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教的基本教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龟兹文化》 图书
唯一号: 320920020210001691
颗粒名称: 一、佛教的基本教义
分类号: B949.2
页数: 4
页码: 189-192
摘要: 本文记述了龟兹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有四谛、十二因缘、八正道和三法印等情况。
关键词: 教宗 佛教 教义

内容

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有四谛、十二因缘、八正道和三法印等。这些思想主要保存在《阿含经》中。
  “四谛”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是佛教教义的总纲,它的核心是宣扬所谓整个世界和全部人生为无边之苦海。“四谛”即“苦、集、天、道”。其中“苦谛”是说世界是苦,生、老、病、死都是苦。“苦”有三苦和八苦等各种说法。三苦指苦苦(寒热饥渴引起之苦),坏苦(荣华富贵不能持久之苦),行苦(人世言行、生活环境变幻无常之苦)。“四苦”指“生苦”(出生时所经受之苦),“老苦”(衰老时所经受之苦),“病苦”
  (疾病时所遭受,的痛苦),“死苦”(死之时遭受的痛苦)。八苦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其中“受别离苦”指与所喜爱的人或事离别所造成的痛苦;“怨憎会苦”,指与所怨恨、憎恶的人或者逢遇所造成的痛苦;“求不得苦”指欲望得不到满足所产生的痛苦。“五蕴盛苦”指人身心的贪欲所产生的痛苦。八苦之中,前四苦都是自然生理现象,在于说明“生命就是苦”;后四者都是社会生活现象,在于说明“生存就是苦”。
  集谛,也叫“习谛”是指要人们认识造成痛苦的原因,是由“无明”(愚迷闇昧,不明佛理)和“渴爱”所引,起的贪和欲,即佛教通常所谓的“业”与“感”,导致生死轮回的产生。使人在生死轮回中不能自拔,有了与生俱来的种种痛苦。
  灭谛,是要人们相信造成世俗诸苦的一切原因都可以断灭,从而超脱生死轮回,达到无苦“涅槃”的佛教最高的理想境界。所谓“涅槃”是无限圆满、无限美好的境界,是无法用语言、概念表述的最高存在。“涅槃”有两种,,一种是有余涅槃,另一种是无余涅槃。无余涅槃是佛教修行的最终目标,指断除了贪欲,断绝了烦恼,而且连肉体也不复存在,身灰智灭,连生死的因果都没有了,不再受生苦,这才是彻底的涅槃。释迦牟尼就进入了所谓寂静无忧的无余涅槃境界,跳出生死轮回,实现了圆满的人生。
  道谛,是向人们指出解脱所谓“苦”、“集”的世间因果关系而达到出世间之“涅槃”寂静的理论说教和修行方法。
  为了进一步宣传佛教的四谛思想,佛教又提出了“十二因缘”和“八正道”。
  所谓“十二因缘”,是苦、集二谛的延伸,其主要内容是分析苦因和论述三世轮回。这一理论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皆因具备种种因(事物生灭的主要条件)缘(事物生灭的辅助条件)才得以生起或坏灭。因缘和合就生,因缘分散就灭,并无独立突出的自体。要求从普通联系中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关系方面理解事物的存在,也就是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依赖一定条件而存在的,“依此有彼有,此生故彼生”。人是万物之一,也是因缘和合的表现,整个人生可以分成十二个彼此互为条件或因果联系的环节:(1)无明,即愚昧无知;(2)行,即意志活动;(3)识,即精神活动;(4)名色,即胎中的精神和形体;(5)六处,即眼、耳、鼻、舌、身、意等认识器官;(6)触,即触觉;(7)受,即感受;(8)爱,即渴望与贪欲;(9)取,即追求执取;(10)有,即各种思想行为;(11)生,即来世之生;(12)老死,即衰老与死亡。
  十二因缘按其所谓顺序流转不息,构成了三世二重因果业报轮回:由于愚昧无知产生了种种世俗的意志活动;以意志活动为牵引力,投胎托生,有了相应的精神活动;在胎中,胎儿身心得到发展;胎儿发育出各种认识器官,即将诞生;出生后,认识器官与外界接触,进入幼儿时期;由于接触外界事物而产生苦、乐、不苦不乐等五种感受,进入童年时期;由于对外界事物感受而产生了渴望与贪欲,进入青年时期;由于渴望与贪俗而追求外界可以享受的一切,执着不放,进入成年时期;由于追求执取而产生种种思想行为,这是能导致来世的善恶业;善恶业导致了来世的再生,再生又衰老死亡,如此流转不息构成三世二重因果业报轮回。
  无明与行是前世因,识、名色、六处、触、爱是现世界,爱、取、有是现世因,生、老死是未世界。人皆由前世因而辗转轮回于天、人、阿修罗、畜牲、地狱、饿鬼的“六道”之中,人现世如果做了好事,来世就变为天、人,如果现世做了坏事,来世就可能变成畜牲、饿鬼。总之,十二因缘着重宣扬的是人生之苦皆源于无明所引起的造业受果,轮回不息,只有消除无明,皈依佛法,才能求得解脱,断绝轮回,达到无苦“涅槃”的理想境界。
  佛教用“十二因缘”说明人和社会的创造过程,同时也用“十二因缘”说明社会阶级对立和不平等的起源,倒是有利于维持社会现状。但是,“十二因缘”宣传个人在今世的社会行为,不过是他过去全部行为的必然延续,这是一种宿命论的思想。
  佛教后来把“十二因缘”与“六道轮回说”结合在一起,提出所谓“三世两重因果说”。“三世”指前世、现世和来世,这“三世”分别由过去佛(毗婆尸佛等六佛)、现在佛(释迦牟尼佛)和未来佛(弥勒佛)掌管。小乘佛教说,任何有生命的个体,只有没有求得解脱,就要在“三世”、“六道”中轮回。
  所谓“六道”,即(1)天道,即成佛升天;(2)人道,即成为人;(3)阿修罗道,即成为多怒好斗的魔神,遭逢战争或水、火、旱、涝等灾害;(4)饿鬼道,成为忍饥挨饿之鬼;(5)畜牲道,即变成飞禽走兽、鱼介昆虫;(6)地狱道,即下地狱。在六道中,前三道叫做三善道,其中以天道最为优胜、高妙,后三道叫做三恶道,其中地狱道最为恶劣痛苦。佛教认为善与恶都一定会有相应的回报,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前世因造成现世界,现世因造成来世界,这就叫因果业报。这里的“业”,是佛教对一切行为、语言、思想的统称,包括善与恶两个方面。
  佛教认为,即使今世投生到“三善道”中也还是在“十二因缘”之中,总不免是苦。因为生就是苦,所以稍有不慎,还有可能堕落入“三恶道”中。指出最好不要投生,也不要死,也就是不生不灭,这样才可以脱离苦海,不再陷入“轮回”之苦中,这就是佛教所追求的所谓理想境界,这是一种连生死都没有区别的精神状态。
  佛教告诫人们,要想断灭生死轮回,解脱生活中各种苦难,达到涅槃的境界,有八种方法,这就是佛教中的“八正道”理论。“八正道”是对“道谛”的发挥。这八种方法是“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正见,指具有四谛佛理的正确见解,具备佛教智慧,远离唯物、唯我、唯神等见解。正思,指按照四谛佛理的正确见解,远离邪妄迷谬,即做纯真的佛教智慧的思考。正语,指纯真净善、合手佛法的言论,不妄语、不慢语、不恶语、不谤语、不暴语、不戏语。正业,指合乎佛教戒律的行为、活动,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做一切恶行。正命,指符合佛法的正当的生活,按照佛徽标准求衣、食、住的必需品,远离一切不正当的职业。正精进,也叫“正方便”,指按照佛教标准辨解善恶,努力修善止恶,向解脱境界精进。正念,指明记四谛佛理,专心一念,深入沉思,以佛教智慧观察世界、人生。佛教认为由此所谓八法,可以使苦难和造成苦难的原因消除,达到涅槃之境;可以由凡入圣,从迷界此岸通向悟界彼岸,故将“八正道”比喻为“八船”或“八筏”。在这八种方法中,正见、正思、正念、正定是生活的要求,正语、正精进则包括了精神与物质两方面的要求。
  佛教在与其他宗教思想的斗争和自身的发展中,将其基本教义概括为所谓三条不能移易的根本义理,称为“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诸行无常”意思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虚妄幻化的,处于一刻不停的生灭、迁流、变动之中;“诸法无我”意思是说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人是万物之一,也同样是因缘和合的产物,而没有独立的实体;“涅槃寂静”意思是由于无明的烦恼熏染,人们才执迷于我体,困扰于生、老、病、死,轮回于六道之中。因此,人们只有悟破我体实无,进而才可以外不迷于境、内不迷于我,于境知无常,于我知无我;只有如此才可解脱迷惑、造业、流转、生死所带来的苦恼,进入寂静无扰之涅槃境中。佛教依此三条基本原则作为辨别经籍真伪的标准,有如印鉴之用,凡符合者就是佛说的法,凡不符合的一律判为“外道”。

知识出处

龟兹文化

《龟兹文化》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华发号主编的龟兹文化的内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以通俗、可读性强的语言,对龟兹文化的形成、发展、作用和历史价值等作出较为系统的分类和记述,随着龟兹文化研究的拓展和成果的运用,打造龟兹文化品牌工程必将取得历史性的突破,从而推动地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文化旅游事业的新发展,内容包含了地理,经济,政治,都护辖治,宗教,文化艺术,石窟艺术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龟兹
相关地名