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佛经翻译家及其成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龟兹文化》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703
颗粒名称: 二、佛经翻译家及其成果
分类号: B94
页数: 5
页码: 217-221
摘要: 本文记述了龟兹佛经翻译家及其成果的情况,包含了东汉至隋末的佛经翻译家及其成果和唐、宋佛经翻译家及成果。
关键词: 教宗 佛经 翻译 成果

内容

龟兹的佛经翻译家多为高僧,也有居士,在史书中有记载的、有据可查的有12位,其中最负盛名是鸠摩罗什。有龟兹本地的大德高僧,也有在龟兹活动并产生重大影响的外地僧侣。他们在刻苦钻研佛教经典、获得深厚的佛学素养的同时,认真学习其他民族的语言文字,以普度众生、弘法佛教为己任,悲天悯人,不畏艰险,不辞辛苦,积极弘传佛教,把佛经翻译作为传播佛教的一个可持续发展、有效性高、能提高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实施,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传播和交流东西方文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影响了东西方的文化史、思想史、哲学史。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探讨、积累了翻译理论,总结了翻译的经验、教训。
  (一)东汉至隋末的佛经翻译家及其成果
  白延 又叫帛延,出身王室贵族,为归慈(龟兹)王世子,是一个语言人才,精通多种语言,通本民族语,汉语、梵语,为华中经翻译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学识渊博,梁僧柘《出三藏记集》载:善晋胡音..博解群籍,内外兼综。为弘传佛教,实践佛陀普度众生的教诲,他不辞辛苦,不远万里,于曹魏时(254~260)来到中原地区。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及特长,主要从事译经活动。在魏甘露年间(256~260)译出《首楞严经》二卷,《须赖经》、《除灾患经》各一卷。白延作为有史可查的龟兹东来中原译经的第一人而载入史册,是龟兹译经的肇始者。
  帛元信 龟兹居士。精通汉语。《出三藏记集》卷七记载,敦煌高僧竺法护于晋武帝太康七年(286)8月10日译《正法华经》,出于传播佛教的热情,帛元信利用自己的特长,积极参与。为保证佛经翻的准确性,体现这项工作严肃性,帛元信作为竺法护的助手,与天竺沙门竺力一起承担了佛经翻译后期的审核、校对工作。斟琢词义,研究探讨用词的准确性,力求译文能真实、准确地体现原文的意思。
  帛法祖 原名白远。据《出三藏记集》记载,他是一个语言通才,除精通本民族语言龟兹语外,还通梵语、汉语,为提高日后翻译大量的佛经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大力传播佛教,使佛教在中原地区生根发芽,为造福于民,实践佛教普度众生的宗旨,法祖于晋惠帝时(290~306)在中原译出大乘方等部的《菩萨逝经》、《菩萨修行经》、《严净佛土经》、《大乘如来经》、《郁伽罗越问菩萨经》、《等集三味经》、《惟逮菩萨经》、《如来兴显》等佛经各一卷,译出秘密部的《破魔陀罗尼经》、《檀特陀罗尼》各一卷。还翻译了小乘阿含部的经典,共计16部18卷。白远含辛茹苦,勤奋忘我地工作,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早期龟兹东来译经人中,译著是较多的,为传播佛教,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帛法矩 在《出三藏记集》中记录,在西晋惠帝(290~306)在中原与沙门法立通力合作,译出大乘佛教经典方等部《大方等如来藏经》一卷,译出小乘教经典3部11卷,共计4部12卷。除了与人合作译经,帛法矩还独立翻译了大乘教中的《优越王经》、《前世三转经》、《阿阇世王受决经》、《灌洗佛形像经》各1卷,他翻译最多的是小乘教派阿含部经典。
  帛尸梨密多罗 龟兹语吉友。据梁《高僧传》中记载,他是龟兹王储,本当继承王位,但他出于虔诚的宗教感情,淡泊权力富贵,出家为僧,让位于其弟。西晋永嘉年间(307~312)来到中原,住在建康建初寺。他天姿高朗,风神超迈,丞相王族见而奇之,由此得名。因他是龟兹王子,政治地位与宗教地位均很高,影响力很大,得到西晋封建上层各级权贵、豪族、将军的青睐,过从甚密。帛尸梨密多罗不学晋语,与东晋公卿交往,皆凭翻译。但他有高超的理解力,善解人意,“而神领意得,顿尽言前”。当时中原尚无咒法,帛尸梨密多罗长于咒术,据称甚为灵验,于晋元帝时(318~322)在建初寺译出《大灌顶经》13卷(或作9卷),《大孔雀王神咒经》、《孔雀王杂神咒经》各1卷,传播密法经典和佛教咒术。经过帛尸梨密多罗的译经及宣讲,使密教流传于中原。
  鸠摩罗什 大约于344年出生,他是东晋时期后秦的著名佛学家,是我国古代四大翻译家之一。其家世非同一般。其父族历代为印度丞相,婆罗门种姓;其母为龟兹王妹。他7岁出家,性极聪慧,可“日诵千偈,偈有三十二字,凡三万二千言”。9岁随母同去北印罽宾求学,在罽宾王的从弟盘头达多处学习小乘佛教,进步很快,还屡挫外道,颇受罽宾王赏识,得到外国之上供的对待,待遇比为高僧。12岁时随母亲返回龟兹,在疏勒拜莎车参军王之子须利耶苏摩学习大乘教。在回龟兹途中,在温宿与外道辩论获胜,声名鹊起,龟兹王亲往温宿迎接回国。摩罗什20岁受具足戒,遵母命立志向东土传教。龟兹王对鸠摩罗什极为敬重,特造金狮子座,请他升座讲法,待以国王礼。每年升座说法之际,“诸王皆长跪座侧,令什践而登焉”。连他在罽宾的恩师盘头达多也慕名而来,听他讲大乘教理论。鸠摩罗什以其才学在西域获得很高的声望,连远在长安的东晋著名高僧、佛经翻译家也仰慕他的大名,劝前秦统治者苻坚西征龟兹,迎罗什东归。前秦建元十八年,苻坚派氏人吕光西征,建元二十年(384)破龟兹,获罗什并携至凉州。闻苻坚已死,乃自立为王,建后凉政权。吕光父子不信佛,鸠摩罗什在凉州居住16年,无法从事译经活动,但他在与汉人的接触中学会了汉语,读了一些汉文经史典籍,为他后来入关从事大规模的译经活动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后秦王姚兴好佛,弘始三年,他派人迎鸠摩罗什入长安,待以国师之礼,让他在长安逍遥园设场译经,宣讲佛法。鸠摩罗什开始了他一生中最伟大、彪炳后世的译经活动。罗什当时译经的方法是,“手执胡文,口自宣译,道俗虔虔,一言三复,陶冶精求,务存圣意”。其态度极为严谨、认真,对每句话都要反复斟酌,精益求精,力求保持原文的意旨。除了新译佛经外,他们还订正前人所译的经本。订正时,“法师手执胡本,口宣秦言,两释异音,交辩文旨”。在翻译有出入的地方两次解释,与助手互相探讨研究佛经的主旨。鸠摩罗什的译经活动不但规模宏大,参与人数众多,而且成果丰硕。鸠摩罗什自后秦弘始三年(401)12月到长安,到弘始十五年(413)4月去世,前后11年多,译出佛经39部313卷。有《坐禅三昧经》3卷,《阿弥陀经》1卷,《贤劫经》7卷,《大智度论》100卷,《思益梵天所问经》4卷,《弥勒成佛经》1卷,《摩诃般若经》24卷,《小品般若经》7卷,《金刚般若经》1卷,《法华经》7卷,《华首经》10卷,《维摩诘所说经》6卷,《首楞严经》2卷,《十住经》5卷,《特世经》4卷,《自在王菩萨经》2卷,《佛藏经》3卷,《富楼那问经》3卷,《称扬诸佛功德经》3卷,《弥勒下生成佛经》1卷,《诸法无行经》1卷,《文殊师利问菩提经》1卷,《遗教经》1卷,《十二因缘观经》1卷,《菩萨问色欲法经》1卷,《禅法要解》2卷,《杂譬喻经》1卷,《成实论》16卷,《中论》4卷,《十二门论》1卷,《百论》2卷,《十诵律》61卷,《十诵比丘戒本》1卷,《惟毗婆沙论》14卷,《大庄严论经》11卷,《马鸣菩萨传》1卷,《龙树菩萨传》1卷,《提婆菩萨传》1卷。
  鸠摩罗什译经规模宏大,有众多汉人弟子相助,协作完成。他本人知识渊博,多才多艺,兼通汉语汉学,为他译出高质量的译经奠定了基础。因此,他译经另一特点是译文讲求质量,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到鸠摩罗什译经时,汉语佛经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前人对译经多有探索,无论名词之对译还是章法文运用,均有先例可援。鸠摩罗什在前人对译经实践进行探索的基础上,总结前人译经的经验教训,扬长避短,仔细对照梵、胡、汉文本,凡“胡音者在,正之以天竺;秦文谬者,定之以字义;不可变者,即而书之”。因此,罗什等人所译佛经在内容的表达和词语应用等方面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水平。罗什的翻译,在总体上倾向于意译,译文注意文质相济,处理手法相当纯熟,“有天然西域之语趣”。他在翻译中注重创新,一改前人借玄学词汇译佛学术语的做法,刻意创制专用佛学译名,增强译文的准确性,精微地传达原义。罗什译经认真负责,首倡译者署名,以示负责。罗什的翻译态度十分严谨,在译《十住经》时,拿到原本,“一月余日,疑难犹豫,尚未操笔”。没有把佛教经里的意思弄清楚,绝不贸然、率然译经。直到请来了罽宾的老师佛陀耶舍,弄清原义,才动手翻译。他对自己的译文质量也是很自信,也很谦虚。他死前向众僧作别,说道:“我谬充传译,翻了不少经论,只《十诵》一部没来得及删繁。然而此译是保存本旨,毫无差失的。凡我所译,流传后世,我可以发誓保证,如果有失原文大义,死后焚身,定会烧烂我的舌头。”虽然罗什在译经上尽心尽力,精益求精,但在译经上也有缺憾,主要是由于他对汉语的理解和运用仍不够纯熟。他的弟子评论他的译文,有的地方“方言未融”,“方言殊好,犹隔而未通”。正因为这个原因,他的译文仍有表达不确切、甚至译错的地方。然而鸠摩罗什为佛经翻译事业做出了前所未有的贡献。他翻译的佛教经典,对中国佛教的宗教哲学和教义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佛经翻译自罗什开始由国家出资,组织译场,成为封建国家的宗教文化事业,鸠摩罗什的个人影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昙无千 中印度人,年轻时出家,随沙门达磨耶舍学咒术,20岁时已能诵大小乘经万言,在咒术方面称誉四方,人称“大咒师”。中天竺国王对他先热后冷,昙无〓即携《大涅槃经本前分》12卷,《菩萨戒经》、《菩萨戒本》前来龟兹,希望能弘传大乘教。当时龟兹多信奉小乘教,对昙无〓的宣教,无人听信。他只好携经离龟兹东去河西走廊的北凉沮渠蒙逊处,与沙门惠僧、道朗通力合作,翻译佛经60多万字。
  达磨笈多 南印度人,刹帝利种姓。刻苦好学,为提高自己的佛学素养,曾遍历印度大小乘各国及主要寺院,因而见多识广,学识渊博。为到中国传播佛教,从迦毕试国(今阿富汗境内)东越葱岭经疏勒,约于公元585年到龟兹,停住王寺两年,一边学习东方语言,为其日后去中原做准备,一边为龟兹僧众讲说《释前论》、《如实论》。因为龟兹王笃信大乘佛教,听到达磨笈多的宣讲,开悟、受益颇多。为此每讲必到,朝夕相伴,深受龟兹王赏识,坚留不放。于是达磨笈多只好悄悄离开龟兹,从小路经焉耆、高昌、伊吾东行,于隋开皇十年(590)冬十月至长安,隋朝政府给他以优厚的待遇,让在各寺中居住,专力译经。在28年中共译出佛经7部31卷,其中较有名的有《摄大乘》、《药师本愿》、《起世》、《缘生》等。唐高祖李渊武德二年(619)死于洛阳。达磨笈多是因仰慕大唐文明东来传法的较早的高僧,因为受他的影响,自他以后,印度阿质达霰、达磨战湿罗等人先后来到唐朝传法译经。
  佛陀耶舍 罽宾人。13岁出家,27岁受戒。有很深的佛学造诣,在社会上颇有名声。为弘传佛法,来到疏勒,受到疏勒太子达摩弗多的礼遇和供养,鸠摩罗什从罽宾学成返归龟兹途中经疏勒,慕其盛名,向佛陀耶舍学习《阿毗昙》、《十诵律》。在疏勒传法10年后,前往龟兹宣扬佛学,由于他学识渊博,受到众僧的敬重,被奉为龟兹高僧。身在姑臧(凉州)的鸠摩罗什邀请他去中原弘传佛法,被龟兹群僧群起恳切挽留。佛陀耶舍一年后悄悄离开龟兹,先至姑臧,后至长安,见到鸠摩罗什,在逍遥园与罗什共译《十住经》,同时传授《昙无经律》、《长阿含经》。罗什死后,返回罽宾。但他对中原的佛教事业,仍念念不忘。在寻到《虚空藏经》1卷后,千方百计托商贾带往凉州。
  昙摩密多 汉译意思是“法秀”罽宾人,自幼喜佛,6岁出家,得到高僧指点,博览群经,苦行磨炼,对禅学颇有造诣,,遐迩闻名。因其眉浓,且像一字形连在一起,故人们称他为连眉禅师。为了宏传禅法,东渡帕米尔高原,来到龟兹。龟兹王慕其盛名,亲自到城外迎接,请入王宫,待以殊礼。在龟兹待了很多年,在此期间,弘扬了佛法,成为龟兹有名的苦行大师。为了在中原传布禅法,昙摩密多前往敦煌、凉州、荆州、长沙、建业等各地传法,住在建康中兴寺,后居祗源寺,于宋元嘉十八年(442)译出《五门禅经要用法》、《虚空藏菩萨神咒经》、《观虚空藏菩萨经》、《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象腋经》、《诸法勇王经》、《转女身经》各1卷,《禅秘要经》5卷等,共12部。昙摩密多常以禅道传教徒生,所以仰慕者众多,其威望甚高,远近闻名。甚至有人不远千里前来投拜,故人称大禅师。
  (二)唐、宋佛经翻译家及成果
  阿质达霰 北天竺国人。他的名字的意思是“战无不胜的能人”,知识渊博,佛学造诣高深,口才好,善于辩论。因仰慕唐代文明,来到中国西域的龟兹地区。在龟兹时刻苦学习汉语,掌握了汉语并能书写汉字,汉语的水平甚高。在挂锡龟兹期间,把一些梵文经典译成了汉文,先后译出密教经典《大威力乌枢瑟摩明王经》2卷,《秽迹金刚说神通大圆满陀罗尼法术灵要门》、《秽迹金刚法禁百变法》各1卷,计3部4卷。并请法月和尚把这些汉文译经带往中原流传,受到唐王朝的高度重视,将其经收入《贞元新定释教目录》之中。
  达磨战涅罗 东天竺国人。名字的汉语意为“法月”。19岁出家,精通佛学经、律、论三藏,擅长医学、因明,博学多识,多才多艺。因为仰慕唐朝辉煌的文明及佛教生机勃勃的发展情况,就东渡葱岭,挂锡于龟兹,弘扬佛教。在龟兹期间,收战地湿罗(真月)为徒。公元730年经安西节度使表荐入朝,得到唐朝政府批准。732年与徒弟真月到长安,将阿质达霰所译3部4卷汉译佛经及自己的方术、医书、梵夹、药草、经书都献给朝廷,其书籍受到各方面的重视。然后师徒二人翻译了《普通智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晚年挂锡于于阗金轮寺。逝世时,唐朝政府特意让安西节度副使蒙灵察监护葬仪。
  战地湿罗 即真月,又名利言,龟兹人。因聪明多才,资质较高,颇有培养前途,被东天竺游方高僧达摩战湿罗收为徒弟。真月系统学习了梵本大乘教派《月灯三摩地经》、《历帝记》、《瑜伽真言》等,获得优良成绩。在剃度后,又广泛学习了小乘、律论、梵书、汉书、四镇语、突厥语、护密语、吐火罗语,都有所收获。真月深入钻研佛学,广泛学习语言,为日后翻译佛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元732年,随同师父法月来到长安,与师父一起在长安译出《普通智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在翻译中,以其扎实的汉文功底,真月承担了汉文笔译的工作。
  勿提提犀鱼 龟兹国人,名字的意思是莲花精进。住在龟兹城外的莲花寺,号三藏,可见其学识渊博,精通经、律、论,有深厚的佛学造诣。而且他精通数种语言,梵语、汉语都通晓,善于传译。贞元五年(789)前后,出家为僧的唐使车朝奉(法号悟空)从天竺返回中原,途经龟兹,为将《十力经》译成汉文,悟空专门拜访了勿提提犀鱼,并至诚祈请莲花精进翻译梵文经典传归中原。对于这种功德广大、传播佛教、普度众生的事,莲花精进很痛快地当即就答应下来,并译出《十力经》1卷。

知识出处

龟兹文化

《龟兹文化》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华发号主编的龟兹文化的内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以通俗、可读性强的语言,对龟兹文化的形成、发展、作用和历史价值等作出较为系统的分类和记述,随着龟兹文化研究的拓展和成果的运用,打造龟兹文化品牌工程必将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从而推动地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文化旅游事业的新发展,内容包含了地理,经济,政治,都护辖治,宗教,文化艺术,石窟艺术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龟兹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