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龟兹乐是木卡姆的摇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龟兹文化》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719
颗粒名称: 三、龟兹乐是木卡姆的摇篮
分类号: J709.245
页数: 3
页码: 284-286
摘要: 本文记述了龟兹人民在吸收多民族、多地区文化养料的基础上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地域和时代特色的龟兹乐舞,龟兹乐是木卡姆的摇篮。
关键词: 龟兹乐 木卡姆 龟兹

内容

龟兹人民在吸收多民族、多地区文化养料的基础上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地域和时代特色的龟兹乐舞,为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做出重要贡献,也为龟兹故地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公元840年,回鹘西迁后,维吾尔族逐渐发展。维吾尔族乐舞从音乐结构到乐器和舞蹈基本动作都与龟兹乐舞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龟兹乐舞是维吾尔族乐舞的源头,维吾尔族乐舞是对龟兹乐舞的继承和发展。
  木卡姆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龟兹乐、伊州乐等乐中的大曲。
  木卡姆之名,最早见诸历史文献记载的,当属公元4世纪前后用龟兹文记述的《阿拉纳米故事》。“木卡姆”的龟兹原语是Maka-ykne,两者联读,其发音接近于维吾尔语Mak’kam,汉语音译相当于“玛卡姆”。在龟兹语中,Maka是大的、大量的、多数的意思,ykne一词则指曲调、乐曲而言,因此,玛卡姆(木卡姆)亦是大曲之意。从新疆直到西亚地区,因不同民族的文字转译,或同一民族在方言上的差异,则对“木卡姆”有各种拼写,但都是从龟兹文一词转译而来。龟兹文献中仅提及木卡姆之名,但对木卡姆的音乐结构并无记载。龟兹乐《摩诃兜勒》是单一的乐种套曲,而木卡姆在随后的发展中,逐渐形成综合性的音乐、歌舞套曲。
  数百年来,一直流传在新疆民间的大型套曲《十二木卡姆》是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民贡献给祖国大家庭的音乐瑰宝之一。木卡姆,维吾尔语为“乐章”、“乐曲”或“大曲”的意思。由12套大曲组成的《十二木卡姆》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曲调丰富多彩。整个十二木卡姆共有170多首歌舞乐曲和70多首器乐间奏曲,从头至尾演奏一遍,需要20多个小时。这部大型古典乐曲产生并流传于新疆民间,绝非偶然。新疆既会合了中国、印度、波斯(今伊朗)、希腊和阿拉伯音乐、舞蹈之精华,又是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文化荟萃之地。在龟兹故土上产生的《十二木卡姆》无疑会受到龟兹乐舞的影响。
  《十二木卡姆》是古代新疆“龟兹乐”、“高昌乐”、“疏勒乐”、“伊州乐”和“于阗乐”的继续和发展,是与唐宋大曲相类似的大型歌舞套曲。而唐宋大曲又是对龟兹乐曲的继承和发展。龟兹乐的乐曲结构分歌曲—解曲—舞曲三大部分。现代库车等地流传的《十二木卡姆》,由龟兹大曲发展演变而来。《十二木卡姆》有12套,每套又分“琼拉克曼”、“达斯坦”和“麦西来甫”三个组成部分。“琼拉克曼”的结构则由三部分组成:
  歌曲部分:序唱—太孜—怒斯赫—小赛勒克......
  解曲部分:太孜间奏曲—怒斯赫间奏曲—小赛勒支间奏曲
  舞曲部分:朱拉—赛乃姆—帕西路—太喀特
  由上所见,龟兹乐曲的音乐结构为《十二木卡姆》所继承,其区别在于木卡姆中歌曲与解曲部分往往是交替进行的。
  龟兹乐中的“五弦”为维吾尔乐器“热瓦甫”提供了历史渊源,龟兹乐中使用的“笛”仍在使用;龟兹乐中的“筚篥”是现今维吾尔乐器“巴拉曼”;龟兹乐中的“羯鼓”是现今木卡姆使用的“纳格拉”之源;龟兹壁画中的“手鼓”与维吾尔乐器“达卜”如出一辙。
  龟兹石窟壁画中乐舞伎人的舞姿,与现代维吾尔族的舞蹈动作明显形似。壁画中许多顶灯、顶碗的形象,也与现在库车一带盛行的顶盘子、顶餐具的民间舞蹈十分相似。壁画乐舞中的一些舞蹈动作如“撼头”、“弄目”、“跻脚”、“弹指”及“抃”在现代维吾尔舞蹈动作中都可以见到。库车地区形成的“赛乃姆”吸收了许多龟兹乐舞成分,如“移颈”、“弄目”、“弹指”、“跷脚”等等,与龟兹壁画中的描绘完全一致。现代维吾尔族舞蹈中的急速旋转和骤然贮立的亮相也是继承了龟兹《胡旋舞》、《胡腾舞》尤其是龟兹舞“乍动乍息”的传统技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维吾尔音乐中的木卡姆与龟兹乐有着血缘的关系。龟兹乐对木卡姆的形成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龟兹乐是木卡姆。
  从共同的音乐结构上看,龟兹乐为木卡姆提供了历史渊源,龟兹乐是木卡姆产生发展的摇篮,也可以说,木卡姆形成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中心地则是歌舞之乡——龟兹。
  木卡姆作为伊斯兰音乐的共同财富,分布地区很广,种类繁多。阿拉伯、波斯、土耳其、印度以及苏联等地均有木卡姆。阿拉伯国家中的木卡姆,种类不少,然而最纯净的音乐形式只有三种,即:伊拉克木卡姆、埃及的多尔和北非安达卢西亚的努巴(19世纪北非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比利亚)。除上述三种外,毛里塔尼亚音乐中有三种木卡姆形式。波斯木卡姆曾在1882年对古老的“达斯特加赫”(传统的
  木卡姆形式)重新加以组织并以七套的形式而保留下来。苏联在1924年曾记录出版过六套木卡姆(乌兹别克斯坦的)。
  阿拉伯音乐中以木卡姆命名的只有一种(伊拉克木卡姆),它由五套“法斯勒”组成,只有三种形式。埃及的多尔,则是在19世纪才形成。波斯也只有七套。苏联有六套木卡姆。而新疆维吾尔音乐中的木卡姆,既包括有大量近代维吾尔民间音乐,又保存有当地的古典音乐,种类最多,结构形式也最完整。

知识出处

龟兹文化

《龟兹文化》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华发号主编的龟兹文化的内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以通俗、可读性强的语言,对龟兹文化的形成、发展、作用和历史价值等作出较为系统的分类和记述,随着龟兹文化研究的拓展和成果的运用,打造龟兹文化品牌工程必将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从而推动地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文化旅游事业的新发展,内容包含了地理,经济,政治,都护辖治,宗教,文化艺术,石窟艺术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龟兹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