相处,各忆生年以定长幼。鵽最长,猕猴次之,象最幼。于是象肩猕猴,猕猴肩鵽,游行邑里,说法诲谕。画面多作鵽立猕猴头上,猕猴蹲象背上,共游人间。有的一面又绘猕猴抱持一兔(插图六〇)。
  (28)象王不恃强凌弱
  有一鹌鹑在象群经常出没的地方产蛋孵化。雏鹑长大,羽毛未丰满不能飞翔。一日,善良仁慈的象王领着象群来到,雏鹑将被踩死,鹌鹑请求象王保护,象王以身躯护住鹌鹑。画面作一大象举足欲行,前有一大三小的鹌鹑(插图六一)。
  (29)慕魄不言被埋
  波罗奈国王子慕魄,自知宿命,为避烦恼,生后12年不语。婆罗门认为他是不祥之物,危国灭宗,要处死他。国王将慕魄交丧失掘坑活埋。慕魄临坑始语,劝王奉持正法,自己弃家学道。画面多作一人仰躯棺内,棺上绳索作自行解开状,旁蹲二婆罗门,惊愕地俯视棺内(插图六二)。
  (30)清信士舍身奉戒
  国王下令,凡信佛者,免其赋役。一些人表面信佛,暗中行邪。为辨其伪,王佯言谁在信佛,罪至弃市,并派人察看。清信士被捉来要杀,仍奉戒不渝,王知清信士是佛教的真弟子,便拜为相国,委以重托。画面作树下一人反缚双手前行,后随执刀的婆罗门(插图六三)。
  (31)鹰王受众爱恋
  有一国王,喜食鹰肉,令猎师捕杀。一日,鹰王不幸被捕,一鹰见之,悲鸣不止,不惜生命,直投鹰王,众鹰也在空中徘徊,不忍离去。猎师见群鹰爱恋鹰王,便放了它。国王被感动,不再捕食大鹰。画面作国王夫妇并坐,旁跪一人,手托一盘,内蹲一鹰(插图六四)。
  (32)睒摩迦至孝被射
  迦尸国睒摩迦山中奉养年老目盲的父母。一日,睒摩迦取水,适逢国王入山行猎,误中毒箭,若痛难言,不怨不恨,只念死后父母无人奉养。帝释使其箭疮平愈,父母双眼复明。画面多作睒摩迦执壶池边汲水,国王乘马射箭。有的同时绘出睒摩迦父母并坐庐内或迦尸国王托盘跪于庐外,谢咎责躬(插图六五)。
  (33)孱提婆罗忍辱截肢
  波罗奈国仙士孱提波罗于山中修行忍辱,时迦梨王带领宫女入山游观,拔剑削其双手,又截其双脚,劓其耳鼻,血流如泉,痛苦不堪。孱提波罗颜容不变,至诚不虚,当即身体平复。画面多作迦梨王挥剑砍孱提波罗,孱提波罗双手前伸,手掌断落在地。有的绘出随王游观的宫女以及天神(插图六六)。
  (34)猕猴王救花发人被害
  婆罗斯国有一花发人,入山为王觅取奄没罗果,坠落山涧,哀号不止。猕猴王竭尽全力背负而出山林,还采来奄没罗果。花发人非但不感恩,反趁猕猴王困睡之时,举石砸杀而食。猕猴王虽遭伤害,但心无恚意,唯愿来世成佛度此恶人。画面有的作猕猴王背负花发人出润,有的作花发人举石砸杀猕猴王(插图六七)。
  (35)熊救樵人被害
  婆罗斯国有一樵人,入山伐薪,遇暴风雨,被熊救护,得以活命。樵人告诉猎师熊的住所,合伙放火烧死熊。樵人取分得的熊肉时,两手自然断落。画面多作洞内俯伏一熊,猎师引弦而射,樵人双手断落(插图六八)。
  (36)熊救樵人被虎吞食
  婆罗斯国一樵人,进山砍柴,逢一虎,急忙上树,被树上的熊救护。樵人是忘恩之徒,为保己命,趁熊睡时,将熊推至树下,为大虫所食。画面多作树上一熊抱持樵人,下蹲一虎。有的作樵人将熊推落地上(插图六九)。
  (37)龟负商客被杀
  波罗奈国有一商主,名为不识恩,与诸商客入海取宝,遇罗刹鬼,船不能行,呼天抢地,祈求神佑。海中有一大龟,背广一里,闻呼救声,心生慈悯,前来载负众人出海。商主不识恩却恩将仇报,将困乏的龟砸杀吃了,很快受到惩罚,当夜便遭象群袭杀。画面多作海中跃出一龟,背负三或五身着龟兹装人。有的作商主不识恩举石砸龟(插图七〇)。
  (38)水牛王忍猕猴辱
  有一水牛王民众牛行至旷野,一猕猴心生嫉妒,打骂水牛王,水牛王忍让不报复。不久,又一水牛王与一小犊来此,猕猴又毁辱,此水牛王与牛犊效法前水牛王,默然忍受。画面作猕猴骑牛背上,一手执角,一手杖捶牛身(插图七一)。
  (39)虔阇尼婆梨王闻法身燃千灯
  虔阇尼婆梨王乐好正法,宣令国内,谁能与说,许其所愿。婆罗门劳度叉声言有大法,但需王剜己身内点燃千灯,方能说法。王就让劳度叉剜身燃灯。画面有的作虔阇尼婆梨王双手合十立于火中,足踩之字形布状物。有的在王前绘一手执脂柱燃灯的婆罗门,有的除在王左右各绘一燃灯的婆罗门外,还绘有供炼取油用的三足鬲(插图七二)。
  (40)修楼婆王闻法舍妻儿
  修楼婆王恒思妙法,遣使募求。毗沙门天化作夜叉试之,告王若能将自己最宠爱的妻儿与食,乃可宣说,王即令食。夜叉食后,为说一偈,王闻欣喜。毗沙门天见王为法至诚,还复本形大加赞颂,王的妻儿也立时生还。画面多作夜叉坐于高座上,双手推一小儿,正欲吞食。有的夜叉座绘跪拜的王与妃(插图七三)。
  (41)昙摩钳闻法投火炉
  昙摩钳王子心期宝法,周遍求索。帝释化作婆罗门试之,告以若能自投火炉,使与说法。王子让人作大火炉。时帝释与梵天前来劝阻,王子毅然投入火炉,火炕倾刻变成莲池,王子坐在莲台上,画面皆作昙摩钳王子立于莲池中,身后为升腾的火焰,帝释与梵天侍卫左右,各捉其一手(插图七四)。
  (42)婆罗门闻法舍身
  有一婆罗门于雪山中习禅,帝释化作罗刹说前半偈,为求后半偈,婆罗门愿以身奉施。罗刹说后,婆罗门从树上跳下,帝释还复原形,接住婆罗门。画面多作一婆罗门从树上跳落,下立一夜叉。有的作夜叉凌空抱住一婆罗门(插图七五)。
  (43)须阇提割肉奉双亲
  特叉尸利国大臣罗睺篡国杀君,王子修婆提罗致夫妇携幼儿须阇提逃奔邻国,路迷粮绝,王子欲杀妇济命,须阇提劝父割其身肉充饥。日日割肉,肉渐减少,仍未到达目的地。须阇提决意让父割尽全身的肉,分作三份,两份供父母食用,一份留作自用。当父母忍痛离去后,须阇提至诚发愿,要持此功德,以求佛道。帝释化作乞儿来求其肉,须阇提乐而相施。帝释又化禽兽来食其身,须阇提出喜欢,帝释使须阇提身肉复原。邻国王深为感动,发兵诛灭叛臣罗睺,护送须阇提父子回国。画面皆作一妇肩儿在前,一人于后举剑欲杀其妇,小儿返顾以手劝阻(插图七六)。
  (44)勒那阇耶杀身济众
  波罗奈国商主勒那阇耶与诸商客入海取宝,遭风船破,诸商客纷纷落水,内有5人前来向勒那阇耶求救。勒那阇耶想到大海不宿尸,让他们抓住其身,自杀殒命。海神将他们吹至岸边,5人得救。画面皆作海中5人,其中4人抱住勒那阇耶,勒那阇耶执刀自刎(插图七七)。
  (45)萨缚燃臂引路
  有500商客行至黑暗的大山谷中不能前进。诸商客恐盗贼劫物,慌乱不堪。商主萨缚以白毡缠绕两臂,浇上酥油,燃着当炬为诸商客引路。经七日七夜,才出此谷,诸商客喜不自胜,感戴其恩。画面多作萨缚高举燃烧的两臂在前引路,后随龟兹装的商客及载物的驼驴(插图七八)。
  (46)师子商主勇斗旷野鬼
  迦尸国与比提醯国之间的旷野中有一鬼,断绝道路,无人敢过。一日,师子商主与诸商客经过此地,并不畏惧,与旷野鬼展开激烈搏斗。所用弓刀器杖以及头手脚全部被旷野鬼吸入肚内,而师子商主仍奋力不息,终于迫使旷野鬼让路。画面有的作师子商主与身躯高大的旷野鬼搏斗,双手插入鬼肚,用头及膝盖猛顶鬼身。有的在师子商主身后绘有商客及载物的骆驼(插图七九)。
  (47)大施抒海取珠
  为救济百姓,大施商主与诸客商入海取宝,历尽艰险,从三龙城得三宝珠,后又被海神窃走。大施立志要抒尽海水,夺回宝珠。海神嘲笑说:“海水无限深广,即使全人类来抒也无济于事,何况你一个人呢。”大施回答:“一个人的力量虽有限,但只要此志不懈,就能抒尽海水!”天神纷纷前来帮助。大施用器,天神用天缯,仅抒3天,海水便减去大半。海神恐惧,奉珠归还。画面多作大施商主立于海水之中,持器抒水,旁立一头戴龙冠,手捧宝珠的人。有的其上绘有手执天缯抒水的天神(插图八〇)。
  (48)马璧龙王救商客有500商客入海取宝,得之欲回。海龙怀嗔欲害商客,夺取财富。马璧龙王生悲,渡诸海客出海。画面上的马璧龙皆为双头蛇形,或绕山作桥,或盘卧于地,身后行走着龟兹装商客及载物的牛马妒等(插图八一)。
  (49)大象舍身救囚犯
  有一大象居住在四面被沙漠包围的山林中。一日,大象见一批流放的囚犯经过沙漠,饥渴万状,十分同情,决心舍身相救。大象告诉囚犯前不远的山林中有水,并有一头死象,只要用象肉作干粮,用象肠作水袋,便可穿越沙漠。旋即奔回山林,摔死在崖下。囚犯来至,见死象是帮助自己的大象,感激不已。画面作一象卧于地,一人执刀剖象腹(插图八二)。
  (50)狮象舍身杀蟒救商客
  诸商客入海取宝归来,被一大蟒所困,呼救不叠。狮子与白象结伴而游,见蟒作此恶事,奋不顾身,跃上象背,扑咬蟒头,使商客脱险,而狮子与白象皆因中蟒毒而身亡。画面多作一双头大蟒缠绕四身龟兹装商客,狮子登象背,口咬蟒头,蟒口吐毒气。有的仅绘一双头大蟒围食商客的情景(插图八三)。
  (51)智马舍身救王命
  婆罗奈国梵授王有一智马,能预知前事。一日,王与宫女出城春游,邻国趁机入侵。王乘智马同敌奋战,智马被刺,肠胃流出,忍痛负王回城。奔至城门,无路可进,智马便纵身跃入池中,足践荷叶入宫。画面皆作全身戎装的王乘骑智马腾越在池中莲叶上(插图八四)。
  (52)猕猴王舍身救群猴
  猕猴王率众入苑食果,遭国王追捕,受阻河边。猕猴王以身作桥,让同类逃生,自己坠水而死。画面多作猕猴王双足用藤蔓缚于河边树上,双手抱住对岸的树,横身河上,众猴踏身而过。有的还绘有张弓射箭之人(插图八五)。
  (53)鹿王舍身救众鹿
  波罗奈国王出猎,被围捕的众鹿四散逃奔,死伤甚多。鹿王无比哀怜,请求国王准其日选一鹿,以供厨宰,国王依允。后轮及一怀妊母鹿,母鹿乞示娩之后就死,鹿王复请国王准其以身相代。国王受感自责,诏禁杀鹿,并以御苑为鹿居住,号曰鹿野苑。画面多作国王座前跪伏一鹿,乞请代母鹿而死。有的作一鹿跪伏于执剑的国王前,旁为三足鬲(插图八六)。
  (54)鹿王舍身救兔
  山林起火,许多兽类逃生葬身激流之中。一鹿以身作桥,渡诸兽类,脊背上的肉被踩烂,忍受苦痛,坚持将一蹇兔渡至对岸,最后力竭气尽。画面皆作一鹿身跨横流,前方画负一兔,身后为烈焰升腾的大火(插图八七)。
  (55)九色鹿舍身救溺人
  一人溺水求救,九色鹿奋不顾身,跳入激流,背负上岸。溺人得救后,却不知感恩,反引国王前来追捕九色鹿。九色鹿向国王陈述了事情的经过,国王立即释放了九色鹿,并不准国人再捕杀。溺人颜面生癞,口发恶臭。画面有的人作溺人长跪向九色鹿拜谢;有的作九色鹿跪伏在乘马执剑的国王前,讲述溺人负义之事(插图八八)。
  (56)锯它兽剥皮救猎师
  波罗奈国梵摩达王凶暴好杀戮。一日,梦见一头金毛兽,令国内猎师猎取其皮,得者重赏,否则诛灭九族。众猎师便募一人入山寻找。时山中有一兽名曰锯陀忍痛舍生。画面募人于树下剥取兽皮,旁蹲一兽(插图八九)。
  (57)鹦鹉舍身灭火
  有一鹦鹉,心怀大悲,见山林起火,危及禽兽的生命,便竭尽全力以翅蘸水灭火。帝释提醒说:“山林之大,用翅取水不过数滴,何能灭此大火?”鹦鹉回答:“只要有信心,精勤誓必灭之。”为嘉其志,帝释降大雨,熄灭林火,禽兽得救。画面多作林中烈焰弥漫,上飞一鸟;有的绘有奔跑的众兽及前来相助灭火的帝释(插图九〇)。
  (58)阿兰迦兰苦修
  阿兰迦兰求无上之道,作诸苦行,或著皮衣趺坐树下,或睡卧草上,或宿于灰土之中,或祀火祭天。画面皆作一形容枯槁的婆罗门闭目静坐(插图九一)。
  (59)二梵志微争不让日出
  二梵志,一名题耆罗,一名那赖,同在山间石室中修禅,皆得五通智。一夜,那赖诵经,不小心踩了题耆罗头,题耆罗发誓待日出时,打破那赖头。那赖不让日出,天昏地暗,君民恐慌,驰诣二梵志处,稽首请和。二梵志劝君民奉行五戒十善,全然遵命。画面皆作树下一窟,窟内并坐二婆罗门。有的在庐外绘有一跪拜者(插图九二)。
  (60)大光明王始发道心
  大光明王得一雄象,令象师调教。调教后,王试乘,雄象见母象便狂奔不止,冲向树林,王急捉树枝才免遭惨祸。王怒责象师调教不力。象师逼象吞食热铁丸而死。象师告王,此非己过,他只能调象之身,不能调象之心,唯有佛才能调教一切众生之心。王闻感悟,始发道心。画面多作王乘驰象,手提树枝;有的王座前放置热铁丸,旁为象师及欲吞铁丸的象;有的同时绘出乘象与吞丸两个场面(插图九三)。
  (61)五通比丘论苦之本
  五通比丘于山中修道,鸽、乌鸦、蛇、鹿四兽常依附左右。一日,四兽聚集一起,议论世间什么最苦。乌鸦言讥渴最苦,鸽言淫欲最苦,蛇言恚最苦,鹿言惊怖最苦。五通比丘告以天下之最苦者,莫过有身,身是众苦之本,祸患之渊,只有舍俗学道,志有涅槃,才能永断苦本。画面又作树下或庐内坐一婆罗门,抬手讲说,其前蹲鸽、乌鸦、蛇和鹿四兽;有的除四兽外,又增绘一鹰(插图九四)。
  (62)郁多为大胜王释偈
  大胜王非常贫愚,东征西讨,占据整个阎浮提后,又觊觎海外。帝释化作梵志,告之海上有一大国,物产丰富,人丁兴旺,自荐为王作向导,带王前去夺取。王喜出望外,积极备船,而梵志克期不至,后说一偈。有时一少年郁多,为王释偈。王受教诲,始知贪愚之害,从此改邪为正。画面上的人物皆作裸形,一人侧坐于树下,束帛座上,双手合十,精神沮丧,其前席地坐一人,上举右手,以食指与大拇指作环形,余三指微,作讲说状(插图九五)。
  (63)端正王智断儿案
  有二母争一小儿,各自声称小儿为己子,示端正王裁决。王令二母各挽小儿一手,谁能得者,即为其子。非母者对儿无慈,尽力而挽。生母爱儿情深,不忍用力。王辨真假,责令非母还儿生母。画面作王抱持一小儿,前跪二妇(插图九六)。
  (64)猴王智斗水妖
  莲池内有一水妖,捕食各种生物。一日,猴王率众来池边喝水,发出池内有水妖,令众猴各取芦苇秆吸水。众猴既能喝到池水,又不被水妖捉住。画面多作池水露出一夜叉头,池边数猴执秆吮水;有的作夜叉立于池内,手托物,跼身探视,一猴执秆吮水(插图九七)。
  (65)毗楞竭梨闻法身钉千钉
  毗楞竭梨王欲请劳度叉讲法,需身钉千钉始可讲法。毗楞竭梨王慨然允诺。画面和一人上扬右臂,身旁立一人以钉钉其身(插图九八)。
  (66)沙弥勤诵经
  一比丘养一沙弥,并命其诵经。每日诵完,比丘则喜,反则受责。沙弥苦于诵经无吃喝,一日乞讨中遇一老人。老人见沙弥啼哭,问其缘由即安慰沙弥,并供沙弥吃喝。于是,沙弥则能专心诵读佛经(插图九九)。
  (67)修行者顶鸟不动
  树下,一年老的修行者上身赤裸,骨瘦若柴,交脚坐在一座上,其头顶上安卧3只白色小鸟(插图一〇〇)。
  (68)叔伯杀龙济国
  一国蛟龙作恶,吞食黎民,有伯叔二人相议,化为象和狮,与龙争斗,三命同亡,斯国得济。画面为一双头龙屈身成圆形,正口吞一人。内坐三人,俯首扬臂作哀伤状(插图一〇一)。
  (69)尼俱卢陀鹿王舍身救孕鹿
  波罗奈国梵当王在御苑中设伏捕获鹿群,杀鹿以供疱厨。尼俱卢陀鹿王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为孕鹿而死。王被感化,赫免群鹿,并受鹿王说法教诫,皈依佛法。画面为一房舍门前绘一人正合十跪迎,右跪一鹿(插图一〇二)。
  (70)龙王求经
  龙王向国王求索八关斋法。国王之一臣得经二卷,奉王。王以此经送于龙王。画面为一人坐于高座上,其后跪一人,双手举卷状物(插图一〇三)。
  (71)无头众生
  一无头众生,两边生目,胸前生口,身常流血,诸虫接食,痛彻骨髓。菱形格中有一卵状物,上有眼、鼻、口,状如人面,四面绕有7鸟啄之。
  (72)和默王杀生祠天疗母病
  画面为一方形坛,坛上三侧各置一羊头。中跪一人,作合十状。旁跪一人,正以物刺其眼。右方坐一人,托钵(插图一〇四)。
  (73)亿耳入海取宝
  连续画故事,共5个场面。
  第一场面:左端一人合掌蹲跪(残失过多)。
  第二场面:椭圆形大海,海中有一大龙船。描绘亿耳与商人从海中探宝归来,船中装满各种珍宝,亿耳与众人将珍宝卸到岸上。画中蹲岸边双手捧物的即亿耳。
  第三场面:4人坐地,有驴两头,身后有篷车。描绘亿耳与诸商人商议驼送珍宝返国。
  第四阶段:右半为饿鬼城,有绿色城墙和城门,城中有6个骨瘦如柴的饿鬼,左半有两个和一个驮着包袱的毛驴。描绘诸商人夜间单独启程,后来亿耳睡醒起来不见诸商,便闻着商人毛驴留下的气味前进,来到饿鬼城。
  第五场面:场面较长,分为两段。左侧第一段为一男一女坐在高座上,背景为一棵大树,树下坐一人,人前卧一驮包袱的驴,树旁画一轮皓月。右侧第二段下方画两只狗正在咬食仰卧地上的一个男人,背景为一棵大树,树下坐一人。这个场面描绘亿耳来到一个有大树的地方,此时正值夜晚,明月当空,见一男一女寻欢作乐。第二天天亮后,他在原地看到一群狗正在咬食这个男子的身肉。后来亿耳得知,这个男子过去曾做恶事,得到报应,夜晚欢乐,白日受苦。
  (74)弥兰入海求宝
  连续画故事,共5个场面。
  第一个场面:画面左半部分有3个人,有站有跪。此场面描绘弥兰下海之前同其他商人与父母商议,恳求下海。
  第二个场面:红色海岸围成的蓝绿色大海,岸外有山,海中有人抱板游水。描绘弥兰与商人所乘之船撞上大的摩揭鱼,船被撞毁,弥兰骑到一块木板上得免一死。
  第三场面:站立5人,其中4女面向一男子。描绘弥兰漂流上岸后走到一个名叫银城的城外,有4个美女迎他到城内去。图中有银城城墙和城门;4美女捧着鲜花和水果笑脸朝向弥兰。
  第四个场面:弥兰被4个美女环绕,其中一美女舞蹈,一美女弹箜篌,另一美女偎依在弥兰肩上。描绘弥兰在银城中沉迷于纵欲的生活。
  第五个场面:描绘铁城内的情景,弥兰看见铁轮在鬼头上滚动,然后恶鬼也把铁轮放在弥兰头上,于是弥兰脑裂身焦而死。
  原故事中,弥兰离开银城后又到过金城、水晶城和琉璃城,遇到越来越好的环境和越来越多的美女,之后,来到铁城,画中略去这些情景。整个故事描绘弥兰下海寻宝,父母不同意,弥兰为此曾脚踢其母,最终得到脑裂身死的因果报应。
  2.因缘故事画
  小乘教因缘学说的基本内容是“十二因缘”,亦称“十二缘生”,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爰、取、有、生、老死。依据佛经因缘说教故事绘制的因缘故事画,表现佛的巨大的神通力,以劝喻世人,敬奉佛法,多做好事,积累善因,以得善缘。
  克孜尔石窟因缘故事画的题材有70余种。其构图形式主要有3种:一是菱格形式,二是方形构图,三是连环画形式的长卷式构图。菱形格因缘故事画构图和布置部位多与菱形格本生故事画相似;相异之处是菱形格本生故事画内不画佛像,而菱形格因缘故事画内,绝大多数画出居于中间部位的佛像(侧身坐姿),其左、右侧或一侧安排一身或数身与故事有关的人物或者绘置动物。因缘故事画绘置较多的洞窟为第8、32、34、80、98、100、101、104、163、171、172、175、179、184、186、192、193、196、199、205、206、219、224等窟。其中第38窟是一列菱形格本生故事画与一列菱形格因缘故事画交错排列。方形构图因缘故事画,多存于洞窟侧壁。多情节的连环画式构图,仅有须摩提女因缘一种。在第178、198、205和224窟,均有这一故事画,皆绘在券顶的中脊处,但画面均不完整,以第224窟保存的内容最多。仍可辨明的情节有11个,如须摩提女登楼焚香请佛;佛弟子乾荼携负鼎、瓶赴会;佛弟子均头沙弥乘坐花树宝座赴会;佛弟子罗云乘孔雀赴会;佛弟子伏毗迦叶乘龙赴会;佛弟子大迦旃延乘白鹄赴会;佛弟子阿那律乘狮子赴会;佛弟子目连乘白象赴会;佛弟子离越乘虎赴会;佛弟子须菩提乘玻璃山赴会;佛弟子大迦叶乘马赴会。
  (1)六种众生因缘(第34、69、224窟)
  画面为佛身体向右微侧,对其右侧作跪姿、双手合十的比丘作讲说状;佛头上方为一飞鸟;右侧为攀缘树的猕猴,右下方是一野牛,佛座下方水中为失收摩罗;左侧为一狗和一蛇(插图一〇五)。
  (2)鬼子母失子缘(第34、171窟)
  画面为佛一侧跪一女人,佛座前钵中有一小儿。鬼子母暴虐,常食人子。佛将鬼子母子盛于钵底。鬼子母遍寻不得,问佛所在。佛使鬼子母见钵下之子,“尽其神力,不能得取”。鬼子母如所佛敕教,“受持已讫,即还其子”(插图一〇六)。
  (3)婆罗门倾食着火缘(第34窟)
  画面为一婆罗门将物倒入水中,顿时起火。婆罗门见佛乞食,心生厌恶。后奉食于佛,佛不食,令著水中。婆罗门“持食著无虫水中,水即大沸,烟火俱出”(插图一〇七)。
  (4)波塞奇王画佛因缘(第34、38窟)
  画面为佛一手持钵,另一只手执笔,在比丘所持的布帛上画像。表现的是波塞奇王画佛的故事。波塞奇王崇信佛法,当召画师画佛,布于诸国供养。诸画师来佛边看后,竞相作画,仍挂一漏万,画一处即忘却余处。时弗沙佛“调和众彩手自为画,以为模法,画一立像。于是画师,乃能图画”(插图一〇八)。
  (5)溺水比丘舍身持戒缘(第69窟)
  画面中为八角形水池,池水浮游二比丘。一少年比丘抱持木板,且游且回首观望;右侧一老年比丘紧追不舍。表现比丘舍身持戒的因缘故事。比丘随商贾入海,遇恶风船被吹毁,众人落水,各自逃命。少年下座道人得一木板,年老上座道人令将木板给予他,以敬上座。少年下座道人以持戒为重,“即以板木献上座,下座便没海水中。水神见道人持戒如是不违佛教,将是道人至于岸上。因此道人至诚持戒故,一船商客皆得不死”(插图一〇九)。
  (6)罗云洗佛足缘(第38、80、205窟)
  画面为佛侧身坐于方形高座上。旁侧有一圆形拱形茅庐,内置瓶罐等物多件。佛前有一人,作胡跪状,手执水瓶为佛洗足。佛令其子罗云洗足。洗毕,佛语云曰:“此水可食用饮澡漱以不?”罗云言:“此水本实清洁,今已洗足受于尘垢,不可复用。”佛语罗云:“汝亦知是。”(插图一一〇)。
  (7)弊狗因缘(第80窟)
  画面为佛居中坐于方形高座上。一侧一人站立,以右手拔腰部后挎长剑。另一侧,一白色狗卧于方形座上,座前有一钵。有一弊狗常喜啮人,凡人不得妄入相门。有一比丘入门乞食,值狗出卧不觉有人入。沙门得长老食,弊狗心念,汝若独食,必啮杀之。沙门自食一博,后狗出门卧,“被其啮人剑斫其头,其狗即生长者夫人腹中”(插图一一一)。
  (8)梵志燃灯供养因缘(第38、101、196窟)
  画面为佛,左绘比丘一人,作头顶、双肩和两手各置一类的姿态,昼夜供养。图右侧下方菱格中,佛侧一世俗装男子,双手捧宝珠供养。说的是有一婆罗门善于识别如意珠。他持一珠,周遍诸国,无一人识别,而只有佛知道。于是,婆罗门即以此珠,拱奉于佛,以求出家(插图一一二)。
  (9)长者比丘在母胎六十年因缘(第104窟)
  画面为坐佛的左方,绘有一层身团抱的小儿,另一小儿胡须丛生,头朝下;二小儿上下倒置,团身,状若母胎之中。说的是王舍城有一长者,娶妻于高门大户。其妻怀孕足满10月,便欲产子,然不能生。后又怀孕,足满10月产一子。而所孕第一胎,久住右胁。其妻怀妊9子,均满10月而产,而先一子始终未能产出,其妻设汤药自治无效,于是告诉家人,待死后一定要开腹取子养育。妻亡,破腹看之,得一小儿,形状如故:头鬓皓白,俯偻而行。小儿告诉诸亲:我由先身恶口骂辱诸众僧故,处此熟藏中,经六十年受此苦恼,难可叵当。诸亲闻语,“号涕哭,悲不能答”(插图一一三)。
  (10)跋提施樵木因缘(第205窟)
  画面为佛左侧站立一人,双手扶一红褐色木棒。说的是贫人跋提肩担樵木入城出卖,遇见佛相好,“心怀欢喜,前礼佛足,即以樵木,奉施世尊”(插图一一四)。
  (11)须摩提女因缘(第178、198、205、224窟)
  画面为一列乘骑各兽的比丘形象,佛诸弟子依次赴须摩提女所请在天空中出现,乘孔雀的为罗云、乘龙的为伏毗迦叶、乘白鸽飞过的为大迦旃延、乘狮子的为阿那律、乘白象飞过的为目连..(插图一一五)。
  (12)青蛙听法因缘(第163窟)
  画面为佛旁一人双手胸前柱一杖,杖下压一只青蛙。此画说的是:佛在一个水池旁为当地人说法。池中有一青蛙爬上岸到草丛中恭听,恰巧有一放牛人经过,见众人围听佛说法,于是也跟着来听,不小心用赶牛杖将青蛙杵死。青蛙死后当即升天。
  (13)龙女莲荼耶供养缘(第8窟)
  画面为一坐佛头光处伸出四蛇头;坐佛右侧一人头部有蛇形龙(插图一一六)。
  (14)哈天人因缘(第8窟)
  画面为一坐佛面右侧,伸臂作说法状。其右一躬身立人,半裸,双手于胸前柱
  杖,杖下端有一物。描绘一牧牛人听佛说法,以杖刨地,误着听法的哈头,哈即命缔造生忉利天(插图一一七)。
  (15)女人系小儿入井缘(第8窟)
  画面为坐佛右侧一女,系小儿头坠入井内。说的是一女正抱儿持瓶汲水,在井边见一男子,心遂迷恍,误将小儿作水瓶坠入井内(插图一一八)。
  (16)受毒蛇身缘(第8窟)
  画面为池中伸出一蛇头,似为贤面长者悭吝不施,命终受毒蛇身(插图一一九)。
  (17)猕猴奉蜜缘(第8、58窟)
  画面为坐佛左侧有一猴,正双臂持器于水中净蜜(插图一二〇)。
  (18)小儿播鼗诵戏缘(第8、184、186窟)
  画面为形体高大的坐佛,一侧为一裸体儿童,儿童左手举鼗作摇播状,左腋下挟一鸡娄鼓,右手作击打鸡娄鼓势。佛微微侧身面向儿童,右手作“说法印”。三幅画不同点是:第8窟小儿在佛左侧呈“胡跪”式;第186窟儿童右手执一鼓槌击打;第184、186窟小儿在右站立。故事讲的是:佛向弟子舍弗讲述他成佛前的无数劫中,曾化身为帝释天主,弥勒菩萨曾转世为一妇女,成为有财富家之妻。此妇迷财贪欲,帝释天主为度化此妇,化做商人,假说要做生意来到妇人家。妇人接待商人,命一儿取坐伺候。商人见小儿就以笑对之。小儿取坐迟慢,遭妇人打,商人见状即笑。商人见旁边一小儿播弄鼗鼓玩耍,更笑而不止。妇人忍不住责问商人,你到我家来,为何见我的儿子频笑不止?商人答道:你与我过去是好友,你怎么忘了,似乎不认识我了。我所以笑你儿子,因那个挨你打的儿子就是你的父亲。你父亲的灵魂转世于你儿身上,你打儿即打你父亲。你另一个儿子前世是条牛,牛死后灵魂托生为小儿,你家用此牛皮蒙贯鼗鼓,你小儿播弄鼗鼓耍戏,岂不知鼓皮乃是他的故体之皮,所以我才笑你。后来,商人又为妇人讲转世因果的许多道理(插图一二一)。
  (19)梵豫王施谷缘(第8窟)
  画面为坐佛左侧,立一婆罗门老者,左手柱杖,右手上举作乞食状(插图一二二)。
  (20)舍利摩提施塔因缘(第34、38窟)
  画面为佛右侧跪一人,旁立一塔(插图一二三)。
  (21)龙王守护缘(第38窟)
  画面为一通肩禅定坐佛,被一蛇缠绕二匝,佛头上伸出三蛇头,坐佛左侧跪一人。故事描绘释迦初成正觉,龙王以身警卫,绕佛7匝,化出多头,俯垂为盖(插图一二四)。
  (22)贫女施灯缘(第38窟)
  画面为坐佛左侧跪一人,长发,双手持一灯供佛。描绘一贫女难陀,一心供养,见阿阇世王燃灯供佛,作此功德,乃行乞得两钱,买油膏至佛前燃之供奉(插图一二五)。
  (23)舞师女作比丘尼缘(第8窟)
  画面为菱形中间为一坐佛,佛旁有一裸女舞蹈。描绘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有舞师女夫妇从南方来,携一女名青莲华,端正殊妙,善解舞法。青莲华自恃舞艺超群,见佛时骄慢放逸,戏笑不敬,佛以神力使他变成百岁老母。青莲华求佛宽恕。佛复变其身如前,青莲华及其父母即于佛前出家。
  (24)沙弥守戒自杀因缘(第60、178窟)
  画面一:树前立一少年比丘,左手举过顶,右手执刀刎颈,两侧各立5号豆蔻年华的少女,皆作惊恐之状。
  画面二树下坐一执刀刎颈比丘,其前立一裸女。
  故事描绘佛涅槃后,安陀国有一长者之子,跟随一比丘出家为沙弥,沙弥往优婆塞家取食,逢其女独自在家。此女摆肩顾影,妖媚可掬,欲为沙弥之妇。沙弥为保清白,遂关门户,得一剃刀,刎颈自杀。
  (25)波斯匿王女善光缘(第34、38窟)
  画面为一盛装女子跪于佛前,双手高举一盘,内置王后冠。
  故事说的是善光生波斯匿王女,“聪明端正,父母怜愍,举宫敬爱”。
  父亲对女儿说:汝固我力,举宫敬爱。女儿答曰:我有业力,不因父王。于是,国王把她嫁给贫穷乞人。不到一个月,宫室的财产骤增,不少于从前。王去问佛,佛揭示了善光的业力,说过去90劫,她曾为一王第一夫人,以天冠指饰供养毗婆尸佛并发誓愿,以至世世尊荣豪贵。
  (26)王遣使请佛乘车生天缘(第171窟)
  画面为佛前跪一人,身后置一双轮车,车上饰篷。
  故事说的是,波斯匿王久未见佛,于是令使者备四乘,往即迎佛,使者请佛。佛答曰:“我有六通之神足..不需汝车。”使者殷勤三请,世尊愍而乘车,使者“即于其夜,而取命终,生忉利天”。
  (27)低舍罗希多杀树得报缘(第80窟)
  画面为佛左侧坐一盛装女子,有头光,双手托一蓝色宝珠;佛右侧有一菩提树,树冠向下,树干分叉而倒立。
  此画说的是,过去阿育王供养佛修道时的菩提树,夫人低舍罗希多作念:“王极爱念于我,今舍我珍宝至菩提树间,我方使杀树令死,王不可往,可与我相娱。”于是遣人“以热乳浇之”。
  (28)婆罗门以美貌玉女施佛缘(第186窟)
  画面为佛右侧老婆罗门拉着一亭亭玉立的美女,女子含羞答答,半进半退地来到佛前,佛左侧站一比丘,左手执一物。
  妻门摩醯提利有一女,名意爰,颜貌殊妙,玉女中最为第一。婆罗门欲将其女与佛。佛拒绝接受,并讲了“吾正离家不复习欲”之道理。长女比丘却说:“若如来不须者,给我察使令。”佛即为比丘讲了女人的九“恶”法。
  (29)菩萨舍身饲虎起塔因缘(第205窟)
  画面为佛右侧跪一比丘,两手持一布袋状物,兜着一些人骨;佛座下方一人躺地,一只老虎正在啖食。
  (30)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第80窟)
  画面为佛坐菱格中央的方座上,左手持钵,面向左侧;下方蹲跪一婆罗门,双手持一圆状物(饼),手自投佛钵中,不能使满。
  (31)500商贾入海采宝缘(第101窟)
  画面为佛面向右侧,前方有一个头戴圆顶毡帽、穿翻领龟兹装的商人,双手所捧摩尼宝珠光焰熊熊;佛头上方一宝盖飘荡。描绘500商贾入海采宝,更取宝珠,散佛顶上,于虚空中变成宝盖,随佛行往。
  (32)女请佛缘(第34窟)
  画面为一女子手持鲜花跪佛左侧,一华盖飘向佛头上向。描绘“持种种花,散佛顶上,在虚空中变成花盖,随佛前往”的情景。
  (33)贫人以物施佛获报缘(第38窟)
  画面为一贫人双手捧盘,内置团状物施佛。
  (34)小儿以土麦为施佛缘(第224窟)
  画面为一活泼可爱的裸体小儿,恭敬地立于佛右侧,双臂屈曲以红色土麦为食施于佛钵之中。
  (35)比丘罗旬逾乞食不得缘(第101窟)
  画面为佛偏向右,右手伸起正在说讲;前方一比丘蹲跪,合十静听,佛座前一钵覆地。
  描绘婆罗门子薄福,年20为父母逐出,佛即收为弟子,名罗旬逾。每次外出乞食则空钵而还,诸比丘分而食之。有一次,舍利弗以饭与之钵便入地百丈,舍利弗以道力寻钵即得,以还罗旬逾,适欲食钵,倒去饮食。
  (36)长者难陀悭贪为盲子缘(众多洞窟)
  画面为佛侧坐或站一裸体小儿,旁置一钵和一杖。
  描绘长者难陀“巨富多财”,但悭贪过甚,有人来乞,不得入其门。临终仍嘱儿子勿施沙门及婆罗门。后还生盲母腹中“生盲无明”。其母于盲儿“年八九岁堪能行走,与杖一枚,食器一具,而告之曰:汝须生活,不须住此。吾亦无目,复当乞求,以济余命”。
  (37)伎乐供养辟支佛缘(第193窟)
  描绘舍卫城人出家游戏,见如来,“则伎乐供养佛僧,发愿而去”。
  (38)鼓声因缘(第80、101、103、171、186、224窟)
  画面为佛侧或坐或站立一人,身挂鼓,正在击打。
  故事说的是,过去菩萨转生为鼓手,一天带领儿子喜庆击鼓助兴,赚了很多钱。回家路上,儿子不听劝告,不停地敲响鼓声,被盗贼发现。父子被打翻在地。钱财被抢劫一空。
  (39)贼临被杀遥见佛欢喜生天缘(第186窟)
  画面佛左为一比丘合十供养;佛右为一戴王冠者交脚而座,腿上置一羯鼓,双手作击打状。
  此故事描绘的是,舍卫为波斯匿王击鼓唱颁法令,若为贼者捉住即杀。有一贼被捉,王令杀之。于往城外途中,与佛相逢,贼心生欢喜,由此之故被杀后升天。为感佛恩,自天而来向佛供养,佛为其解因缘。
  (40)五趣轮回(第175窟)
  翻地图:二身半裸男子,下身着短裤,手持农具,或上举或下刨。表现农民翻地受苦的情景(插图一二六)。
  耕作图:一人驱二牛,拉犁耕地。驭者手中执一鞭,挥鞭喝牛(插图一二七)。
  (41)婆罗门捧珠缘(第101窟)
  画面为佛侧一世俗装男子,双手捧宝珠供佛,以求出家(插图一二八)。
  3.本行故事画
  本行故事画(佛传故事画)的内容,一是表现和颂赞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涅槃的“一生所有化迹”;二是宣扬陀成道后说法教化之因缘,故称因缘佛传或说法。前一类故事画,主要绘制在方形主室四壁,表现佛一生经历,选取其中主要片段或个别重要事件。克孜尔石窟集中表现释迦生涯的本行故事画,是第110窟。此窟为方形窟,主室侧壁和正壁,分别画3列计60个画面。各画面间内容多衔接。始于西壁上列南端,情节顺次横列,接正壁再东壁,至东壁东端再转至中列,再洞上列方向至西壁;下列从西壁南端同上列次序,至东壁南端以涅槃结束。其画面顺序三列呈“S”形。后一类本行故事画,主要绘置在中心柱窟和方形窟主室两侧壁,多采取分层分格排列,一格一画;有的是通壁绘数铺说法图,不设区界,仅以人物面向区分。降魔成道和鹿野苑初转法轮,主要绘置在中心柱窟主室门上方和方形窟正壁。佛涅槃内容为本行故事画中的重要部分,多集中绘置在大像窟和中心柱窟甬道和后室,其左右则绘置与涅槃相联的情节,如荼毗焚棺、八王分争舍利、度善爱犍闼婆王、第一次结集和阿阇世闻佛涅槃闷绝复苏等等。在方形窟中,有的则将涅槃像绘在前壁门道上方(如第189窟),位置十分突出。表现弥勒菩萨于兜率天宫说法的画面多绘置在中心柱主室门上方,与正壁(中心柱前壁)龛中佛相对。
  (1)燃灯佛授记(第63、114窟)
  画面一善慧儒童,作解发布地,复首而伏之状,为燃灯佛授记的故事。说的是第二阿僧祗劫终时,遇燃灯佛出世,释迦献五华之莲以供养之。时佛迎来,见地泥泞,用皮衣覆地,不足,又以发布地,请佛蹈之而过,因以受未来成佛之记别。
  (2)树下诞生(第76、99、175窟)
  画面作摩耶夫人举右手应于无忧树下,身后有一女扶持,太子右腑出,前跪帝释天,以天缯接取,为释迦树下诞生的故事。说的是善慧儒童投胎迦毗罗卫国净饭王摩耶夫人腹内。十月满胎,入兰毗尼花园,手扶无忧树枝,太子从右胁降生(插图一二九)。
  (3)七步宣言(第76、99、110、175窟)
  画面作太子行步,足下莲花盛开,为七步宣言的故事。传说太子降生即会下地行走,向四方各行7步,一步一朵莲花(插图一二九)。
  (4)二龙浴太子(第99、110窟)
  画面作一站立的裸体小儿,双龙从虚空中注水而下,洗浴太子身,右侧跪立各一人。为二龙洗浴太子身的故事。
  (5)阿师陀占相(第175窟)
  画面作相师顶太子足,为阿师陀占相的故事。说的是太子初生时,婆罗门相师阿师陀占相,预卜曰:若在家者作金轮圣王,出家者当成等正觉广济天人。
  (6)参诣天祠(第14、189、224窟)
  画面作佛左右各有一天王,一天王手托日月,还有画作骑孔雀或牛的自在天和毗摩天女的,为太子参诣天祠的故事。说的是迦毗罗卫城外,有释迦增长天神祠,太子入祠参诣,诸天均束礼敬。
  (7)太子试艺(第110窟)
  画面作一太子箭中铁鼓试艺。相传释迦牟尼少年时期臂力过人,威武无比,与同族弟史比艺,能一箭中7鼓。
  (8)掷象出城(第110窟)
  画面作一太子举象掷出城外。
  (9)树下观耕(第38、110、227窟)
  画面作太子坐于阎浮树下,前有一农夫执杖驱牛犁地。第110窟西壁中栏左侧,太子坐于阎浮树下,以手支颐,若有所思,其前跪各一人;右侧一人扬臂驱牛,作犁地状。为太子树下观耕的故事。说的是太子年遂长大,与随臣行至村落,观农夫犁地耕作,虫随土出,群鸟争食,心生忧虑,复于树下,静坐思惟(插图一三〇)。
  (10)出游四门(第76、99、110、175窟)
  第175窟的画面作太子骑马出城,前蹲一老人、卧一病人,有二人肩抬一死尸,前站立一持钵比丘,为太子出游四门的故事。相传太子出游时,分别看到一孕妇、一老人、一病人、一死人和一修行者,感到人生的生老病死的痛苦,希望能有解脱人生痛苦的方法,于是起出家求道的欲念(插图一三一)。
  (11)宫中娱乐(第76、110、108窟)
  画中太子坐于床棍上,周围的女舞伎作娱乐太子状,为太子在宫中娱乐的故事。传说释迦牟尼的父王早已看出太子有弃世的迹象,为防范太子出家,欲取耶输陀罗为妻,后宫充满着女舞伎,极尽人间之乐(插图一三二)。
  (12)太子惊梦(第89、110、118窟)
  画面作太子依坐于床上,观诸女互相扶枕而眠的睡态。第99窟画面中,太子坐于方座上,以手托颐作思惟状。左上方一裸体女仰卧而睡;右下方一女坐地而眠,表现太子“观察诸女身,复列思惟”,厌欲出走的情景(插图一三三)。
  (13)出家决定(第110窟)
  画面作太子床上欲起床,后为助太子出家的天神,下屈膝合十者为车匿,为太子决定出家的故事。说的是悉达多太子的夫人耶输陀罗,告太子其所做八梦,坚定了太子出家的决心(插图一三四)。
  (14)车匿备马(第110窟)
  画面作车匿牵马备鞍往宫中去,为车匿备鞍的故事。说的是太子的驭者车匿,为太子弃家出走备鞍。传说悉达多太子从王宫出走之马称乾陟,为帝释之化身。
  (15)夜半踰城(第110窟)
  画面作太子骑马出宫门,四天王捧持马足,帝释尾随,车匿前导,为太子夜半踰城的故事(插图一三五)。
  (16)乾陟舐足(第110窟)
  画面作白马跪吻太子之足,为乾陟吻足的故事。传说太子出城后,乾陟不忍与太子离别,悲泣呜咽,舐太子足惜别。
  (17)车匿告别(第110窟)
  画面作轼匿跪于太子前,双手接太子赐物。传说车匿与太子诀别时,携太子璎珞珍宝回迦毗罗卫城,嚎声大哭,悲痛欲绝。
  (18)受出家衣(第110窟)
  画面为立佛身后有一人执衣,面向佛,作赠衣状,为太子受出家衣的故事。说的是帝释天作猎师状,将一素布衣奉给太子,为出家衣。
  (19)山中苦行(第76窟)
  画面作太子面容枯槁,禅定苦行,左右为魔女、外道等。相传太子弃家外出求道时,最初是向一些婆罗门教的学者求救。但他认为婆罗门教并不能解脱人世生死轮回之苦,于是他就到尼连禅河畔的森林中苦修。经过约6年的时间,历尽了辛苦(插图一三六)。
  (20)牧女奉糜(第110、114窟)
  画面作佛侧为一持钵牧女,旁立持剑净居天,另一侧为陈如等5侍臣。传说太子修行时,由于营养不良和体力消耗过甚,终于在某一夜里突然晕倒。醒后,他在尼连禅河洗净了身上多年的积垢,吃了牧女善生施舍的乳粥以后,身体才恢复健康(插图一三七)。
  (21)吉祥诞生(第80、110、163、171窟)
  画面作佛座一侧有一方座,下方跪一人,双手向下提一物,也有作菩提树下帝释以草敷座或仅在一角画出佛座的,为吉祥施草铺座的故事。说的是释迦在菩提树下将成道时,天帝释化作吉祥童子,取净软吉祥草敷之为座(插图一三八)。
  (22)降魔成道(第76、98、110、163、171、175窟)
  画面一为魔女诱惑的场面,一为佛降伏众魔的情景。第98窟,佛居中坐,右手指地。佛右侧上方,一魔以箭射佛;右侧立3魔女作诱惑状。佛座右下方,3魔女变为老妪。佛左侧上方,为二骷髅,左侧为一牛头怪物,下方为3外道。靠近佛座左下方为一绿色怪物,以矛刺向佛,矛头已折断,为释迦降伏魔王波旬的故事。说的是释迦受施草座跏趺而坐菩提树下将成正觉时,魔王波旬率魔军前来逼试,或以温言诳之,或以魔女诱之,或以暴威逼之。释迦终于施行神力,降伏魔军,得正觉果(插图一三九)。
  (23)二商主奉食(第110窟)
  画面作释迦于方形高座上,其上方两侧各跪一着世俗装扮的男子,翻领束腰,佩短剑,各持食物供养,为一商主奉食释迦的故事(插图一四〇)。
  (24)四天王献钵(第110窟)
  与二商主奉食绘于同一画面内,画面作释迦坐于方座上,手持一钵,其上方两侧,各有2天王,均头戴宝冠,役着甲胄,双手各持一钵,说的是一商主各以面酷等食物奉给释迦,释迦忖量,当以何器受之这时4天王从四方飞来,各持一石钵奉献,释迦以神通合为一钵,受二商主之食。
  (25)诸天朝贺(第224窟)
  画面作诸天神执善扬幡,前来朝贺释迦成佛道。
  (26)梵天劝请(第14、98窟)
  画机作佛左右各3天王,前一天王顶礼膜拜,为梵天劝请佛说法的故事。说的是佛在树下结跏趺坐,默然不语,梵天诸天劝请佛说法。大梵天为初禅天之王,深信正法,每佛出世,必先来请转法轮。
  (27)初转法轮(第38、69、98、110、189、192、193、198、205、207、224窟)
  画面作坐佛左右有5比丘合掌听法,上有诸天侍卫,佛座前卧2鹿,座中有三宝标及轮宝。第69窟特别之处画有二身世俗装、头戴宝冠的男女供养人像,男供养人的项光处写有龟兹文一行。此为鹿野苑初转法轮的故事。相传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经过49天的冥思苦想,终于悟出真谛,创立佛教教义,开始其传教生涯。他先后在婆罗奈斯的野苑、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舍卫城的祗园精舍等处说法,被尊为佛陀。释迦牟尼成道后,始来鹿野苑说四谛立法,度陈如等5比丘,谓鹿野苑初转法轮(插图一四一)。
  (28)观察世间(第80、189、227窟)
  画布置在坐佛之下,或作火瓮,中伸四鬼头,以示地狱道;或作卧白兽,以示畜生道;或作火中骷髅,以示饿鬼道,为佛观察世间的故事。说的是释迦牟尼成道后,观察世间,皆悉彻见,一切众生莫不展转生死于六道(或五道)中。
  (29)罗怙罗认父(第110窟)
  传说释迦牟尼出家之时,正是其夫人耶输陀罗怀胎,6年后释迦成道之夜始生子罗怙罗。释迦族诸子均疑之,恶声盈城。一说是乃作火炕,母子共投之,无恙。释迦族诸子始不疑。画面为主佛身后有一人置于水中,父王坐于一侧,耶输陀罗夫人作悲痛状,为释迦牟尼以水验罗怙罗的故事。说的是释迦牟尼成道6年,始回迦毗罗城,拜见父王。此时罗怙罗6岁,耶输陀罗给罗怙罗一喜欢丸,于大众中寻父奉之。释迦怀疑罗怙罗非亲生之子,乃将他置于石上投于水中,结果入水不沉,净饭王加倍爱之。
  (30)龙王守护(第110、205、207、224窟)
  画面作佛居民,左右有龙王加偈、龙女献宝,龙王头上有龙盖,为目真磷陀龙护佛和伊罗钵龙王求法的故事。传说目真磷陀龙王住在金刚座侧之池及目真磷陀山之目真磷陀窟。昔如来成正觉于此,宴坐7日入定。此时龙王警卫如来,即以身绕佛七匝,化出多头俯垂为盖(插图一四二)。
  (31)尼拘陀树神(第207窟)
  画面作佛身旁有一露半身之树神。说的是波罗奈国都城,有一棵尼拘陀树,纵广无节,四方以时祭祀供养,乞求男女,多所应验(插图一四三)。
  (32)频毗娑罗王归佛(第110、207窟)
  画面作频毗娑罗王及其着属坐于佛侧,地上置洗盛器,为频毗裟罗王为佛最初施主的故事。传说摩揭陀国频毗裟罗王至王合城中迎佛,佛为王说法,王设种种供养,一心敬佛。频毗裟罗王深信佛法,积善德很多,终为逆子阿阇世王幽囚(插图一四四)。
  (33)耶舍出家(第163、224窟)
  画面作佛俯下,一小儿立于水中。为耶舍出家的故事。说的是佛入罗奈斯夺,毗舍离城长者之子耶舍,乃渡波罗奈河,河水变浅,烦恼诸苦皆除,来到佛所,听闻正传。耶舍出家后,还家淫故妇,佛大斥,遂制淫戒,是为佛最初之制戒。
  (34)富楼那出家(第38、224窟)
  画面作一人跪于佛前,捧佛足而吻,此为富楼那出家。说的是萨罗聚落有一大婆罗门为净饭王国师。他有一子,名富楼那,与悉达多太子同日生。此人厌离世间,志求解脱,出家后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中说法第一之阿罗汉。
  (35)牧牛女出家(第110窟)
  画面作立佛身旁,有二女向佛合掌敬礼;为牧牛女出家的故事。说的是释迦牟尼在修行时,吃了牧女奉送的乳粥和酥蜜后才得以恢复健康。这次佛乃往其家,说法度化。
  (36)教化兵将(第289窟)
  画面作佛左侧立一螺髻梵志,双手左执瓶右擎杖;其左有一女,合掌面向佛。旨为教化兵将的故事。说的是佛至尼连禅河优娄频螺村,度化婆罗门兵将及二女,帝释天化作梵志侍卫。
  (37)降伏迦叶(第4、8、98、110、175、192、193、196、205、207、224窟)
  画面为佛作结跏趺坐,其一侧迦叶三兄弟作头部重叠状;佛前有一披衣扫墓的大迦叶,顶礼佛足;坐佛身缠一龙,火神堂左立一婆罗门持瓶倒水,右一婆罗门肩瓶登梯,下地旁一婆罗门执瓶汲水。此为降伏迦叶和火龙的故事。说的是优娄频螺村婆罗门迦叶三兄弟,修习苦行,奉司水火事,门徒甚众。佛以神通降伏,并在迦叶石室入禅,战胜火龙(插图一四五)。
  (38)布施竹园(第77、207窟)
  画面作坐佛周围绕以诸天、比丘,佛坐前衬以山水鸟兽,空中飞天起舞。传说王舍城迦兰陀长者,时称豪贵,归佛时以竹园布施。其园中之精舍为频毗裟罗王修建(插图一四六)。
  (39)教化五百苦行仙人(第92、175窟)
  画面作诸仙斜身飞向佛。此为教化500苦行仙人的故事。传说王舍城旧仙人草庵,居500苦行仙人,佛为诸仙人说法,皆教化成道。
  (40)六师论道(第80、97、207窟)
  画面作坐佛一侧,诸天围绕,合十礼拜;另一侧外道门师,兴手论道(插图一四七)。
  (41)舍卫城神变(第14、123、189窟)
  画面作立佛足下流水,身发肩光,背光处有梵王及天帝释,左右有鬼子母抱子及密迹金刚等。此为佛在舍卫城显示种种神通,调伏外道的故事。传说佛有三种神变,一说如来知众生之善恶业因及善恶果报,应之而为说法,称说法神变;一说如来诸弟子教化,称教诫神变;一说如来为调伏骄慢之众生现示种种神通,名神通神变。画面中有一佛立于水中,疑是佛降伏迦叶现示神变的一种。说的是恒水猝主,迦叶恐佛溺水,遣弟子往见。佛以神变加持,水不没足,在水上行。画面中有一女抱子场面,为鬼子母诃利帝天,初为食子恶神,后归于佛为护法神(插图一四八)。
  (42)度舍利弗、目犍连(第14窟)
  画面作坐佛两侧,各有一披袈裟的比丘坐于小座上。此为佛左右弟子舍利弗和目犍连。传说目犍连与舍利弗初同为六师外道,虽领100徒弟,然心中有不安之念,因而与舍利弗互约,先得解脱者必以先,故共行修炼。一日舍利弗至王舍城,途见马胜比丘,始知佛陀出现,有一偈之法门,开悟解脱。次于竹园精舍,闻佛陀亲说,得法眼净之悟,因告之目犍连,共为佛弟子,侍卫佛左右。
  (43)度旷野夜叉(第14、163窟)
  画面作夜叉手抓一儿,站于坐佛前。此为度化旷夜野叉的故事。说的是王舍城与毗耶离间大旷野处,有500群贼,杀害商旅,由斯二界人行路绝。时有一旷野夜叉,多杀人众,后捉得一长者子,欲食之。佛以神通,降伏旷野夜叉,救出小儿。
  (44)惟楼勒王率兵诛释种(第80、193窟)
  画面作一王引弓射箭,城上一人中箭倒下。此为惟楼勒王率兵诛释种的故事。说的是舍卫国王子惟楼勒,夜宿迦毗卫城一殿内,遭释迦族诸子辱骂。王子即位后,率兵诛释种。
  (45)罗怙罗命名(第8、17、163、192、206、207、224窟)
  画面作罗怙罗坐于佛前,空中张设日月星辰。此为罗怙罗命名的故事。传说罗怙罗为佛之嫡子。在胎6年,生于佛成道之夜。此时正是罗怙罗阿修罗王障蚀月时,故名(插图一四九)。
  (46)为净饭王说法(第207窟)
  画面作诸弟子坐于佛身侧,佛座前有山池鸟兽,虚空中佛现神通,身焰放射。此为净饭王说法的故事。说的是佛归任尼拘陀园内,为净饭王说法,飞腾虚空,示现种种神变,度释迦族500人出家(插图一五〇)。
  (47)毗舍佉出家(第14、17、77、99、163、219、224窟)
  画面作坐佛前毗舍佉捉法与尼手臂。此人为毗舍佉出家的故事。二长者名曰天与鹿子,二家指腹为亲。后天与妻生一女,名法与;鹿子妇妊娠满月生一男,叫毗舍佉。
  (48)婆提利迦继位(第38、171、188、207窟)
  画面作佛座前一婆罗门双手举冠,佛旁有一童子仰首合十示敬。此为婆提利迦继位的故事。传说悉达多太子出家后,净饭王召释种亲属。告谁继王位事。后有释族童子自告奋勇,继任净饭王位。
  (49)升三十三天说法(第4、98、176、178、189、207、224窟)
  画面多为中立一佛像,手持一钵,上方为宫殿建筑,左右有执盖。作天宫说法状。立佛周围有持佛的天王侍卫和作跪状礼拜的天人。一般在左下角画出一道宝阶;也有出现佛自三道宝阶下降的画面。此为佛升33天说法的故事。佛教传说中,欲界之第二天为33天,在须弥山顶上,中央为帝释天,四方各有八天,故合成33天。佛从舍卫国祗园精舍,升33天而回母说法,三月后履三道宝阶返回人间。
  (50)度化善爱乾闼婆王(第4、13、80、98、163、172、178、179、224窟)
  画面作两身并列的立像,右侧为女装打扮,夹持一箜篌作弹奏状;左侧为裸上身男装,将右肩依于女装肩旁。此为度化善爱的故事。说的是善爱乾闼婆王善奏音乐,不乐闻法供养。佛即化身乐神,手持琉璃箜篌,至33天乾闼婆王宫,共奏音乐,并以神力取胜,善爱俯首听法(插图一五一)。
  (51)七宝示现(第123窟)
  画面有金轮宝、白象宝、绀马宝、神珠宝、玉女宝、居士宝和方兵宝。传说佛行将涅槃时,告阿难以拘尸那竭罗城昔日大善见王的七宝现示。
  (52)涅槃入灭(第4、7、8、13、17、27、34、38、58、69、76、77、80、97、98、99、110、161、163、172、175、178、179、189、192、193、196、198、205、207、219、224、227窟)
  凡后室后壁凿出涅槃台的中心窟,采取画塑的形式,涅槃像多为塑像,均已无存,仅留残迹。佛涅槃图中,均作“北首右胁卧,枕手累双足”的横卧入涅相。克孜尔石窟的涅槃构图,繁简不一。最简的第7窟,仅卧一佛,双足下跪一比丘。一般的构图,多在卧佛右上方画诸天、菩萨、弟子多身;较复杂的画面中,又加入须跋陀罗身主入灭初出金臂为阿难现入胎,迦叶后至佛观双足、摩孜孜不倦夫人自忉利天下降视佛涅槃等,表现佛三从金棺出的内容。第179窟后甬道后壁的涅槃图中,佛头左上方站立阿难,佛双足下为迦叶,佛床下为须跋陀罗先佛入灭。这些构图,与佛经记载所想象中的涅槃十分相似。释迦牟尼逝世之事,按历史传说,在他长达40多年的传教生活中,足迹遍及古印度北部。公元前486年在他80岁由王舍城向拘尸那揭罗出发,准备继续传教时,终于因中途染病,死于跋提河畔的娑罗双树间;遗骨火化,并由佛徒分别将骨灰拿到各地建塔供奉。佛教传说,佛陀教化众生,化缘已尽,于跋提河边双树间,头北面西,右胁而卧,入无余涅槃。佛涅槃时,四海震动。众行无不哀痛。
  (53)焚棺(第4、7、114、224等窟)
  此题材与涅槃图相对,多绘于后甬道前壁,即中心柱的后壁。画面简繁悬殊。简者如第7窟,仅绘出一紧闭棺盖的长方形棺,棺下火焰升腾;一般画面多绘成棺盖微启,显露佛躯,棺周围绘二三弟子自棺于地,悲痛欲绝。第114窟还绘出一弟子手执一棒,前捆一罐,于棺上洒乳香灭火,棺之上方,绘出一列8~11座舍利塔;构图复杂的画面,第8窟在棺之上方绘出多身举哀弟子,作种种哀伤之状。第224窟后甬道前壁的焚棺图,则最为复杂,棺盖半启,卧佛显露,四周为举哀弟子,天人多身。图之上方还绘出一列世俗信徒举哀的场面,计11身,作种种哀号、个泣、裂裳、拔发、拍额、推胸及“敖面截耳”等痛不欲生之状,以现“诸男女长幼,怀悲毒狂乱,或掣裂衣裳,痛感口自啮,或自拔头发,爬坏面目”“懊恼自投掷,捶胸向天嚎,叹佛德无量”等大众悲泣哀伤的情景。传说佛涅槃后,以,转轮王之荼毗或移入金棺,众信徒奉金棺七匝拘尸那城至荼毗所。时过7日,积旃檀投香烛,欲烧而火不燃。更经7日,迦叶至荼毗所致礼拜之后,如来自金棺示现双足,于是诸众投以七宝火炬,才尽殄灭(插图一五二)。
  (54)八国分舍利(第4、8、27、58、69、80、98、114、163、175、178、179、192、193、205、207、219、224窟)
  画面繁简不一,较简的第80窟仅绘出直性婆罗门居中,双手奉舍利罐,两侧为三身或四身手持舍利盒的天人;较复杂的画面同时绘出六或八王,著甲胄,乘象马,持兵杖围于城前共争舍利的场面。第207窟则在右角甬道的内外侧壁,分别绘出分舍利和争舍利的场面,合两幅为同一内容,仅此一例。这一题材,表现佛的遗体被火化后,诸国王前来欲得其舍利而开争端,乐后又平分以制诸国之争,并各取舍利还国建塔供奉的故事。
  (55)阿阇世王灵梦、沐浴(第4、98、101、178、193、205、219窟)
  这一内容,在全国各石窟中,仅克孜尔有。第205窟的一幅最精彩。右上方的行雨大卧手执一幅绘有佛陀一生化迹的帛画,向阿阇世王展示讲说。右侧画中阿阇世王正在罐内,双臂上举,以示得知佛涅槃闷绝而被置于生苏澡罐中。右上角一澡罐旁,有牛头和钵,以示牛头旃檀香水罐。左侧为阿阇世王坐于宫内,旁有夫人、侍者;其前坐一行雨大臣,正向王讲说。下部和右下方,分别画出伞杆摧折、宝盖堕地和须弥山崩毁的景象,以示佛涅槃之夜,阿阇世王感五种之恶梦。行雨大臣所执之帛画,描述树下诞生、鹿野苑初转法轮、降魔成道和佛倚卧双林4个画面,以象征佛的一生化迹。构图完整,主题突出。仅此,堪称为一件艺术珍品。阿阇世,中古印度摩揭佗国王舍城主,父名频毗婆罗,释迦牟尼同代人。16岁弑父继位,兼并四邻诸国,建统一印度之基。初反对佛教,宠任迦叶之敌提婆达多为臣,肆行暴戾;尔后皈依佛教。据佛教传说,其母韦提希怀时,相师中之谓此儿生之必害其父,因之名曰未生怨。后因杀父囚母之罪而遍体生疮,至佛所忏悔,即平愈,遂归依佛法。传说佛涅槃之夜,王感恶梦,见月落而日由地出,星陨如雨,烟气自地出,七慧星视天上,又有大火聚天上,遍复虚空而堕地。问之臣下,知释迦双林现灭,五梦不详(插图一五三)。
  (56)阿阇世王入花园(第224窟)
  此题材表现阿阇世王灵梦、沐浴故事中的一个片断,即阿阇世王与行雨大臣骑马入园的情节。阿阇世王梦见宫殿摧毁,伞盖倒地。大迦叶恐王闻佛入灭忧恼而死,即教说行雨大臣在园中妙堂殿如法图绘佛本因缘,王便苏醒。此题材,着重描绘阿阇世王与行雨大臣共游园中,见堂中图画,知佛已涅槃,即闷绝于地。行雨大臣按大
  迦叶陈说,把王移置生苏澡罐中,遂渐复醒。
  (57)第一次结集(第114、178、224窟)
  第178窟的壁画,由南北并列的两幅画面组成。北壁图中为一老比丘居中坐,其左下为二比丘,合十而面朝比丘坐像;其右上方为袒右肩的老比丘,左肩担一长竿,右手提一物;其后下侧也作面向坐像的二合十比丘像。坐像上方,有二身横置空中比丘,如作飞天状飞来。此图以老比丘为中心,表现迦叶集众以结集法藏的场面。南壁图中,以端坐于座上作说法状的年轻比丘为中心,周围为4个比丘,面向坐像,合十听讲。释迦牟尼逝世后,为防止异见邪说,在阿阇世王的支持下,大弟子大迦叶主持召开了第一次佛教会议,即佛陀言教结集大会。会上,弟子们把释迦牟尼生前的说教整理成文字,即佛教中最早的经律(插图一三二)。
  (58)天雨香花
  此题材在众多窟中可见。壁画中作诸飞天凌虚空,盘中香花散发的情景。
  (59)礼佛图(第100、118、192、227窟)
  画面多作诸天礼佛、听法、供养之状。
  佛传壁画均绘在中心柱窟、方形窟和大像窟内。佛传壁画内容大致有两种:一种为描述释迦牟尼从诞生前后至涅槃前后的“一生所有化迹”,即颂赞佛一生事迹的本传,一般通称佛传图或佛本行图;另一种以说法为中心,描述释迦牟尼成道后说法教化之因缘,故称因缘佛传图或说法图。前一种重在表现佛陀的一生化迹的佛传类壁画,数量较少,大多绘于方形窟中,构图较自由,释迦不一定占据画面的中心位置。后一种着意宣扬佛陀传道生涯的因缘佛传壁画,数量较多,主要绘在中心柱窟,构图较呆板,以突出释迦的形体为主,仅是在其两侧配置形体较小的胁侍人物,用以区分不同的内容。上述两种壁画,都与佛的行化事迹密切相关,且有些画面内容相同,即总称佛传壁画。佛传壁画的位置,总的来说,在中心柱佛龛上方和主室入口的圆拱壁内,大多绘制成单独的画面。在主室的左右侧壁上把壁画划分成上下数栏,每栏中又左右分割成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画格,画格内绘制,连续性的佛传图。后室部分(后室后壁及左右壁、中心柱后壁及左右壁、左右甬道外壁)集中描绘佛涅槃场面。个别佛传图分布在后室两端壁上方的圆拱壁内或主室入口的两侧。佛传主要以壁画形式表现,间或有以龛中塑像与龛外壁画相结合的方法。方形窟的佛教壁画,以连续的构图形式,布满左右两侧壁和正壁上,个别洞窟的中央还遗有塑像的中心方坛。
  4.譬喻故事
  印度语中称阿波陀那,为佛教三藏经典12分教里单独的一部。现存《旧杂喻经》、《杂譬喻经》、《譬喻经》、《百喻经》、《法句譬喻经》以及散入大部头经卷如四部《阿舍经》、《贤愚比》、《杂宝藏经》、《生经》和《佛本行集经》等,多载有这些譬喻故事。其内容隽永,多妙思美言;故事画面构图简洁、人物形象生动。
  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譬喻故事画分布于各个窟区,多存于中心窟主室券顶两侧菱格画中部或最下端,同本生、因缘、供养等故事画并列横陈。有的譬喻故事画则被绘于窟顶中部或佛龛两侧甬道、塔柱两侧壁菱格画内。
  (1)婆罗门杀子喻
  画面为一尖耳婆罗门又手紧卡一小儿,面目狰狞。
  (2)我所鸟
  第14窟画面有三幅:第一幅绘一白颈黑身的鸟白天引颈呼叫;第二幅绘一石青色鸟低头向下作鸣叫状,背景画许多植物蓓蕾,代表药树;第三幅绘一灰色鸟,动作如第一幅,方向相反。其他窟内,鸟被绘于树上,树下有人作采撷果实状。
  此画所描绘的故事是:很久以前,有一座香山,生长着许多荜芨药树和胡椒树。有一只鸟名叫“我所”,栖息在荜芨树上。春季药果熟时,当地人都来采摘,服食疗疾。这时我所鸟唤呼悲鸣,不让人采:“这些药果都是我的,你们不要采呀!”它不停地叫喊,众人只管摘果,不听我所鸟的叫喊。我所鸟日夜忧悲呼叫,最后死去。于是佛说道:这是一个道理啊。哪些愚蠢的人,贪恋财富,一旦命尽,财不随身,就像我所鸟那样。
  (3)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
  画面为一双头龙船上有两人合掌,作踌躇惊慌状。
  (4)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画面中靠左一黑肤色人怀抱一死去小儿,右立一白肤色人作说话状,背景有一小白墓塔。
  (5)孔雀王
  此故事画由三幅菱格画组成。画面左部有一大尾雄孔雀,其侧有一青色鸟,已脱色。另有两只母孔雀代表500孔雀妇。右下菱格内有妇女裸露上身在水中作沐浴状,右上菱格内有一王者装束的人手持丝带作喜悦舞蹈状。
  (6)二鸽喻
  画面中有两只鸽子和一棵树,有的作互争状。也有的画面一鸽作鸣叫状,一鸽作死状。
  (7)瓮中影
  画面为一湿婆装束人瓮中观影。
  (8)壶中人
  画面为一梵志仰卧树下,旁置一壶,树后一人,作观望状。
  (9)磨大石喻
  (10)头尾争大
  画面为一黑色蛇匝绕于物,头欲前而不能,尾欲后则止,作互不相让状。
  (11)捕鸟师
  画面为一人抬首作逐鸟状,上有两只鸟。
  (12)取乳
  画面为一婆罗门,前置一罐,另一僧人作呵骂状。
  5.供养故事画
  “供养”是佛教徒进行宗教实践的一种形式。佛教称以香花、灯明、饮食等资养三宝为“供养”,并分财供养、法供养两种:香花、饮食等为财供养;修行、利益众生等为法供养。佛教经典中讲述许多供养佛和众僧而得福报,因不供养而得恶果的故事。这类供养故事,也就是因缘故事,只是供养故事是因缘故事中特别强调供养、布施的一类故事。
  克孜尔石窟的供养故事大多同因缘故事放在一起,画于菱格内。其内容多依据结集后的佛经绘制。供养故事一类为人物供养,一类为动物供养。
  (1)四兽争相供梵志第17窟左壁,画面为菱形格,中心绘一交脚梵志,坐于莲花座上,四兽环绕两侧,争相以果品供养梵志。
  (2)老乞丐供养佛画面内世尊第38窟主室券顶右侧下沿中部菱形格内,坐于金刚座上,头部右侧,足踏石板。旁边一白发苍须瘦弱的老人,双手恭敬地托着摆满果品的盘子供养于世尊。
  (3)乾闼婆作乐赞佛缘第38窟窟顶,画面中佛坐方座上,头上有团形花树作宝盖。佛身旁有一人作舞蹈态势,正向佛作供养。此为乐舞供养。
  (4)如愿临当刑戮求佛出家第38窟窟顶,画面中佛坐方座上,结跏趺座,头上有一团形花树的宝盖。佛的身旁半跪着一个束发、满脸长须的婆罗门,双手高举一盘,舯中中放着各种食品,正向佛作供养。此为饮食供养。
  (5)净居天请佛洗浴缘第58窟窟顶,画面中佛坐方座上,袒右臂,以花树为宝盖。佛身旁半跪一人,肩扛一只双耳长颈水罐,正向佛作供养。
  (6)乐舞供养天第76窟主室左壁上端,该窟主室四壁上端都有一列高约60厘米的通栏乐舞供养画,每壁为一幅,其布局是中间为立佛像,两侧为舞蹈和奏乐的天人。佛和天人都站立在古印度的楼台栏杆内。
  (7)五百雁闻佛法生天缘第101窟窟顶,画面中佛坐方座上,袒右臂,头上以花树为宝盖。佛身旁有一只大雁在静听说法。
  (8)梵志燃灯供养第101窟券顶右侧下方,(局部):画面中佛右侧绘比丘一人,头顶、双肩和两手各置一类,为佛照明,背景为黑夜,是为夜供养。此画右侧下方另有《宝珠供养》,画面中一婆罗门手持一明珠,请佛观看。
  (9)牧羊子以乳供养佛第110窟主室右券下部菱格内,图中右侧一牧羊小孩,持乳汁倒入佛手中托钵。左侧二女,一立一跪,双手托钵,为乳女奉糜供养。
  (10)婆斯匿王遣使请佛乘车缘第171窟主室菱格内,画面为佛前跪一人,身后置一轮车,车上饰篷。
  (11)法护王请佛洗浴缘第171窟窟顶画面中佛坐方座上,袒右臂,头上有一团形花树作宝盖。佛身旁跪一人,此人双手捧一塔。此为造塔供养。
  (12)佛救济疫病缘第188窟窟顶画面中佛坐方座上,头上有塔式宝盖。佛身旁站着一人,双手撑一杆幡。比为幢幡供养。
  (13)作乐供养辟支佛像画第193窟主室券顶菱格内,画面如来前有一人持绢作舞蹈状,背景为舍卫城。
  (14)小儿以土为麦施佛缘画第224窟主室券顶右侧菱格内,活泼可爱的光身小儿,恭敬地立于佛右侧,双臂屈曲以红色土麦为食施于佛钵中。加一画为《鹦鹉子王请佛缘》,画面正中绘一佛,佛的身后绘一棵树,树上两只鹦鹉,正低头注目凝视于佛。
  (15)师质子摩头罗瑟质缘品第227窟券顶下部菱格内,画面正中为世尊,旁为一只猕猴,托着一个钵侧身跪着,把钵端向世尊的面前。
  6.密教画
  克孜尔石窟第178窟内有二幅宣扬密教的壁画,约作于公元5世纪左右,正是鸠摩罗什在龟兹大弘大乘佛教(包括密教)的时期。
  (1)摩利支天像此像绘于第178号窟前室东壁。摩利支天像为密教所传的天神,摩利支为梵音,其意为不可见不可取的形象,为佛的守护神。《大摩利支菩萨经》卷一记载:其形象为“用好彩帛及板木等,于其上画无忧树,于此树下画摩利支菩萨,自如黄金色,作童女相,挂青天衣,手执莲花,顶戴宝塔壮严..令彼行人先作观想,想彼摩利支菩萨坐金色猪身之上,身著白衣,顶载宝塔,左手执无忧相华枝,复有群猪围绕。”摩利支天像被画成一副猪面,两个大耳朵,一个拱形鼻,只有两臂,站在后面,看不到它的两手拿着什么,只是作为佛的守护神的形象出现(插图一五五)。
  (2)那罗延天像 此像绘于第178号窟前室西壁,那罗延天像变为密教所传的佛之守护神。壁画中的那罗延天被绘成三面六臂,骑一大鸟。在3个面孔中,中间的一个面孔是正面的,右边的一个面孔是侧面的,其相连十分勉强。在6只手臂中,右边的3只手臂全能看到,上面的一只手拿着一只轮,中间的一只手作着“说法印”下面的一只手拉着套在大鸟脖子上的一条绳索;左面的3只手臂只能看到中间的一只,手“施无畏印”。作为坐骑的大鸟尚能见其长长的向上伸着的脖子与两只巨大的爪子。《秘藏经》载:“那罗延天,三面,青黄色,右手持轮,乘迦楼罗鸟。”第178号窟壁画中的那罗延天图像,基本上符合密教经典所描写的规范(插图一五六)。
  (三)供养人像 克孜尔石窟壁画中供养人像较多。第38、67、69、104、107、110、129、171、176、189、192、205、227窟和新1窟等窟都绘有供养人像,大多绘在主室门壁两旁和甬道内,通常是一壁绘数身,男女混合排列,大多身着龟兹装,剪发至项,个别则不剪发。这与《旧唐书·西域传》载“男女皆剪发,垂与项齐。..唯君不剪发”相符。有的供养人像旁往往用龟兹文题写供养人姓名和身份,多为国王、王后和王公、贵族等。
  新1窟左甬道左壁残留的一身供养人像,以锦巾包扎头发,颈后飘着头巾,着龟兹装,似为龟兹国王。
  第69窟主室门上方半圆形壁画,单独绘有一幅佛说法图。图中佛的左下角绘有一对俗装男女。男像戴冠,一绺长发散披于两肩,椭圆脸型,面部不清,内着圆领紧身上衣,外服大领、凌晨袖、对襟长袍,衣袍的领、袖、襟端另外缝制不同衣料,在袍的右上襟端又别致地向外翻折一块,腰束珠形带,佩短剑。女像亦戴冠,冠着装饰有玑珠和飞禽的羽毛,冠顶绘有蛇首,披着沈密鬈曲的过肩发,耳垂金环,脸型、内衣同男像,外服圆领、半袖、对襟短衫,下穿条纹裙。手皆执曲柄香炉,颔首而视,神情恭敬虔诚。男女像头部绘有项光。画上墨书有龟兹文题名。此画与众不同的是,男女像画成披发缨冠之形,以表明其不是一般龟兹贵族,而是龟兹王与王妃。
  第104窟左右甬道壁上绘的供养人,着龟兹装,长袍考究,剪发垂项,似为王公、贵族的形象。
  第189窟左壁上绘有3身供养人像,他们穿着翻领、褶襟、窄袖的长袍,有的长袍为斜方格子花纹,有的长袍的领口、衣襟处镶着各色花边;腰束彩带,左右各佩一把宝剑和匕首;双脚著靴,双手合十捧一枝长茎花。
  第192窟左甬道左壁绘几个跪着的供养人,穿着于189窟相似,只是屈膝跪地。
  第205窟是龟兹国(隋末)王托提卡捐修的。其前室有国王、王后及家人的画像;像下面有国王和王后的名字。画中的国王托提卡位居中间,其左侧是两个引茬僧,右侧是王后(插图一五七)。国王身穿长大衣,前额短发中分,头后剪发齐颈。右手举熏炉,左手握宝剑,剑后挎拖地长剑,头后有颈光。王后身高略低于国王,头戴长毛圆皮帽,留披肩长发。上身内穿紧身衣,外套为半袖紧束腰大翻领;下穿拖地长花裙,裙面绣6边形格的套花图案。双手持花绳带,带从颈后绕向胸前,再垂至膝部。王后的头后也有项光。此画的另一部分画3个年轻人,许是亲王和太子。其中年龄大的一人有项光,另两人较矮,无冠也无项光。3人均佩带长剑,有2人腰挎短刀。画上所画男人均穿紧腿马裤和尖头靴。
  (四)裸体人像
  克孜尔石窟壁画中裸体人像很多,男女均有,一般都画得较小,显然多为壁画主题服务而绘制的形象。
  第8窟窟顶绘有2身男女各1的裸体人像。男性人像坐于佛身旁下侧,抬首望佛,有手持一白环,下身露出生殖器;女性则以舞蹈的动作,向佛献媚,她全身赤裸,双乳高耸,扭腰突臀,手舞彩带。
  第32窟窟顶绘1身男性裸体人像,一手扶腰,一手向上伸起,身材粗壮,肌肉发达,下身露出生殖器,在佛旁作勇猛的姿态。
  第110窟后室正壁绘有一组裸体女性人像,她们均为熟睡的姿态,旁边站立乔达摩悉达多,正在望着熟睡的裸体女人在沉思。
  第118窟后室正壁的娱乐太子图中绘一身全身赤裸的舞伎,左手下垂至臀部,右手托起左乳向太子作诱惑状。
  第118窟窟顶中绘有3身男性裸体人像,一个坐在佛旁,一手上举,一手按地,下身露出生殖器;一个站在佛旁,一手遮住自己的生殖器,一手抬过头顶;一个弯腰站于佛旁,双手捧物正向佛托着的钵中投放,下身亦露着生殖器。
  第193窟窟顶一全身赤裸的女性人像正在向佛行跪拜礼,乳房下垂而明显。
  第224窟窟顶中绘有3身男性裸体人像,一个站在佛旁,一手向下伸直,一手拿着一只蓝色的环向上举起,下身垂着生殖器;一个皮肤黝黑,弯腰合十,正在礼佛;一个面向佛而立,下身垂着生殖器,双手托着一只葵盘似的东西欲放入佛托的钵中。
  (五)乐舞图
  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绘有众多的乐舞形象,大多以群体的形式出现。第38窟就是比较全面地反映龟兹乐舞的“音乐之窟”。在整个石窟的壁画中,可辨认的乐器有五弦琵琶、曲颈琵琶、三弦琵琶、阮咸、竖箜篌、凤首箜篌、竖琴、答腊鼓、腰鼓、鼗鼓、鸡娄鼓、羯鼓、大鼓、堂鼓、铜钹、碰铃、横笛、排箫、单管萧、筚篥、唢呐、角、法螺等。共3类22种;歌舞类的天宫伎乐图、娱乐太子图、王观舞女图,集中地反映了壁画乐舞的形象。
  1.乐器
  (1)五弦琵琶 又称五弦,分布于第3、4、8、14、17、34、38、69、80、98、100、110、123、135、163、171、175、181、192、196、206、219等窟壁画上,数量最多,占壁画上乐器数量的首位。壁画上呈现的五弦琵琶大小不一。形制一般为琴体修长,直颈,共鸣箱呈长形半梨状,与琴杆连为一体。箱面上有两个月牙形分置琴弦两侧,琴杆上有4~5个品柱(也有无品柱的),琴头为梯形或棱形;有五根弦,弦轸分置于琴杆上部左、右两侧,左边(或上面)3根,右边(或下面)2根,演奏者横抱于怀中,右手执拨于琴腹,拨弦发音;右手托琴杆,按弦改变音位。第14窟壁画上描绘一乐人双目凝视,头微倾,怀抱五弦琵琶,右手拨弦,左手按在第一把位上。第38窟壁画上绘有两个弹五弦琵琶的乐伎,一个似乎在与吹唢呐的乐伎伴奏,另一个则似乎在独奏。
  (2)曲颈琵琶 又称四弦琵琶,分布于第17、38、60、80、100、110、114、181、189、192、193、227等窟。壁画上的曲颈琵琶与现代琵琶相似,共鸣箱较五弦琵琶稍大,呈长圆形半梨状,与琴杆浑然一体;曲颈,有四根弦,四个弦轸分置于琴杆左右两侧。演奏者取坐姿或单腿立姿,乐器横抱胸前。
  (3)五弦琵琶 69窟有。琴体修长,成棒状形,直颈。图中3个弦轸清晰可见,与五弦琵琶基本相似,仅弦数少两根。
  (4)阮咸 分布于第14、38、67、69、77、98、114、118、129、133、171、206、219、224等窟壁画上。阮咸在壁画中有两种形制,一种是直颈,一种为曲颈;共鸣箱则均为圆形,琴把较长,有上窄下宽为梯形的,亦有上下一致的;有4根弦(亦有3根弦的)、4个弦轸分置于琴把左右两列。第38窟壁画上有3幅阮咸乐伎弹奏图,4个阮咸乐伎中,一个与排箫为一组,一个与笛子为一组,另两个则是独奏;其中3个怀抱直颈阮咸,一个执曲颈阮咸。14号窟画上亦有一幅弹奏阮咸图,一乐人抱阮咸于胸前,右手拨弦,左手托琴,左手中指按弦,图上不仅4根弦清晰可辨,而且曲颈部分和4个轸也很明显。
  (5)竖箜篌 又称弓形箜篌,分布于第3、4、7、8、13、14、38、47、63、69、76、77、80、92、98、100、110、114、118、163、172、175、178、179、181、186、192、196、206、212、224窟。竖箜篌为囊状或长形半梨状共鸣箱,弓形琴杆插入其中,琴弦直挂或斜挂其上,弦数不清。第80窟壁画上,一演奏者竖抱于怀,双手同时拨弦,另一个怀抱五弦琵琶的乐伎合奏。第175窟壁画上则绘有一位盘膝而坐的乐伎,竖抱箜篌弹奏。此箜篌的共鸣箱似与琴杆为一体。
  (6)凤首箜篌 见于第38窟。因壁画剥落,不甚清楚,图上近似一种弓形哈卜,只是琴头为一个凤头装饰。
  (7)竖琴 见于第38窟。因壁画残破,仅见响胴和框子部分。一乐伎怀抱竖琴,左手握框,右手弹拨。
  (8)答腊鼓 分布于第17、38、77、98、135等窟。77号窟壁画上一乐伎胸前挂一只答腊鼓,圆形短框,两头蒙皮;乐伎系纱巾两臂挥动,为揩鼓姿态。《乐书》载:“答腊鼓,龟兹、疏勒之器也,其制如羯抑又广,而且短,以指揩之。其声甚震,亦谓之揩鼓也,后世教坊奏龟兹曲用焉。”
  (9)腰鼓 分布于第16、77、80、101、104、117、135、163、171、186、224等窟。壁画上腰鼓形制为广首纤腹,两头蒙皮,用绳索相互拉牵。第135窟有一图,一乐伎背挂腰鼓于左腰,两臂挥动,作击打状,形似现代腰鼓的击打法;乐人系纱巾,身如“S”形,胯曲膝,似在边鼓边舞。第224窟壁画上则是一乐伎置腰鼓于胸前,双手作击打状(插图一四二1~2)。第16、77、117窟内有2种腰鼓(又称长筒形鼓),一种中间鼓体较两端口径大,两端复皮。演奏者左手抱鼓于腋下,右手握桴击鼓;有的则将鼓置于膝前击打。另一种鼓体粗大,两端鼓面间用皮绳交错绑扎,演奏者将鼓斜挂在胸前,双手拍打。
  (10)鼗鼓 分布于第8、184、186等窟。鼗鼓在壁画中出现极少。且形制模糊不清。《周礼》小师注云:“鼗如鼓而小,持其柄播之,旁耳边自击。”上述3个窟主室顶部和正龛上部的菱形格中有“小儿播鼗踊戏缘”的故事画。结构基本相同,都是在菱格中央绘一形体高大的坐佛,佛身微侧,面向一侧儿童,右手作“说法印”。佛一侧为一裸体儿童,儿童右手举鼗鼓作摇播状,后腋下挟一鸡娄鼓,右手作击打鸡娄鼓势(186窟儿童右手执一鼓槌击打)。只是第8窟小儿在佛左侧呈胡跪式。第184、186窟的小儿在佛右侧,左腿直立,右腿屈膝的立姿舞蹈状。
  (11)鸡娄鼓 见鼗鼓目。
  (12)羯鼓 见第98、186窟。《通典》称:羯鼓正面如漆桶,敲两头。壁画中的羯鼓鼓体较短,中间稍高。演奏者盘膝而坐,鼓置双腿间,用手敲打。
  (13)堂鼓 仅见于第117窟。
  (14)大鼓 原为第76、110窟壁画上,被德国人窃剥。大鼓类似现代大鼓,壁画上两幅图中的魔军中均有擂击大鼓的形姿。图上一魔军卒背负大鼓,一魔军卒双手挂槌作擂鼓状。
  (15)铜钹 见于第38、117窟。《一切经备义》载:“铜钹..以铸成二枚,形如小瓶盖。”壁画上的铜钹由两个圆形铜片组成,中间突出呈半球形,中心小孔穿上皮绳,演奏者双手各执一片相撞击。
  (16)碰铃 见于第38、100、117窟。碰铃由2个钟形铃组成,相互碰撞发声。
  (17)横笛 分布于第8、14、38、76、77、118、123、193、224、227诸窟。壁画上横笛的形制与现代笛子相似,一般为7孔(6个指孔,1个吹孔)。第38窟壁画有2幅乐伎吹横笛图。一幅为一吹横笛者为一舞蹈者伴奏;另一幅是一吹横笛者与一弹五弦琵琶者合奏。第193、224窟壁画上,有一吹横笛乐伎上身赤裸,双脚交叉,面带微笑,是一正欲试笛的姿态。
  (18)排萧 又称籁,分布于第3、8、17、38、67、76、77、91、98、100、114、118、123、135、171、172、175、181、189、206、207等窟。排箫一般为竹制,由9~13支竹管按长、短次序排列而成;呈梯形,亦有方形。第77窟壁画上有一乐伎双手持方形排箫,上身赤裸,系飘巾,一腿曲膝,似为演奏姿态。
  (19)单管萧 见于第38、77、98、114、193窟。单管细长,管面约开5孔,竖吹,大多为独奏。
  (20)唢呐 仪见于第38窟。壁画上的唢呐同现代小唢呐相似。图中一乐伎双手竖执吹奏,旁有五弦琵琶伴奏。但有学者认为此物并非唢呐。
  (21)筚篥 分布于第13、38、100、114、161窟。筚篥形制如笳,顶端有上宽下窄用芦苇制成的哨片,管上约开7孔,乐伎双手竖执吹奏。见于第100窟壁画。
  (22)角 仅见于第100窟。壁画上的角,呈兽角形。演奏者上半身稍挺起,右手撑腰,左手上举持角吹奏。
  (23)法螺 仅见于198窟。壁画上的法螺似海螺壳,顶开一个吹口,演奏者双手握住吹奏。
  2.舞蹈
  壁画中的舞蹈形象主要分布于佛传故事或因缘故事画面中,人物组合分为单人舞、双人舞和群舞,舞蹈者多为伎乐菩萨,她们圆脸秀眉,肌肉丰满,装束又近俗家,故而面相端庄,神情恬静,体态婀娜多姿,舞姿轻快灵活。加上帔巾彩带一类的装饰,舞姿造型飘逸洒脱,优美典雅,富有动感。就是一般的舞伎,也具有相似的神情与姿态。在千姿百态的舞蹈造型中,其基本特征为:立姿者多以头、腰、腿或“S”形曲线,即三道弯式;或双脚蹉步;或一脚直立,一脚向后抬起,并以手势的多种变化与动态来牵动体形的变化。第76窟壁画上一舞伎,赤身裸体,神情自然,活泼大方,身姿舒展,右手插腰,左手吐“剑指”(即论辨印)指向佛,双脚蹉步,舞姿优美。第84窟壁画上,一舞伎双手抟缯彩,前后翻飞,双脚跳跃,翩然起舞,舞蹈形象颇佳。第99窟壁画一伎乐菩萨,右臂弯屈,反掌向前,左臂上伸,下肢一蹲一跪,右脚踩踏,动作跨度很大。第101窟壁画上有一舞伎,上身裸露,掌心向外,舞姿优美典雅。第175窟壁画的一舞伎,全身裸露,身披彩带,左臂上举,右臂下落,作“射燕”姿,形态优美。第176窟壁画上一伎乐菩萨,右手上提,左手下按,两擘委婉舒展,腹部旋回,体态变化丰富。在第114窟的壁画上,还会有一种舞伎双臂高抬,头向右倾,眼睑下垂,双腿略分,右脚点地的舞姿。
  壁画上描绘的整体形态中,舞伎的头、目、脚、手、指的动作也叹为观止。《通典》:“跻脚弹指,撼头弄目。抃,击其节也,手抃足蹈,抃者因其声以节舞”的描述,在壁画中都可以找到形象资料。第69窟壁画上,一舞伎双手交叉于胸前,头部稍歪,正是“撼头”的特写;一舞伎双眼斜视,含情脉脉,是“兽波犹注人”的描绘。第17窟壁画上,一舞伎左手上托掌,双目“善眯唯盱”的特写,都是“弄目”的神态;一舞伎身披璎珞,双脚叉立,作“跻脚”状。第175窟壁画上,乐舞伎人双手拍节以伴舞蹈,却是“抃”的姿势。第69、178、189诸窟壁画均有“弹指”的动作。
  3.天宫伎乐图
  天宫伎乐图是克孜尔石窟壁画集中反映伎乐菩萨、天人、宫女等欢歌乐舞的群体形象的画卷,主要分布于第38、76、77、98、100等中心柱窟礼拜窟的主室壁画上,用以烘托礼拜窟欢乐的气氛。
  天宫伎乐图的构图形式都是横着一字排列的方格图形,中间用廊柱隔开,上面绘有屋檐式花纹,下面是墙垛式平台,具有很强的装饰性。第38、100窟的伎乐结合方式,采两人一组的结构,是龟兹石窟特有的结构方工,第98窟则是一人一龛。
  第38窟有两幅天宫伎乐图,绘制在主室的东、西两壁的上端,券顶的下方,每幅各长3.6米,高0.56米。每幅由7组画面连续组成,每组又都绘有2个伎乐天人。每幅图都用凹凸型花墙垛作通栏,组与组之间用楣式龛框作间隔。天宫伎乐图的下方是大幅说法图,说法图是表现释迦牟尼成佛后,在各地教化众生,广说苦、集、灭、道四圣谛的业绩。伎乐图绘在说法图之上,表示天宫的位置,天宫伎乐的欢乐场面,是对下方佛说法度化众生的歌颂。两幅天宫伎乐图除部分被损坏外,部分保存完好,图像清晰。其乐舞内容按礼佛时从右向左绕中心柱塔西行的规定,西壁7组分别是:第一组,一人吹横笛,一人弹拨一种乐器(尚不知名);第二组,一人舞璎珞,一人托花盘;第三组,一人弹阮咸,一人吹横笛;第四组,一人弹弓型箜篌,一人托花盘;第五组,一人舞璎珞,一人托花盘;第六组,一人弹五弦琵琶,一人吹筚篥;第七组,一人击铜郄,一人吹排箫。东壁七缚分别是:第一组,一人弹五弦琵琶,一人吹横笛;第二组,一人舞璎珞,一人击掌;第三组,一人弹阮咸,一人吹排箫;第四组,一人弹弓型箜篌,一人托花盘;第五组,一人吹横笛,一人击打答腊鼓;第六组,一人吹筚篥,一人弹五弦琵琶;第七组,一人舞璎珞,一人举宝镜。14组中每组2人都是一男一女,菩萨装束,均袒臂露胸,项挂珠环,臂着环钏,个别的佩带大环耳珰。男的头戴宝冠,发佩披带,女的或顶高髻花,或戴珠帽冠顶;男女肤色一白一棕,头后都绘有圆光。
  第100窟的天宫伎乐图有3幅,绘在主室的左右及门壁上,共有26个龛柜,每龛2身伎乐(左壁前转角处为1人),共计51身。
  第98窟天宫伎乐图规模较小,绘制有两幅,每幅9龛,每龛有伎乐1身,共18身。
  天宫伎乐图里的伎乐,是由天宫中常奏俗乐的一类乐神——犍闼婆组成。由这些乐神构成的伎乐图,是为了配合主室壁画内容,烘托下部的说法图,用天宫欢乐和雅的情景,让人们在观佛过程中得到曼舞轻歌的享受,是用于烘托佛法的一种艺术手段。第38窟两壁天宫伎乐图在28身伎乐菩萨中,有18人演奏乐器,10人或舞璎珞,或散花,或击掌,或献宝镜。前者使人“心柔软”、“受化易”;后者是表示“供养”。把花、璎珞、宝镜的供养与舞蹈融合在一起,是一种很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法。正对高贵的佛表示礼赞、诚心。
  4.娱乐太子图
  娱乐太子图是表现释迦牟尼佛身为迦毗罗国悉达多太子时,在宫内受伎乐舞女种种诱惑的情态,其中伎乐宫女或吹,或弹,或跃,或舞的姿态,构成一幅嬉戏乐舞图。在第92、110、118诸窟都有同类画,但其他窟的内容单一,且不清晰,唯有第118窟的娱乐太子图,场面宏大,人物众多,主题清晰,且壁画精美。
  第118窟为中心柱窟,分前、后两室。娱乐太子图绘在后室正壁上,画高216厘米,宽342厘米,几乎占满整个正壁。画正中绘有悉达多太子的坐像,头戴三珠宝冠,耳坠花状玉轮,胸挂璎珞;左手为论辨印状,右手持一茉莉华鬟;太子头侧右而视,一副不屑一顾的神态。太子左右两侧各有一组人物,左面描绘9身乐舞伎,分一层排列。最上层紧挨着太子的舞伎,全身裸露,头戴小帽,耳附玉轮,左手下垂于臂部,右手托起左乳向太子作诱惑状;第二个舞伎头饰拱状宝冠,戴灰色乳罩,着黑色下装,左手按着乳房,右臂抬起,并将手指放入嘴中,面容娇羞;第三身舞伎头顶宝珠,戴绿色乳罩,左手自然下垂,右手按于胸;第四身舞伎上身披红敞,头戴螺状帽,左手握一黑色圆形物,手背上停一鹦鹉。中间一层是3个乐伎,从左至右分别为:一是着蓝裙,双手合十;二是着黑裙,双手抟排箫,似在吹奏;三是着绿裙,头仰视,含指吹。下层绘2个乐伎,左边的吹横笛,右边的因壁画剥落难辨,好似在弹箜篌。右面一组分两层,可辨人物10个,上下各5个。上层紧挨太子的头戴宝冠,下着绿裙,面向太子,双手合十;第二人双手做手印于胸,束红色发带,下着绿裙;第三人亦著绿裙,姿态因壁画剥落难辨;第四人右臂弯屈于胸,左手前伸,手掌外翻下垂;第五人身着绿裙,右手作论辨印。下层靠于太子膝旁的似作跪状,双手托一碗,仰头面向太子;第二人不辨,余3人似在舞蹈。内容即《佛本行集经·卷十六》中记述的悉达多太子出家的当天,其父净饭王为阻止太子出家,采取种种防范措施。文载:“时净饭王更复召唤一切释种眷属,聚集而语之言:‘汝等宗族,我意疑虑,悉达多决定不住家居,汝等今者,佑助于我,作何方便,令其不离。’时诸释种报大王言:‘我等详共守护太子,其有何力,能强出家。’‘彼等婇女,于国师子优陀夷边,闻是语已,向于太子,示现种种巧媚幻惑,令生增上胜妙欲心。或有婇女,出现舞形。或有婇女,出微妙声,唱颂歌赞。或作音乐,或出可笑奇异面形,或造百种语言辞句。或复有于太子之前,出现逶迤巧妙行步。或复有将杂异种种妙好鲜华,以奉太子。或作种种百知之身,涂太子身。或于口中吹指,造作种种鸟声。或复咨白,作如是言:圣种王子,愿听我等所作种种世俗欲情,语言嘲讽。’而彼悉达太子见已,不生希有恋若之心。时宫心中,有一女,自手将一茉莉华鬟前出,系天太子颈下,而太子眼,熟视不瞬,观彼女人,却自解茉莉华鬟,解已手持,从窗牖中掷弃于外”。
  (六)佛塔、法器
  1.佛塔
  克孜尔石窟壁画上绘有一些佛塔画,分布于第17窟前室纵券顶本生故事菱格画内和第17、38窟两甬道壁画上,第80窟中心柱后壁,第163、171、192、193、205窟前室纵券顶因缘故事菱格画内。其式样构造分别为:
  (1)覆钵式小塔
  该塔式最下面是一层方形石基台,基台上面为砖石结构的塔身。塔身正中开一印度式样的拱券顶佛龛,龛面饰以莲瓣纹,塔身上架有中原式的屋檐,屋檐为一半圆形的覆钵,覆钵上是带“山”形宝珠的尖顶刹。造型颇似印度窣堵坡,呈白色(插图一五八)。
  (2)多宝珠重相轮双幡覆钵式尖塔
  此式塔身下因绘有坐佛,仅见部分塔身,塔身上是一圆形盖,典籍上称为“相轮”。相轮上为凹边的扁柱,扁柱上又覆一层相轮,上面是半圆形覆钵。覆钵上是叠涩出檐的相轮,约4层,再上是重叠多层相轮构成的尖状刹,刹端系双幡,质地为丝织品,刹顶叠涩多层宝珠,顶端是“山形”宝珠,两侧垂吊两组宝珠链。这一式制形比前式精当,但整个式样与印度窣堵坡接近(插图一五九)。
  (3)双幡覆钵华盖式尖顶方塔
  塔身下面是一方形基台,基台上为方形塔身,塔身开圆洞式佛龛,龛上饰以“〓”形纹,两侧有立柱,立柱内侧下端有出檐短柱,上接“〓”形纹。龛上为屋檐、屋檐上为“〓”状结;上接覆钵。这部分结构实为一体。构成龛面上部的一个体盖。覆钵上接圆柱,圆柱上为饰以边纹的华盖,华盖上为2层相轮,相轮上为一小覆钵。这部分结构亦为一整体。小覆钵上为一形凹面的圆柱,圆柱上接一层相轮,相轮上为尖状刹、尖刹正面叠涩一层三角装饰,尖刹接宝珠,最上是“山”形宝珠顶。尖刹上宝珠两侧各一飘动的幡。左为浅色,幡端有交叉纹;右为深色,统觉上,双幡对比鲜明,富有韵律感。
  此式塔是木构建筑,虽属方塔类,但制形精巧富丽,在龟兹诸窟中较少发现,特别是这种圆洞式佛龛,颇为特殊(插图一六〇)。
  (4)双幡覆钵式二层尖顶方塔
  这一式塔绘于上式佛塔的下铺,无华盖,佛龛亦为圆洞式,制形同上式属于一类(插图一六一)。
  (5)多宝珠重幡式高基台尖顶方塔
  此塔基台较高,共分为5层3部分,最下部分中宽面短,正反叠涩。中间部分,一种饰以“米”字纹;一种为方格,上部为斜边,接塔身。塔身正面开一方形龛,龛内坐佛,佛头重叠“〓”式纹,两侧是带檐立柱。塔身上为齐边屋顶,上接重叠式覆钵,覆钵上为角柱式宝珠刹,刹顶垂璎珞宝珠2组,两侧为重幡。
  这一式塔是木石结构,整个结构装饰性强,亦颇富丽,其重幡结构,石窟中发现不多(插图一六二)。
  以上石窟壁画上的佛塔建筑,是地面建筑的反映。从克孜尔石窟崖面外部及本世纪以来的考古发现上看,石窟外部曾有不少佛塔建筑,但历时千年,大多坍毁,现已无法窥其原貌。佛塔有两种功能,佛塔画总体上看分两大类。一类塔内有坐佛,佛像服饰一种为通肩式,一种为右袒式,结跏趺样坐,右手叠左手上,结印于下腹,坐佛神态安详,双目微闭,入于定中。一类塔内无坐佛,属于墓塔。
  在建筑结构上,佛塔多为带幡的单层塔。早期窟内的佛塔几近于印度式的“〓堵坡”(如第17、205窟),中期以后融进中土北朝至隋唐的佛塔建筑风格,出现不少带屋檐、阙龛造型的佛塔。这一时期的佛塔制形精美、富有创造。
  2.法器
  (1)金刚杵
  第47窟后室右壁绘有一金刚杵图。金刚杵两端成2个三角形的刃头,中间是把手,把手上缠绕3条彩带,一条绿色,一条褐色。
  (2)摩尼珠
  新1窟后室右壁上绘一颗摩尼珠,珠身有光芒,珠的下部由一棍支撑,棍上缠着彩带。
  (3)三宝标
  新1窟后室右壁,第47窟后室右壁各绘有一个大致相同的三宝标,标头为3个三角形的尖角,标尾是1个三角形尖角,上下尖角呈相反方向;第69窟后室右壁绘的三宝标则为标头有3个尖角朝上的三角形,标尾呈马蹄表。
  (七)山水、动物
  1.山水
  克孜尔石窟众多的壁画,既画佛、菩萨、佛本生和佛教故事等,又配之以须弥山(佛所居住的灵山)作环境或背景。石窟所画的山水花树,都表示天国佛土的景色,并非人间凡土。其画面均非神奇之地,而是人间颇有诗意的山林胜境,在我国石窟壁画,实属罕见。石窟壁画中须弥山有数万座;所画之树以10厘米高标起,约有五六万棵,若将小树小花计算于内,则难以数清,谓之“妙画十万山,巧绘十万树”。画工们调动一切手段,把灵山、翠鸟、细草、鲜花和白莲精心配置,诗情画意跃然壁上。
  (1)山
  石窟壁画的圣山,数量极多。有壁画的洞窟,现存70余个,除第47、48、67、81、189等窟外,其余洞窟几乎画满菱形格,每格画遍层层叠叠的山。每个菱形格中,约有16或18座山峰;不少洞窟甬道两壁也画山,约有四五百座山头;平均每个洞窟,至少画千座山头,整个石窟群的壁画须弥山有数万座。山的形式多种多样;山的排列,巧密层叠,既有规则,又富变化;制置才巧,擅美一时。
  山头形状各不相同。其造型既统一和谐,又顾及局部变化。尖峰山为克孜尔壁画山头的一般形状,多数洞窟的须弥山均为此形。圆头山又有两种。一似马奶葡萄,一如小圆筒,排列像山峦。第14、193、214窟所画即此。平顶山两侧凹入如齿轮,初看不似山。第69、77、175窟所画即此。花瓣山形似一瓣花。山形头尖中胖,下部收缩。有的山头略圆,近似乳房形。上述山形,除平顶山,其余皆在石窟中常用。有些山形,与石窟群隔河相对的却勒塔格山相似。石窟群所在的明屋依达格,其本身犹如画中一座座相连的凹凸形山。
  (2)水
  石窟壁画表现水远不及山与树。描水,先画好水的范围,然后在此范围中表现水的流动变化。画池水,画一圆形或方形以为池;也有的池画成不等边。凡池边,皆作一圈深褐色之上画小十字,以示池岸小草。池水一般涂粉绿色,有的在池中画线纹,表示水波。池中或长树,或开莲花。第96窟壁画小鸟于池边饮水,以线描来表现水纹的变化。画一条江或河,常作带状。画江河之水,有三法:一是染成浅蓝色或粉绿色;二是用细线描出水纹;三是上边画小十字,用白色、赭色或淡蓝色不一,如第14、17、92窟。有些池边,长出一棵花树。有的池中,虽不画水,却画水禽浮游其中,“画了鱼儿不画水,此间亦自有波澜”,使人仍然有水之感觉。
  (3)树
  “伸臂布指”、亦树亦花,是石窟壁画中画树的特点。壁画中的树,有下列5种:皆钵罗树,即悉达太子静坐思惟之树,生长在伽耶城外;沙罗树。佛涅槃时,旁有此树,此树可出“沙沙”之声,佛门称为“不灭之音”,且为百鸟爱听;香果树,亦称棱迦贝树。菩萨出行,香烟缭绕,树发香气;芫楠树,静修沙门得道,左右长此树,虎见之,以为入灵山,是故甚喜;胜子树,亦称祗陀林树。上述5种树木,在壁画上,几乎不加区分:即便同一棵树,所画枝叶,亦不尽相同。“亦树亦花”,既是树,又如一朵(一枝)花。其作用一是作为山头的装饰;二是作为一铺壁画的装饰;三是有作壁画边角的填空与补气。“花树”形状,有4种:大冠头;长矛头;花头;树梢爪花;球头或小球头。这些树上可以立鸟或立其他小动物。树长于山上、山间或地面,也有长于水中,甚至有的就在半空中。克孜尔石窟壁画树木的不同表现有30多种,似柏、似柳、似银杏、似丁香、似枣、似紫藤。似花的树,其花形如菊,如月季、如芍药、也有锈球..还有不少无法叫名,或出于画工随意点染或勾描而就。这些“花树”,近看富丽,远看堂皇,意趣俱足,表现不俗。
  (4)花草
  石窟壁画的花卉描绘形式感强,不如动物画生动。常见的有3种表现。
  一是莲花一般生长于水池中;也有的用于填补人物画的空白,飘散在空中。花叶有接近于写实的描绘,更多的则是图案化的蓓蕾造型。
  二是花树常见于池中或山间。伞状冠多花叶,顶上双栖孔雀、白闲鸟、兰鹊之属;剑状冠一般不勾花叶,两侧分立猴、羊之类。另一种形式是以图案化手法在菱格山的每个山峰上画一朵花或几片叶,以表示树木。
  三是图案装饰。一种为边饰,多作卷草、忍冬等植物纹样;另一种用于填补人物画的背景,除莲蕾外,多作菩提树式的成片花叶,状如菊花。第80窟,画水墨画花瓣,用笔流畅宛转,墨色有浓淡枯湿之变;特别以白粉点蕊,饱满突出。
  2.动物
  动物画主要可分2类:一类为经图,即由佛经演变来的图画,包括本生的故事、因缘故事等,描绘中堂是鸟兽与人(神)共处。另一类纯装饰性的动物画,多处于主室券顶、两甬道顶部、两侧和后室顶部等不显眼的地方。所描绘的鸟兽动物,种类繁多。鸟类有孔雀、鹦鹉、兰鹊、鸬、白闲鸟、鹌鹑、竹鸡等10余种;兽类常见有狮、虎、犬、豹、牛、羊、猴、鹿、马、兔、象、蛇、骆驼等数十种。
  (1)孔雀
  第38窟一对孔雀,背画为须弥山景。两只孔雀亭亭玉立,雌雀回首顾盼,雄雀翘尾开屏。
  第76窟被誉为“孔雀洞”。洞窟为穹顶方形窟,顶深1.5米。分成16条幅,每幅画一色羽毛。构图新颖,色彩绚斓。现仅存花青、石绿两色。
  第77窟窟内东甬道画一只孔雀,引颈长鸣,唤其伴侣,没着色,仅用黑线绘出,寥寥几笔,等待之态淋漓尽致。
  (2)黄羊
  此各动物壁画中特别多。尤其是新疆南部特有的大黄羊,被画在第63和69窟的天花故事中,其态各异,欢腾跳跃的形象与奔跑于戈壁滩上的真黄羊非常相似。
  (3)鹿
  第77窟《双鹿饮水图》,画中池沼清澈,旁出花树。一鹿俯身饮水,一鹿回首反顾,凝听动静。
  第224窟中画有哺乳之鹿。一只初生的小鹿在母鹿腹下吃奶,母鹿转回前身来舔小鹿的胎毛。画面仅用几根线绘之。
  (4)虎
  第17窟窟顶画有释迦舍身饲虎的故事,画面上传说中的虎,像戈壁滩上常见的狼。画中一群饿虎得到肉食而贪婪争食之态活灵活现。
  (5)象
  第206窟中画有一个猎人正弯弓瞄射一只大象。大象只是几条简单流畅的线,好似素描底稿。大象硕壮笨重、卷鼻的特点十分鲜明。
  (6)猴
  石窟动物画中,猴子数量最多,且形象最为生动,大大小小,各色各样,有奔跑的,有爬行的,有跪坐的,有倒立的,有俯身探水的,有缘树攀山的,有手舞足蹈的,有相互戏逗的种种动态神情,把猴子的好动、聪明、淘气而又可爱的情状,刻画得淋漓尽致。
  有些石窟中的动物以群体出现:
  第17窟窟顶天花故事画丰富,各种运行较多。其中之一的说法图,描绘有佛对着一群鸟兽说道,这些戈壁和草原上常见的褐鹿、乌鸦、白鸽、花蛇等,一齐抬首虔诚地在凝神倾听。
  第195窟虽塌了一半,但在两个通往后室的甬道中,画有生动的动物群,有野羊、野兔、白熊、猴等。伶俐的小兔与笨重的大熊成鲜明的对比。各种动物的形态皆由性格来决定。
  (八)图案
  1.各类分布
  克孜尔石窟壁画中的图案,分布于谷西、谷内、谷东和后山等区域的洞窟内。无论是中心柱形窟内,还是毗诃罗窟和方形窟内,无论是窟内前后室、中心柱和佛龛,还是拱券顶、平棋顶、穹窿顶、套斗顶,皆有图案。除壁画完全脱落的石窟外,现可以辨别的图案纹样有50余种。
  (1)四方连续菱格图案
  此种图案分布最广,是石窟壁画的主要特点之一。图案多作本生故事、因缘故事或供养故事等的背景。第8窟主室拱券顶左右两侧,第14窟主室拱券顶左右两侧,第17窟主室拱券顶左右两侧,第34窟主室拱券顶左右两侧,第38窟主室拱券顶左右两侧,第53窟主室拱券顶左右两侧(残存),第69窟主室券顶两侧(残存),第80窟主室拱券顶两侧、后室券顶,第101窟主室拱券顶左右两侧,第110窟主室拱券顶左右两侧,第163窟主室拱券顶左右两侧,第171窟主室拱券顶左右两侧,第186窟主室拱券顶左右两侧、主室后壁上部,第188窟拱券顶左右两侧,第196窟主室拱券顶左右两侧,第205窟主室拱券顶左右两侧,第206窟主室拱券顶左右两侧、左侧甬道内壁(右侧甬道也有,多毁),第224窟主室拱券顶左右两侧,第227窟主室拱券顶左右两侧均有分布(插图一六三)。
  (2)二方连续屋檐形图案
  分布在第8窟主室两壁中部,第14窟主室两壁上端,第47窟后室右壁中部,第77窟右甬道上层、后室后壁上层,第196窟门壁上部(插图一六四)。
  (3)日、月、雁组成的对称式图案
  第38窟主室拱券顶中央(插图一六五)。
  (4)适合式风神图案
  第38窟主室拱券顶中央(插图一六六)。
  (5)金翅鸟图案
  第8窟主室券顶中央,第38窟主室券顶中央,第115窟主室券顶中央,第171窟主室券顶中央(插图一六七)。
  (6)二方连续四出忍冬图案
  第17窟主室左右立壁中部,第114窟两立壁中部(插图一六八)。
  (7)天雨花图案
  此种图案在谷西区、谷内区、谷东区中部柱形窟内本生故事、因缘故事、佛像、菩萨像背景上多见。
  (8)猛兽图案(狮头图案)
  新1窟后室前壁菩萨图上方。
  (9)系壁纹样
  第167窟。
  (10)共命鸟纹样
  第167窟套差别项藻井第二斗四角内。
  (11)二方连续花瓣纹样
  第8窟主室右壁上端紧屋檐形图案下部,第17窟门上端、说法图下端、主室拱券顶右侧、左侧下端、左右甬道外壁下端,第47窟后室屋檐形图案下端,第77窟后室后壁屋檐形图案下端,第86窟主室两立壁中部,第98窟主室左壁佛说法图上端,第175窟左侧甬道内壁缘上。
  (12)四方连续菱格嵌花纹样
  第32窟主室拱券顶下部,第67窟右壁像缘上、窟顶缘上、后壁上端,第123窟右枋下部。
  (13)鳞状纹样
  第8窟顶部,第163窟后壁,谷内区第132窟内,第229窟内。
  (14)二方连续折线自身复合式(菱格)嵌花纹样
  第17窟主室券顶左侧、右侧下端内,第41窟主室券顶下端内侧,第47窟后室涅槃台边缘,第58窟主室券顶下端内侧,第67窟立壁边缘,第83窟券顶下端内侧,第91窟门壁下端,第99窟主室立壁中部,第110窟券顶下部,第114窟主室券顶下端,第159窟主室券顶下部,第179窟主室券顶下沿,第186窟主室券顶下端内,第195窟右甬道内边缘、门壁边缘,第196窟主室券顶下端。
  (15)二方连续水波式纹样
  第14窟主室左、右壁壁画分格上和外廊边,第67窟后壁上端缠枝卷草纹样两边,第83窟左、右壁壁画分格边上和外廊边,第110窟左右壁画面格内及边缘,第123窟佛光项光、背光图上,第163窟主室门壁边缘。
  (16)二方连续双折线间柱纹样
  第38窟主室左、右壁下端,第118窟主室左、右壁边缘,第123窟涅槃台边缘,第135窟主室顶部边缘,第180窟涅槃台边缘,第192窟右甬道壁画下部,第206窟涅槃台边缘,第224窟主室壁画边缘。
  (17)四面均齐适合式相轮(曼陀罗法物)图案
  第183窟穹窿顶。
  (18)联纹雁纹样
  此种图案于1914年为德国人勒柯克盗去。1990年于第60窟发现与其完全相同的画。
  (19)四方连续散点式圆花纹样
  第167窟套斗顶藻井第一、二斗角上。
  (20)四方连续散点式钱形纹样
  第28窟门壁说法图边缘,第167窟套斗项第二、三、四、五、六斗内。
  (21)二方连续圆点纹样(散点式)
  第27窟主室右壁边缘,第162窟后室涅槃图佛头光内,第171窟甬道塔基边缘。
  (22)二方连续叠涩式相轮纹样
  第27窟佛龛内侧,第67窟主室正壁、右壁边饰上,第199窟主室左壁中部,第219窟两甬道门楣边缘,第227窟主室立壁中部内侧。
  (23)二方连续散点式莲花相轮纹样
  第85窟顶部底边,第123窟主室佛光内,第163窟涅槃台边缘,第198窟甬道外壁边缘。
  (24)二方连续相轮间双圆点纹样
  第76窟主室右壁边缘,第98窟主窟中部叠涩石枋缘内,第99窟后室左、右立壁中部叠涩内侧,第205窟后室佛光圈内,第219窟甬道门楣边缘上,第224窟顶部边缘。
  (25)二方连续球路间蓓蕾纹样
  第17窟左右甬道边角上第189窟顶部边缘、甬道外缘。
  (26)二方连续扁相轮间双圆点纹样
  第197窟主室壁上两道。
  (27)二方连续扁圈间双圆点纹样
  第14窟说法图佛身光内,第33窟左立壁佛光圈上,第67窟主室顶部边饰上,第83窟顶部下端右缘上,第107窟后室涅槃图佛光圈上,第129窟主室画面分格上,第135窟顶部分层、边缘上,第163窟边右壁边缘、佛光圈上,第178窟主室左壁佛光圈上,第183窟右壁中部,第196窟主室窟顶下部石条叠涩内侧、两甬道券顶下端、叠涩石枋内侧,第219甬道壁上、后室两立壁边角处。
  (128)四方连续圆形纹样
  第219窟主室券顶下端石沿内侧。
  (29)二方连续泉水泪珠纹样
  第219窟主室壁画边缘。
  (30)二方连续相轮间莲叶纹样
  第4窟主室券顶下端右沿内侧,第97窟主室两立壁中部,第110窟两立壁叠涩面中部。
  (31)二方连续四面均齐适合相轮单位纹间叶状纹样(小曼陀罗法轮)
  第100窟两立壁中部叠涩面上,第171窟门壁中部叠涩面上,第189窟左立壁中部叠涩面上。
  (32)二方连续四面均齐适合式圆边莲花嵌球路单位纹间莲叶纹样
  第114窟壁边缘上。
  (33)唐式流云纹样
  第92窟两壁缘上,第116窟壁画边缘,第123窟主室左壁石沿上。
  (34)叠涩式叶纹
  第207窟藻井内。
  (35)二方连续重叠式相轮
  第224窟主室左右壁上沿。
  (36)立面式双相轮间波式织带纹样
  第24窟壁画边缘。
  (37)二方连续栏柱式纹样
  第76窟前室右壁。
  (38)四方连续“十”字间三角纹样
  第171窟左右壁上方边缘。
  (39)“回”字纹样
  第198窟壁画边沿。
  (40)二方连续多重相轮球图案
  第17窟后室涅槃台,第205窟右甬道内壁。
  (41)二方连续相轮、叠涩式拱形龛纹样
  第178窟主室佛龛边缘。
  (42)横向四方连续网格纹第27窟壁龛边缘,第192窟壁画边沿,第193窟壁画边沿,第224窟主室佛龛。
  (43)四方连续“万”字纹
  第76窟窟顶四角内。
  (44)二方连续白描卷草纹
  第76窟之左右壁中部。
  (45)二方连续莲蓬卷草纹
  第67窟左右壁中部石枋内侧。
  (46)二方连续缠枝盆花纹样
  第7窟主室左壁上沿,第32窟右壁上沿,第117窟处室立壁边缘,第118正壁边缘,第171窟左右壁格线内。
  (47)二方连续波式莲叶纹样第77窟右侧甬道中部、后室后壁屋檐图上端,第207窟主室左、右壁上端。
  (48)二方连续波线内卷纹样
  第227窟主室后壁正龛上端。
  (49)二方连续波形连缀带纹样
  第47窟后室涅槃台边缘,第207窟主室右壁。
  (50)缠枝卷草纹样
  第67窟后壁壁画四边。
  (51)四方连续带结套花纹样
  新1窟后室前壁菩萨图右上方。
  (52)衔环大雁纹样
  第123窟右侧甬道处壁佛顶光、身光光轮上。
  (53)二方连续波式阴阳纹第4窟主室立壁中部,第67窟、第188窟主室立壁中部,第189窟窟门内侧下沿。
  (54)齿形阴阳纹
  第205窟后室顶部边缘。
  (55)十字、蝌蚪阴阳纹
  第184窟窟门上顶。
  (56)动物纹
  第38窟窟顶,第189窟窟边缘,第224窟窟顶。
  (57)人物图案
  第7窟主室左侧壁中部,第38窟主窟左、右券顶下部,第198窟窟顶中部,第227窟窟壁边缘。
  (58)齿形纹第69、90、175窟部分菱格外边缘作直线与圆弧线相边,状似现代邮票边齿。
  2.图案配式
  (1)依据窟形
  拱券顶用四方连续菱格纹样,穹窿顶用单独莲花图案或用圆圈走向的条形式各类图案,平棋顶中心用单独纹样,四边用重叠式二方连续纹样。中心柱窟的图案纹样多配在各类壁画题材的边沿或画与画之间,起到分别、衔接的作用。毗诃罗窟较注重窟顶的经营,而僧房(方形窟)则多绘于立壁,由于石窟弱,画师们在色彩配置上,较少铺设邻近色,均使用较鲜艳的色彩交叉对比,造成很强反差效果,如暖色调人物背景必衬以冷色调的青绿蓝,使人物更加鲜明突出;白色底的莲叶纹其间色为较暗较冷的蓝绿黑色,或是偏冷的紫色赭红。立壁多用二方连续纹饰,窟顶多用单独或四方连续纹样。
  (2)依据窟内装饰
  ①两面对称式。第8、38窟顶券中央为金翅鸟,第167窟套斗顶内的共命鸟都采用对称式的图案绘制。
  ②四面对称式。第17窟主室券顶下部的忍冬纹样,第38窟主室券顶的日、月、雁图案,均为四面对称式。
  ③嵌入式。第17窟主室左右壁上端的二方连续折线自身复合式菱格嵌花纹饰样,第32窟主室拱券顶下部,第67窟右壁缘上、后壁上端的四方连续菱格嵌入花纹饰样;第85窟底边,第97窟主室两壁中部,第110窟两立壁中部的二方连续相轮纹嵌入莲叶纹。
  ④波线式。第67窟后壁二方连续缠枝卷草纹样、窟顶缘上二方连续缠枝盆花纹样,第118窟后壁二方连续缠枝牡丹莲花纹样,植物的枝干上下连缀,缠枝卷草,再配入叶瓣、盆花、牡丹、莲花纹样,使整个图案有节奏地沿波线横向延长。
  ⑤折线式。第17窟主室券顶下部二方连续折线自身复合式菱格嵌花纹样,第110窟左右壁上端,第123主室左壁上端的二方连续折线自身复合式菱格嵌花纹样,其折线自身复合,构成菱形区划面,然后在菱格内外配置单位纹,横向延长。
  ⑥散点式。第92、116、123窟内的流云纹样,第69窟衔环大雁纹样,是单位纹在二方连续骨式中平列、均衡、构成二方连续散点式纹样;第167窟套斗顶第一斗内的四方连续散点式圆花纹样,第三、四、五、六斗内的四方连续散点式钱形纹样,其单位纹在四方连续骨式中平列、均衡,构成四方连续散点式纹样。
  ⑦重叠式。第118窟后壁娱乐太子图四边重叠了八层连续纹样。
  (九)技法
  克孜尔石窟壁画制作距今已1000余年。近20多年来,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及石窟研究人员在对现存壁画的观察、测定、分析和临摹中,间接地推断出壁画的壁面制作,画面的勾勒、着色等方面的技术方法,多为研究探讨,未作定论。本书将其论述作综合性记述,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1.壁面制作
  壁面制作分抹泥和不抹泥2种方法。
  从第210窟现存的无壁画壁面及其他同类窟壁面的观察、分析、抹泥的壁画制作大约为:石窟开凿后,先用锐器在石窟内岩壁上凿出不规则分布的小坑,以利泥皮黏结其上。然后,先用胶结力强的黏土(克孜尔周围山崖中有大量的黄胶土,壁面用泥似为就地取材),搀以麻筋、碎麦秸或羊、驼等畜毛(这些材料亦来自石窟附近的村落),加水和成泥,抹于岩壁,稍干后,压平、打磨,直至凉干。最后,用带胶的石膏灰浆粉刷数遍,干后即可绘画。第210窟的壁画历经千余年,仍细腻、平整、坚实,无龟裂现象。
  从第47、48窟的窟顶观察、分析,亦有不抹泥的壁画,即石窟凿成后,不凿小坑,而是稍加磨整、修饰,将石膏水浆直接刷在岩壁,即可作壁画壁面。这种方法成画后,虽然省工省事,但不能持久。由于壁画下面松散的砂岩容易风化,壁画易脱落。第47、48窟窟顶壁画现大多已起皮,部分已脱落。
  2.壁画绘制
  克孜尔石窟壁画大多以“屈铁盘丝”的线条,凹凸晕染和色彩的对比运用,来体现绘制者对佛教思想的理解及创作意图。线、形、色交错辉映,创造出独特的壁画风格。
  (1)构图
  整体布局。因石窟形制、功能和壁画内容不同而各异,同时,又受形制、雕塑、壁画三位一体的总体设计的影响和制约,采用不同的构图方式。一般中心柱窟主室左右壁绘佛传、因缘故事;正壁佛龛两侧、门壁上方绘佛说法图;窟顶多以菱形格的构图方式,每格内绘一幅本生故事或因缘故事,后室左右壁、窟顶及两甬道多绘与佛涅槃有关的题材。大像窟左右壁多绘伎乐天。方形窟主室壁面主要绘说法图,个别的则用分栏分格的方式描绘连续的佛传故事,类似连环画的形式。前壁多绘兜率天说法,有的后壁绘菩萨。
  菱形格是克孜尔石窟壁画的主要构图形式,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主要布置于中心柱窟和方形窟主室窟顶、正壁佛龛上方和中心柱窟的甬道内,一般窟规模较大,佛龛上方次之,甬道、后室内规模则小。主室窟顶部分,中脊用天相图等长条的形式将窟顶分为2扇,每扇用若干等距离的交叉斜线,将壁面分成许多尺余见方的菱形网格,少者几十,多者近百,而后,在每一个菱形格内绘画。一般每一个格绘一个佛经故事,有的每一格里绘一个或多个物体形象,有的仅作装饰图案。
  菱形格的边缘均以山形出现,构图形式主要有4种:①乳突菱格式。克孜尔石菱形格的典型代表。主要布置在主室的券形顶,基本形体是由数个乳突形相互排列,交错叠压所构成的菱形格。②规矩菱形格式。主要布置在甬道、后室顶部,也有绘在正壁的龛内或者作为正壁壁画的背景。其外部造型为直线,呈规矩状。每1个菱形格又有若干小菱格。③网络菱格式。主要布置在龛内。其整体形式为菱形网络状,以众多的小菱格组成1个大菱格。④混合式。分布不一,数量亦少。甬道、窟顶均可布置。其形式不固定,没有一致的规则,但仍包含一定的菱格形式。
  (2)线描勾勒
  打样法。用于布局的底稿打样,大约有2种:一是将饱蘸色汁的细绳或类似墨斗式的用具,弹色线于壁,定出主题画幅的边线或图案线,然后描线着色;二是用事先制好的粉本拓印在壁上,然后,按溻印的轮廓描线。
  线描法。一般用赭石色或土红色起稿勾出底线,经着色晕染出物体结构,最后按物体的形状构造勾勒定稿线。线条有粗有细,但一根线中,粗细大体一致,少有变化。
  线描法在各窟中亦有不同的体现。第4、8、18、39、98、101、118、171、186、188、189、198、205、224窟都用笔遒劲,力度均匀,线条粗细一致,有“屈铁盘丝”之感。其中第98窟主室左壁的“说法图”最具典型,无论是佛前的闻法菩萨的衣纹,还是佛后三身老婆罗门瘦骨嶙峋的筋肉,线条紧劲匀称而不刻板,圆健坚实而富有韵律。除“屈铁盘丝”线条外,亦有少量有变化的线条运用。第17窟后室“涅槃图”中举哀弟子身上的袈裟和带子的线条富有流动感;第163窟后室右壁比丘像稠密的衣纹,每2条弧形线条构成一道衣褶,其画法犹如“曹衣出水”;第175窟左甬道内壁比丘,用游丝般线条勾画衣褶,薄衣的质感极为鲜明(插图一六九);第206窟右甬道内侧壁的一身菩萨坐像飘动的衣纹线条近似于中国画线描中的“兰叶描”。
  刻画法。刻画法是使用一种尖硬的锥状物在壁面上刻画人物轮廓,再施以线描勾勒和色彩晕染。这种画法不受笔头含墨定量的限制,可以不间断地连续运行,线条具有连贯不断的气韵,产生了独特的效果。其绘制过程一般用赭色(或土红色)起草裸露人体,用深色给裸体“穿”上衣服(不勾画内部折叠的衣纹),再用尖硬的刻画物刻出衣内肌体的赭色线,然后着色晕染或勾描色线;亦有直接用刻画法起稿,在刻画线上再线描勾勒。
  第175窟供养比丘的腹部、大腿、小腿和胳膊两侧,均以刻画法显示人体;第123窟主室左壁立佛衣服上的线条细密贴体,不仅人体主要结构用刻画法刻线,而且,所有衣纹也用刻线重勾一遍;新1窟右甬道外壁的比丘像,刻线之上遗存用赭色稿后留下的断断续续的色线,好似直接用刻画法起稿。第4、13、14、17、38、80、92、171、175、188、189、206、219等窟的刻画线一般仅限于对人物肌体的描绘;第69、163、178、179、192、206等窟的人物,不仅其肌体施以刻画线,而且,肉体与衣服相交处的袖口、领口、飘带、缨络等也用刻画法勾勒。
  3.着色晕染
  平涂。壁画绘制过程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着色方法。壁画中的器物、图案和衣饰,一般都用平涂法着色,大多人体像也用平涂法打底色,有的物体或人体,从打底色起直到完工,均采用平涂法着色。
  凹凸晕染。大量使用于人体着色,以表现表体结构和立体效果。一般是先用调成的肉色平涂,再用赭石色或朱红色沿肌体轮廓由外向内晕染,越向里越浅,中间部分不着色,作为亮光部分。凹凸晕染有三种形式:①圈染。先把人体按其肌肉组织分成块,胸中分作2块,腹部分为4块,肩头为1块,大小臂各成1块;在各块的四周由外缘向内层层晕染(插图一七一)。第17、175窟壁画人体亦属圈,只是色阶明显,缺少中间层次(参见本生故事画设头罗犍宁王舍身施饥民,第17窟)。②单面染。在处理人物裸露的肩头、手臂时,用单面染的方法来表现。即用深赭红色晕染外侧面(小臂弯曲染内侧面),以接近肉色的浅赭色染内侧面,可产生若干层次的色面来表现臂头和手臂的肌肉。③晕染和勾勒结合。一般有三类。第47窟后室左端的举哀弟子、券顶的伎乐飞天,其人体凹凸晕染适中,线条亦明显。第7窟后室后壁残存的涅槃佛足最为典型:底线勾过后,即用赭褐色依受光与否染暗面,再罩敷含白粉的肉色,然后,用粗重线画大轮廓和暗面,区别脚掌与脚趾,细轻线画受光面的小轮廓,区别趾甲盖与肌肉,使薄涂的肉色透出晕染的凹凸效果,线条的勾勒又出于染色之间,线染结合而无痕迹,把肌肤柔软的质感、掌趾的结构与肉体的实感完整地表现出来。第三类为第163窟主室正壁左右甬道口上方的散花天人,第118窟后壁的“娱乐太子图”,线条圆健、洗练,晕染微弱,色调淡雅,而形象造型仍然浑厚。
  4.颜料
  克孜尔石窟北面山区产青金石、硅酸铜(孔雀石)、石膏、赭石、金等矿石,石窟对面的却勒塔格亦有石膏等矿石,为壁画提供了大部分养料来源。1980年,在第19窟中清理出一块碾磨颜料用的石板,证明矿石经粉磨后,在石板上加水、胶进行一步研磨,调配制成绘画颜料。在色彩选用上,由于受各个时期绘画水平、壁画内容、颜料来源等方面的影响而略有不同。初期用色偏暖,多用土红色、赭色和灰色,每种颜色又有多层次的浓淡变化。中期石青、石绿增多,尤其是人体肤色多式多样,有红、绿、蓝等色,有的须发亦用红色或绿色。后期石青几乎消失,土红色则大量使用。另外,在各个时期,尤其是中期使用金粉、金箔,亦是壁画装饰的特点之一。色彩搭配则比较独特。即将相邻的两个色块在冷暖、明暗等方面尽可能形成对比关系。有人称此为对比法。对比法主要有2种方式:①以白粉、墨为中间色,平衡各色块间的关系。新1窟后室券顶的飞天,裸露的上身用赭石色晕染,裤子平涂大片石绿,成上暖下冷的对比,而裤子的襞褶处提勾白粉,头发以墨渍染,调和冷暖两色调。许多菱形格,大面积使用对比色,为平衡色调,在上面用白粉点簇一些小梅花状的小花。②色块交叉和间歇。每一菱形格以1种色块作底色,又以1种对比色作交叉间歇。第17窟主室券顶左半扇的菱形格色块,其底色有青、绿、朱、白4种,在属于冷色的青、绿之间,用暖色块相隔,旁边又以白色块调和,产生了既有冷暖对比,又和谐统一的色彩效果(插图一七二)。
  四、题记
  克孜尔石窟题记很多,分布在100余个洞窟内及洞窟附近的岩壁上。有汉文、龟兹文、突厥文、婆罗谜文等。这些题记,少数是画师绘制壁画时,用颜料书写于壁画上,大多数是石窟衰落后,游人或考察者刻画于洞窟窟壁及洞窟外岩壁(近40年来的题记多为胡涂乱刻,无史料价值,故不予记叙)。有的题记尚能辨认,有的已模糊不清。古民族文字题记亟待破译。
  (一)汉文
  第10窟
  左壁,有题记2条,为画家韩乐然于民国36年(1947)4月19日来克孜尔石窟考察时,先后于6月10日和6月16日用硬笔在左壁沙岩上刻画的,字体方正。两条相邻,竖行刻写,共34行250字,自壁面左端至右端,所占面积长(横)3.35米,宽(竖)0.9米,占左壁窟檐下的二分之一壁画。题记为:
  余读德·勒库克(ron-lecoq)著之新疆文化宝库及英·斯坦因(Sir-Aurel·stein)著之西域考古记,知新疆蕴藏古代艺术品甚富,随有入新之念。故于一九四六年六月五日,只身来此。观其壁画琳琅满目,并均有高尚艺术价值,为我国各地洞窟所不及。可惜大部墙皮被外国考古队剥走,实为文化上一大损失。余在此试临油画数幅,留居十四天即晋关作充实准备。翌年四月十九日,携赵宝麒、陈天、樊国强、孙必栋,二次来此。首先编号,计正附号洞七十五座,而后分别临摹、研究、记录、摄影、挖掘,于六月十九日暂告段落。为使古代文化发扬光大,敬希参观诸君特别爱护保管!
  韩乐然六·十·最后于十三号洞下,挖出一完整洞,计六天六十工。壁画新奇,编为特一号。
  六·十六·
  第43窟
  正壁佛龛有2条题记。
  其一,自左向右阴刻:“寂然而静”4字,字高20厘米,宽15厘米,字幅总长80厘米。
  其二,竖刻,共4行,面积约50厘米×20厘米,自左至右分别是:
  □□□□五月廿日
  燕人法虚□□
  燕人乌什哈达
  富绅
  右甬道穹顶右下部刻有6字:“惠灯竖行到此”。
  左甬道穹顶左下部刻有4字:“竖行法兴”。
  东壁有2条。
  其一,上下刻写“宁郡”2字。其二,自左向右刻写“□山弟子书”。
  第93窟
  前壁下刻“来庭俊”。
  第99窟
  南壁题记:“乾隆四十三年九月”。
  第105窟
  西壁题记,长、宽为2米×1.4米,分行竖刻,共8行,即:
  吾三日款行入山
  忽耳入山泉
  □□躅处
  圣肃不可
  安定独□
  □官王进
  四月十三日
  礼拜
  北壁亦有题记,长、宽为0.6米×0.9米,竖刻4行。
  开元十四年四月
  十四日
  □□□□
  礼拜
  第111窟
  西壁中部汉文题记:
  鹰□□□
  僧达磨到此□□
  礼拜遏□□□
  后壁门东上角刻有“达磨”2字。
  第118窟
  左窗左壁题记,竖刻,部分已脱落,残存面积长、宽30厘米×12厘米:
  敬叩□
  回妇女
  道光
  廿捌日
  委笔
  敬叩
  右窗顶竖刻2行,高20厘米,宽7厘米:
  □□平罗县
  兵丁夏桐叩
  右壁竖刻,幅长35厘米:
  道光二年九月书
  第145窟
  西壁坐佛下题“明秀”2字。
  第220窟
  北壁小龛内刻字2行:
  天宝十三载十一□五日
  礼拜
  东壁题记残存4字:
  大历四月。
  第222窟
  东壁题记:
  贞元十年。
  (二)龟兹文
  第17窟
  龟兹文题记,北壁上下两铺间有。
  第20窟
  西壁,龟兹文题记。
  第39窟
  四壁,均有龟兹文题记。
  第69窟
  左壁“鹿野苑说法图”内有龟兹文题记。
  第75窟
  正壁,龟兹文题记。
  第76窟
  门壁两侧有龟兹文题记,被剥走。
  第95窟
  壁面上部,有4行龟兹文题记。
  第105窟
  北壁前部,龟兹文题记。
  第116窟
  东壁,龟兹文题记。
  第118窟
  两壁、门壁之间、窗间墙柱壁,均有龟兹文题记。
  第134窟
  南壁,龟兹文题记一行。
  第145窟
  西壁,不规则龟兹文题记。
  第201窟
  西壁前部,龟兹文题记。
  第203窟
  东壁,龟兹文题记。
  第205窟
  有龟兹文题记。
  第211窟
  四壁墨书龟兹文题记,西壁尤多。
  第212窟
  左壁“亿耳本生故事”画内有龟兹文题记。德国人解读大意为:画家鲁玛卡来自叙利亚,他作完这幅画后,画了彩色圆圈,作为这幅画的标志。
  第213窟
  四壁均有龟兹文题记,东壁尤多。
  第220窟
  南壁,龟兹文题记。其旁有数行竖刻的古民族文字,有人认为是古突厥文题记。
  (三)婆罗谜文
  第198窟
  婆罗谜文题记。
  第199窟
  婆罗谜文题记。
  第207窟
  婆罗谜文题记。
  五、岩画
  克孜尔石窟的岩画主要集中在谷西区、谷内区和亦狭克沟等部分洞窟壁面和山崖岩石间。1984~1990年,据调查发现,尚属清晰可辨的岩画计约有339幅,分布于31个洞窟和一些岩石表现。有代表性的是第93、95和131窟,其岩画数量之多,占克孜尔石窟岩画总数的69.3%。
  克孜尔石窟,岩画主要刻画于公元8~13世纪的克孜尔石窟衰落时期。绘画者主要是游牧在古龟兹地区的苏毗人(西羌之一部)、回鹘人以及其他一些游牧或土著居民。
  克孜尔石窟岩画的题材主要是游牧部落民族的日常生活习俗和宗教仪式以及征战场面。画面最常见的有羊、马、鹿、骆驼、禽鸟、犬、驴、战马、战旗、矛、徵记、剑、弓、太阳、人物、篷帐、手模和古文字等。
  亦狭克沟石刻兽形图大头羊、骆驼和黄羊,均刻在洞中石壁上,还刻有民族古文字,但无壁画。靠南一洞中尚刻有维吾尔文,意为“听说此洞有12驼白银,余等4人系来掘取金银者”。
  第93窟吐蕃征战图
  此图系用木具或金属在墙壁上刻画人马像,满壁涂绘:有人骑在马上手执旗帜,或横或竖,亦有立马背者,倒顺不一;或作走势,或作奔腾势,或尾随一马驹,或犬,紧凑热烈。画面中间靠上,有一个尖顶的类似帐篷的东西。画面描绘的是一座兵营或是军队的宿营地,骑兵正在营房前练兵备战。它记录了吐蕃占领安西的历史事实。
  第95窟游牧图
  此窟处于谷内区西崖壁上,为方形窟。前壁坍毁,两壁略残。正壁存墙皮约5平方米,其上可辨认岩画94幅,基本以马、鹿、羊、牧人骑马和射箭等形象为主。壁画上部有4行龟兹文题记。
  此窟岩画与第93窟兵戎相争的内容相反,以突出表现安宁的游牧生活为素材,构图饱满,刻画生动。此窟无手模痕迹。
  第131窟迁徙图
  此窟处谷内区东崖之上,四壁无壁画,皆刷白灰膏泥,便未及图绘即予废弃。正壁中部用硬物刻画马、驼、鹿、羊、禽鸟、人和人骑马、驼的形象,并有刻画民族古文字。
  马:身体瘦健,头部较小,颈部披满长长的鬃毛(插图一)。
  驼:皆双峰,背上载物或人。
  鹿:头部很小,双角粗大,生排权,四肢修长,劲健有力(插图二)。
  羊:数量最多,图中所占比重较大;皆作大角,尾短而上翘(插图三)。
  禽鸟:可辨的仅两只:一只在一个站立的人物的右侧,另一只在一个似月亮样图像的左侧。
  人物:较复杂,可见6个,其中4个为立姿:一个伸双臂,有尾饰;另一个手臂动作不清,有尾饰;第三个边缘残损,形象模糊,仍可辨出臀臂伸指状,亦有尾饰(插图四);第四个明显的比别的人物和所有的动物的形状大,用单线刻画,头作圆圈形,似带一半圆小帽,腰部横出一钩状物,有尾饰。一臂平展,伸5指,另一臂不清,但可见头部右侧有一只大鸟,回头作张望状。在他的右前方,可见一个月亮似的图像,在其内弦亦有一回首站立的小鸟。
  民族古文字:书于岩画的右侧,字迹模糊,内容尚难以确定。
  六、石窟总录
  (一)谷西区
  第1窟
  方形窟。纵券顶,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两壁及后壁完好,东壁上部刻画一行龟兹文题记。门壁无存。
  第2窟
  僧房窟。左甬道道D,纵券顶,下作一层叠涩;后端壁开门道通小室E,方形,纵券顶,右壁凿一横方槽;左壁开小龛正对居室门道。右拐入居室C,横券。坍毁,下作双层叠涩;左壁灶存残迹;前壁毁无存;后壁完好。德国学者称壁炉窟(C、D、E)。
  第3窟
  方形窟。前室崩毁,横券顶,坍残,下作双层叠涩出枭混线。前壁坍毁。据德人记载,东壁近门道处有供养比丘三,供养人二。现仅存痕迹,不能辨。
  西壁下原绘有并排坐的吹排箫、弹琵琶的二伎乐像,已被剥去。后壁西上角绘王坐像,侧立
  伎乐像。德国学者称壁炉窟B。
  第4窟
  中心柱窟。通长(除前室)638厘米,宽约325厘米,通高390厘米。前室毁。主室纵券顶残,画均剥落,下作双层叠涩。两壁绘因缘佛传图,每壁二栏六铺,分格。残甚。后壁开佛龛,龛周围原塑菱形山,无存。前壁仅存残垣。甬道道顶绘菱格图案。外侧壁绘分舍利图,西甬道内侧绘阿阇世王入浴图。后室横券顶,画剥落。两端壁画同外侧壁。前壁上部原绘六信士,下绘焚棺,已被剥去。后壁绘佛涅槃像。德人称壁炉窟A。
  第5窟
  僧房窟。前室仅存两后甬道。西甬道道坍毁,仅存后部,平顶。居室门道,北侧壁开方龛。居室为横券顶,下作一层叠涩。两壁残,西壁灶仅存残迹,东壁下有一坑,后壁完好,前壁残。
  第6窟
  僧房窟。东甬道道,纵券顶,后端壁开门道通一方形小室,纵券顶。居室横券顶,下作一层叠涩。东壁一灶,保存二排方孔,为原灶侧护壁遗存。西壁下为一土坑。前壁开窗,坍毁。
  第7窟
  中心柱窟。前室无存。主室纵券顶,中脊为天相图,两侧绘菱格本生故事,下作一层叠涩,上绘平顶山、鱼、裸身坐菩萨、泳人之类。两壁、前壁残毁,东壁完好,尚存三铺因缘佛传图。后壁佛龛周围原塑菱形山,无存,仅留木橛孔。两甬道道顶绘菱格图案,外侧壁绘二列双幡覆钵舍利塔,内侧壁上绘舍利塔,下绘坐佛,每壁9身。后室横券顶,画同甬道顶。前壁上绘舍利塔,下绘焚棺。西端壁绘二身伎乐菩萨像,东端壁绘辟支佛,仅存头躯。后壁为涅石膏,边缘绘土红色饰带。德国学者称彩绘地坪窟。
  第8窟
  中心柱窟。北偏西68°。前室无存。主室长555厘米,宽485厘米,通高535厘米。纵券顶,中脊为天相图,两边绘菱格因缘和本生故事,下作一层叠涩。两壁为因缘佛传图,每壁一栏三铺,分格。上部原安枋头上搭横枋,塑一列伎乐,已毁。前壁残,上绘兜率天宫说法图,左右各绘二身伎乐飞天,西侧下绘二身天王立像,余残毁。门西侧开一长方龛,东残像。后壁佛龛周围原塑菱形山,无存。龛内壁绘头光、背光。两甬道道,顶绘菱格图案,内餐侧壁画被剥去(原绘4身供养人,佩长剑,前一人下跪侍者托盘)。后室长560厘米、宽355厘米。横券顶。顶及前壁壁画被剥去(顶原绘有伎乐飞天,前壁给8国争分舍利图)。两端壁下凿像台,东端壁原塑4身立,上绘树,西端壁二身,上残存一伎乐飞天。后壁下凿涅槃台,上有孔若干,原为彩塑举哀像。德国学者称16佩剑者窟。
  第9窟
  方形窟。前室坍残,仅存西壁。主室,穹窿顶,下作双层叠涩出枭混线。中心凿一圆凸,呈莲花状,前壁左门右窗。
  第10窟
  僧房窟。西甬道道,纵券顶,下作双层叠涩出枭混线。后端壁开龛。居室为横券顶,下作叠涩出枭混线。东壁保存了壁灶。西壁下有一坑。前壁中开窗,后壁刻有韩乐然民国36年(1947)题记。
  第11窟
  方形窟。横券顶,前壁残毁,余壁完好,泥皮均剥落。
  第12窟
  方形窟。纵券顶,下作双层叠涩出枭混线。南壁及两壁坍毁。后壁西绘一跪比丘像。
  第13窟
  中心柱窟。主室纵券顶,中脊为天相图,两边绘菱格本生故事。下作一层叠涩,中绘有平顶山、鱼、裸身坐菩萨像和泳人等。两壁大部残,绘因缘佛传图。前壁毁,后壁佛龛周围塑菱形山,保存较好。龛内顶凿一小穹窿。两甬道道,顶部绘菱格图案,东甬道道外侧壁残存几座双幡覆钵舍利塔,余画均被剥去。后室横券顶,四壁均被剥去。地面铺白石膏,甬道道及后室地面边缘绘土红色花边饰。德国学者称16佩剑者窟向东第五窟。
  第14窟
  方形窟。纵券顶,中脊为天相图,大部剥落,两侧绘菱格本生故事,下作一层叠涩。前壁西侧存立佛像一身,上半圆拱绘兜率天宫说法图,残。两壁各绘二栏六铺因缘佛传图。后壁正中开龛,两侧各绘二身礼佛菩萨像。上绘莲座上小坐佛,下绘菱格图案。整窟壁画色彩鲜丽。石膏铺地,边缘绘土红色边饰。
  第15窟
  僧房窟。东甬道道,平顶。东壁开龛正对居室门道,后端壁开门道通方形小室,平顶。居室长410厘米,宽395厘米,通高360厘米。横券顶,下作一层叠涩。东壁残留一灶,灶南侧开一小龛。西壁下为土坑,残。前壁坍毁。
  第16窟
  方形窟。纵券顶,下作一层叠涩。各壁均未抹泥皮。东壁绘一通肩禅定僧人像。
  第17窟
  中心柱窟。北偏西14°。德国学者称菩萨圆拱窟。前室残毁,仅存两壁后下部残垣。主室长370厘米、宽365厘米,高345厘米。纵券顶,中脊为天相图,两侧绘菱格本生故事,下作一层叠涩。两壁绘因缘佛传图,每壁2栏8铺,分格。西壁保存较好,东壁尚存四铺。门上圆拱壁绘兜率天宫说法图,后壁佛龛原周围塑菱格山,无存。龛内顶凿一小穹窿。西甬道道,顶绘菱格图案。东甬道道外侧壁前部绘佛,佛身及头光背光,绘小佛,菩萨像70躯。甬道道侧壁绘二列双幡覆钵舍利塔,塔内上为坐佛,下为舍利盒,后室长395厘米,宽120厘米,通高195厘米。两端壁开龛,后壁绘佛涅槃图。
  第18窟
  僧房窟。西甬道道残,平顶,西壁开龛,后壁通一小室,方形平顶,居室横券顶,下作一层叠涩。西壁残存一灶,后壁尚存,余壁均残。
  第19窟
  僧房窟。东甬道道残,东壁开龛。后端壁通方形小室,顶毁,西壁开龛。居室方形,横券顶,下作一层叠涩。前壁、两壁及顶均残。东壁残存一灶,西壁下为土坑。
  第20A窟
  中心柱窟。主室大部坍毁。残存东壁及正壁。甬道道前后有门楣,东甬道道毁残。后室横券顶,下有二层叠涩,后壁下部两边开龛。整窟凿削规正,无泥皮。
  第20窟
  僧房窟。东甬道道,纵券顶,下作两层叠涩出枭混线。东壁刻画一人骑马,西壁刻龟兹文题记及一孔雀。居室为横券顶,下作两层方棱叠涩出枭混线,东壁残存一灶,前壁、东壁及顶壁大部毁。西壁完好。
  第21窟
  龛室。纵券顶,前壁中开门道。各壁完好,无泥皮。
  第22窟
  僧房窟。西甬道道,纵券顶,下作两层方棱叠涩出枭混线。居室为横券顶,下作一层叠涩。西壁残存一灶,东壁下一残坑,前壁毁。西壁与顶残。
  第23窟
  中心柱窟。主室平顶。前壁毁,后壁无佛龛。东甬道道及后室未凿成。
  第24窟
  僧房窟。西甬道道平顶。西壁开龛,后端壁一小室,方形平顶。居室为横券顶,下作一层叠涩。西壁残存一灶,东壁下有一坑。前壁中开窗。
  第25窟
  僧房窟。东甬道道平顶,仅存后端壁。居室、横券顶,仅存后壁。
  第26窟
  方形窟。纵券顶,前壁中开圆拱门,各壁完好,无画。
  第27窟
  中心柱窟。德国学者称壁龛窟。前室坍毁。主室方顶,原凿平16格,现存14格,中绘塑莲花。两壁开龛,西壁3列,共13龛。东壁残存2列4龛,龛上绘宝盖。前壁西侧残存,开长方龛。门绘兜率天宫说法图,西侧存8身听法菩萨像。下作一层叠涩。叠涩下绘有坐佛1身,比丘2身。后壁佛龛与后室凿通,券顶,西侧各凿3列小龛,龛上凿3列小龛。龛内泥皮大部剥落。甬道道顶绘菱格图案,西甬道道内侧壁绘贵族供养人及其佣人。东甬道道内侧壁绘5身供养人。两甬道道外侧绘佛游方行化,多残。后室,横券顶,顶绘菱格图案。前壁中通主室,西侧绘焚棺,东侧绘分舍利。后壁原绘佛涅槃,已剥落。
  第28窟
  方形窟。覆斗顶,下作一层叠涩,前壁及左右壁坍毁,后壁并列开龛。无画。
  第29窟
  僧房窟。东甬道道残毁,仅存东壁一小龛。居室横券顶,仅存后壁、西壁。
  第30窟
  僧房窟。东甬道道坍残,平顶。居室残,横券顶,仅存西壁、后壁。
  第31窟
  方形窟。横券顶残,下作一层叠涩。两壁及前壁均毁,后壁完好,西侧开一小龛。
  第32窟
  中心柱窟。前室坍毁。主室纵券顶,中脊壁画剥落,两侧绘因缘故事,下作一层叠涩。前壁残。两壁为因缘佛传图,不清。后壁佛龛,周围塑菱形山,全残。两甬道及后室画无存。后室横券顶。
  第33窟
  方形窟。穹窿顶残。下沿绘三角垂帐纹。下作一层叠涩。前壁坍毁。西壁残,东壁完好,后壁东侧绘一身立佛,残。
  第34窟
  中心柱窟。德国学者称沉思太阳神窟。前室坍毁。主室纵券顶,中脊为天相图,两侧绘菱格因缘和本生故事。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前壁坍毁。后壁佛龛周围塑菱格形山,全残。两壁上保存了横列方孔,西壁下绘因缘佛传图,残。东壁画无存。甬道道前后有门楣,顶绘菱格图案,下作两层叠涩出枭混线。仅东甬道道外侧残存一供养人像。后室横券顶绘伎乐飞天,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前壁绘八王分舍利。后壁凿涅槃。两端壁前半部凿台基,各壁画仅存残。
  第35窟
  僧房窟。东甬道,平顶。后端壁一小室,方形平顶。居室,横券顶,下作一层叠涩,东壁残存一灶,西壁下土坑残。前壁中开窗,残。
  第36~37窟
  下层1室,上层2室。第37窟德国学者称修道院窟,下层方形平顶,凿阶道,通上层。上层平顶,顶壁均残。此室开门道另一室,僧房。横券顶,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东壁残存一灶,前壁开窗。
  第38窟
  中心柱窟。德国学者称音乐家合唱窟。前有窟檐,毁,仅存一横排方孔。主室长385厘米、宽355厘米、通高387厘米。纵券顶,中脊为天相图,两侧绘菱格本生和因缘故事,上下交错排列。部分菱格被人剥走,下作上层叠涩,中绘水中动物、宝珠等。两壁上部各横列7组天宫伎乐图,每组二身,于龛楣下或舞或奏。下部绘因缘佛传图,每壁一栏三铺。门壁左右开龛,上绘思惟菩萨一身,下绘供养人,残。圆拱壁画绘兜率天宫说法。后壁佛龛周围塑菱形山,全残。甬道道顶绘菱格图案。内外侧壁下部绘四幡覆钵舍利塔,中绘坐佛。后室长355厘米,宽85厘米,通高195厘米。横券顶,绘菱格图案,前壁并开二龛,龛下绘四幡双铃覆钵舍利塔,中绘舍利盒。两端壁画同甬道道外侧壁,后壁为涅槃图。
  第39窟
  方形窟。穹窿顶,下作双层叠涩枭混线。前壁坍残。东壁绘有一土红色菩萨头像。四壁均有龟兹文题记。
  第40窟
  僧房窟。四甬道,平顶,后端壁中一龛。甬道道西壁开龛,正对居室门道。居室为横券顶,下作一层叠涩。西壁残存一灶,其南侧有一小方龛。前壁开窗。
  第41窟
  方形窟。平顶残。前壁、东壁坍毁,西壁残,后壁正中开方龛。
  第42窟
  僧房窟。前有廊檐遗迹,仅存横列方孔。东甬道,纵券顶,下作一层叠涩。后端壁正中合龛。居室,横券顶,下作一层叠涩,东壁残存一灶,前壁窗残。
  第43窟
  中心柱窟。窟前廊檐遗迹仅存一列方孔。主室,纵券顶,无画,下作一层叠涩。前壁左右开龛,无画。两壁各绘未完成的3身立佛。正壁佛龛内阴刻“寂然而静”四字,下为“□□□□五月廿日,燕人法虚、□□,燕人乌什哈达、富绅”题款。两甬道,前后有门楣,东甬道道顶东绘一小铺鹿野苑说法,西甬道道顶东绘四坐佛,西有“竖行、惠灯”题字。内侧壁绘双幡覆钵舍利塔,外侧壁绘一坐佛,残。后室,横券顶,下作一层叠涩,两端壁下凿有二台,除涅槃前侧有联珠纹饰外,余均未绘。
  第44窟
  异形窟。平顶,前壁、西壁大部坍毁,东壁完好。地面凿有4小坑。
  第45窟
  异形窟。残毁,仅存后壁与西壁,两壁连接处凿有一洞。
  第46窟
  方形窟。大部坍毁,顶前部为平顶,后部为横券顶,两壁残。西壁开一大龛。
  第47窟
  大象窟。主室宏大,长789厘米、宽760厘米、通高1650厘米。纵券顶前残。上下凿有圆孔若干。后壁前凿有佛台基,长242厘米,宽266厘米,高23厘米。两壁略残,每壁保留5横列主孔,每列孔中原安枋木以托平台,平台塑像,每列14。壁下沿凿长台,其上保留一列圆孔。西壁第二、三列孔间有2身坐佛,残。壁两边开甬道道通后室,甬道道长约455厘米、宽约200厘米、高480厘米。纵券顶绘飞天。外侧壁下凿长台基,上保留一列圆孔和一列方孔,孔间壁画为摩尼宝珠、雨花、坐佛等。内侧壁开龛,龛内侧绘菩萨或立佛,龛内上下坐佛和立佛。西甬道道门壁上弯月形壁画绘佛坐,旁绘菩萨像。东甬道道门壁画剥落。西甬道道侧壁龛后侧泥皮3层,层层绘画,后下角处表层绘有龙王夫妇像。外侧壁画下部绘一护法天王像,残。西甬道道后部无门道,直接连通后室。后室宽敞,长约1000厘米、宽450厘米、通高630厘米。横券顶,绘伎乐飞天,残。后壁下凿涅□台,台前侧作二层枭混线,泥皮3层,层层绘边饰图案。壁上部保留一列方孔,中绘头光、背光,光圈内绘鸽子衔环,或绘小立佛。两端壁上部各保存一列方孔,东端壁的平部绘举哀弟子图。西端壁后半部绘头光,前半部下(涅槃台前)绘舍身饲虎图一铺。前壁下作长台基,中开龛,两侧各保存一圆孔。龛上存孔二列,上下相对。龛内外侧壁绘立佛。
  第48窟
  大象窟。主室纵券顶,残。两壁残。后壁两边开甬道道入后室。甬道道,平顶,绘摩尼宝珠、宝环等。甬道内侧壁中开龛,西甬道内侧壁后部画重层,表层绘毗卢遮那佛,身上和灵光中绘众多小立佛。东甬道内侧壁后部绘菩萨像。外侧壁下凿长台。壁西侧绘一菩萨立于莲花上,东甬道门壁画剥落。后室,横券顶,上绘飞天8身。后壁下凿涅槃台,台前侧作枭混线。涅槃台上绘举哀弟子。前壁下开龛,上保存一列3组圆孔,孔间绘立佛。龛两侧绘坐佛,佛周围绘众多小坐佛。龛内侧壁绘一胁侍菩萨。
  第49窟
  方形窟。分前后室。前室横券顶,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前壁坍毁,后壁开门通后室。后室纵券顶,下作双层叠涩出枭混线,后壁中绘高僧结跏趺坐像,余壁无画。
  第50窟
  异形窟。主室大部坍残。前壁毁,两壁残,后壁由西至东凿3小室,第三室外下开龛。
  第51~52窟
  僧房窟。东甬道(编号52)纵券顶,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后端壁开门通一小室,门形平顶,门道前两侧开龛。,居室毁残,横券顶,下作二层叠涩。东壁残存一灶,两壁及顶残,前壁坍毁。
  第53窟
  方形窟。前室残,平顶,仅存后壁,西侧开门通后室。后室平顶,东壁与后壁前凿直角形石台。
  第54窟
  方形窟。分东西2室。西室方形平顶,无前壁,余壁完好,东壁开门通东室。东室方形平顶,前壁毁,东壁残,余壁完好。整窟泥皮剥落。
  第55窟
  僧房窟。西甬道,仅存后端壁,壁中开龛。居室,坍残,横券顶,仅存后壁及西壁后部。
  第56窟
  方形窟。窟室高大,前部坍毁。横券顶,下作一层叠涩,东壁中叠涩下存一竖行3方孔,似为灶,北护壁遗存。
  第57窟
  僧房窟。德国学者称戴盔甲者窟南部附窟。前室残毁,顶形制不明,仅存后壁与东壁。后壁中开窗通居室。东壁开甬道门,甬道平顶。东壁中开门通一小室,方形平顶。居室横券顶,后壁东开小龛,东壁残存一灶,前壁窗西开龛。
  第58窟
  中心柱窟。德国学者称戴盔甲者窟。主室长约280厘米,宽约312厘米,通高460厘米,纵券顶。中脊为天相图,两边绘菱格因缘和本生故事画,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两壁为因缘佛传图,每壁二栏八铺,自然分格。底沿有绘画装饰带。门壁现已坍毁。后壁佛龛上绘因缘佛传故事,两侧绘礼佛菩萨像。龛内后壁绘一菩萨坐像。两甬道,长约135厘米,宽约72厘米,通高约185厘米。顶绘托钵立佛,两壁上部绘菱格动植物图案,东甬道内侧壁下部绘供养比丘4身,西甬道内侧壁下半部绘供养人4身,前一人为侍者。外侧壁下部连同后室两端壁绘竖方格画,每壁5格,每格绘一伎乐天人立像。后室长328厘米,宽约70厘米,高同甬道,横券顶,画同甬道顶。前后壁上部绘菱格动植物图案。后壁下部绘分舍利,东侧壁画被盗凿,西侧通57窟门道。前壁下部绘佛涅槃。
  第59窟
  方形窟。后半部为横券顶,前半部为平顶。前壁坍毁,两壁及顶壁残,后壁完好。
  第60窟
  中心柱窟。德国学者称最大窟。主室长1225厘米,宽770厘米,残高约700厘米。纵券顶中横折,前高后低。前部中脊绘天相图,两边绘菱格因缘故事,均为残片,后部绘伎乐飞天。门壁无存。两壁可见各种形状的孔眼和凹槽,其前尚有大片壁画为泥浆糊盖。东壁前、西壁中各开一平顶方形室,无画。主室两壁下部凿一长台。西长台前侧画绘联珠对鸟纹带,台上侧壁分上下两部分,下部绘背光,侧绘胁侍像,上部3排分绘树、人及车等。东部前被盗凿的壁画,为题有叙利亚文的人像。主室中部前有放佛立像的半圆形莲花台基,并和后面的长方台基相连,台基前有许多木雕和木栏杆残物。
  第61窟
  僧房窟。东甬道道,平顶,仅存后端壁。居室,平顶,仅存后壁。
  第62窟
  方形窟。横券顶,下作一层叠涩。前壁残,东窗西门。西壁中残存一灶。
  第63窟
  中心柱窟。德国学者称迦叶窟。前室无存。主室纵券顶,中脊画剥落,两边绘菱格因缘和本生故事。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门壁坍残,仅存门东一部分,绘袒右立佛,头上有宝盖。两壁为因缘佛传图,西壁残。后壁佛龛上残存伎乐天人、众天王和坐禅天人等,两侧绘礼佛菩萨像。两甬道顶绘持杖立佛。外侧壁一作一层叠涩。下为长台,台上壁面遗存有原塑像用的橛孔,画同甬道顶。后壁一作一层叠涩。下部为长台。台上壁面存有原塑像用的橛孔。前壁残存降火龙图。
  第64窟
  方形窟。横券顶,下作一层叠涩。前壁残,东门西窗。西壁下1坑,两端接前后壁。东壁坍毁,后壁完好。
  第65窟
  十字形异形窟。主室,横券顶,前壁坍毁。后壁中开小室,方形平顶。
  第66窟
  异形窟。德国学者称红穹顶窟B。长275厘米、宽295厘米,横券顶,下作一层叠涩。前壁残,东门西窗。后壁东侧开龛。东壁残,存后上角,西壁下部高出地面处凿平列3石坑。
  第67窟
  方形窟。北偏西60°。德国学者称红穹顶窟A。前室段。主室,穹窿顶,前残,中心绘一圆莲花,下作12条幅红紫相间的孔雀尾花纹,仅顶下西北三角壁画绘飞天群像。下作5层叠涩出枭混线,上绘各种纹饰。门壁坍残,保存东侧墙垣。后壁整壁绘图一铺,两壁每壁原绘画3列,西壁坍残,仅存比丘像4身,东壁上列壁画为人剥去,中列绘山水人物,下列画无存。
  第68窟
  僧房窟。西甬道,平顶,仅存后端壁与西壁小部分。居室,横券顶残,下作双层叠涩,仅存后壁。
  新1窟
  中心柱窟。前室、前壁及顶坍毁,两壁残。主室顶、门壁均毁。两壁下为长台,中保存一横排方孔,长台和方孔上保存有原塑像用的二列橛孔,橛孔间绘菩萨像。后壁及佛龛毁。西甬道道顶毁,外侧壁下为一长台,原塑像3身,现存下体,塑像间壁面绘菩萨像。内侧壁绘因缘佛传图2铺,现仅存佛座。东甬道道纵券顶,中脊为天相图。两边绘菱格动植物图案,两侧壁坍毁。后室横券顶,绘飞天,后壁下为涅槃台,下存泥塑大卧佛1身,上部残毁。壁面东上部绘举哀天人,西端壁绘摩尼宝珠、雨花之类。东端壁坍毁,前壁残,绘分舍利。
  第69窟
  中心柱窟。前室,长550厘米、宽525厘米,套斗顶残毁。前壁残,西壁毁。东壁完好,下凿一长台。壁上存有两层原塑像用的橛孔,后壁中开门道人主室,门上及左右存有原塑像用的橛孔,孔间绘菩萨像。主室,长475厘米,宽425厘米,纵券顶,中脊崩坍,两边绘菱格本生故事,下作二层叠涩。门壁上圆拱壁面绘鹿野苑初转法轮,右下为龟兹男女供养人像,男供养人头上有龟兹文题记。两壁下均有长台,上存有原塑像用的橛孔,孔眼间上部绘菩萨像,下绘供养人像。两壁后端各绘托钵立佛一身,后壁佛龛外原塑菱形山,无存,仅存橛孔。两甬道道顶及内侧壁坍毁,西甬道外侧壁绘因缘佛传图一铺,东甬道外侧壁前绘一立佛,后部开龛。后室长约500厘米,宽85厘米,横券顶上绘伎乐天,券顶前半部边缘绘有6天王头像,均残。后壁下凿涅槃台,台上前壁绘火焰及举哀弟子像。西端壁绘一辟支佛,后绘一比丘,均残。东端壁绘举哀菩萨。前壁坍毁。
  第70窟
  大像窟。顶坍毁,后壁中有2横槽,上下残存原塑像用孔眼若干,下作3层叠涩。后壁绘有佛涅槃图,已漫漶不清。两壁前后开龛,龛上存有原塑像用的孔眼若干,前壁毁。
  第71窟
  异形窟。纵券顶,中有一纵向走道。两边为5个方形大坑,各坑底略低于走道,各坑口与走道相通。
  第72窟
  方形窟。纵券顶,前壁均已坍毁,两壁略残,西壁有一长方形槽,后壁完好。
  第73窟
  僧房窟。西甬道道,顶坍毁,后端壁中开龛。居室顶及前壁均坍毁。
  第74窟
  方形窟。纵券顶,南壁毁,北壁完好,后壁中开龛形室,前壁无存。窟南存一方形小室后壁,横券顶。
  第75窟
  僧房窟。前室残,顶坍毁,下层作2层叠涩出枭混线。后壁中开窗通居室,两壁残,东壁中开门道入甬道,纵券顶,下作一层叠涩。东壁下掘坑,正对居室门道,后端壁中开龛。居室为横券顶,下作一层叠涩,东壁残存1灶。甬道道两壁及居室有许多龟兹文题记。
  第76窟
  方形窟。德国学者称孔雀窟。前室残,长465厘米,宽190厘米,顶毁。两壁残,西壁仅存降魔图中若干头像,东壁画无存,前壁坍毁。后壁中开门道通主室,门道东侧壁下部绘一供养人,残存上半身。主室方形,长宽均为360厘米,通高490厘米。穹窿顶,顶内尚残留6条幅孔雀尾图案,其下4角平面原绘伎乐天已被剥走。室中为一方形9层束腰佛台,佛台后面露有一空洞。东壁有一方形凹面大龛,为一盝形顶方形窟的残部,4壁画原绘有悬楼、立佛、伎乐天人。门壁两侧下绘有供养比丘、供养人像和龟兹文题记,均已被剥走。余壁下原绘3列方格佛传故事,西壁存12铺,下列1铺,毁。后壁除上列中和东下角残存2铺外,余皆无存。东壁后下角残存半铺,余均被剥走。
  第77窟
  大像窟。德国学者称佛像窟。主室,残长300厘米,宽630厘米。顶毁。东西壁均残,仅存若干方孔。后壁下残存一佛台,其上壁面皆毁。两甬道道中脊为天相图,两边绘菱格图案,内绘僧人在山中习禅。外侧壁下凿长台,上存有原塑像用的橛孔若干,其间绘礼佛菩萨像。甬道顶下沿绘有一列伎乐菩萨像,内侧壁绘列佛,甬道门壁圆拱壁面绘坐佛。后室长885厘米,宽405厘米,通高500厘米,梯形顶,上绘有4横列长方格,每格内绘一伎乐菩萨立像。后壁下凿涅槃台,上保存一横列方孔,下绘举哀弟子和天人像。两端壁上部各保存一横列方孔,西壁绘有伎乐菩萨像3身,东端壁原绘伎乐天群像已被人剥去。前壁下凿长台,上保留一横列方孔,壁画剥落。
  第78窟
  僧房窟。东甬道道,顶毁。西壁残,居室,横券顶,下作一层叠涩。后壁有一坑,上部为龛形。东壁下后壁交接处于一圆洞形小室,东壁后侧残存一灶,前壁坍毁。
  第79窟
  僧房窟。德国学者称地狱油锅窟之北窟。东甬道道大部残,后端壁开小龛。居室,横券顶,下作一层叠涩。东壁残存一灶,前壁开窗。
  第80窟
  中心柱窟。德国学者称地狱油锅窟。主室长415厘米、宽375厘米,通高440厘米。纵券顶,中脊为天相图,两边绘菱格因缘和本生故事,下作一层叠涩。德人清理时,前壁两壁原有立佛说法图和供养人像,现仅存听法菩萨像。两壁的因缘佛传图,原为每壁2栏6铺,现唯东壁保存较好。后壁佛龛上绘佛降六外道图一铺,两侧绘伎乐菩萨。佛龛下壁画原绘有本生故事画,已无存。佛龛内后壁背光下绘有相向而立的双狮一对。两甬道道长约178厘米,宽83厘米,通高180厘米,顶绘菱格图案,内外侧壁绘二列双幡覆钵舍利塔,上塔绘坐佛,下塔中绘舍利盒。后室长375厘米,宽38厘米,通高185厘米,横券顶,画同甬道顶,东端壁绘二天神像,西端壁绘二伎乐菩萨像,后壁为涅槃居室。门道南为原东甬道道,平顶。后端壁中开门道通一方室,长275厘米,宽205厘米,高176厘米,平顶。后壁与西壁交接处开龛。东壁中开一隧道,长473厘米,宽87厘米,高117厘米,直通后室。
  第81窟
  方形窟。顶及前壁坍毁,两壁残。每壁残留画3铺,每铺上绘拱楣,中或绘立佛,或绘双幡覆钵舍利塔,后壁画不清。
  第89-1窟
  位于第50窟右下角。东壁塌起,残存南壁宽约3米,高约2.20米;北壁残宽约1.60米,残高约2米;西壁宽约3.75米,在高约1.30米处凿有3个并列的长方形小窟,成高低不同的前后室。前室略呈长方形,面积约7.50平方米。靠西北角,距西、北壁约60厘米处有一圆坑,深约15厘米,径约80厘米。西壁偏南,有一梨形龛凹入壁内,底距地坪面约30厘米。龛高约90厘米,宽约65厘米,进深约45厘米,有被火烧和烟熏痕迹。龛之北、西壁之中心处,凿有一长形斜坑于壁面,底平,距室地面约10厘米,高约50厘米,宽约20厘米。
  西壁3小窟,与前窟方向同,长方形,平顶。左窟门与前窟通,窟宽约1.10米,进深约2.20米,高约2.10米。有25厘米厚的隔墙,就崖体凿成,与中间小窟分开,隔墙偏东角有豁口,由此可入中间的小窟。中间小窟平面不甚规则,东面略宽于西面,底宽约1.05米、进深约1.75米、高约2.20米。东面有塌圮的崖墙,厚约40厘米,残高约70厘米,与前窟隔开。其就崖体凿成的隔墙将它与右小窟隔开,墙体厚约35厘米,无豁口可通。右小窟平面略呈梯形,东宽约1.10米,西宽约1.30米,进深约1.60米,高约2.50米。东面隔墙厚约50厘米,残高约30厘米,因塌圮不复原状。此当为储藏室,窟内凿痕清晰,无烟熏火燎迹象。
  89-2窟
  位于第53窟下。左与89-1窟有一段残壁相隔,右为89-3窟,以两土灶分界,无隔墙。窟顶塌圮,仅存西壁,宽约4.40米,高约2.10米。南北两壁厚宽约2.20米,为南北较宽、东西较窄的长方形窟。地坪南低北高,差约70厘米,南半部低洼,其西壁凿有二龛,中间有分隔,厚约30厘米,南龛高约110厘米,宽约105厘米,深约75厘米;北龛高约90厘米、宽约105厘米、深约70厘米。两龛上方各有一方坑,中隔上部有一竖长槽。北半部地坪与89-3窟接,壁角有灶。距灶之上的70厘米又有一龛,高约90厘米,宽约60厘米,深约30厘米。壁面抹黄色草泥层,绝多剥落,显露出斑驳凿痕。
  89-3窟
  左与89-2窟相连接,中间仅以壁面线和灶相别。右以土坯墙与89-4窟前室隔断,高约2.30米,支撑住有裂隙的窟顶。土坯尺寸为20厘米×50厘米×8厘米。窟顶半弧,为横券顶的一半,前一半塌圮。与89-2窟相接的壁面抹草泥厚约2厘米,刷白灰,有烟熏痕迹。地面有土台,宽约160厘米,高约50厘米,进深约330厘米。台上东角有火塘。内室西南角有窖,东西长约130厘米,南北宽约65厘米,深约125厘米。此窖为储粮之所。
  89-4窟
  左接89-3窟,右上角邻89-5窟。前室塌毁,窟内淤泥土几乎及顶。积土层剖面下为一层木炭渣,厚约3厘米,其上约25厘米左右,夹有灰烬层,再上又是沉积土。窟顶塌落的岩石堆聚于上层,西壁塌圮严重,不见边际。靠东壁积土上有明显的橛头刨触的小圆坑。东壁进深约12.5米至北壁,北壁向西深约4.50米,为塌土壅塞。窟顶已塌毁,似为纵券。东壁边有台阶,宽约60厘米,高约30厘米,不及底。抹黄土草泥,厚约1厘米,为烟熏黑。
  89-52窟
  其左为89-4窟,中间隔以滑落的山体巨岩石,地坪约与89-4窟顶平齐。右与89-6窟接。中间无明显界线。此窟完全坍塌,仅存靠山体的西壁。壁宽约2.80米,高约1.80米,抹黄土草泥,厚约1厘米,涂白灰,下部有烟熏迹。室进深约3.90米。东角有灶,灰烬及红烧土厚约40厘米。西壁南端下凿有一窖穴,其南北长约140厘米,东西宽约75厘米,深约45厘米。窖穴开凿于室外,东、北两面高于室内地坪约20厘米,台厚约30厘米。西面岩体凿有两圆洞,洞距约65厘米,深约6厘米,径约10厘米,为棚盖窖穴而凿。窖穴内北边有一黄土草泥糊成的圆桶状物,外径约60厘米,厚约2厘米,高约16厘米。
  89-6窟
  左与89-5窟相连,中间隔墙不存,地面无隔痕,两窟西壁前后有差。此窟窖穴打89-5窟边线。右边有未编号小窟残留之一角,地坪高低和壁面前后有差。窟顶全部坍塌,仅存西壁和北壁一角。地面东西进深约3.30米,南北宽约3.50米,原生土面未抹泥处理。西壁面宽约3.50米,高约1.90米,抹草泥涂白灰,被烟熏黑。壁面正中这上下边缘各有一洞,下面洞内存有一截木桩。偏北角有一龛凹入壁面,龛宽约100厘米,深约35厘米,高约100厘米,烟熏严重。
  室内靠西壁下有窖穴3个,一字排列。左边窖穴东西长约有170厘米、南北宽约140厘米、深约90厘米。东边有凹口宽约100厘米,低于地面约30厘米;西边垫有一雕花木枋。窖穴上原有棚盖木架已塌入坑内。中间窖穴以泥土与左相隔,泥土上搁置一木杆,东西两边也埋有木头,上面棚以盖木。盖木以先于东西向放置3~5根粗约5~8厘米的木棍,后在其上南北向密排以3厘米左右的树枝。右边窖穴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75厘米,南北宽约100厘米,深约90厘米。
  左边窖穴与中间窖穴仍以泥土搁置木杆相隔。东西通长约175厘米,南北宽约120厘米,深约90厘米。此穴与盖木之下又分为3部分,中间用土坯将坑分为东西两半,土坯尺寸约为20厘米×40厘米×8厘米。东坑又以泥土夹树枝再分隔为南北两半。此窖略呈“品”字形。
  89-7窟
  位于第56窟下方,左与第55窟毗连。地坪面高于第55窟上层,南壁打破第55窟北壁。右下角为89-8窟顶,相距约60厘米。窟顶及东壁完全塌圮,南、北壁仅存西段。南壁残段宽约1.25米,高约2米;北壁残段宽约2.10米,高约1.60米;西壁为崖体,宽约3.80米,高约2米。南壁有灶龛,半残,叠压于第55窟北壁灶龛之上,龛与地坪平,高约80厘米、残宽约50厘米,凹入壁面约40厘米,显见烧痕,底积灰较厚。西壁南角另有一灶龛,距今地坪约35厘米,高约110厘米,宽约125厘米,凹入壁面约35厘米,也见烧痕。此窟壁面抹草泥,烟熏后又涂刷白灰。北半部存有土台,宽约220厘米,高约30厘米,当为僧侣卧榻。
  89-8窟
  位于89-9窟下方、89-7窟右下,左与第55窟相邻。右侧存一残窟壁面,其地面约高于此窟160厘米。89-8窟分内外两室,南北向排列,南室为外,北室为内,中间原有隔墙,已塌毁。隔断处厚约50厘米。外室门在东壁,已坍塌。两室皆似浅覆斗式顶,壁面不甚整齐规则,地面外高内低,差约35厘米。外室略呈正方形,东西宽约3.30米,南北宽约3.60米、高约3.10米,内室东西宽约4米,南北宽约3.75米,高约3.50米。
  外室西北角有一灶龛,高约85厘米,宽约120厘米,凹入西壁面约30厘米。内室西壁有两道横槽,位于南北端,中间不相接,槽长约100厘米,凹入壁面约30厘米。在此层以上壁面及窟顶均被烟熏黑。底层地面为原生崖体。内外室之间有槛。
  89-9窟
  位于89-8窟上方,相距约1.40米。东壁已塌圮,崖体如削,窟顶残存西半部,为小平顶。南壁残宽约1.70米,高约2.05米,偏东一坑凹入壁面,西壁宽约2.90米,高约2.05米,中间距地面约75厘米凿有一坑,高13厘米,宽约12厘米,深约15厘米,偏北凹入壁内,北壁残宽约2.70米,高约1.70米,距地面1米左右,凿有3个洞,洞径约12厘米,深约11厘米,洞距32厘米左右。窟内南半部有土台,为原生崖体,台高约45厘米,南北宽约1.60米,东西与室同宽。地坪北半部宽约1.30米,有一根木头南北横陈于土台前,粗约10厘米。室之西北角有火塘,积有余烬。
  89-10窟
  左为89-8窟,右为第57窟。此窟为纵券式项,门南向,已塌圮。前室为长方形,东西宽约5.50米,南北进深约10.3米,前室前半部窟顶有东西向拱券,打破原窖顶,凸进于原顶约1.80米。前室东壁北角有一洞,宽约80厘米,后有一暗室,东西长约7.30米,南北宽约5.20米,券顶高约2.90米。贴前室北壁为甬道道,宽约1米,深约2.50米,被积土壅塞。整个窟壁未抹草泥,未见烟熏痕迹,似如未完工之窟。
  窟口东侧崖体平整,抹草泥涂刷白灰,有灶台。
  (二)谷内区
  第82窟
  僧房窟。德国学者称财宝窟(D、E)。北甬道道E,平顶。居室D,纵券顶,残,下作一层叠涩。西壁坍毁,后壁残存一灶,前壁无窗。
  第83窟
  方形窟。德国学者称财宝窟C。穹窿顶,内绘8瓣缀小花条幅,红、绿、灰、紫4色相间,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前壁南窗北门,残。后壁底沿保存一排方孔,原画被剥去,余壁绘有纹饰,多剥落。中央凿长方坑。
  第84窟
  方形窟。德国学者称财宝窟B。窿顶,画剥落。前壁坍毁,北壁残存因缘佛传3铺。前壁画剥落,后壁画被人剥去。
  第85窟
  小方形窟。德国学者称财宝窟A。前室纵券顶残,画剥落。前壁无存,南壁残,北壁坍。后壁开一门道,门道内北侧壁绘一菩萨坐像。后室纵券顶,中脊为天相图,两边绘菱格坐佛,下作一层叠涩。前壁门上开龛,两壁保存原塑像用凿孔,其间绘动植物图案。后壁原塑已毁。仅存项光背光痕迹。南侧上端绘一交脚合十菩萨立像,下绘一立一坐菩萨像。
  第86窟
  僧房窟。北甬道道纵券顶,大部坍毁。北壁残,后端壁中开龛。居室门道里壁中开龛。居室为覆斗顶,大部残,下作一层叠涩。后壁凿一方形平顶小室,两壁及前壁坍毁。
  第87窟
  中心柱窟。主室纵券顶,中脊为天相图,两边绘菱格因缘佛传故事,甚残,下作一层叠涩。前壁及两壁残毁。后壁佛龛周围原塑菱形山无存,仅留许多橛孔,两甬道道内及后室横券顶,壁画均无。
  第88窟
  方形窟。纵券顶,下作一层叠涩。前壁及两壁残毁,后壁中开龛。各壁无泥皮。
  第89窟
  方形窟。横券顶,仅存后壁与北壁。
  第90窟
  方形窟。纵券顶残,前壁及两壁残毁。
  第91窟
  中心柱窟。前室坍毁。主室长约320厘米,宽约300厘米,通高350厘米。纵券顶。中脊天相图烟垢较重,两侧各绘6排菱格画,本生故事画和因缘故事画各3排。下作一层叠涩。门壁上方为兜率天说法,后室长约300厘米,甬道道宽约80厘米,通高180厘米。前室正壁开龛绘佛像;龛周为须弥山遗迹,上残留众多橛孔,且有5根小木棍。此窟除中脊及两侧券顶存有壁画外,其余各壁无画遗存,且切割明显。
  第92窟
  方形窟。德国学者称母猴窟。前室坍毁。主室长600厘米,宽300厘米,通高约600厘米。纵券顶,中脊画剥落,南边绘菱格山林习禅及各种动物。南顶画剥落,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前壁残,圆拱壁内绘一铺菩萨像。南壁仅存壁画2栏。北壁画剥落。后壁为因缘佛传图。
  第93窟
  方形窟。前室残,仅存南壁一角,平顶,下作一层叠涩。主室穹窿顶,中凿一莲花状凸起,内绘17条幅,下作一层叠涩。门壁南窗北门。北壁及前壁窟台内侧有游人刻画的古代战争的图案,其下刻“来庭俊”。余壁无画。
  第94窟
  僧房窟。南甬道道,平顶,大部坍毁。南壁毁残,其后开门道南通一小室,方形平顶。后端壁开中龛,北壁残,其后开龛,中开门道通居室。居室,纵券顶,下作一层叠涩,前壁毁,南壁毁残。
  第95窟
  方形窟。覆斗顶,下作一层叠涩。前壁坍毁,两壁略残。后壁有黑色的龟兹文题记几行,另刻有马、鹿、羊等动物。
  第96窟
  方形窟。穹窿顶,残,下作一层叠涩。前壁下西壁残,4壁原绘方格因缘佛经故事。后壁最多,原为6横排3个铺,现残存一小片。
  第97窟
  中心柱窟。主室,长348厘米,宽325厘米,通高371厘米。纵券顶,中脊为天相图。两边绘菱格双幡覆钵舍利塔,塔中绘坐佛。下作一层叠涩,下绘莲花图案。两壁绘方格双幡覆钵舍利塔,每壁6排。后壁下残,佛龛上绘佛降外道六师。前壁上绘兜率天说法,两侧绘画不清。两甬道道。顶绘立佛像。内外侧壁画连同后室两端壁,同于主室两壁。后室长334厘米,宽85厘米,通高180厘米,横券顶,画同甬道顶,前壁画同主室两壁,后壁为佛涅槃图。
  第98窟
  中心柱窟。主室长410厘米,宽351厘米,通高380厘米。纵券顶,中脊为天相图,两边绘菱格因缘和本生故事。券顶下沿边饰为一排9幅伎乐图。下作一层叠涩,上绘莲花图案。两壁为因缘佛传图,后壁佛龛周围原为动植物彩塑,仅存许多孔眼。前壁上方圆拱壁绘降魔图,两边绘供养人。两甬道道、顶绘菱格图案,南甬道道内侧壁绘阿阇世王入浴,外侧壁绘佛游方行化。北甬道道内侧壁绘分舍利,外侧壁绘前坐后立2佛。后室长401厘米、宽83厘米,通高191厘米。画同甬道顶,两端壁画同甬道外侧壁,前壁绘焚棺,后壁绘涅槃。
  第99窟
  中心柱窟。前室长265厘米,高370厘米。平顶。主室长255厘米,宽310厘米,高约355厘米。方椽子一面坡顶,由后向前倾斜。两壁上凿类似横枋的檐式建筑,双层,上下相叠,下又凿石枋头承托,枋头间绘莲花图案。在石檐和顶之间的壁面上可见一列坐佛,石檐下壁面开龛,每列5龛,龛下壁为因缘佛传,2列10铺。前壁上开一龛,龛两侧各绘一坐佛,门北侧绘供养人像,残,南侧无存。后壁龛上所凿石檐同两壁,但略高于两壁。龛两侧绘伎乐和礼佛菩萨像。龛下壁画漫漶不清。两甬道顶绘菱格图案,下绘佛传故事。每壁2列4铺。后室,横券顶。两端壁下凿长台,上绘立佛。前壁开中龛,两侧绘菩萨立像。后壁下凿涅槃台。
  第100窟
  中心柱窟。主室长480厘米,宽430厘米,通高515厘米。纵券顶,中脊为天相图,两边绘菱格因缘和本生故事,下沿边饰绘一列10组乐舞图,每组2身伎乐,绘于楣拱式龛楣内。下作一层叠涩,上绘莲花图案。两壁各绘3栏15铺方格因缘佛传图。后壁佛龛两侧开龛,上绘飞天伎乐,佛龛与小龛间绘礼佛菩萨像。前壁上圆拱壁为兜率天说法,下沿边饰为一排7组乐舞。两甬道道,前后有门楣,顶绘菱格图案,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内外侧壁列佛,旁立供养菩萨像。后室,横券顶,壁画同于甬道顶,下作上层叠涩,各壁均绘列佛。
  第101窟
  中心柱窟。主室长450厘米,宽422厘米,通高535厘米。纵券顶,中脊为天相图,两边绘菱格因缘和本生故事。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两壁上保存一横列方孔,下为因缘佛传图,每壁2栏8铺,南壁仅存上栏2铺,北壁不清,前壁大部坍毁。后壁佛龛周围原塑菱形山,大部已毁,仅存橛孔。两甬道长约175厘米,宽约90厘米,高约231厘米。前后有门楣,顶绘菱格图案,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南甬道外侧壁绘供养人4身,内侧壁绘阿阇世王入浴。北甬道外侧壁画剥落,内侧壁后绘一立佛2菩萨像。后室长423厘米,宽99厘米,通高226厘米。横券顶,坍毁,下作一层叠涩。前壁绘分舍利,南壁绘一菩萨立像。北壁、后壁画剥落。
  第102窟
  中心柱窟。主室坝毁,仅存后壁。后壁佛龛残。仅凿南甬道,无北甬道,纵券顶。后室凿。
  第103窟
  僧房窟。北甬道道,平顶,前坍。居室,横券顶,残,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南壁残,中残存一灶。北壁、后壁完好,前壁毁残。
  第104窟
  中心柱窟。主室长362厘米,宽420厘米,通高538厘米。纵券顶。中脊画剥落,两边绘菱格因缘和本生故事,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两壁上保存一横列方孔,下绘因缘佛传图,每壁3栏15铺。后壁旨龛周围原塑菱形山,无存,仅留橛孔。龛内底凿一方坑。门坍毁。两甬道道,前后有门楣,顶绘菱格图案,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外侧壁绘供养人,每壁3身,内侧壁绘立佛,后室,横券顶,除后壁外各壁上沿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各壁画熏黑不能辨识。前壁下凿一坑,后壁前凿涅台,台前侧壁绘边饰图案,两端下为长台。
  第105窟
  方形窟。前室大部坍毁,仅存北壁与后壁。北壁残存一甬道,后壁上凿一槽,下残,南窗北门。后室,横券顶,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两壁及后壁完好。北壁前部刻有龟兹文题记,北壁有汉文题字2行:“开元十四年四月十四日,礼拜。”西壁亦有汉文题记。
  第106窟
  僧房。北甬道道坍,平顶仅存后端壁。居室,残毁,横券顶,下作一层叠涩。前壁、北壁毁,顶及南壁仅存残迹,后壁完好。
  第107窟
  中心柱窟。分南北两窟。两窟打破关系,前壁及顶均坍毁,107A(南窟)无北壁,107B(北窟)无南壁。107A北甬道与107B南甬道,遂成2窟共有的双拱形甬道道。107A后室无北端壁,107B后室则无南端壁。
  107A(南窟)。主室为纵券顶,残毁,下作一层叠涩,上绘莲花图案。南壁绘方格双幡覆钵舍利塔。后壁佛龛残毁,周围原塑菱形山,现仅存塔。后壁佛龛残毁,周围原塑菱形山,现仅存橛孔。甬道道顶绘坐佛,内侧壁及南甬道外侧壁画同主室南壁。后室横券顶,绘珠宝、团花之类。南端壁画剥落,前壁画同主室南壁,后壁为涅槃图。
  107B(北窟)。主室纵券顶。坍残,下作一层叠涩。北壁满绘千佛,后壁佛龛坍残。甬道道,顶画剥落,内侧壁及北甬道外侧壁均绘千佛。后室横券顶,整室满绘千佛。
  第108窟
  方形窟。套斗顶,5层。前壁中开门,各壁完好。藻井内壁画已不清。
  第109窟
  坍毁。
  第110窟
  方形窟。德国学者称有阶窟。窟前有台阶和廊檐。台阶由下往上,由西向东沿崖拾级12。台阶尽处开门通道道窟前走廊,上凿石壁做顶,平。后壁上保存一横列方孔,中开门道通主室。主室为纵券顶,部分坍毁,中脊为天相图,两边绘菱格坐佛,下作一层叠涩,上绘莲花图案。前壁上圆拱壁绘兜率天说法,两边开龛,龛下垂帐纹边饰,下绘供养人。两壁和后壁绘方格佛传图。图下横边有龟兹文榜题。两壁每壁3栏21铺,东壁1栏7铺,被人剥走。西铺,现仅残存几铺。两壁及后壁底沿饰带绘方格本生故事,亦多残不清。
  第111窟
  方形窟。前有月台,平顶,坍残,西壁前通第110窟。东壁前开走廊可通东面,廊后壁开龛。后壁上沿保存一横列方孔,东门通主室。主室为纵券顶,下作上层叠涩。各壁完好,泥皮熏黑。西壁中部有汉文题记:
  鹰□□□
  僧达磨到此□□□
  礼拜遏□□□
  后壁门东上角有“达磨”二字。后室,纵券顶,后壁和东壁开方槽连通,各壁泥皮剥落。
  第112窟
  僧房窟。窟前有栈道遗迹。东甬道道为纵券顶,后端壁中开龛。居室,横券顶,西壁及前壁毁残,东壁残存一灶,后壁完好。
  第113窟
  方形窟。下临深壑。窟底坍落,仅存前壁,透过门洞可见一窟之后壁和东侧壁。前有廊檐(现和第114窟走廊连通),门上一横列方孔,上下凿有横槽。
  第114窟
  中心柱窟。德国学者称法轮窟。前有廊檐,西连第113窟,廊东壁开门通道第115窟,上保存一横列方孔。主室长500厘米、宽480厘米、通高475厘米。纵券顶,中脊露一纵向凹槽,纵天相图,两边绘菱格本生故事,下作一层叠涩。后壁佛龛周围原塑菱形山,全毁,仅存许多橛孔。佛龛内后壁绘一菩萨像,坐于莲花座龛底凿方坑。两壁上保存一横列方孔,下为因缘佛传图,每壁2栏6铺,壁画剥走较多。门壁上方圆拱壁绘有佛说法图,其下保存一横列方孔,与两壁方孔等高相接。门两边开龛,内外皆绘坐佛。门上沿绘一横列7坐佛。两甬道道长230厘米,宽约105厘米,通高202厘米。顶绘菱格图案,外侧壁画剥落,内侧壁绘供养比丘,每壁6身。后室长540厘米,宽100厘米,通高205厘米。横券顶,画同甬道顶,两端壁画剥落。前壁绘分舍利,后壁西绘焚棺,东绘第一次结集。
  第115窟
  僧房窟。前室,东西两面坡顶,两壁及顶壁残,西壁开门道,下通第114窟走廊。后壁开窗,通居室,东壁开甬道门。甬道纵券顶,下作上层叠涩。居室作一层叠涩,东壁残存一灶,余壁完好。
  第116窟
  方形窟。德国学者称重绘洞窟小窟。前室长150厘米,宽370厘米,高275厘米。平顶,两壁中前开门道通邻窟,残;后壁西窗东门通主室。主室,横券顶,顶中作一横长条形平顶,下作二层叠涩。四壁横贯一道忍冬纹花边,西壁绘一幅壁画,被人破坏,内容不明,东壁中开龛,前有龟兹文题记,上圆拱壁绘有壁画。
  第117窟
  方形窟。德国学者称重绘窟。前室长450厘米,宽约215厘米,高425厘米,一面坡顶,上凿方椽,其间绘坐佛。前壁坍毁,两壁残。壁画重层,表层坐佛和菩萨像,里层上部第一排绘伎乐天人,下部不可辨识。后壁中开门道通主室,门上沿表层绘坐佛,里层绘一排伎乐天人,门两边表层壁画同于两壁,里层不能辨识。门道内画仅一层,两侧壁绘立佛、坐佛像,东侧壁前开小龛。主室长350厘米,宽335厘米,通高370厘米。覆斗顶,壁画重层,表层绘坐佛,里层绘立佛。室中一方台,高约10厘米。4壁表层绘千佛,里层绘画构图复杂,多不可辨识。门壁上层绘画为佛涅槃图。后壁上部壁画被人剥去。
  第118窟
  方形窟。德国学者称鱼尾飞马窟。前室,顶不规则,似为覆斗形。两壁残,后壁中开门,左右开窗。主室长490厘米,宽367厘米,高410厘米。横券顶,中脊为天相图,两边绘菱格僧人山林习禅,仅存上部几列。下作二层叠涩,四壁上下横贯两条边饰。后壁串一整铺壁画,其两侧上部壁画被人剥走,下部绘有供养人像。两壁及门壁之门窗间墙柱壁均有龟兹文题刻,两壁上拱面壁画均被人盗走。
  第119窟
  大方形窟。前室,顶坍。后壁中开大窗,东门通主室。东壁残,中开龛。西壁前开龛,后凿一通门。甬道道纵券顶,西侧壁下有石膏面台基,壁上凿一方龛和一圆龛。东侧壁中开龛,甬道后端又一门(仅存木门坎)通主室。主室宽大高敞,横券顶,西壁残存一大灶,东壁中7小龛。
  该窟主室前壁大窗东下方保存一窗遗迹,西壁灶后露出一纵券顶之凹壁,原为泥抹平。可见主室为两僧房窟扩凿而成。
  第120窟
  龛室。为崖壁上一大龛,纵券顶,前壁无,余壁完好。各壁泥皮存。
  第121窟
  僧房窟。西甬道道,平顶。居室,横券顶,残,下作一层叠涩。前壁坍毁,东壁残,西壁灶保存为好,灶侧护壁完整。甬道入口上有眼若干,为原甬道檐遗存。
  第122窟
  龛室。为崖壁上一大龛。仅存后壁。
  第123窟
  中心柱窟。德国学者称衔环鸽子窟。前室平顶,仅存后壁和北壁后甬道,无画。主室长316厘米,宽340厘米,通高515厘米。穹窿顶,画几乎被人剥光,残存少许边饰。下作一层叠涩,前壁及南壁画被人剥光。北壁中绘8立佛,背光、顶光中绘小立佛,凡4圈。左侧上绘2菩萨,中一握金钢杵者,下绘3婆罗门供养佛。后侧中下部壁画被剥走,上部绘3比丘像。后壁佛龛周围壁画被剥,龛内绘平顶山图案。两甬道道顶画被剥,内侧壁坍坏,画无存,外侧壁绘立佛和菩萨像相间,南甬道道第一个绘坐佛托钵,头光里圈绘坐佛,外圈绘鸽子衔环。背光里圈绘立佛,外圈绘鸽子衔环。后室,横券顶,画被剥;前后壁坍坏,画无存;两壁壁画同甬道外侧壁画。
  该窟德国学者清理时主室各壁及顶、甬道道和后室顶部均有保存完好的精美壁画。主室穹顶中一圆拱,上绘大朵莲花,下绘8身佛像和菩萨立像,绘于8条幅上,每幅一身,每身脚登莲花,莲花下绘力士承托,顶下四角平面敷色石绿是水,中绘莲花,四周缀绘水生动植物。前壁上为3铺因缘佛传图,中为鹿野苑初转法轮,门两侧绘立佛,背光、头光中绘鸽子衔环,类同甬道外侧壁立佛像的背光头光。北壁右侧中下部被剥部分为4比丘像。南壁中绘立佛,内容同北壁。后壁佛龛周围画面丰富,上中2飞天共托一宝盖,两边向下依次每侧绘1仙人习禅,2男女神像,2散花和挽花绳的飞天。甬道道顶前部为平顶山图案,中绘树木,后部绘画和后室顶部连成一体,绘飞天伎乐和7宝。甬道外侧壁连同后室两端壁和后室后壁尚能见3立像,侧绘胁侍像。
  第124窟
  方形窟。横券顶,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前壁坍毁,北壁残,南壁前开门道通一走廊,廊后壁上保存一横列方孔,廊南端壁为第125窟甬道道北壁前部。
  第125窟
  僧房窟。北甬道道,纵券顶,后端壁中开龛。居室,横券顶,残,下作一层叠涩。前壁坍毁,北壁残存一灶,后壁中存一灶。南壁开窗。
  第126窟
  中心柱窟。前室仅存后壁,壁上保存一横列方孔。主室,纵券顶,中脊为天相图,北边绘菱格坐佛,南边画剥落,下作一层叠涩。两壁画剥蚀。后壁佛龛上残存飞天和动植物画,两侧画剥落。门壁上圆拱壁画中开龛,龛上绘宝盖和建筑,下保存3身菩萨头像。门两侧开龛,龛下绘供养人像,漫漶不清。两甬道道内画全剥蚀。后室,横券顶,壁画全剥蚀。
  第127窟
  十字形异形窟。主室已坍,横券顶残,下作双层叠涩。前壁北部坍毁,中开门道。北壁残,南壁完好。后壁中开方室与门壁门道相对,方室宽度与门道等宽。方室,覆斗顶,下作一层叠涩。
  第128窟
  僧房窟。北甬道道残,仅存后部,平顶。居室,纵券顶,残,下作一层叠涩。两壁残。北壁残存一灶,前壁坍毁。
  第129窟
  方形窟。德国学者称小半球顶窟。前室坍残,仪存南壁,中开龛。后壁中开门道通主室。穹窿顶画被剥,两壁及后壁原绘因缘佛传,5栏30铺,大部剥落。前壁门南上侧绘有一飞天,残。四壁上沿绘有纹饰。
  第130窟
  僧房窟。南甬道道残,纵券顶,南壁、后端壁中开龛。居室,横券顶,下作一层叠涩。南壁、前壁坍毁,北壁、后壁完好。
  第131窟
  方形窟。前室无存。主室套斗顶,5层,无画,下作一层叠涩。两壁及后壁刻有动物岩画。前壁坍残。
  第132窟
  方形窟。前室坍残,左右两面坡顶,前壁坍毁,两壁大部残,上有壁画残迹。后室,套斗顶,5层,每层底面四角内绘有一坐佛像。各层边沿存有纹饰,四壁无画。前室地面略低于后室。
  第133窟
  方形窟。大部坍毁,顶仅存东北角,上绘一天王坐像,下作一层叠涩。前壁、西壁毁。东壁、后壁残,绘因缘佛传,每壁3栏,每栏可见2铺。各壁上沿绘一排天宫伎乐。
  第134窟
  长方形窟。纵券顶,下作一层叠涩。北壁、前壁及顶毁,仅存南壁和后壁。南壁保存土红色龟兹文一行。后壁中开龛室,纵券顶,下作一层叠涩。
  第135窟
  方形窟。为僧房改建。南甬道道残,纵券顶。主室即由原僧房居室改建。穹窿顶,前毁残,内绘乐舞条幅,现存8幅。底沿圈绘垂帐纹,底面四角绘飞天和天王像,下作一层叠涩,上绘卷草纹和四出忍冬纹。前壁坍毁。南壁画无存,后部露一龛,中露门道接甬道道。北壁、后壁各绘一整铺因缘佛传图。
  (三)谷东区
  第136窟
  中心柱窟。主室坍毁。两甬道无画。后室,横券顶,无画。
  第137窟
  方形窟。平顶。前壁、西壁毁。后壁、东壁残。东壁后开一小龛。
  第138窟
  立形窟。纵券顶。中脊壁画剥落,两边绘菱格动植物图案,下作一层叠涩。两壁残,后开小龛,龛周围绘千佛。后壁中开龛,周围绘数列菩萨像,颜色多剥落。
  第139窟
  大像窟。主室残长560厘米、宽445厘米、通高约950厘米。纵券顶,残,有飞天像残迹,东边绘一坐佛,完整。后壁上一横槽。上下保存橛孔,上3孔呈三角形,并绘巨大的弧形的背光、项光,背光边饰为三角纹;后壁下部坍残仅地面存凸起的岩石台。台前一坑。两壁残,上凿横槽接后壁横槽,中存原塑像用橛孔。后壁两边开甬道道通后室。两甬道道坍毁。后室长581厘米,宽207厘米,通高245厘米。横券顶残,前壁下坍毁。两端壁及后壁完好。
  第140窟
  僧房窟。东甬道道,平顶,后端壁中开一门道通小方室,平顶,东壁后开龛正对居室门道。居室,覆斗顶残,下作一层叠涩。前壁坍毁,西壁残,东壁残存一灶,后壁完好。
  第141窟
  僧房窟。无甬道道。纵券顶,下作三层叠涩。前壁毁,两壁坍残,东壁下残存一灶,后壁完好。
  第142窟
  僧房窟,前室坍残。仅存后壁,上沿保存一横列方孔,中开窗通居室。西甬道道坍残,顶坍毁,仅存后端壁,中开深龛。居室,横券顶,下作一层叠涩。前壁残,中开窗,西下坍。西壁残存一灶。其余两壁完好。
  第143窟
  方形窟。坍毁。横券顶,下作一层叠涩。仅存西壁和后壁。
  第144窟
  方形窟。坍残。横券顶,仅存西壁,后壁一部,成一角。
  第145窟
  长方形窟。纵券顶,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前壁坍毁,西壁残,下用土红色绘一极小坐佛,下题“明秀”二字,另有不规则的龟兹文题记若干,东壁残。后壁绘有土红色方框,无画。地面前凿有一坑。
  第146窟
  僧房窟。东甬道道坍残,仅存后端壁,中开龛。居室坍残,横券顶,下作一层叠涩,仅存后壁和西壁。
  第147窟
  方形窟。有东甬道道,残,平顶。方形窟室,横券顶残,仅存东壁上部和后壁,后壁有若干排列不规则的孔。
  第148窟
  大像窟。纵券顶毁。两壁残,后部开龛,龛内侧壁绘有坐佛像。后壁上左右各橛孔。无画。中开一方凹面,下作一枭混线,甚宽,其下遂形成半室,半室后壁绘涅槃。
  第149窟
  方形窟。纵券顶,前壁毁,西壁下开小龛,后壁完好。窟西部有一方形窟,甚残,仅存东、西、后3壁残垣。据资料分析即德人窃走大量文物壁画的“牛画洞”。
  第150窟
  僧房窟。横券顶,下作三层叠涩。前壁坍残。东壁前有一门道,被沙掩埋。余壁完好。
  第151窟
  方形窟。前有栈道,通153窟。横券顶平缓。前壁无,3壁完好,西壁前开落地小龛。
  第152窟
  方形窟。顶坍毁,前为横券,后为平顶。西壁、前壁毁,东壁、后壁完好。
  第153窟
  分东西两窟,均为方形窟。其中壁墙,仅存残垣。两窟西侧崖壁上开栈道通第151窟。
  东窟,前到,穹窿顶。前壁西坍,东存。东壁完好,中凿一灶,无护壁,仅存一狭长凹面。西壁坍残,下存一层台阶。后壁西侧有门道通后室。后室,纵券顶。东壁前上甬道开方龛,正对方龛。地面凿有一圆柱洞。余壁完好。
  西窟,毁残。平顶,下作一层叠涩。前壁毁,东壁、西壁中开一浅龛,后壁完好。
  第154窟
  大像窟。主室,纵券顶,后壁中部凿一槽,上下保存固定原塑像用的橛孔,另有光头、背光残迹。光头下泥皮甚厚遂与券顶形成弧形凹槽,泥层脱落处留露5行弧形小孔。西壁即两壁前部凸出部分形成门道,门道内侧壁上凿4槽,每槽约长100厘米、宽30厘米、深20厘米。槽后中凿有一圆孔,是安门框架遗迹。两甬道道门壁及外侧壁上保存原塑像用橛孔,外侧壁橛孔距地面约1米左右。内侧壁中开龛,上亦保存原塑像用橛孔一组。后室,横券顶,画熏黑,飞天像依稀可辨。两端壁下同于甬道侧壁,其上保存一横列5圆孔。后壁上保存一横残圆孔,前壁上绘一列坐佛,下保存3组原塑像用橛孔。
  第155窟
  中心柱窟。主室熏黑,纵券顶,中脊不能辨,两边绘菱格因缘故事,下作一层叠涩。后壁佛龛周围原塑菱形山,全毁,仅留若干橛孔。两壁上保存一横槽,下为因缘佛传图,2栏8铺。前壁两侧开龛,上保存一横槽,圆拱壁上为一铺兜率天说法。两甬道顶中脊绘飞雁,两边绘菱格图案,内外侧壁绘双幡覆钵舍利塔,内绘坐佛。后室顶壁画同于甬道顶,两端壁画同于甬道外侧壁。前壁不清,后壁为涅槃图。
  第156窟
  方形窟。6层套斗顶。东壁上沿作二层叠涩,后壁上沿作一层叠涩。前壁坍残。后壁上保存2排圆孔,西壁上保存一排方孔,东壁孔眼分布与西壁对应,下坍残。
  第157窟
  方形窟。纵券顶残,中脊壁画剥落,东边菱格本生故事,尚存5排,西边壁画剥落,下作一层叠涩。后壁中线又作叠涩。甚宽,其下遂成半室。半室后壁绘涅槃,西壁仅存壁画残迹,东壁残,中开龛。前壁毁。
  第158窟
  僧房窟。东甬道道,残,纵券顶,西壁几乎无存。后端壁中开门道道小室,小室方形平顶,西壁开小龛,且壁东开一大方龛。居室,横券顶。东壁坍残。前壁中开窗,西侧开龛。后壁完好。
  第159窟
  中心柱窟。主室,纵券顶残。中脊画剥落,两边绘菱格因缘故事,作一层叠涩。前壁、西壁坍毁,东壁画剥落。后壁佛龛上绘伎乐飞天,西边绘一菩萨像,龛两侧绘礼佛菩萨像,龛内侧壁及顶绘菱格图案,龛内后壁背光顶光完整清晰。两甬道道顶绘菱格图案,西甬道外侧壁毁。余侧壁画不能识。后室,横券顶,画同甬道顶。两端壁画无。前壁不能识。后壁为涅槃图。
  第160窟
  中心柱窟。主室,穹窿顶,内作12条幅画,熏黑不能辨。后壁不作佛龛,只凿一浅凹面,内绘头光背光,朱色,呈人形,四周满布菱格,每菱格中绘一立佛。四壁上保存2横槽,每槽下保存一横列方孔。东壁与西壁对应。前壁上开龛,残。两甬道道顶,中脊为天相图,东甬道内侧壁绘方格画,内容不明。余壁画或脱落,或不能辨。后室,横券顶,各壁画均脱落。
  第161窟
  方形窟。前有廊檐,两端壁上保存横槽,后壁中开门道通主室。主室,穹窿顶,内作条幅画,底面四角绘大莲花,下作上层叠涩,两壁及后壁绘因缘佛传图,每壁4栏,每栏4铺。前壁上为涅槃图,两侧画同两壁。
  第162窟
  僧房窟。前室,平顶,毁。前壁毁,西壁残,上存壁画可见,后侧绘有一俗装人像。东壁前与第163窟前室连通。后壁西开窗,东开甬道门,上保存一横槽,其上有壁画,似为伎乐。甬道道,平顶,后端壁中开门通小室。小室为方形平顶。后壁开龛。居室,横券顶,下作一层叠涩。西壁残存一灶,前侧开龛,余壁完好。
  第163窟
  中心柱窟。有前室,西通第162窟,中保存一横列方孔。主室长425厘米,宽385厘米,通高360厘米。纵券顶,中脊为天相图。中部和后部被剥走。两边绘菱格因缘和本生故事。下作一层叠涩。两壁保存一横列方孔,下为因缘佛传图,每壁2栏8铺。后来壁中未作佛龛,仅凿一圆开凹面,上部保存若干例小圆孔,下凿一长方形横槽。前壁上圆拱壁画为一铺兜率天说法图。大部被剥。两边开龛,壁画无存。
  两甬道道顶、外侧壁画立佛,侧壁佛间绘胁侍菩萨和婆罗门像。西甬道内侧壁绘力士像,东甬道内侧壁绘8王分舍利。后室横券顶。西端壁绘伎乐菩萨2身,东端壁绘一辟支佛,前壁绘焚棺,后壁绘佛涅槃。
  第164窟
  僧房窟。东甬道道,纵券顶,下作一层叠涩。后端壁中开门道通小室,圆形穹窿顶,小室仅可容一人。居室,横券顶,下作一层叠涩,东壁坍残,前壁一窗残,余壁下残。
  第165窟
  方形窟。德人称格式岩窟5。6层套斗顶,每层四面凿有方棱,棱上及棱间三角平面多绘几何图案,最下层三角平面中绘人金翅鸟。前壁毁,东壁残,后壁、西壁上有壁画,残。
  第166窟
  方形窟。德国学者称格式岩窟4。五层套斗顶,每层四周凿有方棱,棱上及棱间三角平面大都绘几何纹饰,最下层三角平面中绘金翅鸟。前壁毁,西壁残存,东壁中开龛。
  第167窟
  方形窟。德国学者称格式岩窟3。7层套斗顶,每层三角平面和方棱立佛面多绘几何图案边饰,最下第二层三角平面中绘蛇、金翅鸟。东壁开龛,龛下券顶下沿作一层叠涩枭混线。各壁中环绘一宽边饰。
  第168窟
  方形窟。德国学者称格式岩窟2。纵券顶残。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前壁、西壁毁,东壁残,后壁中开龛。
  第169、170窟
  为今人筑墙封死,不能测绘记录。第169窟德人称格式岩窟1。
  第171窟
  中心柱窟。主室长435厘米,宽440厘米,通高450厘米。从券顶,中脊为天相图,两边绘菱格因缘故事,下作一层叠涩。两壁保存一横列方孔,下为因缘佛传图,2栏3铺。后壁佛龛周围原为菱形山影塑。前壁上圆拱壁绘兜率天说法,门上沿绘一坐佛,门两侧上绘佛说法,下绘供养人。两甬道道长190厘米,宽85厘米,通高205厘米。中脊绘一排飞雁,两边绘菱格图案,内外侧壁绘舍利塔,中绘坐佛。后室长460厘米,宽100厘米,通高205厘米。横券顶,前半绘菱格图案,后半被人剥去。东端壁绘辟支佛一尊,前壁画同甬道壁,余壁画被人剥去。
  第172窟
  中心柱窟。主室长460厘米,宽420厘米,通高500厘米。纵券顶,中脊为天相图,两边绘菱格因缘故事,仅存顶后部,下作一层方棱叠涩。两壁绘因缘佛经图,每壁2栏8铺,为泥水糊盖,后壁佛龛周围残存少许菱形山影塑。前壁坍毁。两甬道道长190厘米,宽约85厘米,通高185厘米。顶绘菱格图案,内外侧壁绘双幡覆钵舍利塔,中绘坐佛。后室长430厘米,宽120厘米,通高185厘米。横券顶,画同甬道顶。西端壁绘菩萨立像,东端壁画不清。前壁画同甬道壁,后壁为涅槃图。
  主室西壁后部有一门道,通一甬道。后人改成一小窟,平顶,后端壁开龛。各壁满绘千佛。此窟原为僧房甬道道,故主室由原僧房居室改建而成。
  第173窟
  方形窟。横券顶残。东壁、前壁坍毁,两壁残,西壁残,后壁完好。
  第174窟
  方形窟。纵券顶残,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前壁坍毁,两壁残,西壁后下开龛,后壁完好。
  第175窟
  中心柱窟。德国学者称诱惑窟。前室无存。主室残长230厘米,宽320厘米,通高360厘米。纵券顶,中脊为天相图,两边绘菱格因缘和本生故事,下作两层叠涩出枭混线。两壁上因缘佛传几天。后壁佛龛周围绘菱格画。菱格内分别绘有飞天、天王、习禅仙人、礼佛弟子等,两侧绘礼佛菩萨,前壁毁。两甬道道长约238厘米,宽约87厘米,通高195厘米。前后有门楣,顶绘菱格图案,下作双层叠涩出枭混线。此侧壁前后开龛,每龛和周围绘画构成一佛传故事,龛下亦绘一横栏6铺本生故事。西甬道内侧壁上绘一排供养比丘像,下绘一排供养人。东甬道内侧壁绘佛转五趣生死轮回。后室长335厘米,宽135厘米,通高250厘米。横券顶,绘菱格动植物图案,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两端壁开龛,西端壁上半圆而绘释迦出游四门,东端壁半圆面绘释迦诞生。前壁上绘焚棺,下绘分舍利,后壁前凿涅台,上壁绘举哀弟子。
  第176窟
  中心柱窟,前室残毁,横券顶,仅存东壁,满绘千佛。主室,纵券顶,中脊无画,两边绘菱格因缘故事和坐佛,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两壁为因缘佛传图。后壁佛龛内侧壁绘菱格千佛,上部正中保存一组原塑像用橛孔,其上绘飞天伎乐,两侧绘礼佛菩萨和千佛。前壁毁。两甬道道顶及外侧壁绘立佛,头顶绘双幡覆钵舍利塔,塔上有宝盖,内侧壁绘菩萨立佛。后室横券顶,顶及后壁、两端壁画同甬道外侧壁。前壁绘焚棺。
  第177窟
  小方形窟。前室坍残,纵券顶,前壁毁,两壁残,后壁正中开门道通后室。后室,横券顶,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西壁前后开小龛,东壁后部开龛。前壁坍残,通第178窟主室。后壁正中开落地龛。
  第178窟
  中心柱窟。德国学者称小谷窟。前室平顶,画剥落。两壁中绘坐佛,佛四周绘天龙八部诸神像,每壁一铺,均残。底壁边饰带内绘供养人,前壁无存。后壁画剥落,正中开门道通主室。主室,纵券顶,下作一层叠涩。主室壁画全部被盗。前壁两侧开龛,后壁佛龛上壁画,为人剥去。两甬道道顶绘菱格图案,西甬道道外侧壁绘佛游方行化,内侧壁绘阿阇世王入浴,东甬道外侧壁绘第一次结集。内侧壁中绘分舍利。后室,横券顶,画同甬道顶。西端壁绘伎乐菩萨像,东端壁绘二菩萨立像,其下洞穿第179窟,其壁底边饰带绘供养人像。仅存1像。前壁为焚棺图,后壁为涅槃图。
  第179窟
  中心柱窟,前室残,平顶,上绘一大华盖,两壁绘大立佛,头上绘宝盖,每壁2身,东壁后部坍残,通第180窟主室。前壁无存,后壁中,开门道通主室,门两侧绘立佛,仅存东边一身。门道内两侧壁绘龙王。主室纵券顶,两边绘菱格因缘和本生故事,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两壁画被人剥去。后壁佛龛上凿3小龛,呈品字形,西小龛上残存2飞天,佛龛西侧保存一礼佛菩萨像,佛龛下绘2尊相对菩萨立像,其间绘一塔,塔下两侧绘相对2狮。该铺画东绘一怪物,面貌狰狞,佛龛内侧绘平顶山图案。前壁上圆拱壁绘兜率天说法,门两侧画大部被人剥走,其下尚存几身供养人像。两甬道道顶、外侧壁中绘托钵立佛,西甬道内侧壁绘争舍利。东甬道内侧壁绘分舍利。上部画被人剥去。后室横券顶。画同甬道顶,西端壁绘一伎乐菩萨像。东端壁绘二菩萨立佛,前壁为焚棺图,后壁为涅槃图。
  第180窟
  中心柱窟。前室大部坍毁,纵券顶,两壁残,前壁无存。后壁中开门道通主室。主室,从券顶,下作一层叠涩,正壁中开大龛。东壁前开龛,西壁前洞窟通第179窟前室,后室横券顶。
  该窟壁画保存较好。除两甬道、后室顶中脊绘四大忍冬纹饰和底沿绘三角垂帐纹外,各室右壁及龛内满绘千佛。
  第181窟
  中心柱窟。德国学者称最高处窟。该窟主室两壁原绘因缘佛传图,东壁仅存下栏3铺,西壁上栏保存2铺,下栏保存3铺,画已无存。
  第182窟
  小形窟。纵券顶,中脊画剥落,东边仅存菱格因缘故事画残迹,下作一层方棱叠涩。西壁坍毁,东壁为因缘佛传图,不清,后部开小龛。后壁龛内东侧绘菱格千佛和礼佛弟子,两侧画剥落。前壁坍残,仅存东段,下绘一立佛,上圆拱壁绘菱格因缘故事。
  第184窟(包括183、185两窟)
  中心柱窟。德国学者称河谷倒数第3窟。前室毁,仅存后壁。后壁中开门道通主室,门上保存一横列方孔,两侧各开一龛室。
  北龛室(第183窟),穹窿顶,内作8条幅画,中缀小花,底沿绘一圈垂帐纹,内侧绘菱格图案。
  北龛室(第185窟),纵券顶,两边各绘一坐佛,其下绘摩尼宝珠或供养人像。两壁均绘托钵立佛,上顶华盖。北壁立佛后下绘一蹲虎,南壁一立佛后绘裸体男孩。后壁中开龛,内外侧绘菱格图案,下绘供养比丘像。套门内上沿绘一大华盖。
  主室门道,平顶,中绘大团花一朵,两侧壁画剥落。
  主室长235厘米,宽233厘米,通高283厘米。纵券顶,画全被人剥去,下作一层叠涩。前壁上圆拱壁及门西侧壁画被剥,仅存一横列7身坐佛。两壁画被剥光,据残迹尚可辨知为因缘佛传图。后壁佛龛上开3小龛,呈品字形,龛间绘菱格因缘故事或坐佛,后壁中间和龛下壁画剥走,佛龛两侧绘礼佛菩萨像。内侧顶中凿一小圆拱。前绘太阳,两边绘菱格坐佛。
  两甬道道及后室顶绘菱格动植物图案,仅南甬道内侧壁残存4供养比丘像,余壁画均被人剥去。
  第186窟
  中心柱窟。德国学者称小河谷中心窟。主室长约238厘米,宽约246厘米,通高310厘米。纵券顶,中脊绘一行飞雁,残,仅存后2只,两边绘菱格因缘和本生故事,下作一层叠涩。两壁为因缘佛法,大部被人剥去,仅北壁残存后2铺。后壁龛上开3小龛,呈品字形,龛间绘菱格因缘故事,佛坐塔中,佛龛两侧绘礼佛菩萨像,龛下两侧绘相对二狮。龛内顶中凿一圆拱,两边绘菱格千佛。前壁略残,两侧壁画为比丘供养人像。圆拱壁上绘菱格因缘故事,佛坐塔中。主室门道内南侧壁下绘供养人,保存3身,北侧壁画剥落,两甬道道长约180厘米,宽约80厘米,通高约166厘米。顶绘菱格动植物图案,内外侧壁绘双幡覆钵舍利塔。后室长313厘米,宽约85厘米,通高169厘米,横券顶,画同甬道顶。余壁画同甬道侧壁。
  第187窟
  崖壁龛室。纵券顶,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两壁及顶壁画剥落。后壁开龛,两侧绘礼佛菩萨,上绘飞天,内顶中凿一小穹窿。后壁绘头光、背光。龛底面铺石膏。
  第188窟
  方形窟。纵券顶,无中脊画。德国学者称十二佛窟,长370厘米,宽285厘米,通高315厘米。两边菱格中绘因缘故事,南顶下沿中部一块被剥走,佛坐塔中。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前壁毁,两壁残,南壁中开门道通第189窟前室,绘立佛。脚登莲花。每壁原绘4身,南壁仅存3身。后壁绘4身立佛及胁侍、弟子像。后壁上半圆面绘佛说法,南关被人剥去。
  第189窟(包括190窟)
  方形窟。前室顶毁,北端壁残,南端壁仅存残垣,后壁上沿保存一横列方孔,开二门,北门为第189窟之门,南门即第190窟之门。入北门是第189窟主室,长370厘米,宽285厘米,通高315厘米。穹窿顶,顶中绘一大坐佛,其下绕之5层小千佛,顶前下绘涅。下作一层叠涩。两壁绘因缘佛传,北壁2栏8铺,3铺保存较好。南壁仅存前2铺。左侧画剥落,露一灶残迹,紧贴后壁露一门道,通第190窟。门壁两边绘立佛,南边立佛两侧绘众多持华盖供养菩萨。壁底沿保存一列供养人。北边立佛周围绘数身供养菩萨像。后壁画无存。
  入南门是第190窟,方形窟。长440厘米,宽100厘米,高180厘米。平顶,绘纵向大朵莲花3行,两壁中部和前部绘千佛,后部泥皮重层无画。北壁后开门道通第189窟。南壁前开一极小龛,后开一大龛,大龛正对北壁门道。
  此窟原为一僧房。第190窟即僧房之南甬道道,第189窟主室即僧房之居室,现穹窿顶及僧房居室横券顶所改,横券顶遗迹尤存。第189窟主室之门为居室前壁明窗所改。
  第191窟
  僧房窟。北甬道道,仅存后端壁,中开龛,居室覆斗顶下作一层叠涩。前壁毁,北壁仅存残垣,南壁略残,后壁完好。
  第192窟
  中心柱窟。前室无存。主室长约229厘米,宽310厘米,通高320厘米。纵券顶,中脊画剥落,两边绘菱格因缘故事,佛坐塔中,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两壁绘因缘佛传图,东壁仅存上栏。前壁毁,后壁佛龛上开3小龛,呈品字形,龛间绘菱格因缘故事,佛坐塔中,两侧画无存。佛龛中两侧绘菱格坐佛。两甬道道长约153厘米,宽约84厘米,通高178厘米。顶绘托钵立佛,西甬道外侧壁连同后室端壁绘因缘故事,内侧壁绘降火龙,底沿绘一排供养人。东甬道外侧壁连同后室端壁绘画仅存残迹,内侧壁上绘因缘故事,底沿绘垂帐纹。后室长345厘米,宽82厘米,通高180厘米。横券顶,画同甬道顶。前壁绘分舍利,后壁绘佛涅槃。
  第193窟
  中心柱窟。德国学者称龙王窟。前室,宽216厘米,通高240厘米。横券顶,仅存后券顶残部。东壁残,中开龛,上半圆面保存半幅释迦诞生图,龛内外侧均绘舍利塔,内绘坐佛,壁底沿保存一排供养人。前壁、西壁毁。后壁中开拱门道通主室,门道作拱形,两侧绘舍利塔,佛坐塔中,底沿饰带内绘供养人。主室长约230厘米,宽243厘米,通高310厘米。纵券顶,中脊画剥落,两边绘菱格因缘故事,佛坐塔中,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两壁绘因缘佛传图,每壁2栏4铺,壁底沿绘一排方格本生故事,大部被剥去。后壁佛龛上绘众多天神,龛内顶凿一方形槽。前壁上开龛,龛两侧绘菱格因缘故事,佛坐塔中,门东绘天王,门西绘龙王。两甬道道长126厘米,宽69厘米,通高181厘米。顶绘托钵立佛,西甬道外侧壁开龛,无画,龛下画被人剥去。内侧壁绘阿阇世王入浴。东甬道外侧壁保存2弟子像,残,后部壁画剥落,内侧壁绘分舍利。后室长286厘米,宽72厘米,通高179厘米。横券顶,画剥落,两端壁开龛,前壁龛东侧尚存壁画遗迹。壁两边开龛,龛间绘画甚残,为涅槃图。
  第194窟
  方形窟。大部分坍毁。纵券顶,残,两壁残。前壁毁。后壁下残。
  第195窟
  中心柱窟。东南半窟全毁。主室,纵券顶,中脊和南券顶坍毁,仅北券顶保存菱格因缘故事画,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北壁残,绘因缘佛传图2栏8铺,漫漶不清。后壁佛龛南部和上部毁残。北甬道前有门楣,顶中脊绘一行飞雁,两边绘菱格动植物图案。内外侧壁绘供养比丘和供养人像。后室长430厘米,宽158厘米,宽338厘米。平顶,南坍,上有飞天像残迹,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北端壁下有台基,前壁南部坍毁,中开龛,龛北侧绘一坐佛。后壁前为涅槃台,画剥落。
  第196窟
  中心柱窟。主室长478厘米,宽418厘米,通高505厘米。纵券顶,中脊绘一行飞雁,飞雁前端绘月,后端绘日,紧靠中脊两边第一列菱格绘伎乐天,其下6排绘菱格因缘故事,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两壁保存一横列方孔,其下壁画剥落。后壁佛龛周围菱形山影塑保存较多。前壁毁。两甬道道长200厘米,宽约100厘米,通高约240厘米,前后有门楣,顶绘菱格图案,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内外侧壁均剥落。后室长500厘米,宽225厘米,高375厘米。平顶,有2飞天像残迹,下作二层叠涩枭混线。前壁残,内存泥塑坐佛一尊,两端壁下前半为台基,后壁前凿涅槃台。后室四壁无画。
  第197窟
  中心柱窟。主室,残长124厘米,宽230厘米,通高308厘米,纵券顶,前坍残,尽绘千佛,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两壁每壁绘千佛9列,两壁底沿绘方格本生故事画,已漫漶不清。正壁未作佛龛,凿一凹面,两侧无画,上绘千佛,下前存台基。前壁毁。两甬道道长72厘米,宽约65厘米,通高约178厘米。顶两边连同两侧壁绘千佛,内侧壁中开龛,两壁底沿绘方格本生故事画,漫漶不清。后室长238厘米,宽124厘米,高222厘米。平顶,绘有托钵持杖立佛,两端壁上沿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壁下凿台基。前壁中开龛,龛周围绘千佛。后壁前凿涅台,上绘千佛,中绘佛涅槃背景。
  第198窟
  中心柱窟。德国学者称带旁洞的妖魔窟C。前室前残。宽397厘米,通高343厘米。纵券顶,中脊绘须摩提女故事,两边绘菱格本生故事,下作二层叠涩。券顶两边露出原僧房横券顶遗迹,两壁上保存一横列方孔,下为因缘佛传图,现仅存残迹(东壁露出原僧房居室门道,进门道东去为甬道道,后改为小窟,德人称带旁洞的妖魔窟B,纵券顶,下作双层叠涩。前部顶绘动植物菱格图案,两壁为因缘佛传图,原每壁2栏4铺)。后壁佛龛周围残存菱形山影塑,佛龛西侧画为人剥去,前壁毁。两甬道道长205厘米,宽约90厘米,通高192厘米。前后有门楣,门楣内上月形面中绘披缨络菩萨坐像。顶中脊绘千佛,两边绘本生故事,每壁2铺。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内侧壁上部绘佛说法,外侧壁上部绘佛传故事,甚残。各侧壁下部画被剥去。后室长458厘米,宽194厘米,高340厘米。平顶,有飞天像残迹。前壁开龛,龛内绘弟子2身,龛西壁画被人剥去。后室前壁门道上部仅存原塑像用的橛孔若干。两端壁前半部下有台基,后壁前凿涅,两端壁及后壁画剥落。
  第199窟
  中心柱窟。德国学者称带旁洞的妖魔洞A。主室长217厘米,宽约330厘米。纵券顶,大部坍残,西券顶残存几菱格因缘故事画。下作一层叠涩,下绘方格大朵莲花图案。前壁、东壁毁,西壁残,绘因缘佛传图,仅存残迹。后壁上坍残,佛龛周围原菱形山无存,仅留橛孔。两甬道道长173厘米,宽85厘米,通高约172厘米。顶中脊绘一行飞雁,两边绘菱格动植物图案,内外侧壁画为人剥走。后室长338厘米,宽80厘米,通高168厘米,横券顶。各壁画无存。前壁画被人剥去。甬道内外侧壁和后端前壁被剥走壁画为最精美的佛传故事连环画。
  第200窟
  方形窟。覆斗顶,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前壁毁,两壁残,后壁完好。
  第201窟
  中心柱窟。纵券顶,下作一层叠涩。两壁完好,西壁前部有龟兹文题记。后壁、前壁完好。后室,横券顶,前后壁呈弧形。
  第232窟
  僧房。东甬道道坍残,纵券顶,仅存后端壁和东壁。居室,纵券顶,两壁仅存残垣,后壁完好,前壁毁。
  第233窟
  方形窟。分东西两窟,两窟在中间互相打破。西窟,平顶,残,下作一层叠涩。西壁、后壁存,前壁毁。东壁前部为东窟打破。东窟,横券顶,仅存东壁、后壁。后壁西面略凸出,其上两边各一方孔,应为原安门框的遗存。东窟很可能是一僧房窟。
  第234窟
  方形窟。平顶。西壁下开龛,东壁中凿一龛形凹面,是为灶,前后开龛。前壁东门西窗,后壁中开龛。
  第235窟
  长方形窟。纵券顶,残,两壁残,前壁毁,后室完好,整窟无泥皮。
  (四)后山区
  第202窟
  僧房窟。前有廊道遗迹。东甬道道,纵券顶前无存,仅存后端壁和东壁。平顶,前壁无存。余壁完好。该窟各壁岩石嶙峋,并无泥皮。甬道道仅凿一半,另一半未凿。
  第203窟
  僧房窟。西甬道道,平顶西壁后开龛正对居室门道。居室,横券顶。西壁一灶遗存完整,东壁有龟兹文题记。前壁中开窗,后壁完好。
  第204窟
  僧房窟。东甬道道,平顶,后端壁中开龛。居室,下作一层叠涩。东壁遗存一灶,保存较好。前壁窗残,西壁、后壁完好。
  第205窟
  中心柱窟。德国学者称佛母窟、摩耶窟。前室长360厘米,宽382厘米,高298厘米。两壁残,画仅存残迹。前壁坍毁,后壁两侧开落地龛,中开门道通主室。主室长350厘米,宽330厘米,通高320厘米。纵券顶,中脊画仅存前部,绘须摩提女故事,两边绘菱格因缘故事,佛坐塔中,下作一层叠涩。两壁绘因缘佛传图,每壁2栏8铺,大部被人剥去。后壁佛龛周围影塑全毁,仅存橛孔。前壁上为一铺说法图,两侧因缘佛传图残。两甬道道长约168厘米,宽约76厘米,通高185厘米。顶绘菱格图案,东甬道内侧壁绘分舍利图,余壁画被人剥去。后室长342厘米,宽92厘米,通高175厘米。横券顶,画同甬道顶。后壁绘佛涅槃,两端壁及前壁画被人剥去。
  第206窟
  中心柱窟。德国学者称洗足窟。前室无存。主室纵券顶,壁画仅存一菱格画,下作一层叠涩。两壁绘因缘佛传图,原每壁2栏8铺,现西壁画脱落,两侧绘礼佛菩萨像,龛下壁画漫漶不清,前壁残毁。两甬道道中脊绘一行飞雁,内外侧壁绘菱格因缘和本生故事。后室横券顶,画剥落,前壁绘坐佛,残存2身。西端壁绘菩萨坐像,东端壁画无存。后壁为涅槃图,仅存残壁。
  第207窟
  中心柱窟。德国学者称画师窟。前室残毁,顶及前壁毁,两壁残,后壁开门通主室,主室5层套斗顶,各层尚存少许边饰图案。两壁为因缘佛传图,东壁画几为人剥光,紧靠甬道门边缘残存画家双脚,西壁残存3铺。后壁佛龛周围原塑菱形山,全毁,仅存橛孔。前壁四周画剥落。两甬道道壁画仅残存西甬道外侧壁一僧人像。后室横券顶,画剥落。后壁为涅槃图。
  第208窟
  中心柱窟。前室平顶,两壁均残,前壁毁。主室纵券顶,下作一层叠涩,后壁、两壁、前壁及两甬道道完好。后室横券顶,整室被淤泥所塞。
  第209窟
  方形窟。坍毁,仅存西壁、后壁残垣。现该窟东部被淤泥所塞。
  第210窟
  方形窟。覆斗顶。两壁均残,前壁坍毁。后壁正中开龛。
  第211窟
  方形窟。长255厘米,宽250厘米,通高285厘米。纵券顶,下作二层叠涩。四壁墨书龟兹文题记,西壁尤多,中被剥去一块。前壁门道顶中凿无底方龛,遂使门洞呈凸形。
  第212窟
  长方形窟。德国学者称航海窟。长1095厘米,宽320厘米,通高366厘米。纵券顶,画仅存中部,中脊中段存一金翅鸟,残,两边绘菱格画,大部为白粉盖。仅能见残片。前部原有一僧房,横券顶,尚存券顶两边。形成一半圆形凹面。券顶下作一层叠涩,两壁绘边饰图案,上半部画被人剥去。中绘忍冬纹饰,每隔一定距离,绘一人头或骷髅头。下部四周绘边饰,竖边饰绘坐禅比丘像,前壁坍残,西角尚存一比丘立像。后壁画西下一方块被剥去,余画无存。
  第213窟
  方形窟。平顶,四壁有龟兹文题记。东壁尤多。壁门为圆拱门。
  第214窟
  僧房窟。横券顶,下作一层叠涩。前壁毁,两壁残。后壁完好,三壁中环绘波状和剑式鳞纹2道,于东壁串一大铺画,内有菩萨残迹。
  第215窟
  僧房窟。东甬道道,纵券顶。居室,纵券顶,坍残,下作双层叠涩。两壁坍残,前壁毁,后壁完好。
  第216窟僧房窟。西甬道道长约260厘米,宽95厘米,通高214厘米。纵券顶,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后端壁开小龛,西壁后开龛正对居室门道。居室长330厘米,残宽215厘米,通高337厘米。横券顶,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前壁坍毁,两壁残,西壁残存一灶,后壁完好。
  第217窟
  僧房窟。无甬道道。横券顶,前残,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前壁坍毁,后壁完好。
  第218窟
  僧房窟。西甬道道,长约274厘米,宽82厘米,通高134厘米。纵券顶,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仅存后端壁和西壁。门道内侧后壁中开龛。居室,残长180厘米,宽320厘米,残迹高237厘米。横券顶,前残,下作2层叠涩出枭混线。东壁残,西壁、前壁毁,后壁完好。
  第219窟
  中心柱窟。德国学者称未生窟。主室长475厘米,宽430厘米,通高550厘米。窟顶两边绘菱格因缘故事和伎乐飞天,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后壁佛龛周围菱格山影塑无存,仅存橛孔,壁上沿与券顶接处凿弧形凹槽。两壁上保存一横列方孔,下为因缘佛传图,每壁2栏8铺,前壁坍毁。两甬道道长242厘米,宽97厘米,通高210厘米。前后有门楣,顶绘菱格图案,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西甬道外侧壁绘佛游方行化,东甬道外侧壁绘第一次结集。西甬道内侧壁绘阿阇世王入浴,东甬道内侧壁绘分舍利。后室长500厘米,宽227厘米,通高330厘米。横券顶绘飞天,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两端壁下有长台基,上半圆面壁绘有飞天,东端壁上绘一树,下绘一执花盘的树神像,前壁中开龛,两侧壁画被人剥去。后壁前凿涅槃台,上壁泥皮无存。
  第220窟
  长方形窟。平顶,坍残,两壁残,每壁开龛。西壁有汉文题刻“天宝十三载”,后壁有龟兹文和汉文题刻,汉文谓“大麻(历)四月”4个字。前壁(北壁)无存。
  第221窟
  僧房窟。西甬道道,平顶,西壁后开龛,正对居室门道,门道里侧壁中开方龛。居室,覆斗顶,下作一层叠涩。西壁残存一灶,东壁前开龛,前壁中无明窗。
  第222窟
  方形窟。德国学者称豺狼窟。前室,坍残。主室长315厘米,宽300厘米,通高325厘米。穹窿顶,下作五层叠涩线,西壁有龟兹文题记,东壁前有龟兹文和汉文题记,汉文为“贞元十年”后被人剥走一块,后壁中开龛,上沿绘龛楣,龛东绘有兽倭裸妇形象。分上下2铺,前,壁东门西窗,上亦书有龟兹文题记。
  第223窟
  僧房窟。西甬道道长370厘米,宽91厘米,通高205厘米。纵券顶,下作二层叠涩,西壁后开龛正对居室门道。居室长370厘米,宽348厘米,通高303厘米。横券顶,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西壁残存一灶,各壁完好,前壁中开明窗。
  第224窟
  中心柱窟。德国学者称第三区佛母窟、摩耶窟。前室长325厘米,宽249厘米,高330厘米。平顶,上绘纵向莲花和忍冬纹相同饰带6条,西壁中绘坐佛,周围绘天龙八部诸神像,底洞边饰垂帐纹,东壁残,画被人剥去。前壁坍残,仅存西侧,绘龙王像一尊。后壁中开门道通主室,两边绘供养人和供养人比丘,每边3层,漫漶不清。主室长375厘米,宽340厘米,通高350厘米。纵券顶,中脊绘须摩提女故事,两边绘菱格因缘故事,下作双层叠涩。两壁上保存一横列方孔,下为因缘佛传图,每壁2栏8铺。后壁佛龛周围菱形山影塑无存,仅留橛孔。前壁上圆拱壁画为人剥去,两侧为说法图。两甬道道长约193厘米,宽约78厘米,通高约193厘米。顶绘菱格图案。西甬道外侧壁画为人剥去,内侧壁绘阿阇世王入花园,甚残。东甬道道两侧壁画为人剥去。后室长340厘米,宽220厘米,通高230厘米。横券顶,东端壁残留一立佛,余壁画被人剥去。后壁凿涅槃台。
  第225窟
  僧房窟。与第226窟共一前室。前室,平顶残。西壁残,东壁开门,为第226窟甬道门。后窟壁东开壁甬道门西开窗。甬道道,平顶。东壁开2龛,后龛正对居室门道。居室,覆斗顶,下作一层叠涩。东壁残存一灶,前开小方龛,前壁西开小方龛。
  第226窟
  僧房窟。与第225窟共一前室。甬道道东西向,纵券顶。居室横券顶,残毁。南壁、东壁坍毁,西壁保存一龛形凹面,为一灶残迹。北壁两边开小龛。
  第227窟
  中心柱窟。德国学者称饿鬼窟。主室套斗顶,残,4层,画剥落,下作二层叠涩出枭混线。两壁残,中开龛,两边绘6横列带式因缘故事画,底沿又绘一列乐舞菩萨像。后壁佛龛上绘伎乐飞天,东甬道门上壁绘有一持鞭赶牛人的形象,西甬道门上壁画被剥走,佛龛两侧绘礼佛菩萨,龛内侧每侧绘方格地狱画5铺。后室横券顶,上绘飞天,残。两端壁开龛,绘摩尼宝珠,两侧下绘供养比丘像,仅存2身。龛内侧壁画或脱落,或剥走。前壁为焚棺图,上部残存信士哀悼形象。后壁前凿涅槃台,台前绘垂帐纹,壁上保存有举哀弟子画残迹。
  第228窟
  方形窟。前室,纵券顶坍残。前壁毁,两壁残。后壁中开门道入后室。后室纵券顶,各壁完好。该窟无画。
  第229窟
  方形窟。纵券顶,中脊绘一坐佛,周围绘菩萨像拱卫。中脊两边(连同两壁)最上排绘坐佛,最下排绘佛和菩萨相间的立像,中间6排绘带式因缘故事画。后壁画同两壁。门壁下残,上部绘画与后壁对应。
  第230窟
  僧房窟。无甬道道,横券顶,前残,下作一层叠涩。前壁坍毁,西壁后残,保存一灶,东壁、后壁完好。第231窟僧房窟。东甬道道,平顶,后端壁中开龛。居室,下作一层叠涩,东壁残存一灶,前壁中开窗,各壁完好。
  第二节 库木吐拉石窟
  库木吐拉石窟位于今库车县城以西约30千米的渭干河龙口,地理坐标北纬41°47′75″东经82°40′50″。其上游直线距离15千米有克孜尔石窟,东北坐落克孜尕哈石窟,西,南方又有托乎拉克埃肯石窟。1961年3月4日,库木吐拉石窟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18世纪30年代,谢济世巡视库车一带,他所著《戎幕随笔》记载库木吐拉石窟:“丁谷山千佛洞白衣洞,即唐书所谓阿羯田山..白衣洞有奇篆十余,剥落不可识..洞中石壁上镌白衣大士像,相好端正,衣带当风,如吴道子笔..上下山谷,佛洞以百数。”
  徐松《西域水道记·卷二》载:“渭干河东流,折而西凡四十余里,经丁谷山西,山势斗绝。上有石窟五所,高丈余,深二丈许,就壁凿佛像数十铺,璎珞香花,丹青斑驳。洞门西南向,中有三石楹,方径尺,隶书梵字,镂刻回环,积久剥蚀,唯辨建中二年字。又有一区是沙门题名。”此为国内古文献中有关库木吐拉石窟的最早记载。
  洞窟分布在渭干河东岸悬崖峭壁上,上下层叠,鳞次栉比,背山面水。现存编号洞窟112个,其中窟形和壁画保存较好的有38个。洞窟分布南北两区。南区有洞窟32个,北区有洞窟80个。最北部的68号至72号5个洞窟,窟檐甬道,悬在半山。
  洞窟营造分三个时期:第一期为两晋时期,第二期为南北朝至隋朝时期,第三期为唐朝至回鹘高昌时期(阎文儒说)。前期石窟营造与克孜尔石窟极为相似,后期石窟则与克孜尔石窟风格迥异。
  库木吐拉的前期(第一期)石窟主要为中心柱窟,以46、63号窟为两类洞窟代表。库木吐拉石窟的中期(第二期)石窟除中心柱窟外,出现方形窟穹庐顶窟,以21号、23号和34号窟为代表。
  中期壁画的风格与前期相比较有进步,人物形象的轮廓既劲且细,有屈铁盘丝之风。人物多作深浅不同的晕染,立体感极强。用色以蓝、白、绿为主,特别感到明朗而爽快。
  库木吐拉的后期石窟,除了继续保存着中心柱窟以外,出现长方形纵券顶正中设高50厘米的坛基的石窟。这类窟以库木吐拉14号窟、16号窟和45号窟为代表。
  后期洞窟的壁画在人物形态上,早已扫除了原有的滞纯呆板的笔法,显得生动活泼。用线上,刚劲如屈铁盘丝,粗细相间,自然圆润。无论是在边纹上,窟顶上,或佛座下,都应用了朵云状,它与宝相花纹,成为当时代表的纹饰。在房屋画上,已能创造出“向背分明”、“深远透空”的艺术效果。至此,库木吐拉石窟壁画艺术已达到它的最高峰。
  库木吐拉石窟的规模仅次于克孜尔石窟,造窟年代晚于克孜尔石窟,但延续凿窟的时间较长,保存至今的龟兹晚期的石窟较多。尤其是库木吐拉石窟中遗存数量可观的汉风洞窟,为克孜尔石窟所没有,也为它处的龟兹石窟所罕见,故十分引人注目。汉风洞窟的出现理应同唐朝在龟兹设立安西都护府、大量汉兵屯戍和汉僧移居,有着密切的关系。
  库木吐拉的汉风洞窟,主要是指壁画的题材内容、布局构图、人物造型、装饰纹样、绘画技法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中原地区的汉族佛教艺术风格,或受到中原佛教艺术巨大影响的洞窟。
  库木吐拉的汉风洞窟,20世纪初被切割盗走流散国外的壁画,至今未全部发表,已发表的资料主要是德国人和日本人的著作。按1933年统计,德国柏林印度艺术博物馆所藏库木吐拉石窟壁画为26.8平方米。
  库木吐拉石窟北区的80个洞窟中的汉风洞窟有32个、龟兹风洞窟16个,其他属僧房窟和壁画全毁无法判断的有32个。国内专家学者初步确认的汉风壁画遗存的洞窟是:7、8、9、10~17、22、24、30、36~38、79(以上在南区);41、42、45、46、附1、74、75(以上在北区)。
  在洞窟的形制上,汉风洞窟与龟兹风洞窟基本上没有明显区别,绝大多数的汉风洞窟窟形是龟兹原有的窟形。个别汉风洞窟的形制上,受到汉族地区石窟形制的影响。如第68~70窟,是一组统一规划开凿的汉风洞窟,在形制上,主室以内部分,是龟兹形式,或为中心柱窟,或为僧房(讲堂)。这组洞窟比较特别的是,五个洞窟都有一个共同的前室。前室都是平顶,其前壁为敞开或半敞开的形式。五窟前室之间凿有通道,南北连通,使五窟的前室联结成一个“前廊”。这种有前廊通连的成组洞窟,在龟兹石窟中是一个孤例。
  汉风洞窟的壁画题材内容和形式则有以下几个特点:(1)经变画的出现。大幅经变画,是中原地区经变画的原样移植,是汉风洞窟中的典型汉画,如14号窟经变画。(2)尊像图的出现。这些尊像图大多是佛与菩萨相间或成组地出现,形象完全是汉族式样。像旁也标有汉文榜题。这类汉风尊像图在龟兹中仅见于库木吐拉石窟壁画,如23号窟中的汉风尊像图。(3)汉式千佛的出现。龟兹风格的千像,每身佛像外围有方形或长方形的边栏,或在各列之间隔以边栏,在用色上,千佛的袈裟、光头、背光色彩变化较多,整体千佛壁画富有图案般的装饰效果。而汉风千佛大多不画边栏,仅由以千佛的形体形成竖成行、横成列的布局;千佛的形象比较一致,用色雷同,且又多画在白色壁面上,色彩单调而少变化;在构图上画面留有一定空白,注意经营位置,讲究笔墨情趣;在设色上清淡典雅;千佛绝大多数画在主室券顶的左右侧壁上,有的画在主室的左右壁,整体布局也是有别的。(4)装饰纹样的运用,有着鲜明的汉风特点,尤其是汉式云朵的出现。(5)汉式供养人像的出现,虽然保存数量不多,但其他衣冠服饰与龟兹服饰截然不同,身着汉族服饰的供养人像毫无例外地都出现在汉风洞窟中。
  库木吐拉石窟有大量汉僧题记。1928年黄文弼考察时,记录题记中的汉僧不下30余名。
  2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顶中心画出一个大圆球,似为日天的形象,因为紧靠着它画的是一只双尾的金翅鸟。窟顶左、右两侧画因缘故事,由于壁画十分残破,已经很难辨认了。
  后室后壁画着山林鸟兽。山林显得十分幽深,山林中的动物则在自由地奔跑跳跃,显出活泼可爱的神态。
  中心柱后壁也画着山林鸟兽,其中有一幅画仍保存得十分清晰,画面是这样的:在丛生着掌形树的两座山之间飞架着一座弧形的桥,桥上正有一只羊踯躅不前,低着头似乎在俯视桥下万丈深渊中的清清的流水,形象逼真,充满了生活情趣。
  7号窟
  纵券顶中心形柱窟。正壁下部,有塑像台座残迹。窟内壁画全部残去。窟内曾有千手观千眼观音菩萨像。
  8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主室部分塌毁,左右甬道大部分残去。甬道内侧壁上有千佛壁画残迹。后甬道前壁壁画保存较多,但画面形象不甚清晰。千佛为汉式,着双领下垂式袈裟,作结跏趺坐式于莲座上。
  9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
  右甬道右壁画一毗卢舍那佛。此佛的身上画出无数小佛。
  10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窟顶左、右两侧各画坐佛三列,每列原有11身。坐佛袈裟为右袒、通肩和偏衫三种形式。坐式有结跏坐和交脚坐等不同姿态。坐佛下为圆形莲座。佛颈均侧转、微俯,注视其旁侧的供养者。手印互异,周围画出天雨花,两端以各种图案作边。
  11号窟
  纵券顶长方形平面窟。窟中筑有祭坛。
  窟顶中心为天象图。日天被画成中心是一片红色的球状物,周围是八个雉堞状物,象征着光环;月天被画成一个圆圈,周围画出九个圆点,作为星星,外面又以朵云作衬托。在这个石窟中,天象图只画出日天和月天,其他如金翅鸟、紧那罗、火天等形象都不见了。同时,日天和月天的形象也不再拟人化了,而是拟物化了。
  窟顶左、右两侧壁画着小千佛,似为模印而成,其数量之多超过1000个,在艺术上则是1000个佛一副面孔,一种模式。
  12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中心柱正壁开龛。
  左甬道右壁保留着千佛的残画。千佛系模印而成。佛坐莲花座,穿双领下垂式大衣,莲花座下画出朵云,象征着佛国天堂的景象。
  后室顶画出法轮,四周绕以朵云。法轮形如莲花,由里外四层组成,最里层是一个圆圈,中间画着6个白点组成的圈;圈的中心也是1个白点,因此看起来状如花蕊;第二层是一个同心圆,中间画出由3个钉状物为一组、共有9组成辐射状的图案;看起来状如花萼;第三层是8个雉堞状物组成的轮片,看起来状如花瓣;第四层是用颜色晕染出的一片色彩,形如光环。
  13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
  窟顶左、右两侧画供养图。佛穿双领下垂式大衣,坐莲花座上,座下是朵朵祥云。佛的头顶有宝盖,周围是天雨花。每一躯佛的两边各有一位供养者。他们也坐在莲花座上,但是与佛的莲花座相比,显得较小。在供养者头顶的空间中飞舞着种种乐器,有箜篌、排箫、腰鼓、阮咸等,它们似乎能不奏自鸣,为供养佛而奏出种种美妙的音乐来。
  14号窟
  纵券顶长方形平面窟。
  窟顶中心画日月星辰图。日天画成一轮红日,中间是一个圆心,四周画出光芒;月天画成一轮满月,四周是8颗小星星。窟顶左、右两侧为小千佛,共有24列,每列有24身小千佛。
  右(北)壁画“降魔图”:释迦居中作结跏趺坐式于莲花座上,袒露右臂,闭目暝思,周围是熊熊烈火,烈火中画出许多妖魔。此壁还画有“房舍图”,虽然已经漫漶,但是仍可看出重重屋宇,富有立体感。此壁尚画出“迎佛图”,两上服饰华丽的王公贵族正在迎接佛的来临。
  左(南)壁东端绘释迦涅槃的场面。
  15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由三个同类型石窟组成。
  左边右窟的左、右甬道门楣上俱画出飞天,她们的天衣飞扬,衣带在云彩间飘动,其线条象是一气呵成,无顿塞之感,在艺术上已经可以与敦煌莫高窟盛唐壁画中的飞天相媲美了。右边的石窟已残。
  16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窟顶中心画日月星辰图。窟顶左、右两侧为小千佛图。
  左壁画西方净土变。右壁画东方药师变,并有“十二大愿”汉文榜题。此壁还画出“房舍图”,与14号窟右壁的“房舍图”相似。
  左甬道顶端画有日天、月天、大雁和云气,并有菩萨残像。左甬道门楣画供养菩萨数躯,上有云气。右甬道门楣亦画供养菩萨数躯。
  中心柱正壁原塑有立佛,今已坍毁,壁面上部开有佛龛。中心柱后壁画一佛两菩萨,上有飞天。
  主室前壁窟门上方,原有一幅涅图,已被德人割取盗走。
  22号窟
  大型横券顶长方形平面窟。
  正壁开有一龛,龛上壁画凿出十几个壁孔,原先似曾用于安装木橛。
  23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
  窟顶中心画天象图。日天身穿甲胄,一副武士装扮,两手撑在膝上,背后的披风各在身体两侧形成三条飘动着的三角形衣角,看起来像是一对翅膀。日天坐在一辆双轮车上,轮上的车轴长长地露出在外面。两轮之间成一个方台,日天就坐在方台上,身后是一圈有无数条辐射线组成的光环,象征着太阳的光芒。金翅鸟被画成鸟的形状:鹰嘴、鹰爪,张开多毛的翅膀,正在用它的锐利的嘴和爪紧紧地叼住一条满身长着鳞片的蛇。金翅鸟的下面是一只正在飞翔着的白色大雁。
  窟顶左、右两侧画因缘故事。佛坐于方座上,袒右臂,头上有伞形宝盖,周围有掌形树和箭形树,构成一个菱形格。佛的衣服用极细的线条勾出褶纹,然后用色平涂。佛的双眼紧闭,小口微张,双手作“转法轮印”。佛的身旁各有一个因缘人物,或站着,或坐着,或上身赤裸,或身穿上衣,或手持长茎花,或手执宝盖。
  右壁画出一个个的正方块。正方块的上沿画出天宫墙栏,正方块中间画佛说法图:佛居正中,坐方座上,袒右臂,双手作“转法轮印”,周围是闻法四众,有头戴宝冠、画出项光的诸天,有身穿袈裟、光头,袒右臂的比丘,有身穿各种民族服装的优婆塞和优婆夷。他们都以佛为中心,仰望与注视着佛,似在如饥如渴地倾听佛宣说的无上妙法。
  窟门左壁画一立佛,用三根线条勾出项光与背光,穿长袍,袒右臂,脚下有一个仰着头的侏儒。
  后室右壁画一金刚力士,以三宝标、摩尼珠、天雨花为背景。
  24号窟
  纵券顶长方形平面窟。
  左窟顶尚有小千佛残画。小千佛系模印而成。一躯红色小千佛与一躯黑色小千佛相同,排成一行,行行一律一个模式,小千佛坐莲花座上,袒前胸,有项光、背光。小千佛之上有一两牛相搏之图画,甚有生气。
  28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
  窟顶左、右两侧俱画小千佛。小千佛系模印而成。一个小方格中印一躯小千佛,两边有6个点。由四种不同颜色的小方格构成一组小千佛,中有四种姿势。几组小千佛构成一行小千佛。几行小千佛构成整个窟顶的小千佛。
  中心柱正壁开龛,龛上壁面画千佛。
  29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
  窟顶左、右两侧画因缘故事。一个小方格中画一个因缘故事。画中的佛坐莲花座上,袒右臂,旁边有一个人,都赤裸上身,下身着裙,跪在地上,有戴角形帽的,有束发的,双手或作供物状,或作乞求状,更有一人一手举过头顶作辩论的形状。这些因缘故事画的一个特点,就是佛与众人的关系亲密无间,没有尊卑之分。众人跪在佛的身旁,其手甚至接触到了佛的身体,而佛似与众人,或作亲切之交谈,或与之进行激烈之辩论。总之,佛的形象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冷冰冰的、神圣不可侵犯的,而是亲切的、慈祥的、与众人是水乳交融的。
  中心柱正壁开龛,龛上壁面也画有因缘故事。
  30号窟
  纵券顶方形平面窟。
  窟顶左、右两侧画法轮,法轮形如莲花,中间为一个圆心,四周画出七个花瓣。
  正壁画有佛像,现在只残存项光与宝盖,佛像已漫漶不清。
  33号窟
  穹庐顶方形平面窟。穹庐中画出成辐射形的条幅,条幅中尚残存一佛二天人的画像。佛有项光,着长袍,袒右臂,袍上无褶襞。佛的双手作“转法轮印”。
  34号窟
  穹庐顶方形平面窟。
  穹庐中画出12条幅,第一条幅中各画一个人物:有的身着圆领左衽长袍,腰束带,衣摆镶着花边,为涡漩形花纹,下身着长裤,足上着长靴,头上有项光、有宝盖,眼呈三角形,满脸凶光,一手持着一盏灯,一手按住一把宝剑;有的身着无领对襟长袍,腰束带,头上有项光,宝盖,戴着圆形帽,双眼圆睁,一脸杀气,一手举着一盏灯,一手按住一把宝剑;有的则在头上伸出六个蛇头,那显然是龙王的形象。这12条幅中画着的人物,似为佛的护法神。
  穹庐顶突角拱平面上各画着两个人,面貌奇特:眼呈斜三角形,眉毛好似两条相连的卧蚕,鹰勾鼻通于额间,唇上有一绺八字胡子,唇下全是长须,满头卷发,卷发中露出一只有叉的角,也露出一对奇怪的、倒卷尾巴形的耳朵,头上有项光,上身赤裸,佩戴着项圈、手镯等饰物。他们共同捧着一个圆盘状的东西,似为一对波斯海神,因为在他们的周围充满着水生动物,有狮头螺蛳、猴头鱼、水母、海马、水鸟等。这样,一个穹庐包括了天空与海洋,构成了整个宇宙。
  窟中四壁各绘着每行八幅、共有五行的因缘故事画。在每行因缘故事画之间的空隙处,有一条白色的宽带,用龟兹文写出每幅画的内容。因缘故事画中的佛处在宫殿之中,周围是墙垣、台阶。佛坐方座上,姿态各异:有的两腿交叉,脚放在相对的大腿上,足心向上;有的右腿放在左腿下;有的两膝微抬;有的一腿弯曲或抬起,另一腿下垂;有的左腿弯曲,右膝屈起等等。佛都有项光、背光。项光用双线条画成,背光用两根双线条画成。佛的头上有高肉髻,袒右臂,袍端无褶襞,赤双足,佛的两旁都有人物,有的为两个,有的竟达四人之多。
  36号窟
  横券顶中心柱形窟。
  窟顶残存有少量祥云、天雨花壁画。中心柱正壁原塑有立佛,惜已坍毁,但台基尚存。后室左、右壁有残画,内容已无法辨识,但是壁画的线条飘逸流畅,如行云流水,十分高超。
  38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
  左、右壁开龛,龛内有椭圆形的浅浮雕背光,龛楣画有修行图。
  中心柱正壁原塑有立佛,现在立佛已毁,尚存浮雕成的背光,中间画着小千佛。左、右甬道顶画飞天。飞天头戴宝冠,有项光,前身上仰,腹部以下平伸,一足向后伸出,一足向上翘起,裙角呈圆形,衣带粗大,有飘动感。
  左甬道左壁画立佛,脸形椭圆,细眼长,嘴紧闭,面露笑容,眉目清秀,安详慈爱,旁有供养菩萨。
  左甬道右壁画千佛。右甬道左壁画千佛。
  右甬道右壁有佛头部残像:头上有高肉髻,脸型扁圆,眼细长,嘴小而微微张开。
  后室后壁开龛,龛内画火焰形背光,龛旁画托钵佛,佛的下方有四众,双手上举作乞求状,另有三个侏儒。后室左壁画立佛,项光、背光画成波浪形花纹,面目则与左甬道左壁的立佛相似。
  中心柱后壁残存一佛头之像:上有螺发,脸浑圆,眼细而微睨,作下视状;嘴紧闭,细而长。
  42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窟顶残留模印小千佛。右壁也为模印小千佛,壁上残留有回鹘文题记数行。中心柱正壁原塑有立佛,今已毁。
  43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
  窟顶左、右两侧画因缘故事。佛袒右臂,结跏趺坐于莲花座上,头上有十分华丽的红色白点宝盖。佛的衣服各各不同,不仅颜色各异,有红的、绿的、紫的,而且花纹也互异,有方格的、长方格的、方格中加点的、长方格中加点的。佛有项光、背光,四周画掌形树,树丛中还画出朵朵小花,色彩十分艳丽。佛的衣服上有褶纹,但不是用线条描绘出来的,而是用深浅不同的晕染造成的阴影来表示的。佛的身体裸露部分,也作一定程度的晕染,看起来给人以丰满的感觉。佛的身旁都画有一人,有的是袒露右臂的僧人,有的是穿着民族服装的各族信徒,他们穿着短衣、短裤,赤着双足,眼、鼻、嘴都集中于颜面一点,长耳,手指、脚指细长灵巧。所有人物都用一种极为流利的细线绘成,体态匀称,比例适度,很富有真实感。因缘故事画的下端,即窟顶的边缘部分,画出一行本生故事,现在尚能看清的有一幅“四禽闻法本生”故事画,它被绘在一个深山的环境中,周围是嶙峋的山石和菌形树,其间坐着一个侧过身来的瘦削婆罗门,他正对着四只动物在宣说佛的妙法。这四只动物神态可掬,小蛇仰起了头,鹿匍匐着身子抬起了头,鼓起来的眼睛注视着婆罗门,鸽和鸟也是如此,生动地描绘出深山老林中这种人与动物之间密切相处的关系,特别是把动物的“灵性”画出来了,这幅画可以说是龟兹石窟动物画中的杰作了。
  左、右壁为模印千佛。
  窟门上壁画弥勒说法图,惜已残破,但从闻法诸天的形象来看,都是用十分细的线条画出人物的眉目、衣着和褶纹,线条劲健有力,似使用了铁线描法。
  中心柱正壁开龛,龛上壁面画斜方图案的菱形格,格中模印出小千佛,坐莲花座上,有的着通肩式大衣,有的则着双领下垂式披衫。
  45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窟顶中心画一行宝相花图案,笔法细腻,色彩绮丽,为龟兹石窟壁画艺术中之上品。
  窟顶左、右两侧画大千佛。佛坐于莲花座上,或袒右、或通肩、或袒胸;或作“禅定印”、或作“施与印”、或作“施无畏印”、或作“论辩印”、或作“作法轮印”;或坐“莲花座”、或坐“通健座”、或坐“瑜伽座”、或坐“安逸座”、或座“游戏座”。佛头上有高肉髻,项光,背光俱用一粗一细两根线条勾成,中间用色涂抹。整个佛像用细线勾出轮廓和衣褶,然后用色平涂;项间、臂部还稍作晕染。佛与佛之间配以彩色的祥云与天雨花,从而画出了一幅佛国天堂的景象。大千佛的下方尚保存有一行椭圆形的浅浮雕背光,用色彩鲜的团花图案装饰,十分华丽。
  右壁也画出千佛,可是从技巧、用色上看,已经大大不如窟顶上的千佛了。
  46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
  窟顶中心画天象图,画出了日天、月天、火天、金翅鸟、紧那罗的形象。日天戴四角帽,双脚交叉坐于车上,车有双轮。日天的上衣成大鸟的翅膀状,头上有一圈黑色的项光,而全身被无数白色辐射线组成的光环包围着。月天与日天一样,也是双脚交叉坐两轮车上,只是头上戴的为两角帽,全身被包围在一圈黑色的光环内,可能是表示着黑夜,从此与日天的白色光环相区别。金翅鸟被画成人头鸟身的怪物,嘴上叼着一条蛇。紧那罗头上有两只角,胸前袒露着两只高耸的乳房,一手高举,处在一半由云彩、一半由黑色烟雾组成的天空中。火天作僧人打扮,身着黑色长袍,袒露右臂,双足赤裸,一手下垂,一手抬起、持宝珠,身体两侧冒出火舌。
  窟顶左、右两侧画出一个个红色、白色或黑色的菱形格,格中画出因缘故事。画中的佛,头上高髻,双眼紧闭,坐方座上,以箭形树、掌形树为背景,间杂以点点繁花。佛的身旁有一个人,上身赤裸,胸部、腹部用色晕染出一块块鼓起的肌肉,作着不同的姿态。因缘故事画的下方画出一行本生故事,尚能看清的有“兔王焚身救梵志”、“摩诃萨埵太子舍身饲虎”等本生故事画。
  中心柱正壁开龛,龛上壁画有闻法诸天。
  窟门上壁画弥勒说法图。
  左甬道左壁、左甬道右壁与右甬道右壁俱画龟兹供养人。他们身穿翻领、折襟、窄袖、束腰的龟兹式长袍,衣料质地有厚重感,似为毛制品,有的为纯黑色,多数为黑色镶领口和襟边的白格子底或其他颜色底。他们大多一手举着一盏灯,一手按住挂在腰间的宝剑。
  右甬道左壁画一立佛,一手托一个小塔,旁边画出山洞,洞中有一个妖魔。右甬道门楣画出飞天,头上有项光,戴宝冠,身上佩挂着璎珞、彩绳、钏、环等饰物,下身着裙,两足分开,一曲一伸,给人以一定的动感。
  后室右壁的壁画已经漫漶,但仍看到有一个人手捧着宝盒的图像,此似为涅槃图中的供养舍利的内容。
  46-1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
  窟顶左、右两侧用轻淡的红色画出云彩。
  左、右壁有模印千佛,坐莲花座上,披双领下垂式衣衫,手和足全部裹在衣衫内,故而无法区分其手印和座式。佛的头上有高髻,用一条简单的线勾勒出项光和背光,画法极为简单草率。佛与佛之间画出云彩。
  中心柱正壁开一大龛,大龛上面开一小龛,大龛两旁又各开二小龛。
  左甬道左、右壁为模印千佛,款式同于左、右壁。右甬道顶画出一朵朵莲花。
  后室顶画法轮,四周衬托着祥云。后室后壁的中间画千佛,款式同于左、右壁。后室后壁的两侧画立佛,一着通肩大衣,一披双领下垂式衣衫,手作“转法轮印”。后室右壁画两躯菩萨,用细线画出衣褶襞纹,线条轻快流畅,衣服和巾带的飘动感极强,有“吴带当风”的功力。
  49号窟
  带有甬道的毗诃罗窟。
  窟内壁上有“惠增”、“金沙寺上座”、“惠明”、“恒真”等汉文题名。
  50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
  窟顶左、右两侧画供养图。
  左、右壁亦画供养图。每壁用白色宽条划成8行,每行用不同的颜色分成10个方块,每个方块中画一幅供养图。白色宽条中有龟兹文题记,似为用来说明供养图的内容。供养图中的佛坐莲花座上,头上看不出发髻,只是一个肿块。佛袒露右臂,衣服上用细线条勾出褶纹。佛的身旁都有一人作供养,男女老少都有,还有各种民族的人;供养的东西十分繁多,有衣服、帽子、水果、鲜花、珍宝、米饭、面饼、罐壶,甚至有一个妇女把自己的孩子供养给佛陀的。
  窟门上壁,中间为一佛两菩萨,周围为供养图。
  中心柱正壁开龛,龛内壁面上也画着供养图,每幅供养图的上下行白色宽条上也写着龟兹文的题记。
  后室左、右壁也都是画着供养图。
  58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
  窟顶中心画天象图,有坐双轮车之日天和月天的形象,有人面鸟身、嘴上叼着蛇的金翅鸟和手持锡杖、混身冒火舌的火天形象。窟顶左、右两侧画出菱形格,菱形格中画出修行图:佛坐在宝塔中。塔身成方形,正中开龛,佛就坐在龛中。塔身下面是两个方形的塔基,塔身上面成覆钵式,再加上一个尖顶。宝塔处于山林之中,周围都是掌形树和芽形树,并有走兽飞禽点缀其间。
  中心柱正壁开龛,龛上壁面画伎乐图,有怀抱琵琶的伎乐天和手执花绳的舞伎,并有飞天在伎乐天的头上散花。飞天的脸朝向正面,但是头部上仰,腰部以下向后伸展,双足并列,作飞行状,飞天的天衣系用无数条细线勾画而成,别具一格。
  63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
  窟顶中心画出两行相对的本生故事画,有“兔王焚身救梵志”、“摩诃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大鱼舍身救众生”、“象王舍身救众生”、“睒子商莫孝敬父母”等本生故事。故事中的人物上身赤裸,下身着裙,腹部用深浅不同的红色晕染出四块鼓起的肌肉,膝盖处画出骨点。
  窟顶左、右两侧画坐佛。坐佛披红色袈裟,袒露右臂,坐方座上。坐佛的身后有用双线条画成的项光、背光,背景是树木花草。坐佛的神态不一,做着各种手势。
  中心柱正壁原塑有大立佛,台基以及项光、背光的浮雕尚存,但立佛已经坍毁。
  68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
  窟顶左、右两侧画出大量乐器,有排箫、长笛、琵琶、箜篌、阮咸、筚篥、都昙鼓、毛员鼓、答腊鼓等,但因壁面曾遭烟熏,辨识十分困难。
  中心柱正壁开有两层龛,下面一层,中间开一大龛,两帝开甬道入后室;上面一层,开有三个小龛。
  诸壁刻有汉字题名和婆罗谜字(或为龟兹文)题刻多处。正壁南侧有方形回文图及法轮常转之圆轮图。两图刻有汉字,多已漫漶。
  69号窟
  前室为中心柱窟,主室为毗诃罗窟,后室为禅窟。
  主室正壁、右壁刻有大量龟兹文题记和汉文题记。汉文题记有“法轮常转”、“戒香”、“还源”、“定铨”、“惠亲”等。
  后室窄小,长宽约2平方米。
  70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有前室。前室左、右壁开门,通其他石窟。
  主室左壁有龟兹文、回鹘文题记。主室右壁有龟兹文、汉文题记。汉文题记为:“沙门□”、“向明”、“赵盟”等。
  主室南北侧壁凿有莲瓣形龛。
  71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有前室。前室左、右壁开门,通其他石窟。
  主室窟顶凿出一方棋格,窟顶中心留有朵云、花瓣等残画。主室左、右壁的基部凿出台阶。
  中心柱正壁曾雕出坐佛,今已毁。
  72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有前室。前室左、右壁开门,通其他石窟。
  左、右壁已遭烟熏,壁画无存。
  中心柱正壁曾雕出立佛,今已坍毁,但尚存背光浅浮雕。
  后室后壁凿出一个小窄的台阶。
  75号窟
  券顶方形平面禅窟。
  正壁画出一个形象高大的禅僧,从他身上辐射出五条线,画出天人、阿修罗、傍生、饿鬼,似为“五趣轮回图”。
  左、右壁画着一个个小禅僧,身旁都有榜题,惜已模糊不清。左、右壁的下方画出回鹘供养人,身长只有20厘米左右,榜题上用汉文写着:“骨禄□□”、“□□思力”等。
  76号窟
  罗汉窟。此窟开在悬崖上。窟外崖壁刻有汉文题名:“智月”、“惠僧”、“法崖”、“惠灵”等。
  78号窟
  罗汉窟。此窟开在悬崖上。窟外崖壁刻有汉字题名:“任光”、“常□”、“思光”、“千车之道”、“田崇湫”等。
  79号窟
  穹庐顶方形平面窟。
  窟的正中筑有土坛,塑有坐佛一身,头、手已毁,只余下身、双腿结跏趺坐。
  坛基前壁画出一行七人,六个大人,一个小女孩。六个大人都站立着,双手合十,其中的四个人着僧衣,两个人着回鹘装,足套黑色的靴子,为一男一女,衣服都用黑色细线勾出轮廓,画出衣褶,间以红色涂抹。小女孩也着回鹘装,双手合十,跪在地上。在人物的上方或头旁有回鹘文、汉文榜题。汉文的榜题从左到右内容如下:“颉里阿斯□施城中识智□罗和上”(竖行)、“法行律师”(竖行)、“□悟”(竖行)。四个和尚体态丰满,肥头大耳,细眼小嘴短鼻。
  窟顶已毁。
  左、右壁上有千佛残画:佛着通肩大衣,头上高髻,实际上只画出一个肿块,有项光、背光,坐“莲花座”,手作“禅定印”。
  右壁下部画“地狱变”,其内容从外到里是:坐于方座上的地藏菩萨,赤上身,着短裙,露双足,两眼圆睁,眉作蹙状,背光呈圆形,中有一条条辐射线。菩萨前跪着一行六人,赤上身,着短裙,其中的两个人还有项光;再往里是:两个长着角的鬼卒抓住两个人的头发,正在捆绑捶打;最后是:两个鬼卒正在锯一个人的脑袋。此人的脑袋已被锯成两半。再往后就看不清楚了。
  坛基的左、右壁与后壁都作了画,但因残破已难窥全貌。如右壁画一三足盘,盛有六颗小人头,旁边是一个人的正身,长裙曳地,看不到脚,裙角作圆形,腰带下垂。再有一人,头部已残,上身赤裸,胸部肌肉鼓出,露肚脐,下着短裙,露出双腿。这些画都用土红色的粗线条勾出轮廓、衣褶和飘带,不作色涂,画法技巧拙劣。
  谷口20号窟
  穹庐顶方形平面窟。
  窟中筑有土坛,坛上曾塑有佛像,今已坍坏,残留碎片。
  穹庐顶中心画一朵莲花,从大莲花上辐射出十一个条幅,条幅中作画,画中的人物是这样配置的:一躯立佛,一躯菩萨;再是一躯立佛,一躯菩萨,如此反复。立佛头上螺发,用三条线、三种色画出项光、背光,项光中还画出花朵。佛细眼、长眉、小嘴、鼻筋通于额间。佛袒露右臂,肌肉稍作晕染,衣服上无褶襞、赤双足,站莲花上,足掌、足踝处也作了晕染。佛足两旁画出两个侏儒。菩萨头戴宝冠,赤裸上身,项口、胸前、腕都装饰着项链、宝绳、璎珞、钏、环之属,下身着裙,裙间无褶襞,裙端两边画成圆形、中间画成三角形。菩萨赤双足,站莲花上。菩萨的臂部、胸部、腹部和双足的裸露处肌肉都稍作晕染,有质感。菩萨足旁两侧也画出两个侏儒。不论是佛还是菩萨,其脸部的画法是一致的,即:鼻、嘴、眼集中于颜面之一点上,眼窝、下颊处稍作晕染。但是佛的唇上无须,菩萨的唇上则画出一绺胡须。
  门甬道右壁开一佛龛,塑有一坐佛。塑像两侧龛壁上画出许多妖魔。有一妖魔,满头红发,披于额前,双手执一枪,正在向佛作冲刺的动作,另外两只手执着两块圆形武器,正向佛袭去。另一个妖魔的脸长在它的肚皮上,也在向佛发起攻击。这是“降魔变”的内容。这种塑像和壁画互相配合的艺术技巧和艺术方法,是龟兹石窟文化的一个特征。
  谷口21号窟
  穹庐顶方形平面窟。
  穹庐顶中心画一大莲花,从大莲花四周辐射出13个条幅,每一条幅画一躯伎乐天。伎乐天头戴宝珠,赤裸上身,项口、胸前、手腕处饰以璎珞、珠串、项链、宝绳、钏、环、镯等,打扮得极其富贵华丽。伎乐天的下身着裙,裙的下端拢起成圆形,用细线勾勒出褶襞。伎乐天的脸扁圆,眼细长,微睨,似昏昏欲睡的状态,嘴小,鼻、眼、嘴集中于颜面之一点上。伎乐天的唇部有须,但其腰部的肌肉经过晕染,看起来细软柔美,有丰满感,似为一个姣好女子的腰身,特别是其手指细长润滑,完全是一副女人的手。她们正作着各种各样的舞蹈动作,其婀娜妩美的姿态,真令人欲呼之使出。这幅伎乐图是龟兹壁画艺术之珍品。
  窟的左壁尚保存一幅精美的宫殿图,所画土柱,中心有左右环之纹饰,柱头梁上有水波纹及鳞纹,以及变形多叶之忍冬纹。而柱下之基石,可谓“向背分明,不失绳垒”。站在这幅画之前,我们似乎已经来到了一所富丽堂皇的宫殿之中。这幅画的真实感太强烈了。
  谷口22号窟
  穹庐顶方形平面窟。
  穹庐已毁,尚残留两个条幅,一个条幅画立佛,另一个条幅画菩萨,款式同于谷口20号窟。穹庐顶突角拱平面上画出精致细巧的连草纹图案。
  正壁上画出一个个方格,由于壁画残破,已无法辨识其内容。
  谷口23号窟
  穹谷顶方形平面窟。
  穹庐顶画出条幅,一条幅画出一躯伎乐天,人物形象与绘画风格与谷口21号窟相似,服饰华丽,赤双足站莲花上;另一条幅画出一立佛,着通肩大衣,赤双足站莲花上。穹庐顶边缘画出小千佛。小千佛着通肩大衣,坐莲花座上,双手作“禅定印”。穹庐顶突角拱平面上画出双齿形嵌花图案,甚为精致。
  窟门上壁有说法图残画。
  第三节 其他石窟
  一、森木塞姆石窟
  森木塞姆石窟位于库车城东北约46千米,牙哈乡克日希村的库鲁克达山山沟内。分为东、西、南、北区,编号有52个,窟形较为完整的有19个。
  森木塞姆石窟在窟形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大像窟。大像窟本是中心柱窟中的一种窟形,由于其前室高大,一般都超过10米,原曾塑有巨大的佛像,故以之为名。一是中心柱窟,有的为长方形平面,纵券顶,中心柱正面开大龛,左右开甬道入后室;有的为方形平面,横券顶,中心柱四壁开龛,左右开甬道入后室,后室后壁开明窗。一是小穹庐藻井带弧面八角形顶支提窟。此种窟形为方形平面,无中心柱,窟顶十分特殊,为整个龟兹地区其他石窟中所无。一是带甬道的讲经窟。这种窟的特点是规模很大,面积达30平方米左右,横券顶,窟内四周凿出台阶,开有壁炉和明窗。一是毗诃罗窟,多数是长方形平面,横券顶。窟内凿出石台,开有壁炉和明窗。
  森木塞姆石窟壁画的风格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壁画都是用粗线条画出轮廓,然后在轮廓线内用平涂法来表现细部。树木大都作帆形、蝶形或掌形。
  前期壁画的题材多取佛本生故事和佛因缘故事。而佛本生故事中又以猕猴的题材居多。
  森木塞姆石窟中有壁画的洞窟是中心柱窟、大像窟和方形窟,其中中心柱窟壁画数量保存最多、壁画最完整,其次是大像窟。方形窟由于大多数窟形残毁不完整,壁画保存的很少。壁画题材和克孜尔石窟接近,内容主要是反映释迦牟尼的事迹。主要题材有:因缘故事、本生故事和佛传故事,此外还有尊像、天相图、伎乐飞天、禅定图和边饰图案等。
  森木塞姆石窟画的佛本生故事和因缘故事都分布在中心柱窟和大像窟内,佛传故事在三种窟中都有分布。因缘故事和本生故事主要绘在中心柱窟和大像窟主室窟顶和左、右甬道券顶。本生故事可识别的题材有22种。
  绘有可考本生故事题材的洞窟有1、11(大像窟)、24、30、36、41、44和48窟:
  (1)鸽王救途人。见于1、44、48窟三个窟的主室窟顶。画面作火中一鸽,鸽旁边坐有一人。此本生见于《大智度论》卷11等。
  (2)梵生焚身救梵志,见于1、36、48窟的主室窟顶。画面作火中一兔,旁为一婆罗门,故事讲述兔王自焚其身,供养婆罗门。
  (3)羼提婆梨忍辱。见于1、30窟的主室窟顶。画面作交足坐一人伸双手,前有一人按剑欲砍。故事讲羼提婆梨示其忍辱,断臂不悔。
  (4)昙摩钳闻法焚身。见于1窟主室正龛上方、右甬道内侧壁和11窟(大像窟)左甬道券顶。画面作一人立于火焰之中,左右各立一人扶持。故事讲昙摩钳为闻佛法,自焚其身。
  (5)须达拏施舍。见于1窟主室正龛上方和左甬道内侧壁。画面作圆庐中坐一人,前立一人执小儿手。故事讲须达拏太子施舍妻、子与财物给人。
  (6)稻田本生。见于11窟左甬道券顶。画面作一人举双手,左手心立一鸟,上有一鸟。故事讲婆罗门捕鸟旋放。
  (7)龟本生。见于11窟左甬道券顶。画面作树下坐一长发人伸左手,长发人前面、左边各有一池、一物,右边有一龟、一鸟。故事讲制瓶人误伤湖中龟甲。
  (8)凝乳搬运作生。见于11窟左甬道券顶。画面作树下坐一人,左立一束发人,双手托一果物。故事讲一园丁向王官献庵摩罗果甘味。
  (9)健相师。见于11窟左甬道券顶。画面作庐中坐一人,前边一人两手扶地,旁立二人。故事讲剑相师救厄于人。
  (10)足迹善知童子。见于11窟右甬道券顶。画面作地下卧一人,一飞在空中的夜叉攫取之。故事讲马面女夜叉抓获婆罗门。
  (11)农夫本生。见于11窟右甬道券顶。画面作一人爬梯,旁立二人。故事讲一仙人架梯救王,抓获盗宝贼。
  (12)盘达龙王。见于24窟主室窟顶。画面作一人捉蛇,故事讲一婆罗门捉蛇相验。
  (13)睒子孝养父母。见30窟主室窟顶。画面作一人持弓骑马,水池边跪一人举瓶汲水。故事讲睒子孝亲,披鹿皮打水,被国王打猎误伤。
  (14)设头罗健宁舍身为鱼。见于30窟主室窟顶。画面作一卧鱼,旁二人,一立一跪。故事讲设头罗健宁舍身为鱼,以救饥馁。
  (15)鹦鹉王救火。见于30窟主室窟顶。画面作林中火起,鹿、野猪、兔等兽奔逃,上一鸟,空中斜立菩萨。故事讲林中失火,鹦鹉王衔水救火。
  (16)汪水大虫本生。见于30窟主室窟顶。画面作水中浮一人头鱼身怪,体侧各有二物。故事讲汪水大虫遭报。
  (17)大隧道本生。见于36窟主室窟顶。画面作交足坐一人,左立一人,座前有枯骨。故事大药断骨识性别。
  (18)樵人背恩。见于44窟主室窟顶。画面作洞中一熊头,一猎人引弓射杀。故事讲熊救樵人,樵人背恩,化作猎人,引弓射熊。
  (19)合掌信士断珠。见于44窟主室窟顶。画面作一跪者捧珠,右为一禅定比丘。故事讲合掌信士判断宝珠。
  (20)弥兰商主入海。见于48窟主室窟顶。画面作方城中端坐一人,双手抚膝,头顶圆轮。故事讲弥兰商主入海救珠,在罗刹城遇难,被迫头顶圆火轮。
  (21)猕猴深坑救母。见于48窟主室窟顶。画面作一圆池中露一猴头,池旁三猴作援助状。故事讲猴母不慎落水,猕猴奋身救助。
  (22)狮子王救众鹰。见于48窟主室窟顶。画面作一猴跪,旁一狮。故事讲鹰抓幼猴,狮子王救助。
  (23)魔法使。见于48窟主室窟顶。画面作一裸上身、下着皮裙人,单足立,左腿后折,双手合升。故事讲魔法使诸种情节。
  绘有可考因缘故事题材的洞窟有1、24、30、41、44和45窟。
  (1)梵志燃灯供养。见于1、41、44窟主室窟顶。画面作佛旁一袒右肩比丘,双手或头顶举灯。故事讲梵志燃灯供养千佛。
  (2)盎崛鬘遇佛。见于1、44窟主室窟顶。画面作佛旁一人,执剑砍佛。故事讲盎崛佛,后被度化。
  (3)丑陋比丘。见于24、44窟主室窟顶。画面作佛旁一人,执剑砍右腿折身后。故事讲佛度丑陋比丘。
  (4)波塞奇画佛。见于41窟主室正壁龛上方和45窟主室窟顶。画面作佛旁一人,举画布或画笔、画钵。故事讲画师绘佛像,佛手自作画。
  (5)水牛因缘。见于1窟主室窟顶、右甬道外侧壁。画面作一猴骑牛。故事讲佛度水牛缘。
  (6)罗云洗佛足缘。见于1、47窟主室窟顶。画面作佛旁跪一人,持水瓶洗佛足。
  (7)旃阇女谤佛有孕。见于1窟主室窟顶。画面作佛旁跪一裸女,双手举胸,面向外,右坐一比丘。故事讲一婆罗门女对佛诽谤。
  (8)哑譬因缘。见于1、44窟主室窟顶。画面作佛旁地上一蛇盘曲。故事讲佛为毒蛇拔牙,令其不动。
  (9)弊狗因缘。见于1窟主室窟顶。画面作佛旁方座上卧一犬,旁坐一比丘。故事讲佛度弊狗因缘。
  (10)杀鹅比丘缘。见于1、44窟主室窟顶。画面作佛旁坐比丘、婆罗门等,左右各一鹅。故事讲佛度杀生比丘。
  (11)恶牛因缘。见于1、44窟主室窟顶。画面作佛旁有一牛,怒目作冲撞状。故事讲佛度化恶牛因缘。
  (12)众魔怖佛。见于1、30窟主室窟顶。画面作佛旁立四臂魔怪,引弓射佛。故事讲佛成道后降伏众魔。
  (13)舞师女做比丘尼。见于30窟主室窟顶。画面作佛旁一女做舞状,另一人举双手交足坐。故事讲佛度舞师母女为尼。
  (14)商主迦多罗支弃施辟支佛。见于30窟主室窟顶。画面作佛执钵,旁立一裸女举双手。
  (15)提婆达多伤佛。见于41窟主室窟顶。画面作佛旁一人,举巨石砸佛头部。故事讲提婆达多以石伤佛。佛巍坐不动。
  (16)舍利佛摩提施佛塔。见于41窟主室窟顶。画面作佛旁立一合十女,佛头华树上一塔。
  (17)调伏醉象。见于44窟主室窟顶。画面作佛旁坐一比丘、一大象。故事讲提婆达多欲使醉象伤佛,佛以神力驯服。
  (18)度摩尼晏陀。见于44窟主室窟顶,画面作佛旁水池一人牵小儿,一比丘合十跪。
  (19)婆罗门供食出火。见于44窟主室窟顶。画面作佛旁池中火起,一婆罗门持钵向池中倒水。故事讲婆罗门供佛食馔,扑救池火。
  (20)度旷野夜叉。见于44窟主室窟顶,画面作佛旁跪一夜叉,双手托一小儿向佛。故事讲佛度化食儿夜叉。
  (21)婆罗门献珠。见于44窟主室窟顶。画面作佛旁一人捧宝珠供养。
  (22)布施华盖。见于47窟主室窟顶。画面作佛旁左侧一人胡跪,双手高举一华盖,故事讲一商人妻子向佛供养华盖。
  佛传故事壁画,内容是表现和颂扬释迦从降生到涅槃事迹的。森木塞姆石窟的佛传壁画较之克孜尔石窟就显得贫乏些,全面表现佛一生经历的画面不多,一般是选取其中重要片段或个别重大事件。出现的佛传壁画题材有说法图、立佛、龙王守护、涅槃图、焚棺、八国争分舍利等。
  说法图通常画在中心柱窟主室左右两壁上,森木塞姆中心柱窟主室两侧壁现存说法图的见于1、30、33、36、41和45窟。说法图画上下二列或三列,画面为方形或横长方形,中心部位是坐佛像,前后左右是听佛说法的人物,构图简略的听法人物仅三四人,庞杂的可达20多人之多。人物多的上下分四列,但是直接有关的听法者在下面的两列或三列,其余的只是为了烘托,表示听者众多。说法图还有画在左右甬道内的。如31窟右甬道、32窟、36窟左右甬道的内外侧壁均画说法图。36窟左右甬道画上下两列说法图,佛坐在中心位置,左右前后是听法四众,说法图场面和绘于主室左右壁的相同。方形窟画有说法图的见于42窟和46窟,42窟主室正壁和左、右壁画说法图,每壁画上下三列、左右四幅说法图,共36幅说法图。
  立佛题材在森木塞姆石窟出现较多,绘于中心柱窟和方形窟。中心柱窟主室两侧壁画有立佛像的见于26、44和48窟。26窟主室左右壁的立佛像延伸到左、右甬道外侧壁里端。44窟主室两侧壁各画两幅立佛像,画面中心是立佛,前后左右绘有听佛说法的人物。48窟主室左、右壁各绘五躯大立佛,中间立佛在肩部两侧各画有两个小坐佛,左、右甬道外侧壁和后甬道正壁均各画三身大立佛。方形窟绘有立佛题材的见于3窟和46窟。3窟主室正壁画三身大立佛,前壁及左、右壁画面漫漶不清。46窟主室左、右壁绘有立佛像,立佛边绘有听法四众。
  中心柱窟主室门道两侧壁绘有龙王守护的见于44和48窟。44窟门道两侧壁画有龙王,龙王头顶上画有伸出数蛇的龙盖。48窟门道两侧壁各画有一天王和一龙王像。
  大多数中心柱窟和大像窟的后室或左、右甬道,都以佛涅槃为主体内容。涅槃像塑出或画出,安排在后室(后甬道)正壁或前壁,其左、右则布置与涅槃相联的情节。涅槃题材出现较多的有焚棺和八国争分舍利,但都以涅槃为中心。后室塑出佛涅槃像的见于11、32、36和43窟。后室前壁(中心柱后壁)上部塑出佛涅槃的是森木塞姆石窟突出的一个显著特征。见于11、32和43窟。
  佛涅槃图画在后室(后甬道)正壁或前壁的见于5、18、19、27、30、40、41、44和45窟。佛涅槃周围有塑出和画出的举哀弟子、婆罗门多卢那及金刚像。后室(后甬道)除塑或画佛涅槃外,与之相关联的情节焚棺和八国争分舍利图,常画在与佛涅槃相对的壁画。部分焚棺图中的棺材上画有龙头。如1窟后甬道前壁画出焚棺图,棺材上画有龙头,棺材四周画出火焰,火焰上方有一列用白线画出的佛塔,现可看到6个。八国争分舍利图除可见到婆罗门多卢那和国王手捧舍利盒外,个别洞窟还在他们的下方画出城墙及武士形象,表现出争舍利的场景。如30窟后甬道正壁画上下两列画,上列画分舍利,下列画出城墙及两个穿铠甲的武士。41窟后甬道前壁上部中间画婆罗门多卢那,两侧画有四个国王,手捧舍利盒,下部画有戴头盔、穿铠甲的武士形象,表现争舍利的场面。方形窟中,有的则将涅槃像画在前壁门道上方,位置十分突出。如42窟在前壁门道上方右侧画一小型涅槃像,周围画出举哀弟子和天人,画面非常精美。
  天象图主要绘于中心柱窟、大像窟主室窟顶中脊、左右甬道和后甬道(后室)券顶,出现较多的有日神、月神、风神、龙王、金翅鸟、立佛和大雁。
  窟顶壁画除了天相图外,部分洞窟还画有莲花、宝珠、立佛、菩萨、飞天等题材。如5窟左、右甬道与后甬道顶均画大莲花,莲花直径约20厘米,颜色为黑、白和淡土红色。窟顶画立佛与菩萨交替出现的见于中心柱窟40窟和方形窟39、42窟穹窿顶,窟顶中央绘条幅画,中绘立佛与菩萨(每四个一组交替出现)。39窟与40窟立佛与菩萨中间还画有长条形宝珠和十字形宝珠。
  窟顶绘飞天的见于中心柱窟32窟、40窟后甬道和大像窟43窟主室、后甬道。32窟后室顶画有8个飞天,呈舞蹈、合掌礼拜姿势,站在莲花台上。40窟后甬道顶画三身飞天,手舞飘带。43窟主室券顶两侧各画12身飞天,后室顶画站立姿势的18身飞天。
  天宫伎乐图见于26、44和48窟。26窟主室左右壁上部、左右甬道上部和后甬道两端壁上部均画有天宫伎乐图,画面通栏,每两个半身伎乐天组成一组,呈舞蹈和奏乐姿势,出现的乐器有琵琶、阮咸和横笛等。44窟主室券顶两侧下沿画天宫伎乐图,两身伎乐天一组,在一个拱形龛内,呈包厢式,用竖条格界分开。伎乐天有的舞蹈,有的奏乐。48窟主室正龛上方画有四身伎乐天,有手持琵琶奏乐的,有手舞璎珞舞蹈的,伎乐天都呈飞翔姿势,表情细腻,舞姿优美。
  山林禅定图仅见于26窟,26窟主室券腹和两端画面有山林禅定图,图中有禅定的僧人、婆罗门像,也画有动物和山水、树画。值得引起注意的,中心柱窟30窟主室前壁弓形面上的壁画是绘壁结合的。壁画背景是黑色的,壁面上有许多小桩孔,系塑人物形象的,因画面残破,题材不清,这种在中心柱窟主室前壁采用绘塑结合的壁画不见于克孜尔石窟,在森木塞姆石窟也是唯一的,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边饰图案出现较多的有各种形状的葡萄叶纹、鱼鳞纹和其他纹饰。如1窟主室叠涩水平画面斜方格葡萄叶纹。26窟枭混线脚的下阶水平面画斜方格十字形葡萄叶纹,圆柱画面斜方格葡萄叶纹。41窟主室左右壁上方画鱼鳞纹,枭混线脚下阶水平画面以三个圆环套在一起为分格线的纹饰,纹饰为枝蔓缠绕。42窟主室四壁上方叠涩水平画面有大叶缠绕纹,在水平面的四个角上,纹饰中还夹画有动物像,有牛、鸟等动物。
  森木塞姆石窟是一种典型的龟兹石窟,其形制皆属龟兹风格,壁画风格龟兹风、汉风和高昌回鹘风三种风格都有发现。马世长先生在《新疆石窟中的汉风洞窟和壁画》一文中谈到森木塞姆石窟出现的汉风壁画,如44窟主室券顶下沿处,画有半团花边饰一周,纹样是宝相花,与唐代中原地区类似的纺饰相仿。46窟穹窿顶以一大莲花为饰,其下装饰有帷幔和流苏,穹窿顶与侧壁连接处塑出叠涩,其上纹饰是五瓣花,以卷曲的长叶,此窟中的装饰花纹几乎全是汉式风格。40窟窟门东侧前壁上,有一身跪姿女供养人像,手捧莲花,下身穿汉式的宽博大裙。东甬道券顶画伎乐飞天两身,衣饰、面容皆为汉式,披巾飘逸,如“吴带当风”天空飘浮五瓣小花,一身伎乐持汉式乐器笙,飞舞吹奏。甬道顶部全是汉风伎乐。后,甬道后壁(正壁)左侧有一龛,龛右下角处画一身著汉装的男供养人,作跪姿,头戴幞头,身穿盘领长袍,腰束革带,是唐代通行的袴褶。除上述汉风壁画外,中心柱窟5窟后甬道正壁画有四躯大立佛,立佛身光画成波状火焰形,系汉式画法。方形窟39窟半球顶画四佛四菩萨交替出现,佛背光画成细苗形火焰,也属汉系画法。44窟甬道顶画有龙王,龙王头顶画有汉式云头。另外,30窟主室窟顶下沿还出现了联珠圈边饰,珠图直径约为5厘米,珠图内画的是白点纹,这和克孜尔第8窟供养人服装上的联珠野猎头纹、珠联团花纹有所不同。
  1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有前室。
  左窟顶画因缘故事,因缘故事之下画出一行本生故事,有“须大拏太子本生”、“兔王焚身供梵志本生”、“鸽王本生”、“四兽闻法本生”等。
  左、右壁画说法图。窟门上壁画出山林、独木桥和各种动物。树大多画成箭形。右甬道右壁也画出山林、独木桥和各种动物,有猴子骑牛、奔鹿等。
  中心柱后壁画出“焚棺图”和举哀弟子。
  5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
  窟顶画有因缘故事。左甬道顶画出法轮。右甬道顶也画出法轮。
  左甬道左壁画有立佛,项光用雉堞形花纹构成,背光用波浪状的双线条画出光环,用土红色勾线,涂以黄色。右甬道右壁也画有立佛,款式同于左甬道左壁之立佛。后室后壁画出四躯立佛。
  中心柱后壁画一涅槃佛,着淡黄色袈裟,用土红色线条勾出衣服之褶襞。
  11号窟
  大型纵券顶中心柱形窟,即大像窟。
  左、右壁各凿出五行凹槽,凹槽之间的壁画凿有小孔,小孔中尚留有木橛的残骸。
  中心柱正壁曾塑有高达10余米的大立佛,大立佛已毁,大立佛站立的台基尚存。
  左甬道顶画天象图,有坐两马拉车的日天和月天,有僧人打扮的火天,有女性的紧那罗,还有金翅鸟和大雁的形象。左甬道左壁画有“降魔图”、“须大拏太子本生”等,并且画出山林野兽:一棵树上有两只猴,两棵箭形树之间的一只鹿,等等。
  后室顶画出法轮、三宝标、天雨花等,只用黑白两种颜色。后室左、右壁用红色打底,画出天雨花等。后室后壁凿有大涅槃台。
  18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
  窟顶中心画天象图,已残。窟顶左、右两侧画因缘故事。佛坐于方座上,袒露左臂,用极细的线条绘出衣服的褶纹。佛的身旁绘出一个因缘人物。
  右甬道顶画天象图,有日天、龙神、大雁等形象。左甬道右壁上部为山林动物,下部为千佛。
  中心柱后壁上部为山林图,下部为涅槃佛,并画出举哀诸天。
  19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
  窟顶凿出凹槽。左、右壁上部也凿出凹槽。窟门两侧的壁面上开出两个小龛。左甬道左壁尚存佛头、比丘头残图。
  20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
  中心柱形窟正壁开龛,龛上壁面留有须弥山浮雕残迹。
  右甬道顶画出山林动物,山林中间画出朵朵小花,动物则有奔跑着的鹿、爬树的猴子等。右甬道左、右壁俱画说法图,人物用细线勾勒轮廓,然后稍作晕染。
  后室顶有伎乐天七躯,作出奏乐和舞蹈之形状。伎乐天的衣服以雪青为底色,再用粗线勾勒出轮廓和褶纹,其飘动之巾带劲健如利剑。伎乐天赤裸上身,腹部晕染出四块圆形的肌肉。其中有一躯伎乐天,上身着点花衣衫,无翻领,短窄袖,下着裙,赤双足,稍作晕染。伎乐天双足分开地站立着,周围画出天雨花等。伎乐天的下部画出舍利塔。后室后壁在原有壁画之上重新涂色,但尚未作画。
  21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
  全窟已坍毁,仅存左甬道与后室的一部分。左甬道顶画天象图,有一坐车的日天和身着僧服的火天的形象。左甬道左壁画出山林动物,并且还画出龙王和护法天王像。后室后壁残存山林动物的图像。
  22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
  窟顶左、右两侧画因缘故事,因缘故事画之下有一行本生故事画,其内容如下:(1)有一个人站在河水中,旁边有两个人正在扶持着他,把他从河水中救出来。待考;(2)地下有一棵树,一个人正倒着身子从山上掉下来,在树上的空间处。似为摩诃□太子舍身饲虎本生;(3)一个婆罗门坐在地上,旁边燃着一堆火,火堆中有一只小白兔。此为兔王本生;(4)有一只象躺在地上,象的身上站着一个人,正在用如斧砍割象肉。此为大象本生;(5)一个人坐在一棵树下,一只老虎正在吃他的脚(待考);(6)两个人坐在地上,旁边有一个面目可憎的人,正在用手拉着一个孩子。此为须大拏太子本生。
  左、右壁的上端凿出大凹槽,下为说法图。窟门左、右壁开龛,壁面上还留有残画。中心柱正壁开龛,龛上残留须弥山浮雕。
  左甬道左壁,上端画山林动物,有猴子爬树、双鸽、猴子摘果,树下的一对孔雀等,中间画一立佛四菩萨。佛的面容丰腴,用色富丽。左甬道顶画天象图,残留坐于方座上的日天和持锡杖的火天形象。左甬道右壁出画出山林动物,有猴子跳跃、猴子跪着吃食等形象。
  后室顶画天相图,有紧那罗、龙神等残像,龙神表现为一条有着两个头的蛇。后室后壁为供养舍利图。捧着舍利盒的诸天用细线勾勒,稍作晕染,穿着华丽的服饰。供养舍利图之上画出山林动物:有奔跳的鹿、有猴子倒立摘果子、有正在吃草的鹿、有一棵树下的一对孔雀、有一棵树下的一双野雉、有猴子拿着木棒玩水、有一只孔雀在树下对着树上的一只孔雀和一只鹰,等等。
  中心柱后壁画出涅槃图和举哀诸天。
  24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
  甬道顶画出菱格。甬道左、右壁是模印千佛。
  后室顶也画出菱格。后室左、右俱为模印千佛。
  中心柱后壁也为模印千佛。
  25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
  窟顶中心画天象图,已漫漶,无法辨识内容。窟顶左、右两侧画因缘故事,也已漫漶。
  中心柱正壁开龛。左甬道顶画出菱形格。左甬道左、右壁画出舍利塔。后室后壁左、右端各开一龛。中心柱后壁画出涅槃佛与举哀诸天。
  26号窟
  横券顶中心柱形窟。
  窟顶中心为一身立佛,一个凿出的圆心、一身坐佛、再一个凿出的圆心。佛头上高髻,袒露右臂。窟顶与下壁连接处画出回纹图案、菱格图案。菱格图案系白底红线红点。
  窟门左、右两壁各开有一龛。
  中心柱正壁开龛,龛内壁面上画出一条条横条,横条中间为一个人大圆点,大圆点上小下大,似为千佛。龛楣的上面画有天雨花;龛楣的侧面画有天宫悬楼,中间画出伎乐天;龛楣的下面画有供养比丘。中心柱的左、右壁与后壁都开有佛龛,龛内壁画上画有图案,与中心柱正壁龛内壁画上画出的图案相似。
  甬道凿出门楣。甬道顶成横券状,画出鳞形图案。左甬道左壁,上面部分画出天宫伎乐,下面部分画出立佛。伎乐天的腹部裸露,晕染成六个色块。左甬道右壁,开有佛龛,龛侧壁面上画出金刚力士。右甬道左壁,开有佛龛,龛楣上画有金刚力士。右甬道右壁,上面部分画天宫伎乐,下面部分画立佛,立佛身旁画有供养比丘。
  后室顶呈横券状,中心部分画出天象图,尚残留火天、龙神、紧那罗等形象。横券两侧画有山林苦修图,中间插画各种动物。后室左壁,上面部分画出天宫伎乐,下面部分开出一立佛龛。后室右壁,上面部分也画出天宫伎乐,下面部分也开出一立佛龛。后室后壁的正中开有明窗,明窗两侧壁画上面立佛四身。
  中心柱后壁开出坐佛龛,龛楣画有供养菩萨,间有宝带、旗幡、天雨花。
  27号窟
  小穹庐藻井带弧面八角形窟。左壁尚有天宫墙栏残画。
  28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
  窟顶左、右两侧画出因缘故事。佛穿红色袈裟,袒露右臂,坐于狮子座上,背后画出花树。
  左、右壁中间开有很深的凹槽,壁画已荡然无存。右甬道顶画有山林动物图,其中的猴子倒立的形象最为精美。后室右壁开有明窗。
  29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
  窟顶左、右两侧画因缘故事,但是已经残疲不堪,尚能看清的只有一幅:佛坐狮子座上,头上有宝盖,旁边站着一个婆罗门。后室顶画有天相图,有画成蛇样的龙神形象。
  35号窟
  大型纵券顶中心柱形窟。
  窟顶左、右两侧画因缘故事,以山林为背景,构成菱形格。因缘故事画的下方画出一行本生故事。
  中心柱正壁开龛,龛上壁面尚留有须弥山浮雕残迹。
  左甬道顶画有山林动物。左甬道左、右壁画有说法图。右甬道左、右壁亦画有说法图。
  后顶室画有天宫伎乐。后室后壁凿出涅台,壁上画有山林花草。
  中心柱后壁开有佛龛,龛上与龛侧壁面画供养比丘。
  39号窟
  穹庐顶方形平面窟。
  穹庐中心画出一个日轮,周围辐射出九个条幅,条幅中画出各色人物,但是由于壁画曾遭烟熏,已经难以辨识其真面目了。
  40号窟
  穹庐纵顶中心柱形窟。
  此窟原为一纵券顶中心柱形窟,后有人在纵券顶上开一穹庐,故而该石窟既有穹庐作顶,又留有纵券顶的痕迹。
  穹庐中心为一圆形凹坑,周围辐射出9个条幅,每一条幅都绘有各色人物,人物的脚部还画出侏儒,但是由于壁画曾遭烟熏,十分模糊。
  窟顶的纵券部分画出因缘故事,以山林为背景。
  左甬道顶画出两躯立佛。左甬道左壁画出一身立佛。左甬道右壁画出一身立佛。立佛俱用极细的线条画出,流利细密,飘动感极强。
  右甬道顶画出两躯立佛。右甬道左壁画出一身立佛。右甬道右壁画出一身立佛。立佛的右臂作了深浅不同的晕染,产生出一种肌肉肥厚的感觉,膝部还画出骨点。
  中心柱正壁开龛,龛楣画出伎乐天,有一身伎乐天手执箜篌,正在奏乐。
  后室顶画有飞天,线条流畅,衣服飘举感极强,有“吴带当风”之美。后室后壁画有立佛,一端开有佛龛,龛内画出立佛和法轮。
  中心柱后壁画涅槃图,并且画出举哀诸天。
  41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
  窟顶左侧,主要画因缘故事,下端有一行本生故事,尚能看清的有“雄狮、猿猴与鸷鸟本生”等。窟顶右侧,主要画因缘故事,下端有一行本生故事,尚能看清的有“猴王舍身作桥救众猴本生”等。
  左甬道左壁画立佛与供养比丘。左甬道右壁画立佛与供养比丘。右甬道左壁画立佛与供养比丘。右甬道右壁画立佛与供养比丘。
  中心柱正壁开龛,龛楣左侧画护法天王像,龛楣右侧画侧养诸天像。中心柱后壁画出“争舍利图”,图中画出雄伟的拘尸那城城墙。
  42号窟
  穹庐顶方形平面窟。
  穹庐中画出七个条幅,条幅中画出立佛形象。穹庐顶突角拱平面部分则画出伎乐图。叠涩线平面上画出菱形格图案。
  左、右壁划分为四个长条,每个长条内画出四幅说法图:佛坐于正中,旁边为闻法四众。闻法四众属于不同的民族,有的头上有发髻,有的头发蓬乱,有的皮肤黝黑,有的戴着尖形帽,服饰与形状各异。
  窟门左、右侧壁画有护法天王像。
  43号窟
  大型纵券顶中心柱形窟。
  窟顶左、右两侧各画出三个长条,第一个长条与第二个长条画出本生故事,第三个长条则画出三宝标、天雨花等。窟顶与下壁的连接处,其建筑结构如下:大凹槽—小凹槽—大凹槽—小凹槽—台阶。窟门两侧画有“礼佛图”,有一个比丘引路,后面跟随着10余个龟兹贵人,头上还画出项光。
  中心柱正壁曾塑有大立佛,今已坍毁,但是半圆形的台基尚存。中心柱正壁的上部画有花草树木,间有飞禽走兽,如猴子、野雉等。
  后室后壁凿出涅台,涅槃台之上还凿有凸出之枋头。后室顶画有飞天。飞天之下沿着顶缘画有石窟苦修图。后室左、右壁的基部都凿出台阶。
  中心柱后壁,下部开有一龛,龛上有一涅槃佛的浅浮雕,再上则画出火光。此为火化图。涅槃佛的两侧画出两个举哀比丘,涅槃佛的上方则画出飞天。
  44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
  窟顶左、右两侧画因缘故事。因缘故事画之下画飞宫伎乐图。左、右壁画大立佛。窟门上壁的叠涩线平面上画出黑底白花图案。
  中心柱正壁曾塑有立佛,今已坍毁,尚存一个半圆形的台基。
  左甬道顶画出一条龙,还画出一峰骆驼。左甬道左壁画出立佛。右甬道左壁画出上下两排比丘的图像。右甬道右壁画出立佛,下方还画出供养菩萨。
  后室后壁画涅槃佛。涅槃佛的头旁有四个举哀人,一为穿百衲僧衣的比丘,一为穿青色僧衣的比丘,其余两个为优婆塞,其中一个穿着长袍,似为中原汉人的装束。涅槃佛的脚旁还有一个悲痛欲绝的龙王。后室右壁,上部画出比丘,下部画出金刚力士,手中提着一个金刚杵。
  中心柱后壁,上部画出火化图,下部画分舍利图。
  45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
  窟顶左侧画因缘故事。佛的身旁有一个半裸体的人,正在做着舞蹈的动作;佛的身旁有一个穿着民族服饰的人,双手捧着碗向佛作供养。
  窟顶右侧画因缘故事。佛的身旁跪着一个人,他的头上顶着一只盘,盘中放着一只盛满食物的碗。
  左甬道画出菱形格图案。左甬道左壁,壁画作如下的布局:一比丘、一立佛、一菩萨、一立佛..左甬道右壁画有一立佛、一比丘,背景为天雨花。右甬道左壁画有立佛,以花树为背景。
  中心柱正壁开龛,龛上壁面画出飞天,衣服飘举。
  后室顶画菱形格图案。后室左壁画有护法天王像,以花树为背景。
  47号窟
  深穹庐顶方形平面窟。
  穹庐进深达两米。穹庐顶突角拱平面成弧形,画出宝相花、缠枝牡丹等图案。
  正壁右上角画出一幅说法图:佛坐于狮子座上,着红色袈裟,衣褶简疏,用线勾出。佛的身旁画出一个穿蓝色衣服的闻法优婆塞。
  左、右壁画大立佛。大立佛的背光是画有花纹,周围画出供养菩萨和供养比丘,俱用红、蓝等色画出,十分鲜艳。
  48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
  窟顶中心画天象图,日天被画成一轮圆月,月天被画成月兔图,此外还有金翅鸟、火天等形象。窟顶左、右两侧画千佛,最下一行为本生故事,有顶生王本生、兔王焚身供梵志本生、鸽王本生等。
  窟门两侧各画出一护法天王、一龙王。
  左、右壁各画出立佛五身,都袒露右臂,以天雨花为背景。
  中心柱正壁开龛,龛上壁面画出四身伎乐天。龛旁壁画则画出供养菩萨。
  左甬道顶画法轮。左甬道左壁画立佛。左甬道右壁画立佛。右甬道顶画法轮。右甬道左壁已毁。右甬道右壁画立佛。
  后室顶画法轮。后室后壁画立佛,以花树为背景。
  森木塞姆石窟东面土丘上,有一寺院遗址,面积约1.5万平方米,地面散布有陶片、石膏片、铜饰、铜币、水晶珠及琉璃器残片等。
  二、克孜尔尕哈石窟
  克孜尔尕哈石窟位于库车县城西北11千米盐水沟的沟西南部。从库车县城西去,沿着库车一拜城公路,经大麻扎到桑玛尔巴哈村,入戈壁中。再向西北步行约5千米,到一汉时遗留的烽火台,从此转向东北,入山沟中,走1千米许,即到克孜尔尕哈石窟。
  克孜尔尕哈石窟在却勒塔格山的南麓,与克孜尔石窟、库木吐拉石窟在却勒塔格山与渭干河之间形成一个三角,组成了龟兹国都附近的一处最大石窟群。
  克孜尔尕哈石窟现有编号的石窟47个,其中窟形较完整的尚有38个,其中保留有壁画的只有11个。
  克孜尔尕、哈石窟在窟形上的特点是毗诃罗窟众多。38个窟形较完整的石窟中,毗诃罗窟就有19个,占50%。再是,出现了特殊窟形的石窟,如24号窟为七角形平面,正中有中心柱,左右有甬道,后壁有奥室,窟顶呈平面状。这种中心柱窟在其他石窟中是见不到的。
  克孜尔尕哈石窟第一、二期以16号、23号洞窟为代表。
  这一期的壁画无论人物、树木或山形都是简陋的,但也出现圆形树丛这类作品。
  克孜尔尕哈石窟第三期以13、14、30号窟为代表。
  这一期的壁画出现了“屈铁盘丝”式的细线条,用色也比较鲜明华丽。人物的姿态自然而富有精神,服饰则华美而多变。整个风格与前期相比,有了明显的进步。
  克孜尔尕哈的第四期石窟以21、31、32、46号窟为代表。
  这一期的石窟形制出现了前期所没有的形式,如穹庐顶、六重套斗顶等。壁画题材上出现了千佛的形象,有的千佛是绘出来的,有的千佛则系模印而成。这些千佛的形象都千篇一律,显得十分呆板,缺少生气。
  克孜尔尕哈石窟在石窟形制、壁画风格上,都比较接近克孜尔石窟,而不同于库木吐拉石窟。尽管这三处石窟相距不远,但是相对来说,库木吐拉石窟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最深,克孜尔石窟次之,克孜尔尕哈石窟是很难见到了。
  11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
  后室左壁画龟兹供养人,着翻领、折襟、束腰长袍,脚穿靴子,一手下垂,一手执花。
  后室右壁的壁画分成两个部分:上半部分为菱形格中之本生故事画,有“兔子焚身供养梵志”、“月光王施头”等本生;下半部分画出供养菩萨。12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
  中心柱正壁原塑有立佛,现在立佛已毁,但是仍保存着一个圆形的台基,台基上雕刻出莲花的纹饰。
  后室后壁有龟兹文题记。
  13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
  右窟顶有残画,似为因缘故事,因漫漶,画面已不清。
  右壁有说法图六方,也已剥落殆尽。
  右甬道右壁有佛传故事残画。一幅画是这样的:在一所宫殿之中,一个人(头部、上身已残缺)一只腿搁在另一只腿上,悠闲自得地坐在一只锦凳上。锦凳上部成鼓形,中间慢慢收缩,成一细腰,饰以彩带,下部又逐渐放开,凳脚成莲瓣状。此人的前面放着一只三足鼎的容器;另一幅画是这样的:在一所宫殿之中,一个人坐在宝座之上,四周有许多人环绕着他,但因壁面剥落,人物的面目已难看清。可是在宝座边上站着一人,手里拿着一物,似乎正在服侍宝座上的人。从这两幅画的内容来看,描写的可能是释迦为太子时的宫廷生活的图景。
  14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
  窟门上壁画弥勒说法图。中心柱正壁开龛,龛上壁面有须弥山浮雕。
  左甬道顶残留伎乐天六躯,各作不同的舞姿。左甬道右壁和右甬道左壁画龟兹武士,他们着翻领、折襟、窄袖的战袍,束腰带,挂宝剑,黑战袍的领口、襟沿、袖口都镶以白边,白战袍的领口、襟沿、袖口都镶以黑边。这是“争舍利图”的一个场面,描绘阿阇世王率四兵前来拘尸那城争舍利的情景。
  后室左、右壁画出骑马的龟兹武士,他们举着战旗,长矛前来争夺舍利。由于漫漶,这些骑士的面目已无法看清了。后室后壁画“分舍利图”,画中可以看到的只是三个手捧锦盒的诸天。
  中心柱后壁画出佛涅槃后火化时的动人景象。画中可以看出熊熊的火光,还画出了一个比丘满脸悲哀、惶恐无措的神态和另一个比丘悲痛欲绝、奋身跳向火堆的动人场面。
  以上这些“争舍利图”、“火化图”、“分舍利图”和“举哀图”都是涅槃主要内容。
  16号窟
  大型高纵券顶中心柱形窟。
  窟顶中心凿出两个长方格,留有残画,似为天宫伎乐图。窟顶左、右两侧也留有残画,似为因缘故事,今已漫漶,难以辨识。
  左、右两壁凿成三个部分。壁的最高处凿出仿木斗栱,下面凿出一条凹槽。这是第一部分;凹槽之下是一块长条形的壁面,壁面下沿又凿出一条凹槽。这是第二部分;凹槽下面又是一条更宽的长条形壁面,下连凿出的台阶。这是第三部分。从这种建筑结构来看,左、右壁往昔似曾塑过佛像。现在由于年代久远,自然力的破坏,塑像和壁画都已荡然无存了。
  左、右甬道顶的中心画天象图,尚可看清金翅鸟和火天的残象。甬道顶的左、右两侧画出一个个方格,方格中画着以掌形树构成的山林,中间插画着飞禽走兽。
  后室顶成盝形,中间以卷草纹图案分成几个长方形,长方格中画着伎乐图。后室右壁画出摩尼珠、天雨花、三宝标等。
  21号窟
  横券顶中心柱形窟。
  窟顶中心画天象图,尚残留半个金翅鸟的形象。窟顶左、右两侧为模印千佛。佛坐于莲花座上,以一个着通肩式大衣、一个着双领下垂式披衫的序列连续排列下去。千佛的背后以黑色作底,画出白色的小花朵。
  中心柱正壁开龛,龛周围的壁面上俱是模印千佛。
  左甬道左壁上部是千佛,下部有一幅“龙舟图”:一只雕刻着龙头的船上站着一个穿着龟兹服式的人。此似为“五百商人本生”故事中的一个镜头,是一幅本生故事画。右甬道右壁的下部画着“摩太子舍身饲虎本生”故事。
  23号窟
  大型高纵券顶中心柱形窟。
  窟顶中心凿出长方形横格,格中画出伎乐图。
  窟顶左、右两侧画因缘故事。佛坐于方座上,以掌形树为背景,配以人物、野兽,构成菱形格。窟顶下缘画出半个菱形格,格中以掌形树为背景,画出箭形树和飞禽走兽等。
  左甬道顶画出一只金翅鸟,头部已坏,鹰爪、鸟兽以及缠在它身上的蛇历历可见。
  后室顶中心画飞天,已经漫漶,两旁画出山林动物,尚清晰可见。有一幅画是这样的:在掌形树丛中,矗立着一棵高耸的箭形树,两只猴子正在做爬树的动作。这幅画把猴子那种活泼调皮的神态充分地描绘出来了。另一幅画也是如此。有两只鹿在箭形树下玩耍,一只鹿奔驰向前,一只鹿则回过头来呼唤着它,形象逼真,十分可爱。后室后壁画出几棵圆形树丛,树丛中绿叶、鲜花互相衬托,极为雅致。
  25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支提窟。
  中心柱正壁开龛,龛内画出佛的背光和宝盖。
  左、右壁尚未涂白,更未作画,但留有龟兹文题记。
  30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
  左、右壁各画说法图,已残。左壁的说法图下方画出一道墙栏,墙栏内有三个着民族服式的人。
  中心柱正壁开龛,龛上壁面留有须弥山浮雕残迹。
  左甬道右壁和右甬道左壁画出龟兹供养人7身,他们着翻领、折襟、窄袖的长袍,腰束带。有的供养人身挂长剑,有的供养人身佩匕首,有的供养人手持宝绳,有的供养人手执长茎花。
  后室顶凿成方形,再用图案花边分成两个长方形格,长方形格中共画出飞天8身。她们头上束发戴宝冠,画出顶光,上身有的赤裸,有的袒右;有的肌肉涂以褐色,有的肌肉则为白色;有的手中托花盘,正在抛撒鲜花;有的怀中抱琵琶,正在弹奏音乐。她们飞行的姿势虽然都是上身仰起、下身伸直,但是双足的样式不同:有的一足伸直,另一只从膝部起弯曲,一直翘到腰间;有的一足伸直,另一足从膝部起不作弯曲,只是稍为上翘,双足成八字形;有的双足相交,稍为分开。她们的衣着也不相同:有的上身赤裸,下身的裙子直落到臀部上端,两边打起两个结,把裙子扣牢。裙角画成被风吹动而作如下的形状:两端成圆形带两个小尖角,中间是两个长三角形;有的上身着镶着深色花边的浅色紧身上衣,用“屈铁盘丝”的画法绘出身上的襞褶。她们的飘带分成各种不同的颜色,都是从颈后向前绕过手臂在身边飞扬。在她们的身后,画出天雨花、三宝标、摩尼珠等,配以蓝色画成的天空,令人赏心悦目,赞叹不已。
  31号窟
  穹庐顶中心柱形窟。
  窟顶中心凿成穹庐状,但是穹庐两侧又成券状,似本来为纵券顶,后来才改成穹庐顶的。
  中心柱正壁开龛,龛上壁面有须弥山浮雕残迹。
  后室顶的壁面已经漫漶,经过仔细辨认,有坐车者、吹笛者、持牛头者、骑牛者等,以点花作背景。整幅画中无佛像,均为菩萨像。此似为菩萨赴会图。后室后壁画出供养图:一边是一身立佛,一边是一身供养者,他双手高举,托着一个盘子,作供养之状。
  32号窟
  五重套斗顶方形平面窟。
  窟顶为五重套斗,大小相叠,意景深远。
  45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
  后室后壁画有立佛背光,光在浅绿色的底子上用白色粗细线结合的波浪形辐射线画出第一层宽边,然后在浅绿色底子上画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圈构成的第二层窄边,由这两层宽窄相配画出的背光,鲜艳夺目,十分美观。
  46号窟
  券顶中心柱形窟。
  窟顶中心为天相图,画出日天、月天和金翅鸟的形象。日天双足交叉坐两轮车上,车轴伸出在车轮外,车上有一方台。日天的外衣从两侧展开,各成三个长三角形,状如翅膀。日天就坐在车内的方台上,身后有一圈用双线条画成的光环。月天的形象与日天基本相似,只是她的光环是用单线条画成的。金翅鸟是一个人面鸟身的怪物,雷公脸似的嘴上叼着蛇。在日天和金翅鸟之间画着火天,还画出两只飞翔着的大雁。
  窟顶左、右两侧画菱形格,菱形格中画因缘故事,但是已经漫漶,无法识别内容。
  三、玛扎伯哈石窟
  玛扎伯哈石窟位于库车县东北30千米的沙土原上。玛扎伯哈石窟和森木塞姆石窟隔克尔希村遥遥相望。
  玛扎伯哈石窟为整个龟兹石窟群中最残破的一处。库车县文管所在玛扎伯哈的石窟编号共44号,其中的24号、41号和42号窟已经全部塌坏,不再存在了。其中的9个已因残破太甚,无法辨别洞窟形制,尚能辨别窟形的32个窟中,两个中心柱窟、三个方形平面穹庐顶中心柱窟、一个长方形平面纵券顶窟;毗诃罗窟为12个,其中的一个为大型毗诃罗窟;禅窟为14个,其中的9个为长近10米的长条形禅窟。
  1号窟
  穹庐顶方形平面窟。
  穹庐中画出八个条幅,条幅中的壁画是如此排列的:一立佛、一伎乐天、一立佛、一伎乐天、一立佛、一伎乐天、一立佛、一伎乐天。穹庐顶突角拱平面上画有“鹿野苑说法图”:佛袒露右臂,肌肉稍作晕染,黑色长袍用线勾出,以色平涂,无襞褶。佛的身旁画出闻法比丘,并有飞天两躯,着白色长袍,用线条勾出衣服之褶纹,双足并列,头部向上仰起,身子向后平伸,飞的感觉不强。飞天的头上画有项光,项部、臂部稍作晕染。佛的座前则跪着两只鹿;穹庐顶突角拱平面上还画出一个穿着黑色长袍的佛,坐于狮子座上,衣服上不画出襞褶,身旁也无比丘,只有两身飞天。飞天头戴宝冠,飞行的姿势与上面描写过的飞天相类似;穹庐顶突角拱平面上的另一角,残留一身飞天,全身着白色长袍,用线条勾出衣褶,头部向上仰起,身子向后伸直,双足并列,姿势呆板,动感不强。
  穹庐顶与下壁连接处画出举帘形图案。
  左、右壁,上部画出天宫墙栏,下部画出说法图。
  7号窟
  长条形禅窟,长达11米,宽仅2米,窟的顶端有一小禅室。左、右壁抹草拌泥,未作画,但留有龟兹文题记。
  9号窟
  横券顶中心柱形窟。
  窟顶中心画天象图,日天被画成一轮圆日,火天被画成一个着袈裟的僧人,紧那罗被画成一个双乳高耸的女人,此外还画出法轮。
  窟顶左、右两侧画因缘故事;佛侧身而坐,旁边站着一人,其身与佛相等,似在与佛交谈,双手几乎与佛的手相触;佛穿黑色长袍,袒露右臂,坐狮子座上,身旁站着一个人,头戴尖顶帽,双手上举作贡物之状,而佛的双手伸出,作接物的样子,因此佛与凡人的手似乎连在一起了。
  左、右壁画说法图。说法图中的佛一反常态,不是坐着,而是立着,四周画出闻法四众。
  中心柱正壁开龛。
  左甬道顶画出法轮。左甬道左壁画立佛,以山林为背景。山林中画出两只鹦鹉。左甬道右壁画立佛与供养诸天,以山林为背景。山林中画出一只飞奔着的大头羊。右甬道顶画出法轮。右甬道左壁画出因缘故事和本生故事。有一幅画是这样的:一个头戴宝冠的人坐在中间,旁边跪着一只鹿。此为鹿王本生。中间还画出山林动物:有一棵团形树,一只鹿正在低头吃草等等。因缘故事画和本生故事画的下方还画出立佛与供养菩萨,以天雨花为背景。右甬道右壁的壁画款式相同于右甬道左壁的壁画。甬道口凿出门楣,门楣上画出宝盖,门楣两侧画出天雨花、三宝标等。
  后室顶中心画法轮,左、右两侧画山林鸟兽。后室左壁开龛,龛内有画。后室右壁画立佛。后室后壁画立佛6身。
  中心柱后壁画有金刚力士。
  此窟壁画中的立佛穿黑色长袍,衣服上不画出襞褶,只是简单地以色平涂。立佛的头上画出红色打底的环状点花图案,甚为华丽;菩萨多以细线勾勒出轮廓,不作晕染,面部表情显得十分呆板。
  此窟为玛扎伯哈石窟中保存最为完好的洞窟。
  25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
  主室已残。左甬道右壁画出一棵团形树,茂密的树丛中有一个人,树下有一只老虎。此似为《大智度论》卷四十九、《根本说一切有部破僧事》卷十五中的“熊与樵夫本生”故事。右甬道左壁画出一棵树,树上停着一只鸟,空中飞着一只鸟。此似为《贤愚因缘经》中之“两鹦鹉闻法本生”故事。
  后室顶画山林鸟兽,其中有一条蛇画得形象逼真。
  30号窟
  穹庐顶方形平面窟,带有前室。前室为纵券顶,已残。
  主室的穹庐顶已经塌毁,窟顶与下壁之连接处凿出四层台阶,上面画着环形图案、菱形图案与回纹形图案。
  窟门上壁尚存一涅槃佛残像。
  35号窟
  纵券顶方形平面窟。
  窟顶中心画天象图,由于窟顶塌坏,现在只剩下一幅月兔图,月兔的旁边还画出许多星星。窟顶左、右两侧留飞天的图案,体形已很不完整。飞天之下画出一棵菩提树,菩提树下有一身坐佛。
  36号窟
  长条形禅窟。整个禅窟由一条长近20米、宽只2米的甬道构成,尽头处开一大龛,原曾塑有佛像,现已坍塌,并有作画的痕迹。龛上凿出龛楣。右壁有龟兹文的题记。
  四、托乎拉克艾肯石窟
  托乎拉克艾肯石窟位于新和县城西北约41千米的戈壁山坡上。在维吾尔语中,“托乎拉克”是“梧桐树”的意思,“艾肯”是“水渠”的意思,在托乎拉克艾肯石窟所处的山谷中,泉水缓缓流出,两旁丛生着梧桐树,显出一派生机。
  托乎拉克艾肯石窟共有14个窟,分布在东西相距约5千米的岩壁上。
  在托乎拉艾肯的14个石窟中,有4个为毗诃罗窟,1个为禅窟,8个为中心柱窟。8个中心柱窟中,4个为中心柱形支提窟,3个为方形平面纵券顶支提窟,1个为方形平面穹庐顶支提窟。有1个石窟窟形不清。
  托乎拉艾肯石窟的壁画主要集中在1号、3号和6号窟,其他石窟只有一点残迹。
  托乎拉艾肯的中心柱窟的壁画,从题材与内容来看,属于龟兹石窟的早期阶段。再从其存在着比较多的毗诃罗窟和禅窟(约占总石窟的40%弱)这一点来看,也说明了在托乎拉艾肯石窟中,早期石窟较多,晚期石窟较少。
  与洞窟并存的有一古堡垒,长19米,宽13米,残高1.5米,面积247平方米,由土坯黄胶土混合筑成。1987年,曾出土完整的唐砖,属唐代佛教遗址。
  1号窟
  券顶中心柱形窟。
  窟顶中心画天象图,现在尚能看清日天和紧那罗的形象。日天为一轮圆日;紧那罗为一长着两只角,上身赤裸,露出一对乳房的女性形象。窟顶左、右两侧画出因缘故事。佛着通肩大衣,坐于狮子座上,以山林为背景,形成一个个菱形格。
  3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
  正壁画出宝塔苦修图。佛坐在宝塔中。宝塔两侧各画出两根方柱,方柱由一块红色长方块、一块白色长方块垒起。塔前画出台阶。塔顶成覆钵形,有尖顶。塔外是掌形树,中间画着鹿、兔等动物,整个画面构成一个菱形格。佛坐在塔中的拱形龛内的莲花座上,有的着通肩式大衣,有的着双领下垂式披衫。
  左、右壁除了宝塔苦修图以外,还画出因缘故事。因缘故事中的佛不是坐在宝塔中,而是坐在方座上,头上有宝盖,周围掌形树,构成一个菱形格。佛的身旁,有的是一个人,有的是两个人,有的是一只动物,有的甚至是一棵树。这棵树的画法已与现代画毫无区别;一个主干上画出许多支干,支干上又画出针叶,似为一棵松树。
  后室后壁画出佛涅槃图。佛的巨大身体带着用三条粗线画出的背光横躺在整个壁面。佛的身旁是举哀诸天,他们头戴宝冠,身着锦袍,正在悲哀悼念。后室顶上画着临空而行的飞天,一手持着花盘,正在抛撒着鲜花。这是一个十分庄严、动人的场面。
  4号窟
  穹庐顶方形平面窟。穹庐顶尚留六个条幅,因漫漶,内容已无法辨识。
  6号窟
  纵券顶中心柱形窟。
  窟顶左、右两侧画因缘故事。佛坐于狮子座上,袒露右臂,衣服已被全部刮去,过去似曾贴有金泊。佛的头上有一棵菩提树,佛身旁的因缘人物用简单的线条画出衣服,肌肉不作晕染。有一个因缘人物头上戴着帽子,身上穿着花的衣服。
  左甬道尚留有山、树的残画。
  8号窟
  纵券顶方形平面窟。窟顶中心有残画,似为一坐车之日天。
  五、阿克塔什石窟
  阿克塔什石窟位于拜城县黑英山乡政府驻地东南直线距离约6千米处,其地貌和自然景观同克孜尔石窟寺相近。石窟依山开凿,旁临阿勒吞阔什河。高于地面约20米的呈凹状小山头,保存有5个座北朝南的洞窟。洞窟外呈院落,东侧临崖处保存有土墙垣,长约14米,宽2米,残高约1.5米;西墙垣已被雨水冲蚀掉,洞窟南端为小山头的断崖。为叙述方便,以靠东墙垣的洞室编号为1。
  1号洞窟平面长方形,横券顶,东壁进深约2.3米,东南角残存有炉灶遗迹,北壁长约4.2米,西壁为1.9米,券顶最高约3米,南为敞开的大豁口,应原有门、窗的位置,但是已不见任何遗迹,其洞窟内烟熏,三壁面没有保存墙皮。隔2.5米厚的岩体即为2号洞窟。
  2号洞窟平面呈方形,横券顶。东壁进深约2.3米,北壁长约2.8米,西壁为2.3米,券顶最高约2.7米,间隔1.3米厚的岩体即为3号洞窟。
  3号洞窟平面呈方形。东壁进深约2.9米,北壁长约2.6米,西壁约为2.6米,券顶最高约2.7米,间隔厚约1米的岩体即为4号洞窟。
  4号洞窟平面呈方形,横券顶。东壁进深约3.3米,北壁约为2.9米,西壁约为3.1米,券顶最高约2.6米。斜漫坡厚约2.3米接5号洞窟。
  5号洞窟平面呈方形,横券顶。西端临断崖,西墙垣被冲毁呈斜坡,不易登临,缺实测。
  就在这组石室南端的断崖下,有一座地面的佛寺建筑遗址。佛寺可能是高层的建筑,现保存人工凿出的岩石甬道和山崖上的僧房字落相联。遗憾的是,佛寺建筑址早已被破坏,只遗留下陶器残片、残石磨盘、残石膏的装饰物件等。陶器的陶质、陶色为夹砂红陶、红褐陶和灰陶,能辨认出的器形有钵、高领的平底罐、釜和瓮等。
  在上述遗址东南约300米处的一条自然冲沟的台地上,依崖开凿有一座僧房。僧房建筑遗址保存较完整,门、窗遗迹、壁炉灶遗址都很完整。室内平面呈方形,没有炕,西墙壁有炉灶,长约2.4米,宽约2.2米,横券顶最高2.8米。门宽约0.78米,明窗约0.6米。这类僧房除了室内没有低矮的土坑和进室内的甬道外,其建筑形制是龟兹石窟中普遍的一种僧房类型。
  六、玉开都维石窟
  玉开都维石窟位于拜城县黑英山乡政府驻地西北直线距离约10千米处。石窟开凿于琼果勒河、博孜克日格河之间的几十米高的砾石阶地上。这是一组有佛殿和禅室相结合的小型石窟寺。石窟寺大体座北朝南,洞窟外有铲平的地面和院墙的遗迹,佛殿和禅室建筑形制保存完整。
  佛殿是一座中心柱窟。根据窟前遗迹观察表明,没有前室。主室平面略呈长方形,券顶中心柱呈方形。主室与后室等宽。门宽约1.2米,通高1.8米,门上端保存有安装门框的凹形槽。门两侧砾石墙厚0.6米。前室通高约3.3米;左前壁宽0.8米,右前壁宽1.1米,左、右侧壁各进深5米,后甬壁约4米宽,通高2.7米,中心柱长约2米,宽约1.5米,左、右甬道宽0.8米,通高约1.9米;中心柱佛龛呈圆拱形,宽约1.2米,高约1.5米。窟内墙皮脱落,无壁画,佛龛尚存,无塑像。
  佛殿窟右侧壁外2米处依崖凿有草庐形式的小型窟龛。龛平面椭圆形,长约1.2米,宽约1米,券顶通高1.7米。龛内壁上保存有结实而平整的麦秸泥墙皮。这种只可容纳一人寂坐的洞窟,实际上就是为习禅僧人所开凿的禅窟。这种禅窟和中心柱窟的组合形式,未闻先例。它的发现,为研究克孜尔中心柱窟形制组合提供了新的启示。
  七、喀拉苏石窟
  喀拉苏石窟位于拜城县亚吐尔乡政府驻地东北直线距离18千米处,喀拉苏河口的两岸砾石台地。台地的顶部,亦即塔格克吐鲁山。山顶有佛寺建筑遗迹,佛寺平面呈长方形,约50平方米,遗址座北朝南,门的遗迹保存有较好的卵石铺砌的台阶通到山下的石窟。石窟依自然冲蚀的地形开凿。由于冲积而形成的砾石崖层疏松,洞窟塌坍严重,残存洞窟有20个。其中平面方形穹窿顶的佛殿窟2座,中心柱式的佛殿窟一座,其余都是僧房窟和禅房窟。中心柱佛殿窟带有僧房和禅房窟组合,并开出甬道通达山顶上的佛寺。大多数的禅窟分布在临河口处,排列比较集中,建筑形制完好。禅窟平面呈椭圆长方形,横券顶。每个洞窟仅能容纳一位僧人禅居。
  八、都干石窟
  都干石窟寺位于拜城县亚吐尔乡政府驻地东北直线距离约16千米处,都干村北。石窟寺开凿于塔格克吐鲁山南麓、来爱银自然冲沟两岸和冲沟中保存下来的“孤岛”似的山丘上。
  石窟寺的主体建筑则开凿在冲沟中间保存下来的山丘上。小山体范围,长约100米,宽约50米,高约20米。山丘南端是经人工削挖出进深约30米、宽约30米,呈“凸”形的平台。利用平台修建佛殿,佛殿建筑布局呈“品”字形,座北朝南。从保存的遗迹观察,正殿背依靠自然山体,是地面建筑,其建筑全被破坏。正殿的东侧,背依山体开凿出较大的立佛龛,圆拱形,高约3米。平台的东侧保存有居室的建筑遗迹。其正殿的两侧,凿有纵券顶的卧佛龛,长约3米。
  石窟开凿于大佛寺的东侧,有二层,分别编号为:
  1号窟,佛殿窟,平面方形,穹窿顶。门宽约1.1米,进深的甬道长约3.2米,主室平面方形,长、宽各约2.5米,高约3米;穹窿顶径约1.3米,深0.7米。
  2号窟,佛殿窟,平面方形,穹窟顶、门宽约1米,进深甬道0.86米,主室方形,长、宽各约2.6米,高约3米,穹窟径1.26米,深0.68米。
  3号窟,僧房窟,主室平面方形,门宽约1.18米,甬道进深约3.4米,主室平顶,长约2.6米,宽约1.6米,高约2米,明窗位置坍塌。
  4号窟,禅窟,平面椭圆角长方形,横券顶,室内面积约4平方米。
  5、6两窟位于下层,也是禅窟,形制和室内面积同4号窟,在双联的禅窟外,残存有土筑墙垣遗迹。墙垣呈方形,长、宽约12米,残高约0.5米,垣厚约0.6米,门宽约1米。
  7、8两窟位于冲沟的东侧。9窟位于西侧,也都是禅窟,建筑形制和面积同5、6号窟。
  九、萨喀特喀石窟
  萨喀特喀石窟位于拜城县亚吐尔乡政府驻地西北直线距离约21千米红山西侧的萨喀特喀艾肯尼沟内。沟内泉水汇集,绿树成荫。石窟开凿于沟崖西岸的砾石层内,登临石窟的攀道和窟前遗址全已坍毁,仅残存石窟的大体形制。
  1号窟,平面长方形,纵券顶,长约2.9米,宽约2.5米,高约3米。窟门遗迹,抹的草泥墙皮等都没有保存,窟内裸露着开凿平整的砂砾石层。
  2号窟,这是附有侧室的洞窟。前室长方形,纵券顶,长约5米,宽约1.8米,高2.1米。南壁凿有甬道式的门洞与侧室相通。门道长约1.4米,宽约0.7米,高约1.2米,侧室东壁坍塌,从遗迹现象分析,似为明窗的位置。侧室平面呈长方形,券顶,长约3.4米,宽约1.7米,高约1.8米。
  十、红山佛寺
  红山佛寺遗址位于拜城县亚吐尔乡政府驻地西北直线距离约21千米处,佛寺背依红山,面临库如克厄肯沟。沟内泉水洋洋,树木繁盛,景色宜人。地面上的佛寺
  遗址,近些年曾多次遭到挖掘破坏。建筑遗址范围,东西约35米,南北约26米,地表散露出陶器、石磨盘、建筑基石、石膏饰面、被挖的坑洞。墙垣壁面的壁画被毁,塑像打碎,其中有一尊雕像经有关部门配合追回,现收藏于龟兹石窟研究所。
  十一、沙依拉木石窟
  沙依拉木石窟位于乌什县英阿瓦提乡政府驻地西北约23千米的沙依拉木塔格山麓。英阿特苏河、臻丹丹河交汇自沙依拉木塔格山口南流,石窟寺在河流的东岸。石窟开凿于山麓,寺院建筑遗址在石窟下面的河床台地上。
  地面的佛寺建筑遗址,面积不大,平面呈长方形,面积约30平方米。佛寺遗址多次经过人为扰乱,陶器残片,石膏装饰物、木碳等散露于遗址的地表,听说残佛像等在1983年县地名办普查时取走。
  石窟开凿于山崖,窟前通道遗迹都没能保存,只是洞窟的建筑形制基本保存完整。室内面积均小,平面呈长方形、圆拱形的券顶。临崖均有向西开的小门,门的遗迹明显,但没有门的木构件。洞窟墙壁大都保存有麦草拌泥的墙皮,墙面粉刷白灰,有少数的洞窟残存有局部的壁画,颜色有黑色、石青、石绿、赭红色。现存洞窟14个,形制如下:
  1号窟,平面呈长方形,窟内长约2.1米,宽约1米,高约1.7米,生土墙壁抹一层麦草泥皮,门遗迹坍塌。
  2号窟,平面长方形、圆拱形券顶。窟内长约2.7米,宽约1.9米,高约1.8米,门宽约1.4米。生土墙壁抹麦草泥,砑光后刷白灰,残存壁画中仅见红色,烟熏。
  3号窟,平面长方形,圆拱形券顶。窟内长约1.9米,宽约1.2米,高约1.1米,门宽约1.2米。
  4号窟平面长方形,圆拱形券顶。窟内长约1.7米,宽约1.1米,高约0.8米,门宽约1.6米。
  5号窟平面长方形,平顶,北壁有凹形的浅龛。窟室长约4米,宽约3.8米,高约3米,壁面保存有麦草墙皮,门宽约1.3米。
  6号窟平面长方形,圆拱形券顶。窟室内长约4.3米,宽约2.8米,高约1.7米,墙壁残存壁画遗迹,门宽约1米。5号窟和6号窟中间有通道相连,但是都有各自的门遗迹。两窟位于石窟群据中。
  7号窟,平面长方形,平顶。窟内长约2.8米,宽约1.5米,高约1.3米,门宽约1.6米。窟内北壁凿有一个小龛。墙壁麦草泥皮刷的白灰面,烟熏严重,保存有较大面积的壁画痕迹。
  8号窟,平面长方形,券顶。窟室内长约2.1米,宽约1.4米,高约1.4米,门宽约1.8米,生土墙上保存有麦草泥皮。
  9号窟,洞窟坍塌较严重,形制不十分清楚,仅残存龛形遗迹,长约3.1米,高约1.3米。
  10号窟,平面长方形,券顶。窟室长约2.8米,宽约1.4米,高约2.5米,窟门部分坍塌。
  11号窟,仅残存一小龛。
  12号窟,坍塌,存一小龛。堆积中曾清理出壁画残片。
  13号窟,平面长方形,券顶。窟室长约3米,宽约2.4米,高约1.2米,门宽约1米。
  14号窟,为大型洞窟。平面长方形,纵券顶,长约8米,宽约6米,高约1.9米,门宽约1米。该洞窟墙壁没有麦草泥皮,窟很深,且位于后沟的悬崖绝壁处,很可能是储藏室。
  十二、喀拉尤勒滚石窟
  喀拉尤勒滚石窟位于温宿城东喀拉尤勒滚东南5千米。地理坐标:东经80°52′30″,北纬41°02′58″。石窟开凿在黄色砂质岩山腰上,有4个洞窟,编号1~4号,从西往东不规则地排列。
  1号窟为中心柱窟,窟型较小,窟门座向南,内分前后室。前室纵券顶,顶部残存的墙泥上涂有白色粉底,墙上书写有汉字,因多年侵蚀,字迹模糊不清,室宽3.25米,进深3米,高2米。后室中心柱窟93厘米,正壁无龛,左右有小角道。角道和前室内堆积有1米厚的淤沙。
  2号窟为方形禅窟,纵券顶,窟宽1.16米,深1.32米,高1.2米,前墙已塌,窟内正壁底部有1座禅台。
  3号窟为僧房窟,呈东西向,东西长1.92米,宽2.8米,高1.2米,大半窟壁已塌。
  4号窟为僧房窟,门座向南,宽90厘米,高1.08米,室宽1.64米,深2.5米,高1.56米。正壁有1佛龛,龛宽1.5米,高0.8米。龛外又套一刻的弧槽,槽沟宽0.62米,深0.38米。顶部圆槽距地表1.85米,各石窟内未发现遗物。
  1989年11月,阿克苏地区文物管理所普查队对该石窟遗址进行勘察,推断时代为唐朝,属佛教遗址。并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三、托乎拉克店石窟
  托乎拉克店石窟位于温宿县东南阿克苏至拜城公路148千米路标北10米处,石窟开凿在黄土质山丘上,有洞窟7个,其中形制较好的仅剩4个,均属于僧房窟,窟内均无壁画。石窟为魏晋之初的佛教遗址。
  1号窟为纵券顶,长3.5米,高2.5米,深2米,前壁已塌毁。2号窟为横券顶,主室长5米,宽3.5为。东处有侧室,宽1米,深2.5米,高1.2米。3号窟为横券顶,长4.5米,宽3米,高2.8米,前壁塌毁。4号窟为纵券顶,高2.5米,宽3.5米,深4米,前壁塌毁。窟内东角处有一高0.3米,宽0.5米,长1.5米的通气孔。5号、6号窟已无法辨认窟形。
  距1号窟西北300米处为7号窟,在高于地表200米的砂质岩山腰上,凿有1洞窟。从整个石窟的形制来看,7号窟是阿克苏地区发现的石窟中最完好的1个洞窟。横券顶,分主室和耳室两部分,耳室门座向朝南,门宽1.1米,高1.5米,门道厚0.8米,耳室深2米,高1.8米。耳室东西角厅有通往主室的角道,宽1米,高1.3米,深1.2米,角道门壁顶部有两个小洞,直径0.1米,深10厘米。主室顶部砂质岩层中夹有卵石室,室宽3米,深2.5米,高3.5米。两壁中部凿有1火道,高0.5米,宽0.3米,深0.1米。南壁中部开有倒三角形窗口,高1.1米,宽1.2米,厚0.8米。在主室表层中清理出遗物有骨器1件,残棉布1块,已退色。另有兽骨、木炭、陶片等。
  十四、克斯勒塔格石窟
  克斯勒塔格石窟位于柯坪县城西北10千米处。遗址分两部分,坐落于苏巴什河口东西两岸的克斯勒塔格山坡地带,地处北纬40°33′16″,东经78°56′28″之间,为南北朝至唐时期的遗址。
  西岸的佛教建筑遗址,在1974年修建县水泥厂时,已有一部分被破坏,现存遗迹尚能看出是一个规模较大的殿堂、佛塔、僧房相结合的建筑群落,建筑是利用地形呈阶梯状分布。山坡下的殿堂遗址已荡然无存。山坡中部残存一处5~7级人工台阶,有一间长5米,宽5米,残高5米的房屋,并有通道,上通顶部殿宇,地上铺有石膏地面,厚约1厘米。该遗址同龟兹地区的一些石窟建筑相似,是一组塔柱式的佛教建筑遗址,顶部的西侧为一殿堂,东侧有一座较大型的佛塔建筑。塔庙建筑部分独具特色,自山脚起利用自然坡度分层修建殿堂,通体由阶梯相连,自下而上高达30多米。
  东岸的建筑群保存较好,规模较大,且布局完整严谨。建筑同样是利用自然坡度分层修建,并有围墙自下而上环绕着建筑群落。围墙为土坯垒筑,残高1.5米,宽约2米。顶部有烽燧建筑遗址。
  在克斯勒塔格石窟遗址内,采集到的标本有陶器,以夹砂陶为主,有少量灰陶、轮制,火候较高,器形有小平底、大平底的敞口、鼓腹、单身呀双身器,耳呈条带形并戳有“0”标记,大型陶器有罐、瓮、釜等盛器、炊器,小型的有钵、碗、壶等。采集到的陶纺轮极为精致,直径2.5厘米,厚约1.5厘米,有刻画的莲花纹,背稍呈凹状。1976年,在此曾出土两件南北朝时期的龟兹舍利罐,现存自治区博物馆。
  十五、阿艾石窟
  阿艾石窟位于库车县城北部60千米处的克孜利亚山(维吾尔语意译“红山”)大峡谷中。海拔1560米,地理坐标:北纬42°07′东经83°05′。洞窟所在的沟谷名为库木鲁克埃肯(维吾尔语意为“沙沟”)。窟口开于,峡谷的峭壁上,距谷底30余米。距洞窟不足2千米处的沟口即为217国道的独库路段,国道南侧是库车河的上游河段——铜厂河,即魏之郦道元《水经注》称之“东川水”。河对岸是天山支脉——却勒塔格山的北麓。阿艾石窟于1999年4月被一名维吾尔族牧民发现。同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事业管理局派出文物工作者,对洞窟进行调查和彻底的清理,并将新发现的石窟命名为阿艾石窟。
  阿艾石窟已严重破坏,残存约15平方米的精美佛教艺术壁画,及大量的汉文墨书题记。其窟形为龟兹地区常见的典型的方形窟。平面呈纵长方形,长4.6米,宽3.4米,窟口方向为南偏东37°。窟顶作纵券式项,券顶里端高外端低,作斜坡状,外端稍低于里端0.2米。券顶两侧券腹下沿作一层叠涩,叠涩面宽0.1米。券顶中脊距叠涩面高0.8米,顶部稍趋平缓。正壁高2.5米,上部向内倾斜约0.1米,两侧壁叠涩以下壁面高1.7米。前壁开门,残损,原貌不可辨。洞窟中央有方形坊基,宽2.05米,纵长2.53米,残长0.45米。坛基上原有泥塑及石雕的供奉佛像,是佛教信徒崇拜信仰的主体。
  洞窟保存汉风格的壁画。绘画技法采用四分之三侧视画法。壁画间大量的汉文墨书题记,已是成熟的汉字,是魏碑体向柳体、欧体的过渡,为唐代书法遗迹。
  保存约15平方米的壁画,主要集中于洞窟正壁,左侧壁,纵券顶左券腹;洞窟右侧壁,纵券顶右券腹有少许壁画遗存。保存的壁画残部为经变画中间主题部分,内容为观无量寿经变,包括两侧立轴式条幅内的“十六观”局部,中央为主题造像是无量寿佛,两侧绘胁侍菩萨及众多的闻法天人,上部绘有大量悬浮空中的“不鼓自鸣”乐器,下部绘伎乐、楼台亭榭、动植物、几何装饰图案等内容。左侧壁有五身完整的立佛、菩萨像,从外向里依次为:立佛、药师琉璃光佛、文殊师利菩萨、卢舍那佛、药师琉璃光佛。其间有墨书榜题和刻划题记遗存。右侧壁壁画与左侧壁布局基本对称,但大部分斑驳剥离,残存部分以菩萨、会佛为主要内容,从里向外依次为:菩萨、观世间菩萨、坐佛。右侧壁间以汉文题记。此外,左侧壁两处共18身,纵券顶大部壁画已剥落,左侧券腹仍存有九列,共152身千佛造像。千佛皆作结跏趺坐,着双领下垂袈裟,赭色、白色两种相间分布,座下都有莲花宝座。
  侧壁汉文榜题集中于洞窟的两侧壁立佛、菩萨间,一般作墨色竖边框,左侧壁有遗存。可识读的由外向里依次为:“清信佛弟子行官杨□□五月十五日□拜记”(18字);“文殊师利菩萨似光澜(?)为合家大小敬造”(16字);“清信佛弟子寇庭俊敬造卢舍那佛”(14字);“清信佛弟子寇庭俊敬造药师琉璃光佛”(16字)。
  供养题记集中于券顶,残存壁画间共17处,墨书竖写,部分已脱落。可识读的有:清信□□□□□”,“裴心(?)喉□□”,“傅□□□□佛供养”“彭□敬造七佛供养”,“梁信敬造十方佛一心供养”,“寇俊男善爱造七佛供养”,“女,弟(?)敬造七佛一心供养”,“赵王□□造上(?)七佛供养”,“寇□□□□七佛供养”,“寇俊男善爱七佛供养”,“妻白二娘造七佛一心供养”,“□□□造千佛一心供养”,“申令光敬造十方佛供养”,“李光晖造十方佛一心供养”。
  刻画题记于左侧壁卢舍那佛右下方有竖写的两列:“已巳年五月十五日白光□。”左侧壁第一个立佛左侧上方存古代少数民族文字题记,刻划横写,共10行,岁月磨蚀,无法识读。

知识出处

龟兹文化

《龟兹文化》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华发号主编的龟兹文化的内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以通俗、可读性强的语言,对龟兹文化的形成、发展、作用和历史价值等作出较为系统的分类和记述,随着龟兹文化研究的拓展和成果的运用,打造龟兹文化品牌工程必将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从而推动地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文化旅游事业的新发展,内容包含了地理,经济,政治,都护辖治,宗教,文化艺术,石窟艺术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龟兹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